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三单元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

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制作表格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问题探究
分析图片

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分析图片
问题探究

课堂讨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本课引言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共同的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肩宽胸挺,躯肢浑厚健壮,神态温静具有伟丈夫的气概。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而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建议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经济发展的表现及概括其原因,体会孝文帝改革后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1.农牧业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其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对图片的解释,然后归纳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建议教师通过学生看图片和阅读的内容,概括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从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个方面说明。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教材介绍了从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的史实。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教材介绍了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教材介绍了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教学建议: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己归纳孝文帝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然后分组讨论:政权封建化加速的背景?教师在总结中讲清封建化、礼乐制度的概念,师生通过互动答疑完成本目任务。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教材首先叙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指出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说明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教材主要介绍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教材从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建议:通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联系以前的课程,理解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自觉树立改革意识。

最后,总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主要是生产力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做表格归纳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的图片、阅读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教师提问学生: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的历史作用?后总结: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导入本目学习,教师应对封建化进行阐释: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朝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让学生归纳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分组讨论每一项措施的影响。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教师提出问题,问题一:生活习惯汉化的表现?举例说明;问题二:通过阅读教材的图片(《汉人胡食画像砖》),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问题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联系前两节内容,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导入新课时,用计算机或幻灯展示图片

图片1:云冈石窟的第六窟的图片: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冈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图片2:龙门石窟图片: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作品。古阳洞等。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案例二用实物投影和幻灯片展示(《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南梁大臣陈庆之的一段话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始如登泰山卑培,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这段话展示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也说明了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由此导入“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的学习。

案例三今天我们吃着烤羊肉串,徜徉在云冈石窟中,遥想当年鲜卑人叱咤风云、横扫天下的气势,他们作为单一的民族消失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孝文帝或许被称为历史的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我们又谁能说得清自己身上是否流淌着鲜卑族人的血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下面结合孝文帝改革的三节内容,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四、问题解答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商业繁荣,市场活跃,物品丰富,商人多且实力雄厚。

思路引领:商业繁荣;鲜卑族以前没有商品经济,以物换物。

答案提示: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汉化。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

答案提示:社会经济的变化

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活动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

影响: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题关键: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南北分裂的原因

思路引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意义。民族矛盾是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延伸

单元学习小结

一、重要概念简释

北魏时期实行的国有和私有相结合的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国家把荒地分给丁男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露田在农民60岁免课赋或身死时归还政府;桑田传给子孙。地主按级别也分给公田。均田制的实行,把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为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北魏统治者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它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完善了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推动鲜卑族向汉族同化的措施。孝文帝基于对汉族先进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出发而自觉主动地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从生产、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全面接受汉族文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减少改革的阻力,孝文帝决定把首都从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偏远的平城迁往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孝文帝克服阻力,设巧计迁都。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归纳与总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尊儒崇经等。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历史感悟(略)

扩展阅读

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三单元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一、教材分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及评价。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仪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汉族风俗习惯成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汉族文化中;
(2)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对联系的;
(3)探究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史实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论证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通过对北魏孝文帝历史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辩证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正确历史观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
(2)查找有关孝文帝资料:认识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还应看到其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
(2)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进而认识到孝文帝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3)课堂讨论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
教师先出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两幅佛像图片。
师: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1:北魏佛教文化的兴盛。
生2:北魏石窟艺术的发展。
生3:孝文帝改革前后佛像的迥异。……
师: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共同的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肩宽胸挺,躯肢浑厚健壮,神态温静具有伟丈夫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生2: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师:对,从上面两幅佛像造型看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那么,除了服饰变化外,孝文帝的改革还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1)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整地碎土工具的复杂化与精耕细作;
②耕作技术的提高:“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
③重视兴修水利:有水田之处通渠灌溉;
④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
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
(2)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
(1)表现:
①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绢布产量大增,府存绢帛多;
②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2)原因: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
(1)表现:
①洛阳大市场的繁荣: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如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等,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
②重新铸造铜钱;
③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措施: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2、影响:北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生活习惯的汉化:即三个变化——
①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筑起简陋的房舍,经营小块土地,最终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开始转向中原汉族的农业文明。
②鲜卑族的阶级成分的变化:迁居洛阳的鲜卑族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
③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的融入:如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先进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
②服饰与风俗的融入:如诗歌描写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③食物的融入:如教材插图《汉人胡食画像砖》就是明证。

2、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吃着烤羊肉串,徜徉在云冈石窟中,遥想当年鲜卑人叱咤风云、横扫天下的气势,他们作为单一的民族消失了,从这个角度上说孝文帝或许被称为历史的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我们又谁能说得清自己身上是否流淌着鲜卑族人的血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
请大家结合孝文帝改革的三节内容,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提示:
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
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认识: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评价: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教学小结:
北魏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场改革是由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它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三、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提示: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汉化。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提示:社会经济的变化
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活动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
影响: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提示: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延伸:
1、(略)
2、争鸣:
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1)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2)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单元学习小结
一、重要概念简释

北魏时期实行的国有和私有相结合的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国家把荒地分给丁男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露田在农民60岁免课赋或身死时归还政府;桑田传给子孙。地主按级别也分给公田。均田制的实行,把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北魏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为配合均田制的实行,北魏统治者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它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基层政权,完善了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控制,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推动鲜卑族向汉族同化的措施。孝文帝基于对汉族先进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出发而自觉主动地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从生产、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全面接受汉族文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减少改革的阻力,孝文帝决定把首都从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偏远的平城迁往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孝文帝克服阻力,设巧计迁都。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归纳与总结

5世纪,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基于对汉族文化优越性的认识,北魏统治者孝文帝自觉地、主动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内容为实行官吏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尊儒崇经等。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争取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与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改革使鲜卑族全面汉化,消除了民族隔阂,推动了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同时,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文化中,为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三、历史感悟(略)

高二历史教案:促进民族大融合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本课引言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共同的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肩宽胸挺,躯肢浑厚健壮,神态温静具有伟丈夫的气概。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而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建议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53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促进民族大融合


高二历史复习资料:促进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影响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1)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整地碎土工具的复杂化与精耕细作;
②耕作技术的提高:“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
③重视兴修水利:有水田之处通渠灌溉;
④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
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
(2)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
(1)表现:
①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绢布产量大增,府存绢帛多;
②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2)原因: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
(1)表现:
①洛阳大市场的繁荣: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如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等,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
②重新铸造铜钱;
③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措施: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2、影响:北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生活习惯的汉化:即三个变化——
①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筑起简陋的房舍,经营小块土地,最终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开始转向中原汉族的农业文明。
②鲜卑族的阶级成分的变化:迁居洛阳的鲜卑族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
③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①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的融入:如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先进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
②服饰与风俗的融入:如诗歌描写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③食物的融入:如教材插图《汉人胡食画像砖》就是明证。
2、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单元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与当时的民族状况,西晋末年与十六国时期的战乱及其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整顿吏治,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学习汉族文化,改革的历史意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与西南等地区的民族融合。2.能力与方法

通过西晋与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内迁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当时的战乱情况进行分析,培养他们逐渐学会对历史现象进行较为全面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通过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当时的主要矛盾和影响,分析评议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培养他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并且逐步掌握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教学,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与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与论证、表达的思维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在中国历史上各族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条件。通过学习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历史,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民族大融合的出现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历史地图《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与作用简表、关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材料。

学生:收集、整理当代中国各民族相互学习、和睦相处的事例。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访当地民族事务部门或统战部,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教学设计

回顾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着重说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匈奴与内地的关系,来导入新课(至于是采取提问方式,还是采取讲述方式,则视任教班级的学生状况与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而定)。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1.“五胡”的内迁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他们原来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迁徙到辽西、幽州、并州、关陇等地,同汉族杂居相处(出示地图《西晋末年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最初,这些少数民族大多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和部落组织。他们的内迁使民族关系日益复杂,但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各族杂居必然使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到西晋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数百万人入居中原地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输租调”,“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还强迫他们当兵,西晋八王之乱中,诸王也都利用少数民族参加内战;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卖,充当官僚、地主的佃客、奴婢,据记载,魏晋之时,太原一地“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关西扰乱,频岁大饥,秦、雍六州民流移就谷,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之类的记载多见于史。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相继发生,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步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理解西晋的政治黑暗,统治者的自相残杀,对各族的剥削与压迫,激化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关于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情况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多作处理,如学生问及,可略作解说)2.向民族融合发展的“十六国”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火并厮杀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中,西晋王朝轰然倒塌。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西北各族争夺的战场。各少数民族,也有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这个时期,上起304年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政权,下迄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地区。在这一百多年里,黄河流域纷纷扰扰,战祸不休,终无宁日。其间,氐族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与东晋大战于淝水(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淝水之战的课文)。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仍处于各族政权林立、相互混战的状态。十六国的纷扰战乱,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人力凋残,百姓愁悴”,给各族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另一方面,由于相互征战、强迫流徙、百姓流亡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原有部落组织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而且民族布局被打乱,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密切,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混战中,强吞弱,一些民族贵族割据势力被摧毁、被削弱,而且有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任用汉族知识分子。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二、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把补充历史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把已学知识、补充历史材料与本目内容融为一体。在进行指导时,要求学生:一是把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作用制成表格,二是要求学生写出读史笔记,笔记的文字长短不限,可以是两三句话,也可以成文。但都应紧扣本目内容,有感而发)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条件北魏统一北方后,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北魏孝文帝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他们进入以农耕文明为特点的、封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先进文化,接受封建统治方法与制度,也是历史的必然。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

作用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颁布均田令,把政府掌握的土地分

配给农民,均田农民必须交纳赋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

发,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一些少数民族的民户也成为

均田农民,促进了这些民族的封建化。对后世土地制度有

很大影响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也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族典章制度

和生活习惯,改汉姓,说汉话,仿

南朝冠服,与汉族通婚

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消除民族间的语言障碍与隔阂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大力推行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中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改革也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使北魏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从此,北方的实力开始超过南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为后来统一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1.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民族是指由共同通用语言、共同生活区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联系起来的群体。经过四百多年,原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大家接受的文化,而它又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到北朝末年,原有的民族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游牧民族南下入居汉族农耕文明区,逐渐改革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与物质文明带到了了中原,后来,这也成了汉族文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十六国与北朝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崇尚儒学,任用汉人中的“先贤世胄”制订定礼仪与政治、法律制度,均田令使北魏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成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由于北方民族融合加速发展,也由于大批中原农民、士人在动乱中南渡,南北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南方与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抚”的政策,即“南抚夷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出现“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局面。三国时期,吴国境内还散居着一些越族人,他们在南方山区过着农耕生活,孙吴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南方。由于长期民族融合,他们与汉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已很少有差别。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本节属于“各地各校可根据学生情况决定教学与否”的内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阅读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做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一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宜采取阅读法,“十六国”与“民族大融合的出现”,涉及理论问题较多,宜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在指导学生阅读“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要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几种:其一,提要式的笔记,即把书中的主要内容,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作出摘要,这有助于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其二,制作图表与表格,按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整理书中的内容,这有助于理清脉络,逐渐学会综合的方法;其三,写出评议与感想,它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分析、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和思维特质,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发展他们的个性特征。教师如能认真阅读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主集》第38卷),将会对自己读书学习与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很有启发作用。阅读法教学应当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探究阅读方法为重点。

车驾南伐……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zhen,发轸,出发,起程),高祖(孝文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启颡(song,启颡,叩头)于马首之前。……高祖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动不小。动而不成,何以示后。……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光宅中土,机亦时矣。王公等以为何如?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征,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北魏孝文帝太和)十有八年(494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魏书·高祖纪》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兰氏为贺氏,独孤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计。

──《资治通鉴》高祖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开始改革旧的制度),时多奉法。

──《魏书·良吏传》诏曰:“夫婚姻之义,曩叶攸崇(曩,nang,曩叶攸崇,前代都很重视)……长弟咸阳王禧(拓跋禧)可聘故颖川太守陇西李辅女……季弟北海王详(拓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魏书·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07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