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明治维新标纲释读

课标要求

高考命题分析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2、剖析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3、举例说明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网观全局

发展新经济

废除旧体制

倡导“文明开化”

确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新军队

资本主义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

等级制度森严

幕府统治危机

黑船事件

倒幕运动

尊王攘夷

民族危机

崛起为东方强国

不平等条约

踏上对外扩张道路

考点释读与探究

考点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19世纪中期,日本德川幕府统治面临内外危机(1)内部危机: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①萌芽出现并不断发展。

②一些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2)民族危机:1853年后,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2、政治前提:1868年,运动成功,政府的成立。

倒幕运动的结束,为日本开展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

明治维新前,日本倒幕派代表久坂玄瑞说:(推翻幕府)“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文中“草莽志士”的核心力量是()

A.农民B.新兴地主C.高利贷商人D.下级武士

考点二、概述基本内容

1、政治改革

(1)加强中央集权:①取消幕府的,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②“”:各县由中央政府官员直接进行管理。(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宣布“”,废除武士特权。

(3)建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1885年,日本实行。②1889年颁布《》,宣布日本实行制。

A.主要内容:

a.宣称“神圣不可侵犯”。

b.规定日本国民称,他们享有范围内的自由。

c.规定日本议会分为和众议院,议会的权力很有限。d.规定设立内阁和,是行政机关,只对负责;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机关。B.评价:

a.形式上确立的国家体制;b.标志着日本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c.巩固了日本近代;d.具有浓厚的。

2、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以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制度改革:废除了土地所有制,确认,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

A.具体措施: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新土地税以支付。

B.作用:促进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为国家的政策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4)推行“”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A.具体措施

a.建立近代企业: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企业。

b.加紧建设近代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c.扶植和保护发展:除铁路和以外,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给一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

3、倡导“文明开化”

(1)含义:大力倡导学习西方。

(2)具体措施

①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翻译西方著作。

②仿效欧美国家的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

③推进生活习俗。

4、建立新军队:

①1873年开始实行。

②日本军队称为“皇军”,接受教育,要求必须效忠;它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干预。

注意归纳明治维新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破旧”,通过“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通过实行新的身份制,实行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二是“立新”,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吸收西方文化。

应注意分析上述措施的资本主义性质,理解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如何认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学习和引进西方文明问题。(提示:从举措、特点、启示思考)

如何理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英、法、俄、日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和工业发展的资本问题的?

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治维新“奉还版籍,废藩置县"措施时出现争论。以下是一些同学对这一措施作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①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现代化重要前提②废除封建专制,开启政治民主化道路③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现代化的推进④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利益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④有利于日本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在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考点三、分析明治维新的地位和作用

1.崛起为东方强国

(1)19世纪90年代初,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军事实力增强:日本建立了一支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3)国际地位提高:获得国家主权的和完整,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史学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部分学者认为明治维新是一次“明治革命”;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明治维新其实就是“明治中兴”。以上有关明治维新的三种观点中,你最支持哪一种?说明理由。(4分)并请简要阐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6分)结合史实说明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有何异同?两次改革运动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局?

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

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相关知识

日本明治维新2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日本明治维新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优化训练
基础巩固
1.标志尊攘派走上日本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暗杀井伊直弼
B.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C.大盐平八郎领导大阪平民起义
D.1863年8月的京都政变
2.首先在长州藩起兵夺取政权的倒幕运动领导人是
A.木户孝允B.高杉晋作
C.大久保利通D.西乡隆盛
3.武装倒幕开始的标志是
A.高杉晋作夺取长州藩政权
B.大久保利通掌握萨摩藩政权
C.1866年幕府征讨长州藩
D.西南强藩联合倒幕,成为倒幕的根据地
4.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①长州②萨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对幕府统治不满B.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
C.都以“攘夷”为重心D.领导力量和根据地基本一致
6.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政奉还”B.“辞官纳地”C.鸟羽、伏见战役D.明治新政府成立
强化提高
7.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树立天皇的权威
B.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
C.列强人侵加剧了民族危机
D.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
8.幕府将军“大政奉还”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倒暮派讨伐的借口B.保住实际权力
C.联络倒幕派D.把政权奉还给日本天皇
9.鸟羽、伏见战役后,西方列强对戊辰战争的态度是
A.武装干预B.保持中立
C.支持幕府D.支持新政府
10.日本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底打破的标志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B.废除封建等级制度C.废藩置县D.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18世纪初至明治维新前农民暴动的次数表
年份次数一年平均年份次数一年平均
1701~1710555.51791~180012212.2
1711~1720737.31801~1810989.8
1721~1730707.01811~182016616.6
1731~1740868,61821~183013313.3
1741~1750130131831~184027927.9
1751~176011611.61841~18501292.9
1761~177010810.81851~186017017
1771~1780787.81861~186719427.8
1781~179022922.9
请回答:
(1)此表反映了哪一趋势?表明了什么问题?
(2)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12.请分析为什么西南强藩会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高考猜想
13.19世纪的日本社会在内外环境的激荡下,国家处在急剧变革的特殊时期。据此回答:
(1)19世纪,日本出现了“尊王攘夷”运动。什么是“尊王攘夷”?这一运动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2)你知道什么是“大政奉还”吗?其实质如何?
(3)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后,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倒幕派。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4.阅读下列材料
1862年,高杉晋作乘千岁丸号船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长州攘夷派的急先锋。
——《明治维新》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海国图志》作者是谁?书中主要阐发了什么思想?
(2)他“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是否属实?运用所学知识论证。
(3)他去中国的时候,中国国内正在开始一场什么自救运动?具体有哪些措施?
(4)试比较1862年中日两国有哪些共同的“内忧外患”。
(5)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高杉晋作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A1860年一批中下级武士暗杀了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标志着尊攘派走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
2.B1865年初,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
3.D考查武装倒幕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注意识记。
4.B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联合起来,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
5.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尊王攘夷”重在“排外”,而武装倒幕重在“倒幕”。C项不符合倒幕运动。
6.A“大政奉还”以后,德川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还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对外照旧可以代表国家,所以说“大政奉还”只是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
强化提高
7.B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
8.B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企图在形式上让天皇执政,而自己依然在天皇之下掌握实权,克服暂时危机,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9.B鸟羽、伏见战役沉重打击了幕府军队,国内形势也越来越有利于新政府,幕府垮台在即。所以,西方列强从自己本身利益出发,宣布保持中立。
10.DA、B、C三项是其措施之一,但符合题干“标志”之意的是D项“建立新的社会体制”。
课外延伸
11.第(1)题纵向分析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其“趋势“;第(2)题再现史实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自18世纪以来,农民的反封建暴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表明:第一,农民的处境日益严重恶化;第二,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2)原因:幕府统治下,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加剧了社会矛盾。
12.该题考查了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根据地的原因。政治上倒幕派掌握各强藩的政权;经济上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军事上进行改革;领导方面以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为首的激进派掌握政权:全国许多地区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幕府统治。
答案:
倒幕派首先控制了长州藩,1864年12月,高杉晋作等潜返下关,发动了夺取长州藩保权力的战争;1865年初倒幕派获胜,重掌长州藩权力。高杉晋作和木户孝允在长州进行改革:军事上,改革军制,从英国购买先进武器,组织新式军队;经济上,新建了造船、冶铁、炼油等藩营手工工场;对外开放,扩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积蓄倒幕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萨摩藩以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为首的激进派逐渐取得了政权,走向倒幕。通过改革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力量,成为倒幕派的新据点。随着倒幕运动的深入,长州和萨摩日益接近。1866年11月,长州、萨摩建立经济同盟,由此形成了以两藩同盟为核心的举国讨幕的局面。
高考猜想
13.考生回答第(1)大问时,首先回答①小问的名称,第②小问回答这一名称的“结果”。回答第(2)大问也是首先解释①小问的名称,接着分析其“实质”。回答第(3)大问就是要史实论证。
答案:
(1)所谓“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尊王攘夷”运动的结果说明,日本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的“攘夷”,必须改革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推翻幕府的统治。
(2)1867年10月,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幕府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力,幕府上书天皇,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辞去将军之职,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它实质上是日本幕府的缓兵之计。
(3)在国内,更多的火名同幕府决裂,参加反幕府的战争,进一步壮大了倒幕力量;同时,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在国际上,西方列强见幕府垮台在即,宣布保持中立。
14.解此题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是1862年,日本处于明治维新前,中国是洋务运动时期。两国此时所面临的问题很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对比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
(1)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属实。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4)内忧:两国的封建统治腐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外患: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武力打开国门,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5)高杉晋作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有关中国衰败的原因并不够全面。中国衰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没落,游离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外,落后就要挨打;而因循守旧,武器落后,加剧了衰败。

第7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7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1、内部原因: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危机严重;(1)危机表现

表现

基本概况

政治方面

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封建落后;

经济方面

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发展;

阶级关系

劳动人民

日益贫困,生活恶化,纷纷反抗;阶级矛盾尖锐,幕府成众矢之敌

新兴地主

经济增强,政治无权,不满统治;(有钱无权);

高利贷商人

中下级

武士

作为幕府统治的基础,有权无钱,经济恶化,不满现实;(2)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和发展;2、外部原因(1)1853年,美国叩关,列强侵入,民族危机加深;(2)鉴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辱的教训;二、倒幕运动1、历史背景:内忧外患,形势严峻;2、目的:挽救民族危亡,改革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3、倒幕派:

组成力量

基本概况

基本认识

中下级

武士

由幕府统治的基础转化为反幕府的力量;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成为倒幕力量的领导者;

人民群众

生活困苦,反抗幕府统治;倒幕运动的支持者;

大名

不满幕府统治,赞成社会改革;4、倒幕根据地:西南四强藩(长州、萨摩、肥前、土佐);5、武装倒幕:(1)倒幕政府:1867年,明治政府成立,领导武装倒幕;(2)大政奉还:德川幕府表面上奉还政权,暗中策划反扑;(3)著名战役: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明治政府军摧毁了德川幕府的统治;(4)日本迁都: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名为东京;三、明治维新1、维新目的(1)根本目的: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2)具体目的: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②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2、开始时间:1868年,由明治天皇领导开展;3、具体措施

主要措施

基本概况

政治方面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①废藩置县:废除封建领主制度,建立府、县、道地方体制;削弱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具有国家统一性);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建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的新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③取消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④允许不同阶层人民之间通婚;⑤取消武士特权;使武士阶级瓦解消灭;

经济方面

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最能体现新兴地主的要求);②统一征收地税;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资本主义工商业官营示范:政府投资兴办国营企业;技术移植:大力扶植私人企业;④废关卡、行会制度,修铁路,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工厂,发展对外贸易;

军事方面

推行军事改革;

①推行征兵制度;目的是防止和抵御入侵;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②建立新式“皇军”(富有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

文化方面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①核心: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②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4、成功之因(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力量能够迅速壮大;(2)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3)建立了新政权,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4)列强正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5)根本原因: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点拨:日本改革的重要经验:必须摧毁阻碍改革的封建势力;5、维新影响

项目

基本概况

积极性

①改变了日本落后状况,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具有民族革命性)

局限

①保存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②推行军国主义,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亚洲最具侵略性的国家;

点评

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由落后的封建时代过渡到资本主义阶段,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归纳总结: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维新变法失败之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于中国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②封建统治相对薄弱②中外勾结,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统治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力量弱小

政策措施

强制推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

环境

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①帝国主义时期②列强加紧侵略中国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高二历史教案:明治维新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本课引言引用了明治维新前夕天皇的"五条誓文",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府封建统治后确立的明治政府的统治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建议教师设问:"倒幕运动成功最重要的意义何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由此导入新课。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19

高二历史教案:明治维新2


知识结构

历史条件德川幕府的腐败封建统治表现影响

政治实行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天皇、士(将军、大名、中下级武士),农、工、商、贱民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农民无法承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

外交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原因1、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918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86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