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学案沪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学案沪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九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切圆》学案沪教版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及内心的性质.因为它是三角形的重要概念之一.
难点:①难点是“接”与“切”的含义,学生容易混淆;②画三角形内切圆,学生不易画好.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图、类比、分析、深刻理解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及内心的性质;
(2)在教学中,类比“三角形外接圆的画图、概念、性质”,开展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尺规作的方法,理解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和圆的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内心的概念;
2、应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内切圆,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
3、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内心与性质.
教学难点:
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内心与性质.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如图,你能否在△ABC中画出一个圆?画出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怎样画?
2、分析、研究问题:
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认识作三角形内切圆的实际意义.
3、解决问题:
例1作圆,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
引导学生结合图,写出已知、求作,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寻找作法.
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①作圆的关键是什么?
②假设⊙I是所求作的圆,⊙I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圆心I应满足什么条件?
③这样的点I应在什么位置?
④圆心I确定后半径如何找.
A层学生自己用直尺圆规准确作图,并叙述作法;B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完成这个题目后,启发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和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可以作一个且只可以作出一个.
(二)类比联想,学习新知识.
1、概念: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2、类比:
名称
确定方法
图形
性质
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1)OA=OB=OC;
(2)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
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2)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
(3)内心在三角形内部.
3、概念推广:和多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
4、概念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及圆的外切三角形的概念,并与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圆的内接三角形概念相比较,以加深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弄清“内”与“外”、“接”与“切”的含义.“接”与“切”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与圆的关系: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圆上,叫做“接”;三角形的边都与圆相切叫做“切”.
(三)应用与反思
例2如图,在△ABC中,∠ABC=50°,∠ACB=75°,点O是三角形的内心.
求∠BOC的度数
分析:要求∠BOC的度数,只要求出∠OBC和∠0CB的度数之和就可,即求∠l十∠3的度数.因为O是△ABC的内心,所以OB和OC分别为∠ABC和∠BCA的平分线,于是有∠1十∠3=(∠ABC十∠ACB),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求出∠BOC的度数.
解:(引导学生分析,写出解题过程)
例3如图,△ABC中,E是内心,∠A的平分线和△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
求证:DE=DB
分析:从条件想,E是内心,则E在∠A的平分线上,同时也在∠ABC的平分线上,考虑连结BE,得出∠3=∠4.
从结论想,要证DE=DB,只要证明BDE为等腰三角形,同样考虑到连结BE.于是得到下述法.
证明:连结BE.
E是△ABC的内心
又∵∠1=∠2
∠1=∠2
∴∠1+∠3=∠4+∠5
∴∠BED=∠EBD
∴DE=DB
练习分析作出已知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并说明三角形的内心是否都在三角形内.
(四)小结
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概念?怎样作已知?学习时互该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1)学习了三角形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圆的外切三角形、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多边形的概念.
(2)利用作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任意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内切圆的圆心,交点到任意一边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3)在学习有关概念时,应注意区别“内”与“外”,“接”与“切”;还应注意“连结内心和三角形顶点”这一辅助线的添加和应用.
(五)作业
教材P115习题中,A组1(3),10,11,12题;A层学生多做B组3题.
探究活动
问题:如图1,有一张四边形ABCD纸片,且AB=AD=6cm,CB=CD=8cm,∠B=90°.
(1)要把该四边形裁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纸片,你能否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若能请你度量出圆的半径(精确到0.1cm);
(2)计算出最大的圆形纸片的半径(要求精确值).
提示:(1)由条件可得AC为四边形似的对称轴,存在内切圆,能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
如图2,①以AC为轴对折;②对折∠ABC,折线交AC于O;③使折线过O,且EB与EA边重合.则点O为所求圆的圆心,OE为半径.
(2)如图3,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通过面积可得:6r+8r=48,∴r=.

相关推荐

九年级数学竞赛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强化辅导讲座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数学竞赛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强化辅导讲座”,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注:设Rt△ABC的各边长分别为a、b、c(斜边),运用切线长定理、面积等知识可得到其内切圆半径的不同表示式:
(1);
(2).
请读者给出证
【例题求解】
【例1】如图,在Rt△ABC中,∠C=90°°,BC=5,⊙O与Rt△ABC的三边AB、BC、AC分相切于点D、E、F,若⊙O的半径r=2,则Rt△ABC的周长为.
思路点拨AF=AD,BE=BD,连OE、OF,则OECF为正方形,只需求出AF(或AD)即可.

【例2】如图,以定线段AB为直径作半圆O,P为半圆上任意一点(异于A、B),过点P作半圆O的切线分别交过A、B两点的切线于D、C,AC、BD相交于N点,连结ON,NP,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NPD是梯形;②ON=NP:③DPPC为定值;④FA为∠NPD的平分线,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思路点拨本例综合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等重要几何知识,注意基本辅助线的添出、基本图形识别、等线段代换,推导出NP∥AD∥BC是解本例的关键.

【例3】如图,已知∠ACP=∠CDE=90°,点B在CE上,CA=CB=CD,过A、C、D三点的圆交AB于F,求证:F为△CDE的内心.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思路点拨连CF、DF,即需证F为△CDE角平分线的交点,充分利用与圆有关的角,将问题转化为角相等问题的证明.

【例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B=BC=1,以AB为直径作半圆O切CD于E,连结O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F.
(1)问∠BOZ能否为120°,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证明△AOF∽△EDF,且;
(3)求DF的长.

思路点拨分解出基本图形,作出基本辅助线.(1)若∠BOZ=120°,看能否推出矛盾;(2)把计算与推理融合;(3)把相应线段用DF的代数式表示,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DF的一元二次方程.

注: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若AD+BC=CD,则可得到应用广泛的两个性质:
(1)以边AB为直径的圆与边CD相切;
(2)以边CD为直径的圆与边AB相切.
类似地,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边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垂心.外心、内心、垂心、重心统称三角形的四心,它们处在三角而中的特殊位置上,有着丰富的性质,在解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5】如图,已知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O、O1、O2分别是△ABC;△ACD、△BCD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1)O1O⊥CO2;(2)OC=O1O2.
(武汉市选拔赛试题)
思路点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将它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得对应角相等,所以通过证交角为90°的方法得两线垂直,又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两线段相等.

学力训练
1.如图,已知圆外切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15cm,那么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等于=cm.
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的坐标分别为(3,0)、(0,4),则Rt△ABO内心的坐标是.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C,AB=8,BC=5,若以AB为直径的⊙O与DC相切于E,则DC=.(云南省曲靖市中考题)

4.如图,⊙O为△ABC的内切圆,∠C=90°,AO的延长线交BC于点D,AC=4,CD=1,则⊙O的半径等于()
A.B.C.D.
(重庆市中考题)
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以CD为直径的半圆O切AB于点E,这个梯形的面积为21cm2,周长为20cm,那么半圆O的半径为()
A.3cmB.7cmC.3cm或7cmD.2cm
6.如图,△ABC中,内切圆O和边B、CA、AB分别相切于点D、EF,则以下四个结论中,错误的结论是()
A.点O是△DEF的外心B.∠AFE=(∠B+∠C)
C.∠BOC=90°+∠AD.∠DFE=90°一∠B
7.如图,BC是⊙O的直径,AB、AD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B、P,过C点的切线与AD交于点D,连结AO、DO.
(1)求证:△ABO∽△OCD;
(2)若AB、CD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S△ABO+S△OCD=20,求m的值.

8.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OC与⊙O相交于点D,连结AD并延长,BC相交于点E.
(1)若BC=,CD=1,求⊙O的半径;
(2)取BE的中点F,连结DF,求证:DF是⊙O的切线;
(3)过D点作DG⊥BC于G,OG与DG相交于点M,求证:DM=GM.
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13cm,BC=16cm,CD=5cm,AB为⊙O的直径,动点P沿AD方向从点A开始向点D以1cm/秒的速度运动,动点Q沿CB方向从点C开始向点B以2cm/秒的速度运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停止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O的直径;
(2)求四边形PQCD的面积y关于P、Q运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时,四边形PQCP的面积;
(3)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直线PQ与⊙O相切,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02年烟台市中考题)
10.已知在△ABC中,∠C=90°,AC=4,BC=3,CD为AB上的高,Ol、O2分别为△ACD、△BCD的内心,则OlO2=.
11.如图,在△ABC中,∠C=90°,∠A和∠B的平分线相交于P点,又PE⊥AB于点E,若BC=2,AC=3,则AEEB=.
1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都被一直线所平分,那么该直线必通过这个三角形的()
A.内心B.外心C.圆心D.重心
1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O过点AB和BC相切于点P,和AB、AC分别交于点E,F,若BD=AE,且BE=a,CF=b,则AF的长为()
A.B.C.D.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结AC,如果O为△ABC的内心,过O作OE⊥AD于E,作OF⊥CD于F,则矩形OFDE的面积与矩形ABCD的面积的比值为()
A.B.C.D.不能确定
(《学习报》公开赛试题)
15.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AC为半圆的切线,AC=AB.在半圆上任取一点D,作DE⊥CD,交直线AB于点F,BF⊥AB,交线段AD的延长线于点F.
(1)设AD是x°的弧,并要使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x的取值范围是;
(2)不论D点取在半圆什么位置,图中除AB=AC外,还有两条线段一定相等,指出这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证明.
16.如图,△ABC的三边满足关系BC=(AB+AC),O、I分别为△ABC的外心、内心,∠BAC的外角平分线交⊙O于E,AI的延长线交⊙O于D,DE交BC于H.
求证:(1)AI=BD;(2)OI=AE.

17.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OC平行于弦AD,过点D作DE⊥AB于点E,连结AC,与DE交于点F,问EP与PD是否相等?证明你的结论.

18.如图,已知点P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的AB(不含端点)上运动,PH⊥OA于H,△OPH的重心为G.
(1)当点P在AB上运动时,线段GO、GP、GH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并求出其相应的长度;
(2)设PH=x,G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为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的长.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专题复习

【课前热身】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

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已知∠ADE=∠B,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B.

C.D.

4.在△ABC与△A′B′C′中,有下列条件:

(1);(2);(3)∠A=∠A′;(4)∠C=∠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A′B′C′的共有多少组()A.1B.2C.3D.4

【考点链接】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对应成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若DE∥BC(A型和X型)则______________.

2.射影定理:若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双直角图形)

则Rt△ABC∽Rt△ACD∽Rt△CBD且AC2=________,CD2=_______,BC2=______.

3.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

4.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表示.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典例精析】

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中线,P是AD上一点,过点C作CF∥AB,延长BP交AC于点E,交CF与点F,试证明:BP=PEPF

例2如图,△ABC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例3如图,△ABC中,∠C=90°,BC=8cm,5AC-3AB=0,点P从B点出发,沿BC方向以2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m/s的速度移动。若P、Q同时分别从B、C出发,经过多少时间△CPQ与△CBA相似?

例4如图,直线y=分别交x、y轴于点A、C,P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PB⊥x轴,B为垂足,S△ABP=9

①求点P的坐标;

②设点R与点P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在直线PB的右侧。作RT⊥x轴,T为垂足,当△BRT与△AOC相似时,求点R的坐标。

【中考演练】

1.2010,宁德)图,在□ABCD中,AE=EB,AF=2,则FC等于_____.

(2010,甘肃)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______米.

2.(2010,黔东南)如图,若为斜边上的高,的面积与的面积比的值是()

A.B.C.D.

3.(2010,宁夏)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4.如图,BD、CE为△ABC的高,求证∠AED=∠ACB.

5.(2010,肇庆)如图,已知∠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CE与AB相交于F.

(1)求证:△CEB≌△ADC;

(2)若AD=9cm,DE=6cm,求BE及EF的长.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选自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相似图形。本节课是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直观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基础上,探索与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为后续学习通过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距离做好准备。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

1、通过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方法,探索得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并会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类比—猜想—探索—总结-应用”的活动过程,探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3、在活动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动手动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重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证明及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难点: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探索和证明。

三、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章前几节,已学过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等知识,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初步体会了类比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已具备一定的合作与自主探索能力,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动手感知,合作交流,养成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中,创设直观形象,利于操作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但需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有提高、拓展的机会。对学困生要有一定的展示平台,在难点的突破上,要让他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其中。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类比猜想

同学们:前面我们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请同学们口述一下?

我们探究相似三角形依然离不开组成三角形的元素---边和角。本节课我们利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设问、交流:

(1)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是从哪些方面去探究的?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几种?

(3)你认为探究三角形相似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探究?

(4)三角形全等最多需要几个条件?三角形相似最多需要几个条件?

活动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我们首先从角开始探索:

1、探究: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对应相等,不能作为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2、探究: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请同学们依据下列条件画三角形:

两人一组,一人画ABC,另一人画A1B1C1,使∠A=∠A1=60°,∠B=∠B1=45°。

画完后,思考: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从而总结得出结论: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结合图形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吗?

符号表述:

在ABC和A’B’C’中

∠A=∠A’,∠B=∠B’,

∴ABCA’B’C’。

活动三:初步应用,达成目标

题组练习一:

1、下面两组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2)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3)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4)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5)有一个角是7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6)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活动四:典例示范,应用拓广

例1、如图,点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且DEBC。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2)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写出三组成比例的线段。

变式一:如图,当点D、E分别移动到边AB、AC的延长线上时,且DEBC,ADE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变式二:如图,当点D、E分别移动到边BA、CA的延长线上时,且DEBC,ADE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我们在刚才做练习时,要说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关键是什么?

变式三:如图,当DE不平行于BC时,ADE与ABC还可能相似吗?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相似?

题组练习二:

如图:AB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距墙80cm,梯上点D距墙70cm,BD长55cm,你可以计算出梯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得到强化。使学生创造性的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创造的成功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

五:课堂小结,能力提升: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把你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把你的疑问让小组成员帮你解决一下。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小组交流方式小结本节知识,使学生领悟出得到结论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总结的好习惯。

本节课我们从角的方面探究得到: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课后有兴趣的同学从边的方面探究一下,看边要满足什么条件两个三角形也可以相似。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813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