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部编版八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部编版八下语文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1.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掌握文中“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读准字音驿道(yì)草甸(diàn)矗立(chù)?闸口(zhá)
徘徊(páihuái)翡翠(fěi)?掺入(chān)砚池(yàn)
蘸到(zhàn)?渠水(qú)擦拭(cāshì)硕大(shuò)?
咕咚(gūdōng)老柏树(bǎi)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驿道:我国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矗立:高耸地立着。?
闸口:闸门处的水流通道。?
苍劲:(树木)苍老挺拔;(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翡翠:一种玉石,一般是绿色、蓝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也有红色、紫色或无色的,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
硕大:高大,肥大,巨大。?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丽江吗?丽江,许许多多的人梦想的旅游胜地,在那里,最著名的就是丽江古城,古城以江南水乡般的美景,别具风貌的布局及建筑风格特色,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说了这么多,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有什么好处??
“一滴水”象征着作者自己,作者以第一人称写这滴水的丽江之旅。题目点名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多角度展现丽江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意义深远。?
2.联系课文,说说丽江坝的景色有何显著特点??
丽江坝作为丽江古城具有代表性的中景,是玉龙雪山“一个美丽的大盆地”,那里有森林、田野和村庄,有几座小山,还有河流、深潭、落水洞,充满了神秘感和绿色美。?
【品味亮点词语】?
1.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轻盈”,动作小,心情悦。?
2.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
“犹豫”,拟人,童趣十足。?
3.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眺望”,动作,足见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感悟精彩句子】?
1.“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写到大水车的用意是什么?
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了丽江古城的地标,也是游客们一定要去拍照留念的地方。历史足迹明显,地域特色突出。?
2.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联想,古城的民俗难以忘怀。?
3.“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ZK)〗?
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把握文章主旨】?
1.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滴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游过丽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人文风情,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语言简洁生动,艺术魅力浓郁。
文章语言简洁优美,作者以水喻自己,是文章一大亮点,丰富了整个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构严谨,构思新颖。?
作者全方位的展示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以行踪为线索,讲述了浏览丽江古城的全过程,以第一人称展示,使感受客观真实,构思新颖独特。3.角度多样,视角独特。
从各种角度来描写丽江的优美繁华的景色,悠闲恬淡的生活,视角独特,笔法新颖有魅力,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展现了丽江古城的美。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课文创作背景等,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课前就对课文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3.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

4.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作者简介

三.关于丽江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1.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

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

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江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

五.课文精读

1.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

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

2.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哪些曲折?

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江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

3.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

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

4.第8段有什么作用?

5.第13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

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

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江?

8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

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

七.拓展延伸

八.教学后记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型探究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发挥想象,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情感与态度: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下学生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语文技巧,比如快速默读课文,筛选文章信息,分析句子的方式,写作技巧等大部分学生都会。这学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本节课前,他们学习三篇游记,已经了解了游记的特点以及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习文本,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随着作品去想像和遨游世界,丰富学生见闻并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生对这个单元的课文是很感兴趣的,只要课前布置好学生预习,课堂上问题设计得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攻破难点,解决重点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可以的。
教材分析八下第五单元共四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用诗一般的语言,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精美的语言中饱含着作者对丽江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单元都是游记,旅游也是一种阅读,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抒发作者情思,丰富我们的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生要学会捕捉自然的风光的丰富多彩,探究作者寄寓的丰厚积淀,并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景技法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理解水的象征意义,体会与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掌握水的行踪,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体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
教法与学法教法
1、朗读法,这是一篇精美的写景叙事散文,写景的段落可以多形式朗读。
2、合作探究法。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可以合作探究。
4、精读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学法1、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2、尽可能让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推断出合情合理的结论,以期有更多的思维发散拓展空间。
3、预设问题的外延和内涵要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能够吸引待进步学生和其他同学一同步入生成空间,而不仅是把问题只留给优秀学生。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丽江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设计过程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内容提要方法与策略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掌握水的行踪,理清线索。
1、我在何时来到何地见到何物?
明确:玉龙雪上顶驿道村庄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丽江古城)流到金沙江。(以地点转换或游踪为序)
2、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一滴水的游踪。
3、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一、1-5展现丽江古城自然风景之美。
二、6-10展现丽江古城的建筑之美。
三、11-14展现丽江古城的民俗之美。
四、15-16一滴水奔向大海。
1、同桌之间组合作交流。标画经过丽江的路径。
2、自主思考,指名回答后,师作补充。
3、自主完成,由三名学生回答后,生互评,师作补充评说。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在课前也预习过,因此采用快速默读来找作者的行踪,通过同桌交流更全面更完善。标出路径是为了理清游记的线索,划分段落并归纳大意是为了把握文章的内容。也为下一个环节畅游丽江,感受美好作铺垫。
二、再读课文,畅游丽江,赏景入俗。
1、一滴水畅游丽江,途中欣赏到哪几种美?如果把这些美看作是一幅幅画卷,请简要的概括出来。
明确: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风土人情美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分别美在何处?
【明确】风景画;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明确】建筑画: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明确】民俗画: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1、以抢答的形式回答第一个问题。
2、小组合作,分任务完成。一、二组完成风景画;三、四组完成建筑画;五、六组完成民俗画。完成规定任务后还可以任选任务。把讨论内容写在稿纸上,派代表回答后,生互评,师作点拨。(小组在展示成果前要小组集读相关段落)学生在第一个环节通过归纳段意感知了文章内容,对第一个问题很快能概括出来,因此适宜用抢答方式呈现答案。概括出三幅画后,通过分析这三幅画目的是深入分析课文的内涵,这样很好地解决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这一重点。分任务小组合作讨论能更容易更全面地找到答案,让学生另外自由选择问题能减轻学习压力。设置小组集读是更好地理解内容。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请你找出文中描写较好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教师可以预设一些句子让学生赏析以防冷场)
2、从写景中,可体会作者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1自主找出相关的语句,用铅笔在书上做旁注。在展示成果时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邻近的同学共同探讨,自由回答。这一个环节通过品味语言,一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分析句子的能力,学会挖掘文本的内涵。二是为了探究作者的写作技巧。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细读课文,探究问题,把握感情。
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一滴水实际上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
2、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3、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名义来写自己的游历的情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因为丽江既是当地城市名称,也是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作者化身为一滴水在丽江中流淌,可穿越历史,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面地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建筑,人物风情,等等。且构思新奇、视角独特,这样写,便于作者在描绘丽江古城的美景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和情感,能带给读者强烈的现场感。这三个问题先给3分钟学生自主思考,再给3分钟小组内交流,最后各小组派代表回答。学完全文掌握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理解标题,从标题的分析能更进一步理解水的象征意义。后面两个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三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采用自主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多彩丽江风景美
一滴水经过丽江文化名城建筑美热爱赞美
民众活动民俗美
教学感悟或反思可取之处:这堂课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引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符合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有梯度,达到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重点在于学生们可以准确地理清文章结构,探究文本,这就要求授课过程中逻辑要很突出,要有意识地建立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这个前提下感性思维部分就容易被忽略,在我的课程设计中,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对接是通过讨论和朗读写景、民俗风情的段落做出来的,这样学生们的理解就会更加具体形象。这种方法在之后的事理说明文的教授中继续使用。
不足之处对作者的文风和作者作品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课下对阿来作品要充分阅读,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朗读形色单一,没有做到多样化,比如可以指名读、集体读、分男女读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问题没有做到因势利导。

部编版八下语文23马说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23.马说

课题马说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2.结合课后注释,疏通文章意思,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疏通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让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今天的优越条件下,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骈文,提倡秦汉散文艺术。其散文雄奇奔放,代表作有《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读准字音祇(zhī)骈(pián)槽枥(cáolì)
粟(sù)?奴隶(lì)食马者(sì)
外见(xiàn)无马邪(yé)
重点实词祇:只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执策而临之: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驱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文言句式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

新课导入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本文作者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发出不平之音,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说马”的吧。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参考译文:
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它能日行千里而著称。
4.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鞭打它,不能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2.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你们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4.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句中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致?
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三个“之”字用法不同。
【默读课文,探究主题】?
1.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诵读课文,品析语言】?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作者看来,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不会,尽管人才需要别人赏识,需要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但作为千里马的人才应该主动创造环境,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也要自己发光。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毛遂自荐的方式。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呈现出来。可以暂当卧龙,等待机遇一举成名;“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打造新局面吧。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托物寓意,中心明确。
文章借助伯乐和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抨击了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
2.结构精巧,脉络清晰。
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及其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请以《勤能补拙》为题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完成一个片段练习,内容不限,注意内容合理。
张溥小时候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文思才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长大以后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我觉得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感觉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课堂中学生学习劲头很大,气氛很好。拓展延伸一块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当今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凸显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

方法指导:怎样翻译文言语句
[解题技法]?
翻译文言语句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末助词,可不译。?
3.“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素材积累:古人怀才不遇时的心态和作为
1.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
2.苏秦:悬梁刺股,发奋再学。?
3.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4.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5.诸葛亮:三顾茅庐方出山。?
6.姜子牙:垂钓等待,80岁遇文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823.html

更多
上一篇:马说 下一篇:Chapter5.Sickbuildings-Reading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