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案例分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三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案例分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三物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案例分析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2.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规律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处理的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3.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的方法
(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
(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aT2,因为T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a也为恒量,所以Δx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相关知识

20xx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考材料分析


20xx高三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考材料分析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规律
(1)速度公式:v=v0+at.
(2)位移公式:x=v0t+at2.
(3)位移速度关系式:v2-v=2ax.
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
2.两个重要推论
(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x=x2-x1=x3-x2=…=xn-xn-1=aT2.
3.v0=0时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1∶(-1)∶(-)∶…∶(-).

1.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
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
2.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刹车类问题:指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双向可逆类: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快慢相同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相同的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直在增加
D.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变化快慢相同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快慢相等的运动,即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若时间不相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因此A、B错误,D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只有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才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2.(20xx·舟山学考模拟)汽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前进,经过10s速度达到5m/s,则在这10s内()
A.汽车的平均速度是0.5m/s
B.汽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的位移是50m
B[由v=at知a=0.5m/s2,==2.5m/s,x=·t=25m.即A、C、D选项均错误,B选项正确.]
3.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20m,设该车辆的刹车加速度大小是10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km/h.则该车()
A.刹车所用的时间为1sB.超速
C.不超速D.行驶速度为60km/h
B[由运动学公式-2ax=v2-v,代入可解得v0=20m/s=72km/h60km/h,该车超速,故B项正确,C、D项错误;刹车所用的时间为t==s=2s,故A项错误.]
4.(20xx·嘉兴市联考)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2min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2B.0.05m/s2
C.36m/s2D.180m/s2
B[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为恒量,即Δx=aT2,在本题中时间T为60s,x1=180m,x2=360m,则由x2-x1=aT2,解得a=0.05m/s2.故选B.]
5.(多选)(20xx·浙江湖州中学月考)物体自O点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C、D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D是最高点.测得OA=0.8m,AB=0.6m,BC=0.4m,且物体通过三段的时间均为1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是0.9m/s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m/s2
C.C、D间的距离是0.2m
D.从C到D运动的时间是1.5s
ABD[由Δx=aT2得加速度大小a=m/s2=0.2m/s2,B正确;根据x=v0t-at2解得初速度v0=0.9m/s,A正确;减速运动的总位移x==m=2.025m,因此C、D间的距离为(2.025-0.8-0.6-0.4)m=0.225m,C错误;运动的总时间t==4.5s,因此从C到D运动的时间为(4.5-1-1-1)s=1.5s,D正确.]
考点二|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
(2)运动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gt.
②位移公式:h=gt2.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
2.自由落体加速度
(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2)在地球上其大小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最小,两极处最大.
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2)伽利略认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3)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这是由于空气阻力对不同物体的影响不同.
(4)由于自由下落物体运动时间太短,当时直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很困难,伽利略采用了间接的验证方法,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的实验,证明了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将此结论合理外推到自由落体运动上.
(5)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现象→逻辑推理→猜想假说→实验验证→修正推广.
4.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加试要求)
(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
(2)基本规律:①速度公式:v=v0-gt.
②位移公式:h=v0t-gt2.
③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
④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⑤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t=.

(20xx·浙江4月学考)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表面高10m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的时间大约是()
A.1.0sB.1.4s
C.3.5sD.12s
C[由h=gt2,其中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求得时间t约为3.5s,所以C正确.]
(20xx·10月浙江学考)其探险者在野外攀岩时,踩落一小石块,约5s后听到石块直接落到崖底的声音,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最接近的是()
A.25mB.50m
C.110mD.150m
C[石块被踩落后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可知5s后下降高度为h=125m,实际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并不是理想的自由落体运动,故探险者离崖底的高度接近但小于125m.故选C.]
1.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
(1)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竖直下抛运动问题.
(2)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
①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2n-1).
②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gt.
③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Δh=gT2.
2.竖直上抛运动的三种对称性
(1)时间的对称性:
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t上=t下=.
②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2)速度的对称性:
①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个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能量的对称性: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
3.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①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
②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如图121所示,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1①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②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
③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④根据斜面实验结论进行合理外推,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D[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可以使小球下滑的加速度变小,运动时间更长,①错误,②正确;根据斜面实验结论——倾斜角越来越大,而遵循的规律一样: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倾角一定时加速度相等,于是合理地将斜面外推成竖直,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③错误,④正确,选D项.]
2.已知广州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在此地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9.8m/s
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释放物体瞬间,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
A[重力加速度为9.8m/s2,故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9.8m/s,故A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释放物体瞬间,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C错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D错误.]
3.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从相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所用时间不同B.落地时速度不同
C.下落的加速度相同D.落地时速度变化量不相同
C[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从相同高度处下落,下落所用时间相同,落地时速度相同,下落的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量Δv=gt相同,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4.(加试要求)(20xx·嘉兴市调研)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122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m/s2)()

图122
A.1.8mB.3.6m
C.5.0mD.7.2m
C[由题图可知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t=2.0s,故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Hm=g=5.0m,C正确.]
5.(加试要求)(20xx·宁波高三检测)(多选)一竖直的墙壁上AE被分成四段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12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23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2
B.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
D.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C
AC[由t=,物体到达B、C、D、E的时间之比为tB∶tC∶tD∶tE=1∶∶∶2,根据v=gt,得vB∶vC∶vD∶vE=1∶∶∶2,这样可看出A正确、B错误;显然vB=,而=,所以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B,C正确、D错误.]
考点三|运动学图象

1.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x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②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v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3.at图象(加试要求)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象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变化率.
(3)包围面积的意义: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20xx·浙江10月学考)下列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D[匀速直线运动中v大小、方向均不变,故选D.]
1.位移—时间(xt)图象
(1)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2)位移—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因为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负方向;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位移—时间图象.
(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速度—时间(vt)图象
(1)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它也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
(2)速度—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加速度.
(3)速度—时间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3.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
xt图象vt图象轴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特殊点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1.(多选)物体甲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124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甲乙
图124
A.甲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
B.甲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C.乙在整个t=4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
D.乙在整个t=4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6m
AD[由vt图象知,甲在t=4s时间内来回运动,路程为6m,总位移为0,A项正确,B项错误;由xt图象知乙在t=4s内一直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和位移大小均为6m,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20xx·杭州市联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5所示,该质点()

图125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在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D[A.在第1秒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速度方向未改变,A错误.B.在第2秒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加速度方向未改变,B错误.C.在第2秒内质点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不为零,C错误.D.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质点的位移为零,故两时刻质点的位置相同,D正确.]
3.t=0时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12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6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与乙的平均速度相同
C.t1时刻,甲、乙位置相同,瞬时速度相同
D.t1时刻,甲在乙的前方,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不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乙图线不一定是抛物线,选项A错误;0~t1时间内,甲、乙通过的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t1时刻,甲、乙位置相同,乙图线的斜率大于甲的,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C、D错误.]
4.(加试要求)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27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

图127

A[题图甲中质点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xt图象是一条直线,故其斜率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率为负值,即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在第二段时间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在第三段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不变且为正值,即速度为正;在第四段时间内,质点静止在出发点.综上可知,质点的vt图象是题图乙中的A.]

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检测


高三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xx·浙江嘉兴学考一模)在下列各物体中,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是()
A.研究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
C.研究表演旋转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D.研究在双杠上表演动作的体操运动员
A[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可视为质点,故A项正确.]
2.如图1所示,小李坐在甲船上看到乙船驶过并渐渐远去,则站在河岸边观察的小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图1
A.甲船运动,乙船不动
B.甲船不动,乙船运动
C.甲船运动,乙船运动
D.甲船不动,乙船不动
D[本题考查选取不同物体作为参考系时,描述物体运动情况.若甲船不动,则乙船运动;若乙船不动,则甲船运动;若甲船运动,则乙船也可能运动.故站在河岸边观察的小张不可能看到的“甲船不动,乙船不动”,应选D.]
3.(20xx·绍兴联考)物体在做直线运动,则下列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当加速度为负值时,则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不为零)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若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不是匀变速运动
C[若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负值且保持不变时,也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大小不变,若方向改变,则加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C正确;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也可能加速度保持不变,即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当速度减小到零后,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变为反向匀加速,D错误.]
4.(20xx·杭州联考)如图2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图2
A.s1s2,x1x2/华-资*源%库B.s1s2,x1s2,x1=x2D.s1=s2,x1=x2
C
5.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
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
C[由题图可知甲物体从t=0时刻开始出发,而乙物体从t1时刻开始出发,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甲物体从坐标x1开始出发,而乙物体从坐标为0的位置开始出发,故B错误;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题图可知甲的斜率小于乙的斜率,故乙运动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正确;t2时刻两物体相遇,但由选项C的分析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
6.某航母跑道长为20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5m/sB.10m/s
C.15m/sD.20m/s
B[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应用.由v2-v=2ax得v0==10m/s,选项B正确.]
7.(20xx·宁波市联考)某同学自编了这样一道题“一架小型客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经过时刻t=20s离开地面.它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位移x=400m,离开地面的平均速度v1=40m/s,求它滑行的瞬时速度v2.”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用对的概念有()
A.时刻tB.位移x
C.平均速度v1D.瞬时速度v2
B[“经过时刻t=20s离开地面”中的“时刻”应为时间,离开地面的速度v1=40m/s应是瞬时速度,它滑行的速度v2应是平均速度,故应选B.]
8.一辆做直线运动的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了后一半,到达终点时恰好停止,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v/2B.2v/3
C.3v/2D.v/3
B[设全程为x,前半程的运动时间t1==,后半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则后半程的运动时间t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9.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1B.3∶4
C.3∶1D.4∶3
B[汽车的刹车时间t0=-s=4s,故刹车后2s内及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1=v0t1+at=20×2m+×(-5)×22m=30m,x2=20×4m+×(-5)×42m=40m,x1∶x2=3∶4,B正确.]
10.一辆汽车从车站沿直线由静止匀加速开出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m/sB.3m/s
C.3.5m/sD.4m/s
B[设最大速度为vm,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t1+t2=x,解得最大速度为:vm==m/s=3m/s.故选B.]
11.(20xx·嵊州市调研)如图4所示,高速动车出站时能在150s内匀加速到180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4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m/s2
C.若用vt图象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min内速度可达20m/s
C[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m/s2,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m/s2,故选项A、B都正确;列车减速时,vt图象中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轴的上方,选项C错误;由v=at可得v=×60m/s=20m/s,选项D正确.]
12.(加试要求)如图5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从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Δv均为2m/s,AB间的距离x1=3m,BC间的距离x2=5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图5
A.1m/s2B.2m/s2
C.3m/s2D.4m/s2
B[因为从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Δv均为2m/s,可知A到B的时间和B到C的时间相等,设时间间隔为T,根据平均速度公式知,B点的速度v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v=2ax1,即2-2=2××3,解得T=1s,则加速度a==2m/s2.故选项B正确.]
13.(加试要求)(20xx·金华选考模拟)(多选)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6所示,则()
图6A.t=4s时,A、B两物体相遇
B.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C[t=4s时,只能说明A、B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不能说明位移相等和两物体相遇,选项A、B错误,C正确;从题图中可以算出A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0.625m/s2,B的加速度大小为a2==m/s2=1.875m/s2,故a2a1,选项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5分)
14.(7分)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两纸带之间.
【解析】根据实验原理,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电火花计时器的特点是打点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之间的火花放电来实现,故其操作步骤和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类似的.墨粉纸盘应套在纸盘轴上,目的是使它可以转动,均匀地被利用.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目的是使墨粉纸盘可以更好地转动.
【答案】(1)ABDEC(2)纸盘轴墨粉纸盘
15.(7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做匀变速运动,如图7是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段,打点顺序是A、B、C、D、E,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纸带上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现把一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7
(1)用该刻度尺测量出计数点A、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2)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
【解析】(1)由刻度尺读数知,AB之间的距离为1.50cm.(2)B点的瞬时速度vB==m/s=0.18m/s.(3)根据Δx=aT2,运用逐差法得,a==m/s2=0.60m/s2.
【答案】(1)1.50(2)0.18(3)0.60
16.(10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在正前方出现了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其加速度的大小是4m/s2.求:
(1)汽车刹车3s后速度的大小;
(2)汽车刹车后前进32m所用的时间;
(3)刹车后10s内汽车经过的位移大小.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知,v0=20m/s,a=-4m/s2,设开始刹车到最后速度为零时所用时间为t0.由速度公式v=v0+at0得t0==s=5s.(1)t1=3st0=5s,所以刹车后10s内的位移大小等于5s内汽车经过的位移,即x10=x5=v0t0+at=20×5m+×(-4)×52m=50m.
【答案】(1)8m/s(2)2s(3)50m
17.(11分)(加试要求)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如图8所示为某型号货车紧急制动时(假设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2x图象(v为货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其中图线1为满载时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动图象,图线2为严重超载时的制动图象.某路段限速72km/h,是根据该型号货车满载时安全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确定的,现有一辆该型号的货车严重超载并以54km/h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解:

图8
(1)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1s,则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速度正常行驶的跟车距离至少应为多远?
【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v=2ax,有v2=2ax+v,图线斜率的一半表示加速度;根据题图得到:满载时,加速度大小为a1=5m/s2,严重超载时加速度大小为a2=2.5m/s2;设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km/h(20m/s)的速度减速,制动距离x1==m=40m,制动时间为t1==s=4s;设该型号货车严重超载时以54km/h(15m/s)的速度减速,制动距离x2==m=45mx1,制动时间为t2==s=6st1;所以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均不符合安全要求.(2)货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x3=v0t3=20×1m=20m,跟车距离x=+x3=40m+20m=60m.
【答案】(1)不符合(2)60m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鲁科版必修1
静悟寄语:
1、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得给他让路。
2、成功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3、奇迹,就在凝心聚力的静悟之中。
一、“静”什么?
1、环境“安静”:鸦雀无声,无人走动,无声说话、交流,无人随意出进。每一个人充分沉浸在难得的静谧之中。以享受维护安静环境为荣,以影响破坏安静环境为耻。
2、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较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考常考查的知识点】
1.静力学的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选择题)
此题定位为送分题目,一般安排为16题,即物理学科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具有规范的受力分析习惯,熟练运用静力学的基本规律,如胡克定律、滑动摩擦定律与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法等,可涉及两个状态,但一般不涉及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也不至于考查相似三角形法等非常规方法。不必考虑计算题
2.运动图象及其综合应用(选择题)
山东卷对物理图象的专门考查以运动图象为代表,立足于对物理图象的理解。可涉及物理图象的基本意义、利用运动图象的分析运动过程、用不同物理量关系图象描述同一运动过程等。以宁夏、海南为代表的利用运动图象考查追及、相遇问题尚未被山东采纳。专题设计为选择题,尽量多涉及不同的图象类型。
3.牛顿定律的直接应用(选择、计算题)
与自感一样,超重失重为Ⅰ级要求知识点,此题为非主干知识考查题,为最可能调整和变化的题目。
但对牛顿定律的考查不会削弱,而很可能更加宽泛和深入,可拓展为具体情境中力和运动关系的分析(选择)、直线、类平抛和圆周运动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计算题的一部分)。
此专题定位在牛顿定律的直接应用,针对基本规律的建立、定律物理内涵的理解及实际情境中规律的应用,可涉及瞬时分析、过程分析、动态分析、特殊装置、临界条件,以及模型抽象、对象转换、整体隔离、合成分解等方法问题。
4.第四专题万有引力与航天(选择、计算题)
此专题内容既相对宽泛又相对集中,宽泛指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内容均可涉及,集中即一定是本章内容且集中在一道题目中。这部分内容也是必考内容,今年考试说明中本章知识点增加了“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Ⅰ)”,“环绕速度”由(Ⅱ)到(Ⅰ)。可以理解为深度减弱,广度增加,最大的可能仍是选择题,也不排除作为力学综合题出现的可能,复习时应适当照顾。需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关注近一年内天文的新发现或航天领域的新成就,题目常以此类情境为载体。
5.功能关系:(选择、计算题)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能量守恒是必考内容,要结合动力学过程分析、功能分析,进行全过程、分过程列式。考查形式选择题、计算题
注意:必修1、2部分考察多为选择题,但在牛顿定律结合功能关系以及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部分综合的计算,出现在24题上,本题一般涉及多个过程,是中等难度的保分题。
6.静电场主要以考察电场线、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器、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为主
7.恒定电流以考察电学实验为主,选择中也容易出电路的分析题
8.磁场以考察磁场对运动电荷和通电导线的作用为主,选择中易出一个题,在大题中容易出与电场及重力场相结合的题目。
9.电磁感应以选择题、计算题,主要考察导体棒的切割以及感生电动势,楞次定律,注意图像问题
10.交流电主要考察交流电的四值、图像,以及远距离输电变压器问题,通常以选择形式出现
11.热学3-3:油膜法、微观量计算,气体实验定律,热一律、压强微观解释、热二律是重点
10.选修3-5中动量守恒、动量变化量计算、原子结构中能级跃迁、原子核中质能方程、核反应方程是考察重点。
三、【静悟注意事项】
1.以查缺补漏为主要目的,以考纲知识点为主线复习
2.重点看课本、课后题、改错本、以前做过的相关题目
3.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集中找时间找老师解决
4.必须边思考,边动笔。静悟最忌只动眼动嘴的学习方式,必须多动脑多动手,做到手不离笔,笔不离纸。

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试说明】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质点的直线
运动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Ⅰ


【知识网络】
【考试说明解读】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公式=(V0+Vt)/2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
⑶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的关系:
①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大小关系:V、△V、a无必然的大小决定关系。
③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无论加速度在减少还是在增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若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7、运动图象: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
下图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t图象与v—t图象中的比较.

s—t图v—t图
①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①表示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④t1时间内物体位移s1④t1时刻物体速度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补充:(1)s—t图中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v—t图中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
(2)s—t图象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v—t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3)s—t图象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图象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v—t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4)s—t图象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正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图象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正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v—t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图象的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例题:07山东理综】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小球自M点右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

【例题:08山东理综】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求(ABD)
A.前2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前l0s内汽车的加速度
C.前l0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15~25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推论:
基本规律:⑴Vt=V0+at,⑵s=V0t+at2/2
推论:⑴Vt2_VO2=2as
⑵(Vt/2表示时间t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⑶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
sⅡ-sⅠ=sⅢ-sⅡ=……=sN-sN-1=△s=aT2.
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1:2:3:……:n
⑵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s1:s2:s3:……:sn=12:22:32:……:n2
⑶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s1:sⅡ:sⅢ?……:sN=1:3:5:……:(2n-1)
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t1:t2:t3:……:tn=
10、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研究方法
①分段法:上升阶段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阶段是自由落体运动.
②整体法:从全程来看,加速度方向始终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所以可把竖直上抛运动看成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公式时,要特别注意v,h等矢量的正负号.一般选取向上为正方向,则上升过程中v为正值下降过程中v为负值,物体在抛出点以下时h为负值.
11、追及问题的处理方法
1.要通过两质点的速度比较进行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再结合两个运动的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求解,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及应用图象法和相对运动知识求解
2.追击类问题的提示
1.匀加速运动追击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
2.匀速运动追击匀加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此时二者相距最近.
3.匀减速直线运动追匀速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近,此时假设追不上,以后就永远追不上了.
4.匀速运动追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二者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
【例题:09海南】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图中和的面积分别为和.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ABC)
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

高三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设计


【考点自清】

关于规律的学习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规律是如何得出的;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条件)是什么。

学习物理规律除了掌握结论,还要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如同学们都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却有很多人不清楚是怎样得出的;知道自由下落的电梯内的物体和卫星上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运动都会完全失重;知道静电屏蔽时内部的场强为零却不知道怎样证明……这些都是重结论、轻过程的结果。这些同学在上课时尽管做了很多笔记,但对规律的得出过程并不清楚,造成不会做题。

学习物理规律时还要注意规律的适用范围,如动量定理必须在惯性系中才能使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大地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和功。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说明:

(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有解.

(3)式中v0、vt、a、x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对应有最大位移x=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2)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3)中间位移处的速度: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⑵、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⑶、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重点精析】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

1、基本公式中的v0、vt、a、x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若规定正方向,它们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值表示,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通常情况下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凡是与初速度v0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

2、对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逆向思维将其视为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相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题时方便实用。

3、注意联系实际,切忌硬套公式,例如刹车问题应首先判断车是否已经停下来。

二、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思路

审题→画出过程草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或选取坐标轴)→选用公式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1、弄清题意,建立一幅物体运动的图景。为了直观形象,应尽可能地画出草图,并在图中标明一些位置和物理量。

2、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哪些量已知,哪些量未知,根据公式特点恰当地选用公式。

3、利用匀速变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往往能够使解题过程简化。

4、如果题目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则应重点寻找各段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的关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在众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中,共涉及五个物理量v0、vt、a、x、t,合理地运用和选择方法是求解运动学问题的关键.

1、基本公式法:是指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应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反之取负。

2、平均速度法:定义式v=x/t,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任一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t2的复杂式子,从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

4、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五大重要特征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

5、逆向思维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6、图象法

应用v-t图象,可把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开繁杂的计算,快速找出答案。

7、巧用推论Δx=xn+1-xn=aT2解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xn+1-xn=aT2,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95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