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代雄师拿破仑教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代雄师拿破仑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题]

《一代雄师拿破仑》

[课型]

新授

[第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了解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的有关史实,认识这一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了解拿破仑指挥法军粉碎第三至第七次反法同盟的有关史实,分析战争的性质及其胜败原因。探讨拿破仑对欧洲政治格局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课外书籍、网站或观看影视片,并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历史信息中认识、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对学生表达的不同观点,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评价。开展讨论课,或通过观看影视片和写影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历来褒贬不一。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从而使学生理解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和人类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个性化规律。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资产阶级政权。它在捍卫和巩固大革命成果的同时,许多方面又违背了大革命的精神。通过对这一时期拿破仑战争性质的分析,认识战争的多重性、复杂性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教学重点]

拿破仑的主要政治和军事活动。

[教学难点]

拿破仑帝国和战争性质的分析;对拿破仑的评价。[教学过程]

一、荒野雄师:

1、勇敢好胜

拿破仑出身贫困潦倒,却磨砺了他宁折不弯、奋发自强的个性

五年军校生涯,受人嘲笑,强化了他孤僻、好胜的性格和勃勃雄心

2、卢梭的学生(少年求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18世纪80年代是法国大革命的酝酿时期。他迷恋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卢梭等人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他产生了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

3、机遇垂青

①拥护雅各宾派,围攻土伦,暂露头角,由炮兵上尉晋升为准将、炮兵旅长;

②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督政府建立,拿破仑遭冷落;

③1795巴黎平叛,拿破仑成为共和国的救星,声名远扬。

——从此,拿破仑走上军事发展道路

☆关于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7.14革命爆发——1792.8推翻波旁封建王朝,建立第一共和国

(攻占巴士底狱)1792.8—1793.6吉伦特派(工商业资)

1793.6—1794.7雅各宾派(中小资)

1795—1799督政府(大资)

二、军事征程:

(一)从军显露:

1、1793年,围攻土伦;

2、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欧洲封建统治,

直接目的: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根本目的:英——维护欧洲霸权;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结果: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

拿破仑军事威望高

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为终身执政

实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6、连克强敌;

①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②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发动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攻占柏林,迫使普割地赔款

④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割地赔款,公主嫁给拿破仑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

1)作战目的: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2)作战性质:正义战争

3)作战意义: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原因: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结果: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败因: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影响: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8、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即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原因:英俄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摆脱帝国统治,是“民族之战”

过程:莱比锡大会战,法军惨败

影响: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帝国开始瓦解(1804—1814)

波旁封建王朝复辟(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9、1815年,滑铁卢战役(即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过程: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

1)作战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作战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作战结果: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四)综评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

一方面,它将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广到大军所到之处,极大地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势力;同时,为了拿破仑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利益而与欧洲强国进行战争,又具有争霸性质;而且,拿破仑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镇压,又带有侵略性质;这些都利用了大革命动员起来的法国民众的革命热情,但它牺牲了法国的利益,也种下了失败的隐患。

三、拿破仑统治:

(一)上台执政——“雾月政变”——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1799年)

“雾月政变”是一次典型的利用武力威胁来控制政权,然后以合法的形式确认结果的军事政变。这一政变模式,以后在世界上不断被沿用。

(二)建立帝国(1804年)

1原因:战争中获胜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商人拥护拿破仑集权

拿破仑个人野心膨胀

2过程: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3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

4评价:帝国强盛,拿破仑的作为适应顺应潮流

(三)改造法国

1、目的:通过改革,稳定政权,强大国家

2、政策: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军事体制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取消人民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

②经济方面: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文化方面: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但教会应为资产阶级服务

重视科学,鼓励教育,设立学校

④用人方面:用人唯贤,不问门第和财产“替人才开道”

鼓励重用人才

⑤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做法:政府向资本家征税,用以征集农民当兵)

(作用:贫苦农民获得收入,小农阶层成为拿统治的社会支柱之一)进行大规模军事征服(见上,主要是1804年以后的战事)

⑥法律方面: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发典》

(内容: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否定封建特权,确立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

(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义势力;成为资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

⑦对外方面:大陆封锁

原因:为了孤立和击败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拿破仑军事上的胜利,使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作出狂妄的决策

过程:1806年——“大陆封锁令”

内容: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比较“闭关锁国政策”异同)

影响:既打败英国,也葬送法国(埋下失败的隐患)

3、影响:帝国的建立,是拿破仑以军事起家,又以军事来巩固统治的必然产物,也是革命曲折的反映。它虽然违背了人民要求的大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但暂时符合社会上层,尤其是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捍卫和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末日雄狮:

1、1806年,大陆封锁——埋下失败隐患;

2、1812年,东侵俄国——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3、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帝国开始瓦解;

4、1814年,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5、1815年,“百日政权”

建立原因:波旁王朝复辟后进行各种报复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

建立经过:1815年,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3月20日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次登上皇位。

百日而亡——滑铁卢战役失败。6月22日,拿破仑结束“百日”政权,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败亡原因:(内因——靠军事征战建立起来的国家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撑;封建反动势力依然强大;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战争使帝国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外因——被占区人民积极反抗;反法同盟的打击

直接原因——后期战争实力下降,不敌反法同盟(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6、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五、评价拿破仑:

1、功: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概括:拿破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外战争冲击了封建制度,除了掠夺和屠杀外,以血与火的形式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欧洲,传播了革命原理,宣传了自由、平等思想,革除了封建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复辟铺平了道路;不断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封建君主的倾向,但不失为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作业布置][课后反思JAB88.com]

相关推荐

评价拿破仑教案


你如何评价拿破仑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选修)上册中有一节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学生对此颇感兴趣,纷纷发表不同看法,我认为这正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的好时机。

一、课前准备
针对学生的观点,我将学生划分成四个小组。
第一组: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
第二组: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第三组:拿破仑是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
第四组:拿破仑是战争罪魁。
各小组利用课下时间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讨论,最后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在课堂上阐述本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二、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拿破仑是迄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他曾被人讥讽为“矮小的科西嘉人”。16岁从军校毕业,仅仅是一个无名的下级军官。然而,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各小组都在课下进行了认真准备,现在请各小组阐述本组的观点、看法。
第一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认为,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原因有三:
第一,拿破仑称帝,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严重地破坏了人民主权的原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论据略)
第二,拿破仑恢复了天主教的权威,把过去充当封建王朝支柱的教会转过来为其统治服务。(论据略)
第三,拿破仑恢复了贵族的统治,破坏了公民平等的原则。(论据略)
所以说,拿破仑称帝是历史的倒退。
师: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指出了拿破仑的过失,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补充)拿破仑称帝后,再没有一个法国人像居住在维也纳的天才作曲家贝多芬那样具有大丈夫气概地提出抗议了。(论据略)
师:旁证有力。除了这些过失之外,拿破仑有没有功绩呢?请第二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不同意第一组的观点,纵观拿破仑的一生,固然有过失,但他采取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措施略)这些措施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并没有使法国回到封建社会,他是资产阶级的皇帝。因此,我们认为,拿破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师:好,这是拿破仑的功绩,应该肯定,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生:(补充)拿破仑尤其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人才。(论据略)
生:(补充)在拿破仑用人方面,我也有个实例。(略)
(第三组同学举手请求发言)
师:第三组同学已急不可耐了,请第三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同意第二组的观点,并且我组还认为,拿破仑还是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法军所到之处,赶走贵族,宣传了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对欧洲起了进步作用。(论据略)所以,我们说拿破仑是一位英雄,一位改变了欧洲历史的英雄。
师:第三组肯定了拿破仑战争的反封建作用,有没有不同意见?
(第四组同学发言)
生:(总阐述)我组反对第三组的意见。我组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给欧洲各国各民族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他是战争的罪魁。(论据略)
生:(补充)拿破仑战争也给法国本身带来了巨大灾难。(论据略)
师:真是针尖对麦芒啊!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就如何评价拿破仑,进行了认真而又热烈的讨论,既有观点也有史实。随着同学们的成长,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认识会更加深入。综观拿破仑的一生,有功有过,拿破仑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的觉醒,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这是他的主要功绩。但是,拿破仑毕竟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胜利滋长了他的骄傲情绪,冲昏了他的头脑,更助长了他的野心,争霸世界,四处侵略,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毁灭。

卤代烃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卤代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五课时:卤代烃
复习(加成和取代反应):
1.丙烯和氯化氢
2.甲烷和氯气
3.苯和浓硝酸(浓硫酸)
4.苯和溴单质
5.甲苯和硝酸(浓硫酸)
考点1:烃的衍生物和卤代烃的性质
1.烃的衍生物:烃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后的产物。
2.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所取代后的产物。饱和一卤代烃CnH2n+1X
3.卤代烃的分类:
(1)根据含卤素的不同: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
(2)根据含卤原子多少:一卤代烃,多卤代烃
(3)根据烃基的种类:脂肪卤代烃,芳香卤代烃
4.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极少数为气体,大多数为固体和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溶剂。
5.化学性质: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很强。
考点2:溴乙烷(卤代烃的代表)
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物理性质:无色液体,密度大于水,沸点低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碱性条件下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里发生消去反应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必需有氢原子)。
例:某一溴代烷A与NaOH溶液混合后充分振荡,生成有机物B,A在NaOH和B的混合液中共热生成一种气体C,C可以使作果实催熟剂.则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生成C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下列物质与NaOH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A.C6H5CH2ClB.(CH3)3CBrC.CH3CHBrCH3D.CH3Cl
练习2:写出由CH2BrCH2Br与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练习3、以CH3CH2Br为主要原料制备CH2BrCH2Br

练习4、怎样由乙烯为主要原料来制CH2OHCH2OH(乙二醇)?
4.卤代烃的制备:
⑴烷烃和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取代
⑵芳香烃和卤素单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取代
⑶烯烃或炔烃等不饱和烃与HX、X2发生加成反应
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加入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为:
(1)溴乙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乙烷(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溴苯(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1.实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2.规律:(1)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有邻位碳原子,但是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均带有氢原子,可能生成不同的产物(如2-氯丁烷)
(4)二元卤代烃消去比一元困难些,可能形成三键
3.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卤代烃的结构特点主要生成物
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含C-X即可醇
消去反应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与X相连的C的邻位C上有H烯烃或炔烃
考点4:如何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
1.原理:先水解,然后加硝酸酸化,最后加硝酸银,通过沉淀的颜色确定卤素。
2.实验步骤:(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3)加热-加快反应速率(4)冷却(5)加硝酸酸化-目的一是中和氢氧化钠,防止氢氧化钠的干扰,二是检验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6)加入硝酸银溶液.
同步测试题
1、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CH3CHOC2H5OH(B).C2H5ClCH2=CH2(D).CH3COOHCH3COOC2H5
2、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A.取代、加成、水解B.消去、加成、取代C.水解、消去、加成D.消去、水解、取代
3.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和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下列物质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空间异构的是()A.CHCl2-CH3B.CCl2=CH2C.CHs-CH=CH-CH3D.CH3-CH2-CH=CH2
4.CH3-CH=CH-Cl,该有机物能发生()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⑥使AgN0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A.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只有⑦不能发生C.只有⑥不能发生D.只有②不能发生
5.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B.属于卤代烃
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6.已知萘的n溴代物和m溴代物的种数相等,则n与m(n不等于m)的关系是(萘的分子式C10H8)
An+m=6Bn+m=4Cn+m=8D无法确定
7.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分子式是CF2Cl2,它是一种卤代烃,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它可以看作甲烷分子中氢原子被氟、氯原子取代的产物
C.它是非极性分子D.它的分子中碳原子的四个价键均已被充分利用
8.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则()
A.产物相同B.产物不同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D.碳溴键断裂的位置不同
9.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D.CH3Br
10.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的水解反应进行得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
A.CaCl2B.MnO2C.HClD.NaOH
11.下图所示是完成1,2-二氯乙烷某些性质得实验装置。
(1)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2)在试管A里加入2mL1,2一二氯乙烷和5mLl0%的NaOH乙醇溶液,再向试管里加入几小块碎瓷片。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3)用水浴加热试管A里的混合物(其主要生成物仍为卤代烃),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
(4)为检验产生的气体,可在试管B中盛放,现象是;向反应后试管A中的溶液里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几滴AgN03溶液,现象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
。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3.已知溴乙烷与氰化钠反应后再水解可以得到丙酸CH3CH2BrCH3CH2CNCH3CH2COOH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了一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请根据
以下框图回答问题。F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反应号)。
(2)写出结构简式:E,F。
14.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B的结构简式。
(2)反应④所用的试剂和条件是。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
15.某一氯代烷1.85g与足量的Na0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用稀HN03酸化,再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87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一氯代烷的分子式,并写出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
(54学时)

第六章杜甫(6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杜甫的生平与诗歌成就。
重点:杜甫诗歌成就、特点。
难点:杜甫诗风及律诗成就。
第一节生平、思想、个性
一、生平(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先祖居长安附近杜陵,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官至左拾遗、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有“诗圣”之称。
其生平的几个主要时期:
1、读书、壮游,35岁之前(712-746)。24岁在洛阳举进士不第。30岁在偃师娶妻杨氏。33岁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李白,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青年时也是趾高气扬,充满进取心的人。好饮酒如李白,有《望岳》、《房兵曹胡马》。
2、长安十年困守与求仕,35—45岁(746-755)。父去世后,生活困窘,为生计无所不用其极:有20多首诗干谒;参加李林甫主持制举,成了“野无遗贤”牺牲品;献《三大礼赋》,擢河西尉小官,不拜。天宝末年,改授右卫军府胄曹参军。在长安,历尽辛酸,生活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看到生民的苦难及贫富差别,写出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贼与为官(左拾遗),45—48岁(756-759)。安史乱起——756年陷长安,757年夏,逃至凤翔,授左拾遗,为救房琯获罪。杜甫与房琯为布衣交,房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为刺史。8月,杜甫被许回羌村。九月,长安克复,回长安。758年贬华州司功参军,辄去;后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759年,由华州(西安东南华县)—秦州(甘肃天水)—同谷(陕西)—剑阁—成都。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也是现实主义成熟期。许多诗都是哭天抢地,可见他的困顿。有“三吏三别”。
4、漂泊西南及流落湖、湘,49—59岁(759-770)。在严武的帮助下(可能高适也给他帮助)建草堂,初相对安定。765年,严武再镇川,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6—768,居夔州(奉节)。770年死。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50年后孙子嗣业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杜甫之死,也是千年之谜。一说八月,死于由长沙到耒阳途中,因过多食用牛肉、白酒而“饫死”,郭沫若先生从医学角度论说杜是因食用了变质的牛肉,并加白酒而死。;一说因长沙兵变至耒阳,长沙平定后又回长沙,死于十一月。仇兆鳌《杜诗详注》、萧涤非《杜甫研究》持此说。
夔州两年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有近430首诗。与华州至洛阳的创作不同,他尝试各种律诗的写作。《登岳阳楼》五律、《登高》是七律中对仗最工整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是联章体。另有长至百韵的排律,164句对仗,可见他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思想个性: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伴其一生,无论穷达都兼善天下。
《旧唐书文苑下》:“白自负文格放达,讥甫龌龊,而有饭颗山之嘲诮。”“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严武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杜甫《寄题江外草堂》云:“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又在《醉时歌》写给好友郑虔:“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第二节杜甫的创作
存诗1400余篇,在唐人中仅次于白居易。其诗内容兼收并蓄,细大不捐、包罗万象。主要有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反映个人经历和人生忧患等。杜甫的社会诗,也就是那些被称作“诗史”的部分:一类是反映天宝后期动乱行将到来的社会风貌的名作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哀江头》等;安史之乱后,写成的“三吏”、“三别”、《北征》等。杜甫是盛唐诗人中首先把战争苦难引入诗中的。(“三吏”、“三别”见文选122页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一、“诗史”意义。(史诗:重视诗歌的叙事性)
1、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如《兵车行》、《石壕吏》反映穷兵黩武及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
2、历史的广阔性、形象性。其创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对历史是形象的补充。
3、历史的深刻性、预见性。揭露了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表现安史之乱前国势倾危,“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
这种“诗史”的性质,决定了写法的变化。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他的写法,往往是从不起眼的细事入手,从一个细小的视角来展示广阔的社会历史图画。在诗中杂以议论,或者用散文的语式铺排,或者将抒情融入叙事中,这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
二、何谓沉郁顿挫?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郁,思想感情深厚、沉重、博大、悲壮;顿挫,音节豪宕,格律精严而又富有变化。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他深厚阔大的感情力量,欲喷发时,他的儒家涵养及中和心态,又把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他诗歌的主流风格:沉郁顿挫。(指他的政治、社会诗)教材上说: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之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他的山水诗萧散自然。
三、杜甫七律的成就:
如果说,沈、宋可以算作律诗体制的确立者,那么,杜甫才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律诗艺术的奠基人。杜甫律诗的创造与贡献:
1、数量上:151篇,是初、盛唐之和。与盛唐大诗人较:王维,479首——七律20;高适,241首——七律7;岑参,397首——七律11;李白994首——七律9。
2、内容上:杜之前,多酬赠、应制之作;杜诗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风、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3、艺术技巧上:杜之前,守格律者,不免落入卑琐庸俗,如沈宋诗;而意境胜者,往往视格律于不顾,如李白。杜诗在用字、造句、属对、调声、谋篇、运笔等各个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大胆的革新,充分发挥了律诗体式的美学特长:
其一,对仗精工,出神入化。
其二,议论精当,叙写自如。
其三,布局精心,屈曲盘旋。
其四,对比精确,正反相映衬。
其五,语言精致,含义深邃。
其六,诗律精细,体制创新。

第三节杜诗的影响
一、杜诗的影响
中唐以后,杜甫的地位和影响日大,陆侃如、冯阮君说:天宝前,李白的时代;天宝后,杜甫的时代。
杜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除了在主题意蕴上主要是仁人爱物的仁政理想,从唐诗的发展看,杜甫是一个集大成者,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杜诗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由于他的转益多师的吸取,兼备众体而自铸伟辞,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可能。
杜诗是唐诗的转折,四个主要标志:
1、以文为诗。“即事名篇”,以诗纪行纪实,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乐府转为新题时事。
2、以论入诗。由山水蕴藉向现实忧患、个人感叹在表现方式上主要是夹叙夹议的散文化的铺排技巧,由唐而向宋诗风转变。
3、以才学为诗。由诗人之诗向学人之诗的转变。
4、追求“尽工尽善”之境界,开苦吟之风气。
二、“李杜优劣论”:李杜两大诗人,难分优劣,各有极诣,同时达到了五七言诗歌的顶峰。后代有些文人,因个人爱好、时代风尚等因素不同关系,发表了若干抑扬的言论。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引起公案(文学史)。严羽则认为:李杜二公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
三、重要注本:杜诗在宋流传很广,号千家注杜诗,现存宋刊本杜诗有十多种。有“杜诗学”。较好的注本: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集各家注止大成,取其善;杨伦《杜诗镜诠》;浦起龙《读杜心解》,浅解,分析很细;钱谦益《钱注杜诗》(《杜诗笺注》),重诗歌与政治关系,即“史实”。萧涤非《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
四、讲读:
讲读之一《登楼》(略)
讲读之二《登高》(略)
讲读之三《登岳阳楼》(略)
扩展阅读论著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杜诗注本:杜诗在宋流传很广,号千家注杜诗,现存宋刊本杜诗有十多种。有“杜诗学”。较好的注本: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集各家注之大成,取其善;杨伦《杜诗镜诠》;浦起龙《读杜心解》,浅解,分析很细;钱谦益《钱注杜诗》(《杜诗笺注》),重诗歌与政治关系,即“史实”。
今人萧涤非有《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
精读作品篇目:
《登楼》、《登岳阳楼》、《登高》、《春望》、《旅夜书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其一。
阅读作品篇目: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望岳》、《兵车行》、《丽人行》、《新婚别》、《悲陈陶》、《羌村》(峥嵘赤云西)、《北征》、《江村》、《前出塞》(挽弓当挽强)、《赠卫八处士》、《梦李白》、《哀江头》、《丹青引》、《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蜀相》。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
1、整理杜甫诗歌创作的四个时期。
2、杜诗艺术成就概述,以七律为例。熟悉杜甫的“赋笔”艺术,试赏析《北征》、《咏怀五百字》。
3、关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的词解。
4、比较《登岳阳楼》、《汉江临泛》、《临洞庭赠张丞相》。

第七章大历诗风(代宗大历年间——德宗贞元初766--790)(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大历诗坛概况。
重点:刘长卿、韦应物、李益诗歌特点。
难点:大历诗风。
第一节中唐诗歌概况(766——835)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这一诗歌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参见施子愉的统计表)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借用,实际白是专指唱和长律而言)。
3、多元化格局。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主要为大历诗坛,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赵翼《瓯北诗话》:“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第二节大历诗坛概况
一、士人共同的心态:他们在繁盛的盛唐度过青春时光,又都目睹了安史之乱及乱后的破败萧条。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昂扬进取的精神。
1、在盛唐已养成的入世热情、救世济民的思想,使他们仍关注着社会现实,试图恢复元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中,有着豪气与激情。
2、痛苦的现实和士大夫独善其身的观念、软弱的性格,又使他们在痛苦之余转向了自身,希望在纷乱的现实中寻找一片宁静的绿地,在失望中寻找心理的平衡,提倡一种清净、高雅、淡泊的生活情趣与远离尘世、洁身自好、颐养天年的生活态度。
二、总体诗风。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的韵致。诗体上:工五言。有句无篇。语言上:省净、精炼、流丽。山水诗,多静态描述,缺乏灵动与飞扬之气。边塞诗,多了些哀怨低沉,少了些慷慨与悲壮。有不少人认为,这一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中期两个诗歌高潮之间的低谷。胡应麟:“气骨顿衰”(《诗薮》)实则,“低谷”一词不太准确、其评价偏低,这是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过渡”阶段——盛唐到元和的过渡。
三、主要诗群:
(1)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2)以江东吴越为中心的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
(3)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4)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5)李益等边塞诗人
1、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大历,唐代宗时年号,766年—779年,共14年。大历十才子的成员,记载不同,以姚合《极玄集》注所载为最早,他们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漳、夏侯审。但也有人怀疑这一记载的真实性以为此注为后人所加,因保存此书原貌的汲古阁影宋抄本并无此注。《新唐书卢纶传》记载同。江邻几《杂志》:卢纶、吉中孚、钱起、朗士元、司空曙、李益、李端、李嘉祐、皇甫曾、耿湋。胡光炜引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抄》:刘长卿、钱起、朗士元、皇甫冉、李嘉祐、司空曙、韩翊、卢纶、李益、李端。大历十才子基本上都生活在安史乱后,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安史之乱不仅给唐朝的政治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也给人们的心灵世界造成巨大的创伤,摧毁了人们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热情。在这方面,大历十大才子是典型代表。他们缺乏盛唐大家那种经世济民的宏大抱负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热情。他们虽号为才子,但也缺乏盛唐大家那种杰出横溢的才华。从题材上看,内容单一,赠别酬唱、吟咏山水之作最多,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台阁之中,文人宴集,各擅名场。从艺术上看,推崇六朝二谢(灵运、朓)、王维。意境闲淡幽冷,喜作律体,注重锻炼字句,精细工巧。
2、钱起,有诗四百余首,是以“大历十才子”为主的中原诗人的领袖,在才子中年辈最高,天宝时与王维过往甚密。诗风仿佛王维,缺少恬淡韵味,有斧凿痕迹。其诗挑不出毛病,也说不出特别的好。闲适有余,热情不足。名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省试湘灵鼓瑟》)据说曾听人月夜吟此句,应举时韵有青字,以此二举结,考官以为绝唱。百年后仍为范本。《岘佣说诗》说其诗“清气中时露工秀”。就省净来看其诗更近祖咏。他的诗很多是由人家的作品翻衍出来的:“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题玉山村叟屋壁》),即孟浩然(《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的意境;“烛影出绡幕,虫声连素琴。”(《夜雨寄寇校书》)直接变化祖咏的诗意“风帘摇竹影,秋雨带虫声。”(《宿陈留李少府厅作》)。还有“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则是王维诗意的摹写。他的七律写得清丽流畅,《赠阙下裴舍人》富丽工稳,堪称佳作。
3、以江东吴越为中心的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
刘长卿,虽然经历过盛唐,但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安史之乱后的肃宗、代宗两朝。他早年应举屡试(十次)不中,后入东都国子监,推为“棚头”得第。唐考试不糊名,知举者在决定录取与否及等第时需博采众议的情况下,举子们在考前投献诗文、干谒奔走是很重要的,有时单靠一人之力还不够。于是就互结朋党,造成声势,一方面保护本派人员以争取榜上有名,一方面攻击别派的人员。参与棚的容易登第,否则就难免落第。往往有门路的人才能进棚中。肃宗时封演《封氏闻见录》卷三“贡举”载:“士子殷勤,每岁士子到省者常不减千余人,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鱼夺,号黹外棚,推声望者为棚头,权门贵戚,无不走也。”他的身世遭遇与杜甫有相似之处,安史乱后身处衰乱之时,宦游于江南,曾两遭贬谪,但是他缺乏杜甫那种远大的政治抱负,所以他的诗哀叹嗟伤之情多于济世救时之志,风骨不举,表现出盛唐向中唐的转变。刘长卿现存诗五百余篇,数量相当可观。他和“大历十才子”专攻律诗,尤长于五律,但基本上走的是盛唐诸家的路子,文辞、声律上修整得十分工致,气度的安详与意象的浑融则稍有不及,更丢失了杜甫诗中的“古意”。他自称“五言长城”,五言诗占十分之六七,五律占五言之六七。与中晚唐的这一题材的诗相比,风貌不同。如刘长卿诗多灰暗、寒冷、苍白的意象,有人以“幽州白日寒“明其诗风,甚当。如其名句、名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楚国苍山远,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游休禅师双峰寺》)前人称代宗时的“大历诗人”,往往“钱,刘”并提,他则是江左诗人的代表。刘的成就高于钱,为“大历诗人之冠”。
4、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元结比杜甫稍晚,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其诗在反映安史之乱之后的社会现实这一点上与杜甫“诗史”类的作品也相似,他曾经辑录同时人的诗选《箧中集》,所收诗人与自己的作品相近,因此,可以说以元结为首,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紧承杜甫之后的。杜甫有《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称赞元结。有《舂陵行》。元结诗刺世疾邪、同情民生疾苦,这是时代对文学的要求。诗风古朴,只作古体,不写律诗,有的作品文采不足,是其缺陷,这与杜甫古、近并工,文质兼备不同,自然成就也就逊于老杜。其诗对新乐府、韩愈古文运动影响很大。
顾况部分作品与元结一派相近,用古体和写实手法抨击现实弊病。顾况性格狂放旷达,晚年受佛道影响,归隐茅山,号“华阳真逸”。所以其作品风格多样一些,唐张固《幽闲鼓吹》记载白居易谒顾况事(见《作品选》P212),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不能成立。
5、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韦应物737—792(?),又(七五O一一八三O)。出身贵族,西安人,世称韦苏州。少年任侠负气,15岁时就成为唐玄宗的三卫近侍。后来折节读书。早年作品有盛唐风。他最出名的诗歌写于滁州任上,语言简淡,绝去雕饰,风格秀朗,气韵澄澈。后人论唐诗常常王、孟、韦、柳并称。代表作《滁州西涧》。
与大历十才子相近。学陶潜,在语言上清新朴素,但对田园缺乏亲切感,不如陶把田园看作理想和归宿,故不够亲切自然;学王维,没有王对自然的亲和,似带有无可奈何的成分。朱熹将他列在王维之上,因为他较王维来得更清澄,更疏淡。《滁州西涧》:“独伶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湖带雨睫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前人有“王、孟、韦、柳四家”之说,即指山水田园诗。王“清而秀”、孟“清而旷”、韦“清而润”、柳“清而峭”(参见《诗薮外编》卷四)。
6、李益等边塞诗人
李益(748—827),西北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曾五入幕府。人品似不高,为人所咒,《霍小玉传》敷衍其事。所作多为边塞题材,是中唐时期最有成就的边塞诗人。风格悲壮,与盛唐边塞诗相比,少了一些激昂慷慨,多了一些哀怨低沉。擅长七绝,胡应麟认为其七绝可与李白、王昌龄比美(参见《诗薮内编》卷六)。如其名作《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卢纶,诗存330余首,有些雄浑气势。如《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韩翃,《寒食日即事》: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精读作品篇目:
张继《枫桥夜泊》、韦应物《滁州西涧》、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顾况《江上》、《山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阅读作品篇目:
韦应物《观田家》、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韩翊《寒食》、李益《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听晓角》、《宫怨》、顾况《苔藓山歌》。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
1、中唐诗坛诗人的分布情况整理。
2、大历诗风的优劣及其评价。
3、熟悉韦应物、刘长卿等人的诗风及其影响。

第八章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韩孟诗派的特点及刘柳诗歌创作。
重点:韩愈雄奇险怪诗风及成因。
难点:韩愈“以文为诗”。

第一节、韩孟诗派(贞元末——元和初)
1、代表诗人:韩愈、孟郊、贾岛、卢仝、马异、李贺、刘叉。
2、成因:(1)命运和个性相同:狷介孤傲、仕途坎坷。(2)文学主张相同:“不平则鸣”、“笔补造化”。(3)创作态度相同:“推敲”苦吟,尚奇求怪。李贺“呕出心乃已耳”。(4)审美趣味相同: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
3、风格:奇崛险怪。他们诗歌题材新异、构思奇特,喜议论,好铺陈,炼奇字,押险韵,多用虚词拗句,从而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
评议:他们追求新变的精神应该肯定。但有时追新求奇过甚,不免流于怪诞。如炼字方面,有的生新奇特,令人耳目一新,产生审美上所谓“陌生化”的效果,有的则艰深怪僻,读之则诘屈聱牙。又如散文化倾向,其表现是以议论入诗,以散文句法入诗,用得适当,增加了诗的表达功能,但过度使用,则损害了诗歌应有的形象性和韵律美,曾被讥为“押韵之文”。
第二节韩愈
一、生平思想(768—824)字退之,河阳人(河南孟县),自称郡望河北昌黎。三岁时父亲韩仲卿去世,得长兄韩会抚养。十年后,韩会死于韶州贬所(由起居舍人贬),由嫂抚养。贞元二年,韩19岁应举。“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不得授官。从29至34岁,先后在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作推官。贞元十八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贬(广东)连州阳山县令。元和元年至十二年,先后任国子监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因平淮有功),进入统治集团上层。十四年,因《谏迎佛骨表》,得罪宪宗,贬潮州刺史。次年回。后官拜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十二月二日57岁去世。
二、雄奇险怪诗风。奇险最能反映韩诗的艺术个性,影响也大。
1、性格狷介强梗,心理躁郁斗进。韩愈一生充满坎坷,“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上宰相书》);登朝之后,为了革除敝政、弹劾权佞、抵斥佛教,屡遭打击,两贬南荒,几乎丧命。(如《进学解》、《送穷文》。)这种生平遭遇,再加上个性倔强,使其心灵扭曲、情感不能理顺。诗境乃心境的对应物,不平和的心态也就不可能外化为“中和”之美的诗风。
2、才大气雄而又富于创造精神。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退之诗,大抵才气有余,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瓯北诗话》卷三:“自沈、宋创为律诗后,诗格已无不备。至昌黎又斩新开阔,务为前人所未有。……皆有意出奇,另增一格。”
三、雄奇险怪的表现:
1、意象峥嵘奇特、壮伟瑰怪,这源于他总是处于矛盾斗争、躁郁斗进中的心灵,艺术上需要这样的对应物。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新鲜比喻写南山的光怪陆离。韩诗有些意象由生新奇特转入怪异险恶,如《初南食》: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令人毛骨悚然。又如《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洞庭连天九嶷高,蛟龙出没猩鼯号。……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2、“以文为诗”。以文为诗,在杜甫是偶一为之,而在韩愈则成为一种倾向。沈括:“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具体表现:a、移植辞赋铺陈排比手法入诗,如《南山诗》,连用带“或”字的诗句五十一个,叠字诗句十四个,铺列春夏秋冬四时之景。《月蚀诗》铺列东西南北四方之神。b、运用散文章法结构,如《山石》采用游记散文的章法论述游山经历。又如《嗟哉董生行》,形同传记。c、破骈入散的句法,即故意不用骈偶,而只用单行奇句。如《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全用散句。句法方面的另一生新之处是改变上二下三、上四下三的传统句式。如:“有穷者孟郊”、“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子去矣时若发机”、“虽欲悔舌不可扪”。《路旁堠》:“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陆浑山火》:“溺厥邑囚之昆仑”等。其特点是句式拗析,多用虚词(诗歌一般少用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之类更罕见)。其成功之处在于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能力,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失误之处在于一些诗求之过甚,近于“押韵之文”,有损诗的形式美、音韵美等。d、散文化的另一表现是以议论入诗。如《山石》和《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的结尾都是议论,水到渠成,显得自然,增加了诗歌的思想性,诗歌并不排斥议论,而且议论与抒情往往是难解难分的,即言志与抒情常相结合,但韩诗有时议论过多,如《送灵师》首段排斥佛教,全用议论,几近押韵的《谏迎佛骨表》。这就损害了诗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舒芜认为韩诗散文化是追求“非诗之诗”。散文的结构方式,用奇句单行,少用对偶;好铺叙。如《山石》。
3、用奇字。韩诗在语言上,除上述句法方面的新变之外,另一面表现就是喜用奇字、押险韵。韩愈论文主张“唯陈言之务去”,作诗亦然。遣词用字,避熟就生。他评论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异”。但韩诗有时生新过甚,并不妥贴自然。如《陆浑山火》。赵翼《瓯北诗话》卷三:“盘空硬语,须有精思结撰。若徒搏摭奇字,诘曲其词,务为不可读,以骇人耳目,此非真警策也。”如《南山诗》之“突起莫间篷”、“讦陷乾窦”、“仰喜呀不仆”:《和郑相樊员外诗》之“禀生肖勒刚”、“烹斡力健倔”等词句。吴经熊说:“像在《石鼓歌》里面,他手持韵文字典一册,选用最深奥的字,以期显示他的才学。他惟求文字上的‘险奇’。”
4、好用(险韵——僻韵,作诗用艰僻字押韵,或从包含字数不多的韵部中选取韵脚,人觉其险。与宽韵、窄韵相对)。《六一诗话》云:“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旁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5、审美的异化,以俗、丑为美。“好像故意用令人厌恶的字,若呕、虱、脓疮、丑娃,甚至于‘粪’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火维地荒是妖怪,……阴气晦昧无清风。……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这是“以丑为美”,(《艺概诗概》),舒芜认为是追求“不美之美”(陈迩冬《韩愈诗选序》)。
四、韩诗地位与影响:《原诗内编》上:“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第三节孟郊、贾岛、李贺
一、孟、贾、李三人的共同点:
l、他们都与韩愈有密切交往,其创作也都受韩诗追求奇崛险怪的影响。
2、三人都是科场失意不顺、仕途蹭蹬偃蹇。孟效四应科举,四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五十岁选授溧阳尉。贾岛早年为僧徒,后还俗应举,但屡试不第,直到58岁时,才被任命为遂州长江县主薄。李贺更是命乖运奇,因其父名晋肃,而失去应举的资格,后任奉礼郎,年27即抑郁而死。
3、三人皆以苦吟而著称。孟郊《夜感自遣》:“夜学晓未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贾岛(七八八一一—八四三):费了三年工夫的苦心思索,才写了下面二行: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其《题诗后》云:“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推敲”的典故就来源于贾岛苦吟的故事。(见宋曾糙《类说》转引《唐宋遗史》)涉及的诗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但据今人考证,故事本身不可靠,因韩愈任京兆尹是在逝世前一年,而韩、贾两个早在十多年之前既已结交。不过故事反映贾岛若吟还是符合诗人一生创作情况的。李贺作诗刻苦,其母责之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出自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二、“郊寒岛瘦”:郊岛历来并称,苏轼《祭柳子玉文》云:“郊寒岛瘦”。中国古代诗论重直观感受,而少理性的条分缕析,苏轼此评颇具典型性。“寒”大概主要是就郊诗的内容而言,多写其苦寒生活及凄凉心境。“瘦”大概主要指贾岛诗内容单薄情感淡漠,显得不饱满不丰腴:另外贾岛工于五律,语言凝炼简约,而又时见奇峭,故给人瘦硬之感。(内容、语言、情调)
1、孟郊(七五一一一八一四)性格孤傲狷介,不谐流俗,46岁才进士及第,50岁任溧阳尉,一生沉沦下僚。他的诗以“苦吟”和“吟苦”而著称,不断地唱述贫苦不幸,苏东坡将他比拟在寒冷中抖栗的蟋蟀。他写得最多、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充满幽僻、苦涩意象的诗,风格峭硬,诗境仄狭,表现了诗人凄凉寒碜的生活状态。诗中多冷露、峭风、秋草、吟虫、病骨等意象的组合,真切地展现了一个形销骨立的凄苦老人形象。如:《借车》: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家穷;《秋怀》:一片月落床,四壁风入衣。——家破;《答友人赠炭》:晚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苦冻;《悼幼子》: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可怜;《老恨》:无子抄文章,老吟多飘零——老惨。
韩愈说孟郊诗“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傲。”(《荐士》)孟郊《赠郑夫子鲂》也自我写照:“天地入胸臆,吁嗟声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这一派的诗人十分重视心智、胆力和对物象的主观裁夺。“笔补造化”,“务去陈言”,崇尚雄奇怪异之美。《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除《登科后》外几无得意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韩愈说他:“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
著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见一斑。其诗《题诗后》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气冲斗牛,一副侠胆。其实他骨瘦如鹤,气短力微,只不过借剑喻己,想人赏识罢了。
《全唐诗话》有一段故事,说韩愈诗写贾岛云:“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世。”
这些诗人对社会生活不怎么关心,阅历也狭窄,入诗的事料相对的贫乏。他们写诗多刻意为之,多把力量倾注于五言律诗上。因此往往有句无篇。
苏轼有所谓的“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概括。还有“卢奇马怪”之说。刘叉宣称“诗胆大如天”(《自问》),卢仝自谓“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寄赠含曦上人》)
韩愈说张籍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病中赠张十八》)“精神忽交通,百怪入我肠。”(韩愈《调张籍》)这些都是从用语险怪、造境雄奇上着眼的。

3、“鬼仙”李贺:李贺只活到27岁,《新唐书》本传,但流传作品240多首。李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有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从创作方法来看,他受屈原和李白的影响,以浪漫主义为主。主要表现是想象丰富而奇诡。杜牧在《李贺集叙》里说李诗是“骚之苗裔”,意思是深受楚骚影响。其诗果然有骚之余韵,而又独具自家特色,诗人多以乐府,用语奇瑰而超逸常规,想象奇特而迥异常人,思维奇怪而不合常理,创造出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境界及效果。诗风幽奇冷艳,古诡怪诞。代表作《梦天》、《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致酒行》。《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秦王饮酒》:“羲和敲日玻璃声。”《官街鼓》:“几回天上葬神仙。”《马诗》:“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南山田中行》:“鬼灯如漆点松花。”《长平箭头歌》:“左魂右魄啼饥瘦。”钱锺书《读艺录10长吉曲喻》:“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余论昌谷诗,引申翻译名义集所谓雪山似象,又长尾牙,满月似面,平添眉目者也,如《天上瑶》云:‘银浦流云学水声’,云可比水,皆流动故,此外无似处,而一入长吉笔下,则云如流水,亦如水之流而有声矣。《秦王饮酒》云:‘敲日玻璃声’,日比玻璃,皆光明故,而来长吉笔端,则日似玻璃光,亦必具玻璃声矣。……皆类推而更进一层,古人病长吉好奇无理,不可解会,是盖知有木义而未识有锯义耳。”李贺的比喻是根据递进想象而形成的曲喻,不仅如此,其他的想象奇诡的诗句亦同此理,换言之,李贺想象只所以显得奇诡,奥秘就在于它是一种递进式想象。谜底揭穿,我们就掌握了解开李贺诗风奇诡的一把钥匙。李贺因其诗歌想象奇诡,又多写非现实、超现实的虚幻怪诞的意象,所以人们称其为“鬼才”(宋祁语),这并不恰当。李贺诗风虽受屈原、李白影响,但成就远不及屈、李。杜牧《李长吉歌诗叙》:“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贺诗乃李白乐府中出,瑰奇谲怪则似之,秀逸天拔,则不及也。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韵。”贺诗多乐府歌行,故诗集名《李长吉歌诗》。
精读作品篇目:
韩愈《山石》、《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孟郊《游子吟》、《洛桥晚望》、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
阅读作品篇目:
韩愈《石鼓歌》、《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调张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孟郊《寒地百姓吟》、《游终南山》、李贺《老夫采玉歌》、《马诗》(大漠沙如雪)、《将进酒》、《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金铜仙人辞汉歌》、《梦天》、

四、柳宗元、刘禹锡
刘早年与柳同登进士(21、22岁),同为官,共同参加永贞革新(33、34岁),同贬南荒,又一起由地方调入京城,后又一同被贬湖南作司马。十年后又分别被迁官到更为遥远的地方,一到连州(今广东),一为柳州(今广西)。二人大部分时间是在远离京城的穷僻处度过的,诗风比较接近,故“刘柳”并称。二人友情亦为文坛所感动,柳以柳(广西)易刘之播(刘有老母。贵州遵义,更苦。刘后被改为连州刺史);刘为柳送葬,养柳六岁子如己出。晚年与白居易结交,又并称“刘、白”
(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县)人。文与韩愈齐名,诗与韦应物并称。其山水诗与山水游记,尤为后人称颂。在提倡古文创作方面,与韩愈并称,但诗风不同。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谪南荒十四年,47岁死在贬所。所以,作者借诗歌倾泄胸中的愤悱之情。固其遭遇似屈原,其诗亦有屈骚之义,《唐诗别裁》卷四:“柳宗元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以工整的格律抒哀怨之情。在山水诗方面,“王、孟、韦、柳”并称,但风格不同。柳宗元的山水诗与其山水游记小品相似,渗透了迁谪意识。其《游南亭初还叙志七十韵》云:“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风格清峭幽冷,如《江雪》、《渔翁》。
一生与禅僧多有往来。他的《送僧浩初序》开头的第一句话便说:韩愈与我是好朋友,他恨我嗜浮图言,而尤其不赞成我与浮图游。但是我不因他的反对而放弃我对佛禅的信仰。他认为:“凡为是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名。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而焉从?”柳宗元有诗一百六十三首,论禅诗就有三十多首,其比例不在王维之下。特别是柳宗元涉及禅学的文章竟有三十多篇,数量远远高于王维。柳宗元的性格气质犟拗,不能豁达随顺,“知不可而愈进兮,誓不偷以自好”(《吊苌弘文》),“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他十多年身处荒远穷僻之地,其直觉观照必然摆脱不了悲怆哀怨情绪的干扰。《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云:“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一生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情绪万万调整不过来,繁露坠地、冷水疏根的声响都能使他不能入眠而倚楹待旦。诗末乃悲慨之语,却以淡泊的字眼出之。清人沈德潜看出了他的这种故作高蹈闲散的内心痛苦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
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中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此两句是写实性的赋笔,又是象喻性的比兴。霍松林先生评曰:“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已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霍先生的读解精彩之极,突出了诗人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中所触发出来的个性情怀。(见《唐诗鉴赏辞典》第92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因为动则得咎的处境,柳宗元的精神始终处于一种惊悚惶惧的状态,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引发不出赏心悦目的美感,风过鸟来都是一种魂惊魄动的感觉。“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因身世不幸带来心境的孤愤忧伤,使他不可能具有高度虚空的心态而进入两望同一的境界。柳宗元有诗云:“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南涧中题》)意思是,以后有谁也被贬弃到我曾经囚居的那个地方,我相信他必定会与我有同样的心情。因此柳宗元诗中多荒僻凄凉的场景,诗人特别注意精心选择大量的微弱不幸的物象,正表现出其对于悲惨生活和命运的真实而深刻的体验。不可能将不合理现实合理化而达到人生价值的转换。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设色寒凛,于天寒江冻、万籁无声中偏偏有我独钓而突出,诗人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然而离群孤绝的钓者只能达到自钓自赏的目的,保持着一种独洁孤立的强硬姿态。他忘掉一切而沉浸于一种苦苦追求的幻觉中,享受着期待的精神满足。诗人强行突兀于大雪之中,表现出主动地站到社会对立面一边的孤傲不群,活生生一个执拗勇毅的斗士形象和孤傲高洁的生命情调。胡应麟曾比较王维和柳宗元二人的诗这样评论说:“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杼,名言两忘,色相俱泯。又曰:‘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诗薮》内编卷六)柳宗元还有一首为千古诗人所津津乐道的诗,题目叫《渔翁》,这也是借渔钓来发泄孤愤不平的。渔翁乃诗人自况,意在表现独来独往、超凡脱俗的清高。“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硬把这两句按上,使一绝句多出了一个奇特的尾巴来。苏轼认为:“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但是他却认为“其尾两句不必亦可”。(见惠洪《冷斋夜话》)东坡的审美理想是以盛唐为宗的。明末诗论家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也有很精辟的阐释:“中唐人用意,好刻好苦,好异好详……盛唐人寄趣,在有无之间。”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则是衰落的中唐,其美学情趣突破盛唐藩篱,硬把一种孤傲独寂的牢骚强行加上两句标出,显示出悲剧的刚性美来。其山水诗特点:清峭凄怆,幽邃奇崛。以“穷神知化”为其诗学思想核心的明末诗论家胡应麟认为,“诗最可贵者清”。他在其论诗专著《诗薮》中指出:“柳子厚清而峭”。他自己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则透露出其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师承关系。
(二)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与柳宗元同年登进士第。刘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晚年迁太子宾客,因此其诗集为《刘宾客集》,存诗800余首。又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其仿民歌的《竹枝词》对后世影响很大。刘禹锡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他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这些诗风情俊爽,雄捷明快,极富艺术张力。如《乌衣巷》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寓意深刻,豪门兴盛而引起了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与韩愈、柳宗元一样,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诗今存八百余首,数量相当可观,虽不象韩愈那样形成了一个流派,但象柳宗元一样,自成一家,刘柳相比较,刘的诗歌成就高于柳(柳存诗仅160余首)。明人杨慎《升庵外集》卷十六:“元和以后,诗人全集之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刘禹锡诗题材多样,众体兼备。值得称道的特点有不少,最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的一个评价。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这里的“豪”是指刘诗雄豪苍劲,这一风格的形成主要得之于作者气质的坚毅和性格的豪迈。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贬谪在外,长达二十多年(湖南朗州、连州、夔州、和州),但志气不衰,傲岸达观。孟柴《本事诗事感》云:“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载。……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十四年后招回,重游玄都观,又题一绝)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白氏原唱《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比,沉郁中有旷达。白居易很欣赏腹联二句,谓之“神妙”。又如《舶台闻秋风》诗:“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面对萧瑟衰飒的秋天,诗人不仅没有感到畏缩凄凉,反而精神振奋,诗中实以骏马雄鹰自喻。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老杜的“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说:中唐诗人“堪与盛唐方驾者,独刘梦得,李君虞两家之七绝。”这首绝句,的确具有刚健的风骨。(《金陵五题》中《石头城》、《乌衣巷》等绝句,则含蓄蕴藉,神韵悠扬,此为盛唐绝句的又一特征。)刘诗的雄豪苍劲还得之于思想的明哲。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刘禹锡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有些作品的雄劲风格的形成正是受益于哲理之感的照耀。除“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外,又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幻良淘沙九首》之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然,刘诗风格的形成也与其政治抱负以及从政经历有关。
柳、刘是韩白两派外的名家。二人并称,诗风不同:前者峭拔简洁,后者雄豪苍劲。《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柳——沉重、内敛、骨峭——淡泊简古;刘——昂扬、外扩、气雄——风情朗丽。清人贺裳评价刘、柳诗云:“五古自是刘诗胜场,……使千载后人犹为之欲哭欲泣”,“柳五言诗犹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
阅读书目: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精读作品篇目: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柳宗元《渔翁》、《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阅读作品篇目:
刘禹锡《石头城》、《金陵五题乌衣巷》、《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
1、中唐诗坛流派概述。
2、韩孟、刘柳比较。
3、李贺诗歌想象奇诡讨论。

第4课拿破仑帝国


第4课拿破仑帝国

一、热月党人的统治1、统治建立(1)统治时间:1794年7月至1799年11月;(2)代表利益: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3)热月党人的性质:并非资产阶级政党,仅是发动热月政变的政治集团;2、统治政策(1)清除雅各宾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2)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

秋千政策

人民群众

摇摆不定

封建势力

镇压

镇压

点拨:3、统治评价(1)热月党人统治的实质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2)热月党人的统治并不意味法国大革命的失败,历史的倒退,而是符合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的要求;4、统治机构:督政府(1)建立:1795年;(2)倒台时间:1799年11月,雾月政变;原因:①对内:无法稳定政局;②对外:不能抗拒欧洲反法联盟的干涉;二、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雾月政变①政变时间:1799年11月(共和历雾月);②成功之因:混乱中的法国需要强权者来稳定秩序;(2)执政府①时间:1799年11月至1804年12月;②首脑:执政官(拿破仑由第一执政官到终身执政官);(3)帝国建立(1)建立概况: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2)帝国称呼:法兰西第一帝国;(4)基本认识①宣告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结束;(即共和制结束,军事帝制确立)②帝制取代共和的根源: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即法国尚缺乏与共和体制相适应的经济基础);③拿破仑帝国的实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1)目的:稳定政局和发展资本主义;(2)措施项目内容备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以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经济方面①改革财政;推动了法国经济振兴发展;②创立法兰西银行;③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法制方面1804年颁布《民法典》(后称为《拿破仑法典》)……①法律上保障了小农土地所有制;(后来束缚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②以法律形式确定法国大革命成果;③最在作用在于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文教方面①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②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3)评价①使法国摆脱了督政府时期的困境;②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巩固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④推动了法国经济的振兴发展;⑤使拿破仑赢得了极大的声誉。3、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法国的对外战争☆开始时间:法国大革命发生后开始(1792年君主立宪派当政时期);

☆战争特点:战争持续,始终与法国大革命交织在一起;

☆持续之因:欧洲封建国家妄图扑灭法国革命,法国各派政权力图维护革命成果;(1)拿破仑战争的必要性:拿破仑战争实际是法国对外战报继续,只有以战争击败其他国家的干涉,才能维护法国革命的成果。(2)拿破仑战争概况评价:

阶段

认识

性质

备注

1800早期①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正义性和革命性法国与俄国的战争有三性:正义性、侵略性、争霸性;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利益所决定②传播了法国大革命思想;(以武力和法典形式)③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推动了欧洲历史的发展;④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⑤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瓦解和农民的解放;1810帝国极盛,控制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侵略性后期①侵略西班牙、俄国等国,奴役欧洲他国人民;②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市场;争霸性1814③与俄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4、拿破仑帝国的覆亡(1)帝国覆灭①由盛转衰的转折: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②莱比锡战役☆时间地点:1813年,德意志的莱比锡;

☆交战双方:法军与欧洲反法联军;

☆基本认识:Ⅰ、是决定欧洲各民族命运的战役,誉为受法国奴役的各国人民的“民族之战”;Ⅱ、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瓦解;③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Ⅰ、1914年3月底,欧洲反法联军进入巴黎;Ⅱ、拿破仑流放地中海的厄尔巴岛;④百日王朝Ⅰ、拿破仑复出:1815年Ⅱ、滑铁卢之战:1815年6月;Ⅲ、拿破仑流放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2)覆灭之因①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②法国长期战争,经济困难,激化了国内矛盾;③根本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5、评价拿破仑(1)积极贡献①拿破仑前期顺应了历史潮流,以武力和法典推广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观念,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拿破仑的政治军事才能,适应了法国革命形势的需要,使他成为杰出的领袖;③拿破仑的执政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权的实质;④拿破仑称帝、建立军事独裁政权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体现出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够充分;(2)消极局限:拿破仑后期侵略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了各国人民,必然导致失败。※归纳总结:资产阶级派别对法国确立资本主义统治秩序所起的作用:

政治派别

主要贡献

备注

君主立宪派①首要在于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各大政治派别的斗争说明:资产阶级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又推动法国历史的发展进程。②通过废除封建制度和特权的法令③发布《人权宣言》,否定等级制度;④颁布《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吉仑特派①废除了君主制;②建立了共和国;雅各宾派①摧毁了封建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②实行恐怖政策,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挽救了共和国;热月党人①维护了共和制;②保卫了革命成果;拿破仑集团①进行了财政改革;②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③打败反法同盟,维护了国家独立,巩固了革命成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8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