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代屡有改建和扩建,但仍基本保持原有的格局未变。故宫的位置、基本布局、各部分的主要建筑及其功能、特点。故宫的建造遵循封建传统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基本布局原则。绘制简单的故宫示意图了解故宫的基本布局;探究紫禁城水系的作用及科学价值;探究中国古代“南面而王”的原因。问题探究
(史地结合)
识读、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体会故宫悠久的历史、杰出的建筑布局艺术,即故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三台、三大殿名称及重要性;太和殿的建筑特点及功能;中和殿、保和殿的主要用途。太和殿作为皇权象征,在建筑上的着力渲染的建筑艺术效果。分析太和殿在建筑上刻意营造的精神威慑作用。问题探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对比史料解决问题。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
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后三宫的具体名称、用途;养心殿的位置、用途;御花园的位置及用途。故宫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绘制简单的内廷布局图。识读、绘制简单布局图。感受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的非凡成就及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故宫博物院的概念、特点、藏品种类及陈列方式。故宫博物馆在文化方面的价值──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保存了大量的文献档案。列举故宫博物院在文化方面的价值。列表分析法体会我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故宫的建筑思想;中轴线。故宫的建筑特点,中轴线在故宫及古代北京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说明故宫在古建筑史上的卓越成就。问题探究、图文结合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清故宫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建筑上的主要特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故宫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包括五部分内容: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疏朗雄伟的三大殿、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实际上就是从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概括讲述了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这些内容讲两课时。
本课的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由骆宾王的诗句引出古代宫殿建筑的主导思想──通过规模庞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表现王朝的巩固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一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宫殿的实际使用意义。第二,北京故宫的巨大价值──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关于中国历代皇宫相继损毁的原因,教材并未直接说明,这里作一解释。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虽有很好的抗震能力,但却极易为火灾、兵燹所毁损,特别是中国古代有一种恶劣的传统,就是新兴王朝大都习惯人为地毁灭前朝的宫殿、都城,认为这样可灭掉上一代政权的“王气”,使其永远不得复辟。当然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是它的历史代价是惨重的,中国古代宫殿几乎都毁灭了,只有明清故宫是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唯一完整的皇宫。清军入关后直接承继了这座宫殿,并未做大的改造,特别是清朝灭亡后,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这样就使北京紫禁城完好地保存下来。
关于故宫与世界其他几个著名宫殿的比较,可参考以下几个数字。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建筑面积不到故宫的四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相当于故宫的九分之一;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号称欧洲最大的宫城,面积还不到故宫的一半;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故宫的十分之一;日本东京的皇宫面积尚不及故宫的三分之一。
重点
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建筑特点及主要宫殿介绍。
难点
故宫的建筑思想、主要建筑特点。
第一目 “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这一目教材主要概括介绍了北京故宫的情况,包括它的名称、修建、历史沿革、位置、特点、基本布局等。本目内容较为零散,建议教师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而不要面面俱到。
(1)故宫的修建。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后来历代的皇帝又对它不断地进行改建和扩建,但大体格局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历史上共有24位明清两朝的皇帝曾经在此执政,包括明朝的14位皇帝和清朝的10位皇帝,他们统治中国长达491年。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明清两朝的皇帝都住在北京紫禁城里,明清两朝共有28位皇帝,包括明代的16位和清代的12位皇帝。其中,只有明代的14位和清代的10位皇帝住在这儿。这是因为明朝的前两位皇帝──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及其孙子建文帝朱允炆是住在南京,在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时营建了北京紫禁城,并把明朝的都城从南京正式迁到了北京,从此后,北京紫禁城就成为明朝皇帝的皇宫,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末崇祯皇帝一共住了14位明朝皇帝。清朝共有12位皇帝,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人在入关之前就已去世,接下来从顺治开始的10位皇帝都住在北京紫禁城里。
关于故宫的名称及历史沿革,教材在里进行了解释,教学时可让学生阅读自学,只要了解即可,不做过高要求。
(2)故宫的位置。
明清故宫的修建是和当时北京城的修建同时进行的,明清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以皇宫为主体的规划思想。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有三重──宫城(紫禁城)、皇城、京城。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环绕紫禁城外围的是皇城,我们熟悉的天安门和地安门分别是皇城的南门和北门,皇城内部设有社稷坛、太庙、寺观、衙署等各类与皇家有关的建筑,另外,一些大型的皇家园林,如北海、中南海、景山等也在皇城内。皇城外面又有一道城墙环绕,称为京城。为加强防御和保卫南城的手工业区和商业区,明中期又在京城南边修建了一道外城,但由于财政匮乏,只修了南面,其余三面并未修建。这就使紫禁城成为了一座至少三重城墙包围的“城中之城”,这种布局显然是为了突出皇权的中心地位。
教材讲到了明清北京城的布局,其用意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紫禁城在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教师要明确这一点,所以对于古代北京城的格局,教学时不宜过分展开,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北京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小县城,而装饰的富丽豪华却达到了极点,四周有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给故宫设置了坚固森严的屏障;城墙四角各建一座精巧独特的角楼,增添了故宫的建筑艺术风貌。四边城墙各有一门,朝南正门为午门,北为玄武门(清朝避康熙玄烨讳改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出神武门就是紫禁城的镇山──万岁山,清代改名景山,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三分之一。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崇祯皇帝就在煤山(即景山)上吊自杀。故宫建有各类房屋9000多间(现存8700多间)。教材上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在每个房间里住一夜,需要花费二十五年的时间才能住完。总之,北京故宫拥有中国古代“城”的最高建筑形式,但这样华丽、富贵的城里只住了一户人家──皇帝。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环绕紫禁城的、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它是紫禁城的护城河,而不是整个北京城的护城河(北京城另有一条护城河)。筒子河的作用主要有二:防卫与排泄雨水。第一,筒子河包围着紫禁城四面的城垣,给敌人攻城设置了障碍,形成了“金城汤池、深沟高垒”之势,加强了对宫城的防卫。第二,筒子河相当于紫禁城的一个小水库,即使下再大的暴雨,日降水量达到225毫米,紫禁城内的水全部排入筒子河,同时城外洪水围城、筒子河的水无法排出城外,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使筒子河的水位升高一米左右。由此可见紫禁城科学合理的水系设计。
“角楼”。角楼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看图的同时,对角楼进行讲解,让学生领略角楼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技巧。关于角楼的更多资料请参考“资料与注释”部分。
午门,是故宫的南面正门,也是故宫四门中建筑最宏伟、地位最高的门。午门处于故宫的中轴线上,从天安门穿过狭长的端门甬道,宽阔的午门广场和高耸的午门城楼就耸立在眼前。午门有五个门洞,但从南往北看,似乎只有三个,这是因为在它的东西城台的拐角处还分别开了两个掖门,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先是向东、向西分别伸进城台后,在向北拐,因此,进入午门从它的背面看,就是五个门洞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明三暗五”。午门城台上有崇楼五座,正中一间面阔九间,重檐黄琉璃瓦庑殿顶,东西两侧城台的庑房两端又各有一座,所以,午门又称“五凤楼”。
明清两代,午门禁卫森严,防卫严密,出入午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中间的正门是紫禁城里皇帝“御路”的开端,所以,此门只供皇帝一人专用。此外,只有皇后结婚入宫时可以经过一次,三年一次的殿试发榜之日,进士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出宫时可以经过一次,并且被认为是至高的荣耀。平时文武百官走东门,王公宗室走西门,两侧掖门平时紧闭,只有在紫禁城举行重大典礼时才开启使用。
作为皇宫的正门,午门不仅仅是供出入的大门,它还兼有朝堂的作用,有一些政治活动在这里举行。例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日,皇帝都要亲临午门行“颁朔之礼”,即颁发下一年的历书。另外,军队打仗凯旋归来,有时也要在午门前向皇帝进献俘虏,称为“献俘礼”。其时,百官齐聚午门广场,场面宏大。
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常用“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事实上,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不过,在明朝时却有一种刑罚──廷杖,在此实施。明武宗时,106名大臣为劝谏皇上不要到江南游玩,连续在午门前跪了五天,结果不仅未能阻止皇帝,反而被皇帝施以“廷杖”,当场打死11人,可见封建皇权的残酷。
(3)故宫的布局。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金碧辉煌、豪华精饰。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主要建筑都坐落在这条中轴线上。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前面是太和门,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及宁寿宫和慈宁宫等。内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此外,宫城里还有禁军的值班房及一些服务性的机构以及宫女、太监居住的矮小房屋。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
故宫的基本布局及其建筑特点、功能,是这一目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教学时可结合:故宫示意图,让学生掌握、识记故宫的基本布局、主要功能分区、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并能够绘制简单的故宫布局图。
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它的建筑成就体现在对称布局、院落组合、单体建筑、建筑装饰等许多方面,而且它在建筑技巧及科学性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例如,故宫的排水、取暖等的设计都很合理,教材把这些内容安排在里,内容涉及故宫的水系与采暖。教师在教学时要在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故宫的建筑艺术技巧,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故宫的设计和营建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
帝王宫殿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传统“礼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了古代皇宫建筑当中。据《礼记》《考工记》等文献记载,自周代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宫殿建筑的组织形制,如:“五门”“三朝”“前朝后寝”“左祖右社”“面南背北”“王者居中”“中轴对称”等,这些原则对历代皇宫建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清故宫在设计和营建过程中,也遵循了这套制度。例如,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附会“三朝”制度;
太和殿之前依次设置大清门(明代原称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后被拆毁,位置在今天的天安门广场上)、天安门(明代称为承天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明代称为奉天门)五道门,则是附会“五门”制度;
在紫禁城前面的西侧(右)设置社稷坛,在东侧(左)设置太庙,是附会“左祖右社”制度(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土谷神的地方,太庙是皇帝祭祀本朝祖先的地方);
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布局则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制度。
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即建筑物的等级越高则规模和装饰等就越豪华。这样做的目的是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等级分明的封建礼制。不仅如此,这条中轴线还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城内的所有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这样就使紫禁城居于北京城的中心,从而使“王者居中”“尊卑有序”等封建礼制原则表露无遗。
另外,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阴阳五行学说也被运用到了故宫的建筑布局上。
我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很早就产生了,“阴阳”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如方位上的前与后、上与下;数目中的奇数与偶数、正数与负数等。并且认为,上方、前方、奇数、正数等为“阳”,而下方、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故宫的布局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例如,外朝、内廷的安排,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因此,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需要说明的是,故宫在历史的改建、重建过程中,这些原则也或多或少地被改变,例如,太和殿在初建时,横向九间、进深五间,取九五这两个最大的奇数,谓之“九五之尊”,代表皇帝无上的权威。只是在后来的改建中,太和殿被扩大为横向十一间,因此,就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和殿变成了横向十一间、进深五间,相当于五十五间房。同样的例子还有内廷的“后两宫”,原先,内廷只有乾清、坤宁两宫,它们和外朝的三大殿合称为“三殿两宫”,后来,在内廷两宫之间增建了一个交泰殿,因此,内廷也变成了“后三宫”。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称为“五行”,它们“相生相克”,维持着世界的运行。这种思想在故宫建筑上也有体现。例如,“五行”学说认为,“土”居中,代表尊贵,其色彩为黄色,所以,故宫三大殿的“三台”,外形就像个“土”字;而明黄色则为皇帝专用的颜色。关于“五行”的知识,还可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的“故宫为何多用红、黄两种颜色”。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宫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它的建筑包含了中国古代基本的哲学和道德标准,以及天文学、算学等科技知识。对高中学生来讲,阴阳五行学说会较为深奥,教学时应把握好尺度,只是作为例子点到为止,不宜深究。
第二目 “疏朗雄伟的三大殿”
这一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三大殿的概念及三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建筑特点与用途。其中太和殿是重点。
1.三大殿及三台。
三大殿是外朝宫殿的主体建筑,最初名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朝嘉庆年间改名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而清代又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不仅是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而且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三大殿加上东边的文华殿、西边的武英殿,合称“外朝”。教学时可让学生欣赏三大殿全景,让学生对三大殿的规模、形制等有一大体了解。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共同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工”字型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高8.13米,共三层,俗称“三台”,它采用了古代宫殿建筑最高等级的台基──须弥座,这种台基在一般建筑中是绝对禁止使用的。三台的四周砌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和望柱,共有望柱1406根,每根望柱柱头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和凤纹。更神奇的是,每根望柱的下面都有一个龙头伸出,称为螭首,共有1142个,每个龙头的嘴里都有一个小圆孔,每当大雨倾盆,三大殿的雨水瞬间从三层的龙嘴里倾泻而出,犹如千龙吐水,蔚为壮观,美不胜收,成为故宫的一大奇景。正是由于这个科学的设计,即使再大的雨,三大殿的台面上也不会有积水,所以,三台可以说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
关于“三台”,教材安排了一个进行介绍,教学时让学生阅读了解即可。
2.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代表着封建皇权的统治核心,因而也是故宫里最重要的建筑,它的形制、规模、装饰,从整体到细部均采用了封建宫殿建筑的最高等级。
在太和殿前宽阔的露台上,陈设着日晷、嘉量、铜龟、铜鹤和鼎式大香炉。嘉量是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量器,上面有斛、斗、升、合、龠五种古代计量单位的刻度;日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前者象征国家的计量法制,后者象征时间,摆在太和殿前表示皇帝持有最高国家权力。露台的东西两侧有铜龟、铜鹤各一对,龟、鹤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吉祥、长寿的动物,摆放在太和殿前,象征着皇帝希望自己能够江山永固、福寿绵长。在露台和台阶上还陈设着18尊鼎式大铜炉,象征清朝的18个行省。当皇帝举行大典时,这些香炉以及铜龟、铜鹤的腹中就会点上松枝和檀香,香烟袅袅,烟雾弥漫,增加了大典肃穆、神秘的气氛。值得一提的是,太和殿前的这些陈设,都具有双重功能,不但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且各以其别具特色的造型而成美化的环境装饰品。
太和殿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殿宇由72根大立柱支撑,如果以四根柱子为一间算,太和殿东西11间,南北进深5间,相当于55间房子。在8米高的台基衬托下,整个太和殿高35.05米,成为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高的宫殿,这个高度相当于现在十几层楼的高度。太和殿的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屋顶正脊的大吻是现存中国古建筑中最大的;四个檐角的琉璃小兽共10个,一般的古建筑物多用3、5、7、9单数,最多9个,只有太和殿破例用了10个,这是绝无仅有的孤例。
太和殿的殿内外装饰都是最高等级的。太和殿内的天花、藻井及殿内外的梁枋上绘制着金龙“和玺彩画”,这种彩画在古建筑中也属于最高等级。殿内正中摆着七层高的楠木镂空透雕龙纹的金漆高台,上面陈设着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宝座背后是雕龙金漆屏风;围绕着宝座有6根沥粉贴金蟠龙金柱,每根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六个龙头皆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宝座正上方的殿顶天花中央是一个雕刻精美的蟠龙藻井,龙嘴里含着一颗宝珠,俗称“轩辕镜”,据说它可以鉴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是不是真的真龙天子,如果是假皇帝,它就会掉下来将假皇帝砸死。今天,宝座并不在“轩辕镜”的正下方,而是向后移了一两米,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袁士凯称帝时,不得人心,就连他自己也信心不足,他害怕“轩辕镜”掉下来砸在他头上,就派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几米。太和殿内地面用4718块金砖铺成,所谓“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的,而是特别在苏州一带烧制的,烧制过程非常复杂,据说成品坚如钢铁,润如墨玉,经过大运河运到北京后,只有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才能被太和殿选用。正因为品质上乘,所以直到500多年后的今天,太和殿的地面仍然平整光亮,透过金砖仍能看得见一根根高大立柱的倒影。教材有一幅:太和殿内景图,教学时,可结合插图进行讲解。
明清两代,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派将出征等重大活动,皇帝就要启用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接受百官的朝贺。可以想象,在宽阔的庭院和高大的太和殿面前,人们置身其间,顿觉渺小;皇帝高踞宝座俯望三台下庭院中的人群,越发显得“唯我独尊”了。这正是紫禁城建筑刻意营造的氛围──强调它的精神感染和威慑作用。事实上,在明清之际,太和殿的使用频率是很低的,即每年只在这里举行为数不多的几个庆典,但庆典却是异乎寻常的铺张和隆重。
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它的内容也最多,教学时要理清顺序:由太和殿前的五座门楼、殿前广场、殿前装饰再到殿内布置,可结合图片或幻灯片一一介绍,让学生了解、感受它的几个“最”──面积最大、最高、装饰最豪华。
3.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北面,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小的。单檐四角攒尖式屋顶,从外形上看,中和殿就像是一座方形的亭子,屋顶正中顶着一个鎏金的大圆球,叫做“渗金圆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个“渗金圆顶”不仅有装饰的作用,而且可削弱雷击的破坏作用。
中和殿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皇帝大典之前稍事休息、准备的地方。比如,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皇帝从内廷出来,总是先来到中和殿,等一切准备妥当,出中和殿,沿着中间的御道,从太和殿后门走上宝座,大典就正式开始了。每年皇帝去天坛、地坛、太庙拜祭前,在这里先看祭文;每年春季,皇帝都要到先农坛举行“亲耕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去之前也要先到这里查看祭文和农具。
4.保和殿。
保和殿是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殿宇,重檐歇山顶。
保和殿的主要用途有二,即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地方。保和殿采用了建筑造法,室内显得很宽敞,清朝时,每年除夕,皇帝都会在这里举行宴会,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北京的文武大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朝的殿试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举行。殿试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参加殿试的考生一般都是经过县、府、省等各级考试选拔出来的。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阅卷,前十名的卷子,皇帝还要亲自看一遍,并确定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关于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建议教师把教材上的和结合起来运用:通过让学生看图片以领略石雕高超精美的工艺;通过阅读关于石雕修筑的文字,体会劳动人民为此付出的艰辛代价。至于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由老师讲,也可由学生讲,或者由教师讲工艺、学生讲修建,不拘一格,教师可酌情设计。
第三目 “严谨富丽的内廷建筑”
这一目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内廷部分,包括的内容也较多,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后三宫的概念,乾清宫,坤宁宫和交泰殿,养心殿,御花园,外东路与外西路,共七部分内容。其中古宫内、外朝的分界线、内廷的基本布局、乾清、坤宁两宫的用途、养心殿的用途要求掌握。其他内容了解即可,不做要求。
1.乾清门广场及乾清门
保和殿正后方,是位于故宫中轴线上的乾清门。它与北面的保和殿、东面的景运门、西边的隆宗门围合成了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广场,称为乾清门广场。明清两代,乾清门广场是紫禁城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也就是说,进入乾清门,就到了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了。
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门内有宽阔的甬道与后三宫的露台相连;门前有一对鎏金狮子;门的两侧各有一座“八”字形影壁,红色的墙面配黄绿色琉璃团花装饰,这种华丽喜庆的色彩似乎预示着严肃刻板的外朝气氛的结束。
明清两代,乾清门的作用稍有不同,明代,乾清门只是作为供皇帝出入的内廷正门,清代它的重要性大大加强,不少政治活动由外朝移到这里举行,这里列举几例。(1)“御门听政”,俗称“上早朝”,是体现皇帝勤于政务的主要方式之一。明代的御门听政是在太和门举行的,清代则移到了乾清门。御门听政一般在上午八、九点钟开始。听政时,皇帝坐在临时放置在乾清门中间的御坐上,侍卫侍立两侧,官员依次奏事,由皇帝裁决处理。清朝康熙帝御门听政最勤,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康熙年间的很多大事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决定的,如讨伐吴三桂的叛乱,清军两次反击沙俄入侵中国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等。(2)在乾清门的西侧,有几间看上去低矮、简陋的平房,这就是清雍正帝时建立的军机处所在地。雍正初年,西北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叛乱,军情紧急,为及时了解军情和指挥战争,雍正帝选拔一些亲信大臣,在靠近皇帝寝宫──养心殿不远处的几间小板房里,日夜值班以备随时召见,这个机构初时被称为军机房,后来改为军机处并成为定制,直至清末。军机处被称为“高效率的陋室”,设有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等职务,他们虽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但职责仅限于“跪受笔录”,即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和发布各种命令,一切军政大事都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已走到了极限。“军机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初中历史学过的有关“军机处”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阅读这幅图。
2.后三宫
跨过乾清门,自南向北依次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它们也位于中轴线上,是故宫内廷的主体建筑。后三宫也建筑在同一座台基上,按礼制,内廷地位要低于外朝,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而且殿宇的规模、周围的庭院也比外朝三大殿小得多。
后三宫和其后的御花园位于中轴线上,两侧分别是众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在东西六宫北面,各有五组造型相同的宫殿,那是供皇子们居住的“乾东西五所”;东西六宫的两侧则分别是外东路与外西路。
内廷各宫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相互之间既以高墙相隔,又有甬道、庭院、长街相连。所以在自成体系的同时,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为便于居住,内廷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花木、园林,富有生活气息。与三大殿全用金龙彩画不同,后三宫出现了龙凤彩画相间的情况,表现了皇帝皇后共用寝宫的特点。
内廷的建筑较为密集,教学时,首先要结合《故宫示意图》把内廷的布局讲清楚:后三宫、御花园,东西六宫,乾东西五所,外东路、外西路。并要求学生识记这几部分的大体位置,学会绘制简单的内廷布局图。
3.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宽九间,深五间,相当于四十五间房,重檐庑殿顶,殿宇装饰考究,富丽堂皇。如今看到的乾清宫是明嘉靖二年(1797年)烧毁后又历时三年重建的。前面正间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侧有东西暖阁;后面则是皇帝的寝宫。明代的十四位皇帝和清代的前两位皇帝(顺治与康熙)都曾住在这里,从清朝的第三位皇帝雍正帝开始,清朝的后八位皇帝就搬到西宫的养心殿居住了。
作为明朝和清初的政务重地,乾清宫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学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查询发生在乾清宫的历史故事,上课时请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只说出故事的名字即可),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教材里叙述了“正大光明”牌匾的历史意义,就是这种话题之一,教师还可引用“红丸案”“康熙智擒鳌拜”等其他的例子。
4.坤宁宫和交泰殿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改成了祭神和皇帝结婚的洞房,设有龙凤喜床和双喜字影壁等,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结婚时曾使用过它。
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是交泰殿,它是一座方形的小殿。乾隆帝曾把象征国家权力的25颗玉玺存放在此。现在,殿里还存放着一座5米多高的大自鸣钟以及我国古代传统的计时器──铜壶滴漏,它们至今保存完好,十分珍贵。
5.养心殿
除了后三宫之外,内廷的另一个重要建筑是养心殿。它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形,分为前后两殿,中间有穿堂贯通相连,前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后殿为皇帝寝宫。养心殿是清朝后期的政治活动中心。从雍正皇帝开始,清代的后八位皇帝都是在这里居住和理政的。
养心殿前殿的正间是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它的正中央设有宝座、御案、书橱,宝座的正上方的屋顶上高悬着“轩辕镜”。1912年2月,年仅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此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灭亡。养心殿的东间是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曾在这里“垂帘听政”。教材在此处配有“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具体介绍请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前殿的西间为西暖阁,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密议国事的地方。乾隆皇帝时,在西暖阁的最西侧专门开辟了两个小房间,每间只有4平方米,内部装修的精美雅致,乾隆皇帝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视为“稀世之珍”,藏于此处,以便随时赏玩,故将此间命名为“三希堂”。
6.御花园
为方便皇帝及其家眷游乐、休憩,紫禁城曾先后修建了七、八座花园,不过,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御花园、乾隆花园、宁寿宫花园、建福宫花园(现仅存废墟)四座,它们都集中在内廷区域,其中尤以御花园和乾隆花园富于江南园林的特色。
御花园是故宫里最大的花园,位于坤宁宫以北,所以在明代被称为宫后苑,早在明朝初建北京紫禁城时,就修造了这座花园,所以园内现存的一些建筑及古树已经有至少500年的历史了。御花园是专为皇帝及其嫔妃游赏、玩乐而建,所以它的四边各有一门可以方便地与后三宫及东六宫、西六宫相通。
御花园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所以它的布局与整个皇宫的布局一致,也讲究均衡布局、左右对称。御花园里的主要建筑是钦安殿,它是目前故宫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也是故宫现存唯一一座供奉道教的道观,也位于中轴线上。园内还有一座用各种奇形怪状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堆秀山”,山上建有御景亭,是紫禁城的最高点,每年重阳节,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常常来到这里,登高远眺。
教材在这里插入一个,提到了“花石子路”,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这里可讲其中的一幅很有趣的画──“怕妻石”。具体可参见“教学设计与案例”部分。
7.外东路与外西路
进入景运门,在紫禁城的东北部就是著名的宁寿宫区,俗称外东路。这里自成体系,宫殿形制模仿中轴线上的正宫正殿,也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有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等大殿;东路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三层大戏台──畅音阁;西路则辟有灵异巧致的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整个宫殿外侧有一座工艺精美的玻璃照壁──九龙壁。宁寿宫区共有房屋千余间,装饰豪华,成为了紫禁城中的“小紫禁城”。这个区域是乾隆皇帝准备在自己坐满60年皇位以后,做太上皇时养老用的,所以早在退位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修建,并且他给各个宫殿起的名字也都富有祈求长寿健康之意。事实上,乾隆并没有在这里真正居住过,在他85岁让位于儿子嘉庆后,仍然在“归政仍训政”的名义下,握有实权,直至三年后死于养心殿。今天,宁寿宫区已辟为珍宝馆,明清宫廷的珍宝在这里陈列展览。
与外东路对应,隆宗门以西包括慈宁宫等宫殿,称为外西路,这里是专供寡居的太后、太妃居住的,所以这里最突出特点是佛殿经堂建造考究。
第四目 “藏品丰富的文物宝库”
故宫不仅以巍峨壮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闻名于世,而且还收藏了大量精美的艺术精品和珍贵的文献典籍。这一目主要介绍了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文化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是在明清两代皇宫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文物主要包括实物与图书文献两大类。
故宫博物院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庋藏文物100多万件,约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其中许多文物都是历代皇家宫廷收藏的传世珍品。从历史发展阶段讲,上起原始社会的新、旧石器时代下到清末和近代,每个历史阶段故宫博物院都有代表性的文物收藏;从文物种类来说,则包括了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碑石、印玺、法书、名画、漆器、珐琅、织绣、金银器、竹木牙骨雕刻、家具等,这些精品文物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
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其中很多都是今天难得的善本和孤本,它们为后人研究明清史及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曾经收藏了我国历代的文物精品,它们中的大部分保存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其余则散置各地。清末政治腐败、国势衰微,至溥仪搬出故宫前,故宫博物院的很多文物被战乱或人为的抢劫、毁坏、盗卖,令人痛心。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把故宫博物院的60多万件文物运到了台湾,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另有一部分则流传到国外,或被外国博物馆或被私人所收藏;还有一些保存在国内的其他博物馆或为私人收藏。
教学建议: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念,知道它是目前我国国内最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教师可结合“资料与注释”中的有关内容,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对于它的藏品,教师可列一表格向学生说明(如下表)。“金发塔”的介绍课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第五目的是关于紫禁城里的大铜缸,由于涉及外国侵略军的入侵,所以也可以移至这里讲述。
种类实物图书文献
特点庋藏文物100多万件,约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其中许多文物都是历代皇家宫廷收藏的传世珍品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明清档案等,其中很多都是今天难得的善本和独有的史料,为后人研究明清史及近代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第五目 “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主要的建筑特点。
1.建筑思想
如果说,西方古建筑多为石料建成,讲究单体的独特性。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并且这种群体的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这就是说,古代皇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通过皇宫突出强调帝王权威对人们的精神感染作用,这种政治上的需要往往比它实际的使用要求更重要。故宫的建筑布局堪称是突显皇权至尊的典范。
教学建议:故宫的建筑思想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可以说,它是本课的纲,只有在理解了故宫建筑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与特色。虽然教材在最后一目才把它总结出来,但实际上,在前面具体宫殿的学习中,这一思想已经逐渐渗透,这里只是做了一个总结概括。
2.建筑成就
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征,所以,历代王朝都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使用当时最先进、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它。可以说,宫殿建筑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明清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它的建筑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它的建筑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
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民族风格。
故宫的建筑也是这样,整个建筑群由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庭院、九千多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却能在布局上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这主要得益于在建筑手法上突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重要建筑都严格对称地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它们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威。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分布着其他次要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与两侧相对低矮、简陋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不仅如此,故宫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又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全长近8公里。这样长的城市中轴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把北京的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贯通了起来,使紫禁城位于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威严。另外,城内其他的主要建筑也是通过这条中轴线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大多对称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所以,这条轴线对古代北京城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点上说,有人把它称为国家的“精神轴线”,似乎不过分。
如果仅有统一就会变得单调,可贵的是,故宫在整体统一中又不乏疏密错落、高低起伏的变化。除了屋顶形式丰富多变外,内廷与外朝的布局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内廷与外朝相比,显然从属于外朝,因此,内廷布局相对紧凑,宫殿的规模、装饰也相对低一些。前三殿占据了故宫最重要的空间,而代表皇帝权威的太和殿又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以下一些有趣的测量数据可以对此有一个较形象的说明。
据测量,后两宫区的长度都恰为前三殿区的一半,也就是说,前三殿区面积为后两宫区的四倍。
如在前三殿、后三宫院落四角分别画对角线,则太和殿、乾清宫两殿分别居前三殿、后两宫区的几何中心,表示皇帝不论在国家还是在皇室中都是中心。
总之,这种整体和谐统一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正是故宫建筑精华的集中体现。
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一个,简单介绍了古代劳动人民为修建故宫所付出的巨大辛劳与智慧,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见“资料与注释”部分的紫禁城的修建,紫禁城的设计者与营建者两部分内容。
2.装饰艺术丰富多彩
紫禁城不仅在整体上气魄宏大,而且在细部处理上也很精致。这里的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故宫特有的丰富多彩、功能实用、美仑美奂的建筑装饰特点。这样的例子在故宫里俯拾即是,以下仅举几例说明。紫禁城屋顶最高峰的两端和屋檐的四角,都有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各种吻兽等装饰物,既美观又实用,它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固定瓦片、防止滑落;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造型优美的装饰品。又如,紫禁城宫门上的门钉,本来是为了固定门板而用的,但紫禁城的建筑师们在这些铜铸的门钉表面涂上了一层鎏金,这样纵横成行的门钉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单调、冷漠的宫门也富有了威严和生气,并成为故宫独有的一景;太和门前秀丽的内金水河,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起到了排水和防火的作用;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此外,作为木结构的建筑,故宫里的柱子、门窗大多被涂成了红色,屋檐下用于支撑屋顶的木骨架也被绘上了各式青绿色的彩画,这样做相当于为木材上了一层保护层,在防潮、防蛀的同时,这些绚丽的油彩又成为故宫特有的装饰色彩。
教学建议:教材限于篇幅,在这一部分并未展开。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几幅关于紫禁城内部装饰的图片,让学生对它细致、美观、实用兼于一身的装饰特色有所了解,并能举例说明。
3.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装饰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宇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由于当时的北京民居建筑只能使用普通的灰瓦,登上景山,遥望南、北两个方向,就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向南遥望,重重叠叠的屋顶汇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的海洋;向北遥望,则是广大的北京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在蓝天白云和广大北京城灰色调背景的衬托下,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愈发显得耀眼夺目。
教材在这里以图配文,安排了一幅“宫殿之海”。教学此内容时,不要单纯说教,而要通过展示图片(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带领学生亲自登上景山),让学生自己体会那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紫禁城“宫殿之海”带给人的震撼。
走在紫禁城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处可见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而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以及高大的宫墙都用了红色,看起来喜庆、祥和,这也是紫禁城在建筑色彩上的另一个特点,就像教材上说:红色和黄色是紫禁城的主色调。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土的代表颜色是黄色,所以,在古人心目中,黄色象征着尊贵,在古代,明黄色这种色彩为皇帝专用,其他人如果擅自用了这种颜色,就被认为图谋不轨,会招来杀身之祸。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红色一向就是吉祥、喜庆、美满、幸福的象征。按照“五行”理论,红色对应“火”元素,而火象征着繁荣、兴旺。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不仅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珍宝,而且它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科学的宝藏。所以,要全面地了解、认识故宫,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深广的课题。作为中学教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北京故宫,使学生从中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因此,教材侧重从建筑的角度对故宫进行介绍。教学时,要避免两个误区:第一,把教学变成了导游讲解,因而失之严谨、科学;第二,单纯地从建筑的角度讲解砖木瓦石建筑物,因而枯燥、艰深。
鉴于此,提出两点教学建议。
第一,教学中可以运用相关的历史故事、图片等素材,引出话题、丰富课堂。故宫“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治乱沧桑,它的建筑包含着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耐人寻味的历史规律。比如,角楼、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处都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教学时插入它们,可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是由教师还是由学生讲述,则可灵活处理。
另外,为了使教学更加清晰和生动,可以适当利用幻灯、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如:太和殿的隆重奢华的典礼场面、建筑物宏伟齐整的气势布局等,学生可能想象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时,可以多搜集一些这样的资料,择其精华运用在课堂上,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教授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时,可以将教材上提供的介绍云龙石雕艰难修造过程的内容与以下的材料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分析、对比这些材料,体会劳动人民为修造故宫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对比统治阶级奢华、腐朽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材料一:清朝末年,国家内忧外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当权者却贪图享乐。为此,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何日复幸古长安?”下联是:“五旬割琉球,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每逢万寿疆无。”
请结合初中学习的历史知识,指出这副对联抨击的对象是谁?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三:据清宫老太监唐冠卿、陈平顺(是西太后的随侍,在溥仪出宫后还活着,故宫博物院曾请他们作顾问)说,西太后每天吃菜都是一百多样,吃饭的时候,在她座前排列几张画金花的方桌,由十几名太监捧端食盒鱼贯而入,按顺序上菜。凡是平时喜欢吃的放在最前面,在西太后面前放着几个小碟子,以便夹置合口的菜肴。据说在一百多种菜中,仅尝几种,其余都是装装排场。叶赫那拉氏慈禧为了保持面貌的青春,每天还服珍珠粉及一些珍贵补品。皇宫中除皇帝、皇太后之外,像嫔妃等也都各有宫份,自然都是山珍海味水陆杂陈。根据历史档案不完全统计,宫中的生活费用,每天需开支一万两。他们一餐饭的费用抵得上广大农民多少年的粮食啊!若具体算个账,其中仅皇帝的一顿饭费就可供近五千个农民吃一年。
──单士元:《故宫史话》
案例二 在介绍御花园里的花石子路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展示几幅花石子路的图片,同时结合讲述其中蕴含的小故事,让学生边听边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如下例)
御花园里有一条绵亘不断、遍及全园的花石子路,一共组成了900多幅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图画,它们包含民间传说、笑话、历史故事等众多题材,游园者一路欣赏,趣味无穷。这些花石子路都是古代工匠用各种颜色深浅不同、颗粒大小不一的河卵石子精心嵌砌而成的。这也是我国古代的一项特别的园林工艺,尤其是故宫御花园里的花石子路做工精湛,甚至可以和画家的手笔相媲美。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组非常有趣的图画,名字叫“惧内组画”,有人也叫它“怕妻石”。你看了一定会忍俊不禁、乐而忘忧。
这组画一共有四幅,右边的一幅是:一名男子头顶瓶子,双膝跪在凸凹不平的搓衣板上,两手撑地,全身几乎爬跪在地上,非常疼痛难忍,似乎想要挣扎着站起来,而他的妻子却凶神恶煞地骑在他身上,使他动弹不得。第二幅:一个男子跪在搓衣板上,头上顶着板凳,两手合十讨好求饶;而他的妻子却站在旁边,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扫把,怒气冲冲,似乎正要抡起扫把揍其丈夫。第三幅:一名女子手拿棍子,坐在凳子上;而他的丈夫跪在一旁,头顶盆子,似乎在等待发落。最后一幅:一名女子手持棍棒,作追赶状,而他的丈夫在前面骑马扬鞭,奋力逃脱。
案例三 在讲述故宫的建筑思想时,教师可采用材料分析法导入。请学生阅读以下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给出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从而引出第五目的内容。
(汉高祖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
──《汉书高祖纪》
宫成,适当叔孙通习礼成,诸侯群臣朝会,高祖叹曰:“吾乃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
──《汉书叔孙通传》
阅读以上史料,请说明汉高祖对修建皇宫这件事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
第六单元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第2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建筑过程
主要景区构成
功能分类
颐和园的兴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
颐和园是历史的见证。
寻找一般园林运用“借景”“抑景”艺术方法的实例。
讲述法
提问法
通过颐和园的兴衰,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和认同以及保护意识。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
仁寿殿、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德和园
“前朝后寝”的景区布局体现了“国重于家”的理念;德和园是“京剧的摇篮”。
讲述法
提问法
演示法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
长廊、佛香阁、智慧海、昆明湖、十七孔桥、白色石舫、谐趣园、苏州街、四大部洲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颐和园的造园艺术及风格。
史料研习法
讲述法
提问法
演示法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教学重点
颐和园的修建历史;颐和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园林风格;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
教学难点
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颐和园作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艺术成就,它模拟大自然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和创造,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统一起来,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延伸,形成赏心悦目丰富变换的“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特殊环境。颐和园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建造的世上首屈一指的皇家园林,它杰出的园林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使它成为中外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1998年12月,她以“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的象征”的定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
教材引言小字主要讲述了从金至清颐和园景区开发的历史,说明此地方自古即是景致优美,环境宜人。据《朴通事谚解》中记述:当时这里的景色“真个是画也画不成,描也描不出,休夸天上瑶池,足比人间兜率”。引言中还包括本课的学习任务:教师需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两个问题(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有哪些突出的成就?颐和园汇聚了哪几种不同的园林风格?),需要解决的三个概念(颐和园、万寿山和昆明湖)。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一目,主要讲述了颐和园园林的特点、历史地位、修建过程、主要构成和园林的功能。关于颐和园园林的特点及历史地位教材是这样分析的: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颐和园园林总体布局继承了中国传统造园“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之艺术特色,三千余间亭、轩、馆、廊、榭、寺、台、楼、阁、庙、桥、舫等依循自然山水,因地制宜地分布在万寿山、昆明湖中,形成一座以湖光山色著称,又以金碧辉煌闻名的大型皇家园林,将中国古典园林的修造推向了高潮。
在清代,王公贵族竞相在清山绿水的北京西北郊兴建离宫别馆。在绵延二十余里的范围内形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皇家园林特区。当时号称三山五园,颐和园即是其中之一。
清朝颐和园的修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工程开始。那时的清王朝,正值盛世时期,疆土广阔,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是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有了大建园林的条件。乾隆凭借自己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国库大量存银,以“兴修水利和为母祝寿”为名,荟粹了全国能工巧匠,连续施工15年,动用了全国年度收入七分之一的财力,内务府共销算工程用银4482851.953两,建成了这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御园“清漪园”。清漪园的得名是因为这里的昆明湖湖面开阔,一池碧波映线着天光云影,清澈的水又泛着涟漪。如此耗资巨大、连续施工、一次完成的工程,在世界造园林史上也无先例。时光流转,颐和园的命运与中华帝国的命运一样受到摧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即1860年清漪园和圆明园一起,被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烈焰瞬息之间,烧毁了这座经营、建造了109年的名园。园内珍宝散失一空,仅有少数建筑立于西风残照中。清档上记载:273间长廊只剩下十一间半,龙神祠殿宇祭器具无存。“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是当时国人悲愤控诉侵略者丑恶行径的写照。
咸丰死后,慈安和慈禧两宫皇太后发动“祺祥政变”,进行“垂帘听政”,中国开始了慈禧掌握朝政长达四十八年的历史。慈禧处心积虑修复清漪园,以作为她长期居住的离宫。然而当时的清王朝已民穷才尽,国库亏空,想要在几乎成为废墟的清漪园基址上重现辉煌,实非易事。后来,慈禧以筹建海军的名义筹资,重建清漪园。负责北洋水师的李鸿章答应每年从海军经费中拨出一半做为修清漪园之用。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漪园的重建工作开始,光绪皇帝将重建中的清漪园命名为“颐和园”。“颐和”一词,即是供慈禧“颐养天和”之意。工程由清代著名宫廷设计师“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遭失败,全国人民怨声载道,加之国库财源枯竭,慈禧不得不于光绪二十一年在裁撤海军衙门的同时,停止颐和园工程。光绪二十六年,颐和园又一次遭到英法日等八国联军的洗劫。光绪二十八年,慈禧再次斥巨资对颐和园进行大规模的修整,形成现在的规模。次此修整计工程27项,包括除畅观堂以外的殿宇,共用银431914.477两。1902年慈禧重新驻园后,打破咸丰朝以来皇帝、太后不见外国使节的成例,颐和园成为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媚外外交的场所。
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又经历了北洋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治,园林荒芜,建筑残破,景象极为凄凉。1948年12月,她先于北京城获得了新生,颐和园从此开始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颐和园的主要构成为万寿山和昆明湖,面积比较大,约二百九十多公顷,特别是水的面积约占四分之三,故有“水上园林”之称,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其中建筑物较多,气势雄伟,体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范。
颐和园秉承了皇家御园的规制,采用了“宫苑分置”的方式,将全园按功能不同划分为政治活动区、生活居住区(二者通称宫廷区)和风景游览区。东宫门内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为帝后朝会大臣、处理政务的场所;以乐寿堂为主体,包括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和光绪皇后的寝宫以及供慈禧看戏和娱乐的地方。以万寿山上佛香阁为中心的游览风景区,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一目,重点讲述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景观,如政治活动区的仁寿殿,生活区的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等。圆明园的布局与故宫的一样,即“前朝后寝”,体现国重于家的原则和“家国一体”的理念。内廷区直对颐和园的正门,建筑富丽辉煌,庄重威严,具有皇家园林的特征之一。主要建筑物又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它们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其中居住部分采用青砖灰瓦,亲切宜人。宫殿区则金碧辉煌,气宇轩昂。在整体布局上,宫殿区和内廷区相对规整严谨,与相隔咫尺的自然水景区形成反衬与对比,各取其妙,相映成趣。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大门上方悬挂“颐和园”匾,为光绪帝题。东宫门内是仁寿门,两侧朝房,旧称南北九卿房,是军机阁部办公的地方。仁寿门内即是政治活动区的中心建筑──仁寿殿。
仁寿殿是慈禧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的大殿,该殿最早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时乾隆规定:所有御园中,凡是当朝听政的大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游园时不要忘了亲理政务。咸丰十年,仁寿殿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改名为“仁寿殿”。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意思是施仁政的人可以长寿。1903年再次修复后,慈禧和光绪经常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仁寿殿的门、窗、柱一律用红色,烘托起皇家威严的气氛。殿中摆放宝座,为皇权象征,殿内运用古代常用的造园手法,在院内栽植常青树木,点缀以山石,同园林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生活区的主要景物有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正如教材所说:玉澜堂为光绪皇帝的寝宫,其实也是光绪皇帝的囚禁之所。玉澜堂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玉澜堂的堂名,出自晋代诗人陆机“玉泉涌微澜”的诗句,与这里的地形极为贴切。堂内陈设具有宫廷特点,堂内中央地平床上是一套宝座御案,用紫檀木和沉香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高雅端庄,制作精美,在颐和园家具中首屈一指。玉澜堂珍贵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和戊戌变法有关。
宜芸馆是光绪的皇后隆裕居住的地方,始建于乾隆,光绪时重建。“宜芸”意思是说宜于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在乾隆时期是皇帝的藏书之地。原有通道与玉澜堂相通,戊戌变法失败后,通道被堵死。宜芸馆院内两侧廊壁上,镶嵌有乾隆御临各家石刻十块。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要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在其建成后,慈禧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乐寿堂是她的安歇之地。乐寿堂以它特有的位置和景致,成为园内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
乐寿堂殿内及庭院的布置,突出了富贵长寿的主题。寿堂内按宫廷原状陈列,中间为起居室,西套间为寝室,东套间为更衣室。起居室内,中间设紫檀雕造御案宝座,宝座后列一堂十五折玻璃镜屏风,将室内映照得宽敞亮堂。乐寿堂内还悬挂有华丽的五彩玻璃吊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电灯。庭园内四季花木和陈设大多有象征寓意,堂阶前阶沿两侧对称排列铜铸梅花鹿仙鹤和大瓶,取“六和太平”的谐音,庭前安排了对称的花台。栽植玉兰海棠牡丹等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至今玉兰仍很茂盛。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庭中一块长8米,宽2米,高4米巨石,横卧在一个雕有海浪波纹的青石座上。巨石形状很像灵芝且色青而润,取名“青芝岫”,寓意“寿比南山”。后人称此石为“败家石”。这些具有宫廷特点的内外陈设,处处表现出封建礼制的森严,象征着“天子至尊”、“皇家富贵”的意识。
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原本是在清漪园怡春堂基址上修建的,工程自1891年至1895年,历时四年,耗用了71万两白银才建成。该院有三进院落。占地3000平方米,主要有由扮戏楼、大戏台和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三部分组成。大戏楼共三层,高21米,宽17米,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这座大戏楼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我国戏曲史上举足轻重,代表我国近代戏曲艺术水平的京剧,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发展成熟和定型的。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后,慈禧经常让社会上的名演员进宫表演,并给予各种支持,使京剧这门艺术得以发展和完善,所以这里有“京剧摇篮”之称。那些乘前启后、开创流派、最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如谭鑫培、杨小楼、陈德霖等,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留下许多历史记载和传说。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一目,教材依照景观的特征,主要分成三部分来讲述:万寿山前山景色、昆明湖风光、后山后湖景观。
万寿山前山是建筑密度最大的区域,其建筑,是整个万寿山建筑的精华。万寿山前山景色的特征可概括为:建筑群华丽宏伟,体现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主体建筑布局严格对称,庞大的建筑气势集合了园林功能、宗教功能和宫廷功能。除主体建筑外,还在前山东西部点缀其它亭、堂、轩、阁等建筑小品,扩大了园林空间,增添了古朴、典雅的色彩。
万寿山前山的主要建筑有东西轴线千步廊,中轴线上有排云门、排云殿、德慧殿、佛香阁、智慧海等,还有其他点缀的精品建筑,如转轮藏、介寿堂、宝云阁、五方阁、清华轩、意迟云在、千峰彩翠、景福阁、益寿堂、清宴舫、画中游等。
颐和园里有回廊、曲廊、游廊、水廊、花廊、爬山廊等,集中了中国园林中所有廊的形式。其中,万寿山下的彩绘长廊尤其是一条以“廊”驰名中外的建筑,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化画在1990年被收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在全园的建筑布局中,长廊具有重要作用,它巧妙地建在山水之间,使湖山之间有了一个巧妙过渡,同时,又像一条五彩缤纷的带子,把前山一些分散建筑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排列有序的建筑整体,起到东西轴线的作用,另外也是一条引导游览的路线。廊的设计上,作出了曲直转折的变化,同时在长廊沿线上穿插了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和两座水榭。长廊共绘有大小不同的苏式彩画1.4万幅。其中人物画面大多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演义》《聊斋》等,其中的许多风景画仿自江南山水,是画师们根据乾隆意图绘制的,他们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条长长的画廊上。1860年,长廊被英法联军焚毁,仅剩下十一间半,1886年,慈禧太后修颐和园重建了长廊。并派人往江南临摹山水,补画了廊间彩画。现存彩画是解放后维修长廊时按原样重新绘制的。
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倚山临湖,是前山景区最主要的观赏对象,它的设计与布局对园林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个建筑群的构思与布局体现了“仙山琼阁”的神仙意境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中轴建筑群的前身是清漪园时期的乾隆皇帝为给母亲助手修建的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修建颐和园时想把这里作为她的寝宫。但是,殿宇还未建成,她就得了一场大病,慈禧认为是冲犯神佛的不祥之兆,于是把寝宫改在了乐寿堂。
排云殿是慈禧接受朝贺的地方。佛香阁和智慧海都是佛教场所。内部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像,寄托着封建帝后乞求佛陀庇护的愿望。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建筑,在园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我国造园家们津津乐道的造园手法──借景,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运用和体现。
颐和园是以湖光山色著称的大型山水园林,昆明湖的水,构成了园林的精华部分。昆明湖的名称,起于乾隆皇帝仿效汉武帝为讨伐昆明国而在长安开凿的昆明池。乾隆帝曾在昆明湖中操演水操(乾隆所谓训练水师,不过是借题发挥,昆明湖的主要用途是游赏和观景)。它是颐和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约220公顷,为全园面积的3/4(约占全园3/4的水域是在天然湖泊的基础上经过自然变迁和历代整治最后于清乾隆朝开挖定型的,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比北京城3041年的历史还要长)昆明湖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人工水库。
教材首先介绍了昆明湖景观的特色,即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然后按昆明湖方位介绍主要景观。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仿照杭州西湖苏堤在昆明湖中构筑了一条西堤,沿岸广植桃、柳。西堤上架有6桥,由南而北依次为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和界湖桥。这些座桥形式各异,最著名的是玉带桥,它是西堤六桥中唯一的一座拱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西堤的西部水域又有一道短堤,把昆明湖分成三个主要水域,每一水域点缀着一座岛屿,即南湖岛、团城岛和藻鉴堂岛,用以象征海上三座神仙居住的小岛:蓬莱、方丈、瀛州。这就是皇家园囿的惯用的“一池三山”象征手法的造园布局。昆明湖中完整的三岛布局是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模式所表现的最后一处,也是仅存的一处。大大小小的岛屿和建筑或远或近浮现于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中,构成了封建帝王刻意追求的神仙之境。
桥,水上之梁,颐和园中共有30多座桥,最大的是十七孔桥,它连接着东堤和南湖岛。十七孔桥应造园布局和景观之需而产生,放眼望去,它恰如长虹卧波,气势雄壮,在全国古典园林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是我国现存同类中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无论从哪一头看过去,总是看到正中的一个孔,这个孔正好是第9个。因为帝王最喜欢、最吉利的阳极奇数,所以此桥用17孔。
东堤的主要景观有其北端的文昌阁,得名于文运昌盛,“文昌”即文昌帝君,为道教神名。在清漪园的造园设计中,在万寿山西麓宿云檐供奉关帝,在这里供奉为文昌帝君有文武辅政之寓意。与文昌阁相邻的有知春亭,卧在清白石雕造的海浪纹基座上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有镇服水患之意。关于铜牛,民间有许多传说。在昆明湖的西北,又一著名建筑白色石舫,始建于1755年,乾隆建造石舫除了观赏昆明湖景色外,还用它来象征清王朝如磐石般坚固。1860年被毁。现在的石舫是1894年重建的,慈禧将它改名为“清晏舫”(寓“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之意),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舱楼改成洋式,是园中唯一有西洋风格的建筑。石舫长36米,就形式和长度而言,在同类建筑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
在清漪园时代,后山的建筑规模同前山一样,雄伟壮丽,但经过1860年、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军两次大破坏,大多仅剩下残垣断壁和荒台废基。其中现存或修复的主要建筑景观有: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等。
万寿山后山中部是象征佛国世界的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全部建筑按照佛教宇宙观设计的,完整地体现了佛国的形象。它是一座藏式的寺庙群,是清朝政府推崇佛教,中央政权和一些信仰佛教的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产物。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战火,今天所见庞大的寺庙群是1984年按原样恢复的。
四大部洲指的是:北俱卢洲,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它们形状多不相同,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月形。据说这四种不同形状,又对应着佛教世界四种元素: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另外还有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的八小部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同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
苏州街地处颐和园后湖中心,在乾隆年间称买卖街,1860年被焚,1990年在原址上复建。它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在被帝国主义焚毁的遗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完整景区。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苏州街全长三百余米,设有六十多处铺面,一水两街,沿岸作市。将中国西部西藏式样的寺庙同江南水乡的临水街市浓缩在一个风景区里,高原风貌和水乡情趣相融,安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堪称匠心独运,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中国园林中造园手法往往是大园包小园,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就是其中之一。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遂在这座皇家园林中仿其意而建造的。原名惠山园,乾隆分外喜爱此园,曾为其做诗15次,达151首。1811年嘉庆皇帝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之意改名为谐趣园。现在的谐趣园是光绪时重建的。园内的建筑和百间游廊全部环池临水展开,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从清漪园的总体规划来看,这个小园林既是前山前湖景区的向东北方向延伸,又是后山后湖景区的结束。这种园中之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在园林布局中,颐和园运用较多的艺术手法是对比。这种手法在前山和后山的景观塑造上巧妙地显示出来,与前山的华丽、前湖的辽阔相比,后山后湖景区的特点可概括为:建筑较少,山路曲折,绿荫幽闭,优雅恬静,以山地景观为主,兼及小型水景,主要建筑有苏州街、谐趣园等,布局紧凑,各有妙趣;与后湖以幽深见长,两山夹一水的浓阴景致,展露了令人神往的江南风情。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如:
①通过适当补充和赞美颐和园风光的诗词或评语,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对颐和园的景色和价值有一个初步了解。
②展示颐和园游览路线图,可以导游的身份来开始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如身临其境。
③可以利用本课导言,引导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即:从金至清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选择此地建宫建园?乾隆时为什么称清漪园,慈禧太后后来为什么改为颐和园?从引领探讨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课程的讲解。
④教师可以首先解释一些重要概念的方式来导入,例如可以首先介绍有关园林的造园艺术及风格知识,让同学们在学习颐和园的过程中注意概括和总结,为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一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颐和园的历史地位和特点、修建过程、主要构成、功能分类、典型的运用了借景的造园手法。旨在让学生对颐和园有个整体认识的同时,深刻了解到颐和园“虽有人作、宛自天成”、“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艺术特色,并且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它的兴废发展史、又是近代历史的缩影。处理本目时,建议教师:
①可采用问题式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设问如下:乾隆为什么修建清漪园?慈禧太后为什么能两次重修?阅读完本目后请你给颐和园设计一个身份证。
②在讲述颐和园修建过程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近代史有关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牢记历史教训,落后带来挨打,以此发奋图强。
“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要景物”一目,学生需要掌握有关的主要建筑景观:仁寿殿、东宫门、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帝王勤政与否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因素;宫廷区的建筑体现出皇家园林的雄伟气魄和中国封建时代皇权至尊、君临一切的气派。深刻了解到颐和园既显示了清王朝的兴盛,同时繁华景致之下的颐和园又掩盖不住大清王朝的风雨飘摇。清王朝由盛转衰,颐和园可说是历史的见证人。讲解本目时建议教师:
①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增加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好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并补充一些有关趣味性的知识。讲解要有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②晚清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或发生在颐和园,或决策于颐和园。教师应注意与初中学过的有关知识相联系,例如光绪曾在仁寿殿召见倡导戊戌变法人士康有为。1898年,戊戌变法时,光绪帝在仁寿殿曾召见康有为,“历时九刻之久”,历来召见大臣从未有过如此长的时间,他任命康有为为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章京上行走。稍后,在变法危机关头,光绪帝又在玉澜堂寝宫曾召见袁世凯,想借助袁世凯的力量,挽救岌岌可危的“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和北海的古柯庭,逢慈禧驻园期间将光绪帝带来囚禁在此,慈禧为了断绝光绪皇帝与外界的联系,命人在正堂后墙及两厢均砌起砖墙,将玉澜堂的原有的通道用堵死(现东西配殿内高至屋顶的砖墙尚存),出入只能走南门,由太监把守。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慈禧采取先利用后镇压的手段在颐和园炮制出镇压“拳匪”的十多道谕旨。
③京剧是国粹,颐和园对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利用学思之窗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和启发。
“游览区的迷人景色”一目,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个景区,即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的主要建筑景观及其特征,旨在让学生认识到: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和皇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借助造景来表现天人感应、皇权至尊、纲常轮纪等的象征寓意,比一般园林在范围上更广泛,在形式上更多样。建置有大量的佛教寺观,寓意封建统治者试图以弘扬佛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即团结和笼络蒙藏上层人士,确保边疆防务和多民族国家统一。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将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特有的精神追求。通过学习本目,使学生还认识到颐和园中的许多景致,是江南园林的主题在北方园林中的再现,也可以说是江南名园在皇家御苑内的变体。讲解本目时建议教师: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的教学图片并适当补充史料,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史料的能力。
②注意与重难点的结合与突破,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将宫殿建筑的严谨宏伟、宗教庙宇的庄严肃穆、北方民居的方整密合、南方宅园的小巧玲珑包容在一个大环境之中,形成了园林建筑造型丰富,色彩浓重辉煌的艺术风格。这座园林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是最后一处以传统的建筑结构、传统的建筑材料、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程序与传统的施工匠作组织的所完成的最后一座堪称里程碑的宏伟巨作,是中国现代建筑兴起前建筑史发展主流的一个总结。
③可以从景区、主要景观、特征三个方面列表对比形式来讲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此表,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总结:讲完本节课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颐和园所具有的几个第一。然后讲述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来看,更加突出了它的历史功能和文化功能,它将代表着中国皇家园林最高的造园艺术成就,代表中国传统工艺与技术的创造水平,是服务于当今时代的博物馆式的皇家园林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因而更具品牌特性。如果时间许可的话,可补充讲述它具有的文化价值。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散文诗:
啊!颐和园的景致十分灿烂,
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
庭院艺术在这儿找到百科大全。
可以说在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
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
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
哪一处都贯穿着人民的智慧与血汗,
也苦费了科学钻研!
这也许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所干的唯一好事。
她并没有意料到她从覆灭的海军中,
下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
──陈毅《颐和园划船》
[教师提问]读完这首诗,请你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历史价值?
[学生回答]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说明颐和园是建筑史上的宏伟巨作;园林艺术上百科大全;有利于水利灌溉,是个人工水库。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去证实陈毅和这位同学所总结的是否正确。
案例二 “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一目讲述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然后给颐和园设计一个身份证。
[学生]
姓名:颐和园
原名:清漪园
别名:夏宫
年龄:约250岁
住址:北京西郊
身体大小:约290多公顷
特征: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
世界文化遗产(1998年)
案例三 讲解昆明湖景观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资料,请同学们阅读:
岁已巳,考通惠河之源而勒碑于麦庄桥。《元史》所载引白浮瓮山云者,时皆湮没不可详。夫河渠,国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泛滥而不治,因命就瓮山前芟苇茭之丛考,浚泥沙之溢塞,西湖之水都为一区经始之时,用事者咸以为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踟躇虑水之不足。及湖成而水通,则汪洋漭沆较旧倍盛,于是又虑夏秋汛涨或有束虞。甚哉,集事之难。可与乐成者,以因循为得计,而古人良法美意利足及民,而中止不究者皆是也。今之为牖、为坝、为涵洞,非所以待汛涨乎?非所以济沟塍乎?昔之城河水不盈尺,今则三尺矣;昔之海甸无水男,今则水田日辟矣。顾矣不以此矜其能,而滋以惧,盖天下事必得一人积思劳虑,亲细务有弗辞,致众议有弗恤而为之。以侥幸有成焉,则其所得者必少,而所失者亦多矣。此予所得慨夫集事之难也。湖既成日,赐名万寿山昆明湖。乾隆十有六年岁次,御制并书。
──乾隆《万寿山昆明湖记》
[教师]这段材料不难读懂,请同学们阅读后回答:乾隆自述扩建昆明湖的主要目的和后果是什么?
[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兴修水利,其后果是昆明湖的深度和广度比原来增加了两倍,并和城里的护城河相通。护城河的水量充沛,利于漕运,也增加了西郊的灌溉面积,海淀水田也日渐扩大了。
[教师]扩建昆明湖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乾隆为母亲祝寿。
[教师]为了给他母亲祝寿,把这个近四千亩的水域修成了一个寿桃型湖泊,并于1751年将瓮山泊改名为昆明湖。
[教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昆明湖的景色(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景观图片),要求同学们注意总结昆明湖景观的特色。
[学生]昆明湖景观的特色具有杭州西湖风格,江南园林的特色,并且还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师]除了以上同学总结的这些特征,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在此得到成功的体现。游览昆明湖,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以下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应掌握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兼并、租佃经营和租佃关系的变化。
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1)发展:产生于,盛行于,瓦解于,废止于。
(2)实质:名义上为,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所以其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特点:有公田、私田之分。公田由农民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交给贵族。公田实际上为贵族所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4)瓦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a.生产力的提高b.各国税制改革
表现:a.大量公田抛荒b.部分私田逐渐成为私有土地c.贵族间争夺田地
(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
①一是从上废除井田制。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所有者。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兼并成为大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
集中,保护。
(2)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使两极分化激烈。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影响: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影响统治的稳定。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式经营的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式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关系。
2.发展
①战国:产生
原因:土地兼并的结果
②汉代:比较普遍: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宋代:日益普遍化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
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均田制度
(1)目的:保证财政收入和征发徭役,巩固北魏的统治。
(2)实施:485年,北魏统治者采纳汉族谋臣的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
益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3)内容:
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
②土地不得买卖。
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④受田农民必须每年缴纳一定的租调,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4)意义:
①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②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改变了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例1.(08上海历史,A组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B。均田制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开始推行,后来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在唐朝中期被破坏。因此②③为正确答案。
例2.(2008年广东单科,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
解析:
本题以北魏的土地制度为依托来命题,重点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难度不大。第⑴问比较材料一、二即可得出结论,重点注意某些材料,如“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和“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均给天下田”等;第⑵问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第⑶问回答“溯源”应把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考虑在内,影响则可以结合教材分析。
答案:
(1)材料一是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材料二是推行均田制。两者的土地分配方式都是有组织的把土地按一定的比例和标准分配给农户使用。
(2)除推行均田制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①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②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度,严惩贪污,根据政绩决定官员任期。③迁都洛阳。④移风易俗:改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⑤实行汉制:政权机构、官吏名称、礼仪典章一律改行汉制。
(3)①溯源:主观上,北魏孝文帝等王族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客观上,北魏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提供了政治机遇;另外,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要求北魏孝文帝提出改革,缓和危机;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促进。
②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出现农工商全面繁荣的局面;加速了北魏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加快了各族民族融合;为隋、唐、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一、单选题:
1.(2006年上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
2.(05天津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5.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①君主土地私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贵族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7.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
8.自宋代以来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这一方式
A.使政府对百姓的控制加强B.农民完全脱离了政府的剥削
C.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加强D.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9.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①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关系的变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1.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
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12.下列对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B.是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
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
13.下列对田庄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汉田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B.田庄的劳动者还要担负军事义务
C.田庄是纯粹的农业生产集团 D.田庄势力的发展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秦代开始出现
B.在宋代租佃的方式下,主要地租形态是货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15.(04上海5)“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屯,山谷不能受。”引自《后汉书·仲长统传》文中“豪人”指当时的
A.封爵将领B.豪强地主C.僧侣贵族D.江南巨贾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
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5分)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5分)
(4)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5分)
(5)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脏或枉法论罪。
材料二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愈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三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摘自《中国古代史》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BAA 6―10 BBCCD11—15CCCBB
二、非选择题
16.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5分)
(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而成为私田。到春秋时期,铁质农具的使用,使私田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5分)
(3)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5分)
(4)表明出现了地租的剥削方式。(5分)
(5)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了。(5分)
17.
(1)限制地主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额外赋役。
(2)贵族、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永业田);土地买卖频繁;皇帝无限制赐田;富商、官僚等大肆兼并土地,庄园遍布各地,政府无地可授。
(3)《唐律》从根本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不可避免的。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1)发展:产生于,盛行于,瓦解于,废止于。
(2)实质:名义上为,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所以其实质是国家共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特点:
(4)瓦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表现:
(5)井田制废除的途径
①一是从上废除井田制。
②二是培植了一批新兴所有者。
3.封建社会:
(1)形式:
①君主土地私有制:是由掌握的那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大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
③自耕农私有土地:他与地主的区别在于
(2)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使两极分化激烈。明清时期,经济繁荣,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3)影响:
①
②
二、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式经营的含义:
2.发展
①战国:产生
原因:
②汉代:比较普遍:
的现象已比较普遍。
③宋代:日益普遍化
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的重要经营方式。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④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
3.影响:使佃农对地主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井田制的出现与瓦解,这两个历史现象哪个是历史的进步呢?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2.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面对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有没有根治土地兼并的“灵丹妙药”?
1.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关系:
(1)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实行均田制。
(2)均田制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但是未触动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
(3)总之,土地兼并是均田制实行的原因,又是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均田制是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实行的,但是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它。
2.租佃农民与自耕农的区别:
(1)背景不同:前者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后者是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产生。
(2)身分、地位不同: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后者是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3)前途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与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有了较大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B.井田制中有公田与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
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田现象严重
3.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4.(2000年上海)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5.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
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B.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
C.贫富分化严重D.东晋经济发展迅速
6.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7.均田制实行的基本原因是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恳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
8.下列能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C.“不抑兼并”D.“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
9.从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形式的主要原因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领队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洲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②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③农副产品投入市场④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九》
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
——摘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4)材料四表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5)这一组记载实质上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是什么?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A
B
B
B
B
D
C
11.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
(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而成为私田。到春秋时期,铁质农具的使用,使私田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
(3)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材料记载发生了土地争论,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
(4)表明出现了地租的剥削方式。
(5)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的井田制日渐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35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