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文言文之古今异义词(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言文之古今异义词(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文言文之古今异义词(教案)

“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古今异义的种类:

一、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例如: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例如: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史记《鸿门宴》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因为,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5、“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三、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例如: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3、“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4、“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5、“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史记?魏其侯传》春秋,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6、“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四、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例如。

1、“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1、“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2、“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五、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例如:

1、“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刺客列传》(译文:今天的这件事(指豫让行刺赵襄子未遂后被逮),我固然要被杀,然而(我)请求得到你的衣服让我击打,好让我完成(为智伯)报仇的心愿,这样,我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m.JAB88.CoM

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4、(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5、“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六、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例如:

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3、“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七、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一)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例如: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二)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例如:

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2、“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3、“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4、“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5、“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6、“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7、“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

扩展阅读

高考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一、教学目标
1.第二轮文言文复习以翻译为切入口。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以翻译为切入口,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方法技巧。
三、教学课时:7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复习巩固(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举天下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二、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①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②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①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③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④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例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例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⑤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这句中省略的主语分别是“蛇”、“草木”、“蛇”、“人”。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⑥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①大王来何操?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3、“蚓无爪牙之利”为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蚓无利之爪牙”,“利”是修饰“爪牙”这个词的。
三、强化训练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8、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9、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找准文言文句子中的主要采分点。
2、学会怎么样才能使句子的翻译更准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
2、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

一、知识链接
1、请看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A组:B组:
行李之往来左右欲引相如去
可怜体无比复夜引兵出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相如引车避匿
形容枯槁,颜色憔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
小结:文言文词汇的重要特点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大多数是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这是古今汉语的很大不同的地方。在古代汉语中,连用两个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一样,或者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或者词的意义、色彩发生了变化,都是我们在古文翻译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句子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实词是古文翻译时的一个重要踩分点,我们必须过好这一关。
二、文言中意义变化的词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同一个词,因为时代不同,词义也有不同的含义。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语色彩的变化、一词多义等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就是词类活用。
①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如:沛公欲王关中。(王:名作动,为王)
赵王之子孙侯者。(侯:名作动,封侯)
②名词活用作状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来形容动词“运”,名作状,用箕畚。)
北通巫峡。(北:来修饰“通”,名作状,向北。)
③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尔安敢轻吾射。(射:动作名,射箭的本领)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作名,善良诚实的人)
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这里是“使……为王”)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这里是“使……活”)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这里是“使……尊贵”)
⑤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宾语)”“认为……”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原是名词,这里应为“以……作将军”)
渔人甚异之(异,原是形容词,这里应为“认为……奇怪”)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字并解释。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项伯杀人,臣活之君为我呼之,吾得兄事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一词多义
这类实词的含义丰富,义项众多,是学习的重点。怎么掌握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如: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莫名其妙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结:要注意词的本义、牢记重点、上下文辨析、逐步积累。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能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朗读短文《身无长物》: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2、请学生找出该文段的语法知识点。
如:①坐六尺簟:坐于六尺簟。②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③可以:古今异义,可以拿。④去:离开。⑤所坐者:所字结构,所坐的竹席。⑥悉:了解。
3、请学生翻译划线的三个句子。
①你从东边来,所以应该有这东西,可以拿一条给我。
②王大离开后,王恭就拿自己坐的那条竹席送给他。
③您老人家不了解我,我做人,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

第3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文言的常见句式
2、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如何做到“达”的标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句式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一、知识复习
在现代汉语里面,句子的成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规律,什么词一般作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一般放在什么位置,我们要心中有数。那么把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符合现在的说法。一般来说,关于句子成分及对应的词性如下:
成分:定主状谓补定宾
词类:形容词名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
数量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代词
二、文言中常见的变式句
1、请学生先看下句子,指出它各属于哪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写在《学案》上。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2、小结常见的文言句式
A、被动句:
有些有语言标志的,如“于、被、见、为、受”等词或其搭配的句式可以看出,翻译时可译成“被……怎么样”。有些是不含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B、倒装句:
即改变了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其中的有些句子成分被调动了位置,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翻译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变换了位置的成分放回到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去。
(1)宾语前置句:包括
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有“不、未、莫”等否定词,代词放在否定词后动词之前。如:“三岁汝,莫我肯顾”
b、疑问代词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中“谁、何、奚、安”等疑问代词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如“大王来何操?”
c、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时,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现象。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d、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突出强调宾语。如“何陋之有?”
﹙2﹚状语后置: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介宾短语,通过介词放在了动词后面。如:“覆之以掌”
(3)定语后置:一些修饰性的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蚓无爪牙之利”。
(4)主谓倒置: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语,或者谓语具有祈求或命令的意义,会把谓语调到主语的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谁与,哭者?”(“与”通“欤”)、“勖哉,夫子!”。
另外,文言中也常碰到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以“……者……也”形式为重点,还有一些变式,可译成“……是……”,对事物的关系、性质等作出判断,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刘备,枭雄也”。省略句则要结合句子的上下文,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等。
三、强化训练。
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这些句子。
1、吾属今为之虏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沛公安在?
8、时人莫之许也
9、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宜乎,百姓之谓我所爱也!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3、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4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2、积累一些常用的固定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一些固定句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固定句式,并掌握句式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

一、请大家看下列句子的翻译是否准确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这三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6、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6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7、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8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9、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9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10、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10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1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11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正确。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12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
1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13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1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14句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1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15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二、常见的固定用法举例,请大家熟记。
在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时,应当注意其中的固定用法,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
(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如:“王曰:‘何以知之’”
(2)何所……?(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未辞也,为之奈何”
(4)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如:“如太行王屋何?”
(5)孰与……?(与……相比,哪个……?)如:“事孰与城北徐公美?”
(6)安……乎?(怎么……呢?)如:“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7)独……耶?(难道……吗?)如:“公于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8)何为……?(为什么……?)如:“君何为生我家?”
2、表示反问
(1)何……哉(也)?(怎么能……呢)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何……为?(……干什么呢?)如:“何辞为?”
(3)何……之有?(有什么……呢?)如:“宋何罪之有?”
(4)如之何……?(怎么能……呢?)如:“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5)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如:“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6)安……哉(乎)?(哪里……呢?)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不亦……乎?(不是……吗?)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非……欤?(……不是……吗?)如:“子非三闾大夫欤?”
(9)宁……耶?(哪里……呢?)如:“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10)顾……哉?(难道……吗?)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1)独……哉?(难道……吗?)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表示感叹
(1)何其……也!(怎么那么……啊!)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2)直(特)……耳!(只不过……罢了!)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惟……耳!(只是……罢了!)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
(4)一何……(多么……啊!)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亦……哉!(也真是……啊!)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6)……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示揣度
(1)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如:“求,无乃尔是过欤?”
(2)得无(微)……乎?(该不是……吗?)(兼表反问)如:“若辈得无苦贫乎?”
(3)……欤?(不是吗?)(兼表反问)如:“其可怪也欤?”
(4)……庶几……欤?(……或许……吧?)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2)……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如:“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
(3)其……,其……也?(是……呢,还是……呢?)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三、练习,翻译下列句子。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虞兮虞兮奈若何?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何可胜道也哉?
5、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6、未报秦而伐其师,岂为死君乎?
7、夫晋何厌之有?
8、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第5课时
一、教学要求:
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同音通假。如:“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召有司案图”。——“案”同“按”
②双声通假。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
③叠韵通假。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
二、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毒”的词义
又安敢毒焉(怨恨)呼嘘毒疠(有毒的)赋敛之毒(毒害)
(五)、偏义复词:
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不表示意义,只做陪衬。
①意义相近:“今有一人入园圃”(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此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做陪衬。)
②意义相对:“我有亲父兄”“便可白公姥”(句中偏指“姥”“兄”,而“公”“父”不表示意义。)
③意义相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只有“亡”有意义。)
四、解题方法:
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断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思“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畴”的含义也可根据“田”字旁也能帮助推出“田地”之意。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
2.根据语句间比照、映衬关系来理解
例: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宏者,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
在这段文字中,“顽鲁者亦当矜怜”与“贤俊者自可赏爱”两句构成反义相对关系,“顽鲁者”与“贤俊者”也是反义相对关系,“贤俊”是同义复词,意为“贤良聪明”,与之相反的“顽鲁”也当是同义复词,应该解释为“愚昧而蠢笨”,不能解释为“愚笨而鲁莽”或“顽皮而愚蠢”。“自可赏爱”与“亦当矜怜”表述的是对两者应有的态度。它们之间不是相反的关系,“赏爱”是两个词,意为“赞扬宠爱”,“矜悯”也是两个词,意为“同情怜悯”。最后两句“虽欲厚之,更所以祸之”,一是说主观愿望,一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厚”,厚待,看重,作动词用,“祸”也应是动词,即造成灾祸。
3.借助语法结构作推断
例: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解先入关破秦。
②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本例四句皆来之课本,怎样理解其中的四个“意”呢?句①的“意”作动词,后面带有宾词语,应解释为“料想”;句②的“意”作主语,为名词,句④的“意”用法与此相同,联系前文,可知应解释为“样子”;句③的“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4.根据前后述说的内容作推断
例:(郭)永以书抵幕府
“抵”是多义词,这里是什么意思?前文说,太原地方长官总是任用名望很高的人,每次宴请耗费千金,这些钱都是从各县搜刮来的,对大谷县征敛尤为紧迫,于是“永以书抵幕府”,意思是:郭永写信送到太原帅幕府。抵,送达。
5、根据成语意义来推断未知词义
例:收天下之兵
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6.根据课本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
再如:我校一检翻译题“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之。”其中“德”字“感激”义项在《五人墓碑记》文后练习中出现。
7.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五、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六、复习小结
1、文言实词由于时间流逝,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实词,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抽象地讲解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必修一文言文字、词、句集锦
(四)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烛之武退秦师》
3.共其乏困(共,通“供”,音gōng,供给)——《烛之武退秦师》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减少)——《烛之武退秦师》
5.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烛之武退秦师》
6.秦伯说(说,通“悦”,音yuè,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7.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今异义: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
——《烛之武退秦师》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义:指先生,古代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
——《烛之武退秦师》
4.是寡人之过也(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
人)——《烛之武退秦师》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烛之武退秦师》
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人;今义:
请客的主人)——《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烛之武退秦师》
9.夫晋,何厌之有(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烛之武退秦师》
10.又欲肆其西封(封:古义:使……成为疆界;今义:密封)
——《烛之武退秦师》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
于外交场合)——《烛之武退秦师》
12.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烛之武退秦师》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师(退,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撤兵)
——《烛之武退秦师》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烛之武退秦师》
3.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4.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6.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国,指郑国)——《烛之武退秦师》
7.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薄弱)——《烛之武退秦师》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烛之武退秦师》
9.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
10.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烛之武退秦师》
1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肆:形容词用作动词,延伸,扩张)
——《烛之武退秦师》
1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
——《烛之武退秦师》
13.阙秦以利晋(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烛之武退秦师》
14.与郑人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烛之武退秦师》
15.因人之力以敝之(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衰败)——《烛之武退秦师》
16.以乱易整,不武(乱:形容词用作名词,散乱之师;整:形容词用作名
词,严整之师。武:名词活用作动词,符合武德)——《烛之武退秦师》
(四)一词多义
1、实词:

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二”的大写)——《左传隐公元年》
②其内任卿贰以上(副职)——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贰则疑惑(不专一)——《荀子解蔽》
④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离心,背叛)——《左传》
⑤不迁怒,不贰过(再,重复)——《论语雍也》
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烛之武退秦师》

①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地方)——《为学》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曹刿论战》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越国以鄙远(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烛之武退秦师》
⑤言语粗鄙(粗俗)

①许之。
许君焦、暇……(答应,听从)——《烛之武退秦师》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答应,听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杂然相许(赞同)——《愚公移山》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小石潭记》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大铁椎传》
⑤相去复几许(约计的数量)——《孔雀东南飞》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动词,似乎,好像)——《桃花源记》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连词,如果)——《烛之武退秦师》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捕蛇者说》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动词,比得上)——《愚公移山》
⑤噤若寒蝉(像……一样)
⑥若夫乘天地之正(至于)——《逍遥游》
⑦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秋水》

①国势衰微(衰败)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卑贱)——《史记曹相国世家》
③微言大义(幽微,精妙)
④人微言轻(形容词,轻微)
见微知著(隐蔽,不显露)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连词,如果没有)——《岳阳楼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连词,如果没有)——《烛之武退秦师》
⑦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口技》
⑧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词,稍微,略微)——《卖油翁》
⑨则名微而众寡(细小)
⑩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形容词,含而不露)——《屈原列传》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侯生摄敝衣冠(破旧)——《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敝人(谦词)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资治通鉴》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损害,衰败)——《烛之武退秦师》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②停数日,辞去(告别)——《桃花源记》
③不辞劳苦(推脱)
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借口)
⑤辞不赴命(辞谢)——《陈情表》
⑥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

①役夫敢伸恨(反诘语气,怎么敢)——《兵车行》
②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谦词,自言冒昧之词,也含有原、希望的意思)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客气的说法)——《烛之武退秦师》
③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荆轲刺秦王》
④进止敢自专(副词,表反洁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略词)
——《孔雀东南飞》

①过秦论(指出……过失)——《过秦论》
②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超过)
③是寡人之过也(过错)——《烛之武退秦师》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错误,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通过)
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过分,太甚)——《小石潭记》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指出过失)
⑦一日,大母过余(访问,探望)——《项脊轩志》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桃花源记》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捕蛇者说》
③秦伯说(说,通“悦”,高兴)——《烛之武退秦师》
④范增说项羽(shuì,劝说)——《鸿门宴》

①君知其难也(知道,了解,懂得)——《烛之武退秦师》
郑既知亡矣(知道)——《烛之武退秦师》
②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音zhì,明智)——《烛之武退秦师》
③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了解)
④官知止而神欲行(知觉,感觉)
⑤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识别,分辨)——《马说》
⑥孰为汝多知乎(知识,见解)

①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封闭,封合)
②自寄一封书(量词)
③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④又欲肆其西封(名词,疆界)——《烛之武退秦师》
⑤既东封郑(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烛之武退秦师》
⑥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分封)——《鸿门宴》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说,禀告)——《烛之武退秦师》
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说起,谈论)——《扬州慢》
③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记载)——《石钟山记》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学说,主张)——《过秦论》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话,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公从之(听从,答应)——《烛之武退秦师》
②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随,跟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向……学习)——《论语》
④一狠得骨止,一狠仍从(追赶,追随)——《狼》
⑤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琵琶行》
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堂房亲戚)
⑦旦日,客从外来(自,由)——《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从余问古事(向)——《师说》
⑨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读zòng,合纵)——《过秦论》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灭亡,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郑既知亡矣(灭亡,动词)——《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2、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表因果,因为,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烛之武退秦师》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而,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目的,来,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烛之武退秦师》
⑥以乱易整(用,介词)——《烛之武退秦师》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烛之武退秦师》
②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③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却,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⑤黑质而白章(表并列,连词)——《捕蛇者说》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烛之武退秦师》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烛之武退秦师》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愚公移山》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捕蛇者说》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兼词,于是,在哪里)——《烛之武退秦师》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在这件事上)——《捕蛇者说》

①公从之(代轶之狐,代词)——《烛之武退秦师》
子犯请击之(代秦军,代词)——《烛之武退秦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土地,代词)——《烛之武退秦师》
亦去之(代郑国,代词)——《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君图之(代阙秦利晋这件事,代词)——《烛之武退秦师》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
——《烛之武退秦师》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④是寡人之过也(的,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因人之力以敝之(的,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⑤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烛之武退秦师》
⑥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隆中对》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烛之武退秦师》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它)——《烛之武退秦师》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烛之武退秦师》
②君知其难也(不定指示代词,那)——《烛之武退秦师》
③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近指,这)——《捕蛇者说》
④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副词,还是)——《烛之武退秦师》
⑤必先苦其心志(代词,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其真无马也,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马说》
⑦于乱石间泽其一二者扣之(代词,其中的)——《石钟山记》
⑧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难道)——《游褒禅山记》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大概)——《师说》
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希望)——《伶官传记》
⑾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代词,你(的))——《触龙说赵太后》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又,并且,连词)——《烛之武退秦师》
②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况且)——《烛之武退秦师》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愚公移山》
③吾今且报府(暂且)——《孔雀东南飞》
④年且九十(将近)——《愚公移山》
⑤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连词,表选择关系,还是,或者)
⑥臣死且不避(连词,尚且)——《鸿门宴》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父母且不顾(尚且)
⑦不出,火且尽(副词,将要,将近)——《游褒禅山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副词)——《鸿门宴》
⑧存者且偷生(副词,姑且)——《石壕吏》
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反而,转折关系)——《滕王阁序》
⑩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用在句首,表示进一层,换个角度议论)——《过秦论》
⑾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桃花源记》
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烛之武退秦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如果)——《烛之武退秦师》
⒀更若役,复若赋(你的)——《捕蛇者说》
⒁曾不若孀妻弱子(赶得上,比得上)——《愚公移山》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
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比得上)
⒂吾儿,久不见若影(你,你们)——《项脊轩志》
若是其甚与?(你)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烛之武退秦师》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因人之力以敝之,不仁(否定判断)——《烛之武退秦师》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应“于晋无礼”;应“于楚贰”)
——《烛之武退秦师》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于郑伯言”)——《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亡郑有益于君(应“于君有益”)——《烛之武退秦师》
(2)宾语前置
①夫晋,何厌之有(应“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3.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③(烛之武)许之——《烛之武退秦师》
④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曰:……——《烛之武退秦师》
⑤敢以(之)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⑥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⑦(秦伯)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六)固定结构
(1)“所“字结构形式:所+动词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知道的)——《烛之武退秦师》
②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没有害处的)——《烛之武退秦师》
③失其所与(结交的同盟者)——《烛之武退秦师》
(五)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荆轲刺秦王》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荆轲刺秦王》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荆轲刺秦王》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荆轲刺秦王》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荆轲刺秦王》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荆轲刺秦王》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
——《荆轲刺秦王》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荆轲刺秦王》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荆轲刺秦王》
(二)古今异义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
——《荆轲刺秦王》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荆轲刺秦王》
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荆轲刺秦王》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荆轲刺秦王》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荆轲刺秦王》
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荆轲刺秦王》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荆轲刺秦王》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荆轲刺秦王》
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荆轲刺秦王》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荆轲刺秦王》
11.终已不顾(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荆轲刺秦王》
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
——《荆轲刺秦王》
13.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荆轲刺秦王》
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荆轲刺秦王》
15.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荆轲刺秦王》
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荆轲刺秦王》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荆轲刺秦王》
17.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荆轲刺秦王》
18.断其左股。(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荆轲刺秦王》
19.左右既前(左右:古义:身边侍臣;今义:方位名词)——《荆轲刺秦王》
20.荆轲废(废:古义:倒下;今义:残废)——《荆轲刺秦王》
21.秦王复击轲(复:古义:又,再;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荆轲刺秦王》
(三)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荆轲刺秦王》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荆轲刺秦王》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名词作动词,封邑)——《荆轲刺秦王》
4.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荆轲刺秦王》
5.樊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又前而为歌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荆轲刺秦王》
7.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荆轲刺秦王》
8.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荆轲刺秦王》
9.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荆轲刺秦王》
10.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荆轲刺秦王》
11.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荆轲刺秦王》
1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荆轲刺秦王》
1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荆轲刺秦王》
14.(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荆轲刺秦王》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使:动词用作名词,使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荆轲刺秦王》
16.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荆轲刺秦王》
17.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荆轲刺秦王》
18.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荆轲刺秦王》
19.非有诏不得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荆轲刺秦王》
20.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荆轲刺秦王》
21.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荆轲刺秦王》
22.乃欲以生劫之(生: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荆轲刺秦王》
(四)一词多义:
1、实词

①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词)——《荆轲刺秦王》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词)——《荆轲刺秦王》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军队,名词)——《荆轲刺秦王》
④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名词,战争、战役)
⑤犹厌言兵(名词,战争)——《扬州慢》

①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动词)——《荆轲刺秦王》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厄,走投无路,动词)——《荆轲刺秦王》

①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荆轲刺秦王》
②恐惧不敢自陈(陈述,动词)——《荆轲刺秦王》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事)——《荆轲刺秦王》
②乃遂私见樊矜期(私自,)——《荆轲刺秦王》

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荆轲刺秦王》
③居十白,扁鹊望桓挨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扁鹊见蔡桓公》
④计日以还(动词,归还)——《黄生借书说》
⑤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念奴娇赤壁怀古》
⑥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早脱,立即,xuán)
——《周亚夫军细柳营》

①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惧怕)——《荆轲刺秦王》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过秦论》
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④迁我如振落叶(动词,振动)
⑤振奋作声(动词,振作)
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动词,通“震”,震动)——《过秦论》

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双手捧着)——《荆轲刺秦王》
②轲既取图奉之(献上)——《荆轲刺秦王》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动词,回头看)——《荆轲刺秦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表转折,不过,只是)
——《荆轲刺秦王》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动词,探望、拜访)——《出师表》
④顾恋慈母(动词,思念)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词,反而,却)——《为学》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荆轲刺秦王》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④爱臣太亲,必危其身(形容词,亲密,亲近)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荆轲刺秦王》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游褒禅山记》
③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一说,形容词)——《赠汪伦》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①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②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琵琶行》
③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名词,教化,jiào)
④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jiāo)——《孔雀东南飞》

①可里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荆轲刺秦王》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庖丁解牛》
③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④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师说》
⑥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jiè)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荆轲刺秦王》
②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④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①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②图穷匕首见(名词,地图)——《荆轲刺秦王》
③不图子自归(动词,想,反复考虑)

①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荆轲刺秦王》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名词,居所)——《陋室铭》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名词,家)——《捕蛇者说》

①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荆轲刺秦王》
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介词,表被动)——《五人墓碑记》
③被明月兮佩宝璐(动词,通“披”,戴)——《离骚》

①乃请荆卿曰(动词,请求)——《荆轲刺秦王》
②请辞决矣(动词,请允许我)——《荆轲刺秦王》
③乃置酒请之(动词,邀请)
④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动词,谒见,拜见)

①以次进(名词,次序)——《荆轲刺秦王》
②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陈涉世家》
③凡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在排列上次一等)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凭据,信物)——《荆轲刺秦王》
②听其言而信其行(动词,相信)——《论语》
③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论语》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形容词,(言语)真实)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确实,真实)——《捕蛇者说》
⑤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的确)
⑥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名词,信使)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信托之人)
⑦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随意、随便)——《琵琶行》
⑧欲信大义于天下(动词,通“伸”,伸张)
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曹刿论战》
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诚信)——《屈原列传》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动词,对待)——《荆轲刺秦王》
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动词,相遇,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动词,遇到)——《论语》
④斯固百世之遇也(名词,机遇)
⑤不如因善遇之(对待,)——《鸿门宴》

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荆轲刺秦王》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动词)——《鸿门宴》
②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动词,推辞)——《烛之武退秦师》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动词,推辞)——《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推辞)——《鸿门宴》
③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计较,讲究)——《鸿门宴》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动词,擅长)——《屈原列传》
⑤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名词,文辞,指文学)——《屈原列传》

①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动词,赠送)——《荆轲刺秦王》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放弃,动词)——《师说》
③至唐李勃始访其遗踪(动词,遗留)——《石钟山记》
④使人遗赵王书(动词,送给)——《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动词,举起)——《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指身子向上起)——《荆轲刺秦王》
③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牵,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动词,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赤壁之战》
⑥李凭箜篌引(名词,乐府诗体的一种)——《李凭箜篌引》

①缮甲兵,具卒乘(名词,士卒,士兵)
②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赤壁之战》
③卒成帝业(动词,终于)——《出师表》
④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荆轲刺秦王》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登上,动词)——《荆轲刺秦王》
②轲自知事不就(动词,成功)——《荆轲刺秦王》
2、虚词

①将军岂有意乎(副词,是否,是不是)——《荆轲刺秦王》
②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词,表示访问语气,难道)——《荆轲刺秦王》
③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荆轲刺秦王》

①何以言之(介词,凭借)——《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刀试人(介词,用)——《荆轲刺秦王》
③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荆轲刺秦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荆轲刺秦王》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荆轲刺秦王》
⑤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荆轲刺秦王》
⑥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荆轲刺秦王》
⑦以次进(介词,按照)——《荆轲刺秦王》
⑧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荆轲刺秦王》

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示儿》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游褒禅山记》
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荆轲刺秦王》
③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荆轲刺秦王》
④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荆轲刺秦王》
⑤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荆轲刺秦王》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荆轲刺秦王》
③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荆轲刺秦王》
④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荆轲刺秦王》
⑤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荆轲刺秦王》
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荆轲刺秦王》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荆轲刺秦王》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荆轲刺秦王》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荆轲刺秦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荆轲刺秦王》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荆轲刺秦王》
②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荆轲刺秦王》
③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荆轲刺秦王》
④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荆轲刺秦王》
④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荆轲刺秦王》
⑤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荆轲刺秦王》
(2)定语后置
①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荆轲刺秦王》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荆轲刺秦王》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荆轲刺秦王》
(3)宾语前置
①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荆轲刺秦王》
(4)主谓倒装
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荆轲刺秦王》
3、被动句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荆轲刺秦王》
4、省略句
(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荆轲刺秦王》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荆轲刺秦王》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荆轲刺秦王》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
——《荆轲刺秦王》
(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荆轲刺秦王》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荆轲刺秦王》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0)又前而为(之)歌曰(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荆轲刺秦王》
(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荆轲刺秦王》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
(14)比(于)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
(15)皆陈(于)殿下——《荆轲刺秦王》
(16)而(按)秦法……——《荆轲刺秦王》
5、固定句式
(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荆轲刺秦王》
(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荆轲刺秦王》
(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荆轲刺秦王》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荆轲刺秦王》
(六)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鸿门宴》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鸿门宴》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鸿门宴》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鸿门宴》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鸿门宴》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鸿门宴》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鸿门宴》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鸿门宴》
(二)古今异义:
1.范增说项王曰(说:古义:劝说,劝告;今义:说话)——《鸿门宴》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鸿门宴》
3.亡去不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鸿门宴》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固:古义:本来;古义:坚固)——《鸿门宴》
5.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古义:交往;今义:游往,游览)
——《鸿门宴》
6.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古义:敬酒并祝人长寿;今义:祝寿。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鸿门宴》
7.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鸿门宴》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鸿门宴》
9.公敢入乎(敢:古义:能够;今义: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鸿门宴》
10.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古义:谢罪,道歉;今义:感谢)
——《鸿门宴》
1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鸿门宴》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河南: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指河南省)——《鸿门宴》
13.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鸿门宴》
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鱼肉:古义:鱼和肉;今义:鱼的肉)——《鸿门宴》
15.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走:古义:逃跑;今义:步行)——《鸿门宴》
16.再拜献大王足下(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鸿门宴》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鸿门宴》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鸿门宴》
秦地可尽王也(王: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鸿门宴》
3.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鸿门宴》
4.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鸿门宴》
5.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名词作状语,连夜)——《鸿门宴》
6.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用作名词,危急之事)——《鸿门宴》
7.亡去不义(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鸿门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鸿门宴》
8.君安于项伯有故(故: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交情)——《鸿门宴》
9.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鸿门宴》
10.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鸿门宴》
1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
——《鸿门宴》
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鸿门宴》
13.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鸿门宴》
1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鸿门宴》
15.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名词用作动词,告诉)——《鸿门宴》
16.范曾数目项王(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鸿门宴》
17.若入前为寿(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鸿门宴》
18.寿毕,请以剑舞(寿: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鸿门宴》
19.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鸿门宴》
20.交戟之士欲止不内(止:动词使动用法,使……止,阻止)——《鸿门宴》
21.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鸿门宴》
22.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鸿门宴》
23.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作动词,处罚)——《鸿门宴》
2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鸿门宴》
25.此亡秦之续耳(续:形容词用作名词,后续者)——《鸿门宴》
2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细小的事情;让:动词用作名词,谦让)——《鸿门宴》
27.道芷阳间行(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鸿门宴》
28.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鸿门宴》
(四)一词多义:
如:
①闻妻言,如被冰雪(如同)——《促织》
②天时不如地利(比、及)——《得道多助》
③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到、往、去)——《〈指南录〉后序》
④万事如意(顺、随)——成语
⑤如其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如)——《赤壁之战》
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鸿门宴》
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或者)——《子路、曾……侍坐》
⑧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同上
⑨空空如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成语
⑩沛公起如厕(往,到……去)——《鸿门宴》
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鸿门宴》
意:
①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意图、意愿)——《促织》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鸿门宴》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意思)——《伤仲永》
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意态、神情)——《口技》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狼》
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料)——《〈指南录〉后序》
卒起不意(意料)——《荆轲刺秦王》
⑤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怀疑、猜疑)——《史记张仪列传》
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鸿门宴》
举: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起、抬起)——《静夜思》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鸿门宴》
②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提出、举出)——《屈原》
③举兵伐徐,逐灭之(发起、发动)——《韩非子五蠧》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陈涉世家》
④戌卒叫,函谷举(攻下、占领)——《阿房宫赋》
⑤举贤任能(推荐)——成语
孙叔敖举于海(推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⑥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柳毅传》
⑦杀人如不能举(全、尽)——《鸿门宴》
⑧举世无双(全部、整个)——成语
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下,占领)——《过秦论》
谢:
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动词)——《廉颇蔺相如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鸿门宴》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推辞、谢绝)——《孔雀东南飞》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辞别)——《孔雀东南飞》
④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感谢)——《汉书张安世传》
哙拜谢(感谢)——《鸿门宴》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劝告)——《孔雀东南飞》
⑥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芙蕖》
⑦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鸿门宴》
⑧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陌上桑》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鸿门宴》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鸿门宴》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鸿门宴》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鸿门宴》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鸿门宴》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鸿门宴》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鸿门宴》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鸿门宴》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鸿门宴》

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鸿门宴》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鸿门宴》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鸿门宴》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鸿门宴》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鸿门宴》
③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古人盘膝坐)——《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口技人坐屏障中(动词,坐在椅子上)——《口技》
⑤王曰:“何坐?”曰:“坐盗。”(动词,犯……罪)
⑥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介词,由于,因为)——《陌上桑》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鸿门宴》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鸿门宴》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鸿门宴》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动听一湖(优美的,形容词)——《岳阳楼记》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鸿门宴》
③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少间,帘内掷以纸出(里,内部)——《促织》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内)——《出师表》
③内怀犹豫之计(内心,心里)
④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鸿门宴》
2、虚词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鸿门宴》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éi,做,干,动词)——《鸿门宴》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鸿门宴》
③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éi,是,动词)——《鸿门宴》
④为击破沛公车(wèi,替、给,介词)——《鸿门宴》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鸿门宴》
⑥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鸿门宴》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wèi,给,介词;第二个“为”,wéi,动词,成为)——《鸿门宴》
⑧军中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鸿门宴》
因:
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依靠、凭借)——《毛遂自荐》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借用,凭借)——《过秦论》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顺着、根据)——《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言曰:……(趁机)——《鸿门宴》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趁机)——《鸿门宴》
④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为、由于)——《梦溪笔谈雁荡山》
⑤因合纳斗盆(于是、就)——《促织》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鸿门宴》
⑥陈陈相因(沿袭)——成语
⑦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原因、理由)——《孔雀东南飞》
⑧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沿袭)——《过秦论》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鸿门宴》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鸿门宴》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鸿门宴》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鸿门宴》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鸿门宴》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鸿门宴》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鸿门宴》

①长于臣(介词,比)——《鸿门宴》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鸿门宴》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鸿门宴》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鸿门宴》
②不然(这样,代词)——《鸿门宴》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鸿门宴》
(五)句式:
1、判断句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也)——《鸿门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也)——《鸿门宴》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鸿门宴》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鸿门宴》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鸿门宴》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者,……也)——《鸿门宴》
(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鸿门宴》
(5)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为”表判断)——《鸿门宴》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贪于财货(应“于财货贪”)——《鸿门宴》
②具告以事(应“以事具告”)——《鸿门宴》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以沛公言具”)——《鸿门宴》
④长于臣(应“于臣长”)——《鸿门宴》
⑤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于此得复见将军”)——《鸿门宴》
(2)宾词前置
①籍何以至此(应“以何”)——《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应“操何”)——《鸿门宴》
③沛公安在(应“在安”)——《鸿门宴》
④客何为者(应“为何”)——《鸿门宴》
(3)被动句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鸿门宴》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鸿门宴》
(4)省略句
①为(吾)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②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③毋从(之)俱死也——《鸿门宴》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⑤则与(之)一生彘肩——《鸿门宴》
⑥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鸿门宴》
⑧加彘肩(于盾)上——《鸿门宴》
⑨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⑩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⑾卫士仆(于)地——《鸿门宴》
⑿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鸿门宴》
⒀毋从(其)俱死也——《鸿门宴》
⒁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其)饮——《鸿门宴》
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5)固定结构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鸿门宴》
②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鸿门宴》
③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鸿门宴》
④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鸿门宴》

高考文言文断句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考文言文断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文言文断句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
(一)找虚词,定句读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分析: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总结: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依总分,定句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总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第2课时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
(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六)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
(一)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二)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古今异义词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古今异义词

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徒,空。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古义:树叶。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这样,却。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古:检查。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古:用,使用;心,心力。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古:足,脚。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安置,安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古:把……作为。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77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