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换底公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对数换底公式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对数换底公式的意义,掌握其推导方法,初步学会它在对数式恒等变形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对数换底公式的推导
一、新课引入:
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log=?
像log这样的对数值是不能直接从常用对数表中查出的。能不能将以5为底的对数,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呢?这就要学习对数换底公式。什么是对数换底公式?怎样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得到它呢?又如何运用它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
公式:
证明:设,则,两边取以a为底的对数,得
x,即。
1、成立前提:b0且b≠1,a0,且a≠1
2、公式应用:对数换底公式的作用在于“换底”,这是对数恒等变形中常用的工具。一般常换成以10为底。
3、自然对数lnN=loge=2.71828
三、巩固新课:
例1、求证:1:
2: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98log3227
(2)、(log43+log83)(log32+log92)
(3)、log49log32
(4)、log48log39
(5)、(log2125+log425+log85)(log52+log254+log1258)
例3、若log1227=a,试用a表示log616.
解:法一、换成以2为底的对数。
法二、换成以3为底的对数。
法三、换成以10为底的对数。
练习:已知log189=a,18b=5,求log3645。
例4、已知12x=3,12y=2,求的值。
练习:已知,求ab的值;
例5、有一片树林,现有木材22000方,如果每年比上一年增长2.5%,求15年后约有多少方木材?
解:设15年后约有木材A方,则
A=22000(1+2.5%)15=22000×1.02515
LgA=lg22000+15×lg1.025
=4.3424+15×0.0107
=4.5029
∴A=131840
答:15年后约有木材131840方。
练习: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个。
2、在一个容积为a升的容器里满盛着酒精。先向外倒出x升,再用水注满;第二次又倒出x升溶液,再用水注满;如此操作t次后,容器里剩余的纯酒精为b升,试用含有a、b、t的式子表示x。
三、小结:对数换底公式:
四、作业

扩展阅读

高一数学对数的换底公式教案21


第三课时对数的换底公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并能解决有关的化简、求值、证明问题。
2.培养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换底公式及推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不是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对数如何运算?
2.能否通过转化,将一般对数化为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
二、学生活动:
1.验证换底公式.
2.推导和证明换底公式.
3.应用换底公式.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换底公式.
2)介绍换底公式的含义及应用.
3)指导学生推导换底公式.
探究:
(1)对数换底公式:(a0,a1,m0,m1,N0)
(2)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
②(a,b0且均不为1).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教材P61例6)试用常用对数表示.

例2.(教材P61例7)求的值.

例3.(教材61例8)

例4.(教材62例9)

例5.已知3=a,7=b,用a,b表示56

例6.计算:①②

2.练习:
P63(练习)1,2,3,4.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换底公式及其推论.
六、课外作业:P64习题6,7,8.
补充:1.设,且.(1)求证:;(2)比较的大小.
2.已知,求.

《苏格拉底之死》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苏格拉底之死》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格拉底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和主要学说,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教学重点】
1、了解苏格拉底的人生轨迹和主要学说,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教学难点】
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药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毫无疑问,他是雅典的一个著名人物,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卷帙浩繁的记述文字。柏拉图除了是哲学家,还是一个具有伟大天才与魅力而又富于想象的作家。没有一个人会设想,就连柏拉图本人也并不认真地认为,他的《对话录》里的那些谈话是真像他所记录的那样子进行的。但无论如何,在早期的对话里,谈话是十分自然的,而且人物也是十分令人信服的。正是由于作为小说家的柏拉图的优异性,才使人要怀疑作为历史学家的柏拉图。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个极其有趣的人物,是一个远非大多数人所能创作出来的人物;但是柏拉图却是能够创作出他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苏格拉底之死》这篇课文,既要了解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又要注意文学性传记的特点。
二、简介作者
柏拉图是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柏拉图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青年时期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接触到当时的各种思潮。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跟他学习了10年,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的死给柏拉图以沉重的打击,他同自己的老师一样,反对民主政治,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和他身份相符的事,农民只管种田,手工业者只管做工,商人只管做生意,平民不能参与国家大事。苏格拉底的死更加深了他对平民政体的成见。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请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荒唐?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待下去了。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他边考察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一边教学,一边写作。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要求学生不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而要生活在头脑所形成的观念世界里。他形象地说:“画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柏拉图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学园里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他的学园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柏拉图这位开山鼻祖。
三、简介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约前469一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雅典。早年随父亲雕刻,后专事伦理哲学探索。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对以后的哲学发展影响臣大。认为天地万物,生存毁灭,皆出于神意。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认识普遍的道德规范。倡导“知德合一”说,认为“美德即知识”,“作恶即无知”,鼓吹灵魂不灭和灵魂轮回。一生自奉俭约,广招弟子,不收学费。好在街头与人辩论伦理道德等问题,公开反对奴隶主民主制,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公元前399年以“传播异端”和“腐蚀青年”罪被判处死刑,从容饮鸩而亡。他在法庭上慷慨陈词,锋芒毕露。或自辩无罪,或反诘原告,或抨击当局,或直抒人生哲学。辩词由其弟子柏拉图编撰成文。青少年时代,他曾跟随其父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主,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他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酷暑严寒,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他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错误的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性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他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此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后来,“三十僭主”的统治被推翻丁,民主派重掌政权。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判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拼命劝他逃走,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老人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基于两个理由被处死刑的:一个是他不信仰城邦的神,只信仰自己的神;另一个是他腐蚀或者败坏青年。起诉他的人是三个希腊城邦的公民,而审判他的是由501个雅典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法院,这是一种按照民主方式组成的法院。他为什么被判处死刑后放弃了越狱逃走的机会而主动地选择了死亡呢?“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惟有神知道。”苏格拉底死前的名言预示了他的死亡的全部意义,死亡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正如他所说的:“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四、快速默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选自《斐多》一文。《斐多》描述苏格拉底就义之日,与门徒就正义与死亡以及灵魂不朽所作的讨论。作为一个“修养道德,寻求智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自己的灵魂放心无虑,他相信,人要有良知,要对自己负责,智慧和信念的力量足以战胜死亡,所以他坦然赴死,坚信自己的灵魂将有一个宁静的归宿。而他的弟子和朋友为即将失去一个最好的引导者而痛心哭泣。
五、自主探究
请学生谈谈文中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用自己的话复述这篇课文。
六、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指导学生自读“相关链接”中的《(斐多)杨(绛)译本序言》,结合课文对苏格拉底服毒就死前心态和情绪的描与,请学生谈谈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感想或做出评价。
明确:服毒就死时的苏格拉底非常平静,并劝慰那些伤心哭泣的学生。这种行为有异常人,因信念选择死亡,其意义影响深远。面对死亡保持平静,使得狱卒也表示敬佩,这种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力量来自哲学。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会和宇宙的义理定律,所以,哲学是幸福、快乐不会枯竭的源泉,因此能战胜死亡。民主的法庭判苏格拉底死,民主的不一定是智慧的,就像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苏格拉底从尊重法律的角度出发,泰然领死。他相信灵魂不死,可以无惧死亡。至今这还是西方的道德准则。虽然与我们的认识有不同之处,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另一种文明。
七、引申思考
文中有很多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更有感染力。作为传记,这些描写是确有其事,还是作者的合理推测和主观安排?
阅读“相关链接”中的《传记中的艺术创作》,请学生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举一个例子来证明。
明确:传记文学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特征。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允许有艺术创作,否则,作品味同嚼蜡,就失去了文学的特质。柏拉图运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叙苏格拉底人生的最后一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中有合理的艺术创作。
八、布置作业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谁对你影响最大?他(她)的哪件事,哪些话,与之有关的哪幕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模仿本篇课文,写一篇回忆录,写写这个人。

诱导公式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诱导公式”,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十三教时
教材:诱导公式(3)——综合练习
目的:通过复习与练习,要求学生能更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
过程:
一、复习:诱导公式
二、例一、计算:sin315sin(480)+cos(330)
解:原式=sin(36045)+sin(360+120)+cos(360+30)
=sin45+sin60+cos30=
小结:应用诱导公式化简三角函数的一般步骤:
1用“”公式化为正角的三角函数
2用“2k+”公式化为[0,2]角的三角函数
3用“±”或“2”公式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
例二、已知
解:
小结:此类角变换应熟悉
例三、求证:
证:若k是偶数,即k=2n(nZ)则:
若k是奇数,即k=2n+1(nZ)则:
∴原式成立
小结:注意讨论
例四、已知方程sin(3)=2cos(4),求的值。

解:∵sin(3)=2cos(4)∴sin(3)=2cos(4)
∴sin()=2cos()∴sin=2cos且cos0

例五、已知
解:由题设:
由此:当a0时,tan0,cos0,为第二象限角,
当a=0时,tan=0,=k,∴cos=±1,
∵∴cos=1,
综上所述:
例六、若关于x的方程2cos2(+x)sinx+a=0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原方程变形为:2cos2xsinx+a=0即22sin2xsinx+a=0

∵1≤sinx≤1
∴;
∴a的取值范围是[]
三、作业:P1085—8

引导公式


引导公式2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课题引导公式2
授课时间撰写人时间
学习重点掌握角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及其探求思路

学习难点角的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

学习目标
1.掌握-α、+α两组诱导公式;
2.能熟练运用六组诱导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复习1:写出关于2kπ+α、π+α、-α、π-α的四组诱导公式.

复习2:推导2π-α的诱导公式.

问题:①-α的终边与α的终边有何关系?关于直线对称

②根据终边的对称关系,你可得到关于-α的诱导公式吗?

新知:诱导公式(五).
,.

六组诱导公式的记忆.
六组诱导公式都可统一为“”的形式,记忆的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符号看象限是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典型例题

二师生互动
例1求证:(1);
(2).
变式:(1);
(2).

小结:体会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2已知,计算:
(1);(2).

化简:
(1);

三巩固练习
1.若,则=().
A.B.C.D.
2.若,则().
A.B.C.D.
3.化简=().
A.B.
C.B.
4.=.
5.若,则.

四课后反思

五课后巩固练习
1.化简:(k∈Z).

2.已知,求的值.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5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