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
第五章平等线与相交线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对顶角相等
3、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面三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特征: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
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6、平移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个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3、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两个坐标轴,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坐标系所在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坐标轴的公共原点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右上面的叫做第一象限,其他三个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象限以数轴为界,横轴、纵轴上的点及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一般情况下,x轴和y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
3、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各象限内和坐标轴上的点和坐标的规律: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正方向:(+,0)x轴负方向:(-,0)y轴正方向:(0,+)y轴负方向:(0,-)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横坐标为0。
第七章三角形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确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只要有任意两条边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
6、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27、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4)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郭老师中小学课堂初中频道为大家推荐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知识点总结尽在郭老师中小学课堂初中频道。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新人教)
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类人猿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类人猿和人的根本区别是:(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不同,类人猿一般不会使用工具,人可以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大脑不够发达,人的大脑很发达,并且产生了语言
5、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约(300万)年前,她下肢骨粗壮,说明是(直立行走)
6、从森林古猿到类人猿的进化顺序是:森林古猿→环境变化→下地生活→使用天然工具→直立行走→使用简单工具→使用复杂工具→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7、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1.2人的生殖
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2、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
3、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4、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
5、生殖过程:精子→阴道→子宫→输卵管(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分裂)→胚泡(在子宫内膜内分裂分化)→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胎儿→分娩
6、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出现人的形态。发育到第(38周)发育成熟
7、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脐带和胎盘)跟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8、分娩: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
1、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3)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3、男性女性除性器官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
4、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2)有一定依赖性(3)性意识开始萌动
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2、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馒头,大米,红薯,土豆
3、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肥肉,大豆,花生
4、蛋白质:构建和修复身体(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必要时提供能量;奶,蛋,鱼,瘦肉
5、重量相同的糖类、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类)次之
6、水: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
7、无机盐: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组成细胞的成分
钙:佝偻病,骨质疏松;奶类,豆类
磷:肌无力,骨痛;瘦肉,豆类
铁:缺铁性贫血(铁参与合成血红蛋白);血液,肝脏,鸡蛋
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带
锌: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鱼类,蛋类
8、维生素:不参与细胞构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机物
夜盲A,肝脏、鱼肝油、胡萝卜
脚气B,牛肉,谷物
坏血C,西红柿,黄瓜等新鲜的蔬菜水果
佝偻D,鸡蛋肝脏
9、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10、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在太阳系经紫外线照射,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
2.2消化和吸收
1、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可以不经消化就被吸收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肠),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5、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2)(3)
唾液√无√
咀嚼√√无
搅拌√√无
淀粉含量无较多较少
颜色变化不变蓝深蓝浅蓝
6、消化腺及其功能
消化腺消化液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分泌胃液)胃蛋白酶,盐酸初步消化蛋白质
肠腺
(分泌肠液)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最终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
胰腺
(分泌胰液)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流入小肠
肝脏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
7、三大类有机物的消化场所及最终产物
淀粉(口腔,小肠)→葡萄糖
脂肪(小肠)→甘油+脂肪酸
蛋白质(胃,小肠)→氨基酸
8、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1)小肠有5~6米长(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4)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指摄取的六类营养素(种类齐全),平衡指各类营养素(量要合适),合理搭配,不多也不少
2、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比为30%、40%、30%
3、购买食品时注意(食品安全)问题,注意是否有QS质量安全图标,是否检疫合格,是否发芽,是否是有毒食品,吃蔬菜水果时,要先洗后切,减少农药残留,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4、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畅通
5、鼻毛(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的粘液(清洁和湿润空气);鼻腔内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6、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7、声音是由喉部的(声带)发出的
1、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2叶),右肺(3叶),平静呼吸时每分钟约(16次)
2、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还与(膈)的运动有关
3、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1)吸气时
肋间肌胸廓前后径增大
收缩胸廓左右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
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2)呼气时
肋间肌胸廓前后径减小
舒张胸廓左右径减小胸廓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减小
4、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代数复习交流
随着课程的结束,期末复习即将到来。通过复习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养成初步的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复习应以教材为根本,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尽管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许多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所以在复习,应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蓝本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本学期的代数内容包括第16章《分式》、第17章《反比例函数》、第20章《数据分析》。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复习目标,重点抓基础的复习,尤其是核心内容的复习,以下是本学期教材所列举的基础知识点与相应要求:
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4、应用分式方程解分式应用题
5、理解零指数幂及负整指数幂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6、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7、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释式
8、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9、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0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概念;能根据数据计算各个统计量
11在数据中应用各个统计量,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二.把握知识重点与难点
1、首先分式这一章的重点是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法则进行四则运算,解简单的分式方程。难点: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的转化思想。再复习时要注意精选例题,
A)常见考点
1)分式的概念,注意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问题,既是分母不能为0。例题:当X为何值时,分式(1)有意义。(2)无意义(3)分式的值为0
2)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3)分式方程应用题
轮船顺水航行4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3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
已知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可列方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易错点
1)约分与通分,要求学生明确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重点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要先进行分解因式,才能把公因式约去,要多加练习。
例如:,学生易产生的错误的做法是:===—。
2)有些学生在解分式加减和分式方程时经常会混淆,分式加减时去分母,解方程时进行通分,对于这两点在复习时需要强调。如学生常犯的错误;
例-x===1在解分式方程时对学生感到的难点是确定最简公分母,要对学生进行最简公分母的概括: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并取指数最大的。
2、其次在反比例函数的复习,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是联系初、高中数学的一个桥梁,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本章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对函数的意义的理解及函数的表示方法。
A)常见考点
1)考察学生对函数的图像及定义的理解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h)与行驶速度(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2)进一步体会函数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例: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2的图像交于A,B两点,求:(1)A,B两点的坐标;(2)△AOB的面积.
3)把握方向,关注函数应用,近几年函数应用题的考查往往以求函数的解析式,应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较多。因此在复习时为了能事半功倍,我们一定要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各种题型,而且题与题之间要进行类比,并要将各类题型串在一起,即串题型。例如水费、电费、手机费、购物、旅游、租车等应用的重点是应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较多。
例:某服装厂承揽一项生产夏凉小衫1600件的任务,计划用t天完成任务。
(1)写出每天生产夏凉小衫Y(件)与生产时间t天(t4)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由于气温提前升高,商家与服装厂商议调整计划,决定提前4天交货,那么服装厂每天要多做多少件夏凉小衫才能完成任务?
B)易错点
1)对函数性质不能充分理解
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是K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少,忽视了双曲线只在单个象限才有此特征
例: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图象必经过点(1,2)B.y随x的增大而减少
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D.若x>1,则y<2
错解D,正解B
2)画图象时,忽略自变量取值
例: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把汽车到达乙地所用的时间t(小时)表示为汽车速度v(千米/小时)的函数,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错解:由s=vt,得.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错解分析:错解中忽略了自变量v的取值范围v>0,
而误认为v≠0.
3.第20章数据分析,本章重点在与会求中位数,加权平均数,方差,能理解与应用各个统计量;难点是对“权”的理解;理解方差的意义。
A)常见考点
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而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例:2006年12月份,某市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35,31,34,30,32,3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方差、极差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例: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各4名学生的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86828785乙组:85818589
(1)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
(2)分别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
(3)哪个学习小组学生的成绩比较整齐?
3)计算样本统计量,能利用样本去估计总体
例:为了迎接全市体育中考,某中学对全校初三男生进行了立定跳远项目测试,并从参加测试的5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男生的测试成绩(单位:m,精确到0.01m)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已知图中从左到右每个小长方形的高比依次为2:4:6:5:3,其中1.80~2.00这一小组的频数为8,请根据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______,2.40~2.60这一小组的频率为_____.
(2)请指出样本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一小组内,并说明理由;
(3)样本中男生立定跳远的人均成绩不低于多少米?
(4)请估计该校初三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在2.00m以上(包括2.00m)的约有多少人?
B)易错点
1)对‘权’的理解不透彻
例1.某校一年级4个班人数分别是,期中考试各班的平均分为,则这4个班的平均分为()。
A.B.
C.D.
错解选B。
分析求平均数时没有考虑各个数据的权。
2)深刻领会数据的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准确、灵活地运用才能避免错误的产生。
例一组数据3,,0,2,x的极差是5,则_____________。
错解
分析没有分类讨论,x可能是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
正解或
三.复习的目的是最终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教师按同一标准去进行操作,则难免复习效果一般,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精选题目,悉心讲解,还要分层次、有梯度的出好题。为学生创造空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回忆、思考、分析、总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他们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互相补缺补漏,不断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通过课堂暴露出学生存在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复习的必要性,把复习落实到实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869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