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高中高二生物上册《测定蒸腾作用强度》教案
测定蒸腾作用强度
学习用普通托盘天平快速测定蒸腾作用强度的方法
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散失的水量,称为蒸腾强度,单位一般用克/小时·平方米或克/小时·100克鲜重来表示。
测定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基本思路是:测定植物整体或部分在蒸腾过程中重量的损失,从而判断蒸腾作用强度的大小。
植物蒸腾失水,重量减轻,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时间内植物的失水量,以表示蒸腾强度。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测定。因枝叶离开母体后,短时间内在生理上没有明显的变化,故所求得的蒸腾强度与实际情况近似。
托盘天平、枝剪、植物体
将天平调零后,放置在距被测植物较近且平稳处。
在被测植株上选一枝条,重约20克左右。在枝的基部缠一线以便悬挂,然后剪下立即用托盘天平称重,并计算蒸腾强度。
蒸腾强度=(蒸腾水量(mg)/组织鲜重(g))х(60/测定时间(min))
测定不同时间(晨、午、晚),不同部位(上、中、下),不同环境,不同植物种类的蒸腾强度,并加以解释。
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
学习用质壁分离法和用活体染色法鉴定细胞死活
活细胞与死细胞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通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则为全透性。选择透过性是质壁分离的先决条件。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表示是活的,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则说明是死的。
死活细胞间不仅通透性不同,而pH值等情况也不同,它们对某些染料的反应明显不同。某些染料能在活细胞的细胞液中积累,但不能染活的原生质;另一方面,这些染料可使死细胞的原生质染色,但不积累于液泡。所以可根据某些染料活体染色的情况来鉴定细胞死活。
洋葱及其它植物材料、酒精灯、显微镜、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1M蔗糖、0.01%中性红溶液等。
1、用质壁分离的方法鉴定细胞的死活。
撕洋葱表皮细胞滴加IM蔗糖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这就是细胞活着的证据。另把制取的同样制片,用冷冻、加热、干燥、酒精浸泡等方法将它们的细胞杀死,然后取代上述活材料,做质壁分离实验,结果看到已死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用尿素、硝酸钾、氯化钙溶液等来代替蔗糖,能快速鉴定细胞的死活。
2、用活体染色的方法的鉴定细胞的死活。
取洋葱或其它材料,用镊子撕下表皮(如表皮不易撕下,也可在水中用锋利的刀片轻轻刮去多余部分),或用刀片做成切片若干,将表皮或切片浸入中性红溶液中,放置5-10分钟最出用清水浸洗后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活细胞一般在液泡内染成红色至紫色,原生质不染色,死细胞常呈橙红色,原生质和细胞核被染色。撕破的细胞,只剩细胞壁时,呈淡红色或淡紫色。
为进一步鉴别细胞的死活,可把玻片上的水溶液吸去,滴一滴1M蔗糖溶液,便可观察到活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及空细胞都有没有这种现象。
可用加热、冷冻或其它方法杀死植物组织,然后用上面所述方法进行处理,比较与活组织有何不同。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整理
光合作用 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科学史教育,是对众多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简介。但同时,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还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对本节教材的再加工和深度开发,可以为高三实验设计的教学奠定基础,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突出了生物学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学科特点。
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主要针对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总体教学思路就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典型例题贯穿于本堂课中,以题促教,以教促学。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大纲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经典实验,从而认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
(2)过程与方法: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
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光合作用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原理设计简单实验。
二、学情分析:
作为步入高中学堂快一个学期的高中学生,对生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授课时关注以下几点:
(1)他们在初中的生物学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做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
(2)他们具备物质转变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的化学知识。
(3)在前面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最后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4)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
本堂课采取的导学案教学形式,提倡学生预习在先,教师教授在后,教师要少讲精讲。因此,体现设计好导学案下发至每位学生手中,针对本节内容提炼出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的能够消化的基础知识,结合重难点内容为主导思想的练习题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控。
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的氛围是最理想的,在教室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轻松的完成本堂课教学内容,通过练习检验出学生掌握程度,遗漏或不能及时吸收的知识点及时补充,与下节课光和作用的过程链接是非常必要的,知识的联系时必要的。
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问题解决的习惯。所以本节课采用了“过程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要始终灌输生物实验的设计思路,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如英格豪斯的实验)。
四、说学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其学会学习。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素材进行观察、对比、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完善化。
3、讨论法
创设课堂论坛,使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在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思维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生活现象引入课题1.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了4400亿吨有机物!2.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相当于24万个三峡电站每年所发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能量的100倍!然后提问: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大树,它的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重量是从哪儿来的呢?从而引入课题。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能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议论,个别回答:通过光合作用。降低起点,激发兴趣,拉近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距离。设计实验科学探究讲述: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土壤。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只是一个经验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然后引入几个科学实验。1648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3重的柳树苗种在76.7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的质量增加了74.4多,而土壤减少了不到0.1。海尔蒙特的结论是:“植物的物质积累来源于水。”请学生评价:你同意这一结论吗?(2)对学生的想法表示赞赏。然后追问:怎样证明植物能吸收CO2,释放O2。展示177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充分的肯定。讲述: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净化空气。但他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试想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提示:考虑光合作用的外部条件。(3)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实验才确定植物净化空气是依赖于光的。植物吸收的光能哪里去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于什么物质中?即光合作用吸收H2O和CO2,释放O2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什么物质?如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多媒体回顾1864年德国生物学家萨克斯做的实验。光合作用吸收CO2和H2O,产生了O2和淀粉。那大家想一想:释放的O2到底来自H2O,还是CO2呢?指导学生阅读P102页的小字提示。展示并讲述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O2来自反应物H2O中的结论。A气体和B气体等体积二者的质量比为8:9。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历程,交流自己的感悟。评价,并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缺少科学依据;而柳树实验则体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柳树真的只需要水和少量无机盐就能长大吗?有的学生会想起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释放O2,CO2可能也是物质积累的来源。思考并设计:让植物和小白鼠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有的同学提出用蜡烛代替小白鼠。讨论交流:可能是有光时,实验成功;没光时,实验就失败。请学生关注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请学生关注平行重复原则思考回答:淀粉。回忆初中知识,并设计实验对比总结成败思考,学生想到把分子或原子染色,然后讨论得出:用氧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理解同位标记法对比总结分析交流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先自己设计,再看科学家的设计,具体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展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与学生设计相似,学生产生满足感,兴趣更浓。回忆初中知识,并学会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家大胆质疑,认真实验的探索精神。归纳结论写反应式过渡: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都有所了解了,分别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试着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思考回答推导书写反应式。及时总结,提高探究的时效性高一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2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复习提问:
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有着怎样一个与功能相适应的膜结构特点?
(展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并识图,完成学案填空内容)
简要讲述: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简要回忆,默默复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
并且请能用一个化学反应式来概括:
评价学生的书写内容
同时PPT演示(用不同颜色的字母表示元素的转移途径)
【新课学习】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简要讲述:
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安排阅读:
教材P.103”光反应阶段”两个自然段,完成学案相应填空。
提出、思考并讨论问题:
1.光反应的场所在哪里?
2.光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尝试用化学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PPT同步显示以下内容(物质变化动态显示)
(1)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2)反应条件:光、光合色素、酶
(3)物质变化(要点)(边归纳边板书):
①水的分解:
2H2O → 4[H]+O2
②ATP形成:
ADP+Pi+能量(光能)ATP
(4)能量转变:
光能→ATP中储存的化学能
(强调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来自光能,
注意与前学“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联系)
提出问题,巩固知识:
光反应阶段共有几种产物?去向如何?
安排阅读:
教材P.104“暗反应阶段”两个自然段,完成学案相应填空。
提出、思考并讨论问题:
1.暗反应的场所在何处?
2.暗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尝试用化学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PPT同步显示以下内容(物质变化动态显示)
(1)场所:叶绿体基质
(2)条件:ATP、[H]、酶
(3)物质变化
①CO2固定: CO2+C52C3
②C3的还原: 2C3+[H](CH2O)+C5
ATP ADP+Pi
(4)能量转变:
ATP中化学能→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
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1.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部位)是怎样的?ADP呢?
(强调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比较归纳、填表完成认识
光反应与暗反应并非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而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导学生以学案填表为据,逐项认清。
PPT同步显示
引导学生,学会总结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
简要讲述:
从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上,我们可以作一简要归纳:
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提示:要求学生从物质转变和和能量转换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课堂巩固练习(使用学案和课件)
课外作业拓展 (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
学生回忆前学知识,思考回答所提问题
学生回忆互相复述,并在作业本上书写(学生代表上讲台在黑板上书写)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书写光、暗反应的反应式时相互讨论,并相互找出不完善之处。
再次认识教科书P.89第二段,自我补充完成有关“光合作用中ATP形成的时段和部位”
同桌交流、加深认识
自我检查和相互评价,完成有关问题回答。
简要思考、同桌互议
在教师指导下,同桌互议后,完成填表
简要思考、同桌互议
主动回答、自我评价
通过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
简要对学生作一评价
通过阅读,找出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内容要点,学会自我阅读、概括要点。
通过观看PPT演示光合作用动态过程,将书面感性认识提成成理性思考,有利于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
帮助学生初晓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高归纳和类比的能力,并且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
指导、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物质变化
光
①2H2O → 4[H] + O2
②ADP+Pi+能量(光能)ATP
①CO2+C52C3
②CO2的还原: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储存的化学能→(CHO2)中化学能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特点上考虑)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又是很难处理的一节常规课。在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通过学科组各位老师的共商、合作,再次尝试了怎样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备学情、备方法的课案设计(包括教案、学案和课件)中。通过在不同教学班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力图更具体地体现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三维目标,从而基本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重点在知识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和小结(如“光合作用列表比较”填写内容当堂检查;课堂练习“选择题”正确率的及时统计和错因分析等)。
本节课案的设计,试图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听讲式的学习为教师带着学生主动探究式的有效学习。这一教学思路和行为的转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设计采用了设计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教科书的自主阅读,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深入分析和总结,从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开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巧妙设计与使用,又使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营造了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本节课还恰当地利用了教材中科学史的潜在教育功能,在引导学生尝试像科学家那样去设计实验、去作理性的思考,提高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技巧。例如,在“同位素标记法”再次应用中,从教科书中的“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扩展到“用含有3H的水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氢原子的转移途径”,使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得到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具体实施,也暴露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习题没有进行成效显著的及时处理,信息反馈做得不够,导致知识的巩固和过手落实略显欠缺。又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相对繁难的化学知识,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学的重心和落点,都是值得继续向同行们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67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