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诗词曲五首》,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绮户(qi3)婵娟(chan2)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相关推荐

《诗词曲五首》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词曲五首》学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诗词曲五首》学案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2、背诵五首诗。
预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他继承从盛唐到中唐的诗歌传统,在当时别具一格,七言绝句尤为突出。他与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文天祥:南宋爱国政治家、文学家。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写此诗以明心志。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
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二、、读一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你喜欢读的诗歌。
三、阅读理解:
(一)《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二)《赤壁》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写有什么意义?
3、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三)《过零丁洋》
1、熟练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四)《水调歌头》(重在欣赏,朗诵)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理解词的意境。
2、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这首曲分几层,概括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读诗的趣味。
2、了解五首诗歌在体裁形式上的特点,积累诗中的名句,增强语言感悟力。
【教学重难点】
1、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合作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疏解疑难字词。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每一首诗,就是用语言构成的色彩鲜明的画,一支美妙动听的歌,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今天,我们将欣赏五首古诗,来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美读
1、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例,指导学生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感情基调。
⑴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点评。教师总结诗歌朗读技巧。
多媒体显示:
①节奏。划分节奏的方法有两种:按音节划分和按意义划分。按音节划分,七言诗一般分四个音节,如“巴山/楚水/凄凉/地。”按意义划分,就要先弄懂诗句的意思,如“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和韵脚要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诗中的“空”“翻”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过”“春”也要重读,以体现古诗的音韵美。
③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病树前头↗万木春↘。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平缓。而且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⑵学生自行朗读《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潼关怀古》,进行竞读。(涉及到的字音、节奏等给予及时点拨,竞读以鼓励、肯定为主)
三、畅谈
1、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本组在课前合作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诗人生平;诗、词、曲的特点)
2、教师补充、小结
多媒体结合学生谈及内容出示相关资料: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作品有《东坡乐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3、学生自主谈对各诗词曲大意的理解,教师引导纠正。
4、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音频播放轻音乐),争取当堂成诵。
四、小结
五、作业
背诵默写五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析
合作探究,赏析积累名句。多媒体显示: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2、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抒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美好祝愿。
三、感悟
1、学生交流:各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小结
3、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4、体验反思:
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品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小结
五、作业
1、巩固古诗的背诵默写。
2、将体验反思的练习整理成文字。
【板书设计】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赠诗)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事、情、景、理
感叹身世──写景──愤激水乳交融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赤壁》(永史诗)
前两句──────兴感之由非凡的史识
后两句──────借题发挥豪爽的胸襟
《过零丁洋》(述怀诗)
首联──回顾一生丹心垂史
颈联──深挚沉痛追忆过去
颔联──国破家亡悲愤忧惧映照千古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名志──激慷慨
《水调歌头》
把酒问天不知何年
上阕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情景交融
欲归又恐起舞弄影
月照无眠不应有恨
下阕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情趣盎然
人有离合千里婵娟
《潼关怀古》(咏史诗)
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抒发深沉感慨────兴、亡,百姓苦

《诗词曲五首》复习要点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词曲五首》复习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诗词曲五首》复习要点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乐天”是白居易的字,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他与白居易同年生,互相唱和诗达数十篇之多,世称刘白
2、诗中用来表现他被贬之地偏远,被贬时间长的句子:
3、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4、诗中借用典故来抒发怀念忘友和因时事多变而百感丛生的复杂感情的句子: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蕴含哲理,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诗中表明诗人在友人的劝勉下重新振奋精神,决心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诗句:
7、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表现作者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8、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运用了典故。一个是闻笛赋,表达诗人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与怀念;一个是烂柯人,暗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和感慨。
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抒发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原意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疾驰,而病树前头正万木争春。作者以“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意思是说个人沉沦不算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表现诗人心胸的豁达。现在人们赋予这两句诗以新意,说明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10、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点明主旨,感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1、本诗感情浓郁,但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或慷慨激昂,
1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病树前面仍有万木争春。
13、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二、《赤壁》
1、内容(咏史诗)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形式(四言绝句)《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与李白合称大李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著有《樊川集》。诗中前朝指东吴,周郎指周瑜,咏怀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2、诗中看似平淡的叙事,却透露着诗人内心感怀的诗句
3、通过评论古事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或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4、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5、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6、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任务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7、“折戟”让人想到了什么?“认前朝”与后两句有何联系“
“折戟”让人想到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认前朝”进一步激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铺垫。
8、“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表明作者对历史又怎样深层的认识?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0、如果把诗中“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吗,为什么?
不好。虽然意思基本一样,但原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写东吴的命运,改后句子太直白,缺乏诗味。
11、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1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
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1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什么?2008年7月10日,历史题材电影《赤壁》在全国上映,某报载文《借“赤壁”东风,游三国遗迹》。请你解释题目中“东风”的含义。
诗中“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标题中“东风”是指电影《赤壁》上映这一大好时机。
三、《过零丁洋》
1、诗中运用比喻写出国家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2、把自己兵败被俘的经历和心境结合起来的诗句或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3、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舍生取义”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写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
5、表现诗人誓死报国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6、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自己的抗元经历,表达幽愤之情的句子是
7、你还能举出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似的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吗?
(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8、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起一经”指的是什么?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9、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诗人借这两个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10、“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历来被称为绝唱说说这句是好在哪里。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文天祥被元军押送过零丁洋,“惶恐滩”对“零丁洋”,是地名,“惶恐”和“零丁”又是文天祥当时艰危的处境与孤苦无依的心情的写照。地名与心情结合,使这两句诗句成为千古绝唱。
11、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如何理解这句话?)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对尾联作简要分析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内容: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12、“汗青”误写为“汉青”或“汗清”请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汗青”指史册。这里因为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竹简要先用火烤把竹片里的水分烤出来成为“汗青”或“杀青”。“汗”是说出水像出汗;“青”指“青竹”的青。
13、像文天祥一样有骨气、正确对待生死的历代名人志士还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两例。
(1)闻一多面对反动派拍案而起,做最后一次讲演;
(2)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
3、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
4、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
5、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6、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7、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达作者矛盾心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
8、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交代作词时间、缘由,领起全篇。
9.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
10、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11、“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诗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度
“上天”说成“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过渡.
12、品味“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好在哪里
“弄”在这里的意思是“做出”,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13、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了“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这些疑问,反应力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的梦想。
1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矛盾心情?
.“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与现实。这里,天上、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它的内心充满矛盾。
15、找出词中表现诗人狂打胸襟、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并简析其含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含义: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都是自然的规律。
16、如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享美好的月光。以此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17、自古以来这首词都被认为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你能说说原因吗?
(1)全词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绪。(2)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寻味。(3)全词以美丽的想象,明白的哲理,创造出幽深的艺术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本文作者。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曲题。
2、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3、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曲中的主旨句)是:
4、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5、文中写驻足远望、感慨横生句子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7、由盛到衰真实写照句子是
8、“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从视觉)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既表现了潼关险要的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聚”以动写静,使人仿佛看见群山竟向潼关奔来的情景“如怒”(从听觉)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联想到黄河奔腾澎湃的情景
9、“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10、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与评析
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理解: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然过着痛苦的生活。
简要评析:(1)这两句总结全篇(结构),道出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本质(内容)。(2)不仅是谈古,更是论今,借古讽今,讽刺元朝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情感)
11、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8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