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复习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复习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二课时复习教案

“压强、液体的压强”练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学生做题,教师点拨达到本章课标要求。

复习过程

一、课堂巩固:(25分钟)

1.如图所示,画出各图中A物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A、B、C、D四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FD,则FA=__________,FB=__________,FC=____________,FD=____________。

ABCD

3.桌面受到的压强是500帕,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JaB88.CoM

4.下列事例中采取了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⑴载重汽车的轮子装得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房屋的墙基做得比墙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铁轨道常铺在枕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刀的刃要磨得很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质量越大,所产生的压强越大B.不同液体内的不同深度,压强可能相等

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下的压强总大于向上的压强

D.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6.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A、B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PA_____PB,FA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丙>P乙

B.P甲<P丙<P乙

C.P甲=P乙=P丙

D.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8.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9.如图所示:在水槽中放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并在管中注入与水不相溶的油,恰好使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A为油与水的分界处),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D两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A.PC=PDB.PC>PD

C.PC<PD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重为3000牛的机床,用四只脚支在地面上,每只脚的底面积为0.005米2,求机床对地面的压强。

11.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面积是100厘米2,内装某种液体,液体对B点的压强是235.2帕,求:⑴A点受到液体的压强;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二、当堂训练(20分钟)

“中考新突破”71页“中考经典检测”题目5、7、9、10、11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相关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三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三课时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会叙述大气压,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会进行大气压的测量,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

2.能说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教材39页—45页,完成“中考新突破”66页“考点解读”部分考点3、考点4。(10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图7-40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5分钟)
考点一:大气压强

例1、在托里拆利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下面哪种情况正确:

A.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不变

B.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不变

D.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变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可以用P=ρgh计算.当玻璃管倾斜时,大气压强仍与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产生的压强相等,所以竖直高度h不变,管内水银柱变长.所以B正确.

例2、如图所示:把塑料吸盘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较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要用以下四句话:⑴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⑵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⑶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⑷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A.⑴、⑵、⑶、⑷B.⑵、⑴、⑶、⑷

C.⑶、⑵、⑴、⑷D.⑵、⑶、⑴、⑷

考点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说明,

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

三、当堂训练:中考新突破67页基础训练2、5、9、12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复习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压强、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压强、液体的压强”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阅读实验会说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现象能进行压强的计算。

3.通过阅读实验会说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会用p=ρɡh公式计算,知道连通器。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教材29页—37页,完成“中考新突破”65页“考点解读”部分考点1、考点2。(10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5分钟)

考点一:压力和压强

例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12所示的因素有关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例2、如图所示:一块砖的质量为m,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S;若A、B、C、D各图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FD,压强分别为PA、PB、PC、PD,则:

FA=________,FB=_______,FC=_______,FD=________。

PA=________,PB=_______,PC=_______,PD=________。

例3.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A.1000帕B.200帕C.50帕D.2帕

例4、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鞋底刻有花纹.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力按.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

分析、增大压强的途径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鞋底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而铺枕木是增大受力面积,反使压强减小.

考点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例1、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分析液内压强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没有直接关系,选项A错.选项C只考虑一个因素,也错.

说明液体内部压强是指由液体产生的压强,并不是指液体某处的实际压强大小.

例2、.将质量为10千克的酒精倒入底面积为100厘米2的容器中,酒精深1分米,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g取10牛/千克、ρ酒精=0.8克/厘米3)

三、当堂训练:中考新突破57页基础训练13、14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八年级下册《压强》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八年级下册《压强》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课题:压强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压强的概念
难点
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器材
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讲述,创设情境

思考,进入情境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启发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二、压强
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速度的定义,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应怎样定义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F
P=
S
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意义单位
P压强帕(Pa)
F压力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例题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
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
解:1分米2=0.01米2
P=F/S=6N/0.01m2=300Pa
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
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
讨论交流
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
熟悉使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我们要怎大或减少压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增大压力
增大压强
减少受力面积
减少压力
减少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课题:压强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65于波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压强的概念
难点
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器材
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
主要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讲述,创设情境
思考,进入情境
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是否合理
讲述压力的概念
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巡回指导
了解压力的概念
讨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有关的因素
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启发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二、压强
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速度的定义,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应怎样定义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F
P=
S
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意义单位
P压强帕(Pa)
F压力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例题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
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
解:1分米2=0.01米2
P=F/S=6N/0.01m2=300Pa
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
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
讨论交流
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

熟悉使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我们要怎大或减少压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增大压力
增大压强
减少受力面积
减少压力
减少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得出结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85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