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三十三学时:14.1.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学习目标: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算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探索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法则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
(一)回顾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二)学生动手,探究新课
1.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2)(a2+ab)÷a(3)(4x2y+2xy2)÷2xy.

2.提问: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三)总结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___________,再把所得的商______
2.本质: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成______________
四、精讲精练
例:(1)(12a3-6a2+3a)÷3a;(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4)(-6a3b3+8a2b4+10a2b3+2ab2)÷(-2ab2)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
1、单项式的除法法则
2、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应注意:
A、系数先相除,把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系数,运算过程中注意单项式的系数饱含它前面的符号
B、把同底数幂相除,所得结果作为商的因式,由于目前只研究整除的情况,所以被除式中某一字母的指数不小于除式中同一字母的指数;
C、被除式单独有的字母及其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不要遗漏;
D、要注意运算顺序,有乘方要先做乘方,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E、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
第三十四学时:14.2.1平方差公式
一、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

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2)(m+2)(m-2)

(3)(2x+1)(2x-1)(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2)(b+2a)(2a-b)(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2)(y+2)(y-2)-(y-1)(y+5)
随堂练习
计算:
(1)(a+b)(-b+a)(2)(-a-b)(a-b)(3)(3a+2b)(3a-2b)

(4)(a5-b2)(a5+b2)(5)(a+2b+2c)(a+2b-2c)(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第三十五学时:4.2.2.完全平方公式(一)
一、学习目标: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难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Ⅱ.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2)(m+2)2=_______;
(3)(p-1)2=(p-1)(p-1)=________;(4)(m-2)2=________;
(5)(a+b)2=________;(6)(a-b)2=________.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这两个数的积的二倍的2倍.
(a+b)2=a2+2ab+b2(a-b)2=a2-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2)(y-)2(3)(-a-b)2(4)(b-a)2
例2、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2)992
随堂练习
第三十六学时:14.2.2完全平方公式(二)
一、学习目标: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难点: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2)4-(5+2)(3)a+(b+c)(4)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
1.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2)a-b+c=a-()
(3)a-b-c=a-()(4)a+b+c=a-()
2.判断下列运算是否正确.
(1)2a-b-=2a-(b-)(2)m-3n+2a-b=m+(3n+2a-b)

(3)2x-3y+2=-(2x+3y-2)(4)a-2b-4c+5=(a-2b)-(4c+5)
添括号法则:添上一个正括号,扩到括号里的不变号,添上一个负括号,扩到括号里的要变号。
五、精讲精练
例: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2)(a+b+c)2
(3)(x+3)2-x2(4)(x+5)2-(x-2)(x-3)
随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五、小结:去括号法则
六、作业:教科书习题
第三十七学时:14.3.1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难点: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三、合作学习:
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
既ma+mb+mc=m(a+b+c)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四、精讲精练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2)7x2-21x;(3)8a3b2-12ab3c+abc(4)-24x3-12x2+28x.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x-y)+b(y-x);(2)6(m-n)3-12(n-m)2.
(3)a(x-3)+2b(x-3)

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如8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___________的.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1)ma+mb2)4kx-8ky(3)5y3+20y2(4)a2b-2ab2+ab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8x-72(2)a2b-5ab
(3)4m3-6m2(4)a2b-5ab+9b
(5)(p-q)2+(q-p)3(6)3m(x-y)-2(y-x)2
五、小结:
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首先找各项系数的大公约数,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小的.
注意:(a-b)2=(b-a)2
六、作业1、教科书习题
2、已知2x-y=1/3,xy=2,求2x4y3-x3y43、(-2)2012+(-2)2013

4、已知a-2b=2,,4-5b=6,求3a(a-2b)2-5(2b-a)3

第三十八学时:14.3.2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第三十九学时:14.3.2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使学生学习多步骤,多方法的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多步骤、多方法分解因式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多项式特点,恰当安排步骤,恰当地选用不同方法分解因式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讲授新课
1.推导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公式以及公式的特点.
将完全平方公式倒写:
a2+2ab+b2=(a+b)2;
a2-2ab+b2=(a-b)2.
凡具备这些特点的三项式,就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将它写成平方形式,便实现了因式分解
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练一练.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1)a2-4a+4;(2)x2+4x+4y2;

(3)4a2+2ab+b2;(4)a2-ab+b2;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1)x2+14x+49;(2)(m+n)2-6(m+n)+9.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2)-x2-4y2+4xy.

课堂练习:教科书练习
补充练习: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y)2+6(x+y)+9;(2)4(2a+b)2-12(2a+b)+9;

五、小结: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六、作业:1、
2、分解因式:
X2-4x+42x2-4x+2(x2+y2)2-8(x2+y2)+16(x2+y2)2-4x2y2

45ab2-20a-a+a3a-ab2a4-1(a2+1)2-4(a2+1)+4

第四十学时:15.1.1从分数到分式
一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阅读教材
二、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2、表示÷的商,可以表示为.
3、长方形的面积为10,长为7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
4、把体积为20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
◆◆分式和整式统称有理式◆◆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由于除数不能为0,故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即当B≠0时,分式才有意义.分子分母相等时分式的值为1、分子分母互为相反数时分式的值为-1.
1、当x时,分式有意义;
2、当x时,分式有意义;
3、当b时,分式有意义;
4、当x、y满足时,分式有意义;
四、课堂测控:
1、下列各式,,,,,,,,x+y,,,,,0中,
是分式的有;
是整式的有;
是有理式的有

3、下列各式中,无论x取何值,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A.B.C.D.

4、当x时,分式的值为零

5、当x时,分式的值为1;当x时,分式的值为-1.

第四十一学时:§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即或(C≠0)
2、填空:⑴;
⑵;(b≠0)
3、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经过约分后的分式,其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像这样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将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⑴⑵⑶
四、课堂测控: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2.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1)=;(2)=;(3)=.
分式的基本性质为:.
3、填空:①②

③④
4、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第四十二学时:§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几个分式化为分母相同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2、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找出:
①与的最简公分母是;②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③与最简公分母是;④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一般是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通分:⑴与⑵,
2、通分:⑴与;★⑵,.

四、课堂测控:
1、分式和的最简公分母是.分式和的最简公分母是.
2、化简:
3、分式,,,中已为最简分式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化简分式的结果为()
A、B、C、D、
5、若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x与y同时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2倍B、缩小2倍C、不变D、是原来的2倍
6、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分子、分母应乘以()
A、10B、9C、45D、90
7、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整数,正确的是()
A、B、C、D、
8、通分:
⑴与⑵与

第四十三学时§16.2.1分式的乘除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观察下列算式:
⑴⑵
请写出分数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子乘以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于分数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子乘以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分式乘方:即分式乘方,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
⑴;⑵
2、计算:
⑴;⑵.

4、计算:⑴⑵

四、课堂测控:
1、计算:

第四十四学时:§16.2.2分式的加减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填空:
①与的相同,称为分数,+=,法则是;
②与的不同,称为分数,+=,运算方法为;
2、与的相同,称为分式;与的不同,称为分式.
3、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似
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把分子;

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

4.,的最简公分母是.
5、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代数式: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⑴+⑵-⑶+

2、计算:⑴⑵+
⑶⑷++
3、计算:

四、课堂测控:

3、计算:⑴⑵
第四十五学时:§16.2.3整数指数幂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回顾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
⑴同底数幂相乘:.⑵幂的乘方:.
⑶同底数幂相除:.⑷积的乘方:.
⑸.⑹当a时,.
2、根据你的预习和理解填空:
3、一般地,当n是正整数时,

4、归纳:1题中的各性质,对于m,n可以是任意整数,均成立.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⑴⑵

2、计算:⑴⑵JAb88.CoM

四、课堂测控:
1、填空:
⑴;.⑵;.
⑶;.⑷;(b≠0).

2、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米,把1纳米的物体放到乒乓球上,如同将乒乓球放到地球上,1立方毫米的空间可以放个1立方纳米的物体,(物体间的间隙忽略不计).

3、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0.000000001=;②0.0012=;
③0.000000345=;④-0.0003=;
⑤0.0000000108=;⑥5640000000=;
4、计算:
⑴⑵⑶
5、计算:
⑴⑵

第四十六学时§16.3-1分式方程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1、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0千米所用时间为小时.
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可得到方程:

方程①的分母含有未知数,像这样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我们以前学习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正式方程.
其具体做法是:去分母、解整式方程、检验.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试解分式方程:
⑴⑵
解:方程两边同乘得:解:方程两边同乘得:
去括号得:
移项并合并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经检验:不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无解

分式方程为什么必须检验?如何检验?
.
2、解分式方程
⑴⑵

四、课堂测控:
1、下列哪些是分式方程?
⑴;⑵;⑶;
⑷;⑸;⑹.
2、解下列分式方程:

第四十七学时:§16.3-2分式方程自主合作学习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
独立完成下列预习作业:
问题: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分析: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若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则甲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乙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两队半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解: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则有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得:
解得:x=
经检验:x=符合题设条件.
∴队施工速度快.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一项工程要在限定期内完成,如果第一组单独做,恰好按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第二组单独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才能完成;如果两组合做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四、课堂测控:(小试身手)
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1.1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
⑴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⑵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
⑶若甲、乙两队合做4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
列: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解:认真仔细;
验:检验方程和题意;
答:完整作答.

扩展阅读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13.1平方根(34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
2、理解平方与开平方是互为逆运算。
3、会求一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自学指导:
认真学习课本68—71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中被开方数a的范围怎样。0的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2、完成例1,注意例1的书写格式。
3、学习例3的内容,注意与7是怎样比较的。
4、自学后完成展示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展示内容:
1、∵=∴4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的算术平方根是即
2、∵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是,
∴2的算术平方根是
∵4的算术平方根是2,
∴=
3、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0.0025⑵121⑶⑷⑸7

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3)

5、计算下列各式:

6、求下列各等式中的正数x
(1)=169(2)4—121=0

7、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12(2)与0.5

13.3平方根(35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
2、了解开平方的定义
3、掌握平方根的性质
二、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72-74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有__个,平方根有__个,并且互为____,0的平方根是___。
2、负数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
3、注意根号前的符号
4、自学20分钟后,进行展示活动
三、展示内容
1、填表:
X8-8-
1210.360
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3)±(4)-
3、平方根起源于正方形的面积,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A,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2)是的一个平方根()
(3)的平方根是-4()
(4)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
5、下列各式是否有意义,为什么?
(1)-(2)(3)(4)
6、求下列各式的x的值:
13.2立方根(36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立方与开立方是互为逆运算。
2、独立完成77页探究内容,组内合作交流,归纳出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的特点。
3、理解与—的相等关系。
4、自学后完成展示内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展示内容:
1、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或。
2、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与
互为逆运算。
3、正数的立方根是数,负数的立方根是数,0的立方根是。
4、符号中,3是,中的不能省略。
5、—
6、课本79页练习1、3、4题.

7、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8(2)(3)±125
13.3实数(37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学习重点:理解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一、学前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小数或________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______小数或____________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_____根和______根都是____________小数,____________小数又叫无理数,也是无理数
结论: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实数
你能举出一些无理数吗?
2、试一试把实数分类

3、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1)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的坐标是多少?
从图中可以看出OO′的长时这个圆的周长______,点O′的坐标是_______
这样,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总结①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___
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__________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__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__________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②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______
4、讨论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吗?

总结数的相反数是______,这里表示任意____________。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
三、学以致用
例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0B.C.D.
3、的相反数是,绝对值
4、绝对值等于的数是,的平方是
5、

6、求绝对值

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6.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二、填空1、
2、

3、比较大小
4、_________
四、总结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无理数的特征:
1.圆周率及一些含有的数
2.开不尽方的数
3.有一定的规律,但循环的无限小数
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五、自我测试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整数集合{}分数集合{}
实数集合{}
2、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A.B.C.D.
3、已知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⑴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⑵有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⑶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⑷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4、若实数满足,则()
A.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⑴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无理数⑵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⑶不存在与本身的算术平方根相等的数⑷比正实数小的数都是负实数
⑸非负实数中最小的数是0
A.2个B.3个C.4个D.5个
6、⑴的相反数是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
⑵⑶若,则_________
⑷_______7、是实数,则_____
13.3实数(38课时)
1、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
2、明确有理数与实数的对比
一、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84-96页内容
1、回顾复习有理数的绝对值
2、小组交流课本84戊思考题,归纳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结果
3、明白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在进行实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
二、展示内容
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2)-3.14(3)一

2、||=___;若|a|=,则a=___.
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课题:实数复习(39课时)
一、知识结构
乘方开方
二、知识回顾
算术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定义:
平方根的性质:
立方根的定义:
立方根的性质:
练习:1、—8是的平方根;64的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的平方根是。
2、大于而小于的所有整数为
几个基本公式:(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
=;==;=;=
练习:;

无理数的定义:
实数的定义:
实数与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2.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3.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6.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反过来,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2、把下列各数中,有理数为;无理数为
(相邻两个3之间的7逐渐加1个)
三、知识巩固1、取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1):;(2):;(3):
2、

四、知识提高
1、已知,,(1);(2);
(3)0.03的平方根约为;(4)若,则
练习:已知,,,求(1);
(2)3000的立方根约为;(3),则
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位置如图所示,

试化简:(1)(2)

4、已知的小数部分为,的小数部分为,则
五、当堂反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平方根是B、表示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C、任何数都有平方根D、一定没有平方根
2、若,则
3、若,则的取值范围是;,则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求的平方根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满足,求三角形的周长

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和,求这个数

(选作)1、若为实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B、
C、D、
2、已知,求的值。

第十三章实数复习(40课时)
一.典例分析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只填序号):
①3.14②③④⑤0⑥⑦⑧0.15
有理数集合:{…}正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负数集合{…}
分数集合:{…}
【例2】计算:(1)(2)

二、检测:
1.25的平方根是()
A、5B、-5C、±5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D、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与B、-2与C、-2与D、与2
4.在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B、3C、4D、5
5.满足的整数是()
A、B、C、D、
6.当的值为最小值时,的取值为()
A、-1B、0C、D、1
7.如图,线段、,那么,线段EF的长度为()
A、B、C、D、
8.的平方根是,64的立方根是,则的值为()
A、3B、7C、3或7D、1或7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实数是。
10.化简:。
11.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125的立方根是。
12.估计的大小约等于或(误差小于1)。
13.若,则=。
14.比较下列实数的大小(在填上、或=)
①;②;③。
15.计算(1)(2)

16.若x、y都是实数,且y=求x+y的值。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4.1.1变量(41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来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学习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
学习难点:较复杂问题中常量与变量的识别
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问题一: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t/时12345t
s/千米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这个问题反映了匀速行驶的汽车所行驶的路程____随行驶时间___的变化过程.
二,深入探究,得出结论
(一)问题探究:
问题二: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午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售出票数(张)早场150午场206晚场310x
收入y(元)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y:y=______,x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票房收入_________随售票张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三: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设重物质量为mkg,受力后的弹簧长度为Lcm.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所挂重物(kg)12345m
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L:L=____________,m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_________随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四: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30cm2呢?怎样用含有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用含的式子表示)
面积s(cm2)102030s
半径r(cm)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s的式子表示r.r=_________,s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____随___的变化过程.
问题五: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矩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长x(m)432.52x
另一边长(m)
面积s(m2)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__.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
3.试用含x的式子表示s.S=__________________,x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问题反映了矩形的____随___的变化过程.
小结:以上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类似的问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有些量的数值是始终不变的。
(二)得出结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___;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___;
三、课堂小结,回顾反思
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收获!
四、课堂检测,及时反馈
1.小军用50元钱去买单价是8元的笔记本,则他剩余的钱Q(元)与他买这种笔记本的本数x之间的关系是()
A.Q=8xB.Q=8x-50C.Q=50-8xD.Q=8x+50
2.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时)与他的速度v(千米/时)满足vt=S,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S是变量B.t是变量C.v是变量D.S是常量
3.在一个变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的量是变量,________________的量是常量.
4.某种报纸的价格是每份0.4元,买x份报纸的总价为y元,先填写下表,再用含x的式子表示y.
份数/份1234567100
价钱/元
x与y之间的关系是y=_____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常量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
5.长方形相邻两边长分别为x、y,面积为30,则用含x的式子表示y为:y=_______,则这个问题中,___________常量;_________是变量.
6.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关系式,并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1)用20cm的铁丝所围的长方形的长x(cm)与面积S(cm2)的关系.

(2)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α与另一个锐角β之间的关系.

(3)一盛满30吨水的水箱,每小时流出0.5吨水,试用流水时间t(小时)表示水箱中的剩水量y(吨).

14.1.2函数及其图象(42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道函数图象的意义;
(二)能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会列表、描点、连线;
(三)能从图象上由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函数的近似值。
【学习重难点】:
认识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简单的函数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
【自学指导】:
一、学生看P99---P104并思考一下问题:
a)什么是函数图像?(函数的图象是由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组成,图象上的每一点坐标(x,y)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即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b)如何作函数图像?具体步骤有哪些?
c)如何判定一个图像是函数图像,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d)有哪些方法表示函数关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二,自学检测:
1.图17—4是北京市某日的气温变化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信息,例如:
(1)这天2时的气温是4℃;
(2)这天的最高气温为11.8℃;
(3)这天的最低气温是1.8℃;
(4)这一天中,从凌晨4时到14时气温在逐渐升高.
除以上4条信息外,请你从图中再写出4条信息来.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腰△ABC的周长为10cm,底边BC的长为ycm,腰AB的长为xcm.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求x的取值范围
(3)求y的取值范围(4)画出函数的图象
三、师生共同探讨,总结: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
函数的图象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x,y)代表了该函数关系的
一对对应值。
1、读懂横、纵坐标分别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读懂两个量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
1.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
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
2.用列表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
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些性质,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形象化。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
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要根据不同问题与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数学或其他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有时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象。
四、例题讲解:
P101例2,例3
五、提高练习:
1.若点p在第二象限,且p点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1,则p点的坐标是()A.(-1,)B.(-,1)C.(,-1)D.(1,-)
2.下列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选取错误的是()
A.中,x取全体实数B.中,
C.中,D.中,
六、作业与学后反思:
1.(常州市,2000)小明的父亲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
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里.图中表示小明的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2.某运动员将高尔夫球击出,描绘高尔夫球击出后离原处的距离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可能为().
3.飞机起飞后所到达的高度与时间有关,描绘这一关系的图像可能为().
4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示,如图,请结合图形和数据回答问题:
(1)这是一次米赛跑;(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
(4)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米。
数形结合是研究函数图像性质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学会作图及其重要,特别是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往往对书本上所概括出来的性质不容易记住,所以通过直观图像去做有关习题应是首选方法。但以往比较偏重于结论得出与应用,忽视在整章教学中应始终提倡学生数形结合,导致学生对有关的结论死记硬背,缺乏理解,张冠李戴,而且后期学生对作图不熟悉,造成学习上困难

14.2.1正比例函数(43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特征
2、能够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能够判断两个变量是否能够构成正比例函数关系
4、能够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正比例函数性质
【课前准备】
1、还记得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吗?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本110—111页,完成课本111页的“思考”,试着写出函数解析式:
⑴;⑵;⑶;⑷。
【学习流程】
一、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观察“思考”中所得的四个函数;
(1)观察这些函数关系式,这些函数都是常数与自变量的形式,
(2)一般地,形如()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叫做。
思考:为什么强调K是常数,K≠0?

(3)、列举日常生活中正比例函数的模型,你知道多少?

练一练
(1)、下列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①y=②y=③y=-+1④y=2x⑤y=x+1⑥y=(a+1)x+2
(2)、若y=5x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
(3)、若y=(m-2)x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__.
二、正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与性质
(一)、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2x(2)、y=-2x
解:(1)列表得:解:(1)列表得:
…-3-2-10123…
y=2x……
x…-3-2-10123…
y=2x……

(2)描点、连线:(2)描点、连线:
(3)、y=0.5x(4)、y=-0.5x
解:(1)列表得:解:(1)列表得:
…-3-2-10123…
y=2x……
x…-3-2-10123…
y=2x……

(2)描点、连线:(2)描点、连线:
(二)、活动二:观察上题画函数,完成下列问题
(1)正比例函数是一条,它一定经过。
(2)因为过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我们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时,只需确定两点,通常是(,)和(,)
(3)当k0时,直线经过象限,随的增大而
当k〈0时,直线经过象限,随的减小而
板块三、知识升华
既然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最少几个点就可以画出这条直线?怎样画最简单?
试一试:用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1)、y=-3x(2)y=x
解:(1)当x=_____时,y=_____,解:
当x=_____时,y=_____,
取点_______和_________,
(2)描点、连线得:

收获乐园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在小组内交流。

随堂练习
1、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函数。
2、圆的面积y(cm)与它的半径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y是x的_______函数。
3、函数y=kx(k≠0)的图像过P(-3,7),则k=____,图像过_____象限。
4、y=,y=,y=3x+9,y=2x中,正比例函数是____________.
5、在函数y=2x的自变量中任意取两个点x,x,若x<x,则对应的函数值y与y的大小关系是y___y.
6、表示函数y=-kx(k<0)的图像是()。

ABCD
7、若y与x-1成正比例,x=8时,y=6。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分别求出x=4和x=-3时的值

8、若y=y+y,y与x成正比例,y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0,当x=-3时,y=4。求当x=3时的函数值。
讨论交流
问题:观察并比较:
1、两个函数图家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和变化规律

2、正比例函数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其变化规律是否与有关?

三、巩固提升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2、(1)若是正比例函数,则=
(2)若函数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则=
3、已知函数是关于的正比例函数
(!)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它的图象
(3)若它的图象有两点,当时,试比较的大小

四.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课题:2.2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1)(44课时)
编写审核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
2、会根据数量关系,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会求一次函数的值。
能力目标:应用函数的思想观察现实世界中的函数关系
情感目标:形成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习惯,探索创新,感受成功的乐趣。
学习重点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学习难点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一.独立思考,复习反馈
(一)说一说: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判断方法
(二)填一填;
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km)与汽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一颗树现在高60cm,每个月长高2cm,x月之后这棵树的高度为hcm,则h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开始行驶时,邮箱内有油5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邮箱内剩余油量Q(升)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在Rt△ABC中,∠C=90°,设∠A=x°,∠B=y°,则y关于x的解析式为_______.
二.师生合作,共探新知
(一)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1.比较下列各函数解析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特征:(1)等号两边的代数式都是();
(2)自变量的次数是()。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和常数项的值各为多少?(1)(2)(3)4)(5)(6)y=x
4.反思:(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2)正比例函数与小学学的“两个量成正比”的联系与区别;
(二)理解一次函数y=kx=b(k0)的特征
已知一次函数y=1.6x+5
1、填表:
X-2-101234……
Y……

2.填空:观察上表发现:当自变量x的值每增加1时,函数值y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结论: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k0)自变量的值每增加1时,函数值都_________,这说明一次函数的函数值是随着自变量_________。
(三)一次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1)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k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怎样的?
(2)学案开头4个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又是怎样的?请说出来.
三生生合作,巩固新知:
例1:一辆公共汽车在加油前油箱里还剩8L汽油,已知加油枪的流量为12L/min,若加油时间为x(min),
1)请写出此时油箱中的油量y(L)与x(min)的函数关系式;
2)若加油5min,则油箱中有多少升汽油?

例2:为了圆满完成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传递,奥运火炬手们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营地出发向峰顶发起冲击。已知奥运火炬手们出发地的气温为1C,当他们向上冲击时,海拔每升高1km,气温则下降6C,
(1)你能用解析式表示他们所在位置的温度y与向上登山的高度x之间的关系吗?
(2)若火炬手们向上登高了0.2km,则他们所在位置的温度为多少?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2、能根据已知简单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当堂检测,效果评价: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y=x-6;②y=;③y=;④y=7-x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写出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属于一次函数,其中哪些又属于正比例函数?
(1)面积为10cm2的三角形的底a(cm)与这边上的高h(cm);

(2)一边长为8(cm)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L(cm)与另一边长b(cm);

(3)食堂原有煤120吨,每天要用去5吨,x天后还剩下煤y吨;

(4)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行驶的路程s(千米)和时间t(小时).

(5)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式;

(6)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

(7)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为y(厘米)
六.作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
(C)正比例函数是特定的一次函数(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2、已知函数y=(2-m)x+2m-3.求当m为何值时,
(1)此函数为一次函数?
(2)此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3、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
(1)求小球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它是一次函数吗?
(2)求第2.5秒时小球的速度?

4.一种移动通讯服务的收费标准为:每月基本服务费为30元,每月免费通话时间为120分,以后每分收费0.4元。
(1)写出每月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x(x>120)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每月通话时间为100分,200分的话费。

思考题:
某种气体在0℃时的体积为100L,温度每升高1℃,它的体积增加0.37L。
(1)写出气体体积V(L)与温度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温度为30℃时气体的体积。
(3)当气体的体积为107.4L时,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课题:14.2.2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2)(45课时)
【学习目标】:本节课通过两个例题探索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发展抽象的数学思维.能用“两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理解直线y=kx+b(k、b是常数,k≠0)常数k和b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回顾交流,揭示课题
【复习提问】
一次函数的概念
二、范例点击,实践操作
你们知道一次函数是什么形状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做,看一看。
【例2】画出函数y=-6x,y=-6x+5,y=-6x-5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

【思考】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
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并且倾斜程度;函数y=-6x的图象经过(0,0);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点是,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的;比较三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这是为什么?
【猜想】联系上面例2,考虑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有什么关系?
归纳平移法则: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平移;当b0时,向平移).
对于一次函数y=kx+b(其中k)b为常数,k≠0)的图象——直线,你认为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

三、合作学习,操作观察
例2: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在练习本中完成)
(1)(2)(3)(4)
分析:由于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所以只要确定两个点就能画出它,一般选取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
(1)(2)(3)(4)
※观察上面四个图像,(1)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2)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3)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4)经过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_。
1、由此可以得到直线中,k,b的取值决定直线的位置:
(1)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2)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3)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4)直线经过___________象限;
2、一次函数的性质:
(1)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这时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
(2)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这时函数的图像从左到右_______;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一次函数y=kx+b图象的画法:在y轴上取(0,b)在x轴上取点(-,0),过这两点的直线即所求图象.
2.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五、练习
1、一次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想象限D、第四象限
2、已知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也不经过原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
3、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A、B、C、D、
4、对于一次函数,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的取值范围是()
A、B、C、D、
5、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
A、(3,5)B、(-2,3)C、(2,7)D、(4、10)
6、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7、一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k_______,
b_______,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
8、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___________象限,
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第6题)
9、已知点(-1,a)、(2,b)在直线上,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
10、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_________;图像经过__________象限,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
1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1),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图像(1)不经过第二象限,(2)经过点(2,-5),请写出一个同时满足(1)和(2)这两个条件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
13.y=3x与y=3x-3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位置关系是()
A.相交B.互相垂直C.平行D.无法确定
14.在函数y=kx+3中,当k取不同的非零实数时,就得到不同的直线,那么这些直线必定()
A、交于同一个点B、互相平行
C、有无数个不同的交点D、交点的个数与k的具体取值有关
15.函数y=3x+b,当b取一系列不同的数值时,它们图象的共同点是()
A、交于同一个点B、互相平行
C有无数个不同的交点D、交点个数的与b的具体取值有关

课题:14.2.2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3)(46课时)
一、【学习目标】:本节课主要探究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介绍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二、学习过程:
例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5)与(2,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b的值,从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k,b。
解:∵一次函数经过点(3,5)与(2,3)

解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
像例1这样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
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练习:
1、已知一次函数,当x=5时,y=4,
(1)求这个一次函数。(2)求当时,函数y的值。

2、已知直线经过点(9,0)和点(24,20),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3、已知弹簧的长度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例2:地表以下岩层的温度t(℃)随着所处的深度h(千米)的变化而变化,t与h之间在一定范围内近似地成一次函数关系。
深度(千米)……246……
温度(℃)……90160300……

1、根据上表,求t(℃)与h(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岩层温度达到1700℃时,岩层所处的深度为多少千米?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根据已知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具体步骤如下:
1.设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其中包括未知的系数(需要确定这些系数,因此叫做待定系数).
2.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能是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形式给出)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有几个待定系数,就要有几个方程)
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四、练习
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1),且与直线y=2x-3平行,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1B.y=2x+3C.y=2x-1D.y=-2x-5
2.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x=1时,y=2,且它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3,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A.0≤x≤3B.-3≤x≤0C.-3≤x≤3D.不能确定

3、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某研究表明,一般人的身高h时指距d的一次函数,下表中是测得的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
指距d(cm)20212223
身高h(cm)160169178187
求出h与d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某人身高为196cm,则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为多少?

4.若一次函数y=bx+2的图象经过点A(-1,1),则b=__________.

14.2.2一次函数应用(4)(47课时)
[学习目标]:会根据题意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能利用分段函数图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重点]:分段函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多变量问题的解决
[难点]:数学建模的过程、思想、方法的领会
一、自学引入:小明家距学校3千米,星期一早上,小明步行按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去学校,行走1千米时,遇到学校送学生的班车,小明乘坐班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直达学校,则小明上学的行程s关于行驶时间的函数的图像大致是下图中的()
小明运动的路程图像又是什么函数的图像呢?这种函数的解析式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二、探索新知:看书的例5,完成问题
(1)填写下表:
(2)写出购买种子数量与付款金额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像。
设购买种子数量为x千克,付款金额为y元;当0≤x≤2时,y=______________
当x2时,y=_________________;y与x的函数解析式也可合起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函数图像
1、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y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这位农民自带的零钱时多少?(2)试求降价前y与之间的关系式.(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2、如图,折线ABC是在某市乘出租车所付车费y(元)与行车里程(km)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1)根据图象,写出当≥3时该图象的函数关系式;(2)某人乘坐2.5km,应付多少钱?(3)某人乘坐13km,应付多少钱?(4)若某人付车费30.8元,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三、运用新知: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出台了新的用水收费标准:①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②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元计算(不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某户居民某月用水立方米,水费为元,(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2)与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四、能力提升:如图点P按的顺序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边上运动,M是CD边上的中点.设点P经过的路程为自变量,APM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五、当堂反馈(基础题):1、书练习
2、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试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服药后2小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每毫升6微克(1000微克=毫克),接着逐渐减少,10小时时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3微克,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小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分别求出≤2和≥2时,y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4微克或4微克以上时,
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时间是多长?

3、某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L)与时间(min)之间的关系如折线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洗衣机的进水时间是多少分钟?清洗时洗衣机中的水量是多少升?(2)已知洗衣机的排水速度为每分钟19L,①求排水时,与之间的关系式.
②如果排水时间预定为2min,求排水2min时洗衣机中剩下的水量.

(提高题):北京某厂和上海某厂同时制成电子计算机若干台,北京厂可支援外地10台,上海厂可支援外地4台,现在决定给重庆8台,汉口6台.如果从北京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400元/台、800元/台,从上海运往汉口、重庆的运费分别是300元/台、500元/台.求:(1)写出总运输费用与北京运往重庆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总运费为8400元,上海运往汉口应是多少台?

课题:14.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48课时)
一.【使用说明】阅读教材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二.【学习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根据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问题。
2.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3.经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
【学习方法】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练习巩固
三、【自主学习】
1.一次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的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线y=kx+b与方程的联系。
4.想一想:如果y=-2x-5,那么当x取何值时,y=0?
5:已知y1=-x+3,y2=3x-4,当x取何值时y1=y2?
四、【合作探究】
利用图象求方程6x-3=x+2的解,并笔算验证。
解法一:由图可知直线y=5x-5与x轴交点为(1,
0),故可得x=1我们可以把方程6x-3=x+2看
作函数y=6x-3与函数图象上看出,直线y=6x-3与y=xy=x+2在何时两函数值相等,即可从两个+2的交点,交点的横坐标即是方程的解.
解法二:
由图象可以看出直线y=6x-3与y=x+2
交于点(1,3),所以x=1。
五、【课堂检测】
1.用函数图象解释方程2x-3=x-2.2.x+3=2x+1
2、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方程的解?

3..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体车主或一国有出租车公司其中一家签让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y1元,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费用是y2元,y1、y2分别是x之间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是多少元?

4.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m,哥哥每秒跑4m。列出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何时哥哥追上弟弟?
(2)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3)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4)谁先跑过20m?谁先跑过100m?

课题:§14.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49课时)
一、【使用说明】
阅读课本第13章第3节第二课时,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问题的转化关系.
2.学会用图象法求解不等式.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3.培养提高从不同方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解题思路,以便灵活运用知识.提高问题间互相转化的技能.
【学法指导】独立思考,实在不会再去问别人,不追求热闹,弄透才是根本
三、【自主学习】
1.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一,x取何值时,2x-5=0?
二,x取哪些值时,2x-50?
三,x取哪些值时,2x-50?
四,x取哪些值时,2x-53?
2、想一想:
如果y=-2x-5,那么当x取何值时,y0?
四、【合作探究】
1: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2: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方法一:原不等式可以化为3x-60,画出直线_____________的图象,可以看出,当x_________________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y=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将原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________________与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对于同一个x,直线_______________-上的点在直线_______________上的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
3:求当自变量x取值范围为什么时,函数y=2x+6的值满足以下条件?①y=0;②y0.
4:已知y1=-x+3,y2=3x-4,当x取何值时y1y2?
五、【当堂检测】
1.(1)当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足下列条件?①y=-7.②y2.(2)利用图象解出x:6x-4-x+2
2.A、B两个商场平时以同样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在春节期间让利酬宾.A商场所有商品8折出售,B商场消费金额超过200元后,可在这家商场7折购物.试问如何选择商场来购物更经济.
3、某商场计划投入一笔资金采购一批紧销商品,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月初出售,可获利15%,并可用本和利再投资其他商品,到月末又可获利10%;如果月末出售,可获利30%,但要付出仓储费用700元,请根据商场情况,如何购销获利较多?

2、某市电力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计算电费: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按每度0.57元计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度,前100度仍按原标准收费,超过部分按每度0.50元计费.
(1)设月用x度电时,应交电费y元,当x≤100和x100时,分别写出y(元)关于x(度)的函数关系式;
(2)小王家第一季度交纳电费情况如下:
月份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合计
交费金额76元63元45元6角184元6角
问:小王家第一季度用电多少度?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50课时)
【学习目标】
.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掌握用一次函数图像求方程组的解的方法。
【重点】
1.归纳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方法.
2.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案

【学法指导】
1.当天落实用20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探究课本P127-P128的内容,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相关知识】
1.对于方程3x+5y=8如何用x表示y?y=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的图象。

【预习自测】
1.是不是任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能转化为y=kx+b的形式呢?

2.在一次函数y=-x+上任取一点(x,y)
则x,y一定是方程3x+5y=8的解吗?为什么?
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习时间新知探究案(51课时)

☆探究点一

【例1】方程组

它可转化为两个一次函数{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y=-3/5x+8/5与y=2x-1的图象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是()是方程组的解吗?______

思考:是否任意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都是它们所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当自变量取何值时,函数y=-3/5x+8/5与y=2x-1的值相等?x=
这个函数值是多少?y=______

与方程组是同一个问题吗?

变式:1.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方程组的解?这些解是什么?
(1)(2)
总结:从函数的观点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
2.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当为何值时,两个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
探究点二
【例2】1、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0.1元分的价格按上网时间计费,方式B除收20元月基费外,再以0.05元分的价格上网时间计费,如何选择收费方式能使上网者更合算。
解法1:设上网时间为x分,若按方式A则收y=元;若按方式B则收
y=,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如图所示:

当0<x<400时,<
当x=400时,=
当0>400时,>
因此,当一个月内上网时间少于400分时,选择方式合算,
当一个月内上网时间等于400分时,选择方式,
当一个月内上网时间多于400分时,选择方式合算
解法二:
解:设上网时间为x分钟,方式B与方式A两种计费的差额为y元,则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
y=
化简:y=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计算出直线y=-0.05x+20与x轴交点为(,).
由图象可知:
当时,y0,即选方式省钱.
当时,y=0,即选方式A、B没有区别.
当时,y0,即选方式省钱.
变式:2、移动电话有下面两种计费方式
全球通神州行
月租费50元∕月0
本地通话费0.4元∕分0.6元∕分
1.分别写出两种通讯业务每月应缴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图像。
3.若每月平均通话时间为300分,你选择哪类通讯业务?
4.每月通话多长时间时,两种收费方式所缴话费相同?

规律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学习时间课后训练案(52课时)
1.利用函数解方程组:
2.求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坐标。你有哪些方法?;与同伴交流,

3.已知直线与直线的交点横坐标为2,求k的值和交点纵坐标.

4.(1)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乙两人骑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离A地的距离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t(时)的一次函数.1小时后乙距离A地80千米;2小时后甲距离A地30千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将相遇?

(2)求如下图所示的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要求结果为精确值).

第14章:一次函数复习导学案(53课时)
一、【使用说明】本节为复习第十三章而设计,见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h>0或b<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④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
⑤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
三、【自主学习】
1已知一次函数y=-2x-6。
(1)当x=-4时,则y=,当y=-2时,则x=;
(2)画出函数图象;
(3)不等式-2x-60解集是_____,不等式-2x-60解集是_____;
(4)函数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5)若直线y=3x+4和直线y=-2x-6交于点A,则点A的坐标______;
(6)如果y的取值范围-4≤y≤2,则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
(7)如果x的取值范围-3≤x≤3,则y的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
值是_______.
2。已知一次函数y=x+m和y=-x+n的图象交于点A(-2,0)且与y轴的交点分别为B、C两点,求△ABC的面积.
四、【合作探究】
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点(-1,-3).
(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此一次函数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以及该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3)若一条直线与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于(-2,a)点,且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是5,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4)求这两条直线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交x轴于点A(-6,0),交正比例函数于点B,若B点的横坐标是-2,△AOB的面积是6,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某单位要印刷产品说明书,甲印刷厂提出:每份说明书收1元印刷费,另收1500元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说明书收2.5元印刷费,不收制版费。
(1)分别写出两个印刷厂的收费y甲、y乙(元)与印刷数量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它们的图像;
(3)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印刷800份说明书时,选择哪家印刷厂比较合算?
②该单位准备拿出3000元用于印刷说明书,找哪家印刷厂印制的说明书多一些?
五、【课堂测试】
1、已知一次函数与,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可能是
ABCD

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A点,A点的坐标为与轴交于B点,B点的坐标为,O为原点,则的△AOB面积为;当时,,当时,。
3、直线与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交点到轴的距离是
4、若要使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应取,若要使其图象和轴交于点,应取
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5、两条直线与交点为A(-1,2),它们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两直线的解析式。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学案(北师大版)


初二年级数学科探究新知学案
学习内容: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教学设计(收获)二、小组学习
将自主学习的收获和困惑与同伴交流

三、展示反馈
1、直线y=4x-2与直线y=-4x-2的交点坐标为
2、直线y=2x与直线y=2x+1的位置关系是,由此可知方程组
2x-y=0
2x–y=-1的解的情况是
3、如果直线y=2x+n与y=mx-1的交点坐标为(1,2)则m=n=
4、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y=5的解在一次函数y=-x+4的
x-y=9k
图象上,则K的值为。
5、如图所示,两直线L和L的交点坐标可以看作是方程组

的解。
当x时,LL
当x时,L=L
当x时,LL
四、拓展提升
设一次函数y=3x-4与y=-x+3的交点为P,它们与x轴分别交与A.B两点,试求的面积。

学习目标: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方程组
重点:领悟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难点:体会“数”与“形”的联系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1、认真研读课本P238页做一做前的四个问题,将答案写在书上。
2、完成课本做一做并思考: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与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之间有何关系?想一想为什么?
3、细读课本例1,注意解题的思路、步骤。
(二)尝试练习
1、二元一次方程2x+y=4有个解,以它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函数
的图象上。
2、已知:x=2
Y=3是方程x+2y=8的一个解,则点(2,3)在一次函数
的图象上。X=2
3、点P(2,-1)是直线y=2x-5上的一个点,则y=-1是二元一次方程
的一个解。
4、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
(1)2x+y=4
2x-3y=12

(三).自学检测: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
x+y=2
2x-y=4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沪科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沪科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点的坐标(1)
年级班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横轴和纵轴等.体会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够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由坐标描点,由点写出坐标;
学习重点:
正确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由点写出坐标,由坐标描点.
学习难点:
各象限内坐标的符号及各坐标轴上点坐标的特点,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学前准备
1.数轴: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与______是一一对应..
2.如图是某班教室学生座位的平面图,请描述小明和王健同学座位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
想一想:怎样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
3.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
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或,习惯上取向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为或,取向为正方向;
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4.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一个点:
(1)以P(-2,3)为例,表示方法为:
P点在x轴上的坐标为,P点在y轴上的坐标为,
P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为(-2,3),记作P(-2,3)
强调:X轴上的坐标写在前面。
(2)写出点A、B、C的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点:G(0,1),H(1,0)(注意区别)
思考归纳:原点O的坐标是(___,____),第二象限第一象限
横轴上的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纵轴上的点坐标为(__,___)
注意: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5.象限:(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
坐标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练一练:
1.点A(-3,2)在第_______象限,点D(-3,-2)在第_______象限,点C(3,2)在第______象限,点D(-3,-2)在第_______象限,点E(0,2)在______轴上,点F(2,0)在______轴上.
2.若点M的坐标是(a,b),且a0,b0,则点M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预习疑难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活动
(一)师生探究解决问题

例1:把图中A、B、C、D、E、F各点对应的坐标填入下表:
点横坐标纵坐标坐标

A42(4,2)

B

C

D

E

F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出下列各点:

A(3,4),B(3,-2),

C(-1,-4),D(-2,2),

E(2,0),F(0,-3)

(二)独立思考巩固升华
填空:
坐标
点的位置横坐标纵坐标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X轴上正半轴
负半轴
正半轴
Y轴上负半轴
原点

三、自我测试
1.如图1所示,点A的坐标是()
A.(3,2);B.(3,3);C.(3,-3);D.(-3,-3)
2.如图1所示,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3.如图1所示,坐标是(-2,2)的点是()
A.点AB.点BC.点CD.点D
4.已知点M(a,b),当a0,b0时,M在第_____象限;当a____,b_____时,M在第二象限;当a_____,b______时,M在第四象限;当a0,b0时,M在第_____象限.
四、应用与拓展
1.如果│3x-13y+16│+│x+3y-2│=0,那么点P(x,y)在第几象限?点Q(x+1,y-1)在坐标平面内的什么位置?

五、反思与修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958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