88教案网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条件和内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实践所证实的真理。

2.第三次的科学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世界性浪潮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节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二、本节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教学设备

投影、幻灯或多媒体。

教学要点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3.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个学期学习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20世纪中期之后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导言,指导学生把引言部分划分为四个主要内容:(一)从时间、内容、影响三个方面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二)阐明了学术上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思潮不断涌现。(三)着重介绍世界性教育改革出现的新背景。(四)从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独具特色的亚、非、拉美文学,具有众多思想潮流的西方文学艺术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文学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特点。同时指出现代文化呈现出的多元化的特点,教育战略地位的日益突出都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科学技术”。

讲授新课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提问:新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的时间?(学生看书后回答)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同时指出这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呢?(学生看书后回答。)

2.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标志:(板书)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可以要求学生看课本的插图《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克隆羊“多利”》以及表格《二次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部分新科学技术》。这些图表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基本上涉及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领域。

科技革命的兴起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条件,我们已经学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列图表。(屏幕上出现图表)学生分别回答,教师总结。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板书)

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它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板书)

(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再补充指出。)

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板书)如过去从发明到大规模地运用,照相用了122年,电话用了56年,而现代的电视只用了5年,激光用了2年,从原子能的发现到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投入使用,用了15年。

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板书)随着科学实验手段不断进步,科研探索领域也不断开阔。以往的技术革命,科学和技术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造成研究成果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导致生产过程的深刻变化,或者是在技术革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有科学理论的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形成了统一的革命过程。一般来说,二次大战后的重大技术突破,都是在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而重大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自然科学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板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大为加强。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生产则成为物化的具体实现过程。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对生产来说,科学技术是其实践活动的必要前提。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致出现了密不可分的趋势,正如教材资料所引《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的“科学技术革命”条目所言。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前两次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然后回答,教师总结指出。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提问:邓小平在1978年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过什么论断?

学生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提问: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怎样体现这一科学论断的呢?

学生答: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通过对西方国家和苏联工业生产增长因素的分析,得出“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的结论。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板书)

提问:同学们能举例说明这种变化吗?学生阅读小字后回答:表格《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清楚地反映出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状况。充分说明新科技革命造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教师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变化。问:同学们能从衣、食、住、用等方面结合现在实际情况谈谈吗?(学生讨论回答。)

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再加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得到普遍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请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了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高速信息公路计划”,西欧国家的“尤里卡计划”和日本政府采纳并使用的“科学技术立国”口号。以此充分理解教材中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中的一段话: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板书)

问:对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更加紧密。(2)科技竞争越来越重要,(3)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因此,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亚、非、拉美的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之下,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今天,赢得独立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努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本国高速发展的道路,是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任务。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从时间、特点、影响三个方面了解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我们看到这次科技革命就其规模、深度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前两次工业革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我们每一位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布置作业

1.世界上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分析它们在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方面产生的影响。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些方面体现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关推荐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二节 学术思潮和教育

教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20世纪新的学术思潮的不断涌现;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科学的重要成就;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西方未来学;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各国教育更迅速发展;世界性教育改革的特点。

二、要求学生认识

1.通过对现代新的学术思潮的发展,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改革开放,追求社会进步的观念。

2.通过对现代教育战略地位和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重视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节重点:当代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本节难点: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教学设备

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等电教工具,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要点

一、学术思潮

1.西方哲学的发展

2.世界史学的发展

3.西方经济学的巨大进展

4.西方的未来学

二、教育

1.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

2.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代科技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这节课我们来了解20世纪的世界学术新思潮的出现和教育的发展。

讲授新课

一、学术思潮

1.20世纪哲学的发展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列表格,指导学生阅读学术思潮的哲学部分,完成表格

2.20世纪历史学的发展

在哲学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历史学也取得了重要成就。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看待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突出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中的作用。这种史学观对社会主义国家基至对西欧的历史学影响巨大。但是它存在缺陷,对历史解释存在公式化和教条化的倾向。

(2)一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西方史学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

(学生回答)一是西方史学家开始探讨文明发展的规律。著名的代表作有《西方的没落》和《历史研究》。二是从法国开始,史学的研究突破传统的政治史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三是60年代西欧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史学。

除了苏联、西欧史学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外,美国的历史研究更是流派纷呈。有进步主义学派的史学,代表人物彼尔德;有新保守主义史学;有新左派史学以及新社会史学。不同的史学观都和当时的社会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3.20世纪经济学的发展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简单了解什么是“凯恩斯学说”,即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措施,鼓励和刺激消费,以保证“有效需求”的充足。

4.20世纪的西方未来学

要求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未来学?学生回答:未来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综合性学科,特别注重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而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20世纪,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展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变化。

二、教育

1.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

提问:为什么现代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激烈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培养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和平与发展→国际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科技力量竞争

正是由于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看作是决定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因此许多国家竞相增加教育投资,超前规划教育的发展,并全面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2.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归纳,教师补充。

(1)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这是改革的重点,因为基础教育质量决定民族素质,民族素质是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

(2)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为适应现代科技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课程设置综合化。

(3)建立继续教育的体制,即加强学前和成人教育,因为幼儿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至关重要,成人必须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调整。

(4)教育形式多样化,保障各年龄段的社会成员都能适时接受恰当的教育。

(5)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使受教育者信息量增加,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提高效率,使教育迅速普及。

本课小结

现代学术思潮和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面向未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备优秀素质的劳动者,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布置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本校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改革情况。

2.如何认识教育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六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新课导入

《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在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国家通过改革或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通过革命进一步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列强的对外扩张,把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彻底形成。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对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结构

原因:

时间:

成就:

特点:

影响:

三、高考试题

1、(2000全国)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调整

2、(2003春季上海)

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国家成果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

1969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等上月球

1970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1苏联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1)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2)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状态(3)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急起直追(4)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1)(2)(3)(4)B、(1)(2)(3)C、(1)(2)(4)D、(1)(3)(4)

3、(2000春季高考)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它是原子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

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C、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

4、(2002全国文综)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B)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

5、(2004天津)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A、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D、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四、情景新设

(一)数字解读

(二)隐性挖掘

(三)概念阐析

(四)思维发散

1、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不包括

A、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B、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

C、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D、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

2、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B、各学科分工越来越细

C、在各领域出现一批新技术成果D、科学和技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最突出地表现在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B、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C、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A、许多科技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D、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5、下表是科技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时间表,它最能说明的是

二战前二战后

成果时间成果时间

照相112年电视5年

电话56年激光2年

原子能15年

A、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巨大推动作用B、战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C、战后科技领域不断扩大D、科技发展丰富了人们生活

6、第三次科技革命初期,苏联领先于美国的新兴科学技术成就是

A、原子弹B、人造地球卫星C、电子计算机D、激光器

7、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技成就是

(1)第一座核电站建成(2)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3)激光器出现(4)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问世(5)世界首次合成蛋白质(6)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首创成功

A、(1)(2)(3)(4)B、(3)(4)(5)(6)C、(1)(3)(6)D、(3)(4)(5)

8、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高新技术有

(1)电力的广泛应用(2)原子能技术(3)航天技术(4)电子计算机(5)人工合成材料(6)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A、(1)(2)(3)(4)(5)B、(1)(2)(3)(4)(6)

C、(1)(3)(4)(5)(6)D、(2)(3)(4)(5)(6)

9、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最重要原因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B、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要

C、一定物质和技术基础的具备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儿的“差距”主要是指

A、经济水平B、科教水平C、技术水平D、军事水平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2、下列科学技术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1)原子弹爆炸成功(2)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3)电子计算机诞生(4)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A、(1)(2)(3)(4)B、(1)(3)(2)(4)

C、(3)(1)(2)(4)D、(3)(2)(4)(1)

13、最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的是

A、中国B、美国C、英国D、苏联

14、“我在月球上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位迈出“一小步”的宇航员来自

A、苏联B、英国C、法国D、美国

1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进行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B、科技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得到解决

D、科技的发展成为成为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

16、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表现

A、航天技术的应用B、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内燃机的应用和精密仪器制造

17、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使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C、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D、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18、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四五十年代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19、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下列哪一领域内取得突破

A、原子能技术B、航天技术C、遗传工程D、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

20、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第三世界来说

A、经济得到繁荣与发展B、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得到改变

C、与发达国家差距扩大D、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1、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下列哪一产业比重上升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

22、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出现的国家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德国

23、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莉”成功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苏联D、日本

24、第三产业是指

A、农林牧渔B、采矿、制造、建筑业

C、直接物质生产部门D、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一切部门

2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什么?(参见教材)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现代科学技术专项教案


专题28现代科学技术

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条件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

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外市场。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市场:德、意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必要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推动力:社会需要。

成就

珍妮纺纱机(1765);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

[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07);

[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火车(1814);

[美]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方法。

电力的广泛应用:[德]西门子发电机(1866);爱迪生发明电灯;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德]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贝尔发明电话,[意]马可尼发明电报;

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发明炸药。

以原子能(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特点

1、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用机器生产机器结束;

2、开始于轻工业部门(棉纺织),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际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1、科学迅速转化为生产技术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

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德、日)。

1、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影响

1、生产力极大的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生产关系自由资本主义;

3、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5、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6、思想变革: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1、生产力迅速发展,工厂制成为主流生产形式;

2、生产关系: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4、世界格局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横性加剧,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

5、思想变革:列宁主义。

1、极大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

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上升,人类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发生变革;

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2007—2011年全国卷对各部分知识考查情况

知识板块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合计%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中国古代史

24

32

20

40

32

34

36

36

43

33.00

中国近现代史

34

32

38

16

30

30

28

28

33

29.89

世界近现代史

42

36

42

44

38

36

36

36

24

37.11

政治史

64

88

54

76

44

20

16

30

56

49.78

经济史

24

8

30

8

20

60

64

62

28

33.78

文化史

12

4

16

16

36

20

20

8

16

16.44

2007-2011年全国卷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考察情况

题目

考查知识范畴

分值

2007年

全国卷Ⅰ

23、18世纪中期欧洲社会生活原因

38、二战中美国政策的变化及原因(中立、援华)

工业革命

二战

36

2007年

全国卷Ⅱ

21、中途岛海战

2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3、整体史观认识历史

37、二战后政治经济发展

40、玉米传播背景,价值和赫鲁晓夫推广种植的后果及原因

二战

二战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42

2008年

全国卷Ⅰ

19、“幻想的”世界(工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0、儿童玩具(日本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1、奥斯汀张伯伦(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22、德国分裂与统一(大国对峙和国家统一)

23、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

37、英国选官制度与科举比较,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44

2008年

全国卷Ⅱ

18、马基雅维利君主制主张

19、巴黎街头(热月政变的影响)

20、19世纪上半期英国劳动力变化原因

21、一战中交战国攻防局势图

22、韩国政治体制变化原因

23、人类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

37、英国使团来华背景

39、驼峰航线的必要性和作用

文艺复兴

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

一战

亚洲经济发展工业革命

二战

42

2009年

全国卷Ⅰ

20、18世纪中期法国大臣的职责

21、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

22、19是中期英国工厂纪律严格

23、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39、欧洲三角贸易的背景和影响(新航路的开辟)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工业革命

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6

2009年

全国卷Ⅱ

16、18世纪前英国社会结构

17、美国联邦政府

18、印度教育经费(英对印度的统治)

19、德国民族特征显著(德意志统一)

20、帝国消失(资本主义扩张方式发生变化)

21、1951年旧金山会议

22、印度“社会主义”经济

23、现代化使共同之处增多

37、评析“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二战

亚洲经济发展文艺复兴

38

2010年

全国卷Ⅰ

18、家庭加工(19世纪上半期法国经济)

19、英国发展(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20、葛底斯堡战役(美国内战)

21、俾斯麦(德意志统一)

22、中途岛海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对民族企业的冲击)

37、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及影响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二战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6

2010年

全国卷Ⅱ

20、查理一世(英国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21、家庭民族(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的建立)

23、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37、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

39、苏联企业转移的特点及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经济区域集体化

美苏争霸

工业革命

二战

36

2011年

全国卷

18、西班牙价格高昂(殖民扩张的影响)

19、华盛顿建筑(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文化)

20、印度英文书籍畅销(英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21、二战中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

22、苏联“完善”“改革”社会主义

23、邓小平对世界格局的看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美国独立战争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二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

24

从表可以看出,2007年来以来,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包括: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苏联经济发展;美苏争霸;亚洲经济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结构

工场手工业时期

(16世纪至18世纪)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

(1917年至1945年)

两极格局下的东西方世界

(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后)

——

工业革命:条件5,成就5,法国(缓慢原因5),美国(有利条件5),德意志(阻碍因素),影响5。

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5,成就4,特点3,影响4;

垄断组织的形成:背景,途径,方式2,形式3,影响3。

十月革命:条件2,经过5,意义5;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政治,经济,外交,军事;

向社会主义过渡:经济2,政治;

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方针、特点、成就),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特征、评价、肃反运动)。

苏联:战后初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勃涅日列夫改革;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原因,性质,巩固,改革(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亚洲民主国家:蒙古,韩国,朝鲜,中国;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组成,作用,解体;

东欧剧变:实质,方式4,原因4;

苏联解体:过程,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4、过程5步、意义2;

法国大革命:背景4,过程3,意义。拿破仑帝国对内政策4、对外评价4;

美国的建立:背景6,过程5,意义3。联邦宪法(内容3、评价2)。

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3、内容2、性质、意义2;美国内战:背景6、过程4、意义2;德意志统一:背景2方面、方式、过程4、意义2;意大利统一:背景2方面、方式、过程4、意义2;日本明治维新:背景3、措施4、成因4、意义2。

美国:迅速原因5;

德国:迅速原因4;

英国:缓慢原因2;

法国:缓慢原因4;

俄国:快2慢3原因;

日本:快2慢3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原因3,表现4,特点3;影响2;

罗斯福新政:背景,特点,内容4,评价2;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背景,过程2,特点,内外政策;

日本法西斯转正的建立:背景,特点,过程3,内外政策;

美国:稳定发展,危机与滞胀,复苏与增长,加快繁荣;

西欧:原因4,表现3;

联邦德国:原因6,表现2;

日本:原因6,表现3;

矛盾与问题:3个。

经济全球化:原因,实质,问题,组织,

经济区域化:

知识经济的兴起:原因,作用,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文艺复兴:原因3、指导思想、意大利的成就8、西欧诸国的成就4、科学成就5;

启蒙运动:背景3、指导思想、英国2人、法国4人、影响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4、诞生、内容2、意义;

第一国际:条件3、建立、意义2;

巴黎公社:背景2方面、措施2方面、败因7、意义3。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概况4;

第二国际:条件3、建立、特点、活动、发展趋势3;

列宁主义的诞生:条件3、建立、内容、评价。

巴黎和会:时间,地点,性质,各国态度;

《凡尔赛和约》:内容4,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宗旨,实质);

华盛顿会议:背景,目的,内容3,影响;

德意日法西斯结盟:背景,过程,影响。

慕尼黑阴谋:背景,概况,影响;

二战:爆发,扩大,转折,胜利,影响6。

战后初期世界形势:美国,苏联;

雅尔塔体系:概念,原则,内容,实质;

联合国:主要机构,宗旨;

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两极格局的形成:形成过程4,影响;

美苏争霸:3阶段。

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基本特点,力量新分化和组合,一超多强;

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国际裁军进展和地区缓和:

新航路的开辟:原因3、条件2、过程4、影响3;

西葡殖民扩张:原因3、概况、特点2、影响3方面4。

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背景2、方式,英国、法国、美日、俄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条件3、时间、影响3方4。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日本吞并朝鲜4步,世界殖民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3,标志,性质,过程2阶段,影响4。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背景4、海地、西属拉美2阶段、葡属拉美、意义。

亚洲革命风暴:背景2方面,性质、主要事件5个、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背景、概况、败因、意义4)。

亚洲的觉醒:重大事件5,特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背景3,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共产国际七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背景,各国态度,结果;

西班牙内战:背景,性质,各国态度,结果

亚洲经济的发展

东南亚:模式,缺点;新加坡:措施,结果;韩国:措施,结果;泰国、马来西亚:措施,结果;

印度:措施,阻碍因素;西亚:特点,历史状况,措施,结果。

科学技术革命:内容6,原因3,特点3,影响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与近现代欧洲及世界进步之间的关系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十进位值制和割圆术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割圆术
刘徽与祖冲之联系数学学的相关知识及经验

实验体验

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创造出卓异的科技成就,造福人类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赤道坐标和浑仪

赤道坐标
石氏星表
浑仪与简仪运用地理学科相关知识考察赤道坐标和浑仪的科学价值

分析图表

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

混合选择法

《齐民要术》

人工杂交育种结合生物学科相关知识

现实参与

《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

《黄帝内经》针灸疗法经络学说社会实践

问题探究

辽代应县木塔

辽代应县木塔

结合佛教的传播和民族史实加深对木塔建筑的社会意义的理解分析图表

郑和宝船和牵星术

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牵星术制作牵星板

实验考察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第一目“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材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

本目内容共分三个层次: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二,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三,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要概念,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中首先增加有关四大发明产生和外传的基本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结构,并采用实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的思考从感性了解走向理性思考。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传播到欧洲后,与其内在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由于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说明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一时期西欧手工工场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以帮助学生在掌握较丰富的新知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

第二目“十进位值制和割圆术”。本目是对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两个突出成就──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圆周率计算的介绍。

教材首先明确了数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这一观点深刻体现自然科学自身的体系性特征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潜在提供了一个探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不前原因的基础观点。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应适当加以介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理解。

教材在介绍两大突出数学成就时,其基本思路是:该成就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发现或发明的过程和方法──横向比较该成就的先进性。

对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教材着重介绍了该项数学成就产生的思辨过程及其数学价值。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产生缘于人们对自然数认识的扩大和实际需要,体现了数学发展与人类思维发展、人类生活需要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了数学作为一门思维科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称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正是对这一数学方法内在的特点及在数学王国中地位的精当概括。而中国先民正是这一“最美妙发明”的最早发明人,早在商代的中国先民就已使用这一记数方法,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然数数字,《国语》中的叙述都是这一发明的最好记录。

对圆周率计算这一数学问题,教材则主要从圆周率计算的演进历史和割圆术成果两个方面来介绍。古代中国数学界一直重视对圆周率的求算,从西汉初成书的《周髀算经》中的“古率”到五世纪的祖冲之演算出“约率”和“密率”,历时七八百年的不懈努力,方取得了领先世界一千余年的伟大成就。这其中,深刻体现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能把握住这一点,适时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悟。通过割圆术具体方法的详细介绍,主要是为了从中导出这一数学方法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即微积分思想萌芽和辩证思维。

第三目“赤道坐标和浑仪”。本目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赤道坐标和天文观测工具的发明。

本目教学必须结合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或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阅等手段获取这些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天文学成就产生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古代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浑天、宣夜说。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地之间有八根柱子撑着。浑天说则主张大地是个球形,外裹着一个球形的天穹,地球浮于天表内的水上(后来发展为“地在气中”),日月星辰附在天壳上,随天周日旋转。宣夜说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流动。而其中浑天说对于观测天象而言,其价值和意义要远远高于宣夜说。赤道坐标、《石氏星表》、浑仪和简仪的发明都与浑天说分不开。

关于赤道坐标,教材主要解释了这一坐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内容,突出中国是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并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和现代天文学的认定来肯定其天文观测的科学价值。而《石氏星表》就是依据赤道坐标观测和记录恒星的科学结果,从而确立古代中国在星象观测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样,浑仪也是依据赤道坐标而制作的观测仪器,它经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进一步革新,成为在望远镜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第四目“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一切农业文明演进的物质基础,因此教材充分注意到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农业国特色,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的两大突出成就──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

第五目“《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本目以传统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和传统中医治疗的独特方法──针灸疗法为范例,从最基础、最具特色的角度介绍古代中国医学的发展成就。

《黄帝内经》这一概念应是本目教学的中心。教材对《黄帝内经》的介绍,摒弃大量芜杂不经的内容,从中撷取三个最基本、最独特也是运用最广泛的医学成就来反映传统中医学的本质面貌。这三项成就就是:经络学说、四诊法和针灸疗法。

第六目“辽代应县木塔”。本目图文并用,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古代中国建筑特色和突出的建筑典范。

古代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之处,主要表现在建筑取材、构思、造型三方面。有人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诗、具象的文化。古代中国建筑风格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从这一角度进行对学生启发和引导,以进一步拓展教学的文化深度和厚度。

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扩大经略,即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据说公元902年,辽太祖阿保机始置龙化州(西拉木伦河上流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以西地方),即已有辽境第一佛寺──开教寺的创建。到了927年,攻陷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迁徙当地的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当时都城西楼(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林东),特建天雄寺安置他们,宣传佛教。帝室常前往佛寺礼拜,并举行祈愿、追荐、饭僧等佛事,这样,佛教的信仰就逐渐流行于宫廷贵族之间。到了太宗会同元年(937),取得了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这一带地方原来佛教盛行,更促进了辽代佛教的发展,而王朝利用佛教的政策亦更加显著。其后诸帝,都对佛教特加保护,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中间,辽代佛教遂臻于极盛。

本课介绍的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平面八角形,共九层,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中国现存最大最高的多层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塔的外观为五层六檐,内设九层,第二层以上各层平座内均为暗层。塔身为楼阁式,立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的砌石台基上。塔身明暗各层都有内外两圈柱子,所有的柱子用梁枋连接成筒形的框架。塔的每层由平座、柱、门拱和屋檐组成,攒尖的塔顶,配以各层屋檐、平座和回廊。为避免各层重复韵律所产生的单调感,各层檐下门拱造型各异,丰富多彩,共计60多种。每层都安置有泥塑佛像,底层的释迦牟尼坐像高达11米,至今保存完好。

九百多年来,应县木塔经历了地震十余次而毫无损坏,反映出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水准。

第七目“郑和宝船和牵星术”。本目以郑和下西洋为结点,将古代中国造船术的发展和航海定位的牵星术组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结体,介绍给广大学生。

本目纵向介绍了古代中国造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起自旧石器时代,中历殷商、春秋、隋、宋元诸朝,终于明代郑和宝船的建造。建议教师在此处适当增加这些历史时期与造船技术发展相关的史实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形成鲜活的历史场景,并把握政治、经济与文化科技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可指导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牵星术和指南针是古代航海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技术。本目以郑和下西洋为切入口,介绍航海中的定位技术──牵星术,对第一目介绍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作了一个呼应和重要补充。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方面设置悬疑,使整个教学结构更显完整、知识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

牵星术是当时世界上利用天文导航的先进技术,建议教师联系地理学科的天文基础知识,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动手制作牵星板,在具体生动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体验。并指导学生同时搜寻稍后时期西欧哥伦布、达伽马航海的相关资料,从中获得西欧航海的定位方法,与郑和航海的定位术作一比较。这样既为牵星术的世界水平作了定位,也为讨论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作了一个辅垫。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时期派别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诗经》和
楚辞《诗经》

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社会参与法

1.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学风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
3.以一些杰出的文学家身上具有的热爱祖国、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战国

屈原

《离骚》

西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问题探究法

历史比较法

情境再现法

东汉

张衡

《二京赋》

赵壹

《刺世疾邪赋》

初唐

王勃、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杜甫

“三吏”“三别”

中唐

白居易

《秦中吟》《长恨歌》

晚唐

杜牧

《江南春》

李商隐宋



婉约派

柳永

《雨霖铃》

活动参与法

情境再现法

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元曲

关汉卿

《别情》

马致远

《秋思》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活动参与法

问题探究法

元末明初

施耐安

《水浒传》

明朝

吴承恩

《西游记》

清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清朝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清朝

曹雪芹、高鹗

《红楼梦》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第一目“《诗经》和楚辞”

(1)《诗经》

建议教师先简洁地介绍诗歌的产生:语言──歌谣──诗歌。再从三方面分析《诗经》,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适当引用《伐檀》、《七月》或《硕鼠》的诗句加以说明;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屈原和《离骚》”

建议突出以下三点:第一,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第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第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的《离骚》,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过,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第二目“汉赋和唐诗”

(1)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体物写志”。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的散文也有重要关系。赋讲究文采、韵节,兼具散文、诗歌的性质,后来逐渐向骈文、散文两个方向发展。第二,西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特点: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代表性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可适当介绍《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三人为辞,用对话的形式,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作品情节跌宕,铺陈起伏,视野广阔,气魄宏大。第三,东汉时期赋的特点及成就。特点:篇幅大多较短,以抒情为主,字句平浅,意境较为清新。成就:张衡的《二京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唐诗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其原因是什么?如下归纳: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唐代诗歌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要求学生记住四个阶段的名称,具体时间不作要求。然后,按四个阶段顺序组织教学。

初唐(618~713年):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可适当介绍陈子昂诗坛成就,他力排前代“逶颓靡”的诗风,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主张作诗要有“风骨”,代表作是《登幽州台歌》。

盛唐(713~766年):这一时期是一个诗星璀璨的时代,唐诗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上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描写了悠闲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在艺术上很有成就。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赞美王维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另一诗派是边塞诗,其作品既描绘了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也反映了边塞军人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苦乐的差异等,为唐诗增添了新鲜壮丽的色彩,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等人。可引用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脍炙人口的名句来加以分析。

盛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当属李白、杜甫。李白蔑视权贵,愤世嫉俗,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都是千古绝唱。教师还可向学生朗诵李白的《赠孟浩然》,体会李白诗的风格。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沛流离,因而他的诗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了下层人民在战乱前后的悲惨境遇,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怀。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语言上的功力非常深厚,“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毫发无遗憾”的严肃创作精神,使他成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突出的作品有“三吏”“三别”等。还可通过大家回忆初中已学过的《石壕吏》来说明。

中唐(766~835年),此时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原来潜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完全取代了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在中唐时期成为主流。其杰出代表是白居易,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

晚唐(836~906年),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后人把他俩称为“小李杜”。这两位诗人的咏史诗都反映了走向衰落的唐朝现实,但也都流露出个人失意的颓丧情绪。杜牧在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他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目“宋词和元曲”

(1)宋词

建议教师分三点讲述。

第一,先由学生讨论宋词繁荣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为三点: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讲述两宋具有代表性的词人及其代表作品时,可从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入手,评析和鉴赏宋词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比较两派不同的风格特点。婉约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可举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说明婉约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第三,豪放派词人及其风格特点。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要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具体说明。南宋的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风格,取得很高成就。可举出他们的代表作品和名句,总结豪放派词人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

(2)元曲。

这一知识点可略讲,只需强调二点:一、元曲的含意,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二、元杂剧成就,关汉卿与《别情》,马致远与《秋思》。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介绍关汉卿的作品《窦娥冤》,高中语文教材也节选有其中的片段。

第四目“明清小说”

建议教师突出两方面: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六部小说的特点。

第一,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

第二,通过活动课加深对明清小说特点和成就的理解。如:举行明清小说故事会;或放映根据明清小说改编拍摄的相关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元代杂剧的繁荣

元杂剧艺术特色、关汉卿和《窦娥冤》

元杂剧繁

荣的条件

说明中国古代各种戏曲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初步学习欣赏戏剧艺术

感知过程、

探究问题

古代戏曲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明代传奇的兴盛

明代传奇发展的历程、昆曲、汤显祖和《牡丹亭》感知过程

清代京剧的崛起

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艺术家代表

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感知过程、

探究问题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第一目“元代杂剧的繁荣”。从中国戏曲的起源到元代杂剧的产生,既简单介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也从中分析了元杂剧产生、繁荣乃至衰落的原因。介绍了元杂剧的代表人、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及其作品《窦娥冤》。

(1)元杂剧产生、繁荣的客观原因。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对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作简单归纳整理: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怜→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

仪式性歌舞是戏曲形成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刀耕火种、捕鱼打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人们在采集或出猎以前,要进行跳舞、欢歌的祈祷活动,以求成功。原始社会的仪式性歌舞因为要用人来装扮野兽或其他事物,便为后世人们装扮故事中的人物提供了借鉴。仪式性歌舞到后来发展为各种既娱神、又娱人的节日民俗,成为一种歌舞传统。以后,宫廷和民间还有各种祭祀神灵、驱除瘟神的仪式,大家载歌载舞,活动中还需要装扮人物。著名诗人屈原的《楚辞》就是在楚国祀神歌舞歌辞基础上写成的,因此有人把《楚辞》看作一种戏剧。

说唱艺术对于戏曲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它对剧本创作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戏曲唱腔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北宋中叶,出现了一种用以说唱长篇故事的新曲体“诸宫调”。诸宫调是按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一定的曲子说唱故事,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元杂剧中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正是在金代董解元的诸宫调《西厢记》基础上写出的。

滑稽戏为中国戏曲的表演提供了重要基础。滑稽戏最早是由“优”发展来的。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国王和贵族的缺点为职业。宋代,杂剧有了五个角色,多以市井人物为调笑对象。到了元代,在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的基础上形成了“元杂剧”。

然后教师启发学生从中分析元杂剧产生、繁荣的原因。可以归纳概括为这样三方面:①元朝注意保护艺人;②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其他出路;③吸取前代艺术精华。

(2)关汉卿和《窦娥冤》。

元杂剧在元代仅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就有200余人,见于文献记载的剧目有七百多种,现存的约三百五十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剧作家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有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剧作家,也是成就最高的剧作家。《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数百年来,《窦娥冤》不断的被加工改造,至今仍活跃于舞台上。

(3)元杂剧的衰落。衰落时间是元代后期,衰落原因有两点:科举考试的恢复和元杂剧的模式过于呆板。

(4)对元杂剧的评价。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在戏曲史上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

第二目“明代传奇的兴盛”,主要介绍了明传奇形成、发展、兴盛过程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的基础之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于明代前期。

(2)昆山腔和昆曲一统局面的形成。明代南戏流行着弋阳、海盐、余姚、昆山“四大声腔”。弋阳腔高昂粗犷,发源于江西,在江苏、湖南、福建、广东及北方等地流行。海盐腔细腻柔和,流行于浙江一带。余姚腔也流行于浙杭一带。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著名戏曲名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不久,传奇作家梁鱼辰利用改革后的昆曲,创作了《浣纱记》。《浣纱记》使昆曲迅速传播,传奇的演唱便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

(3)昆曲的衰落。原因有二:清代时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昆曲作品多为文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教师稍做解释就可。

(4)汤显祖和《牡丹亭》。

第三目“清代京剧的崛起”。教材从三个方面作了介绍。

(1)京剧的形成。

元代的杂剧和宋元南戏的产生为地方戏曲树立了楷模,大大推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从明中叶到清初,昆腔由于唱腔的优美和剧目的丰富,在剧坛上几乎占有压倒一切的优势。但从清初到近代,地方戏曲日趋繁盛,有的唱腔更加丰富了,有的剧目更加多样了,并且有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这些地方戏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北京自金元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清初北京已是昆曲、高腔、梆子腔争胜的场所。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来到北京演出。徽戏在北京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注意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尤其是与以唱二黄调和西皮调为主的汉戏的合演,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2)京剧的发展。早期的京剧以迷人的唱腔、丰富的剧目、精彩的表演和京腔京味吸引了观众,使京城出现了京剧热。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京城市民承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城里形成了“满城争唱”的局面。由于京剧来源于地方戏,有着南北方许多剧种的优点,所以很容易地被各地观众所接受。自从占据北京舞台后,很多演员又走出京城,到全国各地演出,使京剧风靡全国,首先是天津,然后是上海、武汉、济南等地,都成了京剧的发达地区,拥有众多的京剧观众。京剧具有其他剧种难以相比的影响力,被公认为“国剧”。

(3)京剧走向世界。20世纪以来,京剧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新剧迭出,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令人振奋的辉煌。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

“书画同源”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问题探究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发展阶段
基本特点

观察碑帖
历史比较

中国画的起源
演变及特点

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欣赏图片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第一目:“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教材主要叙述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和趋势。

(1)汉字的起源。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3)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钧、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由多行书写产生出来的排列整齐的要求,使字形变化、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伸展,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楷书出现使汉字的方块化定型了,汉字的字体演变成熟了,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第二目“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教材概述了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以及楷书、草书和行书的特点发展概况和代表作。

(1)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书画缘”、“能书会画”等等。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教材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发展:①始于东汉。②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③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④唐代以后,渐趋衰弱,但也不乏能手。如宋代黄庭坚、元代赵孟,明代文徵明、清代何绍基等。

(3)草书。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实用性不强,但却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4)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最突出的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第三目“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七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和作品。

(1)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除彩陶画外,远古人类还在岩石上刻画或描绘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方式、民族、战争、宗教等内容,称为岩画。此外,还有壁画、地画等。

(2)夏商周三代的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秦汉时期,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彩绘帛画,构图诡奇,充分反映出当时人对生、死两极,阴、阳两界,天、地、人三才,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看法。在每个物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写实倾向,虽然造型的基本手段是线条,但大量的色彩敷染,使整个画面瑰丽夺目。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其影响深远。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从唐朝开始,由于是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再加上唐诗的伟大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一种心境。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文人画从此兴起。唐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唐代在隋代承前启后过渡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时期的吴道子在人物(含宗教画)画和山水画领域里都有重大贡献。他的人物画,尤其是宗教人物,被誉为“六法俱全”,人物衣带如风吹波动,人称“吴带当风”,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成熟,其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孔子像》等,后人称他为“画圣”。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这些因素,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体备众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最高的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教材介绍了这一时期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代表作品有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的影响。元代卷轴画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新立意。突出表现就是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所以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人物故事画的相对减少。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趣味,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同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特别强调了笔墨技巧的运用,讲究绘画作品要具书法韵味,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求绘画体现书法性用笔,反对刻意求工、求似,主张神似,逸为上。追求作品的古意和“士气”,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抒发。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99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