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知识目标〗
1、解并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
2、识记课文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新闻。
〖教育目标〗
了解感悟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阶段的伟大气势,分析评价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重点难点〗
了解并且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语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识记重点字词
鄂(湖北)豫(湖南)绥靖阻遏
锐不可当气势磅礴回肠荡气聿
闱乡
三、知识介绍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速读全文,理清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速读全文,划分新闻内容要素:
时间兵力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2日夜30万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2/3
东路军
南京──江阴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大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3.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5.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
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
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三).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
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
就给予鼓励。
四)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
1.(1)消息用来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2)消息的特点之一是让事实说话,但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作一定的虚构和夸张。()
(3)消息的标题由引标、主标、副标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标是必须有的,其他的则可有可无。()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标题全面叙述了消息的主要事实,其中“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雄浑,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二.简答题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议论部分,并说说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指出这段消息的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3.文中“此种情况”指代什么?
4。文中“亦”字照应的是哪一句?
5.“余部23日可渡完”中的“余部”能否换成“剩下的”,为什么?
6.与中路、西路军不同,课文详写了东路军的战况,为什么这样安排。
三。填空。
①“那一天”指的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②“东面防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日同时”指的是________日________时。
四。阅读后回答问题
本报杭州1月12日专电(记者万润龙)①没有“立正”、“稍息”的口令,只有抑扬顿挫的音律。②杭州采荷中学创造的“音控广播操”使中学生课间操别开生面。③这种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的新形式,已在杭州一半以上中学推广。④昨天,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一使中学生感到欢欣鼓舞的“音控广播操”。上午9时40分,下课铃响了,广播喇叭中随即响起钢琴协奏曲《黄河》。在这乐曲声中,学生全都走出教室。3分钟后,《黄河》乐曲骤停,《骑兵进行曲》响起。已经排列整齐的学生队伍随着乐曲的节奏,起步,慢跑,三个年级六支长队,分六路进入操场。那情景,宛若大型团体操的入场式。仅一分钟,学生们已经全部进入操场,《骑兵进行曲》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广播操音乐响起,学生们按照节拍整齐做操。
操毕,广播中传来了钢琴独奏曲《秋日的私语》。乐曲声中,孩子们全部下蹲,解下缚在双腿上的“健力腕”沙袋,转而绑在双手的手腕上。轻松欢快的迪斯科舞曲《浪漫电波》响起,全校学生随即做起了健力腕操。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骑兵进行曲》再次响起,学生们踏着乐曲,慢跑出操场。
记者看表,9时53分。13分钟时间内,没有听到一句口令,没有听到一声哨子。13分钟内,有的是音乐的转换和学生们整齐优美的操姿。下课铃响后的老师拖课,学生下课后的喧哗,体育教师集队时的呵斥,一概全无。身临其境,果然不亚于经历一次艺术享受。
(1)给下列字注音。
载()体戛()然手腕()呵()斥
(2)上文内共使用成语[]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这则消息的导语是[]
A.①句
B.①②句
C.①②③句
D.①②③④句
(4)填空。
①在13分钟内,共播出________种乐曲,其中学生体操的乐曲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播放《黄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播放《骑兵进行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播放时间最短的乐曲是________,原因是□□□□□□□□。(不超8个字)
(5)简答。
①作者说,音控广播操解决了教师拖课、集队的呵斥和喧哗。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为这则消息拟个标题。(0.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练笔
新学年开始了,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变化,如课室不再是以前那个课室了,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等。请你就其中的一两样变化,写一写。300字左右。
五).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六).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七)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长_______________横↓↓↓↓渡______________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核心知识点汇总
1.重点精讲
怎样把握这篇新闻的诸种要素?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比较简短,把握新闻六要素也不难.只要把六个要素化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留意这六点,一点也不含糊,就能清楚地把握住了.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心里悬着六个问题,就会注意:
①人物?中路军30万人.
②时间?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
③地点?安庆、芜湖线.
④原因?要渡江.
⑤经过?突破安庆、芜湖线.
⑥结果?渡过三十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一般新闻作品的各种要素不像这样集中,但是把握要素的方法是一致的.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读别的叙事性作品,也容易把握情节内容了.
这篇新闻,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就要分别把握各种要素.
2.写法精讲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开始,6月2日结束,战役关键是开始后的四天.在渡江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刻,毛泽东亲自撰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及时报道战况,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①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②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74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