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新教材)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新教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014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本册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0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多位数计数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使用(见教科书第3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一年级下册的计数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也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
2.多级数位顺序表教学数位、计数单位、大数的读写时使用(见教科书第20页)。可以自制,制作原理和方法与二年级下册的“万以内数位表”相同,只是要把数位扩展到千亿位,加上数级、计数单位等的内容,并可在表的下面贴上一张白纸或连接几排插袋,便于进行读、写数的练习。
3.计算器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大数的四则计算时使用。计算器一般分成算术型计算器和科学型计算器两种,算术型计算器可完成基本的四则计算,但是不能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科学型计算器比算术型计算器的功能有所扩展,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统计等运算,能够自动识别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本套教科书以信利牌(TRULY)P-127型小学生专用计算器为例,介绍电子计算器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算盘教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时使用。教师应准备一个算盘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再准备几个算盘学具。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角的度量和平行四边形时使用。通过操作理解角的大小变化,测量角的大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教学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使用。这几种教具和学具要求有很高的精确度,自己很难制作,可在市场上购买。
7.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用小棒作为算筹记数,找两把扇子认识平角和周角等;根据教科书第57页的“格子乘法表”制作表格。教科书第120页思考题的学具,如果计数器不能代替,可以自己制作类似的便于操作的学具。
备课修改栏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
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
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2、数的产生………………………………1课时
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
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500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教科书第2页主题图)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例1图:
老师:19612368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二)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课本第5页的第2及”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2~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级中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从个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2)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3)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2、个级的数的读法.
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400020081051203025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投影出示数位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
(2)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即时训练.
读一读: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⑥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各数(可以画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按照个级来读─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④即时训练.
读一读:1205000235870018006500256050
(4)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分别:8500┆0300
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
读个级的数.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正确读法: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③即时训练.
读一读:243080023000050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3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5页的”做一做”
2、课文第8页第2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不体会:同样的数字放在个级和万级的读法不同。
3、课文练习一的第3~5题。
第3题呈现了一个情境: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读数方法,探索比较方面的读法,体现了由学生自主先哲合适的读数方法。
第4题呈现三幅北京景观的图片,让学生正确地读出图下面的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亿的内数读法的理解,提高学生读数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由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体会和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的数,在读个数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联系两个0或着三个0的只读一个零),没级末尾的0不读.

第三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写法.(课文第6页的例3、第7页的”做一做”及练习一中的第6~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难点: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先要求学生读出下面各题的数.
320001200000105000030080000
40500000186400108640010086004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发.
2、万以内的数的写法.
(1)出示9650,学生读:九千六百五十
擦去”9650”,让学生根据”九千六百五十”写数.
(2)出示”7080”,学生读:七千零八十”.
擦去”7080”,让学生根据”七千零八十”写数
(3)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体会.
学生可能回答:
(1)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就写0占位.
(2)要注意含有0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以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掌握了这些方法,还谈到了写数的体会,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很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写数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亿以内数的写法.
2、教学例3.
(1)投影出示:
语音播出:”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
①尝试写六千八百五十万.(对照数位顺序表)
②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如:
六千八百五十万含有几级的数?(两级)
你怎么知道?根据什么?(读数时有”万”字)
万级数位上是多少?个级的数是多少?
④写数步骤:
先出示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写万级上的数.
问:六千八百五十万,写在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生:6850.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6850
写个级上的数.
问:个级数位上有没有数?(没有)
没有数怎么办?(用0表示或用0占位)
如果不写0,就剩下”6850”性不行?为什么?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在6850后面写上”0000”,即68500000.
⑤读一读.
同样,把68500000分级,在读做:六千八百五十万,然后和原来的读数(原题目)进行比较,检验.
(2)显示: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①让学生尝试写数;
②引导启发:含有几级的数;
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个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要注意什么?
(同样,这也是含两级的数,万级上的数字是”3080”,个级上的数字是”0000”.在写数时要注意:万级上的“零”要用0表示,个级数位上要用0占位.)
(3)写一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①同样,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学出这两个数;
②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验;
③提出存在的问题,有同学或来势来讲解;
④全班交流,板书正确写法: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15693000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6723112
⑤看数读一读.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7页”做一做”
(1)由学生独立完成,请4位同学上台板演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全班校对.
2.课文第7页:“你知道吗?”
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对学生形成数感,感受数字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素材。
3、练习一的第6题的一、二排
第6题“看计数器写数”要求学生对照计数器上的数位顺序,看珠子写数2、练习一的第7题,
本题没有数位表来支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数位线或数位格来代替,逐步过度到直接写出.
四、练习一的第6题的第三排
五、总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课题:练习课
练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3.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树的读,写法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媒体:
数位顺序表、实物投影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________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2300┆0000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234┆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___
“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
1020┆0800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2.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13090034,96000000,860100,13909000
(2)写一写:九千六百万一千三百九十万九千
八十六万零一百一千三百零九万零三十四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线?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表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1)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度到直接写数.
如:第一步,先明确有几级的数.
第二步,划线表示万级,个级万级个级,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每级含有死个数位.
第三步,分级填上数字:10250600/万级个级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课本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让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课本练习一中第9题.
要求:
(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比如第(1)小题.
提出问题:最高位是什么位?
(对照数位顺序表)百万位上写什么数字?十万位上写什么数字?
千位上写什么数字?其余各个位写什么数字?
(3)第(2)(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一的第10.12.13.15题.
第10题呈现了一个读,写数的实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数.教材这样设计题目的目的既可使学生感到有趣,也为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提供了素材,因此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并组织开展活动.
第11题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读,写其中的数.图片的内容可使学生了解有关知识,扩大视野.
第15题是判断题,同过呈现的4个数据让学生说出是否合理,不仅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了学生对大数的数感,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练习课本练习一的第11题
五、总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课题:比较大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文第13页的例4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比较两(或两个以上)大数的大小
2.通过探索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多个(两个以上)大数的比较.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比较大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读出下面各数.
3280023000812300803200000
要求:
1.题目用课件逐一出示;
2.学生看数后,读数(每小题可请1.2位学生来读);
3.课件出示每一题读法;
4.全班对照数字,齐读一遍.
二.讲授新课.
1.对照数位顺序表,读数并回答问题.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
400000
4000000
(1)读一读:400000读作四十万
4000000读坐四百万
(2)回答问题.
十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个十万)
百万位上的”4”表示什么?(表示4个百万)
同样的数字─”4”在不同的数位上所示的大小一样吗?
(3)比一比,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
(4)想一想:如果去掉数位顺序表,你能否一下看出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你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说:从数位的比较可以容易看出谁大谁小,一个是七位数,一个是六位数,七位数大雨六位数.
这种想法很好,也很正确,教师应给予肯定,表扬.
(1)比一比
(2)700000和60000009999和111111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紧接着出示:
6500000和5600000
问: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那么,又是哪个大哪个小呢?
生:6500000大雨5600000.
问: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读数.根据数位顺序得出六百五十万大雨五百六十万.(两个数的最高位都在百万位,一个是6,一个是5,6个百万大雨5个百万.)
引导探索:可是5600000中的第2个数字是6.而6500000的第2个数字是5,6比5大.我说5600000大雨6500000行不性?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学生并不难判断,很容易说出理由.老师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概括出位数相同时,两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规律.)
启发: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位数相同时,看最高位(学生可能会表达成”第一位”,教师要予以改正.)最高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最高位数字小的,这个数就小.
紧接着,教师再出示:
3306558和3380000
问:那个大,那个小?你又是怎么比较的?
等学生争取回答结果并说出比较方法后,老师再问,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应到学生概括出:最高位上数字相同,就看后一位数字,后一位又相同,就看再后一位的数字,这一数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反之亦反.
3.教学例4
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
(1)先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的位置;
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2)问:你去过这些省吗?看到了什么?给同学做个简单介绍.(学生知道什么就讲什么)
(3)幻灯出示各地区特点的形象图片,教师先对这些文化名胜作简单介绍,然后再呈现各省的面积数.
(4)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5)随意选取两个省份的面积数进行比较.
如:黑龙江:454800内蒙古:1100000.
经过以上的基本题练习,学生根据位数多数字大,位数少的数字小,很容易得出结果.这时再要求学生用””号表示,得
1100000454800
又如比较:西藏:1210000和新疆1660000.
学生根据,位数相同,从最高我诶开始比较,也很容易得出结果.
12100001660000
(6)引导归纳大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饿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看,哪为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7)同桌合作,强化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省份中随意选取两个省份,比较它们的面积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1.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出问题:根据面积大下,将这六个省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请排一排.
(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
(3)引导概括比较方法.
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七位数的有:110000012100001660000
六位数的有:454800720000485000
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开始比较,先出现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个七位数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你是怎么比较的?
提问学生回答比较方法,过程,引导全体学生明白比较方法.
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②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
③然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七位数:166000012100001100000
六位数:720000485000454800
正确排列:
166000012100001100000720000485000454800
三.课堂活动
课文第13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树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习二的第1.2题.
这两题是配合”比较大小”安排的练习题.第一题是联系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2题是联系比较死个数的大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联系完成后,可以安排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及过程,看看哪一种方式简便,哪一种便于比较数的大小.

第六课课题:大数的改写
教学内容:大数的改写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改写整万的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做范围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出示下面各题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写作:
二百零四万五千写作
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写作
五千八百万零七百吨写作
三百六十四万八千个写作
写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然后幻灯补充正确写数.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读作
3500000读作
10200000读作
86000000读作
学生读数完成后,教师板书补充读数.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如图: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学生明确了整万数与非整万数后,不仅对改写以”万”坐单位的数有帮助而且对将非整万数”四舍五入”到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做了铺垫.)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个”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
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8000030000018000000
学生独立改成.老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投影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怎样把这两个数改为整万的数?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6)想一想:怎么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在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陪.
(7)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12640081328543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写上”≈”
如:1264008≈126万1328543≈133万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联系,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掌握新知;一方面回忆过去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联系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3、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第3题的素材介绍了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改写之后还要求学生进行大数的比较,对两部分知识进行混合练习。
第4题是关于近似数的练习,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对比,区分联系,体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准确数,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近似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第5题是关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6个省份的人口数.让学生求出这些数的近似诉,并提示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了解其他地区的人口数.同时还介绍了我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的知识.
第6题是大数的大小比较,是对上一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第7题是让学会练习将大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对于题目中出现了亿以上的数,对改写不会增加难度。
第8题是先写数,然后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数的产生
第一课时课题:数的产生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顺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位数的卡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10000400045004530453220602006
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
(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追问:哪些数是整数?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l?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谁能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追问:怎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十进制计数法有哪些计数单位?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讲解数位。
(1)提问:阿拉伯数字有哪几个?
说明: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例如386,是一个数,它要用三个数字3、8、6。
追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几个数字?
板书1529。提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些数字?这个数从右往左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指出: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下面数里各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多少?2625313
说明:数字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数字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2.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
除了已经知道的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外,多位数的数位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请看整数的数位顺序。
提问:从右往左除了已经学习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外,依次还有哪些数位?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认识数级。
说明: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右往左,哪些数位是个级?哪些数位是万级?哪些数位是亿级?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3)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4)做“练一练”。
3.认识多位数的组成。
(1)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143248126324841263248
(2)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一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625382345673214561732150
(3)下面各数亿级、万级、个级上的数各是多少?
26300420632451230432512072462130
引导学生先分数级,再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数级上各是多少。
(4)从左往右,先根据数位的顺序,指导学生说一说下面各数的组成;再根据数级的顷序,告诉学生每一数级上各表示多少,并让学生说一说。34002603400623054000
四、小结和练习

第二课时课题: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2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
2、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数。
3、通过归纳亿以内数的读数规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数位顺序表和亿上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拨数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要求同学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学生口答。
2、投影出示:
(1)、10个亿();10个十亿是()十个百亿是()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三、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47690000、7002000
(二)探究新知
1、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提出要求:在拨数器上一千万一千万地拨,一直拨到九千万。
问:九千万加一千万是多少?千万位满十怎么办?(板书:亿)
在拨数器上一亿一亿地拨珠,一直拨到九亿。
问:九亿加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怎么办?(板书:十亿)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百亿、千万亿。)
板书:十亿、百亿、千亿
指出: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1
(1)、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六十一亿
引导学生先按个级的方法读六十一,再在后面加个“亿”字。
(2)、要求学生在拨数器上拨出一百亿四千万二千并按刚才的方法读出这个数。
(3)、要求学生读出“做一做”中的练习题中的数。
(4)、小结:亿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那买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后,兴高采烈地去结帐时,结帐处的阿姨是怎样给你们算帐的呢?用计算器算帐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什么土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
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作业提前布置)
教师:昨天让大家回家调查发结帐时所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说说。
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呢?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课件简单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2、珠算
(1)介绍珠算
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之一。据记载,十五世纪初期,珠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韩国等邻邦,成为东亚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梁、档、框、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有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等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
4、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
用食指拨去世、2、3、4、
用中指拨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有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
(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2)说说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
(3)认识计算器的面板。

用计算器的计算
第一课时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课本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投影下列题目。
57+26=82-49=12×27=351÷13=
36+47=41-18=26×28=544÷16=
师: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
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计算器的认识
1.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2.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3.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
4.出示思考题
(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
(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通过实验自己验证)
5.汇报结果
(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
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
(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和等号键)(板书)
练习12÷4(说出过程)
(3)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
例如:9-3,
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留.
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
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二)计算器的应用
1.出示例1:用计算器计算386+179825-138(板书)
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
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
练习:
750+1473=2983-627=32×68=
1548÷43=49×39=17805-3976=
小结:加、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
2、教学例题2
出示:9999×1
9999×2
9999×3
9999×4
(1)独立计算,把结果写出来。
(2)观察,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
出示:9999×5
9999×7
9999×9
(3)按照找出的规律,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这些题的答案。
(4)运用计算器对答案给予验证。
三、巩固反馈
1.用计算器计算.
48+97146-89301+2741952-764
102×634608÷3627×391596÷38
2.用计算器计算
591-243+20752×34+6253815÷35-27
32×59-10348004÷92+768027-7570-84
3.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吗?
五、课后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
69000+135000=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920084+1540217=
2.用计算器计算.
203-2584÷76=2405÷(85-48)=
35×(729÷27)=7641-56×82=
2412÷(288÷8)=470+21×1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课本第28页到32页练习三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2.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目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计算器,数学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
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2、教材第28页的第5题。
(1)投影出示,读题。
(2)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
(3)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
3、写出下列各数。
(1)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
(2)四亿零八十万七千写作:()
(3)六百亿九千零二万写作:()
(4)一千零二亿零二十万写作:()
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1)300000000=()亿
(2)2800000000=()亿
(3)80200000000=()亿
(4)50000000000=()亿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第15题
(1)四人一组,分组游戏。
(2)讲明游戏方法
每人用数字卡片摆出一个多位数,其他三人分别读一读。
(4)反复摆、读,交流自己的读数的方法。
2、把下面相等的数用直线连接起来。
2045000000七亿
32100000000七十亿零八百零五万
700000000三百二十一亿
350070000二十亿四千五百万
7008050000一百零三亿
10300000000三亿五千零七万
3、用3、6、0、0、0、0、8、9、这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不读0的数。()
(4)约等于1亿的数。()
(5)改写成8369万的数。()
4、教材第30页第13题。
5、教材第31页第14题。
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6、教材第32页的第19题。
(1)看清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口算结果
(3)出示题目的下部分。
(4)看看结果是否合理,分析一下错误原因。
(5)计算出精确值进行验证。
(6)谈谈做题感受。

小编推荐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新教材西师版)


学校四年级班姓名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中带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5、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7、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8、(0)不能做除数。
9、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注意:整除要求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没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在用整除描述6÷2=3时,是被除数6能被除数2整除,或除数2能整除被除数6。
10、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a×b=b×a
1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
12、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字母表达是:(a+b)×c=a×c+b×c
13、积变化的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两个因数都扩大(缩小),积也扩大(缩小),两个因数扩大(缩小)倍数的乘积就是积扩大(缩小)的倍数。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14、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用小括号把两个数字括起来,中间用逗号隔开,如(6,5),前面的数字表示列,后面的数字表示行,点(6,5)表示第6列第5行。
15、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用力拉三角形时,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表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对应的高和底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三角形有三条高。
17、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18、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9、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0、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60°。
21、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2、
23、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24、小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用“0”补足。
25、单位换算的基本换算关系: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进率。
26、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27、整数加法中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28、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也相等,内角和为360°。
29、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30、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31、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
32、求平均数的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平均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上海市新教材全册教案


01开学了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学、校、老、师、一”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横”,认识田字格,并在老师指导下描摹“一、二”。

4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校名中的字。

重点和难点

1能读准“学、校、老、师、一”的字音,并能在朗读课文时正确认读。

2尝试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里正确描摹“一、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课文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小学生了,还记得开学那天,你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进校门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师述:有一位小朋友把他开学第一天看到的情景写成了一段话。题目就是开学了

板书课题1开学了

4学习生字“学”:跟老师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老师领读课题。

说明:

教学这篇课文时应该已经开学两三天了,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亲身经历,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意在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学生还没有朗读和识字的经验,所以教学以示范、跟读为主。

二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师述:看,这是开学第一天,这位小朋友在学校门口看到的情景。校门口真热闹呀!老师向同学们微笑,花儿向同学们点头。我们来听听,他写了些什么?(放课文录音)

2交流:他说了什么?

3(出示课文)老师领读课文。

说明:

交流时(包括第一环节的交流),注意表扬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句子复述完整的学生,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明确说话要求。跟读课文时老师用教棒指着课文,老师念一句,学生跟一句,要求语气连贯,不顿读,一开始语速可以慢一点,读的过程中注意鼓励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跟读和练习,逐步达成目标

4教学生字:(出示词语卡片)学校、老师、一

(1)老师领读、学生自由读、小老师带读。

注意正音:师(注意声母sh,舌头翘起来,靠近前腭,但不要卷)

(2)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5指导学生跟着录音指读课文。

(1)讲清指读要求,教指读方法:左手压书,右手指字,跟读课文。

(2)生跟读课文,老师及时纠正姿势,落实指读要求。

说明:

学习生字时渗透汉语拼音教学:“师”的发音方法。指读是起始阶段的主要读书方法,因此应讲清要求。教师还应在指导学生指读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摆脱指读。

三朗读句子,巩固识字

1老师引读,出示句子。

(1)师:开学了,我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我看见——(出示句子:校门口,花儿向我点头,老师向我微笑。)跟读,齐读。

(2)师:我多么自豪呀!——(出示句子:从今天起,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跟读,齐读。

2抽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给“学”和“老”找朋友)

说明:

加强句子的朗读既可以突出重点又能巩固识字。老师从语气、语调上进行示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认识田字格,描写生字

1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左上左下格、右上右下格、中心点。

2组织复习《我爱学语文》中正确的写字和执笔姿势。

3指导描写“一”:认识笔画“一”、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描摹。

描写“二”: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描摹。

说明:

由于学生是初次写字,老师要舍得花时间教学生认识田字格。坚持不懈地以正确的写字和执笔姿势要求学生。写字时,应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五拓展活动,自主识字

要求:今天出校门和明天进校门的时候认一认校名中的字,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进行交流。

说明:

让学生通过看看、认认校名中的字,感受处处是识字的课堂,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02王老师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王、教、室、语、文”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和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巩固笔画“横”,认识新笔画“竖”,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王”。

4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新书的书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5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组织学生交流:开学这几天认识了哪些新老师?

2出示课题:2王老师

(1)指名读,齐读。

(2)教学生字“王”。认识新笔画“│”,指导学生书空。

说明:

组织学生交流新认识的老师,意在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交流时,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只要学生有说话的积极性,交流时能声音响亮、说清“哪位老师,他教什么”,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

生字“王”,可能有部分学生学前就认识了,所以在教学字音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学习时,还可引导学生说说是从哪里认识的……,渗透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教学时,重点落在字形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书空,巩固第一课所学的笔画“横”,认识新笔画“竖”,渗透“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一边听一边手指,思考文中的王老师是教什么的?

(2)组织交流,出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学习生字“语、文”。

2出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教学生字:“教、室”。

(1)找一找:调皮的生字都躲在课文里了,请小朋友找一找,圈出来。

(2)听一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你听出这些字宝宝叫什么了吗?

(3)认一认: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呢?

3巩固识字。

(1)叫号游戏,复习巩固4个生字。

(2)词语长火车。(词语由生字和熟字构成,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复习生字。)

说明:

识字是这一环节的重点,结合刚入学儿童的特点进行。在学习生字中,可分3步,“找一找”,重在让学生整体认识生字字形;“听一听”,重在让学生听清字音,交流时要注意正音,“室”是翘舌音,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准翘舌音;“文”的读音要注意与上海话的区别。“认一认”重在巧记字形,这里教师可启发学生回忆:从哪里见过这些字宝宝?从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积累,识记生字。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指导学生听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跟读课文。

2组织小组活动: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

3各种形式的朗读交流。

说明:

由于课文中还有许多字学生并不认识,所以马上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会使学生感到困难,从而丧失信心。教学中,教师应以听入手,组织学生跟读和指读,字字过目,出声朗读课文。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引导他们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如:合作读、比赛读、表演读……

四游戏巩固,拓展积累

组织小组游戏——理书包,认书名。

1小组合作认读一位同学书包中新书的书名。

2组内同学展开比赛,比一比,谁认的书名多。

五书写练习

1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2指导学生练习描摹“王”;师边写边说笔顺。

3学生练习描写。

4评选“写字小能手”

说明:

本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训练时教师可采用:书写前,组织学生唱唱写字歌、做做写字操,帮助学生纠正书写姿势;书写时,在学生耳边轻轻提醒……使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教师要重视示范指导。示范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横的长短,观察书写笔顺。使学生养成先观察再落笔的写字习惯。

03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午、书、电、脑、上、足”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基本做到字字过目读课文。在跟读的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巩固笔画“横”和“竖”,认识笔画“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午、上”

4通过参观校园,大致了解学校的“图书馆、美术室、电脑房、操场”等。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午、书、上、足、电脑”6个生字的读音,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组织学生交流参观了校园的哪些地方,出示相关场所的名称(电脑房、美术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大队部等)

说明:

交流时的要求学生做到声音响亮,尽可能说清楚。

2跟着老师领读场所名称。

3利用媒体或图片揭题:我们的学校

4跟读课题。

说明:

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熟悉一些场所,让他们对此具有感性认识,然后在交流时出示各场所名称,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感知课文,教学生字

1组织听课文录音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反馈听到的内容。教师调整黑板上场所的名称,再现课文中的生字:电、脑、书。

说明:

生字的反复出现,降低了学生记生字的难度。

(2)用课件或图片演示电脑房、美术室、图书馆、操场等场所。

2听课文录音,学生看书,手指课文跟录音读。

3出示第一节,教师示范读(长句的停顿),学生跟读。

说明:

课文第一节是句长句,通过教师的示范、指点,可化解学生朗读上的难点,培养语感。

4生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

5教学生字

(1)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已识记的字。

(2)教师适时指导:

读准“上”、“书”、“是”三字的翘舌音。

指导读“午”,把第三声的音读到位。

开火车读,同桌对读。

认识笔画“撇”,学生跟读,书空。

(3)组织交流识字方法

说明:

课文中有些生字可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教师要适时正音,尤其是要指导学生说准第三声及翘舌音,字形上可渗透“目”字旁及认识笔画“撇”,教师还可在学生交流时帮助其归纳科学的识字方法。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再听课文录音,帮助学生正音。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比赛读课文。

四巩固识字。

1词语:开火车读。(媒体或卡片)

2游戏:如一字开花,给“书、电、上”找朋友等。

说明:

通过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五描摹练习。

1写字准备。(写字歌,手指操。)

2示范书写:午、上,学生练习描摹。

3评选“最漂亮的字”。

说明:

本阶段重在指导学生正确描摹,激发写字兴趣及渗透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在示范指导中,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书写笔顺,有意识渗透先横后竖,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同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纠正写字姿势,最后通过评选激发兴趣,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04唱游课上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唱、游、课、天、歌、大”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复习“午、上、教、学”。读准多音字“教”。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巩固笔画“横、撇”,认识笔画“捺”,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大、天”。

4、在识字活动中认认教室、办公室门牌上的字。

重点和难点: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6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独立或半独立地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学生字

1谈话:开学已经好几天了,这些天里,你们上了哪些课?最喜欢上什么课?教学生字:课

2出示课题:4唱游课上

(1)指名读,齐读。

(2)学习生字:唱、游;词语:唱游课;复习:上。

说明:

课题中有三个生字,分两步学,以降低难度。

读音方面教师应注意正音,特别是“唱”字。字形方面,可渗透部首“口字旁”。

二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

(1)要求:一边听一边手指。思考:唱游课上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组织交流。

2结合词句,学习生字。

(1)读词语:唱歌。学习生字:歌、

(2)跟读句子:老师教我们唱歌、跳舞。(读准多音字“教”。)

(3)跟读句子:我对着大镜子边唱边跳。学习生字:大。

(4)比较识字:大、天(顺口溜:一横加“大”,天、天、天。)。

(5)学写字:大、天。

①做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②示范书写:大、天。(复习笔画“横、撇”;认识并写好笔画“捺”。)

③学生练习描写。

3再听课文录音,圈出生字。

(1)边听边圈出今天刚学的新字。(唱、游、课、天、歌、大、)

(2)组织同桌互相认读圈出的生字。

说明:

结合听课文录音后的交流,联系词语和句子,学习生字“歌、大”;再由“大”,引出“天”。这样安排,能使识字与课文的语言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识字要求。

写字和识字紧密结合,只是一种尝试,一方面与课文的特点相吻合,另一方面又能巩固识字,这样通过观察、巧记字形,效果可能较好。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跟老师读课文,要求学生字字过目读课文。

2组织小组活动: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

3朗读大比拼:各种形式朗读。

说明:

这一环节的朗读还是从跟老师读开始。朗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字字过目,出声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课文,巩固识字。此时,教师要深入学生小组,重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词语长火车:唱游、唱歌、上课、一天、上午、大学

2一字开花:给“天”找朋友。(天空、明天、天气、晴天、阴天……)

说明:

“词语长火车”中的词语,由生字和熟字构成,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复习生字。

五拓展活动,自主识字

带学生走出教室,认一认专用教室和办公室门牌上的字。

说明:

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要求:“看看记记专用教室和老师办公室门牌上的字,比比谁记得对,记得多。”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走、看看、读读,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不仅语文书中能识字,教室里能识字,自己的周围处处都是识字的天地。

05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我、家、爸、妈、牛、在”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读课文。在跟读的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牛、在”。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境中正确认读六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读课文。

教学准备

录音、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用一、二句话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主要介绍家庭成员)

指名交流。

过渡:说得真好,是啊,有的小朋友家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有的还和慈祥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呢。有个小朋友也要向大家介绍介绍他的家呢!

2出示课题:5、我的家

(1)学习生字:我、家

你能认识哪个字?你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个字?

(2)读课题。

说明: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联系自己的家庭情况,介绍介绍家庭成员,是学生非常乐意做的事。这样做既把文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同时还为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随课题学习两个生字:我、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可以随机拼读音节,让学生通过拼读来读准字音,感受拼读的乐趣。同时可渗透一些部件、如偏旁部首、笔画笔顺、书写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如,“家”是“宝盖头”,下面的笔顺是……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一)听录音。

1边听边记,这个小朋友介绍了谁?

2交流。

(1)出示句子:

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属鸡,妈妈属猪,我属牛。

(2)指导读句。

(3)学习生字:爸、妈牛

*爸:渗透上下结构

*妈:渗透女子旁

*牛:联系已学的字“午”,并比较。(顺口溜:午字出头牛牛牛。)

书空笔顺。

说明: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不离开语境,让学生读熟句子的基础上,学习三个生字时各有侧重。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渗透识字方法,如:“爸”,可以渗透上下结构;“妈”,可以渗透女子旁;“牛”,可以和熟字比较,也可以编顺口溜,并书空。

(二)再听录音。

过渡:小朋友除了介绍爸爸妈妈和他自己,还介绍了什么,再听听录音。

1边听录音,边用手指指着课文字字过目轻轻地跟读。

2交流,出示第二小节内容。

3指导读句子。

4学生字:“在”,注意平舌音。书空。

说明:

在学生听读课文时,教师要强调必须字字过目读课文。教师需加强巡视,及时指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游戏巩固

(1)游戏:叫号游戏。

(2)生字大搬家(调换生字的排列顺序,让学生认读)。自由准备。“开火车”读。

(3)出示词语:爸爸、妈妈、老牛、我家。

同桌练习,开火车朗读。

说明: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为让每个学生兴趣盎然,应注意

教学过程中趣味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熟读课文

过渡:我们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把它们放回课文,你还认识吗?

1和老师一起读读课文。

2和同桌互读课文。

3小组之间比赛读。

说明: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关注已学的生字,做到在文中正确认读。

五书写练习

1写字准备。

2书写“牛、在”。

(1)示范书写。

(2)学生书空,自己描写。

说明:

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

06早餐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早、奶、蛋、面、先”5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复习“上、我、爸、妈”等学过的生字。

2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横折”,巩固笔画“横、竖”。在老师指导下描摹“早、面”。

3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4在识字活动认认食品名称中的字。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6个生字的字音。

2能跟着录音或在老师的带领下,独立或半独立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写字本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交流:同学们,你们今天都吃过早饭吗?吃了些什么呢?

师过渡:早饭又叫早餐。

2出示课题。

(1)出示课题:6、早餐。

(2)指名读。齐读。读准平舌音。

(3)学习生字:早(书空,指导笔画:横折。)

说明:

“早餐”一词书面味较重,由学生熟悉的“早饭”引出。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可以渗透拼音教学。

二听课文录音,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我”家的桌子上有哪些食物?

2组织交流。

3结合词句,学习生字。

(1)出示句子:早上,桌子上放着牛奶、鸡蛋和面包。

(2)跟老师读句子。

(3)学习生字:奶、蛋、面(注意“奶”的读音,“面”书空,并巩固笔画“横折)。

(4)学写字:早、面。

①写字准备。(手指操、写字歌。)

②示范书写:早、面。(观察教师书写笔顺,指导写好笔画“横折”。)

③练习描写。

(5)游戏:看图贴词。(牛奶、鸡蛋、面包)

(6)指名读句子、开火车读。

说明:

生字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环境,所谓语言环境,可以是文章,可以是词句,还可以是图片、实物。关键是让学生建立联系,不要孤立的识字。

笔画“横折”在两个字中出现,这里故意分两次教学,通过延时反复,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再听课文录音,学习字词

1看书听录音,要求找出已学过的生字。(复习爸爸、妈妈、我)

2比较:奶和妈的区别。(奶和妈都有女字旁。)

复习“女”旁,“奶”也是“女”旁,因为“妈妈、姐姐、奶奶都是女生,所以这三个字都是”女“旁。

3跟读“爸爸”和”我”说的话。

4重点朗读好“我”说的话。学习生字:先。(用“先”说一句话。)

说明:

此环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另一方面复习前几课学过的字词,后者尤为重要。

“我”对妈妈说的话,是文章的

重点和难点,这里先突破一下,为下一环节扫清障碍。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跟老师读。要求指着书,字字过目读课文。

2自由读(可以指读)。

3接龙读句子。

4小组分角色读(尽可能不指读)。

说明:

朗读课文是学习的重点之一,读好了,既能理解课文,又能巩固识字。对指读的处理,可以从要求指读,到选择指读或不指读,到不指读。目的只是为了做到字字过目和读正确读流利的统一。

五复习字词,拓展延伸

1读词接力。(早上、奶牛、爸爸、妈妈、书面、一大早、上面。)

2小组活动:认一认家人的名字。

(1)拿出事先准备的识字卡,上有学生家长写的家人的名字。

(2)认识字卡上的字。

说明:

最后的复习非常重要,这是在学生遗忘值最高的时候复习巩固。通过新词来复习,又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接触生字,一举两得。

07白玉兰小区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指导下读准“玉、区、银、行、医、十”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复习“我、家、在”等学过的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3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笔画“点”,巩固笔画“横、竖、撇、捺”,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玉、文”。

4在识字活动中认一认路名和招牌上的字。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6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独立或半独立地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个生活小区好吗?(演示小区全景,在小区名上定格。)

2揭示课题。

(1)试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2)学习生字“玉、区”。(“玉”和熟字“王”比较中记忆字形)

说明:

本环节先通过媒体演示漂亮的小区风景,以及教师生动而有感情的叙述,

学生的视听感官都获得了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小区名为“白玉兰小区”,又和课题吻合,自然地出示了课题。

课题中的5个字中“玉”和“区”是生字,另外三个字虽然没教过,但比较常见,可能学生也知道,在教学时,宜从整体入手,先读课题,再学生字。

“玉”字教学,可以和学过的“王”字比较,同时教学笔画“点”。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白玉兰小区里有什么?

(2)组织交流。

(3)跟读句子:小区里有一片青青的草地,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

小区附近有银行、邮局、医院,还有大超市,生活十分方便。

2再听课文录音,试读课文。

(1)指着课文,仔细听录音里的老师是怎么读的。

(2)跟着录音里的老师轻声读读课文。

(3)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

说明:

从听到读是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第一次听完课文后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由此引出课文中的两句句子,让学生初步读一读。然后学生指着课文字字过目地再来听课文录音,跟着录音试读课文。在多次与课文见面后,让学生圈圈生字,自己试着认一认生字,识字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生字:银、行、医、十

(2)全班交流:字音重点:“银”前鼻音,“十”翘舌音;字形上要注意“医”

和“区”的区别。引导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比如:“银行”可联系生活记忆。

4巩固识字。

(1)媒体出示动态的生字(先4个,再6个。可做在小区的白玉兰树的花上,花一朵朵开放。)学生自读、比读。最后让学生记一记媒体上的生字。

(2)游戏“一字开花”:医

说明:

4个生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帮互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识字效果。学生反馈交流识字时,不求面面俱到,字字说清,要注意突出重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比如,用学过的笔画书空记忆、抓住字的某一部分的特征记忆等等。

在巩固识字环节,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还应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能静下心来看一看所学的生字,用心去记一记。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跟着录音指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读。

4组内分小节朗读课文。

5根据画面配音读课文。

说明:

这一环节重点落实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轻声自读,接龙读,男女对读,选择感兴趣的句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等。读的要求也应层层递进。从跟读、试读、合作读,到最后给画面配音朗读,能独立地把课文读正确。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仍应较多地关注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创设一些跟读的机会让他们进行朗读训练,不必要求过高,操之过急。

四拓展活动,自主识字

1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有个叫方方的小男孩要去上学,你能说说他家住在什么路上,上学的路上还要经过什么地方吗?(媒体演示学校附近的路名、招牌名。)

2小组合作认一认路名和招牌上的字。

说明:

运用多媒体,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某个场景入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识字活动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

五观察例字,描写“玉、文”

1媒体演示“玉”的笔顺,学生书空。指导学生观察“玉”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笔画“点”的写法。

2学生自己书空“文”,纠正笔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的位置。

3学生描写“玉”和“文”。

说明:

用媒体演示生字的写法,直观形象,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点”的写法,虽然简单,但要写好也不容易,教师细致地指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08上超市

教学目标

1听录音,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超、市、和、鱼、虾、菜”6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能独立或半独立地朗读课文。

3复习笔画“捺”,能正确地说出“个”和“木”的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描写。

4开展识字拓展活动,让学生认一认物品包装袋上的名称。

重点和难点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6个生字的字音。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写字本、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巩固旧知

1开火车读词语:小学生爸爸妈妈白玉兰小区银行医院邮局

2齐读词语

出示练习:用所给的词语完成填空。

小学生爸爸妈妈白玉兰小区银行医院邮局

玲玲是个()。她家有三口人,有(),()还有她自己。他们住在(),生活可方便了。小区附近有()有()有()还有一个大超市。

3师: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入句中相应的括号里,使句子读通顺?(点名完成填空)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卡片放入相应的括号中)齐读句子。

玲玲是个(小学生)。她家有三口人,有(爸爸),(妈妈)还有她自己。他们住在(白玉兰小区),生活可方便了。小区附近有(银行)有(医院)有(邮局)还有一个大超市。

板书:超市(师边板书边说出该字的笔顺)

5学生字:“超”“市”

(1)读词语:超市

师:在读这个词语时,要注意把舌头翘起来。

(2)交流: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超市?

过渡:有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也来到了超市,他们买了些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

6师板书课题,学生看教师板书:8、上超市(生齐读课题)

说明:

本课通过复习,引出课题。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生字。

教师在板书课题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字的笔顺规律。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写字时应按正确的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在读“超市”这个词语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把舌头翘起来,渗透有关翘舌音的读法,为后阶段的拼音教学奠定基础。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师:这位小朋友和妈妈在超市里买了哪些东西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

出示填空: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还买了()。(点名回答)

2根据学生回答完成填空

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鱼)、(虾)、(鸡蛋)、(蔬菜)、还买了(水果)。

3齐读句子

说明: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还未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教师出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填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同时指向明确,告诉学生该认真听什么,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

4学生字。

师:句子中红色的字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字宝宝。(和、鱼、虾、菜四字变红)你认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点名交流)

(1)交流记字方法

例如:

生:我认识“鱼”,这个“鱼”就是一条鱼的鱼。

生:我认识“虾”,这个“虾”左面是个“虫”右面是个“下”。(你说得真好,你不仅记住了这个字,还知道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我们一起来给它编个顺口溜,左虫右下虾虾虾)

生:我记住了“菜”,这个“菜”就是“菜场”的“菜”,我经常和妈妈到菜场去买菜。

(你真了不起,在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识字乐园,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记,就会认识许多字。)

师:谁能给“菜”找找朋友。

(2)读生字

①生按顺序齐读生字。

②交换顺序读生字。

③做“我说你举”的游戏。(师读字,生就举起该字的生字卡片)

说明:

由于学生刚入学,识字不多,故识记生字的方法比较有限,也比较独特,大多都是联系生活或是记某一部件来记生字。作为教师,我们应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法识记生字,用激励性的言语,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能用更为正确易记的方法来记住生字,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识记生字的能力。

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师:生字放入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跟着录音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到哪,指到哪。

2跟着老师读课文,试着读正确。

3试着自己轻声读课文。

4多种形式朗读全文

(1)指名读。

(2)小组挑战读。

(3)做“滚雪球”读课文的游戏。

(4)齐读课文。

说明:

本环节利用多次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而言,读一段话有点困难,故让学生先听录音读,目的在于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又请学生跟着老师读,而后又提供学生自己尝试读文的机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较正确的读课文,最后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读好课文。在反复读文的同时,生字也在不停地复现,这也是在复习巩固生字,一举两得。但要注意的是,在读文时要求学生读到哪指到哪,做到字字过目。这样既能使学生再次接触所学的字,同时在耳濡目染中也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字。

四课后延伸,识字活动

1交流:说说自己在超市里认识了哪些字?

师:生活中到处是识字的乐园。超市里,物品包装袋上就有许多字。喜欢识字的小朋友请你们把它剪下来粘在我们的语文书上,并认一认上面的字。

2小组合作交流。

五指导写字,描摩汉字

1知识竞答

(1)写字时做到哪三个一?

(2)握笔时要做到什么?

(3)你能说出下列笔画的名称吗?(ノヘㄧ—)

2指导写字:“个”“木”

(师在田字格中写“个”“木”,要求学生边看边想这两个字是按什么样的笔顺规则来写的?)

3集体书空。

4复习“手腕操”,开始描写。

说明:

现阶段的写字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正确地读写姿势,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故在此环节教师采用知识竞答的形式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在指导写字时,教师边板书边说出该字的笔顺,通过教师的自言自语有意识地渗透正确的笔顺规则,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了解该字的笔顺规则,为后面的正确描写做好铺垫。

09看天鹅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鹅、小、多、白”4个生字。“小”读第三声

“水”是翘舌音,“多”是三拼音要读准字音。

2认识笔画“竖钩”,能说出“小”和“白”的笔顺。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

格里正确描写“小、白”。

2能认读韵母aoe。在教师指导下学会aoe的口型儿歌。

3能正确地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小、鹅、多、白”4个生字。

2能认读单韵母a、o、e。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看,水里有什么?(天鹅)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带读,注意读准字音。

过渡:

2天鹅在湖里,低头看着自己的倒影,那倒影多像一个韵母宝宝啊。让我们来认识它。出示e的字母卡片,教师范读,注意嘴巴要扁扁的,学生跟读。

3师带读儿歌:“扁扁嘴巴eee”,师带读儿歌,学生跟读。开火车读。

说明

看图片、采用顺口溜进行拼音教学,一是便于学生读准字母的音,,二是便于识记,三是能使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过渡:引出课题:

4你看,阿姨正带着小弟弟在湖边看天鹅呢。

揭示课题:看天鹅。指名读,齐读。

5学习生字“鹅”。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说明: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字方式,教师应积极地加以鼓励和肯定,同时要及时进行点拨。

二听录音,学儿歌,认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天鹅怎么样?

2出示句子“湖里的白天鹅又多又大。”师领读,要求读准字音。

3学生个别读,男女生读,同桌读。

4学习生字“白”。

(1)教师带读,学生自读。

(2)出示带有“白”字词语的图片:白天脑白金白面白菜白天鹅

请大家看图片读一读。

说明

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特点,用看图片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5学习生字“小多”。

(1)你认识这两个字吗?指名读。

(2)我们要读好这两个字,要注意读好三拼音。开火车正音。

6听《看天鹅》的课文录音,边听边轻轻地跟着录音机里的老师读,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7教师指导朗读。

提示:老师今天教你们一个好方法,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你们也能像录音机里

的老师一样读得好听。

(1)看着课文,请同学们左手按书,右手指读,仔细听听录音机里的老师是怎

么读的?再轻声地跟着读,最后大家大声地读。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他是不是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8听录音,听听录音机里的老师是怎么读的?大家学学老师的样子,读课文。

说明

这一环节有三次听录音的要求,第一次通过听录音,让学生了解儿歌内容,初步感知生字的音,随机学习生字。第二次听录音,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第三次听录音,则是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边听边记的习惯,要求听清录音里老师是怎么读的,感受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9读儿歌

(1)过渡:白色的天鹅把天鹅湖点缀得分外美丽。让我们自己来读读儿歌。

(2)轻声自由读儿歌。

(3)交流。请会读同学带读。男女生对读。

(4)师生轮流读,师生表演读,其他学生做评论员。

说明

加强朗读训练,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文字。老师和学生合作表演儿歌,师生互动,意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现了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10指导背诵儿歌。

(1)男女生比赛读

(2)试背儿歌。

要求:(出示图)能背出的小朋友可以看图一起背,当然不看图能背出更好。背

不出的允许看着书读。

说明

背诵这一环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通过反复多次朗读,就能当场背诵,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大致背出即可。

三学拼音

1学拼音字母a

(1)师:看,这是谁?(阿姨)。跟老师读一读卡片韵母a。

(2)读儿歌:张大嘴巴aaa。自己读给好朋友听。开火车读。

(3)学生跟老师拼拼读读:家爸妈大虾

2学拼音字母o

(1)师:哦,天鹅飞起来了。它们脚上有一张韵母卡片。跟老师读o

(2)带读儿歌:圆圆嘴巴ooo。开火车读。

四复习巩固

1连线:你能为韵母找到好朋友吗?

(图片)e

o

a

2组织学生做叫号游戏。读准生字。

五指导书写:

1书写“小”。

(1)指导书写“小”。边书边讲:这个字的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

(2)学生跟老师书空。

(3)认识笔画“竖钩”。

2书写“白”。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说明: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与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中,务必要重视的。

10大萝卜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两、个、不、下、马”5个生字。读准“不”的变调。复习笔画“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不、下”。

2复习三个单韵母“a、o、e”,并能读准四声。

3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学过的笔画和自己的方法记住“两、个、不、下、马”五个生字。

2能借助画面和手势读准“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准备:字卡、小黑板、录音机、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根椐学生的回答,板书:大萝卜。(注意正音:两个,读准后鼻音;娃娃,读准轻声;萝卜,读准轻声)他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

2过渡:为什么两个娃娃开心地骑在大萝卜上?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二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为什么两个娃娃开心地骑在大萝卜上?

2生交流。(正音:“当”,读第四声,理解“当”在儿歌中是“当作”的意思。)

3听录音,跟读。(左手按书,右手指读)

4学习生字。

(1)出示抄有儿歌的小黑板(生字用彩笔书写),请小朋友再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读生词:两个、抱不下、马儿。

注:“不”单念时读四声,在“抱不下”这个词中读第二声。

说明:

注重听的能力的训练,把听的训练与学儿歌、学生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次听的环节,每次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听录音,让学生了解儿歌内容;第二次听录音则是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边听边记的习惯,感受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第三次听录音,目的是让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3)鼓励学生用自己好办法记住生字。

注:“不、下”可引导学生看书自学笔顺。

①指导描写“不”,复习笔画“点”,书写时起笔轻,收笔重。提醒“竖”写在竖中线上,点从横中线起笔。写字前先请小朋友背写字歌,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②师:除了说“两个娃娃”,还能说两个什么?

③“马”一字开花。

④想想和“下”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4)巩固生字:叫号游戏。

(5)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儿歌。

①自己练读。

②指名分句轮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注:朗读要求做到:不唱读、不顿读。

④做动作表演读。

⑤背儿歌。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的目的。先让学生借助听录音,读准生字字音,再发挥学生识字的潜能,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生字的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针对特点各有侧重。“不”强调读音,对于构词率高的“马”则通过一字开花的游戏扩大词汇量,“两个”通过运用了解数量词的用法。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再把生字送回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生字、积累语言。

三学习拼音

1复习单韵母“a、o、e”。(背顺口溜)

2抽认卡片。

3找朋友游戏(图和字母连线)。

(1)看清左边的图上画着什么?

(2)想想右边的哪个字母和左边的图是好朋友?

(3)连线。

4学习“a、o、e”的四声。

(1)认识四个声调符号。

(2)看图听师范读“a”的四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归纳读四声时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带有手势)

(4)指名读“a”的四声。

(5)同桌互读“o”的四声。

(6)自己练读“e”的四声。

注:二声、三声比较难读,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音。

(7)听音指韵母游戏。(把带有四声的“a、o、e”的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老师读带调的韵母,请小朋友根据听到的读音指出韵母。)

5再读儿歌,找出哪几个生字带有“ǎ”、“à”、“è”的音。

说明:

单韵母的四声教学不是平均使力,而是体现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在示范读“a”的四声时,引导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可借助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四声的规律。再指导学生合作练习读“o”的四声。然后放手让学生练读“e”的四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通过找找儿歌中哪些生字带有“ǎ”、“à”、“è”的音的形式把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接下来拼读音节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四描写生字“下”。

1指名书空。

2引导学生观察“竖”写在“竖中线”上。

3描写“下”。(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

说明:

写字教学重在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描写两个生字前,老师请小朋友背写字歌,一边背儿歌,一边检查写字姿势。虽然此阶段只是描写生字的要求,但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田字格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养成先观察后动笔的良好习惯,为后一阶段描摹生字做准备。

11数金鱼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金、水、五、六、七”5个生字。读准“水、

五”第三声的声调和“水”的翘舌音。认识笔画“竖钩”,能说出“水”和“才

的笔顺。能在老师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水、才”。

2.能认读韵母iuü。在教师指导下学会iuü的口型儿歌。

3.能正确地朗读儿歌,作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金、水、五、六、七”五个生字。

2.能认读单韵母“iuü”。

教学准备:

多媒体、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看,水里有什么?(金鱼)出示词语卡片带读,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金鱼的嘴里还在吐泡泡呢!多象“ü”这个韵母宝宝头上的帽子啊。让我们来认识它,听老师读。(教师范读。)

3学生自己练习。

4读“ü”时要注意,噘起小嘴üüü,师带读儿歌,学生跟读。开火车读。

5你看,来了个小弟弟,他正在数金鱼呢。

揭示课题:《数金鱼》。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金”。

(1)跟老师读“金”,注意它是前鼻音。

说明:

渗透前鼻音教学,注重拼音教学的整体性。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金”的字形像埃及金字塔)

说明:

“金”是本课中最复杂的一个生字,而且在课题中出现。因此,在出示课题后,马上学习“金”这个字,能减少下一环节中识字的难度。教师可启发学生联系金字塔的外形来记。并在不断的说话练习中巩固“金”的发音。

二听录音,学儿歌,认生字:

1听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水里一共有几条金鱼?

2学生交流。

3学生字“五六七”。

(1)对,1234567。(出示生字“五、六、七”)黑板上的字你会读吗?

(2)游戏:数数。把这三个字调换位置读。

说明:

游戏既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又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学生的读音。

4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轻轻地跟着录音机里的老师读。注意读准字音。

5再听录音,

(1)看着课文,请同学们左手按书,右手指读,仔细听听录音机里的老师是怎么读的?再轻声地跟着读,最后大家大声地读。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他是不是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6再听录音:除了金鱼,水里还有什么?(绿水草)

7水里的世界真有趣。(出示“水”)。

(1)你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这个字是翘舌音,读的时候要把舌头卷起来。

(2)开火车正音。

说明:

本环节在听了一遍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再听几遍课文,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在听时注意老师是怎么读的,然后跟着老师一起读,对于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是很有帮助的。

8读儿歌:绿色的水草和红色的金鱼,把水世界打扮的五彩缤纷。让我们自己来读读儿歌。

(1)轻声自由读儿歌。

(2)个别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3)老师出示事先画好的背景图和儿歌中讲到的水草、金鱼、小弟弟等活动图片和词语卡片,让学生上台边说边贴图,(尽量用课文中的句子)。

说明:

这一环节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又帮助学生反复读课文。

(4)再读课文,请会读同学带读。男女生对读。

(5)师生表演读,同桌表演读。

说明:

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9指导背诵。

(1)男女生比赛读

(2)试背儿歌。

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背,并为自己贴上一张粘纸,暂时背不出的小朋友,课后如果背出,也可贴张粘纸。

说明:

背诵这一环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通过反复多次朗读,就能当场背诵,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大致背出即可,教师也应多加关注。

三游戏学拼音:

1学拼音u

(1)看,谁飞来了(一只乌鸦)。跟老师读一读韵母u。

(2)读儿歌:小圆嘴巴uuu。自己读给好朋友听。开火车读。

(3)乌鸦也来数金鱼啦,请你说说水里有几条金鱼。

(4)出示词语:五条金鱼、六条金鱼、七条金鱼。跟着老师读这些词。

2学韵母“i”

(1)下雨了。小弟弟连忙穿起了雨衣。这个“衣”的读音就是韵母“i”的读音。

(2)师带读儿歌:牙齿对齐iii。开火车读。

(3)出示图片,跟读词语“雨衣、雨伞、雨鞋”。

说明:

拼音教学与词语教学相结合,既巩固了拼音的读音,又积累了词汇。

四游戏复习

1连线:你能为韵母宝宝找到好朋友吗?

(图片)衣服u

乌龟ü

椅子i

2叫号游戏。读生字。

五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水”。边书边讲:这个字的书写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

2学生跟老师书空。

3复习竖钩。学习“横撇”。

4指导书写“五”。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说明:

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写字习惯。

12采蘑菇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树、草、地、去、采”5个生字:。读准翘舌音“树”,平舌音“草”、“采”。说出3—5个带有“树”字的词语。

2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草、个”。

3复习单韵母i、u、ü,读准四声。

4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学习单韵母i、u、ü的四声时,注意做到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加上声调符号,韵母i上的一点要去掉。

2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树”、“草”、“采”的时候,要读准平、翘舌音。

教学准备

儿歌录音、媒体画面

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听录音导入儿歌,学习生字“采”。

1(出示画面)小朋友,你看到图上有谁?小白兔提着篮子要去干什么呢?

2听录音,揭示课题,学习生字“采”,指导读准词语“蘑菇”。

3再听录音,小兔是怎样去采蘑菇的?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儿歌)

小兔跑步,

绕过大树,

穿过草地,

去采蘑菇。

说明:

运用图画进入儿歌描述的情景,分散识字并及时提出生字学习的要求,在自然的状态下,正确认读生字。充分利用课文录音,加深对图意的了解。

二读儿歌,学习生字“树、草、地、去”。

1各种形式读儿歌。

(1)跟录音,指读儿歌。要求:指读课文,字字过目。

(2)同桌指读。要求:指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3)教师引读。要求:读准字音。

(4)男女生赛读。

2哪个小朋友已经可以看着图,说说这首儿歌的内容呢?

说明:

要达到学生正确朗读、熟读成诵的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此环节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每次读教师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从指读、字字过目——不加字、漏字——正确朗读,熟读成诵,让学生模仿、熟悉、积累课文语言,逐步达到熟读成诵。这种丰富的、多种形式的读,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

3随机出示生字“树、草、地、去”,注意图文结合。

(1)(媒体对应出示“大树”、“草地”)

认读时注意:

树:把舌头卷起来。(教师示范,指名读、开火车读)

请你给“树”找找朋友。

草:舌头放平。(教师示范,指名读、开火车读)

(媒体将“草”字下面的“早”变红,问问小朋友这个字你认识吗?)

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摹“草”。

(2)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绕过、穿过”的意思。

(3)做动作,学习生字“去”,知道它的反义词是“来”。

说明:

积极采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媒体演示、动作表演等多样化手段引导学生识字,生动又充满情趣。

三齐读儿歌。

四识字游戏,复习巩固。

(1)听音圈字,在课文中圈出你听到的字。(采、树、草、地、去)

(2)做“过山车”的游戏。

五学习“i、u、ü”的四声。

1认读单韵母i、u、ü,注意口形正确。

2(媒体出示给i、u、ü带上帽子)(四声)

īíǐì

ūúǔù

ǖǘǚǜ

(1)“i”标上声调后有什么变化?

(2)各种形式读“i、u、ü”的四声。(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

3拼音认读游戏:找座位。(略)

(重点:比较第二声和第四声,读足第三声)

4在文中找出带有“씓ū”“ǜ”读音的生字,再读一读

说明:

(在汉字与字音之间建立联系,起到同步巩固的作用。)

六按正确的笔顺在书上描摹“个”。

13魔术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田、伯、八、只”4个生字,读准翘舌音“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田、只”。

2认读声母“b、p、m、f”。拼读音节“bó、bā”。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指导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要按照“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读音规则。

教学准备

媒体动画,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课文。

1小朋友,你看过魔术吗?

2播放媒体动画,说说这个动画讲了什么?

3有一首儿歌写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小魔术。

4出示课题,跟老师读。

说明:

通过让学生看动画片引入课题,让学生说说平时看过哪些魔术,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使之学有兴趣,同时进行了说话训练。

二听录音回答问题,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说说谁在变魔术?

2学习生字:“田、伯”。

(1)演示“田”的笔顺,复习笔画“横折”。

(2)出示“bó”的音节,指导拼读正确。

3再听课文录音,田伯伯是怎样变魔术的?

4学习生字:“八、只”。

(1)出示“bā”的音节,指导读正确。

(2)演示“只”的笔顺。

说明:

这一环节中,通过两次带着问题听录音意在让学生整体了解儿歌的内容,再按一定的步骤学习四个生字,每个字的学习突出重点,有的抓笔顺,有的带出音节,为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

5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在书上描摹“田、只”。

三读儿歌,巩固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要求:指读课文,字字过目。

2同桌指读。要求:指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准字音。

4大组交流,熟读成诵。

四学习声母“b、p、m、f”,以及声母和韵母相拼的规则。

1这首儿歌真有趣,儿歌中讲了(出示句子)“魔术师田伯伯变出一只小松鼠和

八只绿鹦鹉。”请你读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

2刚才我们学了音节“bó、bā”,它们是由声母“b”和单韵母“ó、ā”相拼组成的。

3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习四个声母。

(1)出示四幅图,跟老师读“b、p、m、f”。

(2)顺口溜帮助学习声母。

右下圆圈bbb,右上圆圈ppp。两个门洞mmm,伞柄朝上fff。

说明:

由所学过的单韵母自然过渡到四个声母的学习,采用顺口溜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区分声母的字形,有助于他们记忆。

4声母和韵母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

动画媒体演示:bób——ó——bó

bāb——ā——bā

5小结拼读规则:“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6学生试着拼一拼。

7对照前四幅图逐一出示:

bōb——ō——bō(播)

páp——á——pá(爬)

mōm——ō——mō(摸)

fóf——ó——fó(佛)

8在文中找出“bó、mó、pà、fú”读音的生字,再读一读。

说明:

按照拼读规则拼读音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环节的设计意在体现学习的坡度由图片到音节、由音节到拓展识字再到巩固课文中接触的生字,有机融合。

五课外拓展。

1出示补充儿歌《婆婆拔萝卜》。

2拼拼、读读、演演。

说明:

此环节应根据教学用时,自行掌握。儿歌中出现的大部分汉字都是由本堂课新授的四个声母同单韵母相拼而成的音节,意在巩固学生拼读音节的能力。

14摘葡萄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复习声母bpmf,学会拼读音节“p——u——pup——o——pom——I——mi”等音节。

2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学习笔画“┗”,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能拼读音节“pupomi”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水果?

(出示词语卡片:苹果、西瓜、梨、橙、哈密瓜、葡萄等,读一读)

2师:秋天到了,一串串葡萄熟了。紫莹莹的葡萄真漂亮啊!

3出示图片(一个小男孩在葡萄架下摘葡萄)问:说说你看到谁在干什么?

4揭示课题:14摘葡萄,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录音,要求:听清课文内容。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文内容

3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

4教学生字:送、婆、乐、笑

(1)教师领读,读准字音。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

(3)用好办法记住字形。重点指导“乐”,学习新笔画“┗”,书空。

(4)各有侧重进行交流:用“乐”、“送”扩词,说说“笑”的反义词。

5将生字送回课文,自读课文。

6跟老师读儿歌。

7同桌互读,加上动作表演。

8齐读。

说明:

这一环节的特点是在阅读中识字。从文入手,圈生字、学生字,再回到文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朗读儿歌。

三学拼音

1复习声母:抽读卡片bpmf

2出示音节:p—o—pop—u—pum—i—mi练习拼读。

3在儿歌中找到带有这三个音节的词:婆、葡、眯

4再练习拼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拼读等各种形式)

说明:

学习拼读音节,再在儿歌中找出带有这些音节的字,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学拼音便不觉得枯燥乏味。

四练习

1看图(爸爸、斧头、木头),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2看图下的音节,让学生自己拼读,圈出正确的音节。

3交流,小老师带读。

五复习巩固

1做摘葡萄游戏。

2齐读儿歌。

3背诵儿歌。

说明:

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不可少。因学生的年龄较小,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较多,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复习。复习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五写字指导

1复习笔画:“┗”书空笔画,注意折的时候要稍有停顿。

2出示“乐、区”,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

3老师示范写字,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认真描写,要求:学生注意两个在字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明:

分散难点,先学会新笔画“┗”,再找出“乐、区”,这两个字的共同笔画。然后看老师示范写字,并跟着书空,最后自己描写,注意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15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打、你、哪、里、东”5个生字。

2认识笔画“撇折”,能说出“东”和“里”的笔顺,并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写。

3能认读声母“d、t、n、l”。在教师指导下学会“d、t、n、l”的儿歌。初步

学会拼读音节。

4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尝试读出打电话的语气。

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读声母“d、t、n、l”。初步学会拼读音节。

2能借助语言环境认读“打、你、哪、里、东”5个生字。读准“打、你、哪、

里”5个生字的第三声。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老师与某位学生演示打电话。

2提问:刚才老师在干什么?

3学习生字“打”。(读课题打电话)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打电话的儿歌。

说明: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渗透了说话训练的内容。

过渡:课文里啊,两位小朋友在打电话,让我们去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二学习儿歌

1听录音,整体感悟。

(1)听录音,说说两个娃娃在电话里说了什么?

(2)打开书本,跟着录音来轻声读。(要求左手按书,右手指字)

(3)自己大声读课文。

(4)指名个别读。其他学生仔细听。

(5)同桌读,互相打分。

说明: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读,有层次地读,有要求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熟悉文本内容。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这里安排了自由读、小组读、个别读、比赛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读课文,学生字。

(1)读课文,圈出文中的四个生字“你、哪、里、东”。

(2)认读生字。

(3)认读词语“哪里”。(纠正第三声的读音)

(4)通过扩词认读“你、东”(你们,东方明珠等等)。

(5)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宝宝?

(6)在田字格中,描摹“东”字,注意笔顺,师范写,重点指导“撇折”的写法。

(7)现在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面,读读儿歌,复习巩固生字。

①生自由读。

②个别读。(注意指导读出打电话的语气)

③师生配合朗读。

④四人学习小组合作表演读。

⑤小组上台表演交流。

⑥齐读儿歌。

说明:

识字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识字。体现“文中识字——词中识字——识记单字——迁移识字”的过程。在前面反复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来学习生字,最后又放回语言环境中进行巩固,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生字。

同时,在学生交流识记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8)试背儿歌。

3学拼音

(1)老师再做打电话游戏“喂——,**在家吗?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今天我刚学了五个生字,你能教教我他们的声母念什么吗?”

(2)学习声母。(d、t、n、l)

(3)这四个声母还有一个顺口溜。

(4)各种形式念顺口溜。(学生带读,互相练读,个别读)

(5)试背顺口溜。

(6)请你再来找一找,课文里面还有哪些字含有“d、t、n、l”这几个声母?

(7)出示五个生字的音节。老师范拼其中一个。然后指名拼读,自由拼读,开火车拼读。

说明:

从已学生字引出声母的拼音教学,意在为学生学习拼音降低难度。学完声母再找找文中包含这些声母的字,一方面是对已学声母的巩固,另一方面,又是对其余生字和文本的再一次熟悉。

四复习巩固

1抽卡片-巩固声母。

2送信游戏-巩固生字。

3背儿歌比赛。

16下雨啦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雨、答、开、花”4个生字。

2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ladida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学习笔画“竖弯钩”,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摹“花”“开”。

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雨”侧重字形,“答”注意读音,“花”的第七笔是“竖弯钩”。

2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引课题。

1播放下雨的声音,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板书:雨。

3学习生字“雨”: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媒体出示“下雨”的动画)

4出示课题:la

下雨啦

5指名拼读(注意轻声)

6齐读课题。

说明

将拼音教学与生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来拼读认识生字,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生字,一举两得。

二拼读儿歌,认读生字。

1出示句子:didadida

滴答滴答

Xiayulaxiayula

下雨啦,下雨啦!

2请学生自己拼读这句话。

3抽读句子,指导朗读。

4出示媒体:师: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仔细听,他们在说什么?(指名交流)

5出示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手指指书,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6抽读课文,齐读课文。(注意朗读的指导)

7出示生字:师:小朋友,这四个生字中,哪一个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所以,还有三个生字可着急了。瞧,他们都跳出来想和我们交朋友了。(媒体出示:答、开、花)

8交流反馈。

(1)指名交流,领读生字。

(2)给“开”找朋友。

(3)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花,(指名交流)出示媒体,认识各种花。(花上出示拼音,学生看图边拼边猜,出示花名,齐读花名。如:laba花la梅花水仙花绿萝花)

(4)学习笔画“竖弯钩”,师范写,生开火车边读边书空。

(5)指导写字“花”和“开”。师范写,生描写。(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

说明

生字的教学一定要有侧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的需求来组织教学,或者抓住关键笔画,或者抓住读音,或者是字义的理解,使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更有效。

三游戏巩固生字,拼读音节。

1听音拍手游戏。

2抢读生字和词语。

3出示音节dadadapatututudidadida

4同桌练拼。

5指名拼读,正音。

6各种形式练读。

7完成课后练习。

说明:

这一阶段,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拼音的教学,让学生反复拼读,从而渐渐熟练掌握。

四课外拓展。

1出示媒体(春天图)和填空

滴答,滴答,

下雨啦,下雨啦。

--------说:--------------------

--------说:--------------------

2当小诗人依照课文,学编儿歌。

说明:

在学生对儿歌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看美丽的画面,学着编儿歌,是很好的语感培养的一种策略。

17小花鼓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画、虎、哭、哥”4个生字。读准(三拼音)“画”,说出2—3个带有“虎”的词语。

2正确认读声母gkh。会看图拼读相关音节:guhukugekehe。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摹“画、电”。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画、虎、哭、哥”四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声母ɡ、k、h,会看图拼读相关音节。

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小花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出示:小花鼓)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说话训练:这是一面小花鼓,鼓上画着一只小老虎。

2谁想敲敲小花鼓?(个别学生敲小花鼓。)

3有个小弟弟,他跟我们一样,可喜欢敲鼓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课文录音)。

4交流:小弟弟在干什么?

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

6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说明:

从实物入手,通过敲敲小花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说话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初步感知了课文,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儿歌,自主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学生指读,字字入目)

2自由读儿歌。

3交流。

4齐读。

说明:

读的要求步步提高。从听老师读,自由读,个别读,到齐读,帮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与多次生字见面。

5出示生字:画、虎、哭、哥。

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正和我们打招呼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同桌自学这四个生字。

(1)读一读,读儿歌。

(2)圈一圈,圈生字。

(3)学一学,学生字。

6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画:读准三拼音,复习笔画“竖折”(开火车书空),背古诗《画》。

虎:积累成语(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虎口余生、生龙活虎等)

哭:你有什么好方法记?积累“哭”的反义词“笑”

哥:与“歌”作比较。

说明: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生字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四个生字的教学应各有侧重点。如“画”主要从读音入手,“哭”和“哥”从字形入手。“虎”则过扩词,帮助学生积累书面规范的词语

7“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巩固生字。

8课文,巩固生字。(接龙读、齐读、做动作读、滚雪球读。)

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开展游戏,送字宝宝回家,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朗读课文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既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了语言文字,又使学生有效地积极参与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

三巩固字词,学习拼音

过渡:小朋友读得太棒了。看,小鸽子一个劲儿地夸我们,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声母,谁会读?

1学习声母ɡ,(鸽子鸽子ɡɡɡ,9字带钩ggg)拼读音节ɡǔ,在音节下随机板示:鼓、骨等。拼读四声

2学习声母k,(蝌蚪蝌蚪kkk,一挺机枪kkk)拼读音节kū,在音节下随机板示:哭、枯拼读四声

3学习声母h,(喝水喝水hhh,一把椅子hhh)拼读音节hǔ,在音节下随机板示:虎拼读四声

4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瞧!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忙,帮他们找找他们的音节朋友。

5出示:鸽子kē()老虎hǔ()仙鹤hé()

ɡē()kǔ()hè()

说明:

此环节中,教师要加强范读,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练。对于发音不够准确的学生,应注意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正音。老师应意识地把与音节相应的字写下来,将识字和拼音有机地结合起来。

6拓展阅读你们帮小动物找到了音节朋友,他们可高兴了。他们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

一面小花gu,

gu上画老hu,

宝宝敲po鼓,

妈妈na布补,

不知是bu补鼓,

还是布补hu。

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改变语境,隐去部分字,出示本课新授的相关音节及已经学过的2个音节pona让学生读,既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拓展识字,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拼音,提高拼读的能力,实本单元的识字学拼音的目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画、电

2书空“画”,师范写(强调起笔“横”的位置及笔顺),生描摹。

3书空“电”,师范写(强调收笔“竖弯钩”),生描摹。

18漱口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拿、喝、头”5个生字。

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复习声母g、k、h,并能正确拼读音节。

4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口、头”

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3正确拼读三拼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你漱过口吗?平时你什么时候会漱口?你为什么要漱口?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

样漱口的?

3出示课题:18漱口

4学习生字:口

师:“口”是一个象形字。请学生书空,并给“口”找朋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内容:手拿小茶杯,

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2听课文录音: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3师领读,生跟读,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漱口的方法是什么?他做了哪些动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拿喝水抬起头闭着吐出

4学习生字:

拿:请学生做做动作。

用顺口溜记忆:手合起来,拿拿拿。

喝: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喝水要用嘴巴,所以用“口”字旁。)

请学生注意右半部分的写法。师范写。生书空。

头:师: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个字。

给“头”找朋友

5把生字组成词语读一读。

出示:漱口拿茶杯喝口水抬起头闭着嘴

6指导朗读儿歌。

7配上动作表演读。

8背诵儿歌。

说明:

生字教学各有侧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的形式多

样。

三学习拼读音节

1认读声母:hg

2师:把“喝水”的“喝”和“咕噜”的“咕”读得轻短些就是这两个声母的读音。师范读,学生跟读:hg

3出示生字和音节:hegu

喝咕

4生开火车练习拼读。

说明:

从汉字引出音节、声母,学生学习拼音不觉得枯燥,也比较容易掌握。)

四学习三拼音的拼读

1出示图画:萝卜、锅、花朵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音节:luoboguohuaduo

师范读luo---l-u-o

总结拼读方法:一二三一起拼,拼成一个音。

3生跟读。

4全班齐读。

5不同形式读。

说明:

三拼音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音节。教师借助图片,示范拼读,最重要的是

用顺口溜总结拼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用各种方式练习拼读,掌握要领。

五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找牙刷),巩固生字。

3指导书写。描一描:口头

师范写,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4生描一描。

说明:

抽读生字卡片、做游戏,都是巩固识字的好办法。看教师示范写字前先提出

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看清笔顺以及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自己动手描一描,这样的写字指导比较有效。)

六总结(略)

19希奇歌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希、奇、死、母、米”5个字。

2能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节“ji、qi、xi”和“ju、qu、xu”。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母、包”。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希、奇、死、母、米”5个生字。

2读准音节“ji、qi、xi”,知道ü与j、q、x相拼,两点要舍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看教材插图,将学生带入儿歌的情境中。

2组织交流: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奇怪的景象。

3读课文,出示课题。

4指导学习生字“希、奇”。

5指名读、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看课文插图,交流所见的梦景,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在说话练习中,只要求学生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读课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注意教师口型,读准“希、奇”的字音,为后面的拼音教学做铺垫。

二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读儿歌。

(1)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课文内容。

(2)边听录音边轻轻指读儿歌。

(3)自由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看边听。

说明:

本环节的重点是听和读。两次听录音,每次的要求不同,第一次是整体感知儿歌内容,第二次是边听边跟读,要求字字过目,听清字音。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卡片“死、母、米”,学习生字。

(1)跟读

(2)抽卡片开火车读。

(3)小组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指导书写“母”

(1)复习笔画“横折钩”

(2)在“田字格”中描摹“母”字。

说明:

本环节的重点是识字。在这个阶段,学生识字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跟读完成的。当然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4再读儿歌。

(1)师生轮流读,小组合作读。

(2)表演读。

5指导背诵儿歌。

(1)男女生比赛读。

(2)同桌合作,试背儿歌。

(3)背诵儿歌。

说明:

本环节是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表演读能让低龄儿童用动作来帮助理解和背诵。通过多种形式地反复朗读,相当部分的学生已能当场背诵。对于少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作提示。

三复习巩固

1用游戏的形式巩固本课生字。

2用“奇”扩词。

说明: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四学习拼音

1认识声母“j、q、x”

(1)出示卡片“j”。“母鸡”的“鸡”,“ji”读得轻而短就是“j”。

(2)出示卡片“q”。“七只”的“七”,“气球”的“气”,“qi”读得轻而短就是“q”。

(3)出示卡片“x”。“西瓜”的“西”,“xi”读得轻而短就是“x”。

(4)多种形式抽读。

2拼读音节:“j-i—jiq-i—qix-i—xi”

3读一读它们的四声。

4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字的读音是“ji、qi、xi”

5出示音节:“j-ü—juq-ü—qux-ü—xu”

(1)拼读音节。

(2)仔细看音节,有什么发现。

(3)教师小结:“ü”见“j、q、x”两点不见了。

(4)再次拼读音节“ju、qu、xu”

说明:

本环节是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除了认识声母“j、q、x”,还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辨析声母与音节的读音区别。“ü”见“j、q、x”两点不见了,是音节拼写的规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拼读知道规律。

五课外拓展

1小组比赛读儿歌,教师总结。

2补充阅读:

希奇歌

说希奇,真希奇,

大公鸡呀当马骑。

火车快得赛飞机,

老爷爷睡在摇篮里。

3你做过梦吗?能不能把你的梦也编成儿歌?小组合作,编儿歌。

4交流。

说明:

本环节是课外拓展,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并达到复习生字的作用。编写儿歌练习,要求较高,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只要学生能联系生活仿作即可。

20数小鸡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毛、戏、少、急、气”5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复习声母:j、q、x,能准确地拼读带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汉字。

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地拼读带“j、q、x”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2认识本课5个生字:毛、戏、少、急、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播放母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玩耍情景的媒体。)

夏天的清晨,太阳公公早早地上班了。老母鸡带着它的宝宝们到草地上做游戏来了,有个宝宝名叫小黑鸡,可是,大家都叫他——小淘气。

2学习“气”。

○1教师板书:小淘气(教师边板书,边提醒小朋友注意老师书写的笔画笔顺。)

○2学习笔画:横折弯钩。学生书空。

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气”吗?

④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气”

⑤读词语:小淘气

说明:

横折弯钩是本课重点练习的笔画,教师通过范写提醒、学生书空、描写带这一笔画的“气”字,反复强化巩固。

3揭示课题

过渡: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小淘气”呢?让我们来听听儿歌:《数小鸡》。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跟录音轻声读儿歌,简单交流:大家叫谁“小淘气”?为什么叫它“小淘气”?

2学生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认一认。

说明:

让学生带问题跟录音读、自由散读,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在熟悉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意在做到“文熟字悉”。

三朗读儿歌,学习生字、准确拼读带j、q、x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1媒体出示整首儿歌(儿歌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用音节代替)

小朋友,儿歌中的几个生字宝宝跟小朋友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来了。谁把音节拼读正确了,生字宝宝就出来和大家见面了。

2生自由拼读音节后,教师抽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拼读。

说明:

本首儿歌读上去琅琅上口,最后一个押韵的字,正好全是带“j、q、x”这三个声母的音节。教师让学生拼读音节正确后再出现汉字,使拼音与汉字互为作用、相互促进,体现本单元的编写意图。

3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生字卡片:

4学习生字“戏”和“急”。

(1)戏:

○1多媒体演示“戏”,滚动复习左右结构的字。

○2读词语:游戏

(2)急

师述:鸡妈妈发现少了一只小黑鸡,可着急了!小朋友劝劝它。

①读句子:鸡妈妈别着急,你背上站着个小淘气。

○2学习生字:急

说明:

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儿歌提供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为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在学生交流识字情况时,因字而异,针对性点拨。通过近反义词、左右结构的字的积累,达到以旧带新、复习巩固的目的。

四熟读儿歌,尝试背诵。

过渡:师:小朋友把小淘气的故事告诉给太阳公公,让他来做裁判,评一评谁讲得好。

(自由轻声读、指名读、分组练读,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尝试背诵。

说明:

通过创设情景,运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使学生熟读成诵。

五巩固练习

1.看图读音节(读出音节后,媒体出示相应的图片)

2.写字指导

3.读下面语段

毛茸茸的小黑鸡,跟着妈妈做游戏。站到妈妈背上去,气得妈妈干着急。

说明:

创设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读文中巩固所学的汉字,体现新教材提倡的阅读中巩固汉字的理念。

21看马戏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狗、几、子、立”4个生字。

2能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几、立”。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狗、几、子、立”四个生字。

2能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启发模仿

师:你们看过小动物表演的节目吗?能说一说表演什么节目吗?

(出示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媒体)

过渡:小动物们经过训练表演的节目,我们叫“马戏”。

2出示:21看马戏

3指名读课题

过渡:小动物真聪明,经过训练,会表演那么多的节目。我们小朋友更聪明,通过学习,能学会更多的本领。

二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听清楚,我们请来了哪些小动物?

2边听边看,字字过目。

3跟着录音,读一读这些小动物表演什么节目呢?

说明:

三次听录音,每一次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次边听边想,整体感觉课文,了解儿歌中讲到几个小动物,培养边听边记的习惯;第二次带着要求边听边看,帮助学生养成字字过目的习惯;第三次边听边读,帮助学生基本读正确,为后阶段自己朗读作准备。

4出示相关的语句。

(1)领读:小猴子(zi),走钢丝(si),头顶瓷(ci)碗,做个倒立。

(2)个别读。

(重点解决“子、丝、瓷”的读音)

说明:

本课的新知识是平舌音,整体认读音节也是第一次出现,三个整体认读音节都集中在小猴子表演的节目中,所以安排这一环节,突出这三个音节,适时加以铺垫,将难点分散。同时,在下面的

教学过程中还会多次反复,有利于学生掌握。

5复习巩固。

过渡:小花狗知道了小猴会这么多本领,他不服气了,说:“我不仅会做算术,还会认字。”我们把字宝宝请出来,看看,小花狗能认几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花狗记住这些字?

(出示:狗、几、子、立)

说明: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联系起来,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生字,将一些识字方法教给学生,如“做动作猜字记忆”;当然我们也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识字方法。

6再读儿歌。

(1)个别读、小组合作读、合作表演读。

(2)尝试背诵。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巩固生字。

小花狗开铺子

小花狗,开铺子,瞧瞧里边摆啥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顶小帽子,四件小褂子,

五粒小扣子,六双小鞋子,

七根小绳子,八本小簿子,

九只小碟子,十个小果子。

……

3师生配合读。

(如:几张小桌子?——一张小桌子

几把小椅子?——两把小椅子……

说明:

复习巩固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项目。根据低幼儿童喜欢儿歌的特点,教师可以编一些有趣、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这首儿歌集中了本课生字“狗”“子”“几”及平舌音的练习。通过朗读儿歌,既达到了复习的效果,还在阅读中积累了一些数量词。

四学习拼音

1学习拼音。

过渡:小花狗真聪明,会做算术,还学会了认字。(引出声母“z”)

(1)看图编儿歌:小狗认字,z、z、z。

像个2字,z、z、z。

(2)看图学编儿歌:

c刺猬长刺,ccc。

像个弯月,ccc。

s蚕宝宝吐丝,sss

丝瓜(钢丝)弯弯,sss。

说明:

两句儿歌,前一句从字母读音的角度,后一句从字母形状的角度,鼓励学生自己学着编。

2拼读音节:casaza

3看图拼读短句。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教学zicisi

(1)声母Z、C、S不和i拼读,只能整体认读,叫“整体认读音节”。

(2)音节扩词:

zi:自己的自、认字的字……

ci:一次的次、刺刀的刺……

si:司机的司、一二三四的四……

(3)比较读:

z——zic——cis——si

(指导学生,声母读得轻一些,短一些;音节读得长一些,重一些。)

说明:

拼音教学是这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在学拼音的初始阶段,拼读又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加强音节的拼读训练,可利用汉字的读音帮助学生拼读。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教材拼音教学编写的意图,不急于要求学生马上掌握拼读,应采用延时评价,给学生以时间,通过反复接触、巩固,逐步帮助学生正确拼读。

五写字练习

过渡:花狗会做算术,会认字,还会写字,我们也来写一写。

1复习笔划“横折弯钩”

2书空“几”字。

3描一描:“几”、“立”。

22三只猴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日、吃、狮、皮、住”5个生字。

2认识声母“zh.ch.sh.r”,会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知道zhi.chi.shi.r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复习笔划“乛”横钩,并会按笔顺正确描写带有这个笔画的生字:“日、皮”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认识本课5个生字:日、吃、狮、皮、住。复习笔划“乛”横钩,并会按笔顺正确描写带有这个笔画的“日、皮”

2认识声母“zh.ch.sh.r”,会拼读带有这三个声母的音节。知道zhi.chi.shi.r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时,得到过什么生日礼物?

2师:过生日那天,有那么多亲朋好友给你们送礼物,你们一定很高兴!今天,森林里有只老猴要过生日,他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呢?

出示:生日,教学:日,注意读准翘舌音。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三只猴子》,出示课题:22、三只猴子,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听录音,思考:老猴想得到什么生日礼物呢?

2板书:吃仙桃,教学生字“吃”

(吃:正音。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平时你喜欢吃什么?积累口字旁的字。)

3再听录音,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其他生字。

4学习生字“狮、皮住”

“皮”:复习笔画“乛”横钩,书空。组词。

“狮”:让学生说说对狮子的了解。

“住”:让学生交流记忆的方法。

5把生字送回课文,让学生自读儿歌?

6指导朗读。

三学习拼音,认识声母、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zh

师:把三只猴子的“只”读得轻短一些就是zh,z加h就是zh。编顺口溜:z加h,zhzhzh

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同样方法教chshr

c加h,chchch

s加h,shshsh

小树发芽rrr

3师:今天,我们再学习几个整体认读音节,出示:zhichishiri

整体认读要读得长而响亮。(师领读,指名读,小组读,开双轨火车读。)

4看图、拼读音节,完成连线练习:

dushuzhishuchahua

5叫号游戏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四做游戏,巩固生字。

做猴子摘桃的游戏

五写字指导

1指导书写“日、皮”

2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3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皮”。学生描红,练写。

4师生讲评。

六总结

23啄木鸟

学习目标

1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木、林、虫、捉”4个生字;认识笔画“提”,并会按笔顺正确描摹“虫、米”两个字。

2复习声母zh、ch、sh、r,学会拼读带有这些声母的音节,读准翘舌音;能初步分清平翘舌音的拼读方法。

3能正确朗读儿歌,鼓励学生背诵儿歌。

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拼读带有声母zh、ch、sh的音节,读准翘舌音。

2能初步区分平翘舌音的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1师: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林海之中一医生,保护树木立大功,不打针来不给药,一口叨出肚里虫。这是什么?

2板书课题:23、啄木鸟

师领读课题

3学习音节“zhuó”,注意读准翘舌音、三拼音;读读“zhuó”的四声。

4学习生字:木给“木”扩词,理解“木”,所以“树”中也有“木”。

5齐读课题。

说明:

啄木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鸟,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啄”虽然不是本课必学的生字,但对“啄”的正音有利于音节“zhuo”的学习,教师可加强领读,使学生掌握翘舌音、三拼音的拼读,突破难点。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说说啄木鸟在干什么?它是怎么干的?

出示板书:捉害虫,啄!啄!啄!

2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然后再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3跟录音朗读儿歌。

4学习生字:捉虫

(1)读准“捉”的音,出示并复习拼读音节“zhuō”

师:“捉”是提手旁的字,提手旁的字一般都跟手的动作有关,比如说:“拍、打”等,你还知道哪些动作是用手的?

师随机板书带有提手旁的字。

(2)读准“虫”的音,师注意领读,读准后鼻音;

认识笔画“提”,观察“提”的写法;书空;说说记字的方法。

5学习生字:林

(1)正音:领读,注意前鼻音;

(2)记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双木成林,左边的“木”捺变为点;

知道三木是什么字吗?(森)

6读儿歌,注意生字的读音。

(1)自由朗读。

(2)小小组读。

(3)理解:“笃!笃!笃!”—“啄!啄!啄!”—“捉!捉!捉!”之间的关系

(4)全班齐读。

说明:

这一环节中,通过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听清生字的读音,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本课生字的学习。在教学生字时,渗透了拼读音节“chóng”,认识提手旁和相关的字,帮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识字。

三复习巩固,区别平翘舌音

1复习生字:捉虫木林

师:你发现哪个字是翘舌音?

2找一找课文中其它翘舌音的字:树、啄、除、日

3出示音节shù、chú、rì、zhuó,跟汉字配对,拼一拼,读一读。

4区别平翘舌音:看图拼读音节zhú-zú,chā-cā,shì-sī;

出示音节拼读:zhacuzuzhechasashesu

zhuochuoshuozuocuosuo

(1)自己拼一拼,读一读,想想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同桌比赛读。

(3)男女生比赛读。

说明:

在复习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找一找生字中的翘舌音,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复习和拼读音节,帮助学生区别平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也可以,出示注音的汉字,让学生,拼读识字,充分体验借助拼音能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

四练习描摹

1读字:虫、米

2复习笔画“提

3说笔顺,书空

4描摹

说明:

本课描摹的“虫”字有个新认识的笔画“提”,要指导学生注意先重后轻往上提,提要尖。笔顺可引导学生自己看笔顺指导,归纳出:口加提点就是虫,点加木就是米。

五课外拓展,编儿歌。

1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小青蛙、大公鸡、小蜜蜂等。

2学着课文儿歌的样子,编新的儿歌。

说明:

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儿歌。编儿歌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意思基本对就可。

25水里的娃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由声母“Y、W”组成的音节,巩固整体认读音节“wu、yi、yǖ”。

2借助拼音读准“四、绿、背、青、蛙”五个汉字的字音,尤其是读准“四”的平舌音,“青”的后鼻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五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背诵儿歌。

4认识新笔画“竖弯”,了解新的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认真描摹汉字“四、走”。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引入:

(1)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声母“Y、W”(老师随机出示声母卡片),还知道了它们遇到了小i、小ǖ,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yi和yǖ(出示wu、yi、yǖ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你还记得它们吗?

(2)开火车读读整体认读音节。

2游戏活动,复习旧知。

(1)老师给这三个整体认读音节加上声调。(出示:wù、wu、yí、yī、yì、yǔ、yú)

(2)学生试着读一读。

(3)与同桌合作,做“你问我答”的游戏。(例:问;yúyú,什么yú?

答:yúyú,小鱼的yú。)

说明:

声母y、w和它们组成的整体认读音节wu、yi和yu是前一课的新授知识,也是本篇课文要巩固复习的内容之一。将此复习环节放在课文新授前,原因有两个:一运用游戏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二巩固声母,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拼读出课文中出现的由y、w组成的音节。

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与生活中发音相符的汉字间的关系,使拼音的学习更生活化了!但要注意控制教学时间!

二拼读音节,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拼读音节。

师:真是一群机灵的娃娃!

瞧,单韵母ɑ也跑来了,要和“w”做朋友,它们在一起会拼出一个什么音呢?你愿意来试一试吗?

2出示音节:wáwɑ

(1)请学生试着拼一拼。

(2)交流拼读。(教师随机点评:轻声拼读的特点。)

(3)板书“娃”,指导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及书写规则。

师:瞧,“娃”是左右结构,左边部首是女字旁,右边是两个土字。(老师边说边板书“娃”。)

(4)读好“娃娃”一词。

师:“娃娃”多可爱,请你读好这个词!

说明:

课文处于“读儿歌识字学拼音”这一单元的中段位置,学生对音节的拼读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此教学环节,考虑到学生拼读由声母w和韵母ɑ组成的两拼音,难度不大,因此让学生尝试拼读,在拼读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教师只是在轻声的拼读技巧上,做一些引导,根据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

3揭示课题,进行说话训练。

(1)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群可爱的娃娃,他们是一群在水里的娃娃。(补全课题)。

(2)老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课题。

(3)老师引读课题“哪里的娃娃”,读好带有“的”的词组。

(4)猜一猜,说一说,水里的娃娃在做什么?

说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一种新鲜感。为了使学生朗读好课题“水里的娃娃”,设计了三个“阶梯”:一老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二根据提问的语调,引导学生朗读;三在说话训练中,巩固朗读技巧。三个“阶梯”体现了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朗读训练“由扶到放”的过程,并且将朗读训练与口头语言表达训练融合为一体。

三听录音、看拼音读课文,识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

(1)边听边思考:水里的娃娃有几个?

(2)交流并学习“四”字。

①注意“四”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认识新笔画“竖弯”。强调书写时与笔画“竖折”的不同,书写要点是“弯要弯得圆”。

③“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里再封口。(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认真看笔顺。)

(3)要求:打开书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字音。

说明:

汉字“四”是本课汉字学习的难点,不仅要能正确认读,而且还要掌握汉字中的新笔画“竖弯”和新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进行正确书写。通过听录音,思考“水里的娃娃有几个?”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的同时,使学生集中精力攻破难点——汉字“四”的书写。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个别交流朗读并正音。

①“背”。(注意复韵母ei,学生没学过这个复韵母,老师可示范拼读,学生跟读;根据班级情况引入“背”的另一个发音,适当组成词组“背孩子、背粮食”。)

②拼一拼,读一读词语“裤衩”。(个别拼读→开火车直接读词语。)

③读一读词组“一群小青蛙”。(“一”变调;“青”后鼻音,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读;交流“蛙”可以用什么方法记,渗透表示昆虫的“虫字旁”。)

说明:

对于课文中要求识记的汉字,不能都从音、形、义全方位着手分析,而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本课学习中“青”着重字音,虽然复韵母、前后鼻韵母,学生还未学习,但可以采用老师示范拼读,学生模仿的方式,提前渗透;“蛙”着重字形并启发学生联系课题中的“娃”来记忆,并渗透“虫字旁”的特点;“裤衩”虽不是课文后要掌握的生字,但却是学生朗读课文发音中的难点,因此要注意指导。

(3)同桌组合,交流朗读。(学生可以从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等方面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4)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3提问谈话,启发思考。

(1)看图思考:为什么说水里的四个小娃娃好像一群小青蛙?

(2)小组讨论。

(3)交流。(老师随机引导:四个小娃娃的穿着,小青蛙的颜色;小青蛙在水中最拿手的本领是什么?)

(4)读读句子。“水里,穿着绿背心,绿裤衩的四个小娃娃,好像一群小青蛙。他们在快乐的游水。”

说明:

课文以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正确朗读这一教学目标。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课文语言文字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想、问、说。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思考“水里的四个小娃娃和一群小青蛙”间的联系,使课文的学习更加生动、富有趣味!

4朗读儿歌。

师:多么快乐的四个小娃娃呀!你愿意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他们的快乐读出来吗?

(1)学生自由准备。(可以表演读。)

(2)交流朗读,再次评价。(评价标准: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了快乐吗?)

(3)试着背诵。

说明:

用朗读的方式可以反馈学生在生字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的情况。课堂应让全体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的,饶有趣味的朗读课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听的学生做了两次“小评委”,但评价的要求各不相同:第一次评价的重点是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第二次评价的重点是“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了快乐吗?”,明确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朗读和评价指明了方向,是指有章可循。

四指导书写。

1学习书写汉字“走”。

(1)出示“走”。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2)看笔顺框自学“走”的笔顺。

(3)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说说写好“走”字的关键笔画。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摹。

26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认读“飞、排、队、会”4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飞、会”二字。

2在老师指导下,认识复韵母:aieiui,会读四声,并初步了解调号的位置。能拼读音节“fēi、pái、duì、kāi、huì”。

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点和难点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认读生字,巧记字形。

2在老师指导下,认识复韵母:aieiui,继续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生字卡片、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

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

(谜底:燕子)

2揭示课题,26、燕子南飞

3生字教学:“飞”

(1)正音,出示复韵母“ei”,

指导:读音、拼读音节fei

(2)组织学生巧记字形,(看燕子外形记字形)

(3)指导书空“飞”。(注意笔画、笔顺)

说明: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本课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谜语”来揭示课题,选用的谜语是带韵的儿歌,它以生动的形象,巧妙的隐喻,活化出燕子的特点。猜谜语既能锻炼学生的联想、推理、归纳思维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举两得的作用。

此环节的生字教学要注意:由于“飞”的读音中有本节课要学的复韵母“ei”,因此教学时要建立音和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字音引出复韵母的学习;有通过学习复韵母来读准字音,从而实现本单元的总目标:读儿歌识字学拼音。

二感知课文,识字学拼音

1组织学生听课文,要求听清:儿歌中燕子们在干什么呀?

2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语句。

出示:燕子要南飞,电线上面排好队。

叽——叽——叽——叽——,好像在报数,又像在开会。

3、组织自学生字。

(1)学生跟录音轻读课文,圈出生字:排、队、会

(2)组内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字及记字好办法。

4、组织全班交流:请小老师交流记字好办法。

5、巩固生字,学习复韵母:ɑi、ui

(1)指导读音:排——ɑi;队——dui

(2)开火车读四声。

出示:āiáiǎiài(ɑ比i的口形大,调号标在ɑ上)

ēiéiěièi

uīuíuǐuì

(3)找找课文中哪些字是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排队,开会

(4)指导拼读音节pái、duì、kāì、huì

说明:

这一环节,教师仍要注意识字与学拼音要互相结合,互相渗透,这里的教学设计与学习“飞”字有所不同,学习“飞”字时,是由生字引出拼音,这里是由拼音复现生字,两种不同的形式可供教师选择。

读四声要进行大面积训练,力求读准、读好,为拼读音节做好铺垫。

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1组织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师引读课文。

3组织各小组用喜欢的方式准备朗读课文。

4朗读交流。

5做游戏背课文:滚雪球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复现生字,巩固识记。因此重点要落实读正确,读通顺。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轻声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接龙读、表演读……)。读的要求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到读得通顺,最后能读流利。背诵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背诵是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组织时,教师可组织一些游戏如,滚雪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背课文,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四声火车:巩固ɑi、ei、ui的四声

2解密码:借助拼音读儿歌。

出示:

běi风呼呼chuī,

窗wài雪花fēi。

Lěilěigěi奶奶,

轻轻chuíchuíbèi。

奶奶问lěilěi,

小手lèi不lèi?

lěilěi眯眯笑:

不lèi我不lèi。

①学生自由读。

②组内合作读。

③交流表演读。

3八音宝盒学唱歌:《小燕子》

说明:

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进行。

四声火车——开火车认读四声,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调号的位置,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后再逐步学习。

解密码,开八音宝盒——密码是一首带有音节的儿歌,用来巩固音节的拼读。密码解开后,组织学生听听歌曲《小燕子》建议教师出示歌词,组织学生读读歌词,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下巩固字词。

27不倒翁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复韵母aieiui,学习拼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把、孩、又、起、来”,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主动识记生字。

3能字字过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大体了解儿歌的内容。

4描摹“又、来”,注意笔顺规则。

重点和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五个生字,练写笔画“捺”。

2字字过目朗读儿歌中,能不唱读、不顿读。

教学准备:实物不倒翁

教学过程

一通过听读方式感知儿歌内容

1实物演示不倒翁,问: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读题。

3听课文录音,思考:听到了什么?(先自由准备,然后讨论)

4出示课文: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课文。

说明:

学生由于认识的汉字有限,读课文的本领还不强,需要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来引领,通过听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知生字的读音。

6自由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说明: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将生字的字形和字音中联系起来。

二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拼读准生字的读音:把、孩、又、起、来。

说明:

依据学生已有的拼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依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个性化地学习生字,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课生字不多,难度也不大,学生又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五个生字可以一起出现,集中拼读反馈。

2练写“又”和“来”,指导练写笔画“捺”。

说明:

本课生字本身的难度不是一样的,撇出尖,捺出脚,特别是笔画“捺”,在不同的字中有不同的写法,教师应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写好“撇”和“捺”这两个笔画。教学中,教师要多示范板书写字,识字教学中渗透写字教学,要通过语言和环境设置等手段,诱发学生要写字、写好字的愿望。

3生字组词。

4游戏巩固:邮递员送信。

三朗读指导

1让生字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语气读出来。

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说明:

指导学生经历读通、读懂、读好的过程,感受内容,熟读成诵;通过示范、激励、竞赛等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忆所识的汉字,积累语言材料。

2再读课文,找出含有aieiui韵母的汉字。

师:拼读音节:呆、推

四复习复韵母,拼读音节

1复习复韵母aieiui

2拼读音节

zhaichaishaizaicaisai

beipeimeifeideigei

zhuichuishuizuicuisui

(自由读,指名读)

说明:

本阶段,要集中一定的精力指导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和韵母,训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拼读音节的能力。

五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抽读生字卡片。

自由读,指名读,男女对读

2改变语言环境,巩固识字

出示:不倒翁,有点呆,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

不倒翁,并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8玩皮球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玩、球、猴、拍”4个生字。复习笔画“竖弯钩”,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描摹“金、玩”。

2能认读复韵母ɑo、ou、iu,及它们的四声,继续学习拼读音节。复习复韵母ɑi、ei、ui。

3能正确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4试着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重点和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用各种方法识记本课4个生字。

2运用顺口溜、念儿歌等方法认读复韵母ɑo、ou、iu,继续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拼音卡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图片、皮球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皮球)师:这是什么?

(1)交流。

(2)学习生字:球(读准韵母iu)

(3)“一字开花”游戏:除了皮球,你还知道哪些球?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师:图画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

(1)交流。

(2)揭示课题:28玩皮球

(3)学习生字:玩(按笔顺书空“玩)

(4)比较“玩”与“球”的字形。(渗透“王字旁”)

3齐读课题。

说明:

课伊始,通过看实物、看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中有“玩”和“球”2个生字,分两步学习,以降低难度。字形方面,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渗透“王字旁”;读音方面,采用“一字开花”的游戏,帮助学生读准“球”字的音。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儿歌,读准字音。

(1)听课文录音,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2)再听录音,字字过目跟读。

(3)自由读,读准字音。

(4)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字,了解内容。

(1)思考:皮球上画了什么?

①出示“猴”。(读准韵母ou,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②出示句子:妈妈买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

③指导朗读句子。

(2)思考:小猴在干什么?

①出示句子:小猴翻翻跟头。

②指导朗读句子。(师生问答式朗读:小猴干什么?谁翻翻跟头?)

③出示一幅画有许多动物在玩耍的插图。

说话练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3)学生上讲台前拍皮球。

出示“拍”。(复习韵母ɑi,读准字音)

①做拍皮球的动作,复习带有“提手旁”的字。

②出示句子:我来拍拍皮球,小猴翻翻跟头。

③指导朗读句子。

3读儿歌,巩固生字。

各种形式的诵读。(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滚雪球读)

说明:

本环节的重点是识字和诵读。识字注重联系语言环境,如,在读句中学习“猴”字,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展说话训练,使识字与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在学习“拍”时,让学生做做动作加深记忆,并适时地复习带有“提手旁”的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本课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有利于学生诵读。多形式的诵读,一方面巩固生字,一方面加强语言积累。

三学习韵母,拼读音节

1读准复韵母。

(1)师:小猴看见大家学得那么好,可高兴了,给我们送来了三件礼物,让我们和它们见见面吧。

(2)(出示三幅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出示:奥运五环ɑoɑoɑo

海鸥飞翔ououou

水上游泳iuiuiu

(4)指导发音。

①师范读,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②学生跟读。(指名,开火车读,齐读)

③编顺口溜,巩固读音。

凹凸不平ɑoɑoɑo

欧洲各国ououou

风景优美iuiuiu

2读准复韵母的四声的读法。

(1)师:我们给这些复韵母戴上小帽子----标调。

(2)(出示三个复韵母的四声)

āoáoǎoào

ōuóuǒuòu

iūiúiǔiù

(3)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叫号读、齐读

3比较iu与ui

(1)出示:uīuíuǐuì

iūiúiǔiù

(2)师:仔细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3)出示句子:i、u在一起,调号标在后。(学生朗读)

4朗读儿歌,巩固拼音。

(1)在儿歌中找一找含有ɑo、ou、iu韵母的字。

(2)游戏:送拼音宝宝回家。

①把含有ɑo、ou、iu韵母的字音贴到相应的生字上。

②拼读音节。

(3)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明:

拼音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指导复韵母读音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反复跟读后,掌握复韵母的正确读音。复韵母的四声读法已有了一段时间的操练,可不必作为难点处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编儿歌、顺口溜、游戏活动等方法帮助学生读准韵母。

四游戏巩固,复习韵母

1游戏:比比谁的眼睛尖(ɑi和ɑo,iu和ui的比较)

(1)抽读(2)抢读(3)比读

2游戏:比比谁的拼读准(创设情景完成书中的连线游戏)

(1)自由读(2)小组内交流读(3)全班反馈

说明:

游戏是巩固知识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游戏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不同的学习内容。游戏一是区别“ɑi和ɑo”,“iu和ui”的不同,游戏二是音节的拼读活动,建议在这里多给拼读音节有困难的学生机会,鼓励他成功。

五描摹汉字“玩”和“金”

1指导写“玩”字。

(1)复习笔画“竖弯钩”的要领。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玩”中“竖弯钩”在田字格中位置。

(3)学生书空,注意笔顺正确。

2指导写“金”字。

(1)观察“人字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书空,注意笔顺正确。

3学生描摹,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

从字的特点出发,确定关键笔画。“玩”重在写好笔画“竖弯钩”,“金”重在写好“人字头”,写好关键笔画是写好整个字的基础。在写字时,继续培养学生先观察再动笔的良好习惯。

29做早操

学习目标

1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做、操、令、公”会按笔顺正确描摹“令、公”两个字。

2复习韵母ao、ou、iu,会拼读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zǎo、cāo、kǒu、gǒu、māo,能看图拼读音节短句。

3能正确朗读儿歌,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拼读带有韵母ao、ou、iu的音节,读准平舌音:做、早、操。

2图拼读音节短句。

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拼读带有声母zh、ch、sh的音节,读准翘舌音。

2能初步区分平翘舌音的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天天上学以后就要做早操,你觉得做操有哪些好处呢?

2揭示课题:29做早操

3出示音节zuò、zǎo、cāo,

(1)自由拼读:谁会拼?反馈。

(2)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平舌音)

4学习生字:做、操,交流记字的方法

除了做操,还可做什么?

你会做什么操?

5齐读课题。

说明:

“zuò”不是本课新学的音节,而“做”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正好通过复习,巩固这个三拼音的音节,还可借助它学习生字“做”。由于谈话中已经引出了“早操”,所以“zǎo、cāo”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发挥学生的潜力;再让学生在拼读中主动发现这三个音节都是平舌音,更有利于正音和巩固。

二听录音,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说说谁做早操?

(1)引出:花鹿姐姐、小狗、小猫、小白兔、小公鸡,出示动物图片。

(2)学习生字:公说说在哪里看到过“公”?(公共厕所、公用电话、公共汽车等)

2再听录音:他们是怎么做早操的?

(1)学生交流。

(2)学习生字:令

3区别“公、令”的字形:这两个字很像,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记住它们?

公——八字头,撇折,点,共四笔;

令——人字头,点,横撇,点,共五笔。

4师:哪几句话是花鹿姐姐说的?

(1)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划出有关的句子:排好,排好,小狗,小猫。小白兔别跳,小公鸡别跑。大家排好队,一起做早操。

(2)读句子,思考:从花鹿姐姐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花鹿姐姐的话该怎么读?(大声喊)

(4)扮演花鹿姐姐读句子。

5跟录音,读儿歌。

(1)跟着录音,读读儿歌。

(2)做做动作,读读儿歌。

6想一想:花鹿姐姐还喊了什么口令?

做早操要注意什么?

说明: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因此,前两遍听录音,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按要求听清儿歌中的人物和事情,第三次听录音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练习朗读。

生字的学习穿插于听和读之间,由于“公、令”字形接近,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别,避免混淆,也为正确描摹这两个字作好了准备。

儿歌的句子较短,不难朗读,但要读好就得真正理解,因此通过反复读花鹿姐姐喊的话,明白儿歌内容,再现做操的情景,读出大声“喊”口令的语气,随即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也就时机成熟,比较适宜。

三复习韵母,拼读音节,

1读韵母:ao、ou、iu,拼读音节:zǎo、cāo、kǒu、gǒu、māo

2在儿歌中给音节找到合适的汉字:hǎo、zǎo、pái、cāo、kǒu、báigǒu、māo、tiào

3补充音节,拼读:做早操喊口令排好队小黑狗小白兔小花猫

4小组合作,看图拼读音节短句。

说明:

拼音的学习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要不断复习,不断巩固。这一环节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利用儿歌中的汉字,为学生复习巩固所学音节创造机会。

在小组中合作拼读音节短句,可每人读一个音节,再开火车就合成了句子。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为第一次拼读句子,可能有的学生会前拼后忘连不成句,老师不要责备,允许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逐步掌握。

四复习巩固,写字练习。

1读词语:体操操练做工做活命令法令公交公开

2一字开花:公

3读儿歌: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们起得早,跟着口令做早操,坚持锻炼身体好。

4描摹:令、公

说明:

让生字在新语境中不断复现,为学生创造不断复习巩固生字的机会,而且还要使复习字词的过程不机械重复,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有新收获。

30四季歌

教学目标

1在语境中正确认读“春、夏、秋、叶、冬、雪”6个生字,描摹“冬、叶”。

2初步认识、读准复韵母“ie、üe、er”、整体认读音节“ye、yue”,练习拼读音节“nüe、lüe、jue、que、xue”和带调音节“xuě、xià、jiào、piāo”。

3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四季的不同特征。

重点和难点

1读准翘舌音“春”,按正确的笔顺描写“冬”。

2区别并读准复韵母“ie”和“üe”,正确拼读音节“nüe”,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准备

生字、拼音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

2出示生字:春、夏、秋、冬

3学习生字:

(1)师示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2)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例,春,儿歌记忆法(三人日上走,一同去春游);夏、秋,结构记忆法;冬,笔顺记忆法。

4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春、夏、秋、冬”四个生字,有一个小朋友为这四个季节编了一首儿歌,题目就叫《四季歌》。

二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努力记住:儿歌里说春天怎么样?夏天怎么样?秋天怎么样?冬天怎么样?

2学生交流听到记住的儿歌内容。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

春天花儿笑,

夏天蝉儿叫,

秋天枫叶红,

冬天雪花飘。

4朗读儿歌:领读、引读、齐读、个别读

5学习生字:叶、雪

(1)学生带读生字,读准字音。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例,叶、结构记忆、儿歌记忆法(左口右十,叶叶叶)雪,形声字记忆法、结构记忆法。

(3)观察图片,认识“枫叶”,知道枫叶红是秋天的特征。

(4)扩词:雪(雪花、下雪、雪地、雪景、瑞雪、大雪纷飞)

6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三学习拼音

1学习复韵母“ie”。

(1)出示椰树图,问:这是什么树?

(2)出示“ie”,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复习标调规则。

(3)出示“ye”,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区别“ie”和整体人读音节“ye”。

(4)找到儿歌中“ye”音节的生字,读一读。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üe、er”和“yue”。

3练习拼读音节:n——üe——nüe

l——üe——lüe

j——üe——jue

q——üe——que

x——ue——xue

4练习拼读音节:xuě、xià、jiào、piāo,找到儿歌中相应的生字,读一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语、拼音卡片。

(2)做巩固生字、拼音的游戏。

(3)读句子:冬天,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五描摹生字:冬、叶

(1)教师范写:要求学生一看笔画,二看笔顺,三看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说明:

1识字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要化比较多的教学时间,采用教师领读、学生带读等方法读准字音,用儿歌记忆、结构记忆等方法识记字形。

2本课涉及到的拼音教学内容难度较大,课堂上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

3本课是一首儿歌,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4在学生书写生字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笔画、笔顺、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的指导。

31我的鞋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复韵母ieue,学习拼读音节,练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鞋、猫、当、后”,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主动识记生字。

3字字过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不唱读、顿读。大体了解儿歌的内容。

4描写“当、后”,注意笔顺规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拼音卡片:zhizi

师:这些是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再来复习几个复韵母。

ieouueao

师:我们来拼读几个带有复韵母的音节。

jiejiemaquehudieyeye

laohaohouqiexue

说明:

掌握生字的音应同学习拼音紧密结合起来。拼音的学习,要经历一段相当长的滚动阶段,才能逐步形成拼读音节的能力。

2引入课文

(1)猜谜激趣。老师请小朋友们猜个谜语:

我有两只小小船,

成双成对不分开,

白天带我四处走,

夜晚休息在床前。

(2)出示课题:31我的鞋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鞋”xie。(指名拼读,齐读)

说明:

生字的读音,让学生通过拼的方式自己来掌握(强化音节拼读)。

二读儿歌学生字

1听录音,读儿歌。

师:这双鞋子和一般的鞋子不一样,穿在脚上发出的声音像小老鼠在吱吱地叫。真好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

2自由读,指名读。

3自学生字,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后”:(看图)谁跟在谁的后面?(小猫跟在我的后面。)

4看书,自由读儿歌

说明:

本课篇幅较短,生字较少,朗读难度不太高,要鼓励学生自己多读。

三指导朗读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读儿歌。(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注意停顿和重音)

我的鞋子真好笑,

上学路上吱吱叫。

小猫把我当老鼠,

跟在后面喵喵喵。

2男女分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3看幻灯片齐读课文。

说明:

进行朗读训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去读,在读中理解感悟。技巧上的指导是需要的,但必须和理解感悟结合起来。

四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叫号游戏。

2做动作,表演儿歌的内容。

3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

小猫穿红鞋,

路上跑起来。

小狗跟在后,

跑啊跑得快。

说明:

生字、词语的掌握,需要一定的复现,复现,不一定是简单的重复。学习的内容不变,复习的方式在变化,不断发展、深化、拓展。仅仅读课文中的句子是不够的,除了要读好课文中的句子之外,还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让生字词语在新的句子里重现,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巩固认识所学的汉字。

五描摹生字“当、后”

32小溪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弹、琴、丁、真。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准确拼读音节

tiāntánqínzhēn。

4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

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认读4个生字。

2能准确拼读带“an,en,in”这三个前鼻韵母的音节

3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丁、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画面、音乐、若干游戏。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画面,揭示课题。

1播放小溪水流淌的多媒体画面。

师:说说你听到了、看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水有关的一首儿歌。

2教师板书:32小溪

(1)齐读课题。

说明:

利用优美的画面,美妙的声音,把学生带入自然界中,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习的愿望。

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听课文录音。

(1)仔细听,说说课文中写了什么时候的小溪?

2再听课文录音。

(1)再听一听,想想冬天与春天的小溪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

3出示课文内容,跟录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说明:

此处共有三次听读课文的训练,每次的要求都不相同,做到有层次,有目的,有方法。

三学生字,学拼音,读课文。

师:大家听记得这么认真,老师请大家听一段音乐(方有关溪水的乐曲)。

1师:你知道吗?小溪也会弹琴的。(听溪水流动的声音)

出示课文

(1)出示生字:弹、琴、真(带音节的字)

弹:小老师读字音、开单轨小火车检查。

琴:小老师读字音、开双轨小火车检查。

(2)师:小溪会弹琴,你知道有些什么琴?(生交流,)

出示:风琴、口琴、钢琴、月琴、胡琴、马头琴、小提琴、电子琴(生齐读)

(3)师:哪那些琴可以弹?(生交流)

出示:弹风琴、弹钢琴、弹电子琴(生再读此组)

(4)阶段性复习:闪电记字:弹、琴。

真:小老师读字音、同桌检查。师提醒注意“三横”。

说明: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的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弹琴”的意思;再让学生听流水声理解“小溪弹琴”,并通过词语的扩充学习字词积累量,通过几次的反复巩固识记生字。

2学拼音。

(1)教鼻韵母anenin(注意前鼻尾音—n的发音。)

师示范,生跟读。

(2)拼读音节:tánqínzhēn。

(各种形式拼读)

说明:

拼音教学紧密结合生字教学,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学生字。

(1)师:小溪弹出什么琴声?

学生交流——丁冬丁冬,真好听。

(2)自学生字“丁”

(3)师:丁冬是表示声音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交流。4描一描:

(1)复习“竖钩”的书写方法。

(2)按“从上到下”的笔顺书写“丁、子”。

(3)学生描写,教师巡视。

说明:

通过复习笔画和笔顺规则指导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小复习:游戏巩固四个生字。

6朗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看画面配乐读课文。

7春天的小溪多美丽,那冬天的小溪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一节吧。

(出示课文第1小节)

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8齐读全文。

四总结复习。

师: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音节,谁会拼?(出示音节tiān)。

1复习前鼻韵母anenin。

tanqinzhending

2(出示:弹琴真丁)这些字你能措助拼音来读读吗?(点名,齐读)、

3拼读音节:tian

4师教整体认读音节:yin。

5生自学yin的四声。

说明:

巩固复习拼音时,别忘了结合认读新学的生字,这样付息的功效可以大些。

五巩固拓展。

1读儿歌。

小泉水,丁丁丁,

泉水弹琴大山听,

大山说——,

真好听,真好听。

(1)生自由读。

(2)找找学过的生字。

(复习生字:弹琴真丁)

说明:

换让学生在新语言环境巩固生字,既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又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同时又是教材中多次复习生字要求的体现。

33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船、尖、看、见、闪”五个生字的读音,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了解“船、看、闪”的字形结构。

2巩固前鼻音:an、en、in。

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描摹“尖、见”,巩固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引入课文

1听歌曲,记内容。

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唱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听吗?

大家可要认真听,努力记一记歌词。

(听歌曲:小小的船)

说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爱听歌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听,用心记”的学习习惯,在听歌曲时,老师提出“记记歌词”的要求,引导学生听记做到“有的放矢”。

2交流听到的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说话时很大方,声音很响亮;刚才听得很专心,说得很完整

说明:

通过交流歌词来反馈刚才听的情况,将训练落到实处。老师通过及时地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的“听”和“说”。

3揭示课题并读好。

师:这么美的歌词就是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

师:老师来写一写课题,大家要仔细看。

“船”是生字,左右结构,先写左边的舟字旁,再写右边(师边写边说右边的笔画)。

出示:“船”的音节:chuan

师:谁愿意拼一拼这个音节?

(指名拼读、开火车拼、全体拼)

师:“船”是个三拼音,韵母是an,我们叫它——前鼻音,上一节,还学了前鼻音——enin。

(抽卡片复习前鼻音)

师:读课题时,第二个“小”和“的”读得轻、短些才好。先听老师读。

(师范读、生跟读;指名朗读;全体读)

说明: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通过看老师书写,记住“船”的字形,对“船”音节的拼读,巩固前鼻音:an、en、in,以老师的范读、学生模仿读来解决课题中读音的难点,将读音、字形教学很好地整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巩固拼音

1听课文录音,学习朗读课文。

师:听一听课文录音,特别留意生字的读音。

(学生听课文录音)

师:学着录音,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师:谁想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

师通过点评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特别要关注的:月儿(儿话音)、只(在课文中读第三声)

出示词语: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

师:要把这些词儿读得好听,后面两个字都要读轻声。

谁愿意做做词语大王带大家读一读?

(带读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闪”是生字,记住它了吗?

(“闪”半包围结构,中间是个变形的“人”)

师:这些词语读得好极了,放在课文中能读好吗?

(指名读、男女生读)

说明:

在听课文录音、听同学读课文、自己读课文时,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特别是“手到”,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所以要求:手指指字。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专注地学习,字字过目,来认读生字和巩固已前学过生字。

2学习生字“尖、见、看”。

出示:见、尖及音节

师:请大家自己拼一拼这两个音节,注意读准它们的声调。

(生自己拼、指名拼、开火车拼)

师小结:大家一定发现,这两个字的音节很相似,但“见”是第四声,“尖”是第一声。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同桌说一说

(同桌说一说、交流:“尖”可以用编字谜的办法、“见”可以用数笔画的办法)

师:大家能不能为这两个字找一找词语朋友?

出示词语,读一读。

师:“看见”的“看”也是生字,可以怎么记?

(整个“看”字,就好比人的一只手遮在眼睛的上面,望远处眺望)

说明:

区分清楚“见”和“尖”,是本课生字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通过读一读音、认一认形,组一组词,来区分这两个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对学生牢固掌握这两个字很有帮助。

3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歌曲音乐起)

师和着音乐述:“小小的船”就是指“弯弯的月亮”。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我”将月亮当成了小船来坐,在夜空中遨游,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蓝蓝的夜空好像蔚蓝的大海,那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噢,是眨着眼睛的星星在和“我”捉迷藏。

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篇优美的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课文就是歌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听音乐唱儿歌)

说明:

课文的意境很美,通过音乐的渲染和老师优美语言的引导,来帮助学生体会小诗的意境美。由于此项要求的较高,所以不作统一要求,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让学生唱一唱儿歌,既可以帮助记忆课文内容,又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指导描摹“尖、见”

师:今天要写的两个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了。

老师先来写写,大家注意记住它们的笔顺。

师边写边说:“尖”上下结构,从上写到下,上面是个变形的“小”,中间是一竖,

“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生在同桌的手心里写一写这两个字)

师:说说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两个字?

(生交流)

(生描摹,师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说明:

在写字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字的笔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记忆

这些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还要不断纠正书写姿势,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规范,并在写字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34天上一群小白羊

一出示课题,质疑

1出示课题,教学生字“群”。

(1)带读生字,读准字音。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例,群,儿歌记忆法(左君右羊群群群)

(3)除了一群羊,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指人或动物数量多。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1)小白羊怎么到天上去了?

(2)小白羊到底是什么?

二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思考:小白羊到底是什么?

2学生交流听到的儿歌内容。

3出示课文,自由朗读,圈出生字“才、是、乡”。

4学习生字:才、是、乡

(1)带读生字,读准字音。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例,才、乡,笔画记忆法;是,结构记忆法。

(3)扩词:乡(家乡、故乡、乡村)

5朗读儿歌:领读、引读、齐读、个别读,熟读成诵。

6看媒体,问:天上的白云还像什么?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句子编儿歌。

7学生准备后,进行交流。

三学习拼音

1学习复韵母“un”。

(1)出示温度表,问:这是什么?

(2)出示“un”,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

2学习复韵母“ün”。

(1)出示白云图,问:这是什么?

(2)出示“ün”,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

3拼读音节:qún、dūn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yuan

(1)出示“yun”,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区别“ün”和“yun”

(2)找到儿歌中带有“yun”的生字,读一读。

(3)出示各种圆形图,问:“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形状的?”

(4)出示:“yuan”,领读、跟读,练习读四声。

5练习拼读音节,将图和相应的音节用线连起来。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语、拼音卡片

(2)做巩固生字、拼音的游戏

五描写生字:才、乡

(1)教师范写:一看笔画,二看笔顺,三看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描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说明:

1在引入新课时,可采用质疑问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识字教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要化比较多的教学时间,采用教师领读、学生带读等方法读准字音,用儿歌记忆、结构记忆等方法识记字形。

3本课涉及到的拼音教学内容难度较大,课堂上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

4本课是一首儿歌,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练习用完整的句子说话。

5学生书写生字的时候,教师要进行笔画、笔顺、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的指导。

34天上一群小白羊(B)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群、才、是、乡”四个字。

2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漏字。

3能正确认读前鼻韵母un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yun;练习拼读相关音节。

4复习笔画横折弯,了解“没、般”的书写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认真描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草地上走来一只羊。

师:草地上有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注意发言的声音让大家都听清。

媒体再出示:草地上走来两只羊,三只……一群羊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谁还会再说?(学生如描述到羊的颜色、样子等,老师要及时肯定。)

师:现在草地上有这么多羊,来不及数,怎么办,谁会说?

2出示“一群”一词。

师:对!可以用“一群”来描述这么多的羊。当数量很多时,我们可以用一群来说,现在体育馆里人这么多,谁可以用“一群”来说说,我们可以说:体育馆里有一群人。

3学习“群的结构及音节:

(1)“群”,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你们要仔细听,不会说的同学学着说一说!

“群”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君子的君,右边是羊,合起来是群。

(2)出示“群”的音节。

师:字会记了,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的本领。

“群”这个字的音节是这样的,听老师拼qún,声母是q,韵母是?这个是我们新认识的复韵母,仔细听,认真看,把音记住。跟老师读ün(生注意口型),四声ǖnǘnǚnǜn,(开滑板车,生齐读)q---ǘn---qún(开火车读)合起来你发现了什么?(复习标调规则)

4出示羊姿态图。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群”,图上有什么?(图上有一群羊)

(1)这群可爱的小白羊,样子各不相同,这只羊蹲着,其它的呢?你们仔细看看

(学生观察图)老师先来说,你们来接龙: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白羊,有的蹲着,有的躺着……(生讲完,出示一段话)师小结:这群小白羊真是姿态万千,可爱极了。听老师来读这段话,你们仔细看看!

(2)师:大家看一只小白羊正蹲(dun)在山头上呢!,

(生齐读)这是个动作,我们来蹲一蹲。(生做动作)

(3)它的音节是dun,里面有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新的复韵母un(开火车)(生跟读)

(4)un和ün是一对双胞胎,我们来分清楚,带两点的是ün,不带两点的是un!(生读)

5这群小白羊可真调皮,大家看,他们现在跑哪儿去了?

(出示媒体)谁会说?

(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仔细听,不一样的请举手:一群小白羊到天上去了。天上有一群小白羊。)

6出示课题:34天tiān上一群qún小xio白羊

(1)齐读课题

(2)复习三拼音tiānxio:有两个三拼音,自己拼拼看。

(3)巩固群的读音:这个字还认识吗?打个招呼!

说明:

这首儿歌内容非常有趣,通过想象把天上的朵朵白云比作一群小白羊。教学开始,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羊数量的变化,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表达,从而了解量词“群”的用法,同时了解“群”的结构,使生字结合课题的揭示适当分散教学;另外借助该字,结合学习新的韵母ün,同时复习标调规则。又将说话训练、生字教学以及拼音学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学习儿歌,了解内容

1听录音,边听边记:小朋友对天上的小白羊说些什么?

师:再听一遍,努力记住,能记住多少是多少!

说明:

听的训练目标指向要明确,要让学生听清记住哪些内容,一定让让全体学生心知肚明。

反馈:同桌之间把听到的告诉对方。

说明:

让每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2、出示整首儿歌(后半段变红),这就是小朋友对天上的小白羊说的话。

(1)(才、是)正音:这两个字先拼一拼,注意平翘舌音。(拼音要出示)

才、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谁已经会拼了?cai是平舌音,shi是整体认读音节(开火车)

(2)借助“乡”,渗透后鼻韵母ang,师书空。

师:“乡”这个音节跟老师拼。(教师示范拼读音节,学生跟读)

怎么写呢?(书空,小朋友要眼到,手到)

说明:

对以前学过的音节要及时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才、是”两字的音节学生已学过,所以这里就不要再让学生借助录音来认识生字,而要让他们自己拼拼音节来读准生字的读音。

(3)练读儿歌。

师:刚才我们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谁来读读儿歌?其他同学看屏幕,眼睛跟字跑,听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了吗?(个别读、同桌互读)

反馈:儿歌中小朋友怎么对小白羊说的呢?(生个别读)

你们学着小朋友的样子读读!(生齐读)

3(儿歌第一句变红)哪个小朋友读读变红句子?

(个别读)原来跑到天上的是?——云(出示字)

师:瞧!天上有朵朵白云,这些白云千姿百态,让小朋友浮想联翩,看白云真有趣!

(1)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

师:“云”这个字,小朋友早认识了,可我们今天要学习新的本领。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出示音节(齐读)。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师:想不想再认识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uan(出示图),图上有许多圆圆的东西,有圆圆的。。有圆圆的。我们要认识这个音节yuan。

(3)读这两个整体认读音节和它们的四声(开开滑板车)。

5再读课文。

三游戏巩固,拓展练习

1拼读音节,复习韵母:看图找音节朋友

(1)有了拼音的帮助,我们就能学习更多的本领,(出示音节)这四组音节代

表的是四样东西,他们分别是什么呢?小朋友相互拼拼,会拼的小朋友要多帮帮组内其它同学的忙!

(2)四人小组上台拼。

2我们来做一字开花的游戏。

(1)乡——生边扩词。

师板书:乡村、家乡、故乡。

说明:

选择构词率较高的生字让学生来扩词,帮助学生积累书面规范的词语。

(2)听、读一句话。

师:仔细听听老师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我的家乡在无锡一个美丽的小乡村里。这样我们就会用学过的词语讲完整的话了!

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

说明:

积累词语是为了运用,有意识地把一些词语组成句子,一是为了渗透说完整句子,二是为了改变语境帮助学生巩固认识的生字。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画。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笔画“横折弯”。今天要描描的两个字中都有这个笔画。

2学生自学“没、般”的笔顺,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没:“横折弯”是第几笔?(五)

般:“横折弯”是第几笔(八)

4学生练习描摹,同桌互评

说明:

现在开始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看懂笔顺提示,老师只要稍加指导;指导学生写字人应把注意力放到写字习惯的养成上,要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听老师读补充的短文。

师:老师根据这首儿歌的内容写了一篇短文,先听老师来读读。

出示这段文字:

小朋友们在看天上的白云。啊,天上的白云多像一群小白羊。你看,它们有的蹲着,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还有的趴着,可爱极了!小朋友们对小白羊说:“小白羊,你们快下来吧!别在天上着凉啊!地上有清清的河水,肥嫩的草儿,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啊!”

2布置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看清字,注意不加字,不漏字,让爸爸妈妈来评一评。

说明:

改变语境让学生读短文,既可以让学生巩固人读生字,又可以帮助学生再一次了解儿歌内容,同时训练不加字漏字的朗读,落实本单元朗读训练目标。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练读的时间,不要急于检查,更不应以个别会读的学生的朗读来代替全体学生的自读。

35吹泡泡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轻、没、重、心”四个字,注意读准前后鼻音。

2能正确认读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练习拼读音节。

3读儿歌能大致了解儿歌内容;朗读时能努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复习笔画“卧钩”,了解“心、鱼”的笔顺,并能在田字格中认真描摹着两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入:(出示螃蟹吹泡泡图)

师:图上有什么?谁能有一句话把图上的内容说清楚?注意发言时声音响亮让大家都听清。

说明:

结合启发谈话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说完整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如果学生能说到螃蟹的动作、数量等,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表扬。

2出示课题:35吹泡泡(chuipaopao)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题读准!

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提醒学生注意“chui”是翘舌音。

(自由练拼指名拼读齐读课题)

说明:

本篇课文位于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单元末,拼音的初步学习也接近尾声。小朋友们跃跃欲试,都想来尝试拼拼各种音节。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们自己拼拼音节来读准字音,学习独立认读生字,并在拼读课题音节的过程中巩固所学韵母(ui、ao)、;为“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做必要的过渡衔接。

3了解“螃”字的结构拼读它的音节。

(1)出示螃蟹图及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师:原来儿歌的内容和螃蟹吹泡泡有关啊,一定很有趣!

读词组:(吹泡泡的)小螃pang蟹

(2)分析“螃”的结构,练习拼读“螃”的音节。

师:大家要仔细听,认真记,看看谁最先听清“螃”的读音、记住“螃”的字形。

说明:

听的训练目标指向要明确,要让学生听清、记住哪些内容,一定让全体学生心知肚明,这样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训练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师述:“螃”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虫,右边是旁边的旁,合起来是也念螃。但是是螃蟹的螃,同学们可要记清它的字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说明:

同音字的概念可适时渗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区分同音字的字形。

师述:“螃”的音节是“pang”,音节中有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后鼻韵母a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明:

借助螃蟹的螃,学习后鼻韵母ang,要求同学学会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并且积极投入每一次练习活动中。

二读儿歌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拼音

1听课文录音。

师:先来听听录音,你们要边听边记:小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怎样吹,泡泡才能满天飘?(再听一遍,努力记住!)

反馈:同桌之间把记住的内容告诉对方。

说明:

此时不出示儿歌内容,只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养成边听边记的良好的听记习惯,并试着把听到内容与同桌分享交流。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和韵母。

(1)师生互动读、同桌配合读

师:原来,小螃蟹只有——生:不轻(qing)不重(zhong)小心(xin)吹,

师:才能——生:吹得泡泡满天飘。

(同桌互读)

(2)学习后鼻韵母ingong

师:“轻”和“重”是一对反义词,在儿歌中指的是小螃蟹吹泡泡用的力气有大有小。

(师指到音节zhong)大家看,这是“重”的音节,里面又有我们今天要新认识的后鼻韵母ong,听清老师的读音,看看老师的口型(师慢动作范读两遍)

(开火车读齐读)

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读音中带有后鼻韵母ong的发音呢?(给学生想的时间)

(闹钟、中国、巨龙,从前等)

师:刚才我们说到,“重”的反义词是:“轻”(师指到qing),ing也是一个后鼻韵母,

师:仔细听老师读(师范读两遍)瞧!“小心”的“心”是前鼻韵母!同学们可要分清ing和in的读音。(做快速反应游戏:抽读韵母ing和in)

师:小朋友一定发现后鼻韵母末尾的发音和上海话“鱼”的发音类似,小朋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区分前、后鼻韵母的发音。

说明:

后鼻韵母ing和in的发音比较容易混淆,结合起来教授,并推荐给学生一些有趣的记法,帮助学生区分。

(3)整体认读音节ying(出示ying及四声)我们一起开滑板车读一读!

说明:

用开“滑板车”的方法,借助形体动作,帮助学生记住四声声调,寓教于乐。

3再读儿歌,思考问题。

师:小螃蟹真聪明,不轻不重小心吹,吹得泡泡满天飘。可是小螃蟹是一开始就知道这样吹吗?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轻轻吹,泡泡小,

猛(meng)一吹,没(mei)泡泡,

师:小螃蟹一开始是怎么吹泡泡的呢?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猛”和“没”是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左右结构)“没”字前一课我们已经会写了,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遍!

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记住“猛”字。

师:“猛”的音节中带有后鼻韵母eng,我们请出eng的好朋友前鼻韵母en,再用上刚才老师推荐给你们记后鼻韵母的方法来念准音eng。

说明:

“猛、没”两个生字在字形(左右结构)上稍作强调,再次适时渗透部首的概念及记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记字做准备。后鼻韵母eng的教授让学生借助en以及前面老师推荐的办法来读准音,学以致用。

4齐读儿歌。

师: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螃蟹,亲自尝试把事情做好,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三巩固练习、说话训练

1读angengingong以及ying的四声.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练习用一定的句式说话。

(出示课文练习图并在相应的位置注明:山脚(jiao)下、山腰(yao)间、半山腰、山顶(ding)上),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己拼拼图上的音节,然后做一回小小导游员,为大家介绍山上分别有哪些景物?

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哪里)有(什么)。

说明:

在一定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做一回小小导游员来巩固认读新授的拼音,并引导学生用规范的句式说话,如学生在介绍时能用上合适的量词,做到条理清晰等,老师要大力表扬,鼓励学生多说,帮助学生说得规范。

四写字指导

1新授笔画“卧钩”。

(出示“卧钩”)

师:大家看,“卧钩”多像一个人半躺在床上。

(师范写生模仿写师生齐书空)

2描摹“心”。

(出示“心”字的笔顺框)

师:看看第几笔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画“卧钩”。

师:写“心”字时要注意观察三个点,找准了位置,“心”字就写得好看了。

3描摹“鱼”。

(出示鱼图)师:鱼的字形和实物鱼特别象,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出示“鱼”字的笔顺框)同学们根据笔顺框学会“鱼”的笔顺,在同桌的手心里写一写。

4生写,同桌互评

(1)写字姿势要正确。

(2)关键笔画的位置要摆准。

说明:

通过形象的比喻教授“卧钩”、“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写字时,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关键笔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6轰隆隆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蜜、蜂、千、万。

2能不加字、不漏字地朗读儿歌,能熟读成诵。

3能拼读带有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相关音节。

4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千”、“万”。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蜜、蜂、千、万。

2能拼读带有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相关音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听录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师述: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

2教师板书:轰隆隆。

(1)拼读音节:hong、long,注意“轰隆隆”的“隆”读第一声。

(2)读词语:轰隆隆

3揭示课题:36轰隆隆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来了。)

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录音,想一想,(听儿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媒体出示儿歌,朗读儿歌。

(采用听录音读、领读、引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读儿歌,学习生字

1媒体出示生字。

(1)小组学习生字:

小组用各种方法学习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再给它找个朋友。

(2)交流:

蜜蜂:是昆虫大家庭中有名的精打细算的建筑师,都是虫字旁。

千万: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这两个字?指导书写。

2朗读儿歌,熟读成诵。

四再读儿歌,巩固汉字,拼读音节

1读儿歌,圈出带angengingong音节的汉字。

2指名拼读longgongxingfengchongdang,再出示生字。

五巩固练习

1流星雨:巩固生字。

2变魔术:词语朗读。

3拼读音节(内容见书上)

说明:

1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识字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反复朗读儿歌,字字过目,读准字音,用形声字的规律记“蜜蜂”的字形。本课主要是后鼻音的拼读,对吴方方言区孩子来说,是难点,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扎实训练。

2教师要重视写字指导,加强板书示范,当堂练习、评议反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小写练习把字写好。

3儿歌读上去朗朗上口,宜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37写字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写、字、海、用、浪、机、云、纸、铅、笔、”十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了解“写、纸、海、浪、笔”的字形结构。

2朗读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能依据课文内容和图画提示,模仿课文句式说“谁(什么)在哪里用什么写子。”

4认识新笔画“竖提”,能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描摹“纸”和“民”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引入:

师:前一阶段的课上,同学们不仅在跟着老师读文的过程中认识了好多汉字,还学会了一项能帮助我们自己认字的好本领,那就是拼音。

2出示音节:xiezi学生练习拼读。

师:这两个音节请你自己认真拼读一下。

谁愿意拼读给大家听?

及时评讲:拼读时是否做到声音响亮,发音准确。

提醒学生注意“zi”是整体认读英节,平舌音。

(自由练拼指名拼读开火车拼读齐读)

说明:

本篇课文是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开始的第一课,由“读儿歌识字学拼音”阶段转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拼音工具帮助自己认读生字,在不断拼读音节识字的过程中逐步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目标。

3指导“写”、“字”的书写笔画笔顺。

师:“写字”这两个汉字是怎么写的呢?老师告诉你们,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我们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写。“写”的上面是秃宝盖,下面是与。“字”的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子”。

说明:

老师书写课题的两个字恰是课文要求认识的两个生字,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要运用的字,所以老师借助揭示课题,渗透书写指导,特别在字形(上下结构)上略作强调。这一阶段在识字上要求学生能逐步运用已经了解的识字方法来自主记忆生字。因此适时渗透记字方法正是为了为学生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自主记字做准备,同时也是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边听边记的习惯。

4用“写字”这个词练习说一句话。

(1)师示范用“写字”说一句话。

师:小朋友能自己看拼音识字了,真了不起。那么我们就来用“写字”这个词说一句话。先听老师说,请小朋友仔细听清这句话,并努力把它记住。

师述两遍:小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

请学生复述听到的这句话。

(2)学生练习用“写字”这个词说一句话。

说明:

积累词语是为了运用。这里结合生字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口头造句训练,还可以分散“纸、铅、笔”这几个生字的学习,同时努力营造一种互相倾听,互相学习的教室。

5出示句子:小学生在白纸(zhǐ)上用铅(qiān)笔(bǐ)写字。

师:这就是刚才老师说的话,这句话里有三个生字。请小朋友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了。

自由拼读指名拼读生字

指名读句子男、女分别读句子齐读句子

6交流“笔”字记字方法。

师:古人都是用毛笔写字的。(出示实物:毛笔)这就是一支毛笔,大家来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笔”?

学生回答后,师述:毛笔的这一根根挺拔的竹子多么像“竹”这个汉字呀!把“竹”的第3笔竖和第6笔竖钩改成点,就变成了“竹字头”,因为毛笔的笔杆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笔”的部首是“竹字头”。

说明:

用实物会意的方法识记生字,可以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7指导“纸”的书写。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拿起你的铅笔在书上写字,好吗?

出示:纸

师:看,我们要写哪个字?(纸)

演示“纸”的笔顺。

师述:“纸”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们要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来写。左半部分和“乡”字很像,第1、2笔都是撇折,可是,第3笔改成了提,成了绞丝旁,右边共有三笔,第一笔是短短的,平平的撇。第二笔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笔画,看它先竖下来,再提起,叫竖提。(生跟说)注意写的时候竖要竖得直,再轻轻地往右提,最后一笔是斜钩,脚要伸得长一点。这样整个字就站稳了。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描摹“纸”字。

师巡视及时点评学生写的字及执笔姿势。

8齐读课文。

说明:

教学开始,就围绕“写字”这两个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展开教学,可以适当分散生字教学,而且在揭示课题这一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说话及写字的训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看拼音读课文学生字

1揭示本单元的训练目标。

师: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要来看拼音读课文识字了,我们学会了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就可以自己看拼音读课文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听录音跟着老师读课文了。

2出示课文。

师:看,课文里的每个字上都标上了拼音,小朋友可要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生自由读文学习小组交流读文

3指名拼读余下的5个生字。

4朗读课文。

师:你们借助拼音把字音都读准了,那有没有把课文读通呢?

指名读全文分男、女读课文分小组读课文齐读

5学习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6全班交流“海、浪”的字形相似处。

(左右结构,部首都是三点水)

说明:

从本阶段的教学开始,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看拼音读课文的习惯,不要让学生“先听再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拼读音节来读课文,认识生字,从而逐步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另外,读文记字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互助,小组学,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正音、识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朗读课文,积累最基本的句式

1根据老师的提问读课文相关句子。

师引读课文:儿歌里告诉我们谁在哪里用什么写字呢?下面老师来提问题,你们来读课文回答:

船儿在哪里用什么写字?(生齐读第一句)

飞机在哪里用什么写字?(生齐读第二句)

我在哪里用什么写出最美丽的字?(生齐读第三句)

说明:

要引导学分反复读文,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记住生字,积累规范的句子。

2学生背课文:(自由背指名背)

说明: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了展示熟读成诵的成果,当堂巩固积累。

3改变句式,练习说话。

师:课文里告诉我们除了能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字外,船儿也会在海上用浪花写字。(出示句子)

下面我们来练练小耳朵,听清老师的问题,请你用“船儿用什么再哪里写字”的句式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指名说)

再请学生用同样的句式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出示这两句句子。

师小结:有时候,同样的意思我们用不同的句式说,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同桌互读出示的句子。

4看图拓展说话训练。

师:大自然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看,

(出示课后练习的图1)

蜻蜓在哪里用什么写字呢?

(出示小男孩说的话)

小男孩怎么说?(指名读句)

这位小男孩是这样说的,你还可以怎么说?(换句式说)

学习小组合作用两种不同的句式说说课后练习的图2、3、4的图意。

交流。

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练。

说明:

在看图练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出去,模仿课文进行说话训

练。通过有目的的听说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指导描摹“民”

师:刚才我们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出了最美丽的“纸”字,现在我们再来写个“民”字,好吗?

1(出示“民”字的笔顺框)看看第几笔是我们今天新学的笔画“竖提”。

2老师书写“民”,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民”?

3学生描摹,自己纠正:你觉得哪个字没写好,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说明:

规范写字要从每一个笔画开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写字。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字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学生自我纠正,对不满意的字再重新描摹,体现个性化的写字教学。

38三个谜语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说、现、圆、这、也、们、同、西、它、都、手”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选择喜欢的一则谜语背一背。

3、描摹“都”“手”2个字,认识笔画“横撇弯钩”,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能和小朋友一起做猜谜语的游戏。培养猜谜语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1、能助拼音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说、现、圆、这、也、们、同、西、它、都、手”11个生字的字音。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三个小朋友说的话,并选择一则谜语背一背。

教学准备:

媒体、录音、生字卡片、课外谜语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1、组织学生猜谜语。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都不见。

(2)师:刚才老师给大家猜了个谜语,出示:谜语。(借助拼音读一读)你们还想猜谜语吗?

(3)师:让我们去听一听,谁在猜谜语,猜了几个谜语。

(打开书,听课文录音)

(4)补充课题:38、三个谜语(齐读课题)

说明:

猜谜语是一项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教学时从课题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听课文、读课文的欲望,为认读生字,正确朗读课文打基础。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2——4节,找出三个谜语。

(1)媒体出示:三个谜语。

(2)借助拼音读通,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现、圆、这、也、们、同、西、它、都、说、手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各种办法记住这些字。

(3)交流:

现:和“玩”比较。

圆:读音,圆圆的什么?

这、说、手: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

同和问、它和他比较。

都:学习笔画“横撇弯钩”。

3、巩固识字。

(1)开火车读生字。(抽读生字。)

(2)做“芝麻开门的小游戏。”(读对生字,门就会打开啦。)

说明: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认识生字,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巩固了自己的识字方法,又学到了别人的学习良策。学生的识字方法只要能帮助识记,就应鼓励。

交流时,教师抓住需重点讲解的字进行全班分析,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爱做游戏,巩固环节中的几个游戏就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设计的。

三、熟读课文,背诵谜语。

1、组织学生朗读2——4节。

(1)轻声朗读。

(2)选你喜欢的一节读。

(3)分角色朗读。

2、选择喜欢的一则谜语读一读、背一背。

(1)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谜语读给你的同桌或好朋友听。

(2)读自己喜欢的谜语。

(3)背诵喜欢的谜语(个别,比赛背)。

说明:

朗读课文是本单元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环节,朗读是巩固识字,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因此要扎实进行。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多种朗读方法,轻声读、个别读、分角色读,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能让朗读教学更有效。

四、写字指导。

1、出示:都、手

2、复习笔画“横撇弯钩”。

3、教师范写“都”“手”,强调笔画顺序。

4、生描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

说明:

通过复习笔画“横撇弯钩”,带出学写“都”这个字,使学生知道了“都”是左右结构字,右半部分的“横撇弯钩”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9当妈妈拉开窗帘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本课“拉、方、升、外、向、招、鸟、跳、回、门”10个生字。读准后鼻音“升”、翘舌音“招”、前鼻音“门”;认识部首“提手旁”,回忆带有提手旁的字不少于三个;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生字“拉、招”;了解“方”的书写笔顺。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3积累课文中“窗外、招手、快乐、东方、升起”5个词语和2句描写窗外景色

的句子。

4能根据图画,用一二句完整的句子说说窗外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第1节

1借助拼音读课题。

(媒体演示:妈妈徐徐拉开窗帘,随着窗帘的拉动跳出课题。)

2学习部首“提手旁”和生字“拉”,回忆带有提手旁的字。

3思考:早上,当妈妈拉开窗帘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师:窗外的画面真精彩,真像一场电影!

4借助拼音自读第1节,要求读准字音。(媒体出示第1节)

5检查反馈朗读情况。

说明: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结合课题学习“提手旁”和生字“拉”。让学生运用部首识记生字,并引导学生回忆三个带有“提手旁”的字,有意识地进行拓展识字,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自然而然地引出课文第1小节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及有关的内容。

师:电影开场了,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记一记窗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出示:早上,当妈妈拉开窗帘的时候,窗外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交流。

3课文2-3节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一美景。自由轻声朗读2-3小节。

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把句子读正确。

(2)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同桌听。

说明:

将听、说、读训练有机整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给予学生静心读书的时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朗读要求明确、适切,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识字。

三学习课文2、3小节

1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

2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相关语段,指导朗读并学习生字。

学习第2节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词语:东方、升起、招手,学生字“方、升、招”。

读准后鼻音“升”;

读准翘舌音“招”;

书空“方”,掌握“方”的书写笔顺;

游戏“我说你做”,通过动作理解“拉”、“跳”、“升”、“招手”。

(3)将生字送回第2节,把句子读正确。

(4)分句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齐读。

“看,窗外的大树在向我招手。”咦,大树怎么会招手呢?(媒体演示)原来是风吹动树叶,树叶在摇摆呀!

②引读。

“还有那树上的小鸟在枝头蹦着,跳着,唱着好听的歌”。

指导朗读,按标点停顿。

(5)我们边朗读边感受这美丽的景色。齐读第2节。

学习第3节

(1)喜欢第3节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2)女生读第3节,男生和老师一起练长跑,再交换表演和朗读,从中体会“快

乐”。

(3)师生共同朗读第3节。

说明:

根据一定的要求,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好课文语句。例如:进入角色进行表演读,体验“快乐”并带着快乐练朗读,使朗读教学水到渠成。

四学习第4节

1指导读句:妈妈,我也要跑到电影里去。

师:小朋友们,在欣赏了如此美丽的景色后,此时此刻课文中的小朋友最想干什么?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巨资指导朗读:妈妈,我也要跑到电影里去。

2学习生字“门”、“回”。

读准前鼻音“门”。

给“回”找朋友。

3齐读第4小节。

五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齐读课文。

2出示填空,结合课文,用学过的句子练习说话。

早上,当妈妈拉开窗帘的时候,我看见(),还看见()。

3再放映一幕“小电影”,看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拓展说话。拉开你家的窗帘,你又会看到什么?

说明:

这里的说话训练分三个层次。一是让学生根据句式用文中的语句练说,旨在积累课文中的语句;二是让学生观察课后图片练说,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三是让学生联系生活练说,将语言积累、运用和思维训练融为一体。

六复习巩固

1以游戏形式复习巩固字词。

2指导写字:“拉”、“招”。

40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乌、鸦、爱、路、耍、年、纪、事、忘、记、可”11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乌、马”,并区分两个字的异同。

2朗读儿歌,在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的基础上,练习不顿读、不唱读。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二句话说说“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

4懂得要有爱心,要学会从小关心别人。

重点和难点

1朗读儿歌,在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的基础上,练习不顿读、不唱读。

2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二句话说说“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多媒体演示,师述:屏幕上飞来了一只什么鸟?你们认识它吗?

2指名用一、二句话介绍这只小鸟。

3板书“乌鸦”两个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乌”。

(2)比较:“乌---马”。

(3)学习笔画“竖折折钩”并书空“乌”。

4播放《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让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唱。

5揭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爱”:给“爱”找找好朋友。

说明:

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歌曲的引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力训练:听老师诵读儿歌,边听边记儿歌中描写小乌鸦爱妈妈的语句。

2交流反馈:说说你记住的语句。

3自读儿歌,要求:

(1)边读边圈出儿歌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4学习1、2节。

(1)出示1、2节,指名读,评价。

(2)学习生字:路、耍、年、纪。

(3)练习朗读课文,要求不顿读、不唱读。

(4)说一说:当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家里飞不动了,会怎么想?

出示:“小乌鸦看见妈妈躺在窝里飞不动了,它想:……”

(5)师述:小乌鸦会怎么做呢?(指导朗读句子)

(6)用喜欢的方式朗读1、2节(接龙读、小组赛读……)。

5学习第3节。

(1)指导朗读第3节并学习生字:忘、记

(2)用赞美的语气夸夸小乌鸦。

说明:

注重听力训练,要求学生边听边记课文中的语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记能力。朗读能力着重训练不顿读,不唱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逐步提高朗读的要求。说话练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话时注意语句完整、意思清楚,在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的熏陶。

三朗读成诵,感受体会

1练习朗读全文。

2试着把课文背出来,还可加上动作。

3配乐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好朋友表演课文。

5练习说话。

师述: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小乌鸦说吗?试着说一二句。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做游戏,巩固生字。

2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乌、马”两字。

3课后收集有关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小故事,相互交流。

说明:

以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生字。培养学生规范的写字习惯,通过描摹巩固所学的生字。课后资料的收集,进一步渗透爱的教育,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41小海星快回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星、快、沙、爬、怎、么、傍、晚、风、吹、话”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认识三点水旁。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描摹“沙、风”2个生字,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说说小海星和妈妈的对话,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小海星实物。

问:你们认识它吗?

2学习生字:星(读准后鼻音,并扩词)。提词:你们了解小海星吗?

3揭示课题41.小海星快回家

学习生字:快(拼读三拼音,渗透它的部首是竖心旁,这类字大都和心情有关。)4读课题。

说明:

课题中的两个生字读音较难,注意读准后鼻音、三拼音。课题中的“快回家”,表达了心情,指导学生能通过朗读体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跟读。

2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说明:

学生的回答可能比较零碎,教师要帮助整理,以小结的形式给学生做示范,这也是概括课文内容的渗透。

三学习生字,学习课文

1自己读课文,圈出生字,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相互检查读是否把生字的音读正确了。

3集体交流,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1)出示生字:

“沙、爬、怎、么、傍、晚、风、吹、话”(注上拼音)

(2)相互提醒学习中遇到的难字。

读音:“沙、吹、怎、傍、风”

字形:“沙、傍、风”。学习三点水旁,复习单人旁,描摹“风”(教师田字格板书,学生书空后描摹,注意第二笔)。

字义:“沙、傍晚”。

复习整理三点水旁的字,知道这类字大都和水有关;

渗透“话”的部首是言字旁,这类字大都和言语有关;

理解“傍晚”是指太阳快山的时候。

说明:

圈出生字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知字形,写字指导重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是关键笔画的位置,学会看“贴”摹字,继续关注写字习惯的培养;同桌学习是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集体交流生字,音、形、义各有侧重,不平均使用力量,节省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字义的归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读通课文,背诵课文

分步:读正确(不加字、漏字)

读流畅(不顿读)

读出自己的理解(小海星的可爱、妈妈的挂念、海风轻声的劝告等)

试着背一背。

说明:

朗读指导要有过程,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在读流畅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这也是对学生体验、感悟语言能力的培养。

四发挥想象,说话练习

1出示插图,观察。

2训练想象说话。

合作表演:小海星回到家,会和妈妈说些什么呢?找个伙伴演一演。

3交流。

说明:

教师可参与和学生一起演一演。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像,教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注重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使学生在想象说话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五游戏巩固

1做“我说你拿”的游戏巩固字词。

2竞赛读句。

小海星在沙上爬,到了傍晚没回家,

海风轻轻在说话,妈妈挂念快回家。

说明:

“我说你拿”——读音拿卡片,可以是学生说学生拿,也可以是老师说学生拿。将课文9个生字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读,其意义也是巩固字词。

42大竖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音节读准“黄、浦、江、架、什、叫、夜、曲、前、进”10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复习部首“三点水”,回忆带有“三点水”的字不少于3个。正确描摹汉字“曲、向”。

2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问”的语气。在朗读过程中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了解上海的变化。尝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你问我答”的表达方式,说说上海的新面貌。

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巧记字形,通过指导书空,在识字中渗透笔画、笔顺。

2学习课文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读的训练,落实读正确、读通顺,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听音乐,猜乐器。

2揭示课题。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竖琴这种乐器学生不一定认识,课前,教师若能将竖琴展示在孩子面前必将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以先请学生听听竖琴弹奏的乐曲,组织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弹奏的?再看看竖琴的照片。这样形象的感知“竖琴”能为接下来感受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第一次听课文,思考:文中的大竖琴指的是什么?

(2)第二次听课文,想想有什么新收获?

2组织自学生字。

(1)自由轻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巧记生字。

3全班交流——脑力大比拼“你说我猜”。

3指导书空“曲”字。

①多媒体出示写“曲”字笔顺。

②学生跟着媒体书空。

③学生写一个,描一个。

5巩固识字。

(1)游戏:浑身上下动起来(和老师做相反的动作,说相反的词)。

(2)独立默记生字。

(3)变化字序后,再读生字。

说明:

这一环节中的听课文录音,可以安排两次:第一次听录音,思考:文中的竖琴指的是什么?第二次听,组织学生看着课文内容听,启发学生在第一次听的基础上再多了解些课文的内容。两次听的形式不同,要求也不同,层层递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边听边记,边听边思的好习惯。

识字是这一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识字的效率,我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第一组,结合学生听完课文后的交流内容,随机认识部分生字,如,学生说出: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在黄浦江上时,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学习“黄、浦、江”三个字;第二组,学生初读课文时,圈出还没学过的字,进行自学。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课堂教学,适当的多采用游戏,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如,第二组的识字是在“脑力大比拼,你说我猜”的游戏中进行的。游戏中,学生根据字形、字义,设计谜语给大家猜。这个游戏能引导学生抓住字形、字义的特点记字。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识字本领(编字谜,做动作……),而且这里的展示是互动的,参与面大。

再如,在巩固识字环节,可以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浑身上下动起来”的游戏,让学生做做动作,理解词义。如教师说“后退”,学生说“前进”,这个游戏的时段在一堂课的中间,学生适时地浑身上下动一动,能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教师除了用游戏巩固生字外,还应留给学生一些默记的时间,让学生能静下心来,看看生字再用心记一记。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

3看图感受: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竖琴的相似处。

4引读课文:两架大竖琴日夜弹不停,弹的什么曲……

5听听大桥弹的曲子(桥上车来车往的声音),

指导朗读“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

6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7朗读交流。

说明:

这一环节重点落实读正确,读通顺的学习目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轻声自由读;按一定组合读(男女生、长发短发……);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接龙读、滚雪球读、表演读……);配乐读……。读的要求应逐步提高,从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到读得通顺,最后读出一些感情。

对于学生感受的难点,如:桥与竖琴的联系,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看竖琴、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的照片,使学生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听听桥上车来车往的声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繁忙的大桥上,使学生切实感受叔叔阿姨们在为上海的建设而忙碌,我们的上海在不断前进!

四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部首妈妈找孩子:找找“三点水”的字。

2弹竖琴:认读词语(日夜、竖琴、上海、黄浦江、什么、浦东、长江、进步、竖立、夜晚、家乡、海水、歌曲、前进)。

3课后练习:“你问我答,难不倒”。

用“你问我答”的表达方式,说说上海的新面貌。

4课堂总结。

说明:

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进行。

部首妈妈找孩子——找找“三点水”的字。这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的汉字做一些梳理,是识字的巩固与拓展,渗透“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的造字规律。

弹竖琴——认读词语,词语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生字与熟字构成的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和本课以及前几课学过的生字见面。

“你问我答,难不倒”——学用“你问我答”的表达方式,说说上海的新面貌。这个游戏前,可以给学生看些反映上海新貌的图片,如人民广场、大剧院、金茂大厦……拓宽学生的说话范围,同时在说话训练时,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训练中,教师可提供两种句式供学生选择:人民广场有_____。问: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有_____。问:__________?答:__________。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说话活动,都能获得成功。

43李白思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思、各、山、村、明、亮、月、光、床、亲、就”11个生字的字音,并结合课文和新的语言环境正确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背诵课文中的古诗,了解大意。

3认识心字底,描摹“思、山”两个字,巩固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能根据课后要求,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选一、二幅图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三拼音,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学习部首“心”,掌握“山”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课文

1复习背诵已学过的古诗。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古诗,谁能来背诵一首?

2介绍李白,读熟《静夜思》。

(1)除杜甫、白居易以外,唐朝还有一位很有名的诗人,他写的诗非常美,就像神仙写的,因此大家都叫他“诗仙”。他,就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板)学生齐读。

(2)出示《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检查:①抽生朗读②同桌对读③男、女生赛读。

3揭示课题:43.李白思乡

生字:思:学习部首“心”,记字形。知道心字底的字大都跟想法有关。

说明

《静夜思》是一首较常见的诗,有的学生可能早已会背,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朗读时间上作调整,但必须要求读正确。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要求:看清字形,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合作学习。

(1)小组拼读生字,记字形。

(2)师检查。

字音:三拼音:亮、光、床

平翘舌音:山、床

前后鼻音:亲、明

用“亮、亲”组词

读词:漂亮亮晶晶光亮如新母亲亲热亲棚好友

(3)识字游戏:你说我拿。(一人拿生字卡片,其他人读)

说明

尽管本课有11个生字,但大都是常见字,因此可把教学重点定在读准字音上。“亮、亲”通过组词、读词让学生多次见面,以达到识记积累的目的。游戏可在同桌、小组中进行,参与面广,如没有卡片,也可改为“你说我指。”

三读课文,感知古诗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

2分句朗读,学生评议。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呢?

4交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的“思”指的就是思念、想念。

5齐读古诗。

6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就是这首诗所写的内容?

(1)抽读有关的句子。师范读。

(2)学生比较评议,说说喜欢谁的朗读,为什么?

(3)学生仿读。

(4)比赛读。

7生练习背诵古诗。

说明

本环节安排了多次有目的朗读,要求学生由读正确到读好课文,体现了朗读教学的层次性。老师范读时,对描写月色的句子要读得有美感,李白思乡的句子要读得略有伤感,让学生加以比较,旨在养成学生边听边思的习惯,并在模仿朗读中逐步增强语感。

四复习巩固

1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句:中秋节到了,明亮的月光照着小山村,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说话,说着说着,就不由得思念起远方的亲人来。

说明

将生字重新组合出现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既巩固了生字,也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3照样子说一说。

(1)出示句子: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抽读

师生合作读:怎样的月亮像小船?

(2)照样子说话:你能照着样子也来说说其它几幅图吗?

说明

通过师生问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练习用“怎样的月亮像什么”的句式说话。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说话是否合理,表达是否规范、还可以随机地推荐一些好词,如:月牙、玉盘等,引导学生把这些好词运用到自己的说话中。

4写字指导:

思:重点指导“心”中卧钩的写法。

山:掌握笔顺规则。

44重阳节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阳、节、九、古、人、高、景、色、美、太、平”11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

3.认识“乙”这个笔画。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书写“九、飞”两个字。

4.能用一、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知道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正确认读生字,会运用自己学习或探索到的记字方法主动识记生字,并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能用一、两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了什么?(重阳糕)我们什么时候会吃重阳糕?

2.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

yángjié

重阳节

指名读,注意多音字“重”的读音。

(2)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意思。

(3)学习生字“阳、节”。

注意“阳”是后鼻音。

说明:

通过图片“插着三角旗的重阳糕”帮助学生回忆过重阳节时的情景,然后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意义,引入课文主题,使教学自然顺畅。

课题“重阳节”中“重”虽然不是绳生字,但是它是多音字,易混淆,教学中应注意提醒学生别读错;生字“阳、节”可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拼读,读准字音,尤其是后鼻音。至于“阳、节”的字形,由于生活中常出现,学生并不陌生,故无须多讲。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听老师读课文,思考:重阳节在什么时候?

出示句子:

jiǔ

“九月九,是重阳,秋日晴,山风清。”

(1)学习生字“九”,弄清笔顺,认识笔画“横折弯钩”。

(2)读通句子。

4.再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思考:在重阳节,人们喜欢干什么?

5.出示句子:

gǔréngāojǐngsè

“古人登高避天灾,我们登高赏风景。登高望远秋色

měitàipíng

美,但愿家家享太平。”

(1)借助拼音读通句子,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古、人、高、景、色、美、太、平”。

(3)小组汇报交流。

(4)朗读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说明:

本单元是“看拼音读课文识字”阶段,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朗读课文,使学生养成“看拼音读准字音”、“看拼音读通课文”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

识字教学和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识法多样。“人、景、平”等字可强调前后鼻音的认读;“美、九、太、人”等字可强调字形,通过“大”、“八”的比较加深认识。“古、景”则可通过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记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巩固了自己的识字方法,又学到了别人的学习良策,对待学生的自主识字,教师应注意鼓励和指导。

二、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1.媒体出示全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交流。

3.试背课文。

说明:

这首儿童诗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如:比赛读、和好朋友读、接龙读、小组读、滚雪球读……。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最后读出感情。

三、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1.游戏“谁的眼睛亮”。

2.游戏“字词对对碰”。

3.指导书写

(1)指导“九”。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看清“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描摹并自己书写,教师巡视。

(2)指导“飞”。

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比较“横折弯钩”与“九”字的不同。

学生描摹并自己书写,教师巡视。

说明: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游戏“谁的眼睛亮”和“字词对对碰”,巩固所学的字词。

“指导书写”这一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是笔画“横折弯钩”,可在实际书写的“九、飞”中有大小弯的区别,从而促使他们提高写字质量。

四、总结全文说话训练

1.小组交流:说说你们家里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

2.全班交流。

3.总结全文。

说明:

让学生能用一、两句句子说说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重在训练学生能围绕主题完整地说一到两句话,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46风姑娘送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具体内容)生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准“姑娘”和“衣服”中的轻声;认识部首“宝盖头”,回忆带有“宝盖头”的字;说出“姑、娘”两字的笔顺,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能通顺地朗读全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能依据提示说出风姑娘把什么当作信送给了谁。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小动物及妈妈说话时的语气。

3、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根据图画的意思,用一二句通顺的话说说图中动物过冬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读准词语“姑娘”和“衣服”,知道“娘”单独读应读第二声,组成词语“姑娘”时读轻声;“服”单独读应读第二声,组成词语“衣服”时读轻声。

2、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准音。

3.能看图说清楚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与本课有关的音节。(出示音节)

2学习生字:信

3出示课题并学习生字:“姑、娘”。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过渡:风姑娘把什么当信?信又送给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

1出示思考题:风姑娘把当信,送给、、和。

2学习生字:落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过渡:那大家收到风姑娘的信,看了后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想燕子说了些什么?读时注意不加字,不漏字,读正确。

1教师指导学生用直线划出燕子说的话。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直线划出其他人物说的话。

3出示四句对话:轻声读读大家说的话,注意读正确。

4学习生字:南、挖、洞、衣、服、些、宝

宝:学习宝盖头,积累带有宝盖头的字。

挖:挖用手,所以左边是提手旁。

洞:同加三点水

5指导朗读大家说的话,注意读出小动物和妈妈说话时的语气。

6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说话练习。

1读读落叶信:复习带有生字的词语。

2师:其实风姑娘还给其他小动物送去了落叶信,那它们收到信后会说些什么

呢?小组讨论,选一种动物说一说。

小结:冬天快到了,小动物们忙着做过冬的准备,它们有的飞到南方去过冬,有的储藏过冬的食物,还有的挖个地洞好冬眠,真是有趣极了。

五写字指导。

1(出示:姑娘)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边写边想在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2请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子描一描。

3照样子写“姑、娘”二字。

47国庆节的晚上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国、庆、安、广、场、火、如、声、女、呀”10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认识笔画“撇点”,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安、火”。

2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了解十月一日是我国的国庆节;能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学习课文后,能联系生活说说“节日的晚上,你看到的焰火是什么样的”。

重点与难点

1读准生字的字音,如“声、场”是翘舌音;“庆、广、场、声”是后鼻音;“国、广、火”是三拼音。

2认识新笔画“撇点”,并能正确书写。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大胆说话。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大家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吗?

出示: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1)读句子。

(2)学习生字:国、庆

(3)板书:国庆节

2对于国庆节,你知道些什么?你是怎么过国庆节的?

3师:国庆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全国人民沉浸在欢度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补充完整课题)47国庆节的晚上齐读课题

过渡:国庆节的晚上,在首都北京有什么重要的庆祝活动呢?

说明:

学习课文的时候,国庆节才过了一个月左右,学生对国庆节的印象还比较深。因此通过回忆,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国庆节是我国的重要节日,全国人民欢庆节日。然后通过过渡语,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一边仔细听,一边看课文。

2交流:国庆节的晚上,在首都北京有什么重要的庆祝活动呢?

出示句子:天安门广场真热闹。焰火非常美丽。)

3学习生字:安、广、场、火

(1)正音。

(2)学习新笔画“撇点”,书空。

(3)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如:女孩子戴顶帽子就安全了的“安”。

(4)天安门广场谁去过,是怎么样的?

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焰火有多美?

说明:

学习课文应从整体入手,通过听录音和借助拼音自读,可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而且,刚学课文,学生兴致正浓,能使学生听得认真,读得专心,沉浸于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

四个生字在生活中较常见,构词率较高,可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到过,也可让学生扩词说句,如:天安门广场上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海的人民广场上有音乐喷泉。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读生字。

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节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四个生字:如、声、女、呀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1)音:“如、声”是翘舌音,“声”还是后鼻音;

(2)形:“女、如”中的第一笔是什么?“呀”口加牙;

(3)抢读生字。

(4)翘翘板形式读词语。

4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天安门广场是热闹的还是美丽的?找出句子,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文中的句子,让学生依据的感悟说理由,读句子)

5指导读句子(穿插在交流中)

师小结:国庆节的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空,各色各样的焰火竞相开放、五颜六色,既热闹,又美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6读句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

7齐读全文

说明:

课文的第二节写得很美,几乎每句话中都能感受到天安门广场的热闹和美丽,以“你觉得天安门广场是热闹的还是美丽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带着问题静心读书,引发争论,畅谈各自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读好课文。其中的两个省略号也可启发学生进行想像补充,进一步说明热闹和美丽。

四拓展想像,练习说话。

1出示句子,读句子:

天空中的焰火像一颗颗流星,像一朵朵菊花,像一串串珍珠,像一挂挂瀑布……

2你在节日的夜空看到的焰火是怎样的?说给大家听听。

天空中的焰火像,像,又像。

说明:

由读课文句子向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练习句式说话。农村孩子如果没有看到过大的焰火,也可说说电视中看到的焰火场面,还可说说自己(家人)燃放的小焰火的火星喷射的样子像什么。只要达到想像、说话的目的即可。

五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读词语:国庆、晚上、天安门、广场、热闹、如同、彩色、火星

2读生字。

3复习笔画“撇点”:今天学的生字中,那些字里有“撇点”?

4指导写字:(1)说笔顺,书空;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注意什么?

(3)描摹:安、火

说明:

撇点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如果这一笔写不好,“女”字就写不好。所以,教师要在黑板上加以示范指导,确保写好字。

48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比、尾、巴、谁、短、伞、兔、扁、弯、鸭、鸡”11个生字。积累“尾巴、兔子、短”等词语;学习笔画“し”;认识偏旁“鸟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田字格中描摹生字“比”和“巴”。

2朗读儿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注意适当的停顿;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了解动物的尾巴各自的特点。

3能借助图画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把句子说完整。

重点和难点

1“巴、谁、短、伞、扁”的读音,能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摹生字“比”和“巴”。

2根据图上动物的外形特点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带、词语卡片、各种动物尾巴的图片(背面写有动物的名称和表示尾巴特点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片。

师: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一群小动物正在进行着一场有趣的比赛。它们究竟在干什么呢?

出示音节:bǐwěiba

2板书课题:比尾巴

(1)指名读课题。(“巴”读轻声)

(2)指导按正确的笔顺规则书空“巴”。

(3)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尾”字。(联系生活形象识字)

(4)老师用红笔描写生字“比”,学生观察书写笔顺并书空。

学习新笔画“し竖提”。

(5)齐读课题。

说明: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出示课题时,各有侧重地进行三个生字的教学,“巴”着重指导轻声的读法和笔顺规则;“尾”着重于字形,让学生联系生活记忆;“比”是个笔画简单的常用字,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书写的笔顺规则。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

师: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在比尾巴呢?

tùyājī

(1)交流,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猴子兔子松鼠鸭子公鸡孔雀

说明:

这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并能大胆地、用规范的句子比较连贯地把听清、记住的内容表达出来,同时从整体入手,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同时带出有关生字。

(2)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学习生字:兔、鸭、鸡

①学习偏旁“鸟字旁”,积累带有“鸟字旁”的字。(板书:鹅、鸦……)

②交流识字方法,随机板书:晚—兔鸭—鸡(比较字形)

③游戏:做动作猜动物,认读词语

2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比尾巴的呢?轻声读读课文,学习余下的生字。

(1)先读给同桌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说明:

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音,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

(2)自学生字:谁、短、伞、扁、弯

(3)交流:谁——读准翘舌音“shéi”;短——实物比较,找找朋友,理解意思(读准三拼音);弯——直观演示;扁:你们还知道什么是扁扁的(读准三拼音)?(4)读读带有这几个生字的句子。

说明:

根据不同的要求读课文,分组识字,培养学生根据生字特点运用各种方法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生活、观察图片或做做动作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读课文,小动物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呢?指导读好一问一答的语气。

(1)老师指导,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

孔雀的尾巴像什么?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大扇子。

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男女生问答,同桌问答。

(2)再读课文,读好问答的语气,指名配合读。

(3)找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读儿歌,做做动作。

说明:

读好一问一答的不同语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疑问句、陈述句的表述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环节为学生积极争取独立或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提供了机会。

三拓展想象练习说话

1学做小作家,仿说训练。

师:是呀,小动物的尾巴真是各有各的特点。看,燕子、小白兔、大象也纷纷赶来了。它们的尾巴、眼睛和鼻子各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燕子的尾巴

大象的鼻子

小白兔的眼睛

……

2、互相交流,师生评议。

说明: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图中或课外)把句子说完整,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式,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对说的具体生动的学生老师要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初步养成静心听他人讲话的习惯,能用规范的句子,比较连贯地对他人的讲话发表自己的意见。注意:评议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四复习巩固指导书写

1猜一猜:这是谁的尾巴?为什么?(分别出示动物尾巴的图片)

读一读:图片背后动物的名称和表示尾巴特点的词语。

说明: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运用有趣的游戏增加生字新词的复现率,正确朗读积累的词语,并进一步巩固课文中学到的知识。

2指导学生描摹“比”、“巴”。

说明:

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态度端正,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在描摹过程中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巩固笔顺规则。

49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荷、摇、篮、晶、停、、台、放、朋、友、红、油”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描写“台”和“友”。

2朗读课文,能按标点停顿,不唱读、不顿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初步感受到荷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3看图展开想象,练习把话说完整。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后鼻音的汉字:晶、停、放、朋、红;了解多音字“油”,读准“绿

油油”,读好儿化音:“荷叶儿”。

2朗读课文能做到按标点停顿,不唱读,不顿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荷叶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荷叶图,有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交流)

2读句子,出示句子: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

要求:按标点停顿读通句子,读好儿化音。

自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3教学生字:荷。

说明:

本单元在朗读训练的要求上新增了按标点停顿,不唱读、不顿读。刚上课,老师就可通过句子的朗读指导,对课文的朗读起到引领,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读这句话中是三字一顿,学生容易连读或顿读、唱读。另外,一上课就让学生感受到荷叶的美与可爱,为下文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快乐作了铺垫。

二整体感知课文,自学文中生字。

1听课文录音,要求:边听边想,荷叶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交流思考的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一记。

说明:

学习课文、阅读课文要体现整体性,不能因为识字任务重,分步进行识字而把课文内容弄得支离破碎。通过聆听课文录音和自读课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内容,导入课文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读读、整体读文不仅能满足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

三朗读课文,反馈识字

1小组开火车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想想,课文中有谁,它们分别说荷叶是什么?

(1)教师随机正音,纠错。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机场。”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

(3)出示生字:摇、篮、台、朋友。

正音。

①开火车读,注意“朋”是后鼻音。

②交流:“摇、篮”的记忆方法。(做动作记忆“摇”,结合实物认识“篮”的部首。)

(4)师引读句子:

小水珠说——,小蜻蜓说——,小青蛙说——,小朋友说——,

(5)师生配合说话:小水珠把荷叶当作——,小蜻蜓把荷叶当作——,

小青蛙把荷叶当作——,小朋友把荷叶当作——。

2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再读读课文,想一想。

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文中相关的句子: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停在荷叶上,展开宽宽的翅膀。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朋友戴上荷叶,笑嘻嘻的、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比荷叶还美呢!

(1)出示:生字:

①晶、停、放、红——读准后鼻音。

油——了解多音字的读法,

②交流记字好方法。

(2)读读句子,师:你觉得哪句话说得最有趣?为什么?

(3)挑选你觉得最有趣的事,做动作读一读。

3过渡:荷叶上的事真有趣,你最想读哪一节,试着好好读一读。

4师生配合,朗读全文。

说明:

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要做到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在阅读中识字、记字,在识字中阅读、理解,并进行朗读指导。指导读句时,重点要让学生知道读句中要按标点停顿,不加字,不漏字,评价也以这几点为基准。做动作读读自己喜爱的小节,是让学生在朗读中融入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和情感,读出词句中蕴含的童趣,培养初步的语感。但这仅是一个弹性学习的目标,因人而异。

四展开想象,拓展说话

1出示课后说话练习中的图片,练习说话。要求:看清图意,把句子说完整。

师:大自然中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呢!让我们来介绍一下。

2扩展想象,还有那些有趣的事儿呢?

用“是的。”或“把当作。”说一说。

(什么)(谁)(什么)(谁)(什么)(什么)

说明:

训练说话要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落落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学生说的内容可能不一定完全合理,老师要给予肯定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

五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词语搭配:找朋友。

(1)出示词语,指名读:

脸蛋眼睛荷叶笑嘻嘻的红润润的亮晶晶的绿油油的

(2)指名读

(3)找出可以成为朋友的词,读词组。

(4)再说几个和“笑嘻嘻红润润亮晶晶绿油油”类似的词语

(胖乎乎黑压压金灿灿蓝莹莹红彤彤)

3指导描摹:台、友

复习笔画:撇折、横撇

(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明:

字词的学习允许遗忘,但要尽量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时间与机会。因此当堂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复习与初始的识字不要在同一层面上,要有趣味,有变化,有提高,有思考,这样利于巩固,利于积累。

50咏鹅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岁、诗、池、蓝、掌、划、动、清、波、浮、听”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语境中正确认读;认识笔画“斜钩”;描摹带有“斜钩”这个笔画的汉字“划、我”。

2朗读课文,能按标点正确停顿;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课文。

3认真阅读课文叙事部分的内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本领。

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生字,读准翘舌音:诗、池、掌。

2认识新笔画“斜钩”。

3能通过故事内容的阅读大致了解古诗的诗意。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赞美鹅的漂亮。

2板书课题:咏鹅

师边板书边说:“咏”就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赞美。

3齐读课题。

说明:

上课伊始进行看图说话训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说些什么,教师不要提过细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语言的积累畅所欲言。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可起到语言训练的效果。如果学生直接背出古诗,教师也可随机以“你已经能背诵古诗了,真了不起!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咏鹅》”引出课题。

二初读古诗,引导质疑

1出示古诗:自读,互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生字:浮

3读了古诗,你有什么要问的?(如:谁做诗?他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做诗?怎么会做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

说明:

也许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诗,但诗的意思和有关诗的其他内容学生并不一定知道,教师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而学会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释疑解难

1听课文录音,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第一节。

(1)学习生字“岁”、“诗”正音:读准平、翘舌音。

(2)朗读第一节。

3出示第二节:感悟诗意。

(1)读,骆宾王看到了什么?用“――-”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第1、2两句话。

①学习生字。

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大组交流:池、掌——注意翘舌音。

池、清、波—-与“水“有关。

划——新部首“”,想想哪个字中也有“”(我、找……)

掌——常蓝——篮作比较,说说怎么记。

②读句子,感悟美景。

骆宾王看到的景象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美丽、漂亮、好看)

说话练习:骆宾王看到真美啊!,美在

(可从鹅的颜色、声音、动作、池水等方面说)

师:这么美,怎么读呢?

自己试着读一读。

交流读。

师:看到这么美的景,骆宾王陶醉了,于是骆宾王就做了一首诗,把这美丽的景象永远留了下来。让我们再来读读他作的诗。

说明: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读边思,通过交流,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课文第2节,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再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做到不顿读、不唱读,体现从读通到读好的过程,释疑解疑也在这过程中随之完成。

四再读课文,熟读背诵

赛读;背诵。

说明:

此时再读古诗与初读时相比,学生应对诗的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因此一定会读得更好,语气更符合诗的意境。当然,只须读,通过读来反馈学生的理解,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诗意。

五欣赏人物,介绍自己

师:骆宾王七岁就会做诗,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你有什么本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小组,大组)

说明:

这是课文设计的说话练习,也是对课文的拓展延伸,要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地说说自己的本领,相信自己的聪明与才干。本领不在大小,重在大胆地说,说完整的话。

六复习巩固字词

1读词:

(1)七岁做诗池水蓝天脚掌划动清波碧绿游来游去

(2)浮动水池古诗蓝天手掌划线听话

2读生字。

3指导描摹:划我

(1)学习笔画:“”

(2)看笔顺指导,说说怎么写。

(3)注意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明:

复习巩固字词体现是由易到难,先课文中的词语再课文外的新词语,做到在新的语境中正确地认读;先读词语再读单个的生字,更能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记住和掌握。

51蝉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准“很、有、名、本、领、以、为、然、识、结、永”11个字的音,尤其是注意读准“本领”一词的音;并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认识新笔画“横折提”,能认真描摹“识、本、为”三个字。

3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不以为然、不耐烦”的意思。

4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重点朗读蝉说的话,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语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不认真学习是学不到真本领的道理。

教学

重点和难点

根据提示语读出蝉说话时的语气,并在语境中理解“不以为然、不耐烦”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蝉、黄莺、画眉、云雀的资料(图片、文字)

2将蝉的叫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启发设疑

1听录音(蝉的叫声),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

(1)渗透学习“蝉”字音、形。

(2)蝉也叫知了,指导读好“知了”一词“了”的轻声。

(3)教师简介(要求学生认真听,努力记):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常能在大树的枝干上看到蝉。但只有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似的鸣叫器官。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

揭示课题53蝉,齐读。

3朗读出示的句子,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师:这篇课文讲了有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出示句子)——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1)自由读句,借助拼音读准句中3个生字的字音:名、本、领(前后鼻音)

(2)同桌互读句子。

(3)交流朗读。

4引导学生设疑。

师:在没读课文前,你有些什么问题想通过读文来解决?

交流的基础上梳理板书:

课文中写了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蝉是怎么学的?

结果,蝉学会了吗?

说明:

结合了解蝉,渗透随机学习“蝉”,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散学习“名、本、领”。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将本课生字教学的重点(读准前后鼻音)加以落实,识字的有效性会增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读通课文,正确识记生字,还要注重引导他们逐步掌握阅读课文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然后以解决自设的问题为线索展开学习,学习的方向性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增强。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标上小节号。

2小组交流认读生字的情况。

3反馈交流对内容的了解:哪些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交流板书:黄莺

画眉

云雀

(1)读准“黄莺”一词的字音。

说明:

虽不是本课生字,但两个后鼻音在一起比较难读,应随机正音。

(2)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说说“谁想教蝉学本领?”。

(3)变换句式说一说。(想要教蝉学本领的歌唱家有……。)

(4)看图认识三位有名的歌唱家。

教师简单介绍(学生用心倾听):黄莺、画眉和云雀天生就有一幅歌唱家的嗓子。黄莺又叫黄鹂,因羽毛金黄而得名,它的鸣叫声就像活泼响亮的笛声;画眉鸟,注意它的眼睛,眼圈是白色的。它不仅歌声委婉动听,还善于模仿其它鸟鸣声,虫叫声;云雀,别看它长得不起眼,羽毛的颜色和泥土差不多,可是它的鸣叫声非常高昂悦耳。

说明:

此教学环节围绕着“哪几位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这个问题,将字音的校正——“莺”,掌握规范句式的训练——“想要教蝉学本领的歌唱家有……”以及科普知识的传授——简介黄莺、画眉、云雀三种鸟的习性和叫声,融合一体。这样设计的原因之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简介黄莺、画眉、云雀三种鸟的习性和叫声用以弥补学生知识点上的空白;二是从课文学习的需要出发,只有充分感知黄莺、画眉、云雀歌声的优美,才能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称它们为“歌唱家”,从而帮助学生读懂蝉学本领时不耐烦、自以为是的态度是错误的。

4自由轻声读第二小节,思考三位歌唱家各自想教蝉什么本领?用直线划出黄莺、画眉、云雀说的话。

说明:

阅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动动笔墨圈圈画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应从小培养。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怎样使用直尺端正清楚地画线,保持书面的整洁,这些细小的习惯都不容忽视,从小处着手抓。

交流:

(1)师生配合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2)补充板书:黄莺教蝉(发音),画眉教蝉(识谱),云雀教蝉(唱歌)。

(3)指导朗读板书的短句。

5看板书思考,要成为歌唱家先得学会哪些本领?

说明: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现阶段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的疏通,生字的学习上,而应结合课文内容的了解,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能引发学生的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入的问题来促使学生思考,并从中学习怎样边读边想问题。

发音、识谱是名歌唱家的基本功,成为歌唱家必须要具备正确发音,认识曲谱的能力。而这些学生往往不会关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发现。

6带着先前的设疑――“蝉是怎样学的?”这个问题读课文,并找到有关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交流、出示:(不以为然)

(一摇头)

(很不耐烦)

要求读准字音:“不以为然”、“不耐烦”。

7观察模仿朗读好蝉说的话。

(1)师:每当歌唱家想教蝉本领,蝉都说:“知了,知了!”,可每次说话的语气不同。

一边看老师的表情,一边听老师朗读蝉三次说的话,仔细观察,想想你理解“不以为然”和“不耐烦”的意思吗?

(2)自由练读,争取熟读成诵。

(3)同桌配合表演,把蝉不愿意学本领的样子演出来,把“不以为然”和“不耐烦”的意思通过朗读和表演表现出来。

说明: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声情并茂范读,即可以直接使学生模仿感情朗读,又可以从教师的表情中体会出“不以为然、不耐烦”两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又能激发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蝉学习的态度是很不端正的,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益。

8交流表演并适当评价。

三交流读文感受,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1读最后一节,了解事情结果。师:蝉学会了吗?

师:刚才老师介绍了黄莺、画眉、云雀,我们来听听这些鸟的歌唱声(放录音),用一个词来说说他们的歌声怎么样?

交流板书:悦耳动听(读好词语)

师:不愿意认真学的蝉,它的歌声又是怎样的?(再放录音)在文中找一个词说明。

交流板书:单调

说明:

运用媒体,通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单调”的意思,同时渗透积累“悦耳动听”一词。从而也使学生感受到蝉不认真学习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2把句子说完整:蝉的叫声,黄莺、画眉、云雀的叫声。

3读了课文后,你喜欢文中的这只蝉吗?说说你的理由。

4根据板书引读课文。

5读了蝉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把你明白的道理说给大家听。

说明:

在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将课文学习分成“有名的歌唱家分别教蝉学什么?”明白要成为歌唱家必须掌握的本领,和“蝉是怎样学的?”两条线索。而文中蝉三次说话时不同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把蝉不愿意学本领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一环节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也是感悟课文内涵——“不认真学习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关键。教学设计中,找出关键词语,并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示范作用,让学生模仿学习,在模仿表演中揣摩、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

四指导描摹

1师:出示“识、本、为”,读一读。

2借助拼音认识新笔画“横折提”。

3观察老师在田字格内书写“本、为”。

说明:

写字指导重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指导学生找到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会看“贴”摹字是学生练习写好字的很要重要的途径。写字教学除了要继续关注写字习惯的培养,复习笔画笔顺知识外,现阶段还应在如何临摹字贴上多作指导,使学生能把字炼写好。

五复习巩固练习生字。

游戏:看谁反应快。

1出示:“一天到晚、叫声、有名、本领、不以为然、摇头、结果、识谱。”

2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练习字字过目读。

3全班竞赛读。

(媒体演示,气球上有这些词语,飘动的热气球出现,学生强读气球上的词语。)

52小山羊和小熊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北、着、能、让、您、办、法、弟、吧、欢、迎”11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是后鼻音“能、让、迎”和前鼻音“您”;并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掌握“北”的笔顺,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认识新部首“又字旁”。

3能积累词语“纷纷扬扬、倾盆大雨”。

4能体会感叹句朗读的特点;了解小熊和小山羊各自处事的行为,感受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

重点和难点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尤其是前后鼻音。

2正确朗读感叹句,体会感叹句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1出示课题,根据拼音读准课题中生字字音。

2引读课题,注意读好有“和”的词组。

3过渡:小山羊和小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小组中学习生字。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尤其是课文中的前后鼻音。

(1)按发音规律排列后鼻音“能、让、迎”和前鼻音“您”,抽读生字。

(2)读读以上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能不能、欢迎、您好、让座”。

说明:

对于学生而言,汉字前后鼻音的发音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巩固和强化的内容。而本课课文要掌握的生字中,有三个后鼻音“能、让、迎”和一个前鼻音“您”。因此教学分三个步骤,即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进行分类,引起重视,强化正确读音;引入词语,再次巩固,读准字音。这样既让学生能有较充分的时间自主运用拼音学习生字,又在不脱离语言环境的过程反馈纠正读准生字的音。

三深入学习课文,指导朗读有关段落,感受课文蕴含的道理。

1听录音,根据要求听记课文中相关句子。

要求:当小山羊遇到困难请求帮助时,小熊是怎么说的?当小熊遇到困难时,小山羊又是怎么说的?

说明:

听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全篇听记难度较大,没有明确指向目标的听记也是盲目无效的,现阶段结合课文朗读指导的重点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指向目标听记文中的短句,既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倾听,又能够直截了当地直奔阅读教学的重点,使听、记习惯的培养与阅读理解相互融合,从而节约了教学的时间。

2交流并出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1)交流出示句子。

小熊说:“不行!不行!”

小山羊说:“欢迎,欢迎,您睡床上,我睡地上!”

(2)读句子,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注意标点停顿。

师:同桌之间讨论、并试着读一读。想想怎么把句子读好?

(3)交流朗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学生有能力的,还能发表自己的朗读观点。教师随机点拨,加深学生体会小熊说话时很不愿意的语气和小山羊热情的语气。)

(4)指导朗读小山羊和小熊请求帮助时的话语。

①出示句子。(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小山羊和小熊请求帮助时的话语。)

“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能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吗?”

“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

②指导学生读句子。

尤其是小熊请求小山羊帮助时的话语,注意标点,试着读出语气。

③完整朗读小熊和小山羊之间的两次对话。

(4)说话训练。

师:你喜欢小山羊,还是小熊,能告诉大家你的理由吗?

(5)小结。

师:对啊,小山羊把帮助别人当作是件快乐的事,所以大家都喜欢它;而小熊不愿意给有困难的人带去方便和关心,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

(6)采用分角色的方法再次朗读小山羊和小熊的两次对话,体会两个小动物

事的不同态度。

说明:

感叹句是一种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型。本篇课文出现了两句感叹句,都是小熊说的,但出现在在两次不同的背景下,根据上下文的联系,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小熊两次说话心情的不同!但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从术语的角度去掌握感叹句的特征,而是从句子出发,在同桌讨论朗读、辨析的过程中,感受小熊说话时的语气,体会感叹句所蕴含的强烈感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以反馈。

3根据填空提示,说说小熊和小山羊之间发生的故事。

“一个冬天的夜晚,呼呼地刮着,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小山羊请求小熊帮助,说:“。”可小熊很不愿意,说:“

。“小山羊没有办法,只好。

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小熊请求小山羊的帮助,说:“

。“小山羊热情地说:“。”小熊走进了小山羊的家。

说明:

阅读教学是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在前面的初读课文,交流感受,精读课文,读好相关的语句的基础上,再借用以上的练习,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小山羊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完整的印象。同时在练习说这段话的过程中,又帮助学生再现回忆了本课的一些生字、新词及规范的句子,这也是一种改变语境,巩固认读生字的好方法。

4想象说话。

师:想一想,小熊红着脸走进了小山羊的家,会对小山羊说些什么呢?

说明:

语文学习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此环节是在学生学习课文后,获得了一定的“道”上的感悟,进行的一个扩宽思路、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既可以了解本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创设鲜活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把读文中习得的语言材料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游戏巩固复习,练习书写。

1找朋友:拼音、汉字对号游戏。“能、让、迎、您”。

2朗读小能手:朗读词语和短句。

“雪花纷纷扬扬”——纷纷扬扬的雪花

“北风呼呼地刮着”——呼呼地刮着北风

3指导描摹汉字。

(1)根据笔顺框,了解“北”笔顺。

(2)学习新部首“又字旁”,直到书写“欢”(在田字格中摆正位置)。

53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钓、带、河、了、边、空、条、意”8个生字;积累“钓鱼、三心二意”等词语,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三心二意”的词义;认识新笔画“横折折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了、条、广”。

2朗读课文时,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了解故事内容,能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4能展开想像,练习说话“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后会怎么做”。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三心二意”的词义。

2像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到三心二意是做不好事情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小狗喜欢吃肉骨头,小鸡喜欢吃虫子,小猫喜欢吃鱼。小猫长大了,它多想自己也能钓鱼吃呀!

2出示课题:53《小猫钓鱼》。齐读,练习质疑。

(1)学习生字“钓”,拼读时注意三拼音,教师结合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识记生字。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梳理板书问题。

说明:

“钓”的字形教学是重点,教师出示实物鱼钩,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钓”左边的金字旁表示钓钩是用金属做的,右边的“撇、横折钩”就像鱼钩弯弯的形状,里面的一点就像鱼饵。根据字形渗透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练习对课题质疑,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学习课文。学生可能会问:小猫和谁去钓鱼?小猫怎样钓鱼?结果怎样?……

二听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听清小猫和谁去钓鱼,怎样钓鱼,结果怎样?

根据提示听录音:

猫妈妈小猫在钓鱼,小猫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连也没钓着。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带、河、边、条、意”。

(2)反馈交流。

抓住生字的不同特点,各有侧重地学习以下生字:带、河、边、条、意。

教学生字“边”时,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撇”,指导学生书空,强调“横折折撇”一笔写成,并让学生说说“边”的笔顺规则。

2齐读填空练习。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内容整体着手,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自学生字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识字、记字的办法,可以分析字形,联系生活……在伙伴合作中识记生字。反馈时,“河”的构词率较高,可以进行扩词练习。“条”注意三拼音,除了“一条鱼”外,还可以说一条什么?这样的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用词准确。“意”可以编编儿歌记字形。“带”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用“带”字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轻声读课文2~3小节,用直线划出写小猫三心二意的句子。

(1)出示句子: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就去捉蜻蜓。

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就去捉蝴蝶。

(2)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说明:

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小猫钓鱼时捉了蜻蜓,又去捉蝴蝶,这样做事就是三心二意。

2引读课文2~4节,在语境中随机识记生字:了、空。

3当小猫看到妈妈钓着了两条大鱼时,它会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

(1)展开想像,练习说话:小猫心想:。

(2)重点指导读好小猫说的话,配上动作,提示“真气人”后面是感叹号,读出生气的语气。演读——品读——齐读。

说明:

设计练习说话,为学生拓宽想象的空间,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通过配上动作演读、品读,体会小猫因为钓不到小鱼而生气的心情。

4猫妈妈听了小猫的话后,是怎么教育小猫的?

(1)指导读好猫妈妈的话,师随机小结:做事要一心一意

(2)此时此刻,小猫听了妈妈的话,它会怎么做?

(3)自由组合说一说,也可以配上动作演一演。

说明:

低年级的学生富有想象,表现欲强。教师在课堂上可给他们一定的时空来表现,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回归整体。

2游戏复习,巩固词句。

3指导描摹“了、条、广”。

说明: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词语,读读课后句子,目的在于让学生看得眼熟,积累巩固。通过描摹练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54小溪生病了(A)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生、病、扔、丢、变、黑、仔、细、串、己”10个生字;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能在老师指导下描摹汉字“扔、生、光。”

2朗读课文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顿读。

3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4明白不能随便扔垃圾,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正确读准十个生字的音,注意“扔”右边部分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生病。学习生字:生、病。

2交流: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的什么病?

师:生病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今天小溪也生病了。

3揭示课题,读课题。

4质疑。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纠正规范学生的口语表达。在学习生字“生、病”时要注意读准后鼻音。同时在说话时巩固“生、病”这两个字的读音。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媒体出示小溪动画。

过渡:你喜欢这条小溪吗?为什么?(清澈见底,清凌凌,清清的,绿绿的)

2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指导朗读句子,注意读准轻声。

师:可是有一天,小溪生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小溪怎么会生病的?

4交流,并学习生字。

扔——认识新笔画“横折折钩”,边读边书空。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扔——丢(近义词)(做动作、唱近义词儿歌)

变、黑——交流记字方法。

5媒体播放(小溪生病的动画)

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1)指导朗读:看到小溪生病了,你感到怎样?(难过、不高兴)

(2)你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这句句子吗?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说明: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两个目的:(1)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看动画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在说话中注重语言的积累,如:描写小溪的词语有清澈见底,清凌凌,清清的,绿绿的(2)有机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生字教学采用不同的形式,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如:“扔”和“丢”是一对近义词可放在一起教学。笔画“横折折折钩”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书空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地写一写,能帮助学生记忆,牢固地掌握“扔”的笔顺。

6师引读第四、第五小节。

(1)思考:现在你们知道了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小溪治病的吗?指名说。

引读:难怪小鸟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大家听了,仔细想想——都不好意思了。

(2)学生字:己、仔、细。

7媒体播放(小溪病好的动画)。——跟着背景音乐师口述第六节。

(1)出示句子“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它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

(2)学习生字:串(你还知道“一串什么”?)

(3)指明读,找伙伴读,挑战读。

说明:

结合学生交流的内容,朗读句子,随机学习生字,如:己、仔、细、串,这四个生字从语言环境中来,学完再回到语言环境中巩固。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们自己就是医生”这句话的含义。

三朗读全文,练习说话

练习想象说话。

师:小溪病好了,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它遇到了小动物,会对它们说什么呢?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老师指导。评一评:谁说得清楚、连贯。

3老师小结。

说明:

说话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说话中来。并明确说话的要求——说得清楚、说得连贯。教师注意指导,打开学生思路,从不同方面说出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呢?如:可以是小溪对动物们的感激,也可以是小溪对小动物们的教育。

四巩固练习,指导写字

1朗读生字、词语。(媒体出示身上带有词语的小鱼游溪水的动画)

2用“生、细”一字开花。

3写字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描摹“扔、生、光”

说明:

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识字,通过“一字开花”的游戏,以新带旧,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写字时,不能拿起笔来就写,先要了解字的笔顺,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书写。在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54小溪生病了(B)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准本课“生、病、扔、丢、变、黑、己、仔、细、串、”10个生字;读准并积累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扔、生、光”。

2朗读课文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3能用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生病了,它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4能懂得不随便乱扔垃圾,有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指导读好三句描写小溪的句子。

2用清楚、连贯的话,说说“小溪生病了,它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3理解“你们就是医生”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指导背诵第32课《小溪》。

师:那时候的小溪真美(出示:清澈见底的小溪图),可现在它不美了,因为它生病了(出示:又黑又脏的小溪图)。

2板书课题。(齐读)

学习生字:生、病(注意读准后鼻音,随机渗透“病字头”)

说明:

以复习旧知的形式导入课文,先后出示两幅小溪图进行直观对比,让学生有一种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随机渗透“病字头”,目的在于让学生先感知这一新部首,在以后的学习中渐碰渐熟。

二感知课文,指导朗读

1看画面,听课文录音,思考:小溪怎么会生病的呢?。

2自读课文,想想:小溪没生病前是怎样的,后来变成什么样儿了,最后,又变成什么样儿了?找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指导读——指名读——齐读)

板书:清绿

(2)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板书:黑臭

①学习生字:“变、黑”(图画再现,识记生字)

②读句子(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出示句子:“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病好了。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它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

①学习生字:“串”(直观理解)

②读句评议(指名读——小组读)

说明:

这一环节,图文并茂,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有重点,有层次地指导读好三句描写小溪的句子,特别要注意第一句中“清清的、绿绿的”的朗读,读好轻声;第二句中的“黑黑的、臭臭的”可作为复习巩固教学;第三句通过读句评议,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建议。这一设计以三个重点句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感受到小溪前后截然不同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了解小溪生病的原因

1溪水怎么会发生变化的呢?读读课文2、4、5小节,自学生字。

(1)交流反馈:“扔、丢、己、仔、细”。

随机出示:笔画:“横折折折钩”,指导书空,强调一笔写成,在书上描摹生字“扔”。

(2)读句子,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

学生交流,师板书:扔、丢、倒;不(扔、丢、倒)

(3)读读这三小节,对照板书,想想“你们就是医生”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2总结全文,贯穿板书。

说明:

课文第2、4、5三节的识字教学可采用多种方法,各有侧重。如:“扔、丢”可用动作演示法;“仔细”联系生活理解词义,使识字教学真正得到优化。

“横折折折钩”是这篇课文要掌握的新笔画。教师指导书空“扔”的时候,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描摹过程中巩固笔顺规则。

“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小鸟说的这句话,比较难理解。教学时,老师应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看着板书想想小溪变化的原因,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朗读课文,想一想小溪的病好了,它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评一评,谁说得好?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回归整体,进一步梳理了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说话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给他们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交流过程中想象丰富、表达清楚连贯的学生应及时鼓励。

五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1游戏巩固字词:小鱼游水(抢读字词)

2描摹“生、光”。

说明: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字词,目的在于让学生看得眼熟,积累巩固。通过描摹、书写练习,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附板书:57、小溪生病了

扔丢倒

清绿黑臭

不(扔丢倒)

说明:

两条波浪曲线构成了一条小溪,两个箭头表示溪水从清绿变成黑臭,再从黑臭又变成清绿,这些动词反映了小溪发生变化的原因。这一形象的板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同时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5会说话的灯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较熟练地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11个:“灯、吗、还、

呢、车、往、工、作、告、诉、定”;积累“车来人往、诉说”等词语以及课后练习中的2句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并能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懂得灯除了照明还有各种用途,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认识部首“ㄔ”(双人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往、车、工”。

教学

重点和难点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灯、车、作、诉、定“的字音。

2能用一、二句话把灯的作用说清楚,而且做到大方、声音响亮。

教学过程

一出示投影,揭示课题

1出示投影片:日光灯、台灯、吊灯、红绿灯、汽车头(尾)灯、航标灯

说一说这些是什么灯?(注意语言完整)如:这是一盏……;这是马路上……;等句式。

随机学习生字“灯”,注意后鼻音。

2出示文中第一节。

师:“你知道吗?灯除了照明,还会说话呢!”

学习生字“吗、还、呢”

①“吗、呢”左边都带有“口”,师:它是语气词,读时读出语感。

老师指导读,再抽读,读出语气,齐读。

②“还”怎么记住它呢?

3出示课题:55会说话的灯

说明:

展示的投影片内容包括:一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灯;二是有一定特殊用途,但不常见的灯。在这里,生字教学分步进行,又进行朗读训练,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二听课文录音,学习课文内容

1一听录音,初步感知内容。

师:灯会说什么呢?认真听一听课文录音。

说明:

这篇课文的题目很有趣,以儿童化的语言来揭示课题,带着一份神秘进入课文,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二听录音,学习生字词语。

(1)边听边看课文,圈出生字和含有生字的词语。

(2)出示生字、词语,再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读音。

(3)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灯光、吗、还有、呢、车来人往、工作、告诉、一定(生字带拼音)

同桌互读。

(4)智力冲浪,巧记生字。

(5)全班交流,随机指导。

①往:认识部首“ㄔ”(双人旁)。书空。随机书写“往”。(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

②提醒“诉”最后一点不要漏。

③书空“车、工”。

④“作”组词。

(6)巩固生字。

①做采果子游戏。

②去掉拼音读词语。

说明:

学习生字时,不脱离语言环境,既可巩固已学过的汉字,又可积累词语。

3三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1)看课文听录音,说说什么灯说了什么话?

(2)交流,随机出示句子:

①马路上的红灯亮了,好像告诉大家:“快停下来,现在不能走!”

②汽车的方向灯一闪一闪,那是在对人们说:“小心!我要拐弯啦!”

指导读出提醒别人的语气。

说明:

这里安排了三次听录音,每次都有不同的要求:一听录音,初步感知全文;二听录音,学习生字,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三听录音,则重在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展开教学,各有侧重,分散难点。

(3)朗读2、3小节。

①说说绿灯和灯塔分别会说些什么?

②出示第4节,学生朗读。

③练习说话(课后练习“说一说”)。

(4)出示4幅图,认一认图上画的各是什么灯。

①你听懂它们说的话了嘛?(学生下面练说)

②用“____告诉我们____”。

“灯亮了是在说____”。

“我知道灯亮了,。等句式说话。

(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用以上句式,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说明:

“读”的第一句不是课文中的原句,而是以拟人化的方式表达红灯的作用,再结合课文最后一小节的学习,紧接着安排课后练习“说”的内容,水到渠成。有了前面“读”中两个句子及扩展说的铺垫,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可能说得更合理。说时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并提供几个句式让学生选择。

三复习巩固

1一字开花。

(1)用“灯”作花心扩词。

①圈出课文中带“灯”字的词语。

②练习用“灯”扩词。

(2)用“工”作花心扩词。

2游戏:红绿灯。

(1)在红灯上写出第一行的字,绿灯上写出第二行的字,再连线组成词语。

作告往诉决

来定用知说

(2)自由读。

说明:

在第一个游戏中,“灯、工”是常用字,用扩词的方式使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生字。课文中,带“灯”字的词语很多,用圈词、扩词帮助学生积累。第二个游戏的目的是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积累新的词语。

四描描写写

1复习笔画“ㄔ”。

2指导描写“往、车、工”。

说明:

指导描写时应带领学生分析合体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左窄右宽;独体字,要观察字的形状和横、竖中线上的笔画。

56人造卫星本领大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造、卫、经、过、身、姐、传、视、目、另、妹”11个生字。学习笔画“竖折撇”,描摹汉字“卫、目、传”。

2能正确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课后两句句子及人造卫星说的话。

3能初步了解人造卫星有传播电视、预报天气等本领。

重点和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读准生字,并能用已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重点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想像引入,感知课文

1看媒体想像,揭示课题。

(1)(出示媒体)师:茫茫的宇宙充满着神秘,那儿到底会有些什么呢?

(2)交流:看到了什么?

(3)分步出示课题《人造卫星本领大》

①(出示:人造卫星)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宇宙中的新朋友——人造卫星

②读好“人造卫星”词语。(注意“人”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造”平舌音,“星”后鼻音)

③“卫”结合课后写一写,书空。

④(出示:本领大)师: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人造卫星”的本领

⑤揭示课题。(指名读,齐读)

(过渡)师: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课文录音。

2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内容。

(1)交流。

出示句子:一天晚上,卫星弟弟和妹妹分别经过月亮姐姐身旁。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3)学习生字:经、过、身、姐、妹(“经过”是一个词语;比较:“姐”与“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指导读好句子。(注意读出词语间的停顿)

(自由读、比读、齐读)

说明:

识字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课题有7个字,要读好也不容易,人”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造”平舌音,“星,领”后鼻音,“本”前鼻音。因此教学中要放慢速度,分步出示课题,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课题。学生初读课文后,抓住重点句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大致了解,一方面能结合语境学习部分生字,实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识字要求。

二小组学习,了解内容

(过渡)师:人造卫星究竟有些什么本领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一起学习课文。

1小组自学。

建议:(1)学习生字“目、视、传、另”。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句子读通顺。

(3)用“——”划出写人造卫星本领的句子。

2交流。

(1)接龙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句子:我从中国来,我来为大家传送电视节目。

我来为人们预报天气。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传、视、目、另(交流记字好方法)

(2)写字指导:传:

①学习笔画“竖折撇”。

②媒体演示“传”的书写笔顺,学生观察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③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3)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4齐读句子,巩固生字。

出示:

①我从中国来,我来为大家传送电视节目。

我来为人们预报天气。

②人造卫星有的能转播电视节目,有的能预报天气。

说明:

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如编顺口溜、换部首、联系生活等。“传、视、目、另”4个生字难度不大,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记字好方法。本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句子,巩固识字。

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与课文内容相吻合,能提高识字的效率。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学生自由读全文。

2分角色读课文。

3小组合作。读读月亮姐姐和人造卫星的两次对话,选喜欢的方式读读其中的一次对话。

4交流评议。(注意读出问的语气。)

说明:

多形式的朗读活动,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教学中要特别关注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机会,鼓励大声朗读。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人造卫星有传播电视、预报天气的本领,体会人造卫星本领大。

四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1师:人造卫星还有些什么本领呢?

(媒体出示五种卫星:地球资源卫星、间谍卫星、导航卫星、救援卫星、试验卫星)

师:你能仿照月亮姐姐和人造卫星的对话介绍其中的一种卫星吗?

2练习说话。

①找好伙伴准备

②集体交流评议

3课堂小结。

人造卫星的本领真大,齐读课题。

说明:

本环节,教师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人造卫星”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让学生亲自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再次体会到了人造卫星的本领大,此时再读课题,一定会读出真实的感受。

四游戏活动,巩固字词

(过渡)师:你们的本领也不小呀,不仅学会了生字,还读通了课文。

①游戏:抢读生字

②游戏:送卫星上天(多媒体上出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上有本课新学的词语。)

师:恭喜你们,成功发射了所有的人造卫星。

说明:

这一环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达到巩固所学生字和词语的目的。所读词语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生字与熟字构成的,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再一次和本课及前几课学过的生字见面,知新温故,积累字词。

57小海马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本课“候、像、颗、抱、袋、他、梦、等、体、成”等10个生字。正确描摹“体、成、九”。

2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带有儿化音的句子和课后要求的疑问句。

3初步了解小海马独特的外形和奇特的繁殖方式。

4能发挥想像,用一、两句话说说小海马在爸爸的口袋里做了哪些美丽的梦。

教学准备

小海马和其它海洋动物的动画课件、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演示课件,导入课题

1演示小海马和其他海洋动物的动画课件(定格在海马特写)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海底世界去吧!看看那里有什么?

2学生交流看到的内容。

师: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名回答,师做适当补充

(海马长得很小,只有50——120毫米长,体重20——50克,头部像马头,身体像虾,腹部凸出,身体黑褐色,生活在温暖的近海中上层。)

3出示课题:齐读

师:你们知道吗?小海马生下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7课小海马

说明:

利用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已知,初步了解海马的外形特点。把说话训练融入学生介绍海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清楚、完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听清小海马刚生下来的时候像什么?长大了像什么?

2出示填空,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填空题:小海马小时候(hòu)像(xiàng)_______________,长大了头像(xiàng)____,身体(tǐ)像____,变成(chéng)会游水的小海马。

(2)小组合作,口头完成填空。

(3)全班交流,指名读填空题。出示、学习词语“时候、像、一颗、身体、变成”时候(注意“候”读轻声)、像(通过师生对话理解含义。例:你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呀?)、一颗(字形比较颗、棵、课)、身体(读准“身”前鼻音,给“体”找朋友组词)、变成(“成”是后鼻音)

(4)指导描摹生字:体、成

指导观察——教师范写——学生描摹(看清“成”字中“斜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朗读填空题。

(1)指导读“小花子儿”——注意“儿”化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自读课文。

师:让我们都来做小海马,介绍介绍自己吧!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标上小节号。

5分小节指名读课文。(反馈自读情况)

说明:

设计填空,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以填空为抓手,第一步:带着问题听课文,进行听的训练;第二步:借助拼音朗读填空,进行读的训练;第三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生字教学,将识字和写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指导朗读,想像说话,学习生字

1引读课文。

师:小海马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呢?再文中找到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指导正确朗读。

(1)妈妈亲一亲,把我抱给爸爸。爸爸亲一亲,把我抱进他的口袋里。

(2)爸爸的口袋像摇篮,又暖和,又舒服。

2采用各种形式指导朗读。

(出示媒体,观察海马口袋)

3出示句子,朗读想像。

师:爸爸的口袋像摇篮,又暖和,又舒服。我在里面做了好多美丽的梦呢!

出示:我在爸爸的口袋里,做了好多美丽的梦。

(1)指名读好句子。

(2)引导想像(播放以海浪声为背景的音乐让孩子闭上眼睛)。

师:爸爸带着我在大海里游来游去,像躺在摇篮里,多舒服呀!我遇到了许多好

朋友。慢慢地,我睡着了,做了好多美丽的梦。想想:你梦见什么?

(3)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以“我梦见了……”开头说一说。要求想像合理,把句子说完整。

4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抱、袋、他、梦、等

师:这些生字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已经认识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

(1)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鼓励多种方法识字:抱(做动作)、等、梦(读准后鼻音)

说明:

本环节围绕教学目标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进行朗读句子的训练,要求读正确,按标点停顿。第二步,想像说话。播放以海浪声为背景的音乐营造氛围,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在说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正确表达,要求合理想像,说话完整。第三步,进行识字教学。在充分朗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进行生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老师及时地归纳提炼好的识字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指导朗读疑问句。

出示课后问句,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疑问句的语气,并正确朗读。

2复习生字。

(1)出示词语,朗读。(媒体出示身上带有词语的海马游水动画)

(2)抽读生字卡片。

(3)生字游戏:摘星星。

说明:

采取师生问答的形式指导读好疑问句,如:师问:你知道海马小时候长什么样吗?生答:小海马小时候像一颗小花子儿。在问答过程中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体现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当问答互换的时候,学生就能正确地读好疑问句。生字的复习采取多种形式,“摘星星”的游戏,通过字、词、句由低到高的要求分为一级星、二级星和三级星,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摘到星星,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到巩固的目的。

五鼓励质疑,课后延伸

1交流:学了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2推荐学生回家读《地球爷爷的手》中的《海马爸爸生娃娃》一文。

说明: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留有时空鼓励学生提问。解答问题可以师生共同讨论,也可以通过推荐课外书籍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58小猪问路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11个生字:“猪、要、迷、出、去、应、该、高、爷、象、站、好、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字。积累5个词语:十字路口、迷路、高兴、年纪、认识。掌握基本笔画“”,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猪、出、兴”。

2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并尝试读出问句的语气,读好人物的对话。

3能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知道不能光凭外表来称呼对方。

重点和难点

1把握“猪、出、兴、站”这些字的翘舌音及后鼻音。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要、迷、该、爷、象、好”。

2在朗读过程中,解决学生所提问题,知道帮助学生回忆带有“反犬旁“的字,不同的动物不能光凭外表大小来称呼对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猪图: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是-----(生齐答)小猪。

2学生字:猪(读准音,复习“反犬旁”)。

说说学过的哪些字中也的带有“反犬旁”。

3交流(适当板书)

说明:

认识生字“猪”,从而让学生回忆反犬旁,复习带有反犬旁的字,这是对前一阶段所学熟字做一些梳理,是识字的巩固,可适当渗透“反犬旁”的字大多与四条腿,有皮毛的动物有关的知识。

4指导书写:猪认识新笔画“”。

说明:

让学生掌握反犬旁的书写笔顺的同时,认识笔画“”,老师适当指导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

5出示课题:小猪问路(读课题)

6质疑。

说明: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带着疑问主动学习课文。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提问:小猪向谁问路?小猪怎样问路?小猪问到路了吗?……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设计教学环节,把握课文重点。有的提问可当场解决;有些可以在教学中予以解决;有些拓展型的提问,可以放在课后解决……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录音看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小猪为什么问路?

2交流。(第一节)

3学习生字:要(合一合)

迷(加部首方法识记。小猪走到哪儿迷路了?看图理解:十字路口)

4读读第一节。

5再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2---6节。思考:小猪向谁问路?

6交流并板书:乌龟大象(学生字:象----“象”是象形字,一头直立的象,第一撇像它的鼻子?)

7自己读课文2----6节,小组学生字。

8交流.。

出、站、兴(这三个字读音要注意什么?)

“出站”(读准翘舌音谁来读?)兴(后鼻音要读准确)

该爷好(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该(换部首)爷(与“爸”进行区别)好(加部首)

9复习巩固生字。

说明:

两次听录音,有不同的要求,可帮助学生尽快熟知课文内容。从字音、字形两方面入手,进行识字教学。“十字路口”这个词是通过指导看图的方法理解词意,解决问题:小猪为什么要问路?并指导朗读。在游戏巩固中,可穿插一些反义词练习,如:出---进,好---坏。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6节。用横线划出“小猪怎样问路”的有关的句子。

说明: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解决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交流并板书,指导读句。

(1)“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那条路?”(突出小猪疑问的语气。)

提问: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对吗?(不能光看乌龟个子小,就称他弟弟。)

(2)“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突出乌龟不高兴的语气)

(3)指导朗读小猪和象的对话。(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他爷爷。)

(4)引读第6、第7节,解决问题:小猪问到路了吗?

说明:

在朗读课文中,解决学生所提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四理解内容,有所感悟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练习朗读课文,读出问句的语气。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3小结出示:不同的动物,不能光凭外表大小来称呼对方。(学生读句)

五课外拓展

1出示草地图片。

师:小猪走呀走,来到一片草地上,这里的小动物可真多。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草地上有--------”的句式来介绍。

2练习:如果你是小猪,你会向谁?怎样问路?选一种动物来说说。

(1)自有准备。

(2)集体交流。(注意正确使用称呼,并说出问的语气)

(3)合作表演:你能和你的伙伴,把小猪问路的经过表演表演吗?(戴上头饰)

说明: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练习说话,要求呈螺旋形上升。最后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表演,把小猪问路的经过展示出来,让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六复习巩固字词

59花钟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读准生字“钟、香、睡、号、饭、觉、张、种、再”的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认识“金字旁”;能认真描摹“香”和“再”。

2能根据不同的提示语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初步了解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开花的时间。

4根据提示,运用了解的花的知识练习说话,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述:你认识什么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把你知道的告诉小朋友。

2出示课题:花钟

3学习生字:钟

学习部首:金字旁;读准音,记住形。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听老师读第一节,边听边记:小白兔没有钟,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什么呢?

2组织交流。

(1)出示提示:

小白兔没有钟,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

(2)交流发言。

①随机学习生字:香。

②重点指导书写,并在书上描2个。

三学习课文二、三小节

1读读2、3小节。边读边想:小山羊送来的花钟能派上用场吗?

(用手指着读课文)

(1)自由读。

(2)根据提示语,同桌说说。

提示:

牵牛花提醒()小白兔,午时花提醒()小白兔,夜来香提醒()小白兔。

①随机教学:睡、觉。

②重点指导识字方法。

2轻声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牵牛花、午时花和夜来香分别对小白兔说了什么

呢?

(1)用“”划出他们说的话。

(2)圈出有关的他们是怎么说这些话的的词语。

(3)交流中指导读好这些句子。要求: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4)师生合作读第二小节,体会不同说话语气。

(5)圈出这小节中的生字,说说认识了哪些字;不认识的字,用好方法记一记。

重点指导:读音:张,重。

字形:再(描写两个)

四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2读读句子,练习说话。

牵牛花早上开花,午时花中午开花,夜来香晚上开花。

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紫荊花是香港的市花。

我还知道。

60脚印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读准“脚、印、跑、留、对、竹、梅、齐、全”9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9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读通短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基本按标点停顿。

3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内容: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能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4认识“木”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梅、村”。

教学

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梅”的字形,能正确描写。

2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模仿课文,展开想像,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雪地上出现了一串串脚印

2揭示课题:60脚印(生字上标注拼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3)了解“印”的笔顺。

(4)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印、跑、留下、对、竹叶、梅花、齐声、全是(生字上标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说明:

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迅速感知课文的内容,边读边思。在学生交流前,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准备,交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表达的规范,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连贯。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读课文。

(1)出示课文1—3节内容(其中第3节内容改编成和1、2节的写法一样)再读课文,看看课文,谈谈想法。

出示内容(1、2节和改编后的第3节):

(1、2节略)

第3节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鸭的脚印。小鸭对小鸡、小狗说:“你看,你看,我会画枫叶。”

(2)感情朗读。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3)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2拓展说话:

(1)媒体出示小猫、小猪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2)想想小动物除了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外,还可以在其他什么地方也能留下脚印?学着课文的内容说一说。

说明:

让学生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初步了解课文前2节的写法基本相同,而第3节的表述和前两节不同,原因是说话的对象不同,而且,这样能使文章读来更显生动活泼,不重复。

提供开头,引导学生能比较概括地表述,学生能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教师无需苛求。

拓展说话设计了两种说话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

四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媒体游戏:脚印大搜索(复习生字)

2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的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五学习“木”字旁。

1出示“木”和木字旁,说说它们的区别。

2还有哪些字有木字旁,你觉得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3示范“木”的写法,指导“梅”右半部分的笔顺。

4描一描,写一写“梅、村”。

优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140字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14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一)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第111页的第4题,教科书的第114、11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题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七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课堂作业】

1.统计

画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根据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注意找出纵轴上的数据要准确,然后回答问题。

3.练习二十一第16题

画梯形,并且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4.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9024700695200305076000

5.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6.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3276÷84=74×59=

7.估算。

297×3≈789×4≈5392÷9≈

8.(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9.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10.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1.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2.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第4课时统计

知识点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复习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在统计中的作用,它能清楚直观反映各数据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简单运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二)

教学内容:

角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在独立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新课探索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书写格式。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课内练习

1、练习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则∠AOB=( )度;若周角-∠1=600 ,则∠1=( ) 度。

(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 )度。

2、练习二 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3、练习三 计算下列角的度数。

如下图,已知∠1=650 ,求∠2的度数。

如上右图,已知∠1=600 ,求∠2的度数。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角的计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

2、讨论:怎么算?

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

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

三、巩固与应用

1、独立完成第17页1、4

2、第17页2、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第17页3、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四)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板演:

26×8=0.85+2.4=

(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5×0.01=3.2+2.3=10-5.5=

2.5×10=32.6÷10=3.25×0=4.8+1=

(提问:0.2×3=2.5×10=怎么算的?5×0.01=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

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

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

(1)、谁会列式?(2.6×0.8=)

(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3)、谁知道列小数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两个乘数末位数字对齐。)

(4)、根据它你能推想出2.6×0.8的多少吗?

2.6扩大到10倍26

×0.8扩大到10倍×8

2.08缩小到1/100208

(注:让学生根据自主探索。)

(5)、小结:做小数乘法时,先把它看成什么乘法来计算呢?

3、课件出示题2:包装一个礼品盒用彩带2.4米,每米0.85元,需要多少元?

(1)、谁来列式?(0.85×2.4=)

(2)、你能估算出买彩带需要多少钱吗?说说理由。

(3)、看老师列竖式:

0.85

×2.4

(注:给学生一个错误信息,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与板演的小数加法竖式题进行比较,为此加深怎样列小数乘法竖式的印象。)

(4)、计算0.85×2.4的竖式时,计算谁乘谁就可以了?(看成85×24。)

(5)、再想一想0.85×2.4的积是多少?为什么?

(6)、小数末位有零怎么办?

(7)、通过这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

4、观察:

(1)、看黑板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小数乘法。)

(2)、计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再看看,这两道题的积的小数点是怎样确定的?(课件出示: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质疑问难:

(1)、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书中第44页,请打开书看一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2)、共同做一道题:1.12×1.4=(找学生板书。)

(3)、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1.360.78

×0.8×0.04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

2、直接得数。

0.6×0.7=0.9×0.1=0.8×5=

3、判断题:

①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②因为8×2=16,所以0.8×0.2=1.6。()

③一个数除以0.8等于0.7,这个数是0.56。()

④在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只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就行了。()

4、用竖式计算:

4.8×0.25=0.32×1.2=9.8×0.5=

5、解决实际问题:

草原牛的身高是蒙古牛的1.2倍,体重是蒙古牛的1.4倍。草原牛的身高、体重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0.85+2.4=

2.6×0.8=2.08(元)0.85×2.4=2.04(元)

2.6扩大到10倍260.85

×0.8扩大到10倍×8×2.4

2.08缩小到1/1002080.240

答:需要2.08元。答:需要2.04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与2.6×0.8的关系。使教师毫不费力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很容易掌握。

(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掌握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逐层深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3)、练习巩固,围绕知识点,增强挑战。

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知识。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变化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知识点。

本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让学生在对比中学知识;在观察中明方法;再发现中学会探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浪费了时间。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该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我想,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个性的张扬。我也受益匪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

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 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

2、长5厘米,8厘米,( )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 )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篇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新教材北师大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新教材北师大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教学内容: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四、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亿以内数的写法》《练习课》《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改写》《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读法》《亿以上数的写法及改写》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计算工具的认识》《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单元综合训练》《第一单元 归纳总结》《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公顷的认识》《平方千米的认识》《第二单元 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角》《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笔算乘法(1)》《笔算乘法(2)》《练习课》《积的变化规律》《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平行与垂直》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画垂线》《画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梯形的认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第五单元 归纳总结》《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口算除法》《商是一位数的除法(1)》 《练习课》《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商是一位数的除法(3)》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商是一位数的除法(4)》《练习课》《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1)》《练习课(2)》《商的变化规律(1)》《商的变化规律(2)》《第六单元 单元综合训练》《第六单元 归纳总结》《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2)》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条形统计图(3)》《第七单元 归纳总结》《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1)》《数学广角(2)》《田忌赛马》《第八单元 归纳总结》《多位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乘法和除法》《图形与几何》《统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1观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

a、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声音、形4k)

b.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四、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文,理清层次

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

二、积累,课外拓展

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

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天下奇观”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

◆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

1、抄第一课的词语组三词

2、《黄冈》第一课

3、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风平浪静笼罩薄雾

钱塘江大潮潮来时(远)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声)

(天下奇观)(近)一条白线一堵水墙白浪翻滚(形)

潮来后风号浪吼恢复平静

【课后反思】

《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沛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沛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形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这一环节的设计,充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

1、《黄冈》第2课

2、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3、同步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置青藏高原上与珠峰相邻

形状马蹄形拐弯狭长的深谷壮丽奇特

奇异景观千姿百态(水)世界关注

神来之笔(山)

多样化(生物)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读置疑时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象来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3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二、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看图——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五、布置作业

1、抄第三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3课

3、背诵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在课堂一开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一问题调动起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个问题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潜移默化的诱导。这样,既让学生充沛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起来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4*火烧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4课

2、同步课外阅读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4*火烧云

颜色多、变化快

形状变化快

【教后反思】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在板书上。学生通过看黑板的板书很快就对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晰。

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节课,我感觉老师总是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第三,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提前来读。例如《火烧云的形成》《云体的各种体态》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对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第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这篇课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现,可以在课堂上点明一下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做。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写作文。

第四课时作文讲评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再出示“岭”和“峰”。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三、熟读背诵

请你把自己当作诗人,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背诵,同桌之间互背。

四、默写全诗

第二课时

(学习《游山西村》)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读读诗题,参看注解,说说诗题的大概意思。教师补充小结。

2、自由吟读。

3、指名试读。教师点评并范读,体会诗句的节奏。

二、试讲诗意

1、边读边参阅课文中的注解,试着串讲。教师巡回倾听,发现难点。

2、指名试讲。(要求把每句诗的大致意思说清楚)

3、理解“莫笑、足”的意思。

三、深入体会

1、读前两句,想象意境。诗人会在什么地方?他当时有什么感受?(想象诗人在农家做客,受到农家热情款待)

2、读后两句,体会意境。

这时诗人是在哪里?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景象?

诗人可能正走在山间小道上,眼见前面被大山挡住了,怀疑无路可走;行至山前,忽见柳荫深深,鲜花簇簇,惊喜地发现又是一个村庄。

四、品味对偶的表现手法

1、有节奏地朗读后两个诗句。

2、引导发现两行诗句中相对应的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3、美读,读出节奏、音律美。

五、体会名句的引用

提供下列句子,供学生阅读。

1、我们走到山前,顿觉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句。

2、李叔叔正在搞一次实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验进行不下去了。因此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他豁然开朗,很快攻克了难关,实验获得了成功。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常用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人家常说的话,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

读后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能恰当地引用这些语句,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精彩。

六、布置作业

1、抄第5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5课

3、背诵第5课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山西村庐山

…………

山重水复疑无路,不识庐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只缘身在此山中。

【课后小记】

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后面两句诗,当我问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顿时,班里鸦雀无声。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让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揭示的道理才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6爬山虎的脚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四、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

(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五、积累语言

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

2、指名“自我介绍”。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四人小组研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

b.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三、汇报交流

1、生朗读描写静态的句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处。

2、指导朗读

3、多媒体出示描写动态的叶子的句子。(一阵风拂过……)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重点落实一个“漾”字。

4、多媒体展示“漾起波纹的叶子”的情景。

5、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同学们,你想过吗,课文为什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师随机引导学生体会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衬托爬山虎的脚。

2、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

3、交流归纳:

a、整体到部分一步一步细致观察。

b.能抓住特点观察。

c.作者很有酎Jb地怀着喜爱之情观察,观察得非常深入。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六、布置作业

1、抄第6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6课

3、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4、完成课外练笔

【板书设计】

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抓住特点

虎颜色:嫩红(嫩绿)观察细致

脚爬触→巴→拉、贴(牢固)

【教后反思】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很积极。从课前学生(杨丰华)找来爬山虎的实物,到后来的小结环节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7蟋蟀的住宅

【学习目标】

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

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

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

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

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语言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组合作打造这项“伟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转换,“广告创意”

1、现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师,要参加昆虫王国第一届住宅设计大赛,请工程师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广告词。

2、语言转换,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广告。

4、交流汇报,评选最佳创意广告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广告链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生的精彩广告词,感情朗读。

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2、读到这儿,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地说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来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建筑师的精心打造,辛勤劳作,哪有这么温暖舒适的住宅。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处使你感触最深?

b、划出蟋蚌挖掘动作的词。

3、汇报交流。

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升华课文,谱写歌词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蟋蟀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2、师生用课文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是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和蝉》的歌词好吗?

四、生创作交流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旋律,齐唱改写歌词《蟋蟀和蝉》。(附歌词)

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啊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五、布置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蚌的声音)。

2、选做题。

a、《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几个小动物编个故事

蚂蚁蜜蜂蟋蟀蝉蝗虫螳螂

3、《黄冈》第7课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出名:唱歌、住宅

选址慎重(向阳、隐蔽)

住宅的特点:门口门外(干净、平坦)

屋子内部(简朴、干燥)

初寒动工工具柔弱

建造的过程:不懈工作不随遇而安

长期整修吃苦耐劳

【教后反思】

本文从文本来说,主要写了住宅特点和修建两个方面。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根据学生普遍对住宅特点感兴趣的情况,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重点研读住宅特点,概括学习修建过程。在学习住宅特点时,学生发现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阳、倾斜、干得快的特点,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学,发现段落之间的联系,感悟小蟋蟀舒适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密不可分。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说明,这种“舍而不弃、上挂下联”突出了重点,揭示了文章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孩子的需求。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学习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静谧、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飞渡重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3、学习读文后能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教学重、难点】

在读文中感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设疑

板书课题,读题。

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阅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自学反馈。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3、指名分节朗读。

4、解释从课题中提出的疑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什么?

5、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再次朗读。

三、观察、读文,相互印证

1、分组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陆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看看是否像魏格纳说的那样。再看看其他陆地与海岸线是否相似。

2、熟读第五自然段“崭新的奇想”。说说这个奇想与我们刚才观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读证据,探究过程

过渡: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是否正确,他做了大量艰苦的考证工作,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证据。结果发现一份非常有说服力的资料。

研读第七自然段,对魏格纳的推理过程进行梳理。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

中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它既见于巴西,又见于非洲。爬行动物是不可能飞渡重洋的,由此证明:当时中龙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四、熟读课文,交流感受

1、学生再次默读全文。

2、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

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8课

2、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无意发现产生奇想

寻找证据引起震动

【教后反思】

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我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a.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b、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a,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b.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c、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a,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b.按顺序齐读。

c.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a、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

4、读“小林”“小东”的话。

四、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a、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

五、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4、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a、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b.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

c、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d.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得主人选。

7、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

着重从以下几点人手:

a、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b.有什么新的发现?

c.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a、学生说题目,师整理。

b.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a,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b.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地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c.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断交流,共同评议。

7、修改或互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b.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c、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

9巨人的花园

【学习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5、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2、课文教学录音带或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

3、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中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世界真吸引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播放本课录音至第;自然段。)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是花园里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c、找出生词所在的句子,反复朗读,注意体会生词的意思。

d.指名读课文,读后相互评价,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梳理,最后把问题归纳一下,点出“巨人拆除围墙前后,巨人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请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就上节课提出的“巨人拆除围墙前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象:从这些段落或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1、小组分角色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交流对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基于对课文认识的加深,再读课文。

三、总结交流,揭示道理

1、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可以是朗读方面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童话后想到的事情。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小结和引导。(重点是像“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等含义深刻的句段。)

2、播放录音或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像边思考这个童话说了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是,阿!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善良、宽容的心带来的是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板书)。

四、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读课后“资料袋”,谈谈读后了解了些什么。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从这篇课文印证“资料袋”中说的童话的特点。

3、读后,可以与同学合作表演片断,还可以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黄冈》第9课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雪花飞舞

绽出新绿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鲜花凋谢

【教后反思】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正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孩子”“春天”为切入点。然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出孩子与春天有关的对比变化。然后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发现用列提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整堂课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10*幸福是什么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向身边的人访谈对幸福的理解。

3、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三、交流讨论

1、请同学复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2、表演故事,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学习以后的收获。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是重点。)

4、联系亲身经历和课前做的访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拥有中,我们细心回味着什么是幸福?下面请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10课

2、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医生):幸福是给病人治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第二个青年(消防队员、花匠):幸福是勤勤恳恳工作,劳动没白费。

第三个青年(农民):幸福是耕地种麦,养活了许多人。

智慧的女儿:幸福靠……

老师: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按照以下策略来完成:紧抓提示,凸显重点;注重预习,培养自主;巧妙组织,简化教学;略中显精,领悟方法;内外结合,拓展积累。体会最大的是略读课文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

11去年的树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5、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说。

2、总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业

1、抄第11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11课

3、继续完成“友情卡”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对话

鸟儿树信守诺言

树根珍惜友情

门先生

小女孩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个感人的童话故事,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了四次的对话让学生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是收获较大的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到位,听说读写练几个环节的训练还是比较到位的。比较苦恼的是学生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方面,有些力不从心。

12*小木偶的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

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六、布置作业

1、《黄冈》第12课

2、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乐

只会笑远远不够

【教后反思】

上完《小木偶的故事》,感觉心情特别愉快。这篇童话故事趣味性强,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因此我在教这课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积累词语,丰富语言------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后来从学生的续写中发现“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现象普遍存在,不由得纳闷起来,是否在教学中人文精神挖掘有误?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功利性”太强?

语文园地三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13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准备白鹅挂图或白鹅活动情景VCD,“净角出场’VCD。

2、收集有关“鹅”的故事和古诗。

第一课

导入揭题

1、出示白鹅活动资料(VCD或图):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它是谁?你喜欢它吗?

2、你熟悉鹅吗?看到鹅你会想到些什么?

a、出示骆宾王的《鹅》,齐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b.王羲之写“鹅”的故事。

过渡: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初读感知

1、出示导读:

a.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b.你喜欢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吗?为什么?请在相关文字旁写上喜欢鹅的原因。

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相关文字边上打上“?”。

2、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导读”要求。

3、检查生字词。(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4、交流。(可以用说理由、感情朗读、表演等形式)

a、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b.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作者笔下的这只白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c、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5、质疑。

a、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板书。

b、选取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如: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细读解疑

1、自由读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可采用以下三步,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a.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

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启下,突出“下”o)

c、读写结合训练。

题目《我的爸爸》

内容:a、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

b.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

要求:请根据本篇作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给这篇作文写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

4、小结。

a、承上启下。

b.点明鹅的特点。

c、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

总结

咱们班的同学学习的本领真强,通过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仅简单了解了丰子恺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承上启下”的写法,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同学们能加以应用。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出示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齐读。

2、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咱们今天还是用读书、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

自学探究

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在感受较深的词句边上写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全斑交流。

2、理解“叫声”

a、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声音严肃、大声斥责、大声叫喊吵闹、放开喉咙大叫)

b.联系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样的情景?(让人害怕)

作者说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为什么要这样写?

(突出白鹅看守门户的本领;突出对白鹅的喜爱。)

c、小结: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恰恰是对它“看守门户”的本领的赞美。

d.有感情朗读。

e、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吗?

3、理解“步态”

a、(VCD播放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同学们仔细看这段影片,这是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看后谈谈你的体会。(交流中结合理解“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b.朗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c、小结: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并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1

d.你在读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能不能举例说说呢?

4、理解“吃相”。

a、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鹅“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读出自己的体会。

b.想象“狗偷吃、鹅咬狗”的情景,并读出其中的趣味。

c、交流“人伺候鹅”的情景。

5、小结: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有详有略,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抄一抄,读一读。

2、四人小组内交流。

拓展活动

简介丰子恺,推荐丰子恺作品。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4*白公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2)(或多媒体课件)。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人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点击)1日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

b.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15猫

学习目标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

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

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

整体惑知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至第()自然段写大花猫();第()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c、设计板书,如:

老实贪玩尽职

(大花猫)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积累运用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性()高()采()

贫()姓()稿()踩()

第二课时

展示积累

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赏读“可爱”,晶“情”动“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又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放任”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比,以加深感受。

c、联系语境理解“开辟…‘生气勃勃”。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总体梳理,回归全文

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

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

(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

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

自主选择,积累词汇

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采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写猫的外形特点。)

2、小组交流。

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16*母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课前准备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有关母鸡的趣事(农村的学生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市的学生可通过阅读、上网、请教他人、利用音像资料等方法进行7解)。

教学过程

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

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b.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d.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不同之处:《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如:随处乱叫欺软怕硬发狂炫耀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c、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辨褒贬,积累语言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所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发下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方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①指名读;

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齐读。

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小练笔

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各自起笔。

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作业:

1、抄写优美词句

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课后反思: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时候变得这么()、这么();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一样,他祝愿()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也能共同拥有()!

2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第4~6自然段2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课后反思: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课后反思: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

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课后反思: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课后反思: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复习讨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该怎么查?

(2)怎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将表中提供的解释带入词中进行比较,看其搭配是否相宜,然后决定取舍。)

3.练习。

学生自己查字典,同座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对。

4.反馈。

交流讨论查字典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查的,应该选择哪一个义项,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若学生字典不统一,表格中“在字典中的页码”一列的答案可能也不一致。最后一列“应该选择的解释”分别是①、③、③、②(供

参考)。

第二课时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广场上。

(2)指名读,讨论这一句缺少什么,应该怎样把它补充完整?(“广场上”是个地方,这一句缺的是“有什么”或“怎么样”。)

(3)启发想象,让学生先口头练说,相互交流。

(4)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3.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其它三条练习,同座之间互相讨论,练说。其中第二小题,教师可适当点拨:这一句缺少的是“谁有”或“哪里有”。

4.反馈。

指名读补充完整的句子,师生评议,及时分析辨正典型的错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教学流程:

一.口语交际。

1.指名读题,明确说话要求及内容。

2.交流。

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帮助?你是如何感谢别人的?

3.讨论感谢别人时要注意什么?

(1)感谢要恰当。

(2)感谢要出于真诚。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父母早早起床,为你做好早餐,并按时送你上学。

(2)学习中遇到了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同学主动帮助你。

(3)生病了,医生为你解除了病痛。

(4)不小心摔伤了,同学把你扶起,并送你去医务室。

5.学生交流,师小结。

6.总结。

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地人,让我们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

板书设计:

学会感谢

感谢要恰当

感谢要真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木字旁”和“提手旁”

教学要求:

1.掌握“木字旁”和“提手旁”的运笔方法。

2.通过练写毛笔字,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本学期,我们继续练写毛笔字,握笔姿势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并练习过,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写毛笔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木字旁”的运笔示意图,观察。

2.生小组讨论,说说写好这个笔画的注意点是什么?

3.师范写,生注意观察师如何运笔。

4.讲解写法:

4.学生练习写“木字旁”。

5.学写“桂”

(1)出示“桂”

(2)小组讨论:如何写好这个字。

(3)诗讲解:“桂”右边的“圭”字由两个“土”字构成,上下基本相似,两竖在一条直线上,四横各有长短,起笔收笔也稍有区别,四横间隔均匀,左边一竖要写的低于右边最后一横。

6.范写“桂”,生注意观察。

7.学生练写“桂”。

8.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扌”和“打”。

三.练习

1.生自由练写,同桌互评。

2.展览写的好的同学的作业,并鼓励。

3.生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

4.写完作业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写字用具呢?

四.反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桂”和“打”的写法,你有什么想法呀?

学生自由畅谈。

课后反思:

5、天安门广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2、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三、实验目标

创设情境,调动情感体验,自由表达。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二、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大声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1、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人游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

(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

(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b.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c.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y.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

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每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

2、师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划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出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反思: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教学反思:

7、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习作二

教学要求:

1、选择自己长处或本领,选择自己最得意的一个地方写自己。

2、能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把自己各方面有顺序地说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谁来说说(先让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张相片或一面镜子)上习作课时让学生自己看相片或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把自己的相貌最有特点的地方记下来。

2、想一想自己的性格,平时喜欢静或喜欢动等等,还有爱好是什么?(如看书、画画、体育等等),还有自己最特长的是什么?(如体育、舞蹈等)

3、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很熟悉自己,如果能把你说的写出来,大家一听作文内容就知道是你,那么你就成功了。(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细读要求,明确要点。

1、同学们,既然要写下来,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作文的要求,那么,谁知道本次的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2、同学之间讨论,明确习作训练的要求是:

(1)简单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

(2)重点写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

(3)能根据习作内容,给文章定个题目。四、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

三、拓宽思路,展开思维。

1、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要有具体的内容。如一位同学说自己力气大,他就写自己“把大西瓜搬回了家”这件事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阅读范文《我真棒》。(画出好词好句,细细体会)

作者写抱西瓜的动作非常精彩。由“夹”到“扛”到“抱”,经历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才最后抱着西瓜回家的。由此引导到“动作”这个词,同时回顾《虎门销烟》中民工销毁鸦片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准确和生动,会将读者能感到身临其境。(就例文一,的动作,可将不少学生认为踢球的特长,做为指导例子,请学生小组中说说片断,要求表现当时的情况,描述清楚动作,让听者觉得你球技高超。)

2、写自己的特长,还要写出过程。如一位同学说自己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就写了自己由胆小到喜悦,由失败到成功的学舞过程,让人不仅赞美她的舞姿,更钦佩她的毅力。

阅读范文《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

《我是个会跳舞的小姑娘》表面上是告诉我们她很会跳舞,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她克服了困难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重点是描述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由胆小害怕,到成功喜悦。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在心理活动的叙述中,就能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大家。

3、你认为自己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用你的笔老告诉大家吧。

四、起草作文,完成习作。

1、出示题目:请为我竖起大拇指

埋在心底的自豪

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

2、从以上三个给定的题目中选取一个进行习作,也可自由命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五、修改评议

六、誊写习作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特别是三拼音节的认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提高运用工具书的能力。

3、变换句式,将“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寻找规律。

4、熟记8条成语。

5、朗读、背诵5条成语。

6、观察四幅图,以“奶奶心里照样甜”为题编故事,训练学生仔细地观众合理地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

●教学重点难点

拼音训练,写字训练,词句训练,读背训练,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这节课我们完成练习2的一至三的练习。

2、板书:练习2

二、完成第一题

1、出示第一题练习

2、齐读拼音短语

3、让学生用笔画出三拼音节。

4、交流,并指出画错的。

5、齐读三拼音节。

三、完成第二题

1、齐读三个词语

2、指名分别汇报自己的选择结果,讲讲自己是如何选择的。

3、纠正汇报中发现的一些错误。

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选择义项的方法:

(1)回忆词义

(2)读带点字的所有解释,思考应选哪一个。

(3)将想选取的字义放入词中辨别正误。

(4)确认后在所选义项的序号上画勾。

四、完成第三题

1、出示例句

2、学生细细观察句子之间的区别。

3、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4、教师小结:改写后的句子要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词的个数也要一样,只是词序有了变化,“被”字换成了“把”字。通常我们把它们称之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5、完成练习。

五、布置作业

课外完成练习册相应作业。

第二教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吗。

2、提出要求

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

(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别、年龄、与自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

(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

2、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

四、表演,练习对话

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

五、评议、选最佳角色

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先请平时不太大胆的学生上台表演,多鼓励他们)

8、泉城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景。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⒈读课题。

⒉谁知道泉城指什么地方?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听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⒈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⒊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⒈出示生字词。

⒉认读生字词。

⒊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悬崖昼夜暄腾晶莹剔透秋雨潇潇

⒋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三句)

指名读第一句。这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好像银华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行,后两句写泉的声音。)

作者为了把泉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有的……有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一、三两句声音高些,二、四句声音要低缓)

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济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

读第三句。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六、练习

⒈朗读课文

⒉观察学校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些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⒈读第一自然段。

⒉问:济南72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继续讲读课文

⒈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们拧到水面上来。

拧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拧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⒉自学第3,4自然段。

⑴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3,4自然段。

②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③五龙潭、黑虎潭分别在什么地方?(用:____画出来)有什么的特点?

⑵学生自学。

⑶检查:①看图②填表

⑷学生练读。

⒊学习第五自然段。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园说明什么?(泉池大)

那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景观尤为壮观。

⒋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⒈总结。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⒈分段指导背诵。回忆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⒉练习背诵全文。

三、识记生字字行,知道书写

⒈指名读生字。

⒉记住字形。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⒊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⒉抄写词语。

⒊组词。

⒋背诵全文。

教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61课时)

第一单元:数一数(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二.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高楼、

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小鸟、

个数是8的有……小树

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第二单元:比一比(共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和同样多

多少

第二课时:长、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生通过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较方法,会间接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学具准备:十二袋不同的物品。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chang、短duan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如图:

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

(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六、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啊?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长CHANG短DUAN

第三课时:高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板书: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

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高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学习写数:

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12345

生a爸爸妈妈教的.

生b:我看电视里老师上课时学的.

生c:我家电话号码是7024123,我经常写就会写了.

生d:我爸汽车号是:909588我喜欢写给小朋友看,就会写了.

生e:我们教室门口牌子上写着一年级、二年级……五年级.

生……

师:大家真是聪明的孩子,这么仔细,这么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这一瞬间,听着孩子们畅所欲言,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我不由得感叹:生活真是一个无边的大课堂,它给孩子们提供了多么广阔的思维空间.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去搜集。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东西,其实与数学却密切相关。这在孩子们的回答中得到了充分引证,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新课程改革之声已经大步走入课堂中了。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有时是编制好一个程序,让学生去采用,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当我让学生用数字表示图中物体时,按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说出是几,我示范写,让学生一次次地练习。这无疑把学生关在了自己的框架中,限制了学生,而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对数学的认识比起由老师机械训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此,何不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展数学,掌握数学呢?电话号、车号、门牌号……,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并到生活中去实践,这不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开放性吗?所以我们要以生活为基础,让生活走进数学,也让数学走进生活

第二课时:第几和写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第22页第7题、第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

2.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安排:

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

2.学生回答。

3.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独立书写1-5各数。

5.小组内交流、检查。

6.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教学第几。

1.出示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3.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

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

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5.P18做一做第2题

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

三.学生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1.P22第7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

2.P22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

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12345

第三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几和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内容、20页的做一做,练习二第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纸带、5个红花片、学具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4的组成

①老师这儿有4个红花片,你能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②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

③反馈情况。

444

312213

④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⑤游戏,猜一猜。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

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

……

先由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再由同桌互做。

得出332

122111

2.5的组成

①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

②学生独立操作。

③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

④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⑤全班讨论得出:

5555

14233241

读一读。

二、巩固发展:

1.20页做一做第一题

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

2.找朋友24

43

12

31

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

2.对口令游戏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人教版)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
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搭石》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卡罗纳》是篇略读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教学是通过让学生阅读这感人的故事,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理解、互相关爱,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给予是快乐的》也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本文的重难点是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六》有五项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看图作文,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写出来的习作会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习作时,教师注意指导,讲评时,请学生读一读精彩片段或全文,师生共同点评,提出修改建议。
“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日积月累”是一首课外的古诗。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再讲一讲;最后背一背。“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本单元25个生字,会写其中30个生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积累的词语,做到会听写、会认读。
2、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体会爱的真谛。
3、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勤于动脑、勤于练笔。
【课时安排】
20《古诗两首》2课时
21《搭石》2课时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课时
23《卡罗拉》1课时
24《给予是快乐的》2课时
语文园地六4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20、《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古诗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魅力。如何挖掘简单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解决重点,克服难点洒脱不羁,又洋溢书画香气,且蕴含深情,使笔者追求的古诗教学的境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目标:
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目标: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
1、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王维与元二生平的材料。
2、收集写送别的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了解送别诗
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
二、初读古诗,感悟韵律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
(指名读-——范读——齐读)
三、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揭题、解题
①揭题:注意“孟(meng)”的读音及写法。
②解题: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2、了解背景
(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①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②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③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
①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②集体交流
结合长江图弄懂“西辞”的含义,明确黄鹤楼、广陵之地理位置,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入境悟请
①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②细细品读古诗
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昔日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诗中恰逢阳春三月。
想象表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
李白这是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李白何来心情赏春呢?他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课件出示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感悟“孤帆”
古代水上运输最为重要,而长江自古又是水上交通要道,且扬州是当时的繁华都市,此时的长江一定是过尽千帆,诗中为何说“孤帆”呢?(学生自主感悟)
总结: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惟有孟浩然。
5、诵读全诗(配乐《送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寄托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情厚谊,至今被人们传颂,我们再来看看王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离别情。
1、解诗题
①轻声读诗题
读了诗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当评价)
这首诗还叫什么名字?(渭城曲、阳关三叠)
②二读诗题
送——元二——使——安西
2、知诗人
关于王维你知道什么?
3、解诗意
①自学
(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记下自己的解释与感受)
②汇报
(说说自己的收获,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
示图理解:渭城、阳关、安西
③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4、悟诗情
①你静静的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些什么?
②示渭城图(课件)
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示安西了。
④阳关以西景象图(课件)
同学们,当时阳关以西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无尽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这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⑤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深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再多的话语却道不尽离别意,只能说(引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⑥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受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再来一杯:(做举杯动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在送他一程吧。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配乐诵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延伸巩固入诗境
今天,我们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这样的别离,真的让人难过。古诗中有很多“送别”的诗。
1、古诗大汇聚
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选诗齐研读
四人小组,合作研读一古诗,感悟这是怎样的别离?
3、总结
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令人心灵震动的“情”字。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再来吟诵这两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三、课外延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使安西》中任选一首,把其改写成现代散文。
21、《搭石》
【教材分析】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六册教材中已有所涉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捧读《搭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翻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过程及方法: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目标
(一)谈话导入,引出美
师: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中,我们的眼睛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给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
(二)提出目标.
(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懒惰、山洪暴发、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
(3)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
(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生字。(小组成员轮流读,相互纠正。)
(2)我会正确读写“懒惰、山洪暴发、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有的读,有的到小黑板上书写展示)
(3)我理解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读重点句或段)
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体会到这是一位负责任的老人,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
生2:“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段话中我体会到家乡的人们走搭石十分默契,动作十分协调,看着很整齐,很美。
生3:这几句话我知道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
生4: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范读),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体会两个比喻:“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
生5:“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我感到人们很谦让,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
2、我知道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
3、我知道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出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道风景?
4、我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人们的“搭”,两岸普通的石头才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它们构成一条“路”,架起了一座“桥”,联结了两岸的小村庄,也联结了乡亲们的生活。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师: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
三、激发知识冲突
搭石是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是家乡一道风景?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构建阅读背景。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我们反复咏叹了这句话——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小组内自由朗读)。
2、提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成一个片段全班交流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1、我能从“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句话中体会到淳朴乡风,丰满人物形象: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我觉得中年人也会这么做,一身风霜的中年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真是——淳朴乡风,代代相传啊!
生1: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写满善良的风景。
2、我能从这句话中“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所以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我能自由读课文,寻找“美”。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最能体现搭石美丽,是一道风景的句子或段落。
4、我能美读佳句,背诵积累。
5、我能从生活中知道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比如:穿衣服自己穿;一日三餐自己吃;每天自己上学等等。
6、我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我知道“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什么样子?
生1:小溪潺潺地流着,人的影子在摇晃。
生2:清澈的溪水在荡漾,倒映在水里的人影在晃动,看不大清楚。
生3:我能读得让溪水动起来,让心中有清波在荡漾,有人影在晃动。
三、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师:欣赏了搭石上的一幅幅朴实动人的画面,相信同学们的心里一定播下了美的种子。
1、我收集雕塑大师罗丹的名言:“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我能说说身边平凡事物的美。
3、美无处不在,我能把发现的身边的美写下来,把“美”留住。
4、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谐调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然而,这些美好的行为,在乡亲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在我们眼里,却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就是——搭石。
5、我自创了一首诗: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润着万物的成长;美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美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美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让我们拾起这颗颗夺目的珍珠吧,去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吧!
6、我也写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
溪水潺潺
走上故乡的搭石
脚步轻快清波荡漾

6、作者刘章也说:生活是泥,我是树,生活是水,我是鱼。
师:并不起眼的搭石分布在无名小溪之上,不知为多少人服务过!它们默默地让人走,让人踏。在这寻常的小路上也不知留下了多少让家乡人引以为豪的故事。他们是那么勤劳、无私,那样的谦让、互助,更是那么的尊老、敬老!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语文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课文用动情的语调,描绘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于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里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等医护人员在余震中抽取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难点是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读题目,初步谈谈对题目的理解。(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海峡,海峡两岸和生命桥,解决对于海峡的理解。)
二、提出学习目标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教师相机引导)
2、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三、展示学习成果(基础知识展示)
1、学生读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新词。(小组内展示)
2、自主选择文中最受感动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写写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个性展示)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提出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回顾课文大意、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2、提出学习目标:
(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展示学习成果(创造性展示)
1、学文悟情展示(一)
⑴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①自由谈谈感受;
②补充地震的资料,理解袭击,余震的意思。(余震也有一定的破坏力。)
③从中你感受了一颗怎样的心?根据感受朗读句子。
⑵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地震中的青年安然无恙,但是他的家人是否平安呢?
②海峡的这头正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正满怀希望,这是一个怎样的希望呢?
③现在你又看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呢?用你的感受来读读这个句子!
⑶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你能体会到这无法预计的余震给青年带来的是什么吗?
②面对这样的一位青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③带着你的理解来读好这两个句子。
2、学文悟情展示(二)
⑴体会小钱感激李博士的原因:
过渡句:小钱是不幸的,刚满18岁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小钱又是幸运的,终于在治疗期限内找到了适合移植的骨髓,小钱感激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的心情,我们能够体会,也已经体会到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更细心的体会小钱心中的那份感激,他还会感激谁呢?(李博士)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抓住了哪些词句?
①抓住:步履匆匆、沉着,体会不顾安危,一心救人。
②抓住:奔波、连夜,体会不顾劳累,急人所急。手术艰难,更显真情。
⑵简单介绍李博士。
⑶让我们把对李博士的感激和尊敬融入在深情的朗读中吧!(读课文第5,6自然段。)
⑷是啊,李博士用他高尚的医德,用他的爱心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3、学文悟情展示(三):两岸的医护人员和众多的好心人。
过渡句:师:我们已经两次走进小钱的心里,感受到了他心中感激,我们现在还能不能在一次走进他的心里,小钱还会感激谁?
⑴在小钱被确疹为白血病,急需骨髓做移植手术时。
⑵当李博士取到骨髓到为小钱做移植手术之间。
(医护人员、朋友、亲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三、激发知识冲突:
1、理解“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理解“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含义。
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演一演,写一写。
四、知识拓展延伸
你从文中的李博士和台湾不知名的青年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做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台湾
提、移、救
————————
小钱爱之桥李博士、青年
23*卡罗纳
【教材分析】
《卡罗纳》一文,情意深厚,散发着浓浓的爱的气息。打动读者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厚的爱,生发的点是什么呢?是人物关爱他人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意,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找准了“点”,就能设计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以“爱”为线,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其次,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第三就是使课内课外紧密地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第四,通过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帮助理解与体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过程方法:
在读中感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和人之间深厚而真挚的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样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同时感受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五分钟基础知识训练。
1、读表示关心、帮助方面的成语或短句。
2、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说具体。
(点击课件,进入“积累”栏目)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母亲》这首歌。听过了吗?大家听了后想说什么?
(点击课件歌曲)
2、引入:可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小朋友,他,却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母亲,他就是——卡罗纳(板书课题)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3、同学们,你们想想、说说:失去母亲的卡罗纳会是怎样的?
三、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爱”
1、同学们,就让我们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好,开始。(生阅读,师巡视)
读完了,那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生畅谈感受:
四、深入阅读——理解“爱”
1、生默读课文,思考: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么做的?用笔画下来。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1)
2、学生交流:(出示句式,帮助表达)当卡罗纳……谁怎么做?
(相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感情朗读:师读卡罗纳表现的句子,生读大家怎么做的句子。
(点击课件出示引读)
4、读了这些句子,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老师随机板书。
五、品析、想象——领悟“爱”
1、再次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朗读,看看哪些词句触动了你的心,让你为之一动,为什么?在书上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点击课件出示要求2)
2、学生交流想法:
六、爱的延伸:
1、师: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爱,是一句真诚的话;爱,是一个轻轻的接触;爱,是一个深情的眼神;文中的老师,同学,家长,用自己的真诚理解、安慰、关爱遭遇不幸的卡罗纳。是的,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同学深受感动。
2、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
师:同学们,确实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都会需要亲人、朋友的关爱,可是爱是一种能力,怎样去爱,需要我们学习。可以说,这篇课文记录的不仅是关爱同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爱的过程。所以说爱是一种能力,我们大家一──定──要──学会爱。
3、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出自何处吗?对于这本书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4、走近《爱的教育》
阅读选自《爱的教育》的另外两篇文章《我的同学科列帝》和《朱塞佩·玛志尼》——选自《同步阅读》)学生自由选择一篇,静静阅读。
师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
七、作业布置:
1、阅读《爱的教育》,在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
2、与父母交流阅读感受,讨论其中的人物。
【板书设计】
卡罗纳
老师同学
家长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会爱!
24、给予是快乐的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道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炫耀、懂得;
2、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体会本文写作方法对于日常习作的启示。
过程目标:
1、学会运用炫耀、懂得;
2、在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中,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
情感目标:在理解给予是快乐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别人与尊重别人的关爱。
【课前准备】按常规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批注入文,自主探求
1、你能读懂什么?适当注上记号。能读好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吗?(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注意各知识点达成状况的调控)1、自主阅读2、小组交流3、全班反馈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等于自主学习就是放任自流。2、情感的熏陶固然重要,但小语要体现小的特点,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维度的首席。
2、适当小结,点拨升华在交流中达成
二、主动参与,探究方法
从写作的角度看,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自我反馈、调节、总结阅读中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激发习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语与文的和谐发展与相互促进。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
1、今天这节课上你给予了谁什么?或谁给予了你什么?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中谁曾经给予你什么?2、在你的记忆中曾经有谁给予了你什么?你给予了谁什么?1、好朋友交流2、全班反馈1、对学生的评价重在内在素质的提高。2、既是反省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又是交互主体关系的体现。
四、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揣摩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把握人物特点,尝试课本剧表演。2、回顾你给别人带来快乐或别人给你带来快乐的一件事,并学习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断。课后选择完成延伸--提升--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保罗小男孩)整个故事是由什么事物引起的?(一辆新车)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工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
二、品读感悟。
1、上一节课读文章时,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被文章深深感动了。同学们都在用心朗读,用心体会,现在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把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多读两遍,试着抓住重点的标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来谈谈你感动的原因,读后可以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交流。
3、大组讨论。
(1)实物投影第一次保罗错了。
A说说感动的原因。(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却说:“希望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这令保罗惊讶,也令我感动,我感动小男孩,不是想着获取而是想着给予。板书: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B谁能把这一段话读好,把自己内心的震撼、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读;分角色读。)
C过渡:保罗开始觉得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了,于是邀他乘车兜风。还有令你们感动的吗?
(2)实物投影“车开了一段……那些好东西了。”
A说说感动的原因。(保罗原本以为小男孩是想炫耀一下,但小男孩却是为了给他有残疾的弟弟一个希望,希望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来去自如,而小男孩要给弟弟买一辆新车,对弟弟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安慰,足以看出小男孩对弟弟的关爱之情。)
师板书: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B小男孩说的那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谁能念这一段话?
指名读、挑战读。
拓展:你觉得小男孩想向弟弟描述的新车是怎样的?
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
师:老师相信你们是一群充满爱心的还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3)保罗下了车,把弟弟抱进了车里……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说说感动的原因。
他们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多媒体展示)。
看着车窗外的一切,车内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男孩、小弟弟或是保罗,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围成小组互相说一说。现在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三、总结深化。
1、出示名言。
高尔基曾经对他的孩子说:“给永远比那快乐。”(电脑)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人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放。一心为自己,一生安慰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2、读了课文,你向想到了什么呢?拿出纸笔,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学生书写,小组交流,选相互好的,放到投影仪上,大家一块儿读。
4、师总结:让我们向文中的小男孩学习,共同播撒爱心,赢得自己的幸福、真正的快乐。
【板书设计】
20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一辆新车
惊讶不是获得而是给予
又借了不是炫耀而是关爱
语文园地六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习作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
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日积月累
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讲一讲大概的诗意,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读出感情,但是不要求所有学生知晓诗意;最后背一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教师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
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熟读诗句,尝试背诵。
3.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过程目标: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情感目标:
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
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
第二课时
习作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图中的人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2.先在小组内说说他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语言清晰,句子通顺,说详细一点。
3.在全班交流。
4.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5.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6.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
7.写好后先自己读一读,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生字。
2齐读──指名读
二、“读读记记”
1.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
三、“读读背背”
1.自读尝试背诵。
2.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
第四课时
成语故事
1.自学这个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
4.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30、《电脑住宅》1课时
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
《语文园地八》5课时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交流生活,感知变化
1.我想和大家聊聊,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小时候比,我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指名在全班交流。
2.从大家的交流来看,变化怎么样?(大)
二、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导语:的确太大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人类生活变化的课文。
1、(板书: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读课题
当你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语,你立刻联想到了谁?(学生自由发言,知道有法力的含义)那这里的“呼风唤雨”会是法力的意思吗?(显然不是)
2、我们从网上来查找它的意思(能支配自然的世纪,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
3、让我们一起读课题,读出它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4、简介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科学院院长,著名的科学家路甬祥先生!
下面,我们就随着路甬祥先生写的文章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20世纪,感受生活的精彩。
三、初读课文,认词识字
1、自读自学。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师适时纠正。
词语理解。(程控电话:我们家庭使用的就是程控电话,能够联通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原子核:原子的中心部分,它的变化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医疗、军事、发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特网:又叫互联网,全世界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沟通、联系,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其它词语怎么办?(引导在深入学习课文的时候进一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这个课题有一种什么感觉?(神奇,自豪)为什么神奇、自豪?
一齐自豪地读!
二、这个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跟课题连起来,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加“?”,问: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证据吗?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让事实说话大家才会信服呀!这些证据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行吗?好,那就请同学们细细地读2、3、4自然段,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开始。
三、品析重点语句,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变化之大。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从哪些词语最能体会到:“一百年”和“百万年的总和”进行对比;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你知道哪些发现与发明?
(3)选词填空。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了维生素。
*1902年美国人开利()空调。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飞机。
2、“四、抓重点句,悟情读文
检查读课文,对于读得不通顺的段落,可以再叫个学生读。
文中写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接下来,我们就抓住这个句子深入学习课文。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能让你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了不起”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4、交流感悟。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非常了不起?全班交流相关的句子,简述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①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②这段话中举了哪些科技成就?这么多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哪儿舒适了?(如学生说到以前是靠走路的,现在可以乘汽车,教师还可以引导“除了汽车还可以乘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当学生说到以前联系靠寄信,现在可以通过“电话、程控电话、因特网等”;以前玩具,娱乐场所也没有,现在可以上网玩游戏,去歌厅唱歌等,都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孩子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来交流)
小结学生发言:正如这段话中说到的,(师)科学在改变着——(生)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师)也在改变着——(生)人类的物质生活。
③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这一段,把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④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你还能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吗?
⑤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读一读这句诗,想想这句诗的意思。(点拨: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美吗?那就美美地读一读。
作者用这句诗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在说明什么呢?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突出“忽如一夜”“千树万树”)
⑥所以,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承认——(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第三自然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想过上好的生活吗?但是他们只能靠幻想,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他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现在有没有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怎么实现的?
③何止这么一点幻想变成了现实!你随便代我们祖先说一个幻想或者美好愿望,现在一定能帮你实现。谁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受科学成就之大)
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呀!你感受到了吗?其实,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直观,更清楚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
你们再读读整段话,看谁能把这种强烈的对比读出来。生练读,再指名读书。(指导读出祖先的期盼和今天的自豪)
⑥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同学们的证据充足,我们不得不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加感叹号)是什么让20世纪呼风唤雨呢?正如——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文章的前面也讲到这个意思,你知道在哪吗?科学技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1)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可按这样的句式说话:以前没有电灯,人们生活在黑暗中,20世纪发明了电灯,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2)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美好的未来。(乘空中客车上月球旅游,机器人保姆,私人飞机等等)
(3)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大胆地去发现与发明,让21世纪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作业:阅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精彩瞬间》
30、《电脑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展示从人类择山洞而居到今日的高楼大厦的图片:
这是生活在距今1.8万年前的原始人居住的山洞
草屋土房
2.师: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庐而住;从土坯房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我们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住宅真是多种多样,我们再来欣赏欣赏。
教师出示图片:
3.师:你能说说自己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回答。
4.师:你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个住宅比同学们说的都有趣。我们这就一起去参观一下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的一座电脑住宅。
板书:电脑住宅
二、通读课文,粗知大意
1.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让学生欣赏,初步了解电脑住宅及它的神奇。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3.教师出示字词卡检查并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字:仓(cāng)储(chǔ)烹(pēng)盗(dào)综(zōng)判(pàn)
词:风向标分门别类烹饪火候集装箱综合防盗判断
4.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5.汇报读书感受并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住宅的设施的?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小黑板中的提示,分为三个小组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在小组内自学课文。
方式A:表格
(1)、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结构。
电脑住宅
住宅的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方式B:画示意图
(2)、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电脑住宅示意图并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小组成员介绍电脑住宅中最感兴趣的地方,要求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楚。
方式C:介绍电脑住宅
(3)、以“电脑住宅小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2.各小组选派代表分别汇报合作、交流情况。
选择方式A、方式B的上台填写、板演,方式C的上台介绍。
3.全班评议、改进。
4.总结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5.感悟积累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练习朗读。
(2)汇报交流自己喜欢的语段,并体会作者的表述方法。
(3)说说电脑住宅除了高科技,还有哪些特点?
提示:隐蔽……
四、延伸总结
1.师: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聪明的设计师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设计的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不但领略了它的神奇,还真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也会出现一座由你们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脑住宅,让我们努力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吧!
【板书设计】
30、电脑住宅
一切电脑指挥
(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神奇
安全方便舒适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漾东小学杨晓芬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及本课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教师准备各种恐龙动画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动画激趣,破题入新
1、教师播放各种恐龙动画的VCD,激起学生兴趣,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种类?
板书:恐龙。
2、入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恐龙家族的另一支成员,补充板书:飞向蓝天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预习。
1、学生自由读文,初步感知内容人,标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自主学习,读文,借助拼音、字典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反馈预习。
⑴读出下面的字,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
迟钝凌空笨重鸽子描绘千吨
敏捷轻盈欣喜若狂形态各异
⑵用“√”画出加“”字的正确音节。
相似(shìsì)画卷(juǎnjuàn)
奔跑(bènbēn)毫不相干(xiāngxiàng)
崭新(zǎnzhǎn)降落(jiàngxiáng)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初读课文,学生所知比较肤浅,可能会了解到: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科学家提出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③辽西的发现给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
3、教师作深入引导。
⑴出示上面句子②。
a、“后裔”是什么意思?
b、把句子中“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
⑵出示上面的句子③。
a、“画卷”指的是什么?
b、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⑶出示上面句子①与句子“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a、男、女生分别读两个句子。
b、学生自读比较两个句子有何不同?为什么?
C、引导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⑷进行感情朗读。
四、课后巩固。
1、练习书写生字“恐、凶、笨、鸽、仅、顿、吨”,师重点指导“鸽、顿”。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质疑入新
1、学生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发问: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带疑细读课文,思考,批画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小组合作,读文,填写下表。
恐龙的庞大家族
繁衍生息的情况
它们的特点
作者说明的角度
第一代恐龙
()
()
填完上表教师引导:
(1)通过填写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2)在恐龙这个庞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历了什么演变飞上了天空?
(3)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感受作者叙述的条理性。
(4)学生试用“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仿写句子。
3、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语言。
出示句子“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a、把句中的“大约”去掉行吗?为什么?
b、男女生对比读。
c、学生谈体会。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愿望”指的是什么?
三、巩固升华
1、内化语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的演化过程,可展开想象,加入有关知识。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练习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3.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4.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五、拓展
1、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2、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课余交流
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演化鸟类
肉食性恐龙
第一种恐龙→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
草食性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过选育之后果实的食用、药用及他用。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题目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朗读体会,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与他人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关于“神五”“神六”和“神七”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词语卡片、幻灯机以及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读题存疑
1、学生交流“神五”“神六”和“神七”资料。
2、板书课题: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3、学生读题质疑: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标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1)读下面词语,注意带“—”字的读音:
例如筛选辐射淘汰美味佳肴盐碱
(2)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音节:
特殊(chūshū)处于(chǔchù)差异(chāchà)
比较(jiàojiǎo)兴奋(xīngxìng)茄子(xiéqié)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初读收获,质疑定向:
1、学生很容易知道:“特殊乘客”指的是植物种子;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种子旅行归来所产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选育后果实的食用、药用以及其他用途……
2、学生再质疑,教师引导定向:
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
四、研读课文,领悟积累
1、学生自主学文,思考以上问题,边读边批注,并试着帮科学家完成一份小报告。
关于太空植物的变异分析
植物名称
太空对植物的影响
因素分析
性状、品质等
变异特点
优势分析
太空茄子
太空黄瓜
太空葫芦
太空花卉
太空水稻
太空辣椒
2、小组交流,互相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
1)学生交流文中提到的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游后的神奇变异,
2)你还想带哪些植物种子遨游太空?你假设他们会有哪些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呢?(学生交流完填写到表格中的空格处)
4、指导学生朗读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喜欢的理由。
5、读中比较,研读佳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
2、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黄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②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文举例说明的具体性、准确性。
(2)出示句子: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①查字典理解“魔力”、“美妙”,体会用词的准确。
②小小的植物种子产生的奇妙变化应感谢谁?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③指导带着赞美、感激、自豪的情感朗读句子。
(3)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请找一找,读一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1:
这些优点从何而来?从太空中来。
这些优点从太空中来。
比较读后明白第一句是“设问句”,自问自答,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出示句子2: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找到句子的所在段落,知道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直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回归整体,总结深化
1、学习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读课文,不光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观察研究课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知道课文是怎样通过文字来介绍的,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学懂了课文。
六、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余自读选读课文中《人造发光植物》。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3.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4.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
教学难点:
从音、形、义上区分同音字。
教学准备:
1、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2、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3、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学生依据调查的情况汇报。
b.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二、指导学生交流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
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b.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3、互相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
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感悟
1、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新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学生谈个人收获。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教师相机点拨。
3、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二、日积月累
1、名句导入。
常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a、交流看法。
b.教师相机引导。
2、学习本课提供的名人名言。
a、自读名人名言。
b.组内交流对名句含义的理解,认识。
c、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对名句含义的理解,认识。
d、齐读、背诵、巩固。
3、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名句,并介绍其含义。
4、思考总结学习名句的途径:读书读报、生活中与人交往、留心观察和倾听等。
三、趣味语文
1、试着读读对联。你觉得哪个词不好读?
a、讨论怎样读准对联中的多音字。
b、交流看法,理解对联的意思。
c、齐读对联。
2、读茶杯盖上的“五字循环句”
a、个人试读并质疑。
b、解疑:想想五句话里省去的同一个词语是什么?
c、将其带入恰当的的位置,再读一读。
d、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人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人教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人教版)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是综合训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他家做客的故事。《乌塔》讲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6、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8、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3、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4、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

5、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6、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四、教学课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课时

《乌塔》1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1课时

《语文园地七》5课时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教学目标:

1、学文识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学会用“不但……反而……”说一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这也是本文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准备:

收集补充与课文所处时代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租界和八国联军入侵的一段历史,拉近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深入体会写人文章,感受人物的思想酝酿情感因素。

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题

1、开火车读题。题目读懂了吗?重点理解“崛起”。

2、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

3、简介周恩来。课件出示周恩来图片,关于周恩来你知道些什么?

是的,周恩来总理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在周恩来总理写的随笔中,他曾说十二岁那年的沈阳之行,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正是那些年的沈阳之行使他立下了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在沈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是什么对年少的周恩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

(二)初读课文,梳理大意。

1、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读后请想一想,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

3、自学反馈。

(1)认读词语:

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妇女

闯进租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帝国主义铿锵有力

(2)质疑问难: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引导理解以下词语:

帝国主义模范巡警惩处吵嚷铿锵有力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地方?(外国租界地)知道什么是“租界”?

(补充资料)

租界:顾名思义是被租的地方。而实际上是帝国主义以在我们中国居住和经商为名,用武力威胁和欺骗的方式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永久或长期(比如30年)占用我们中国的一些地段。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就叫租界。当时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鼓浪屿等16个市区强占有“租界”。这些被占用的地段其领土主权虽然仍属中国,但帝国主义依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清政府的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在租界的洋人胡作非为,而中国人则遭受百般压迫、侮辱和虐待。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

(3)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4)通过刚才几次的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预设:

不懂:

词:衣裳褴褛诸生有志者当效周生欺凌

句:“‘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为什么没处说理?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租界是中国的地方,而且肇事者是洋人,为什么不敢怎样?

(三)研读1—6自然段

1、自由读,发现什么?

2、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读,随机评点:周恩来的话读出他的疑惑不解,而伯父的话重点指导叹了口气说的话。

3、全班分角色读。

4、“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中华不振什么意思?伯父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不懂!那么当时的周恩来懂吗?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疑惑不解)

后来在租界里周恩来看到了什么?伯父的话周恩来理解了吗?下节课学习。

四、写字指导

重点:范上下结构

嚷右边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抓住“崛起”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誓言。

2、请快速地在文中找出周恩来说的这句话。并想想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生: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这是第一处!还有吗?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第二次,周恩来是怎么样地回答?(铿锵有力)

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答道——一起读!

4、周恩来是在什么时候说出这句话的?

旨在与同学们对比。如果学生讲到同学们有的……有的,直接引读周恩来的话。

如果学生仅仅讲到修身课上,魏校长问,那么引读:那天的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

而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说——

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回说——

5、听这同学们的回答,读着周恩来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呀,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却说出如此有抱负的话,真是不同一般哪,其实这掷地有声的九个字背后隐藏着周恩来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二)学习7、8自然段,感受“不振”

1、请自由读7、8两个自然段,走进这个故事中,用心去感受!

2、目睹了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你的心情怎样?请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师:看到同学们如此感慨,肯定故事中有许许多多的地方刺痛了你的心,请再默读这两段话,把它一一划出来。

3、交流:发生在租界的这一幕,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生:……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课件出示)

生:中国巡警。因为课文中说……中国巡警原本应该惩处肇事的洋人,结果没有惩处肇事的洋人,还把中国妇女训斥了一通。

师:请你读一读!

师:一个“不但……反而……”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还有谁想读!

师:这个她字你读得很特别!为什么?

师:又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事实。你能用上“不但……反而……”来表达吗?

我听出了你的忿忿不平!

谁还想读!

师:中国巡警的行为深深地刺痛我们的心,更刺痛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一起读!还有谁的行为刺痛了你的心?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课件出示)

生:洋人。

师: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谁还想读!

听得出来,同学们对“得意扬扬”这个词很有感触。从“得意扬扬”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这个仗势欺人、为所欲为的洋人太令人气愤了!一起读!

读着读着,这句话中刺痛你的心的仅仅是洋人吗?

生:衣衫褴(lán)褛(lǚ)(——贫穷)哭诉

师:她会哭诉些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

中国妇女的一声声哭诉刺痛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谁来读一读!

中国妇女的这一声声哭诉更刺痛着亲眼目睹这一幕的周恩来的心!一起读!

谁来读一读。

师: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地方也刺痛了你的心,你也想读读的?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紧握着拳头”你读懂了吗?

可他们这么做了吗?引读:在外国租界里……

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师:还有哪里也刺痛了你的心?谁还想读?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师:这街道是谁的呀?可现在两旁行走的却——

4、当周恩来刚到东北,听伯父说起租界的事时,一连串的问题使他疑惑不解,可是现在目睹了这一幕一幕,又早已有一个个“为什么”在他胸中激荡。谁能替他问一问?(联系7、8段)

师:为什么?为什么?一起读!出示伯父的话。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板书)你体会到了吗?

5、让我们一起合作读7、8自然段,再来体会体会。

正因为中华不振,这一条条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

正因为中华不振,那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在哭诉着什么,而大个子洋人则——

正因为中华不振,原本应该为妇女讨回公道的中国巡警不但——反而——

正因为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都——但是——只能——

(三)走进内心,回归“崛起”

1、师:因为中华不振而引起的一幕一幕每天都在租界上演着。你看——

(出示地图)这些蓝色的部分都设有租界!

(课件出示事例)!在这些租界里——

看着这一幕一幕,作为中国人,你的心能平静吗?而亲身经历这样一幕的周恩来更是心潮澎湃。读——从租界回来后……

他到底在想什么呢?请你联系修身课上的回答写一写。

2、反馈。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想了很多很多,他想……他想……他想……

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纸,读一读吧!

3、周恩来是这样想的,因而在一次修身课上,他这样清晰而坚定地说——

他这样铿锵有力地说——

4、他不仅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少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青年时代,他为中华之崛起而工作;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老师相信,在座的同学们也都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学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句誓言吧!

四、提出综合性学习要求

同学们,读了周恩来总理小时侯的故事,我们深有感触。在这个单元里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可以了解伟人、名人的成长故事,也可以了解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然后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多音字“曲线”,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愣住、删掉”等词语的意思,读好描写叶老修改作文后整体感受的长句子。

2.理清课文思路,通过品读叶老的几处作文修改,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感受老一辈文学家对年轻一代文学爱好者的真切指导和关心爱护。

3.通过找读课文句子、看修改的作文图仿说练改,初步学会看人改作和评改作文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会看人改作和评改作文的一些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谜

1.字谜:“不用手攀。(打一字)”揭晓谜底:樊(fán)

2.谜语: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快快爬高墙。(打一植物)(爬山虎)

(一)揭题导入

1.导入: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也跟爬山虎有关。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读着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一下子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呀?

3.课文写的就是这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吗?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字音读准,并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二)正音识字

1.出示:推荐删掉燥热余晖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映入眼帘春风拂面

请学生读准,并领读。

2.出示: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生自由读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词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引出主人公。

板书:叶圣陶“我”(肖复兴)

3.课文围绕“我”和叶圣陶写了什么?

理清课文结构:改作文(1~5自然段)邀做客(6~10自然段)

(三)品味“修改”

1.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件事。请学生默读1~5自然段,用“_”和“﹏”分别划出我拿到叶老给我修改的作文,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交流,预设如下:

拿到叶老给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用上这个句式说说看,师帮助)还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

①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②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

③“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④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我的感受: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3.这么多处的修改,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我拿到叶老修改的作文后的整体印象?

⑴指名读: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读通读顺句子,读第4段来猜读理解“密密麻麻的红色的修改符号、增添的小字,以及红色的圈、勾、直线、曲线”。)

⑵作者在写的时候,先写“把什么改成什么”,再写他“怎么改”,最后写上“这样改的好处”。我们从他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真正体会到了叶老先生改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其实,叶老先生改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还体现在许多地方,你能来看看,模仿作者的说法,说说叶老还有在什么地方怎么改的吗?(出示作文图仿说)

⑶同学们,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以及我们刚才仔细品味叶老给作者所改的作文,现在你知道这密密麻麻的红色的修改符号、增添的小字,以及红色的圈、勾、直线、曲线都是什么呀?(有的是加上去的字,有的是需要删掉的部分,这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叶老对肖复兴得精心修改,认真批阅啊!)引读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修改,你虽然未见他的面,但是你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了什么?

(认真、一丝不苟)作者与你有着同样的感受: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⑷引读一:当时,叶老修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已是70岁高龄,可就是这样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在修改作文时,连一个字都不肯放过,可见他是多么认真、负责,这不由得让我由衷地感慨: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⑸引读二:同学们,此时的叶老,已经是国家教育部的副部长,可是他却为了一个普通的初三孩子,字斟句酌,不由得让我们由衷感慨: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4.引语:同学们,叶老先生不光给我做了细致地修改,而且还为我写了评语,但是这则简短的评语却让我终生难忘。作者在写这篇文章已是40多岁了,已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然而当他回忆20多年前叶老给他写的评语时,字字句句,一字不漏地写了下来。这到底是一则怎样的评语?为什么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引读三:作为老一辈文学家,面对年轻一代,不仅给予了认真严格地批改,更有真诚地教导、关心和鼓励,使肖复兴一辈子收益终生。怪不得,我会如此感慨: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6.同学们,文章就是这样,把我所看到的修改情况和我看到后的感受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具体叙述修改情况时,

按照先写“把什么改成什么”,再写“怎么改”,最后写“这样改的好处”写得非常清楚,从而让我们体会到了叶老作为老一辈文学家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指导如“春风拂面”。

(四)课后延伸

1.课文写了两件事,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件事,可是文中却只字未提“爬山虎”,那么课文为什么要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个诗意的题目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这个问题。

2.课后,老师还想请我们同学也来当当肖复兴,一句句读,一字字品这篇作文,按照先说“把什么改成什么”,再说“怎么改”,最后说“这样改的好处”的方法,选择你认为叶老改得最精彩的地方来写一写。

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我”(肖复兴)

把什么改成什么

改作文怎么改春风拂面

这样改的好处

邀做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几件事?

2、出示课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文章是记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再读课文,找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交流朗读三处句子。

三、品读语句,体验人物品格。

引入:这三句话表面看是在写爬山虎,却有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三句话。

品读句子一:“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1)、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美吗?通过读体现美。

(2)、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我们还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3)、“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

一个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中学生,还请到自己家里来,足可以看出叶老是一个平和、(没有一点架子)的人。

(4)、有感情地读这句话,读出我的激动,读出叶老的平和。

品读句子二:“落日的余辉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1)、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什么?点出关键词:沉郁、浓浓的湖水、虎虎有生气

(让人感受到这一墙爬山虎充满了一种生机与活力。

(2)、爬山虎显得更加沉郁,更加有活动力,也仿佛看到我充满了信心和活力。“我”为什么也会充满信心和活力?

(3)从叶老和“我”的交谈中,又让我们体会到了叶老是一亲切、和蔼可亲的人。

(4)通过朗读来体现叶老的人格魅力。

小结: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品读,不光让我们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更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叶老。

品读句子三:“就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1)、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

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写的。

(怎样)(怎样)

品读句子四:“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片美丽的、生气勃勃的爬山虎?还是(叶老人格魅力的写照。)

总结:

现在你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了吗?

因为叶老()的人品和()的作品,这种人格魅力就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永远那样绿着。所以课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再读那三句话,并背诵这三句话。

七、作业巩固

1、摘抄文中描写爬山虎的语句,边抄边想它的深刻含义。

2、试着学习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同学间互改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老人品和作品的象征)

作品:修改作文--认真细致

(堪称楷模)

人品:邀“我”做客--平和亲切

27、乌塔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乌塔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1)再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再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自己解决。

(3)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围绕自己的观点到课文中去寻找证据,想办法说服别人。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日记:从《乌塔》想到的。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思考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封信——齐读课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说说这两封信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3、读第一封信,说说张国强同学碰到了什么烦恼的事?他认为引发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读第二封信,说说柯岩的回信中哪几段话对国强帮助最大。

4、指名朗读6、7两段话,说说柯岩是怎样帮国强找到朋友与他疏远的原因的。划出能帮助国强解决烦恼的句子。

5、读句子,谈感受。

“班主任曾找我谈过话,给我讲过‘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

“我学着发现人家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

“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不但会停止前进,还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6、讨论:当自己取得些荣誉,朋友和你疏远时,该如何处理?

7、将柯岩的回信中对你有帮助的句子背下来,或写下来做为勉励自己的话。

三、联系实际,明白道理

1、读了这两封信,从国强的事与柯岩小时候的经历中,你又有什么收获?

2、出示句子:

《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齐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你还从哪些故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

四、了解信的格式,学习写回信。

1、读课后的泡泡,说说有什么发现。

2、自己去读信,再去寻找写信在格式上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做上记号。

3、全班交流,并归纳出信的一般格式。说说回信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

4、拓展阅读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5、尝试着给李萍写回信

教学反思

推荐上完了这篇课文后之后,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可以有所改善: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还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学后记: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总结,评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 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平移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

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

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的重点是巩固平移的距离问题,通过练习强化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巩固平移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图形的旋转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轴对称图形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判断已知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中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飞机图、蝴蝶图和奖杯图。

提问: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指着蝴蝶图问:你怎么知道它是轴对称图形的?

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折纸演示。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取出课前从教材第113页剪下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折一折,说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汇报交流。

(3)指名演示并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追问: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经过对折,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平行四边形经过对折后,折痕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提出问题:把长方形纸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2)指名汇报不同的折纸方法,并说说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像这样对折,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画对称轴。

请学生在长方形纸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引导:刚才我们用折纸的办法找到了长方形的对称轴,那么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能对折吗?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法?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展示只画出两条对称轴的正方形,提问:这两条对称轴画得对不对?还有其他对称轴吗?

小结: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例题5。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图上画一画。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①交流作图思路。

②交流作图方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用描点的方法。先数格子,找出对应的顶点,再连接这些点,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方法二: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

提问: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4)小结。

我们在方格图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画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对称轴,第一个图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又1条对称轴,第三个图形又2条对称轴。

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方格图来帮助判断。

2.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与例5一样的练习,是要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课题:练习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 ;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的方法,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学会整万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亿以内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入: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谁来读一读下列几组数据?

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

(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平方米。

(3)2011年,我国芝麻、茶叶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芝麻六十一万吨、茶叶一百六十二万吨、油菜籽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吨。

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读数。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万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万以内数的知识。

(1)指名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课件出示:填一填,说一说。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千是( )。

说一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读一读下列各数:2362、1002、8945。

2.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这些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一万)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边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要怎样?使学生认识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

师:我们知道了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十万地数,10个十万又是多少呢?

学生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追问:照这样推想下去,你还能知道什么?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板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小结: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的“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3.教学例题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题1,提问:六十一万、一百六十二万和一千三百四十三万各是多少?怎样写呢?

(1)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六十一万表示61个万,61个万是610000;一百六十二万表示162个万,162个万是1620000;一千三百四十三万表示1343个万,1343个万是13430000。

(2)写数。

学生尝试写数,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写数的方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下面的填空,并组织汇报交流。

4.认识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第11页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出示数位顺序表)

教师适时讲解: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

(2)学习数位分级。

明确: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为一个小组,在算盘上拨珠并数数。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算盘图说出各是多少个万,再写一写、读一读。

组织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整万数的读法,即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14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练习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复习旧知识。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63004200 125460 62006200

(2)写出下列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四十二万零三百

五千一百六十二万五千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读数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读一读每组数,再说说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数,再根据题意进行选择。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指导学生对题目中的四个数进行分级。

说明: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说说每个数的组成。

用分级读数法读出题目中每个数。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这道题是读生活中的大数。在读数的同时,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2.写数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这道题是写整万的数。先让学生独立写出每个数,再组织交流订正。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这道题是写含有两级数的多位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说说这题中的数和第3题中的数有什么区别,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写,再独立完成。

2.数的意义练习。

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5、8题。

(1)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第8题:

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

四、反思总结

1.巩固知识。

(1)在读、写大数时要注意什么?

(2)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有关大数的信息?

2.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一)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

2.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下习题。

(1)说说下面各数表示的意义。

3090000 506700 45000000

(2)读一读。

3050000 76000500

(3)写一写。

一千零六万 五百三十万零六百

2.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题3文字及图片。

(1)引导学生读题。

(2)说一说题中有哪些比亿还大的数?

2.认识亿以上的数。

提问:二亿、二十一亿、八百一十四亿各是多少?

(1)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

教师和学生一起,用计数器一边拨数,一边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让学生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有多少个亿,再照样子填一填。

二亿是2个亿

二十一亿是( )个亿

八百一十四亿是( )个亿

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再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3.整亿数的写法。

(1)观察整亿数的特点:说说上面这三个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三个数都是整亿数,它们的万级和个级上的数字都是0。

(2)师生共同完成二亿的写法。

二亿 写作:200000000

(3)学生尝试写出二十一亿和八百一十四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4)小结整亿数的写法。

先写出亿级上的数,万级和个级上一个数都没有,都写0。

4.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将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5页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学生填写的数位顺序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出示数位顺序表)

(2)观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明确: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数的意义、整亿数的读法练习,先让学生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一练”第2题。

(1)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2)结合数位顺序表说说“一亿、一百五十亿、十亿”各是几位数。

(3)学生独立写数,组织交流订正。

3.自学“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的内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二)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2.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上数所表示的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甲、乙、丙三地人口数:

甲地人口为七百零九万七千六百人。

乙地人口为五十五万二千三百人。

丙地人口为二千三百一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三人。

写出横线上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独立写数,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2.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整亿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除了整亿数之外,还有许多比亿大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亿以上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题4文字及图片。

让学生读一读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理解数的组成。

(1)提问:这两个数含有哪几级?

明确:这两个数都含有亿级和万级。

(2)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后得出:8个亿和9000个万合起来是八亿九千万;35个亿和2000个万合起来是三十五亿二千万。

3.交流亿以上数的读法。

(1)提问:我们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学生汇报: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个级上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2)追问:如果一个数同时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呢?

组织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这样的数还是采用分级读数的方法来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比较方法,提问:两种比较的方法相同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到:将这三个数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再比较更简便。

(3)小组讨论:怎样将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组织交流汇报: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这个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4)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你能先把这三年各类图书的总印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6300000000=( )亿

7000000000=( )亿

7700000000=( )亿

( )亿>( )亿>( )亿

(5)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先组织学生对这几个数进行分级,再读一读,最后再在教材上进行改写。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题。

先比较大小,再说说大小比较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四”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讲评、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课题:近似数 第 8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行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察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察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组织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给予肯定。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第七册)

语文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数备注

1《绿叶的梦》写字检测3

22、3、4课阅读检测检测7

3语1、5、6、7

47、8、语2课、

7

59、10、11、课7

6语3、13、12课7

715、14、语4、7

816、17、18、课

7

9语5、19、、课7

1020、21课、段考7

1122、23、语六课7

1224、25、26、、

7

1327语7、28课、7

1429、30课阅读测试7

1531、32课、7

16语八7

17期考复习7

18期考复习7

19期考复习7

20期考复习7

21期考7

22

23

24

教学要求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培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成长之路,得到有益的启示;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祖国,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培养认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友情的可贵,受到意志品质等思想品德教育。

2、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能用毛笔临摹字帖。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留心观察,展开想象,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12、能用普通话交谈,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科小学语文新授课导言课

教学目标1、激发学习兴趣

2、了解本期重难点、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本期重难点、端正学习态度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四年级的学习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这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比原来我们所学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目录。大家翻开书

二、分析本册所学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目录上看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要学习多少篇课文啊?

师:除了课文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学习内容那就是——语文百花园

师:说得对,在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大家都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要向勤劳的小蜜蜂那样,勤劳地在这些物产丰富的百花园里吸取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下来,就可以酿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来!这个蜂蜜谁知道是什么啊?

师:此外,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好汉字不但会写还要会灵活运用,所以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还帮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识字。而且每次识字里都有好听的儿歌,还有许多的好听的故事,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赶紧学习到这些知识啊?

师:可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都学会呢?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三、总结提出学习的要求

生述,师小结板书。

1、课前要认真预习。(1读2划3想)

1读就是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课文和课后的生字读五遍,如果五遍读完还没有读通顺和流利那就再读五遍,直到自己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他们觉得满意了才行。读好了之后,每篇课文都要给家长签字,怎么签呢?XXX已经读了课文()遍,读得()流利。2划那就是读好了书之后还要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还记得怎样去找自然段吗?(对,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划出了自然段的序号第二项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划是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把每一课里的生词给划出来)怎么样知道哪个是生词啊?(对了,翻开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课文里找,只要能与生字组成词的我们就叫它——生词)比如:第一课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勤奋求学而不用心思考,最终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心中有疑问而不想办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学的知识就会一点一点地忘光。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个会学习的人,更要做个会思考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让老师和同学钦佩的人。所以我们在预习时还要学会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课后的思考题,还有对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啊句子啊,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宝贝?,对啦,用它来记录下来,去问问爸爸、妈妈、老师,甚至同学之间也可以,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解答,也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果实。

2、课前预习我们会了,接下来还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专心听课可是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关键。上课学习也有个小窍门:1听2想3笔记

3、提出课后复习的要求

认真作业,勤读背书,认真写字,勤写日记,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课前五分钟的学习要求

四、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师:老师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个人修改

1、写字测试

2、阅读测试

3、回顾暑假生活

教后反思:学生的情绪较为高涨,效果较好!

学科1绿叶的梦新授课两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具准备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哪些问题在课余学习中已经解决?还有哪些没解决?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

*(爬)大树(钻)丛林(串)项链(做)戒指和手镯

*照样子摘录词语:元宝树叶(菟丝子草、豆角花、野菊花)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③交流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练习有感情朗读。

⑶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

③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

④试背诵本段。(时间允许可以齐背或指名试背)

⑷第六自然段:写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从而“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传下来的药方,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再补充课外的)

③学生边看图片便说出这些叶子的药用(课内的);教师说出其它(课外补充部分)叶子的用途。

④结合课文内容,同学间交流收获。[随机板书]

四总结全文:

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总结语: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同学们羡慕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羡慕他们的快乐,而我们更应该羡慕他们富于创造的一双小手。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组织一次小组活动:(三选一)

3预习下一课。

内容:①交流自己童年有趣的故事。

②设计一次活动,享受童年快乐。

③走访长辈或邻居,搜集大人们的童年生活趣事。个人修改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后反思:这篇课文讲的事情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提供更多的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掌握.

教案

学科芦叶船新授课2课时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

板书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2芦叶船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仅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

反思: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教案

学科3一只贝新授课新授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展示贝壳和珍珠

2、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一只贝》。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4、学生互动学习,老师利用生字卡或投影检验自学效果。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记下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2、说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想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默读思考:“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指导朗读。

1、结合课后3题进行:

引导学生题解、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入手,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标点的内涵来读。

“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强调的是“多”“贝壳”应重读。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补充资料:

贾平凹,1953年生,陕西省丹凤县人。1967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品有:《月迹》、《爱的踪迹》、《浮躁》、《高老庄》等。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贝壳》、《山里的孩子》。《贝壳》是著名作家席慕容的一篇哲理小品文,通过描写贝壳的精致和美丽,引发了作者的感悟: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的人生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

大海里的贝被海潮送到岸边后,只剩下贝

3一只贝壳,孩子们捡起做装饰品。

这一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不漂亮。

孩子们发现了这只贝壳里的一颗大珍珠。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1、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2、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3、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4、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并让学生尝试评价,学生夸讲,与证人的语言:

普通话标准、感情充沛、有感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教后反思:这是贾平凹的作品,从简单的故事中体会深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

教案

学科4、快乐的暑假新授课2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发展。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一个暑假过去了,你的暑假生活过得怎样呢?《快乐的暑假》这首诗描绘了学生们怎样的暑假生活呢?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3、检查自学效果。

①会认的字

锁suo憧chong憬jing泼po率shui

②词语

严肃真切绽开

无拘无束欢腾跳跃

三、朗读感悟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引导交流。

说说你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快乐?你希望怎样度过自己的寒、暑假?

3、展示:以自己最好的水平把这首诗朗诵听。第二课时

一、配乐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自由读。

2、小组读

3、班内读。

二、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词语

无拘无束的()

四处飞溅的()

放下学生的()

()的画面

()的笑脸

()的笑声

2、仿写词语蹦蹦跳跳()

无拘无束()

3、连线。

悦耳的欢乐

丰收的歌声

漂亮的小鸟

觅食的贝壳

培养态度

指挥习惯

开展战斗

端正活动

补充资料:

憧憬:向往。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绽开:裂开。本课形容脸上露出了笑容。

率真:直爽而诚恳。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妈妈,不要阻拦》、《童年游戏》。《妈妈,不要阻拦》是诗歌,这首诗在孩子渴望长大的呼喊中,告诉家长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自立自强。这两篇课文通过文章后的“读一读想一想”都着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

板书:

4快乐的暑假

第一节:找回童年的自我。

第二节:我们暑假的具体描绘。

第三节:我们的美好心愿。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新教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90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