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光的折射学案(新教科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光的折射学案(新教科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4.4光的折射
【教师寄语】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就会有出路!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认识折射光线、折射角,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射入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了解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有钢使到正刃上,劲往这里使!
本节的重点的光的折射规律,难点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用光路图去分析、解释有关光现象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分析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一定要注意法线的重要性,在光的反射定律中,法线和平面镜垂直,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在光的折射规律中,法线和界面垂直。由于法线不是实际光线,因此用虚线表示。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1.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P57图4-1-3中,光从空气中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现象。如右图所示,放在水杯中的铅笔,看起来变成了两截,这也是光的…………………现象。
2.观察课本图4-4-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还沿直线传播吗?……………,光线………………(填“向上”或“向下”)偏折,这就是光的……………………………………现象。
3.请再举出一例光的折射现象:……………………………………………………………………………………………。
4.在右图中,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现象,其中cd表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a表示……………………光线,b表示……………………光线,∠1表示……………………,∠2表示……………………,虚线是……………………。
5.从右图中可以看出来,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请你猜想一下,如果光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和入射角会是什么关系呢?……………………………………,你的猜想依据是什么?…………………………………………………………………………。
目标二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4-4-4所示
1.提出问题:光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位置有怎样的关系?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
2.猜想与假设:……………………………………………………………………………………………………………………………………………………………………………………
3.进行实验,搜集证据
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观察现象,完成以下问题(与光的反射作对比):
①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是在法线的同侧还是分居在它的两侧?…………………………………………………………
②同入射光相比,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还是偏离法线?…………………………………………;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入射角…………………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入射角增大后,折射角是否随着增大?………………………。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4.分析与论证:如果光从其他透明介质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法线,折射角将会………………入射角,这说明光折射时,光路是…………………………的。
5.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光线与…………………光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由于折射时光路具有…………………,光从水、玻璃等其它介质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法线。(与光的反射定律对比记忆)
目标三折射形成的奇异现象
(1)小猫叉不着鱼的原因:水中鱼也会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其中有一部分光从水中………………到空气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入射角,光线进入到我们眼中,而我们看物体时都要遵循光的直线传播,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实际上是鱼的像,比实际位置变浅了。我们在河岸上看到河底变浅也是这个道理。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折射有关?
①………………………………………………………………;②…………………………………………………………………;③…………………………………………………………………。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要比实际的位置_____些。(填“低”或“高”)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平静,我们看到河水里有游鱼,也有白云。所看到的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云的;所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而形成的鱼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C、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变大;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变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的是()
4如图表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请你根据折射规律作出光线经两次折射后的大致传播方向。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相关知识

光的折射透镜导学案


《4.1光的折射》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2、能从众多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别出属于折射的现象;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二、导学流程:
活动一:将一枚硬币放在杯子底,自己后退到恰好不能看见硬币为止,并保持观察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或家长配合,用一根玻璃棒(或筷子)压住硬币,再慢慢向杯子中倒水,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

活动二:再仔细观察,插入水中的玻璃棒(或筷子),从旁边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三: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
1、设计并完成如图1所示实验,用一只激光器向杯底中射出一束光,,保持这束光不动,再向杯子中加热肥皂水,观察光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1图2
2、阅读并思考课本P85页最上面三段内容,在上图2中,光线AO是__________________,OC是反射光线,OB是__________________,过折射点O且____________于分界面的直线NN’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设计并完成课本图4-4实验,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光的折射特点: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_______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______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法线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法线方向,即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
活动五:阅读、思考“生活物理社会”,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变形、幻日、插入水中的玻璃棒向上弯折等现象都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或在同种但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而发生_________________,而我们所看到的是实际物体的虚像。
活动六:观察课本图4-1,造成游泳者觉得河中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要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光的折射》达标检测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B、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
C、茂密的森林的地面上有圆形的光斑
D、人在穿衣镜前能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像
2、如图,S为发光点,试作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SO、SA和SB的折射光线。
3、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池内的水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要________些,这是由于光在________上发生_______现象的缘故。
4、站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岸上的人看到水中有:游鱼、树木及白云,属折射现象的是()
A、水中游鱼B、水中树木C、水中白云D、都不是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这时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B的位置将()
A、慢慢向右移动
B、慢慢向左移动
C、慢慢向水面移动
D、仍在原来位置不动
6、夏天晴朗的夜空,我们会看到星星眨眼,这是由于光通过疏密不同的空气时产生了()
A、反射B、折射C、漫反射D、反射和折射
7、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逐渐增大入射角,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8、天气晴朗,河水清澈见底,我们看到河水中的鱼在白云中游嬉,所看到的云实际是由于______而形成的云的_________;所看到的鱼实际是由于光______而形成鱼的_________,看到的鱼的位置在鱼的实际位置的______方。
《4.2透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和凹透镜能成缩小的虚像;
2、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和过程;
3、会用简单方法估测凸透镜的焦距;
4、通过探究,初步了解透镜对光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
三、导学流程:
活动一:准备一只凸透镜(或家中老人戴的老花眼镜)和一只凹透镜(或同学戴的近视眼镜),用手摸一摸(注意触摸时要垫上眼镜布或擦镜纸),观察并思考课本图4-11,可归纳得出:像老花镜那栗中间_______边缘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像近视眼镜那样中间____]__边缘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镘。
活动二: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乢上的文字(透镜藝书较近),你会发现:
1、通过_________透镜所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2、通过________Z透镜所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缩小的虚像。
活动三:让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1和图2所示,你会发现,通过
_______透镜的光向中间会聚,即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______________又叫会聚透镜;通过_______透镜的光向边缘发散,即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______________又叫发散透镜。
活动四:生活中的放大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可以用哪些方法辨别?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活动五:观察课本图4-15和图4-16,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和信息快递,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透镜的光心;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透镜的主光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透镜的焦距。
活动六:根据活动五所学知识,画出下列各图中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活动七:阅读课本P90页“活动4.5探究透镜的奥秘”,我们知道: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________(顶角/底面)偏折,而透镜可以看做是由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底面偏折,所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4.2透镜》达标检测
1、透镜有____和____两类,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
2、一束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它的传播方向_______。
3、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当一束和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会聚一点,这一点叫_____,每个凸透镜都有___个焦点,从______到_____距离叫焦距。
4、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当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后变得_____,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凹透镜的另一侧也能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______。它并非真实的光线会聚的交点,因此叫___焦点
5、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人用冰磨成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这是利用了典透镜对光线的_________作唨。
6、从侧面观看圆形去璃缸中的金鱼,常看到个别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抽象成模型$成的像是(填“放大”或“缩尋”)的。
7、近视眼镜的镜片是镜通过此镜片观看书上得文字,所看到的是_______(“放大”“缩小”)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镜,通过此镜片观看书上得文字,所看到的是_______(“放大”“缩小”)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任意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都优发生改变
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凸透镜有焦点缌凹透镜也有焦点
9、请在下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的光线:

10、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毫米),双手拿着塑料纸缌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11、将远视眼镜(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外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远视眼镜的距离,记录下来,即为。
1、图中的方框是黑盒子,在黑盒中放有我们学过的某种镜你能够根据光的行进方向判断出黑盒子中放的是什么镜吗?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臄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5、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6、经历从所观察侗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
四、导学流程:
活动一:痥识准备
弄清下列光学名词的物理含义:焦点、光心、焦距、物距、像距、2倍焦距、实像、虚像(重点是物距、像距、实像的含义)。
活动二:思考:怎样测量或知道凸透镜的焦距?请说出你的方法(实验时用你的方法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活动三: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吗?做一做,看一看,议一议。

活动四:探究凸透镜镜成像规律时需要哪些器材?怎样安装才能让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活动五: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选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需的器材。
(2)、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cm.
(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4)、当烛焰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5)、当烛焰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6)、当烛焰在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像的性质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v/cm
倒立、缩小的像1
2
倒立、等大的像1
2
倒立、放大的像1
2
(7)、当物距小于焦距时,透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
像的性质实验次数物距u/cm
正立、放大的像1
2
活动六:根据实验现象和上述各表中的信息,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P93页“小结与交流”:
1、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随的变化而改变;
2、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实像还是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距处,则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像也变,反之,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小,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活动七:做完实验,再补做两个实验(1)实验过程中,调出一个清晰的像,用不透明物体将凸透镜遮盖做一部分,观察屏上像的变化;(2)在实验过程中,高出一个清晰的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观察像的变化。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达标检测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和,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2、在凸透镜所成的像中,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__,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3、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移近的过程中,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物体的清晰的像,则像逐渐_____________,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逐渐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把蜡烛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蜡烛放在_________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5、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
6、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
C.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小.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8、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没有像,则原因是()
A.物距一定小于一倍焦距B.物距一定等于一倍焦距
C.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一定不在同一直线或高度上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实象和虚象都能显示在光屏上B、实象和虚象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C、虚象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D、实象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变成了小虫的像.B.像的中间没有了.
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导学案
学习目标:
7、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8、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9、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一导学流程:
活动一:完成下面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
u像的情况像距
υ
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大于二倍焦距
等于二倍焦距
介于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观察不到像
小于一倍焦距
活动二:探究照相机的使用方法
1、讨论与交流常见照相机的使用方法
(1)你见过什么样的照相机?

(2)你使用过这些照相机吗?

(3)你会利用这个照相机给大家拍照像吗?

2、讨论照相机各主要部件的作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用的胶片相当于。
活动三:结合上节课学过的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你能说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吗?拍照时对物距有什么要求?

活动四:认真阅读课本95页的内容,学习眼睛的结构,比较眼睛和照相机,找出其中作用相同的结构。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
2、人眼的视网膜相当于。
活动五:认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从这段文字我们知道,电影的图像之所以看起来是连续的,是因为我们眼睛的特征,自制一个如图4-27的小装置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
活动六:阅读“视力的缺陷”一段,结合图4-28可知:
1、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
2、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
活动七:按课本图4-29所示方法,探究近视眼镜(凹透镜)和远视眼镜(凸透镜)矫正视力的原理,归纳出它们的工作原理:
1、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凹透镜,它的作用是;
2、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作用是。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达标检测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照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2f,这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人的眼睛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经成像于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生视觉,人眼中所成的像相对于景物事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像,眼睛是靠调节_________的平凹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的像。
3、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和,这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成在上引起的。
4、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后)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上。
5、人的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性叫作。
6、如图甲所示的是_________眼,应戴__________镜来进行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移;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眼,应戴___________镜来进行矫正,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_________移。
7、关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B.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8、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站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0、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11、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12、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导学流程:
活动一:阅读P98页“望远镜”一节,了解望远镜能使_________的物体在近处成像;望远镜可以看作是由_________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_____。
活动二:用凹透镜作为目镜,用一个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调节好它们的间距,观察远处的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看看物体有什么变化?

活动三:下图是伽利略望远镜成像的光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____,物镜是____________,远处的物体先后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在近处成一个______(正立/倒立)的像。
活动四: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一个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调节好它们的间距,观察远处的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看看物体有什么变化?

活动五:下图是开普勒望远镜成像的光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是____________,物镜是____________,远处的物体先后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在近处成一个______(正立/倒立)的像,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较广,通常称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六:用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调节好它们的间距,观察近处的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看看物体有什么变化?
活动七:下图伽利略望远显微镜镜成像的光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显微镜的目镜是____________,物镜是____________,近处的物体先后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在近处成一个______(放大/缩小)的像。

《4.5望远镜与显微镜》达标检测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是______(正立/倒立)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_________望远镜。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是______(正立/倒立)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________望远镜。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看到的是个______(放大/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是_________镜。
4、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
5、1990年,___________望远镜被送入太空,使我们观察宇宙的能力空前增加。
6、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_镜,___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7、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_镜,________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8、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一定是虚像B、像一定是放大的
C.像一定是倒立的D、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10、如图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如下图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A2、图略3、浅、水面、折射4、A5、B6、B7、C8、光的反射;虚像;折射;虚像;上
二、透镜
1、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2、不变3、会聚焦点2焦点光心4、发散发散焦点虚焦点5、会聚6、凸透镜放大7、凹透镜缩小凸透镜放大8、D9、图略10、放大凸透镜11、焦距12、依次为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透镜烛焰光屏2、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3、变大变大4、ADE5、D6、D7、A8、D9、C10、C
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凸透镜大于倒立缩小实2、晶状体视网膜晶状体视网膜倒立缩小实晶状体3、近视眼远视眼视网膜4、凹后视网膜5、视觉暂留6、近视凹透后远视凸透前7、D8、A
五、望远镜与显微镜
1、正立伽利略2、倒立开普勒3、放大显微4、伽利略5、哈勃6、凸透物倒立缩小实放大7、凸透目倒立放大实放大8、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目镜焦距长物镜焦距短,而开普勒望远镜的目镜焦距短物镜焦距长9、C10、图略

光的折射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光的折射”,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光的折射
【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光的折射现象
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呈现形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知识结构】
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
二、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
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
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
【方法提示】
1.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异同点:(1)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2)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3)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4)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例题1】一束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四位同学画出了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
应将每幅光路图与光的折射规律进行逐条对照,符合折射规律即为正确。必须注意以法线为基准确定好入射角和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故A不正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故B不正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不正确,答案:D
2.三条特殊光线
(1)与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通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3)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
【例题2】完成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

【解析】
在完成光路图的练习或考试中。重点要看是什么光学元件,然后再看缺少什么光线。A、B两图凸透镜,缺少折射光线;C、D两图是凹透镜,缺少入射光线。A图中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B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的焦点上;C图中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且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上,所以入射光线是平行于主光轴射入的;D图中折射光线是平行射出的,可知入射光线是会聚射入凹透镜的,且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主光轴的焦点上。
本题作图如图3所示,解答该题时要牢记三条特殊光线的性质,是作图的关键。
3.如何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
(1)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时可由大于2倍焦距之外开始,逐渐向凸透镜靠拢,逐一完成各项实验步骤。
【例题3】有A、B、C三只凸透镜,将这三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做成像实验,当保持各透镜到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时,得到的实验记录如表:
由此可知A、B、C三只凸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A.fA>fB>fCB.fC>fA>fB,
C.fA<fB<fCD.fB>fC>fA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采用两种方法求解:一种是几何作图法方法,比较形象直观地求解;另一种采用数字推理的方法求解。
根据A、B、C成像情况,以及已知三种情况下物距相同这个条件,用作图法确定出三种情况下,一倍焦距及两倍焦距的位置,可直观判断出:fC>fA>fB
【例题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两侧,如果它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有几种原因?
【解析】在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不会成实像;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处时,成像在无穷远处;当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在1倍焦距外,但接近1倍焦距时,虽然成像,但像的位置离凸透镜很远,光具座的长度可能达不到,另外,因为光具座为一直线状,且光屏不可能太大,所以若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像将会或上或下离开光屏的位置,综上所述,主要原因有三个:(1)由于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实像。(2)凸透镜成实像,但由于物距太小,光屏调不到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3)凸透镜成实像,但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列表法
(2)图像法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位置应用举例
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同侧或异侧
u>2f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倒立等大实像异侧
fu2f实像异侧幻灯机
u=f不成像
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放大镜

【例题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放大镜
C.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解析】本题是考查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凸透镜成像中,若要分析物体经过透镜后的成像性质,必须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和物距,按凸透镜成像规律“抓两点,观两变”,本题的关键是算出焦距f的大小及物体在镜前不同位置与焦点的相对位置,再判断像的性质,根据题意,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可以知道此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则fu2f,即f202f,所以10cmf20cm,当物距u=40cm时,由于10cmf20cm,物的位置u2f,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缩小的像,当物距u=10cm时,物体的位置uf,在光屏上得不到像,但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成像规律的应用就是放大镜。答案应选A。

【对应训练】
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2)类。
4.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使胶片离镜片些。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
个像。
6.投影仪是利用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使
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7.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处时,光屏上可以得
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
A.正立、放大的像B.倒立、放大的像C.正立缩小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
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
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
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

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
142047倒立162080倒立
143026倒立163034倒立
144022倒立164027倒立
146018倒立166022倒立
11.(1)手持凸透镜站在离窗户2米远,通过透镜观察窗外。你看到了什么?
(2)使凸透镜离你眼睛远一些,再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3)现在把凸透镜旋转到窗户和一页纸之间,使其离纸近一些。看着纸,慢慢地向窗户方向移动透镜。这时,你看到了什么?当你移动凸透镜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12.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53度37度2.折射反射3.凸透镜:bd凹透镜:ac4.前伸远调焦环5.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7..B8.D9.提示:uf,物距越大,像越大;实验时,改变物距,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其大小变化并得到结论10.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11.略12.可将眼镜稍靠近物体(如报纸上的字),看物体的像如果是正立的、放大的,则该镜为老花镜,因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体(或字)放在它的焦距以内时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凹透镜对物体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光的折射》


教科版八年级第四章第四节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下一章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说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五、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学法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学生实验2: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师:上述实验中,学生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板书:四、光的折射

二、新课教学

1.折射现象。

演示实验l:将激光笔投放到白屏上观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光沿直线传播。

师:请同学们猜猜,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是否还沿直线传播?

生甲:不会沿直线传播了。

生乙:可能还沿直线传播。

演示实验2:将激光笔发出的光从不同角度斜射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径迹。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师:甲同学猜对了,其他同学加油。请同学们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传播光路画在纸上,并画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过入射点的法线,你发现了什么?

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师:对,你描述得很好。请同学们看,图2.4-l光线AO为人射光线,光线作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用i表示,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用r表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现在同学们明白了水中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水中硬币升高了的原因吗?

生:都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

同学门一定性想亲自感受一下光的折射,那么我们就进行下一环节:我探究

【学生实验3】:光斑实验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烧杯中。通过光斑来确定光路

学生猜想;光斑是向左移还是右移,

学生用实验验证,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折射规律

[我观察]让学生想想: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是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如何变化?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

继续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

①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光线垂直射水中。(上述实验时多做几次,同时用课件显示实验的问题和内容)

[我来谈]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②(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③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④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直观明确地把抽象的折射知识具体展示,培养学生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

〖想想议议〗:课本P46想想议议。[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课件展示实验三】:光路的可逆性

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现象一〗:[学生实验]叉鱼实验

〔问〕:为什么不容易叉到鱼呢?[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三〗: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四〗:池水变浅了;小熊的困惑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师: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可千万不要冒失下去。因为它实际深度将没过胸部,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

画出从池底某点A发出的两条光线①和②射人空气中的眼睛受骗,池水变浅折射光路图2.4-2。

思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学习方法。

两条折射光线不能相交,但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交点A,射出来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热爱科学的唯物主义教育

4、折射赏析

[演示实验]: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是什么引起的。

生:也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介绍海市蜃楼]课件展示

你知道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吗?

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海面上,因为空气热胀冷缩,上下层空气分布不均匀,使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远处景物的光进入我们人的眼睛,逆着光线望去,就感到看见了远处的物体。

在夏季公路上,也时常出现蜃景。课后请同学们查资料,

3.课堂练习(见课件)

三、归纳小结与学习过程评估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也知道了日常生活现象中哪些是由于折射现象引起的。

师:你归纳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2.4-3中______位置(填甲或乙)。

3.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边树上站着一只鸟,他看到的是鸟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像的位置比鸟实际位置要偏_______。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4.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水中尺子的刻度变化,正确的是()

A.刻度变稀了B.刻度变密了C.刻度无变化D.无法判断

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海市蜃楼B.池水看起来变浅C.水中的倒影D.小孔成像

五、板书设计

四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应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638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