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释离、离离、离骚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释离、离离、离骚”,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释离

离即繁体之離,从佳,从离。佳者,鸟之象也,是为離之意符;离者,是为離之声符。离(離)原是鸟名,即今所谓黄鹂。

离者,丽也(《易·离》)。明人杨慎《丹铅杂录》进一步地解说道:丽之为训,连也,又双也。在先秦、两汉,以至隋唐文献中,离字与丽通假,每每有连相比并或者与连相比并相关的意思。

丽有连相比并之意,是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农耕生活。《周礼》中见有丽马一语。《注》云:丽,耦也。两相坿,则为丽。徐中舒先生《耒耜考》说:(商代甲骨文中的'丽'字)象两耒并耕形,古者耦耕,故丽有耦意。所以,与丽通假的离字,也有并耦之意。《礼记》所谓离坐离立,正是丽坐丽立--相并而坐,相并而立--之意。骈俪、伉俪之俪,也是相并连耦之意。

正因离字有连相比并之意,故《尔雅·释诂》以此离字,释训古之覭、髳、茀诸字。《尔雅·释诂》和郭璞《注》说:覭、髳、茀,离也。谓草木之丛茸翳荟也。茀离,即弥离。弥离,犹蒙茏耳(1)。

上述连相比并之意,是离字之一意。除此之外,离字尚有析分为二之意。

《尔雅·释言》说:斯,誃,离也。此所谓离,又作灑。《汉书·司马相如传》引相如《难蜀父老》文有灑沈澹灾之语。颜师古《注》云:灑,分也。《汉书·沟洫志》有禹逎釃二渠以引其河之语。《注》引孟康言亦云:釃,分也。杨树达先生在其《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一书中说:按此'釃'字,《史记·河渠书》作'厮'。《索隐》云:'厮,《汉书》作灑,《史记》旧本亦作灑。'……据此则《史记》之'厮',《汉书》之'釃',旧皆作'灑'。此'灑'字训为'分决'之证也。然《尔雅》、《史》、《汉》之'灑'、'釃',盖声近假为'斯'。《说文》十四篇上'斤'部云:'斯,析也,从斤,其声。'引《诗》曰:'斧以斯之。'洒斯声近,故假灑为斯。此分决为二的斯字,今作撕。与斯通假的离、丽二字,其意确有此一端。

如此,则离字既有连相比并之意,又有析分为二之意。或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离,既有相遭遇的意思,又有相脱离的意思(2)。此所谓反训,是古文中常有的事情。

在此对立的二意之中,析分为二之一意,又有二物析分,仍相近依的引伸之意。

朱熹《楚辞集注》注《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一语时引《广韵》之言说:近曰'离',远曰'别'。可见今日生离死别的离、别二字,其各自形容之二物析分的态势是有所区别的。离,是二物析分,仍相近依之态;别,是二物析分,实已远隔之态。因此,生离与死别,有着微妙而准确的程度差别。

此所谓离之二物析分,仍相近依一意,又有《公羊传·恒公五年》离不言会,《谷梁传·定公十年》离会不致二语为证。《谷梁传》之《注》云:二国会曰离。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然则所是之是未必是,所非之非未必非。未必非者,不能非人之真非;未必是者,不能是人之真是。是非纷错,则未有是。是非不同,故曰离。所谓离不言会、离会不致者,正是取二物析分,仍相近依之意加以引申,以言传二国虽化,其心实异的情势。

也正是就此意义而言,《公孙龙子·坚白论》云:见与不见离。见、不见离,一二不相盈,故离。离也者,藏也。此所谓离、藏,正是所见、所不见既有分别又有联系的某种关系状态。

同样,也正是就此意义而言顾炎武《哭杨主事》诗说:鱼丽笠泽兵,乌合松陵将(3)。其中鱼丽即鱼离,它和乌合一样,都是对散沙一般一轰而起但并无严密组织钢铁纪律之反清明末遗民队伍的形容。

如此看来,离字之古意,比之今日单纯的分开之意,实在是丰富得良多。

二,释离离

离字之意既明,则古籍文献中的离离一语,也就很好加以解释。

离离一语,初见于《诗经》。《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小雅·湛露》亦云:其桐其椅,其实离离。离离一语,又见之于左思《蜀都赋》。《赋》曰:结朱实之离离。离离一语再见之于左思《咏史》之二。诗如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阴此百尺条。离离一语,还见之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人们熟知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离离一语,尚见之于陆游《游诸葛武侯读书台》。这也是人们熟知的: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以上,离离一语凡六见,除《诗经·小雅·湛露》之其桐其椅,其实离离是如孔颖达所说:言二树当秋之时,其子实离离然垂而蕃多之外,其余皆为草木之丛茸翳荟的意思,六者都是相连比并之离字的叠用。

霍松林先生在其《白居易诗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57年7月版)一书中,曾将离离注为分离貌,这是误取了离字析分为二之意。但在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文中,(载《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便修正了这个误注。霍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说:第一句以'原上草'点题,前加'离离'作定语,形容'原上草'稠密、茂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春草'离离'一望无际的画卷。这,可说是把握住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之离离一语的本意。

离离一语,除上引四例外,另见《荀子·非十二子》、《楚辞·九叹·思古》、韩愈《秋怀》等。

《荀子·非十二子》云:劳苦事业中则儢儢然,离离然。《注》说:离离,不亲事之貌也。《楚辞·九叹·思古》云:曾哀凄欷,心离离兮。王逸《注》说:离离,剥离貌。韩愈《秋怀》云:离离挂空悲,慼慼抱虚惊。以上,离离一语,凡三见,皆与离字之析分为二之意以及由析分为二之意引申而来而离异之意相关。

如此看来,离离之意,也有相反的两端。此两端之意皆是由离字相反的两意引申而来。

除此两端之外,与离字既有分别又有联系的意义相仿,离离一语,也早被用来形容星辰之间互相远离又关联有序的运行。如《尚书大传·书序传》便说:《书》之论事也,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如参辰之错行。

三,释离骚

刘熙载《艺概》有言:太史公《屈原传》曰:'离骚,犹离忧也。'于'离'字初未明下注脚。此汉司马迁初未明下注脚的离字,两千多年来,很费了一些注家的心思。然从训诂学的角度而言,则不外是训离为别,训离为罹两类。

训离为别者,以王逸为首。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训离为罹者,以班固为首。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关于离有分别之一意,本文在前面已略有析说。关于离有遭遇之一意,则尚未言及。这里,稍作引述如下。

离字,古文常和罹字通假。罹之本意,《说文》徐铉《注》附其文释为心忧。然《汉书·文帝纪》中有以罹寒暑之数句,颜师古《注》云:罹音离,遭也。故班固、应劭以及后来的一些注家,也有释离骚为忧愁或遭遇忧愁的。

除上述两种解释之外,尚有以楚语双声词劳骚(即劳商)解释离骚的。如游国恩、郭沫若等。

然而《楚语》中有伍举语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远者距违。从上下文意来看,离、骚二字和违(案:疑同伟)、距二字,都是偏正关系,而不是不可分割的双声词语。故,游、郭二先生的解说确如姜书阁先生《先秦辞赋原论》所评:游氏之说固新奇可喜,也还讲得通。但于诂训终觉迂曲(4)。

两千余年,此太史公初未明下注脚的《离骚》文题,一直扑朔迷离,而未有确训达诂。

窃以为:太史公之所以不'明下注脚'者,盖因'离'之一字,在其时意义甚明。又以为:据伍举'骚离'之言,'离'字当为'骚'字的限定修饰用语。故,离骚者,据当时离字有析分为二与连相比并之二意的前提,当不外乎别愁与双重乃至多重忧愁之二意。

此别愁与双重乃至多重忧愁之二意,前者,历代多有注家发明;后者,则向未见有人言及。故特申此意,逞其浅妄,以存一端之见。

古文献中,每每以骚独称《离骚》一类的文体,而并不言及离字。现在看来,《离骚》之骚者,是为此类谏议文体的名号;《离骚》之离者,则屈原特加于此骚字之上的限定修饰用语。故,骚者,为此类文体的共名;《离骚》者,为屈原所作之骚的特称。

屈原之《离骚》,既恐皇舆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又恐修名之不立,哀朕时之不当。这忧国忧民,且感慨于自己生不逢时的双重乃至多重忧愁,实在是《离骚》创作的触媒。

屈原所作之《骚》,之所以特别题作《离骚》者,正是欲以此双重乃至多重忧愁的文题,来揭示文中积愤的深广。

注释:

1,《木兰诗》中有雄兔脚扑簌,雌兔眼迷离句,这迷离一语,即是弥离,故作蒙茏(朦胧)解。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第39页。

3,见《顾亭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2版,第274页。赵俪生先生《顾亭林与王山史》(齐鲁书社1986年12月第1版)一书说:其中'乌合'二字,描写得很确切(第26页)。牛案:同样,鱼丽二字也很妥帖。

4,与其把劳骚看作双声词来解释离骚,倒不如用双重乃至多重忧愁的离骚内涵,来阐明劳骚的本意。

1983年5月24日初稿

1993年2月24日修订

高雄《中国国学》1993年11月版第21期第85-90页

1996年3月22日补订

1998年8月9日再补

相关知识

1.1.2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教学案


第2课时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题型一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表现类型(正推法)

亲本组合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子代表现类型及比例
AA×AAAA全是显性
AA×AaAA∶Aa=1∶1全是显性
AA×aaAa全是显性
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
Aa×aaAa∶aa=1∶1显性∶隐性=1∶1
aa×aaaa全是隐性
(1)若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A_)。
(2)若亲代中有隐性纯合子(aa),则子代中一定含有隐性遗传因子(_a)。
[例题1]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用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1∶0或1∶1B.1∶0或1∶2∶1
C.1∶2∶1或1∶1D.1∶1
解析:选A 红果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红果;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为红果和黄果,比例为1∶1。
题型二 由子代推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表现类型(逆推法)
1.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组成。
2.隐性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类型作进一步的推断。
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AA)。即AA×AA或AA×Aa或AA×aa。
(4)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aa)。即aa×aa→aa。
[例题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GG×ggB.GG×Gg
C.Gg×GgD.gg×gg
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高茎∶矮茎=3∶1,亲本必为杂合子。
[例题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类型及数目
①甲(黄色)×乙(黑色)12(黑)、4(黄)
②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
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解析:选D 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类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题型三 遗传概率的计算
1.概率计算的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概率计算的类型
(1)已知亲代遗传因子组成,求子代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
①用分离比直接推出(B:白色,b:黑色,白色为显性):
Bb×Bb→1BB∶2Bb∶1bb,可见后代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3/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Bb亲本产生B、b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
a.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4。
b.后代为Bb的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B(♀)概率=1/2×1/2+1/2×1/2=1/2。
(2)亲代遗传因子未确定,求子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例题4]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B.1/4
C.1/8D.1/6
解析:选B 设遗传因子为A、a,则蓝眼男人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褐眼女人由于其母亲是蓝眼,所以遗传因子组成为Aa,则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1/2×1/2=1/4。
[例题5]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解答此题分三步进行。(设用A、a表示控制白化病的遗传因子)
确定双亲遗传因子组成正常双亲生白化病儿子,双亲都为杂合子,用Aa表示确定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Aa×Aa→AA∶2Aa∶1aa,(夫妇正常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计算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2/3Aa×2/3Aa→2/3×2/3×1/4aa=1/9
答案:1/9
题型四 分离定律中分离比的异常情况
1.不完全显性
如一对遗传因子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2.某些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隐性遗传因子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2)显性致死及种类
①显性致死:显性遗传因子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②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隐性=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3.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b,女性秃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bb。此类问题仍然遵循遗传的基本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类型的关系。
[例题6]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A.33%B.50%
C.67%D.100%
解析:选B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推出: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子(Aa),黑色性状为纯合子(AA或aa),黑翅与灰翅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50%。
[例题7]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解析:选D 由题干信息推知: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并且后代有显性纯合致死现象。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遗传因子分离和配子的结合造成的,基因突变的频率低,不会出现一定的比例。黄色鼠都为杂合子(Aa),黑色鼠都为隐性纯合子(aa),后代中黄色鼠和黑色鼠的比例为1∶1。
题型五 自交和自由交配
1.概念不同
(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植物是指自花传粉。
(2)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2.交配组合种类不同
若某群体中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和aa的个体。
(1)自交方式有AA×AA、Aa×Aa、aa×aa三种。
(2)自由交配方式有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六种。
[例题8]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求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
解析:灰身为显性性状,F2中灰身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或Bb,分别占1/3和2/3。
方法一: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有四种组合方式。
♂1/3BB×♀1/3BB→1/9BB灰身
♂1/3BB×♀2/3Bb→2/9B_灰身
♂2/3Bb×♀1/3BB→2/9B_灰身
♂2/3Bb×♀2/3Bb→3/9B_灰身+1/9bb黑身
因此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9+2/9+2/9+3/9=8/9。
方法二:F2中只有Bb×Bb后代才出现bb(黑身)果蝇,故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2/3Bb×2/3Bb=2/3×2/3×1/4=1/9,则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
答案:8/9
题型六 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概率问题分析
1.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纯合度,即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
2.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
[例题9]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以杂合抗病水稻(Tt)为亲本,连续自交3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的概率分别是()
A.1/4 7/16B.1/4 7/9
C.1/8 7/9D.1/8 1/16
解析:选C 根据分离定律可知,杂合子(Tt)自交,子一代(F1)为1TT∶2Tt∶1tt,Tt的比例为1/2(无被淘汰个体),所以连续自交三代后杂合抗病水稻(Tt)的概率为(1/2)3=1/8,纯合子占1-1/8=7/8。由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相等,所以抗病纯合子在所有后代中占1/2×7/8=7/16,抗病纯合子在抗病个体中占7/16÷(1/8+7/16)=7/9。


1.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
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解析:选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即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代有耳垂的个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肯定是显性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亲代和子代都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无法判断显隐性。杂合子的测交后代中也可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纯合子)。
2.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表现类型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EE、Ee和ee,其比例为1∶2∶1
D.F2的表现类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解析:选B 在数量上,雄配子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选A 由F1黑斑蛇交配后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黄斑为隐性性状。F1黑斑蛇和亲代黑斑蛇均为杂合子,F2黑斑蛇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4.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1/4B.3/4
C.1/16D.9/16
解析:选D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这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为互斥事件,AA出现的概率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均为双眼皮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
5.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亲代后代
杂交母本父本黑色白色
Ⅰ黑色白色8278
Ⅱ黑色黑色11839
Ⅲ白色白色050
Ⅳ黑色白色740
如果让组合Ⅳ的黑色雌羊亲本与组合Ⅱ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是()
A.所有后代都是黑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
C.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
解析:选A 根据杂交组合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黑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黑色是显性,且亲本黑色全是杂合子。根据杂交组合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黑色),判断亲本中的黑色雌山羊是纯合子。杂交组合Ⅳ的黑色雌山羊(纯合子)与组合Ⅱ的黑色雄山羊(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黑色。
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遗传因子控制(TS表示短食指遗传因子,TL表示长食指遗传因子)。此遗传因子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B.1/3
C.1/2D.3/4
解析:选A 由于TS在男性中为显性,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为TSTS或TSTL,而TL在女性中为显性,短食指女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STS。又因这对短食指的夫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故短食指男性的遗传因子组成只能为TSTL。这对夫妇所生孩子的遗传图解为:♂TSTL×♀TSTS→TSTS∶TSTL=1∶1,由于TSTL只有在女性中表现为长食指,故该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
7.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B.15∶7
C.9∶7D.15∶9
解析:选C 根据杂合子自交n代,其第n代杂合子的概率为1/2n,三年之后F3的杂合子的概率为1/23=1/8。则F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7/16,隐性纯合子7/16)。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1/8+7/16)∶7/16=9∶7。
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B.5∶1
C.8∶1D.9∶1
解析:选C F2中灰身果蝇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1/3AA、2/3Aa,自由交配后,F3中黑身果蝇为2/3Aa×2/3Aa=1/9aa,灰身果蝇所占比例为1-1/9=8/9,故灰身∶黑身=8∶1。

9.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将A、B、C、D、E、F、G七棵植株进行交配实验,所得结果如表所示。从理论上说,子代高茎豌豆植株中高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交配组合A×BC×DE×FG×D
子代
高茎植株2102029
矮茎植株725190
A.10%B.25%
C.50%D.66%
解析:选A A、B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21∶7,即3∶1,符合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理论上讲,高茎纯合子为7株;E、F组合的子代为高茎∶矮茎=1∶1,符合测交类型,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C、D组合的子代全为矮茎,说明C、D均为矮茎;G、D组合的子代全为高茎,则子代高茎全为杂合子。因此子代高茎豌豆中高茎纯合子所占比例为7/(21+20+29)×100%=10%。
10.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
A.AA、Aa和1/16B.Aa、Aa和1/9
C.Aa、AA和1/4D.Aa、Aa和1/64
解析:选B 由Ⅰ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Ⅱ1和Ⅱ4为患者,推出Ⅰ1、Ⅰ2、Ⅰ3、Ⅰ4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Ⅱ2、Ⅱ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2/3Aa,Ⅲ1为患者的概率为2/3×2/3×1/4=1/9。
11.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选C Aa个体自交一代产生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纯合子的比例由0变成了50%,若再次自交还会提高纯合子的比例,所以自交代数越多,纯合子占的比例越高。其中AA与aa的比例是相同的,所以b曲线也可以表示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1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选C 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13.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性状后代性状
腋生顶生
一顶生×顶生0804
二腋生×腋生651207
三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填“顶生”或“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占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1)(2)组合二中,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腋生是显性性状,且双亲均是杂合子(Bb),杂交后代个体中BB占1/4,Bb占1/2,因此后代腋生中杂合子占1/2÷(1/4+1/2)=2/3。(3)组合三后代中腋生∶顶生=1∶1,符合测交实验,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后代中腋生豌豆全是杂合子(Bb)。
答案:(1)二 腋生 (2)Bb Bb 2/3 (3)100%
14.多指是一类由遗传因子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已知某女患者的家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设A、a是与该病有关的遗传因子):
(1)据图谱判断,多指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
(2)写出Ⅲ中女患者及其父母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女患者________,父亲________,母亲________。
(3)如果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其后代所有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4)如果该女患者与一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1)从遗传系谱图可知,正常个体7号的双亲(5、6号)均为患者,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病。(2)Ⅲ中7号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3)多指男患者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所以该女患者与多指男患者结婚,后代所有遗传因子组成有AA、Aa、aa。(4)正常男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只有女患者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时才会有正常的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所以子代患病概率为1-1/3=2/3。
答案:(1)显 (2)AA或Aa Aa Aa (3)AA、Aa、aa (4)2/3
15.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其中雄牛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雌牛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牛和无角雌牛杂交,F1中雄牛全为有角,雌牛全为无角;F1中的雌雄牛自由交配,F2的雄牛中有角∶无角=3∶1,雌牛中有角∶无角=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填“有角”或“无角”)为显性性状。
(2)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
(3)若用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________。
解析:(1)由亲本及F1的表现类型可推出,控制牛的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有角为显性性状。(2)F1中雌、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Dd,故F2中有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有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3)F2中无角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无角雌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2/3Dd、1/3dd,F2中的无角雄牛和无角雌牛自由交配,因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雌性个体表现为无角,则F3中有角牛的概率为2/3×1/2×1/2=1/6。(4)若带有D的雌配子不能存活,则F2中雄牛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dd,因此F2中雄牛的有角∶无角=1∶1。
答案:(1)有角 (2)DD、Dd DD (3)1/6 (4)1∶1

《离骚》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离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点击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
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
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3.文言词句的理解。
●刷新知识库存
知识库存
1.关于《诗经》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5.字形辨析
謇:謇謇陬:孟陬毗:毗邻摄:摄像
搴:搴阰辄:动辄得咎阰:搴阰慑:慑服
●探究互动平台
探究平台
【整体把握】
1.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热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和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诗人的这种品质和精神,来源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他在诗中尽管抒发了他追求美好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炽热情感,也夹杂着一种封建士大夫壮志未酬的哀伤和孤独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
2.本诗的结构思路如何?
※节选部分共十二节,可分为三段。前二节为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的主人公命名。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优越感、责任感以及内在美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中间四节为第二段。诗人通过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节末用比喻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这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铺垫。
最后六节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最后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结构图示:
身世不凡
美德修养忧国忧民忠心劝告
为国操心
【内容探究】
1.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物体的用意是什么?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作品中写他对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他的志洁行芳,即使在恶劣的处境中,他仍然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佩戴亲近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加强美德修养,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下面诗句应如何理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句中用“美人”代楚怀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2)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句中用“昌被”比喻狂乱不羁,写出了对楚怀王放纵糊涂的惋惜之情。
(3)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句中作者用“黄昏”比喻君臣亲密合作,表达了作者愿为楚国再尽衷心的强烈感情。
3.“兮”字在诗中有哪些作用?
※“兮”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用在句中,表延长音;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足;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节选部分看,均用在句中,表语意未完,待下句补充。在句式角度看,本诗打破了《诗经》的那种以四言诗为主的限制,大大扩充了诗歌的表现能力。
4.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诗句高尚的品德、爱国的情怀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刚正不阿,赤胆忠心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及前王之锺武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5.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
※诗中常以采集花草来比喻自己美好的追求,以美丽的服饰来比喻自己高洁的精神世界,以“鸷鸟”来比喻自己的才能和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行为高尚、品格圣洁的形象。

【特色析要】
※本诗的表现手法有何特色?
节选部分以叙述为主,融叙事、抒情、描写、说明、议论于一炉,优美和谐。诗人在揭露楚国黑暗的现实,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时,用香花幽草,奇妆异服来比喻自己德行的高洁。和楚国君臣的荒唐善妒及时俗的投机取巧相比,更衬托出了诗人对那些丑恶灵魂的鄙视。这些“比兴”手法,和《诗经》中的“比兴”完全不同,它不是单纯的比喻,它所设喻的意象华美,意境深远、优美动人,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相关链接
※了解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与屈原的生平,加深了解。
※在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后人大多赞同司马迁及班固的说法。

点睛聚焦
※从一分为二的观念看问题,但应充分肯定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节选部分极富变化,它把事实的叙述,幽独的抒怀和精辟的议论交织在一起,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作者以“香草”、“美人”自比,实则象征自己卓尔不群的意趣。
※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充分理解比喻的含义。
※本诗以大量运用的语气助词“兮”和楚国方言,带给本诗浓厚的地方色彩。
※作者在诗中反复达达了自己高洁情操的爱国情怀。
※作者的行、情、志高度一致。
※《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但是又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对应训练主页
基础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和含义有误的一项是()
A.苗裔(yì)孟陬(zōu)
揆余度(kuí)重之以修能(zhòng)
B汩余若将不及(yù)侘傺(chàchì)
骐骥(qíjí)道夫先路(dǎo)
C.蕙茝(huìchǎi)昌被(pī)
窘步(jiǒng)踵武(zhǒng)
D.荃不察(quán)驰骋(chěng)
謇謇(jiǎnjiǎn)羌中道而改道(qiāng)
答案:A(重:chóng)
2、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朕皇考曰伯庸(大,美;指亡母)
B又重之以修能(修理;才能)
C日月忽其不淹兮(停留)
D来吾道夫先路(道路)
答案:C(考:亡父;修:长;道:向导)
3、填空: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唐以前古体诗的两大高峰。比较两者,在形式上,《诗经》多为言句,《楚辞》则多为的句子。《诗经》的篇幅,结构简单;《楚辞》的篇幅,结构。在语言风格上,《诗经》的语言以朴素、简洁见长;《楚辞》以瑰丽多姿著称。它大量运用了语气助词和楚国的方言,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兮”字起作用。
答案:四长短不一较短较长复杂宏伟瑰丽多姿兮舒缓语气
4、同“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的“穷”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复前行,欲穷其林。
B.欲穷千里日,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吾闻穷巷多怪。
答案:C(不得志;A、走完;B、览尽;D、贫困)
5、选出与“将往观乎四荒”中“观”意思相同的一项()
A.曹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答案:A(观看;B、景象;C、道观;D、欣赏)
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芳与泽其杂糅兮
与子同泽
长太息以掩涕兮
B竟周容以为度
以尔车来
苛余情其信芳
芳与泽其杂糅兮
芳菲菲其弥章
唯昭质其犹未亏
步余马于兰皋兮
王于兴师
于嗟鸠兮
答案:C(A污浊/内衣;B而/把/用;D在/语助词/通“吁”)
7、选出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一句中“虽”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D.街亭虽小,干系甚重
答案:B
提升题:
8、阅渎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粹:指美德B.纫:结成。
C.耿介:正直D.踵武:脚后跟;足迹。
(2)下列各句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桀纣之昌被兮。
B:夫唯捷径以窘步。
C.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D.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固众芳之所在。
本来是群贤聚集在他们身边。
B.既遵道而得路。
遵循正道而得以大路畅通。
C.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全然不了解我赤诚的心啊。
D.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我本来就知道忠言直谏会招来祸害。
(4)请归纳节选的这几句诗的主旨:

答案:第1题,C(“耿”:光明介:大)第2题,C(“险隘”:凶险而狭隘)第3题,C(荃:应该是指君王)第4题,主旨是:表现了诗人追求美政、忠心劝告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9.阅渎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纷(众多)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加)之以修能(富有才能)。扈(披在身上)江离(香革名)与辟(通“僻”)芷(芳芷)兮,纫(联缀)秋兰以为佩兮,夕揽洲之宿莽(植物名,性坚固)。日月忽其不淹(久留)兮;春与秋其代(更代)序(次序),惟(思)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喻君主)之迟暮。不(即“何不”)抚(握持)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态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跟从自己的话)吾道(通“导”)夫先路。
(节选自《离骚》)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内美:内在的美质
B.惟草之零落兮零落:飘零,坠落
C.恐美人之迟暮迟暮:晚暮,指天黑
D.不抚壮而弃秽抚壮:趁壮盛之年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重之以修能
②恐年岁之不吾与
③纫秋蔺以为佩
④乘骐骥以驰聘兮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相同
(3).对节选部分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三、四两句写披服幽兰花草,以喻自己博采众善。
B.七、八两句意谓自己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C.十三句中的“不”即“何不”,与十四句中的“何不”为互文。两句意为君王何不把握住这年岁壮盛的时候,丢弃秽恶的行径。
D.节选部分抒发了诗人因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慨。
答案:⑴C(指年老)(2)D(①代词,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把④表顺承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而”(3)D(叙述自己幼时的远大抱负)
创新题:
10、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2)两题。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全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十九首》最初见于代萧统的《文选》,是一批汉代五言诗,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1)下面对诗句的解释不能成立的一项是()
A.“行行”句是说走了又走,越走越远;“生别离”指与“死别”相对的“生离”,“生离”总比“死别”要强,表明心存重见的侥幸。
B.“胡马”、“越鸟”句可以理解为比喻不忘本,也可理解为比喻同类相求,还可以理解为是比喻南北暌隔之感。
C.“浮云”“游子”句可以理解为是比喻邪佞之谗毁忠良,也可以理解为是比喻游子在外另有新欢而负心不归。
D.“弃捐”“努力”句,可以指被抛弃捐舍,也可以指把悲愁丢开不要再提起;可以理解为是自劝,也可以理解为是劝人。
(2)下面对此诗的分折评价不正确一项是()
A.这首诗在语意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可以使读者有更多种解说,感受意念活动更为深广丰富。
B.这首诗表现了深沉的离别之苦,而在明知“浮云蔽白日”的情况下不免走向绝望,绝望之后则是释然,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
C.全诗16句,中间换韵;而换韵的地方也正是划分段落的地方。前后两大段,前一段重在写离别之苦,后一段重在写思念之切。
D.诗句显示了“回环复沓”的特点:“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意思相近而措辞不同。
答案:①A。“生别离”,是“活生生地”分离了,此种“生离”,其苦略同于“死别”,强调的是离别之苦,而不是“心存侥幸”。②B,诗中有一点绝望,但完全没有“释然”和“解脱”。这首诗的感人之处恰恰在于:明明知道相见的日子无期,相待的年华有限,但依然不肯放弃希望。
11、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题目。
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藬。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注]这是李陵送苏武归汉时唱的告别歌。汉武帝时,李陵率兵5000人,长途跋涉攻打匈奴,战败后被迫投降。汉武帝族灭其家。
(1)下面对此诗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两句回忆当年为国家领兵出击匈奴,长途奔袭,不畏艰苦,表现出自己英勇无私、忠君爱国的情怀。
B.三、四两句写弹尽粮绝,士卒死伤殆尽,自己被迫投降,声名扫地,唱出失败而降的弥天大憾。
C.最后两句说自己的老母已经逝去,再想报恩也无处可报了,诉说的是累母至死的愧疚之情。D.此诗是受苏武荣归的刺激而作,表现了李陵处在激烈的民族矛盾时代的尴尬处境和沉痛的心情。
(2)下面对此诗艺术表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君将”一语表白了他英勇作战的动机,也为下文“老母”被杀一事从反面铺垫,有遥相映衬的作用。
B.由于众寡悬殊,终于损兵折将、无奈事敌,诗句只是从严以律己的高度述说艰难羞辱,更能博得人们的同情。
C.全诗言简意赅,语短情深,从高昂豪迈到羞辱沉痛,再到婉惜怨愤,强烈而又富有变化,使人听到一种百感交集的心声。
D.为了一抒胸臆,作者精心构思,并学习(楚辞)而多用“兮”字,使诗句更有节奏感,更便于歌唱。
答案:(1)C。诗的最后两句实是向行者诉说自己不能归汉的原因。(2)D。在送别宴上即席而歌,只有直抒胸臆,未必有什么“精心构思”,如果说是“脱口而出”也许更切合实际。诗用“兮”字,刘邦《大风歌》朋之,蔡琰《胡笳十八折》也有之,看来是一种用语习惯,未必从《楚辞》学来。
12、阅读下列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这是诗人由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后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时,回赠友人元珍的一首诗。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戏答元珍”的“戏”是“随便”的意思,古人常常故意以反映其真实思想的严肃作品称为“戏作”。
D.首联中“天涯”“山城”均指诗人贬官谪居之地夷陵,“天涯”表明此处是山高皇帝远的悠闲自在之地。
C.“惊笋”套用“惊蛰”,借此状写春笋,以“欲”字再赋笋以知觉,写出了春雷行天、春笋欲出的早春景色。
D.“物华”是指美好的风光景物,诸如上联所写的有橘竹之乡盛誉的夷陵地区特有的美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风疑不到天涯”句暗寓皇恩不至,其写法和内蕴与“春风不度玉门关”类似。
B.二、三联写由所见、所闻到所感,转接自然;景之鲜活,情之万端,尽在其中。
C.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议论,表现了诗人被贬之后抑郁低沉、怨恨难平的思想感情。
D.全诗写景自然清新,抒情一波三折,将诗人之笔与政治家之情融为一体,可见其大家风范。
答案:(1)B(2)D
13、《史记》中有一段文字对屈原的精妙描绘,古往今来,备注推崇,现选取一段,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作者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答:。(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
A.人穷而反本
B.谗人间之
C.靡不毕见
D.其文约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作者认为,屈原不被世人容纳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1)大王偏听偏信,小人谗言离间,因而忧愁幽思。(2)处境困顿离间显现简洁(3)他所运用的语言小但是它们的意义深远广大;推及这种品志,即使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4)屈原志洁行廉,与世俗格格不入,故遭受排挤流放。

情真意切释猜嫌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真意切释猜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情真意切释猜嫌
教学目标:1、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2、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教材所涉及的教学领域
高二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的、多角度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板书)
二、小说发展史(板书)
朝代程度体裁特征典型作品
魏晋南北朝以前开始神话传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人”“志怪”《搜神记》
唐朝成熟传奇《李娃传》、《柳毅传》
宋、元时期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言二拍”
明清时期顶峰文人独立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红楼梦》
三、《红楼梦》一书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及成就。
曹雪芹的《红楼梦》在继承文人独立创作的传统基础上,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官僚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美好情感,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为封建末世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悲歌。(板书)
人亡
红楼梦
家散(板书)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中国白话小说的高峰,《红楼梦》是一部集园林、绘画、服饰、饮食、医药、歌词诗赋为一体的文学大作。
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板书)
四、课文分析
1、解题
节选《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迎春、贾惜春、贾元春、贾探春、秦可卿、李纨、妙玉、贾巧姐。(板书)
2、播放图片,评头论足。
人物外貌:
(1)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月,行动处如弱柳抚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2)薛宝钗:体态丰盈,健康活泼。
提问:这样两个生活在贾府里的人物,她们有没有可能成为好朋友?为什么?
3、分析人物身份及特定环境背景。
4、分析人物个性化语言
人物身份相吻合
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定环境相吻合
人物性格相吻合
人物思想相吻合
5、小结人物形象
林黛玉:敏感多疑、孤高傲世、超凡脱俗、曲高和寡、尖刻小气、谨慎小心。
薛宝钗:知书达理、行为豁达、举止得体、深得人心。
6、总结
老舍先生说“文学是语言”。《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塑造出一批批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得力于人物语言的精妙安排,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7、拓展练习
《阿Q正传》人物语言连线题
“你这断子绝孙的阿Q。”赵太爷
“浑小子,不要命了,你是我的本家吗?”小尼姑
“你的骨头痒了吗?”秀才
“你反了!”“亡八蛋。”王胡

离骚


离骚
【设计说明】
大纲指出:要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任意堆砌。”高中文言文教学首先使让学生将文言文读懂读透,在理解上下一番功夫然后才是鉴赏与品读。而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也说:“学习语言要把读作为开启语言宝库的钥匙,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读是语文课第一教法。对于抒情性极强且语言优美的文言文,更是如此。
《离骚》是一个自言其忧而又苦不得志的人生故事,是一番志行高洁而又忧国忧民的心灵追问,是一曲超脱世俗而又高奏自我的华丽乐章。针对这样的文章,我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合作解决疏通文意,共同探究文章内涵,引导学生感悟《离骚》的魅力,理解屈原的人生追求的五彩之梦,在朗读与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体会节奏感、韵律美。
3.积累重点词语,疏通诗句,理解作品内容。
4.初步感受并理解屈原所表达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诵读全诗,感受“骚体诗”的语言特点;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文本
(播放电影屈原片段)
师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屈原
(字幕屈原)
师大家对屈原了解多少?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
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师非常好,他介绍的非常全面,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生(齐声)《离骚》
师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
生(充满疑惑)
师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呢?
生苦闷忧愁
生不得志
生被流放了
师都可以,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这样说的: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合作探究
下面让我们走进《离骚》,走近屈原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默读速读全文,总体了解文章内容。
(2分钟后)
师对文章,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比较晦涩难懂。下面请按照我们的学习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可在组内讨论解决,最后再有难点可有小组长提出。
(全班七个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民生”在本文是个疑点,应该说既是屈原的人生之义,又是人民生活之义。既哀叹自己人生的艰难,又深深同情更广大的人民。
2.鸷鸟之不群中的“之”的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
3.集芙蓉以为裳中的应读chang二声。古代此字指下衣。
师《离骚》好读易懂吗?
生不好读太难懂了
师这样的文章需要反复地读要找出规律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下面大家
听听濮存昕读的,听听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放录音)
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生美(齐声答)
师韵律感很强屈原是通过什么手法做到的呢?
生用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生用了很多叠音词。
生大量用“兮”字。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师“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
“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生押韵,不过不太明显。
师《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固时俗之工巧兮,佰规矩而改错;背绳
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错和度是韵脚。
此外,还有节拍的使用上,每句基本上都是三个节拍,如:民生--各有--所
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投影文字)
师好,同学们自由大声读文章,体会一下离骚的韵律美与音乐美。
(5分钟后)
师下面大家齐读全文。
(而后男女分开再读两遍,最后再让个别普通话较好的同学读)
师好,大家都应该这样读。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初步感受了离骚韵律美音乐
美,疏通了文意。下节课我们将走进离骚走近屈原的内心世界,感受离骚的内在意蕴。
作业:1背诵全诗
2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讨论,翻译全文。
(下课)
第二课时
三、共同探究
师我们先检查背诵,进行比赛。
(先检查个别学生背诵,而后全班七个小组各推出一名同学进行比赛,看谁背得最准确最流畅。同学们都很积极踊跃。基础较好的同学能流利的背下来。
(8分钟后)
师大部分同学背的很好,没有背过的要继续努力,下面我们一同探究屈原的内心世界,看课文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表达了屈原什么养的思想感情呢?
生哀伤难过痛苦
师很好,为什么呢?
生被流放了
生不受楚王信任了。
师用原文的话回答
生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师为什么被贬黜(投影两字)?因佩戴和采集香草吗?
生不是(齐声答)
生灵修之浩荡。(投影灵修浩荡)
生众女嫉余之蛾眉,谣诼谓余以善淫。(投影众女嫉余)
生时俗之工巧,偭规矩而改错。(投影世俗工巧)
师君王荒淫。小人进谗言,世俗投机取巧,还有“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正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不愿苟且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面对此种处境,屈原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生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师很好屈原在这几句话中都谈到了死,不管是九死,还是体解。我们都
知道屈原是投江而死,屈原是不是因为这些而自杀呢?
生不是,屈原是因为楚国国都被秦攻破而万念俱灰才以身殉国的。
师此时的屈原虽然很痛苦忧伤但是还是恨之深爱之切。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屈原怎么做的呢?
(齐读三四段)
生将要回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生“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趁着迷路不远回归家园。
生“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生“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修养自我
师这些思想和晋代的陶渊明回归田园的精神一样吗?大家讨论一下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一样的都是厌倦了官场生活而归隐的
生不一样,陶渊明是彻底的厌倦了污浊的官场而回归田园的,他是毅然决然的,而屈原则对楚王还抱有幻想,依恋着楚国,热爱着楚国,希望有一天楚王能够悔悟。
师都有道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表明自己的高洁屈原还怎么做的呢?
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生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生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师这些打扮可谓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屈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的
高洁与永不向小人屈服的决心。是知识分子坚守自我的第一生呐喊。
师纵观全文,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艺术形象向我们走来,一个越来越鲜明
的艺术形象呈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本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呢?
生他英俊潇洒,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
写上“屈原”二字,我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
生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主张举贤授能。
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师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
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师文章塑造了一个如此生动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呢?
生运用了比喻手法。
生运用象征,芙蓉香草象征高洁的品性。
生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生夸张,想象等等。
师(投影总结)
1.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2.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
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美。
3.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
中又富于变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上两例属于在一个完整诗句里,上下句构成对偶。“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一例是两个完整诗句的上、下句构成对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这一例是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楚辞体”语言华丽丰富多彩灵活多变,通过学习《离骚》,我们领略了此文体的巨大魅力,丰富了我们的五彩人生,感受到了屈原的九死未悔的问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离骚》的魅力。
(全班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学习了《离骚》,认识了屈原,你一定有很多感慨,对屈原遭遇与投江有很多看法,有许多话想对屈原说。请以“屈原,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表达你的观点。
(下课)
【教学反思】
《离骚》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是一首优美且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本课教学主要以诵读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力图改变以往的以考试为目的,以串讲为方式,以强化知识点为目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努力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树立积极地人生观和世界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诵读,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文本的艺术魅力,用心聆听屈原的心声。在自主合作中解决了文言知识,在探究中,理解了屈原九死未悔的精神。潜移默化中同学们也增强了爱国意识。整堂课同学们的热情较高,思维活跃,讨论激烈。课堂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是第二课时时间较紧张,重点没有很好的突出出来,对陶渊明和屈原的比较讨论因时间关系,也太肤浅,欠深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99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