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

课题

§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

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

设想

重点: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引入新课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完善“配方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一除、二移、三配、四开平方、五解.

二、新课学习

1.做一做:

你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0)吗?

处理: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一做,配方法掌握好的学生最后求解的结果可能不会考虑到的条件,也可能答案不够简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去探索.

思考:,方程有实数解吗?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0),如果,那么方程的两个根为这个公式就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直接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把万能钥匙)

2.现学现用:填空(用公式法解方程)课内练习

说明:利用求根公式,就是代入公式求值,关键是确定a,b,c的值,目的就是应用求根公式时,应将方程化成一般式.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值.(2)求出的值.

教学程序与策略


(3)代入求根公式:(4)写出方程的解

3.试一试: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评价,由(3),(5)说明

方程根的情况:

4.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都有哪些?

说明:至于选择哪一个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看你觉得哪个方法好用或方便就用哪个.

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

(5)先化成一般式,再用公式法.

三、课堂小结

请谈谈你的收获!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公式成立的条件)

2.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四、布置作业

P35-36课本作业题A组必做,B组选做

作业本


延伸阅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同步测试
一、选择
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时,配方有错误的是()
A.x2-2x-99=0化为(x-1)2=100B.2x2-7x-4=0化为
C.x2+8x+9=0化为(x+4)2=25D.3x2-4x-2=0化为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2+px+q=0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A.B.
C.D.
3.二次三项式x2-4x+7值()
A.可以等于0B.大于3C.不小于3D.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4.若2x2+1与4x2-2x-5互为相反数,则x为()
A.-1或B.1或C.1或D.1或
5.以和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10x-1=0B.x2+10x-1=0C.x2+10x+1=0D.x2-10x+1=0
6.方程2x2-6x+3=0较小的根为p,方程2x2-2x-1=0较大的根为q,则p+q等于()
A.3B.2C.1D.
7.已知x1、x2是方程x2-x-3=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x12+x22的值是()
A.1B.5C.7D.
8.方程x(x+3)=x+3的解是()
A.x=1B.x1=0,x2=-3C.x1=1,x2=3D.x1=1,x2=-3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关于x的方程x2=k,必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
B.关于x的方程ax2+bx=0(a≠0)必有一根为0.
C.关于x的方程(x-c)2=k2必有两个实数根。
D.关于x的方程x2=1-a2可能没有实数根。
10.方程(x+2)2=9的适当的解法是()
A.直接开平方法B.配方法C.公式法D.因式分解法
二、填空
11.已知二次方程x2+(t-2)x-t=0有一个根是2,则t=_______另一个根是______.
12.关于x的方程6x2-5(m-1)x+m2-2m-3=0有一个根是0,则m的值为__________.
13.关于x的方程(m2-m-2)x2+mx+n=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为___________.
14.方程(x+2)(x-a)=0和方程x2+x-2=0有两个相同的解,则a=________.
1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px+q=0有两个根为2和-5,那么二次三项式x2+px+q可分解因式为.
16.方程与的公共根是_________.
17.的根为=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___________.
19.已知a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a4-3a-2的值为.
20.若(x2+y2-1)2=4,则x2+y2=.
三、解答题
21.解下列方程
(1)2x2-4x-10=0(用配方法)(2)2x2+3x=4(公式法)

(3)(x-2)2=2(x-2)(4)

22.已知实数a、b、c为实数,且,求方程ax2+bx+c=0的根。
23.若a、b、c是△ABC的三边,且a2+b2+c2+50=6a+8b+10c,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24.用配方法证明:无论x取何值时,代数式2x2-8x+18的值不小于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2.A3.C4.B5.D6.B7.C8.D9.A10.A
二、填空
11.0;x=012.-1或313.m≠-1且m≠214.115.(x-2)(x+5)
16.x=217.;18.019.020.3
三、解答题
21.(1),(2),
(3)x1=2,x2=4(4),
22.解:由题意可得a2-3a+2=0,可得a=1或a=2,b+1=0,b=-1,c+3=0,c=-3.
所以(1)当a=1,b=-1,c=-3时,原方程为x2-x-3=0,方程的解为,
(2)当a=2,b=-1,c=-3时,原方程为2x2-x-3=0,方程的解为,
23.解:由已知条件可把原式变形为(a-3)2+(b-4)2+(c-5)2=0,∴a=3,b=4,c=5,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4.2x2-8x+18=(2x2-8x+8)+10=2(x-2)2+10≥10.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已初步具有了应用波利亚解题表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等解应用题的能力,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步骤,它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巩固,也为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学好本节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迁移能力以及数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等.

2、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综上分析及教学大纲要求,

本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知识目标:会分析实际应用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体验探索成果的喜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本节内容涉及的实际应用问题都是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所

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要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从实际问题中挖掘出相等关系需要较强的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例2涉及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增长率问题,数量关系复杂,学生不容易理解,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边分析、边讨论,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例题选择由浅入深,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手段,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丰富的实际背景,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钻研,敢于创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下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古时候,一个农夫拿者一根竹竿进城,可是竖着拿,竹竿比城门高3尺,横着拿,竹竿比城门宽6尺,进不去,结果沿着城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刚好进去,聪明的同学,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题意,创设了以下几个阶梯性小问题:

设竹竿为x尺,则(1)城门高________尺;

(2)城门宽________尺;

(3)城门的高、宽、两个对角之间的长度满足什么关系?

通过引例,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在新旧知识之间

构建桥梁,让学生明确应用方程、不等式或函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关键是以下三个步骤:①设元;②用字母表示相关的量;③列关系式

2、例练应用,解决问题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普遍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难,其原因之一是题目阅读量大,数量多,关系比较复杂且隐蔽,所以在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说明题目的一部分是背景材料,最后的一部分往往和设元有关,核心部分就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接着出示例1:

某花圃用花盆培育某种花苗,经过试验发现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构成一定的关系.每盆植入3株时,平均单株盈利3元;以同样的栽培条件,若每盆增加1株,平均单株盈利就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0元,每盆应该植多少株?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清楚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设置以下问题:

(1)若每盆增加1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_)元

(2)若每盆增加2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_)元

(3)若每盆增加x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_)元

(4)每盆盈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引导学生完成例1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遇到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将例1进行适当改编,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交流讨论:

某花圃用花盆培育某种花苗,经过试验发现每盆的盈利与每盆的株数构成一定的关系.每盆植入3株时,平均单株盈利3元;以同样的栽培条件,若每盆增加2株,平均单株盈利就减少0.5元.要使每盆的盈利达到11元,每盆应该植多少株?

设置以下问题:

(1)若每盆增加2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元

(2)若每盆增加4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元

(3)若每盆增加x株,此时每盆花苗有(3+___)株,平均单株盈利为(3-0.5×___)元

为了及时巩固知识,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例1的基础上改变问题的实际背景,出示如下练习:

春节期间,杭州某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风景区旅游,推出如下收费标准:

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该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旅游?

通过例1、练习几个不同背景却同一模型的问题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怎样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生活中这一类问题,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是依赖于教师的概括、抽象、灌输,不是“回忆”教师的解题套路,而是依靠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从而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通过对比,学生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中的“检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同时也突出了课题的重点.

沿着数学知识结构的逐步攀升,引导学生搜索现实生活中与增长率有关的问题,并设置了下列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1)春节过后,许多服装都降价处理,一件皮衣原售价2000元,第一次下降10%,下降后售价__________________元,由于天气逐渐转暖,为了减少库存,第二次又下降了20%,此时售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只需写出算式)

(2)近几年,丽水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据抽样调查统计显示,200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a元,以后逐年上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约为8%,那么

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元;

200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_元;

200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_元;

……

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_元;

经过n年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_元;

(给出原始量、增长率(降低率)、变化次数、后来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归纳并给出公式,只有他们自己发现的才是最有用的,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3)某药品原售价10元/盒,经两次降价后为5元/盒,已知两次降低的百分率一样都为x,则可列方程得___________(学生的错误可能会是:10(1-2x)=5)

上述三个问题分别从数、式、方程三个不同的方面对增长率(降低率)进

行了理解,也使学生明确了要解决增长率(降低率)问题,必须弄清楚基准,第二个问题中得出的一般式为高中的后继学习作好准备.

有了上述三个问题作铺垫,接着讲解引例,

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为892万台;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以达2083万台.

(1)求2000年12月31日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台数的年平均增长率(精确到0.1%).

(2)上网计算机总台数2001年12月3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的年平均增长率与2000年12月31日至2002年12月31日的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哪段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较大?

确定引例是本节的一个教学难点,是因为

(1)对题意理解的困难.需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这是数学建模思想的体现;

(2)信息转化的困难.要将统计图的信息转化为数量,这是数形结合的思想;

(3)关系式确定的困难.要正确理解年平均增长率的含义.

(4)解方程的困难.本例的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才是最简便易行的.

基于上述原因,本例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办法分散难点,问题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引例(1)设置以下问题:

(1)若设年平均增长率为x,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001年的台数吗?2002年呢?

(2)已知2002年的台数是多少?

(3)据此,你能列出方程吗?

引例(2)让学生思考:

(1)已知哪段时间的年平均增长率?

(2)需要求哪个时间段的年平均增长率?

根据引例的讲解,师生共同完成例2,进一步突出课题重点,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数学下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教案练习(浙教版)


一元二次方程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20分)
1、将方程化为的形式,m和n分别是()
A、1,3B、-1,3
C、1,4D、-1,4

2、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B.
C.D.

3、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的形式,则b=()
A、3B、4C、7D、13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
A.k0B.k0C.k≥0D.k≤0

二、计算题(每小题10分,40分)

1、5x2+2x-1=02、x2+6x+9=7

3、4、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40分)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x+k2-2=0.求证:不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不相等实数根.

2、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且,求的值.

3.我们知道:对于任何实数,①∵≥0,∴+1>0;
②∵≥0,∴+>0.
模仿上述方法解答:
求证:(1)对于任何实数,均有:>0;
(2)不论为何实数,多项式的值总大于的值.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
(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2.A
【解析】

3.D.
【解析】配方

4.D
【解析】
,若有实数根,则
-k≥0,k≤0

二、计算题
1.解:a=5,b=2,c=-1
∴Δ=b2-4ac=4+4×5×1=24>0
∴x12=
∴x1=

2.解:整理,得:x2+6x+2=0
∴a=1,b=6,c=2
∴Δ=b2-4ac=36-4×1×2=28>0
∴x12==-3±
∴x1=-3+,x2=-3-

3、
4、

三、解答题
1、(1)Δ=2k2+80,∴不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不相等实数根.

2、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得:
又,得:
3、(1);
(2)
即.

4、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
理由:∵x=-1是方程的根,
∴(a+c)×(-1)2-2b+(a-c)=0,
∴a+c-2b+a-c=0,
∴a-b=0,
∴a=b,
∴△ABC是等腰三角形;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b)2-4(a+c)(a-c)=0,
∴4b2-4a2+4c2=0,
∴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3)当△ABC是等边三角形,∴(a+c)x2+2bx+(a-c)=0,可整理为:
2ax2+2ax=0,
∴x2+x=0,
解得:x1=0,x2=-1.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87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