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备课时间:8月31日授课时间:月日第1周第3节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补充题目。
1、1分=()秒4时=()分9分○9秒36分○2时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时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全课总结:你现在会算经过的时间吗?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练习
15+25=40(分钟)
答:这列火车9:40分钟到达。

第4课时:时、分、秒综合练习
备课时间:9月1日授课时间:9月日第1周第4节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连一连。
二、填一填。
(1)3分=()秒(2)4时=()分
(3)60分=()时(4)3时=()分
(5)180秒=()分(6)300秒=()分
(7)120分=()时(8)半小时=()分
三、在○里填上“<、>”或“=”。
(1)180分○2时(2)36秒○6分
(3)3时○180分(4)200秒○2分
(5)300分○6时(6)1分○70秒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1)每天刷牙大约需要()。
①3秒②3分③3时
(2)上一节数学课需要()。
①40秒②1时③40分
(3)《新闻联播》每天晚上()开始,()结束,节目一共经过了()
①30分②7时③7时30分
五、认一认。
六、下面是三(1)班第1小组女同学100米的比赛成绩。
姓名
王玲
张勤
孙兰
陈婷
刘颖
成绩
18秒
19秒
22秒
20秒
17秒
名次
①请你按成绩帮她们排列名次。
②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③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七、下面是健健放学后所做的活动,请你把各种活动完成的时刻记下来,并在钟面上画画看。
八、学校举行跳绳比赛,1好运动员每分钟套182个,2好运动员每分钟跳169个,1号运动员比2号运动员每分钟多跳多少个?
九、从武汉到广州的飞机到达的时刻是晚上9时40分,因天气原因延时30分到达。这架飞机到达广州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十、宁宁每天上午8:00到校上课,她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5分钟。宁宁每天最迟必须在什么时刻以前出门,才能保证不迟到?
十一、下面是一段“停电预告”。
回答问题:
(1)哪个地区停电时间最长?有多长时间?
(2)蓓蓓下午4:20放学回到家,发现家里停电,你能判断出她家住哪儿?还需要多长时间才会来电?
十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进一步地复习巩固了对时、分、秒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计算方法的使用。
板书设计:
时、分、秒综合练习
5:00-4:20=40(分钟)m.jab88.Com

延伸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一)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一)

秒的认识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秒的认识。(教材第2~3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珍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1秒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让我们和现场主持人一起喊出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每天上下学都要过马路,你有注意到红绿灯上面的倒计时吗,你知道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大概有多长时间吗?

师:刚才,我们体验了倒计时,也知道了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这种非常短的时间单位来计时,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页。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老师板书)

(1)认识钟面上的秒。

师:我们知道计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请同学们观察这幅钟表图,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钟面图,点名学生回答)

学生给出回答:钟面上有三根指针,有12个数字,相邻两个数字间有5个小格。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说的也很准确。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老师板书)

师:现在让我们随着秒针的转动在心中开始计时,看看你数到1时,秒针转过几格,数到5时,秒针又转过几格?

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从1个数字走到相邻数字就是5秒。(老师板书)

(2)探索分与秒的关系。

播放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计时,估计一共有多少秒。可以看手表上秒针转过多少小格,可以在心里数数,可以用手指数。

师:刚刚我们听完了1分钟的音乐,同学们数到了多少秒呢?

师:1分钟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1个小格,所以,1分=60秒。(老师板书)

(3)认识其他类型钟表上的秒。

师:电子表上没有指针,我们可以按照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式得到时间,那么,这张图中电子表上的时间是多少呢?(课件出示电子表图,引导学生知道电子表右下角最小的数表示秒)

师:在体育运动中常常用到秒表来计时,观察下面这两张秒表图片,它们如何记录并显示秒?(课件出示秒表图)

(4)体验1秒钟有多长。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利用钟面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师:让我们跟着钟表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次,看谁拍得更准。

(5)1秒钟能做哪些事?(课件出示)

①1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②1秒钟,蜂鸟振翅55次;

③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

(6)估算时间的小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参与的同学都有30秒的时间,在游戏时间内,参与者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估计时间到30秒后,喊“停”,老师计时,不超过30秒且最接近30秒的同学获胜。(学生主动报名参与,老师计时)

让参与学生汇报游戏用时,游戏内完成哪些事情,启发学生应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意识和习惯。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讨论)

第1题:3 2 10(答案不唯一)

第2题:略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有什么?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

教学反思

1.活动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中学生更多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解决了怎样计量用“秒”作单位时间、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重视对学生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意识的养成。

通过让学生体验1秒钟的长短,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一只闹钟整点报时,5时敲5次,用时8秒,到8时敲8次,用时多少秒?

分析:敲2次间隔1段时间,敲5次间隔4段时间,可知每段时间为8÷(5-1)=2(秒),敲8次需要间隔7段时间,可算出时长。

解答:8÷(5-1)=2(秒)

2×(8-1)=14(秒)

答:用时14秒。

解法归纳:间隔时间的个数=闹钟敲的次数-1。

相关知识阅读

日月如梭

东晋名将陶侃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的母亲湛氏明白读书很重要,省吃俭用送他读书。可小陶侃生性贪玩,读书并不专心,湛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次,小陶侃蹲在织布机边上看母亲织布,湛氏看着织布的梭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她让小陶侃背《增广贤文》给她听,当小陶侃背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时候,她问他:“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小陶侃说不出来。

湛氏指着织布机上来去匆匆的梭子问他:“你看,这梭子来来去去的快不快啊?”小陶侃好像明白一点了。湛氏接着说:“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就像这织布的梭子一样快,如果不专心读书的话可惜不可惜呢?”

聪明的小陶侃马上明白了母亲的意思,对母亲说:“娘,儿懂了,儿以后一定珍惜光阴,专心读书!”

从此,他发奋努力,终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十)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十)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 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出示幻灯片)

钟表上最长最细的针是(),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作单位。

秒针走一圈是()秒,分针走一圈是()分,时针走一圈是()时。

所以1分=()秒,1时=()分。

二、探究新知

1、时间单位的换算

2时=()分

想:1时是60分,2时有()个60分。

2、出示题目。

120秒=( )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4分=( )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5时=( )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三、练习巩固

1. 填一填。

3时=( )分

1时25分=( )分

3分=( )秒

150秒-30秒=( )分

2. 在()里填上“>”“<”或“=”。

9分 ()90秒

1分15秒 () 65秒

3时 ()200分

1时30分()90分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六)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六)》,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六)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适时向学生渗透学会珍惜时间的理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对1秒的时间观念,经历体验秒长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的一刻。现在,我们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

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呢?对,是一秒。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秒的认识。

二、观察探究,建立认识。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先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闹钟,然后小组内交流,回答问题。

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长的有什么特点?

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一大格又是几秒?

秒针从几开始走的?

2、认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1是几秒?秒针从1走到3走了几秒?从2走到5走了几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

你还想让秒针从几走到几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知道1分=60秒

师问: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可先进行大胆猜测,发表不同意见。

组织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

小结: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60秒=1分。

(二)实际感受,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1、1秒的时间你能做什么呢?多媒体课件上倒计时一秒,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秒能写一个数字,1秒能深呼吸一次,1秒能眨一下眼睛

……

2、感受15秒

从1数到15,从中感受一秒的节奏和15秒的长度。

3、学会估计时间

听一段30秒长的音乐,让学生估计这段音乐用了多长时间。

(三)建立1分钟的时间概念

学生根据体验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写字、写数、画画等,让学生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体会1分钟的价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

三、巩固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煮饭大约要20( )

爸爸每天需要工作8( )

刷牙大约需要2( )

用钥匙开门大约要用5( )

2、我会计算

1分=( )秒 2分=( )秒 120秒=( )分

2分30秒=( )秒 90秒=( )分( )秒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关于秒你还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一秒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知道了1分=60秒,还知道了1秒虽然很短暂,但却十分重要。时间是从一秒一分中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秒的时间。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七)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七)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教法和学法】 教师:引导发现法。 学生:探究发现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秒 。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都有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当新年的钟声即将响起时,主持人会让全国的观众朋友们,跟着数10、9、8、7,,,你们知道这些数字都代表什么吗?生:表示时间。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时间是用什么来作单位的吗? 生:秒。

(2)揭题

师:是的,秒是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在生活中除了倒数计时需要用到秒,还有一些地方也要用到秒。 (课件出示:倒计时、交通信号灯、跳绳计时、短跑比赛)

师:仔细观察课件上面四张图片,你们从中能观察到了什么?总结:看来,生活中还真离不开秒。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来一起认识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通过观察、建立秒的概念

(一)认识1秒 1、认识秒针

(课件:出示空表盘)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个表盘上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有数字1-12。

生:有小格。 师:很好,那么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大格。 师:那么一大格有几小格呢?对,有5小格。 师:你认为它完整吗?还缺什么?(指定一名同学回答) 生:不完整,还缺指针。 师:你能具体说说还缺哪些指针吗? 生:还缺时针,分针,秒针。

(课件:点击分别添加时针、分针、秒针) 师:谁能说说秒针有什么特征?

生:①最细,②最长,③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板书:秒针) 师:回答得真不错。

(二)认识几秒几分

1、师: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秒钟从12走到1走了几秒呢? 生:5秒。师:你是怎么算的呢?生:秒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1大格是5小格,1小格是1秒,所以5小格是5秒。师:1个大格=5小格。

2、师: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表盘的变化,能说说现在走了多少秒吗?生:20秒。师:你是怎么算的呢?秒针从7走到11,走了4大格,1大格是5秒,4个5秒是20秒,所以4个大格是20秒。

(三)、体验1秒

1、(课件:演示秒针走了一小格)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秒针走了1小格。(板书:走1小格)

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那么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指定一名同学回答) 生:是1秒。

师:很好,请坐。秒针每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1秒) 让我们再看一遍。(课件:演示秒针走另外的一小格)

师:那么现在请你们在自己带来的钟表上找一找秒针。(有些同学的表上没有秒针,但是有随秒针的节奏跳动的小点。)大家仔细听一听、看一看,时间是如何1秒钟1秒钟过去的。 (课件:演示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听到了吗,时钟每“滴答”一次就是1秒。老师还发现,刚才有些同学一边听一边随着时钟的“滴答”声摆手,像个小指挥家一样,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和学生一起做,让学生们体验1秒,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节奏)

2、师:老师想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忘记带表,又很想知道一件事大约经过了几秒,该怎么办呢?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师:请同学们坐好。我请一位同学起来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在心中默数(摆手、点头、跺脚、眨一下眼......)

师:大家的方法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看着时钟一边摆手,一边数10秒。(不看时钟再数一遍)

(四)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1、 师:秒钟走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1圈是几秒呢?(板书:60秒)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秒针走1圈,分针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分针走1小格是?(板书:1分)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分=60秒,请同学们一起读两遍。

2、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生1:1分钟跳绳120下

生2:1分钟可以写20个字

生3:脉搏大约1分钟75次。

(五)、认识电子表和秒表

(1)认识电子表

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表上没有指针,只有数字。(课件:出示各种点子表电子钟)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电子钟表。

师:你们知道图中的电子表显示的是几时几分几秒吗?(课件:显示: 10:58:28) 师:现在你知道怎么读吗? 生:10时58分28秒。

(2)认识秒表

师:这是什么?对!这是秒表。它有什么用途呢?记录赛跑时间。按右边的键,秒表开始记时,再按一下停止记时。按左边的键,清除时间。

三、知识应用

1、填一填。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针,它走1小格是

( ),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秒针

走半圈是( )秒。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做熟饭大约需要25( )

(2)、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3)、大约每天睡9( )

3、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四、课堂作业

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

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八)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一角硬币、直尺、两张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你都知道关于它们的哪些知识?(字母表示、1米=100厘米、比划长短)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学得不错。

二、认识毫米

1、引出毫米

课件出示: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教室门高约2( )

(2)、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

(3)、米尺长度是100( )

(4)、估计老师手里的硬币厚度是多少?

课件演示量出厚一毫米。

2、感知毫米

课件出示放大的直尺。

你能指出从哪到哪是1毫米吗?

对,从刻度0到这条刻度线的长度就是1毫米。谁还能从尺子上指出1毫米的长度?(多指几名学生上来指)

小结:对,尺子上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你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学生比划)感觉怎么样?(太小了!)

毫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请同学们找出1角硬币,估计一下1角硬币有多厚,然后测量。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

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宽?有多长?(估计后测量)

谁估计得准呢?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测量后交流)

纸条的长正好是6厘米吗?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呢?(学生交流:6厘米多一点或6厘米多3个小格)

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无法准确地表示出这张纸条的长度,我们今天要继续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毫米。

对,1角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

3、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从哪到哪是2毫米呢?5毫米呢?这条刻度线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从这到这是多长?(6毫米、8毫米、10毫米)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1厘米=10毫米)

2厘米可以说成?5厘米?30毫米?90毫米?

小结:刚才我们量的这张纸条的长度是--6厘米3毫米,也就是多少毫米?(63毫米)

4、小练习

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长度是多少毫米(指甲的宽、硬币、数学书的厚度等)

活动二:认识分米

1:出示10厘米长铅笔,先让学生估计长度。

师:到底铅笔有多长呢?

在桌面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和这枝铅笔一样长的纸条,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量一量吧!

师:汇报你们量的结果吧!(10厘米)你们知道还可以怎样表述这张纸条的长度吗

师:它还可以叫做1分米。

小结: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你都了解有关分米的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拿出1号纸条,估计一下这张纸条有多长。(学生估计)

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谁先说说量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后动手测量)

这张纸条长是10厘米,我们又可以说是1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一分米大约有多长,用尺子或1号纸条检验一下你比划得准吗?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高、一拃长、手掌宽)

3、课件演示依次找出1分米、2分米、5分米、8分米和10分米的长度,并说出分别是多少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

4、解决问题 :

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的物体长度是多少分米(课桌的长、宽、高等)

四、整理长度单位

我们现在一共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将这些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一下吗?(生说师板书: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用手势分别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

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巩固练习

1. 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数学书厚约5( )。

课桌高约7 ( )。

小红身高138( )。

一栋楼高25( )。

一张光盘厚1( )。

2、画线段

(1)30mm

(2)2cm5mm

(3)1dm

六、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长度单位,其实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从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七、板书设计

分米、毫米的认识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米=10分米 1m =10dm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五)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五)》,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观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啊?主持人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会让观众一起倒计时,现在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热闹的场面好吗?

放映课件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你们已经认识时和分了,有谁认识秒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秒是一个比“分”小的时间单位,计量很短的时间时解药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认识时间单位秒。

(1)放映课件,展示钟、表模型

这些钟表可以表示秒吗?哪一部分表示的是秒?(秒针又细又长,走得最快)

你觉得1秒有多长?一起来感受一下吧!(课件演示1秒)你有什么感觉?

走一小格就是1秒,钟面里一共有几小格? (板书:一小格--1秒)

生:60小格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拍手、数数、眨眼睛、点头等)?

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出示课件: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师:看了这么多的介绍,你觉得1秒的作用怎样?(作用很大、很广泛、一秒很有价值)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短的一秒!那么现在你们对时间有什么新感受呢?谁来说说(珍惜每一秒、珍惜时间)对了,鲁迅爷爷说得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画面演示)同学们要珍惜分分秒秒。刚才我们了解了一秒钟能创造那么大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2) 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

生:(抢答)10秒。

师: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针从10走到了12,经过10个小格就是10秒。

师:从哪走到哪也是10秒?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秒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也就是5小格,就是5秒。(板书:一大格-5秒)那钟面里一共有这样的几大格呢?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小组活动:我们就来小组活动,每小组2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当裁判,喊“开始”、“停”;同时用钟表计时;计时时要看清秒针的起点和终点。

汇报交流

2. 探究分、秒之间的关系。

(1)探索1分=60秒

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可以在心里数数,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一起来估算这段音乐大约是多少秒?(播放1分钟的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或点头估算,或拍手估算,或没有声音的在心里数数等等)(学生汇报)

刚才这一段音乐播放的时间就是1分钟,1分钟是多少秒呢?我们一起来看电脑演示。(画面演示:刚才的1分钟音乐作背景,伴着“嘀哒”声音,钟面上秒针走了60小格,分针同时走了一小格,你们发现了什么呢?仔细观察,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学生同步数到60)师生一起得出结论:板书1分=60秒

(教师板书1分=( )秒)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2)体验1分的长短。

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积少成多后就比1秒钟干的事情多多了。

看看这些小朋友1秒钟能干些什么事啊!(播放课件)

三、巩固内化,应用新知

1、估计时间

全班深呼吸用了( )秒 从教室后面走到前面用了( )秒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 系红领巾大约20( ) 煮饭大约25( )

3、填上合适的数

1分=( )秒 90秒=( )分( )秒

180秒=( )分 5分=( )秒

4、小刚和小强读一篇文章,小刚用了115秒,小强用了2分05秒,谁读得快?

5、趣味智力题:

(1)一个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个人合唱这首歌要几分钟?全班合唱呢?全校合唱呢?

(2)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呢?(学生汇报,教师肯定)

(3)拓展延伸,感受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

(画面演示:秒的悄悄话,呈现秒表的实物投影,让学生了解有比秒更小的单位。)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教学反思:秒的认识这一课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已经认识很多了,所以这一节课的教学不像是新授课,反倒像复习课,因此如何挖掘本节课的深度是比较困扰我的,越是简单的课就越是需要老师去充实它,深入挖掘潜在的知识,学生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老师有多少水平能给予多少。

一、导入部分

以进入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情景引入秒,在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轻松地引出秒,再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对秒的认识,这样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就可以在学生原先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免重复简单知识,让学生得以真正的提高,而不是将自己会的知识再学一遍,原地踏步了一番,没有太大意义。

二、新授部分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1秒以及几秒的长短,重点是知道1分=60秒,感受时间的长短可以很快地让学生体验一下,然后说说感受就,我也添加了许多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时间的长短,比如我就现场让同学们写字、画画、自由活动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让学生感受几秒之余,还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讲从哪走到哪也是10秒,走一小格就是1秒,有这样的60小格(为1分=60秒做铺垫)。走一大格5小格,就是5小格,也就是5秒,有这样的12大格。充实课堂,让课堂尽可能地变得丰满。

1分=60秒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关键是使学生掌握分和秒之间的转化,特别是几种变式的题目,如:80秒=( )分( )秒 115秒和2分05秒哪个时间长,若学生能掌握此类变式题,那么分秒之间的转化就基本没有问题了,所以需要提供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的时间。

三、练习部分

一堂好的数学课一般都要保证15到20分钟的练习时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让学生去做,这样才能使其掌握地更加扎实。当然练习一定要有层次性,从易到难,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但是最后的拓展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这样也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其开动脑筋。

这一节课学生的课堂气氛和效果都不错,但是也还是有一些遗憾,我一直想要充实这堂简单的课,巴不得把我想要将讲得内容全都安排进去,所以显得有点凌乱。我虽然一直在挖掘,但是总觉得还是没有抓住本质,没有挖掘到深入的东西,还是比较表层的没有透,如何能做好可能还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自我的反思总结吧!如何把握充实课堂的度?还是需要我不断地去思考的。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二)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二)

2 时间的计算

第1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时间的计算。(教材第4~5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使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老师操作钟表模型,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引导学生观察并点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时,分针从一个小格走到下一个小格是()分,分针走一圈是()时,秒针走一圈是()分。

(3)1时=()分 1分=()秒

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时间,那么如何对各种时间单位进行换算呢?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4页例1。

师:1时等于多少分?(学生齐答)

师:那么2时又等于多少分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想法: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60+60=120(分)。

师:回答得很正确,1时等于60分,当把时化成分,“时”前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当把分化成时,“分”前由几个60相加组成,就是几时。1分等于60秒,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

2.教学教材第5页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

师:如何计算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小组交流,点名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给出方法一:直接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

学生给出方法二: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格5分,一共15分。

学生给出方法三:因为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是15分。

学生给出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

师:同学们给出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

师:刚才我们计算的这道题中,几时离家,几时到校,这里的时间我们称作“时刻”,而计算得出的经过时间,我们叫做“时间段”。时刻,只需要看钟表就可以知道,而时间段需要经过计算。

师:刚刚我们计算了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用时,同学们还记得今天早上你是几点出门上学,又是几点到校的吗?请大家计算一下上学路上一共花了多长时间?(点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反馈

1.拨表小游戏。(老师说出两个时刻,学生按要求在钟表模型上拨出两个时刻,然后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2.完成教材第4页下方“做一做”。(点名学生回答)

1 180 100

3.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还要等20分才开门。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你对时间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例1:1时=60分 2时=()分 2时=60分+60分=120分

教学反思

1.借助模型教学,让课堂不再抽象。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时间单位的换算,难点是关于时间的计算。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常我们计算的进率都是10,而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对于初学者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钟表模型,让学生找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数格子,化抽象为具体,就总结出了时间的计算方法。

2.设计体验中教学、参与中学习的教学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多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的积极性。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红家的老式挂钟停了,电台报时15:00时,奶奶跟电台对钟,由于年老眼花把时针与分针弄颠倒了。钟开始走动,小红放学回家见钟上正好是3时整,那么小红回到家时应是几时几分?

分析:“电台报时15:00时,奶奶跟电台对钟,由于年老眼花把时针与分针弄颠倒了”,这时奶奶把时间调到了12时15分,到小红放学回家时,经过了3时-15分=2时45分,再加上电台报时的时刻,就是小红回到家时的时刻。

解答:3时-15分=2时45分

3时+2时45分=5时45分

答:小红回到家时应是5时45分。

解法归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小红回家时,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电台报时的时刻就是老式挂钟应显示的时间。

相关知识阅读

珍惜时间

你知道美国、日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致富之路》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0点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四)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四)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2-4页。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2.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难点:

1分=60秒是本节课教学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谁是2008年出生的?(通过调查全班大多数都是2008年出生的)大家都是幸运的,因为这一年中国举办了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你们是伴随着奥运而生的,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开幕式。

放映课件(孩子们被震撼人心的开幕倒计时场面所吸引,一下就进入了秒的世界)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开幕式的鼓点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

板书:秒

师:(在播放幻灯片,新年钟声、刘翔夺冠、火箭升空等场景)(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小孩子最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12秒91。

师: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同学们,还有什么事情也让你觉得连1秒钟的时间都非常重要呢?

生:发射火箭的时候也要倒数10、9、8……

生:我们开运动会的时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过介绍,学生明确1秒虽然短暂但是用处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构成时间长河,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并借机渗透做比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来记时。教师饱含激情的语气和刘翔闯过终点的精彩瞬间让学生也激情澎湃,为他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也为祖国而骄傲。)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后几秒。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和1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生:时、分。

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

生:钟面上有秒针。

生:……

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

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

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

(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

生:(笑)是!

(“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特殊的“高个子”。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体验1秒的长短。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生:……

(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在给同学出题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几秒钟究竟能做什么事情,锻炼对较短时间的估计能力,以便能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对学生提出的明显不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及时指导,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体会一下,改善学生的错误印象。比如说脉搏的跳动,我就是让学生真的按照中医诊脉的方法找到寸关尺的部位,体验一下脉搏跳动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

5. 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和分针走一格之间的关系)

师: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回放课件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 )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 体验1分的长短。

师:大家可以在心里随着秒针的转动数数,看能数多少下?

生:60下(一分钟后学生肯定会得出结论)。

(二)随机检测,课堂巩固

师:放课件(1、关于猪八戒写日记检测学生的判断能力;2、排名次检验学生给时间比大小;3、填合适单位检测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三)适时拓展,情境升华

播放幻灯片引入名人关于时间的名言,引导孩子从小树立珍惜时间的理念,结合教师寄语让本节课在情景熏染中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四)作业

1. 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 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五)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倒数五个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下课。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九)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的换算,在活动中探究简单的经过时间的的计算方法。

(2)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灵活地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齐读小口诀:分针长,时针短,1到12团团坐。伸出手指数一圈,大格 共有12个。1大格,5小格,一圈小格60个。1时等于60分,珍惜时间别挥霍。

2.学生读完口诀后,教师出示判断题,让学生抢答,比比谁的眼睛亮:

(1)时针从8走到9,经过1时

(2)分针从3走到4,经过1分

(3)秒针从5走到6,经过5时

(4)在钟面上秒针走1圈,分针走1个小格。

(5)在钟面上分针走1圈,时针走1个小格。

3.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2时=( )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①60+60=120分

②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3)教师小结。

2.时、分、秒单位换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师:这几位好朋友想考考同学们,看谁能很快知道答案。

出示:1时=( )分 1时40分=( )分

2时10分=( )分 80分=( )时( )分

学生抢答,讲解方法。(交流想法后小结)

3.出示例题2:

(1)教师投影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你们知道小明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吗?(钟面演示)

(3)学生讨论回答,归纳计算时间的方法:

①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②45-30=15(分钟),是15分钟。

(4)师补充小结。(多种方法,只要算对即可)

(5)请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其他同学帮忙算一算。

4.出示课本第5页“做一做”,请同学交流讨论并作答。

(三)练习巩固

1、出示课件:

师:你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钟表王国的国王,今天国王里要举行盛大的比赛,邀请你们去参加,想去吗?走吧!

(1)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师出示课件钟表,同桌组合,一个同学说出两个钟表的时间,一个同学计算出经过时间(7:30到8:30 11:30到11:45 7:15到7:50 2:55到3:25)

(2)一列火车本应 11 : 20 到达,现在要晚点 25 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学生交流讨论并作答)

(四)布置作业

第4页例1“做一做”。

第6、7、8页练习一,第4题至第11题。

(五)教师总结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 阴。”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六、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时=( )分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和测量》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和测量》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和测量》数学教案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4课时 时、分、秒和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时间单位时、分、秒,能进行简单换算;进一步认识毫米、分米、米、千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

难 点:能进行计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梳理

1复习计量单位。

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整理:

(1)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质量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请比一比,说说三种计量单位进率之间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09页第1题(1)、(2)题。

独立完成,集体判断反馈。

2.教材第111页第1、2题。

(1)独立填写。

(2)集体反馈。

3.教材第111页第3、4题。

(1)尝试完成。

(2)评价作业。

三、综合练习

教材第113页第13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作业。

3.说说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知识间的关系掌握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教案


第六单元时、分、秒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单元教学分析:

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本单元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我们赢了”,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二节“一分能干什么”,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1分=60秒;第三节“作息时间表”,体会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如,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认读钟面上那一难忘的北京申奥成功的历史时刻,引入对时间的进一步认识;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时间的意义与价值。时间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其次,一定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与体验时间。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题目

我们赢了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

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并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一定看过许多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是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部动画片的片段,请看屏幕。(电脑演示鼹鼠与小闹钟的故事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看来小动物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从同学们的交流中能看出,有的同学作息时间很有规律,也有部分同学没有规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认识钟面,学习两个新的时间单位。(板书课题:认识钟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画一画。
请同学们根据以前学过的有关钟表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自己生活中观察的钟表,把你认识的钟面画在纸上,并与你的同伴相互说一说,然后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说一说。
①请部分同学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画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②除了画的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吗?
(3)填一填。(电脑出示一钟面。)
①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时。
③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④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得出结论:1时=60分。
(板书:1时=60分。)
(4)拨一拨。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钟面模型,动手拨一拨钟面,体验1时=60分。
(5)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画钟面和观察钟面,我们了解了钟面上的很多知识,大家来回忆一下。

2.认读时刻。
(1)试一试。
刚才认识了钟面上的有关知识,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钟面上的时刻。
电脑出示:

(教科书第64页)
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小组讨论)
得出:认读钟面,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在认读时间时还要注意观察时针和分针所指的位置,才不会读错时间。
(2)说一说:自己画的钟面上的时间。
(3)你拨我说、你说我拨。
同桌一人拨时间,另一人读时间,交替进行。
(4)连一连。

(教科书第65页)
同学们完成后,集体交流,投影订正。

(5)读一读。
①投影出示。

(教科书第65页)
②小组内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③说一说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间。我们应该像这位小朋友一样,按时做每件事,养成好习惯。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8时20分上课的,请你拨出来。到下课时是9时,请你拨出来。从上课到下课经过多长时间?在这40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一分能干什么

备课人

卓敬敏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验1分的长短,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2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辨时间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吧!

放一分钟萨克斯《回家》的音乐,同时课件出示钟面分针、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被音乐陶醉了。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我感觉如何?

师:我了有同样的感觉,那你知道这段音乐放了多长时间吗?

师:是吗,我们再一起跟着秒钟针走1圈呀!

(二)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出示刚才的钟面课件,让学生随着秒针走动而数数,数到60,分针、秒针停止。

师:你发现什么?

(老师同时板书1分60秒)

老师指着板书说:1分和60秒,时间同样长吗?

老师同时板书:1分=60秒,并让学生齐读2次。

(三)体验1分有多长

师:那你对这1分有什么感觉?

师:是吗:那我们再来感受1分的动画片吧!

学生在看动画片时,随着猫和老鼠滑稽的运用而发出开心的笑声,放完了以后,教室里发出很惋惜的声音。

师:是吗?同样是1分,为什么有时感觉很短,有时觉得长?

师: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四)1分能干什么

师:看来,1分不真有奥秘,1分能干什么呢?(板书课题:1分能干什么。)

老师为学生准备了6件事情(折纸、画画、读文章、背口诀、写字、数数),让学生选一件喜欢做事,看看自己在1分能完成多少?

学生开始选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完了后,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完成的情况,再在全班汇报。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想说些什么?

师:确实是不能小看1分,1分能干很多事,现在你们对1分有感觉了吧!

(五)估1分有多长

师:好,我们休息1分,做个游戏轻松一下。

师:你们跟着音乐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计到1分就回位,给你一个信号,比比看,谁估计得最准。

(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很高兴的扭起来,这时候老师在观察谁第一个回位,谁估计最准。)

师:现在我是记者(走到一位学生身边),王玲你好!你是第一个回位的,请问你是怎么感觉这一分的?你认为你能赢吗?

师:请问谢慧伦,你是用什么办法估计的?

师:你认为能赢吗?

师:你们知道这次比赛谁赢了吗?(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师:冠军是谢慧伦。你们可以用她这种方法回家再试试,(教室里很多学生说:我也是用这种方法感觉的。)

(六)估几分

师:今天,这么多客人朋友(基础课程中心的专家)和我们一起学习,开心吗?请何婷为我们的客人唱首歌好不好?不过,可歌完了后,你们要估计一下用了几分。

学生因她美妙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掌声不断。

全班汇报。

孩子们都想表现自己,小手举得高高的,这时老师为了满足孩子,则说“都想说吗?”

师:想说的话就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喊出来。

孩子们很兴奋地把自己的答案喊出来。

师:你想知道准确答案吗?

“准确答案——大约2分”,老师故意清了清嗓子。

孩子们都欢呼地跳起来,发出胜利的手势,完全没有课堂上的拘束。

(七)1分记忆大比赛

师:我们深圳不但小朋友聪明,歌声美,深圳的旅游景点也很美,怎么样,愿意做个小导游为我们的客人朋友介绍一下吗?(想)我在1分内给你放一些深圳的旅游景点,你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边看边记在心里,看看能记住几个,再把它介绍给我们的客人,OK?

(课件放13个深圳的旅游景点,学生认真看。)

全班汇报。

师:谁来挑战他?

“我来挑战他……”很多孩子把举得高高的。

师:现在你是小导游,小导游是怎样向客人介绍的?

师问第一位回答的孩子:你为什么才说出4个景点。

师:那以后学过的知识要记在心里!

(八)生活中的问题

1.比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在练习纸上独自完成。)

(1)1分=()秒1分20秒=()秒

(2)小巧玲珑亮吃饭用了20(),跳绳10个用了7()。

(3)从北京到深圳,坐飞机大约要3()。

(4)一节课是(),课间休息是()分,再加()分就是1时。

2.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能在1分内完成?

很多学生想说,这时老师说:“还想说吗?那就跟你的同桌说吧!”

师:看来1分确实能干很多事,你知道吗?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在最后1分时间进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经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集体备课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除法教案集体备课》,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2

课次

5

授课课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教学基本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进行首位不能整除的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操作,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突出数的组成和平均分,使学生理解算理。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导入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试算,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给每个班2筒后,还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也就是余下12个,每班再分6个。每班共分到26个。

说明,52÷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二、新授

1、教学52÷2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十位上的2和2乘2的4。注意想:5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打开书本P7先互相说一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交流。

提问: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办?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集体订正。

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作业

课堂作业:P8(2)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2

课次

6

授课课题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

基本内容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注重讲解验算的过程及意义

学法指导

说思路练习和笔算相结合。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练习题校对

一、复习

96÷699÷6

笔算,指名板演。

集体集体订正。

二、新授

1、教学62÷3
先摆小棒6捆带2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口答算式,并计算。

再摆小棒6捆带2根,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先摆一摆,再同桌交流。

指名摆一摆,说说想法。突出剩下的2根。

口答算式,并写出结果。

说明62÷3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2、教学62÷3的笔算竖式
先在草稿本上试算,再交流。

说说遇到什么问题。

讨论个位上的2除以3不够怎么办。

讨论后明白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能不能省略?

怎样验算算得对不对?指名板演。

先试做“想想做做“第1题。

3、练习

再做后三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小结

作业

课堂作业:P10(4)

板书设计

商末尾有0的除法

96÷699÷6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2

课次

7

授课课题

除法练习课

教学基本内容

本课是以练习的形式对学生前面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学目的和要求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基础题练习

1、做P10(3)

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

2、做P8(6)1、练习口算
做P5(1)。

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一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

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

二、综合题练习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先看图,自己读题。

说说你会解答吗?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

其他学生口答算式。

先看图,读题。

解答第一问。说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帮助解答: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二、综合题练习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方法1

方法2

4

10

10

10

10

20

方法3

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三、课堂小结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

交流。

四、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作业

书本上剩下的题目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3

课次

8

授课课题

练习二

教学基本内容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同时继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收集、整理信息,并灵活组合信息。再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

教学方法及手段

灵活运用,逐步增强算法.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导入

二、基本题练习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做P11(2)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

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

3、做P11(3)
先看懂题目,独立完成填表。

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同学们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三、讲解思考题

先看懂题。

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8角钱?

这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

四、布置作业

作业

课堂作业:P11(2剩下三组)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3

课次

9

授课课题

复习(1)

教学基本内容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的和要求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突出数的组成和平均分,使学生理解算理。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导入

二、练习

1、做P12(1)
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2、做P12(2)
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做第一组。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后集体订正。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

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

直接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4、做P12(4)
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5、做P12(5)

三、布置作业

作业

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3

课次

10

授课课题

复习(2)

教学

基本内容

同上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注重计算能力培养

学法指导

说思路练习和笔算相结合。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练习题校对

一、做P12(6)
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二、做P13(7)
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三、做P13(8)

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四、做P13(9)
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作业

课堂作业:P13(9)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3

课次

11

授课课题

农村新貌

教学基本内容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与数学联系。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整幅图的观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活动中产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会有序地观察,在观察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交流前先独立思考。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解与学生讨论。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导入课题

二、观察场景图
1、对整幅图先进行有序的观察。

2、分场景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三、提出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

并把所提出的问题整理出来,写在纸上。

四、组织交流

分场景交流问题,出示所交流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作业

选择你所感兴趣的问题做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4

课次

12

授课课题

认识整千数

教学

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的验算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使学生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3.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及手段

卡片、计数器,

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完成练习一

一、复习

1.说出下面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并读一读。

86501209900327478701

2.说一说已经知道的数位顺序。

二、学习新知

1.想一想: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下面是几千?五千下面是几千?九千下面是多少?

2.一万是几个千组成的?

3.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3,它表示什么呢?如果在千位上拨5,又表示什么呢?

4.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拨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吗?

5.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其他学生思考:这些数分别表示多少?(学生进行拨数)

6.填空:3个千是()6个千是()5个千是()1个万是()

7.认识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

()位

()位

()位

()位

()位

想一想: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

8.你觉得万这个单位怎样?我们学校大约有1000人,要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的人数,大约就是1万呢?

三、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请学生进行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同桌相互读给对方听,再请部分学生来读一读。并思考:你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组织交流。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只要是合理的都行。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题。

先让学生讨论: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再组织交流。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

“想想做做”第4、5题

板书设计

认识整千数

……

()位

()位

()位

()位

()位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4

课次

13

授课课题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

教学基本内容

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会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基本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读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1.想一想:我们昨天学习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

2.算一算:8000-2000=10000-7000=

2000+1000=2000+5000=6000+2000=

二、学习新知

1.师拿出计数器,在个位上拨“2”,想一想“2”表示什么?

2.继续在十位上拨“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

3.继续在百位上拨“6”,表示什么?与个位、十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

4.在千位上拨“3”,表示什么?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又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

5.师出示“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的题目,请一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数是多少?怎么读?

6.请学生来报一个数,请另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及读法。

7.再出示“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读一读。

8.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的?

9.谁能来读一读“3002”这个数?学生先进行试读,在请学生来读。能不能读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况下两个“0”,只要读一个零?

10.读一读:300430403400(体会:如果0出现在数的末尾是不用读出来的。)

三、练习

1.做“试一试”

先说出数的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

学生先独立完成,做完后进行交流,比较。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先在书上写一写,再读一读。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3745

5160

6030

8002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

三千五百五十元九千零二十元

二千八百零八元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四.小结。

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4

课次

14

授课课题

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2)

教学

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及难点

0的读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注重讲解验算的过程及意义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1.算一算:2000+2000=4000+1000=

3000+4000=10000-2000=2000+3000=

2.读一读:21763098900120302300

2003

3.6782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

3004里面有3个()和4个()。

5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5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二、练习

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十米。

3.做“想想做做”的第7题。

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每组3道题之间的联系。

4.找规律: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题,

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律。

5.组数活动:

老师提供3、7、0、0这四个数字,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看谁组成的数最多?

6.连一连:

书上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7.课外小知识:

学生自学“你知道吗?”的课外读物。自

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三、小结四、作业

作业

想想做做剩下的内容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周次

4

课次

15

授课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能正确地对万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324()432324()342

2.一件衣服87元,一条裤子218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你怎么知道的?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530元,一台空调机的价格是3680元,想一想:电视机和空调机比,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

2.小组进行讨论。

3.进行交流。(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过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

4.你会比电视机(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价格吗?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一说,再组织班级交流。(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

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6.练习: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380()32802380()2360

2380()82302380()3820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火箭每秒能飞行4500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000米。谁飞行得快?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城关小学有学生1036名,林庄小学有学生

890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

指名学生说比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书上。4。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5870401249007104

5003289560448002

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分一分(一) 设计

一、教材简介:《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学习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拓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没有想过或想不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原来是四年级所学内容,现在安排三年级,足以可见概念学习和理解是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活已有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通过折、涂色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并会创造出分数,切实感受“分数”的内涵。并会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拓展了分数概念的外延,从而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结合折、涂色的活动,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四、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活动,创造出简单的分数。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六、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学习单。

九、课时安排:总课时2课时,本课时是第1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二)、初步认识 分一分(一) 。

1、这个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分数。板书:分一分(一)

把1份披萨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这份披萨的 分一分(一) ,那另外1份怎么表示?

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分一分(一) 是分数。

2、理解平均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分一分(一) 表示吗?生自己判断,并说出理由。

7.png

看来要得到 分一分(一) ,必须怎样分?平均分。

(三)、理解 分一分(一) 的含义。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请大家用彩笔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可以涂实也可用画斜线的方式。

1、生说有哪些图形。

2、生自己涂色,教师巡视。

3、集体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样得到 分一分(一) 的。(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就是正方形的 分一分(一) 。)

4、如果要表达 分一分(一) ,你会选择那一个图形呢?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结:共同点:平均分,分2份,取1份。不同点:不同的图形 ,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都可用 分一分(一) 表示。

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四)、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你们的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太强了。通过折纸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

(五)、认识一般分数,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1、根据活动创造的分数给出: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等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3、介绍读法和写法:几分之几,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4、结合活动,说说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如 分一分(一) ,分母4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其中涂色的1份。

(六)、练习巩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3、拓展提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七)、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一、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平均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像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都是分数。

读作:四分之三

十二、作业设计。

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 分一分(一) 。

十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片段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激发孩子兴趣,由4个,2个,到1个分别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要分多少,层层递进,层层加深。渗入到本课要学习的分数 分一分(一) 。)

反思: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充分体会到分数的必要性。修改:掌声表示,并说明几下,体会到数量的变化,从拍2次,1次,到无法拍。通过这样的环节,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已学整数不够用了,只能重新找数来表示。

片段二: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 )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 )。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三个分数及其可能的画图表示方式,启发孩子从多角度来表示分数,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

学生操作活动时目标不明确,有些盲目。应在操作之前有所引导。,例如: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

汇报完之后,利用表格内容找共同点:1、平均分,分2份,取1份。2、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上做的不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及时赞美学生优异的表现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以后要重点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指导老师及同事请教,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学习单 班级 姓名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

IMG_256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学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282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