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

2.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写一篇议论文。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关于第一项活动

1.可以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做两三个问题,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完善,最后把成果提交到班里,班里举行一个汇报、交流会,看看哪个小组在哪个问题上做得最好。这样,个人主动性既得到发挥,合作与竞争的精神也有所体现,而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为进入下一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2.要注意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话就某个问题写一段文字。

关于第二项活动

1.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低,加之对学生来说,《论语》《孟子》文字浩繁,教师可以先把《论语》《孟子》进行一番筛选,然后将适量的、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文段提供给学生。

2.学生可以仅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找出其中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也可以翻查成语词典或成语故事集之类的工具书,找出出自《论语》或《孟子》的成语。然后,解释这些成语原意,再解释它们在今天的意义,由教师或语文水平较高的两位同学加以汇集、整理,每一条词语谁解释得最准确,要注上这位学生的名字。最后,将结果在班上展示出来。

3.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有条件的也可以翻查《论语》《孟子》全文,再根据某些篇章或某些段落,从中提炼出一个小论题。论题角度不必太大,也不必太专业化,如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孔子谈孝道、孔子对富贵的态度、孔子怎样评价自己、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孟子谈治理百姓、孟子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等等,均可作为论题。确定题目后,围绕着题目谈对孔子或孟子有关思想的理解及评价,以文字形式提交到小组里讨论,然后小组里推举出代表参加班里的汇报、交流活动。

关于写作练习

写作练习主要是建立在第二项活动中第二小项活动基础上的,不过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采用其他活动的成果,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论据更丰富,论证得也更充分。

三、活动评价

1.这次活动探究性比较强,进行评价时要着重看学生能否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当然,学生能得到的资料毕竟有限,加上理解水平的限制,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会出现片面理解乃至误解的情况,总结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纠正。

2.这次活动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评价时也要注意这一方面。

四、参考资料

1.孔子(汤一介)

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几千年来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贤哲。对这样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生平事迹如何?思想如何?他为什么能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历史材料,做客观的介绍和分析。

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时代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没落了,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几任小官,中年时曾做过三个月的鲁国的司寇,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并不像后来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所吹捧、所神化的那样,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等,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孔子很喜欢音乐,他在齐国听相传是虞舜时的“韶”乐,很长的时间尝不出肉味(《论语·述而》);他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一定请再唱一遍,然后他自己又和一遍(《论语·述而》)。他对诗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并多次和他的弟子讨论诗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孔子热心地学习过各种礼仪,“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他赞美颜回安于贫困,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呀!一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样贫苦的生活所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论语·雍也》)他又汲汲于追求富贵,甚至奔走于权贵之门,国君召唤他,他等不及驾好车马,就赶快跑了去。他喜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但有时也能把这些看得很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说过许多很有道理的话,今天仍可作为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等等;但他也说过一些不正确的话,是我们今天必须批判的,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等。孔子对他的学生很严厉,批评起来不讲情面,他批评“宰予昼寝”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而有时对他的学生也很亲切,他说颜回“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而没见到他停止不前”,当子贡对《诗》的一句话有正确了解,孔子就称赞他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点,你能有所发挥,而推知另一点。”孔子为人,有时很豪放,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可是有时又很拘谨,循规蹈矩不敢超越古代的礼仪一步,他走进朝廷的门,那种谨慎的样子,好像自己没有容身之地一般。孔子的学生虽然都对他很尊敬,但他的学生如有意见也敢对他提出批评。如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名声不好,有一次孔子要去见她,子路很不满,逼得孔子发誓赌咒说:“如果我有什么邪念,老天爷厌弃我吧!”孔子常常和他的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有一次他把几个得意的学生召在一起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他的志向是“愿意让自己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就是用坏了也并不遗憾”;颜回说他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孔子则说他愿意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的这番话,常常被后世进步的思想家所引用。

从上面这些事实看来,孔子并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超人,更不是先天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性格、有抱负、又有世俗心理的现实的人。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谢《论语》这部书,它为我们保存了记录孔子言行较为可信的材料,这部书虽不免有许多吹捧孔子的地方,但它多半记载的是事实,并不是像后来的人为孔子树碑立传那样一味“隐恶扬善”。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和孔子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分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约二万字。这部书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以及崔述《洙泗考信录》,是我们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基本材料。

孔子生活在我国的一个社会大变动时代,当时正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从孔子的全部生活和思想看,正反映着这种社会矛盾的现实,他是一个从奴隶主贵族向封建地主阶级转化的思想家。在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是由于私田肥于公田引起的。公元前564年,鲁国开始实行税亩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与公田一律取税。孔子对这一制度的改变曾表示不赞成,认为这种制度的税额比过去还重,应依“周公之典”行事。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的一面。但是,他在这一大变动时代,注意到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应该有所改变,因此他主张自上而下地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把奴隶身分逐渐改变为农奴或农民。孔子这样的主张就表现在他主张的“仁”里。他提倡行“德政”,反对行“苛政”,反对对劳动者的非人行为。从这方面看,孔子的主张在客观上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他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孔子要求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当然不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而是反映了当时由奴隶主贵族向封建主阶级转化的这一阶层的要求。他们一方面和奴隶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的趋势面前感到非有所变革不可,因此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保守性和进步性的矛盾统一。

孔子看到,国家要富强,就必须提高生产,要提高生产,就必须使劳动者对生产稍微感些兴趣,所以他说:“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弟子冉有替他驾车。他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问:“人口众多了,进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这就是孔子对待劳动者的态度。他希望劳动者好好劳动生产,这样国家才可以富强起来;国家富强起来,又要对劳动者进行教化,使他们了解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不去作“犯上作乱”的事,这样社会就能安定了。

孔子政治主张的另一特点,也表现了他所代表的由奴隶主贵族向封建主阶级转化的要求,这就是他对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的两面态度:一方面他愿意帮助或者赞成新兴地主阶级的某些政治活动;但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某些新兴地主阶级当权派的“犯上作乱”。在孔子看来,社会的变化应该是变而不乱。因此从上而下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是可以的;但是由下而上地“犯上作乱”则是必须反对的。孔子大概意识到,原则上承认“犯上作乱”,不仅不利于奴隶主贵族,它同样不利于封建主阶级自身的利益。因为无论奴隶制也好,封建制也好,都必须维护等级制度。列宁说:“社会划分为阶级,这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共有的现象,但是在前两种社会中存在的是等级的阶级,在后一种中则是非等级的阶级。”由于孔子有这样的矛盾态度,虽然他很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然而他的主张,在当时阶级斗争尖锐的情况下,是既不能为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所用,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兴地主阶级急剧地变革现实的要求。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

在孔子以前没有人把“仁”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哲学概念提出过。孔子提出“仁”的哲学概念并不是偶然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春秋时代,铁器开始使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力的发展,私田不断扩大,因此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能使对生产完全没有兴趣的奴隶劳动者对生产发生兴趣,不再逃亡,使他们能“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以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呢?也就是说,解决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为适应上述变革要求,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较之以往自然也更尖锐,不是旧贵族势力把新兴的封建势力消灭,就是新兴封建势力把保守的旧贵族势力推翻,或者是两者之间的互相调和,妥协。对于现实生活有着深刻了解的孔子,是不会不注意到这样的情况。代表由奴隶主贵族向封建主阶级转化的思想家孔子,他希望能在不打乱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条件下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他在新旧势力之间,就采取调和改良的态度。而对于劳动者,主张改善他们过去在生产中的奴隶地位,对人民行以“德政”,承认某些已经改变了的现实。当时持这种态度的,并不是孔子一个人,稍早于孔子的郑国子产就有过这样的思想。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涵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当然不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的,而是适应封建主阶级的要求,但它却具有广泛的涵义: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和劳动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处理剥削阶级自身之间关系的问题。照孔子看,有了“爱人”的主观意愿,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地按照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的要求“忠”于君主,孝顺父母;作为统治者来说,对劳动者才能给以恩惠,从而“得众”。但是“爱人”并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他认为只有“君子”才可能有爱人的品德;至于劳动者根本说不上有这种品德,他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这反映了“仁”的思想的阶级性。

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如何?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他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很明显,这些话的意思都是从统治者的主观要求出发,表示对劳动者应有所恩赐,以便达到“民易使”的目的。孔子所说的“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其中“众”和“人”虽不一定都是指劳动者,但包括了劳动者应是无疑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有所谓“养民也惠”,“使民也义”等等,“宽”“惠”“义”虽是统治者的品德,但“宽”“惠”“义”的对象主要是指劳动者也是很清楚的。孔子为什么要把“爱人”也推广到劳动者身上呢?这一点孔子自己就交待得很明白,他说:“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这显然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认为统治者行“仁政”虽然不容易,但收获是会很大的。本来孔子就没有隐藏其“仁者爱人”的阶级性。孔子认为,对老百姓“宽”“惠”一些,得到利益的仍然是他那个统治阶级。可见对自己阶级的“爱”,和对其他阶级的所谓“爱”,是有不同的目的。

孔子强调的“仁者爱人”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春秋末期,正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时期,这时旧的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封建主阶级的矛盾自然是十分尖锐的,孔子在这种形势下采取什么态度呢?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了行“仁”的方法,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这就是他的弟子曾参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其意思是主张在统治阶级之间,要推己及人,如果说奴隶主贵族想要站得住,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得住;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用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实现“仁者爱人”的原则。因为照孔子看来,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有“因”有“革”,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所以面对变革着的现实,从中调和,他认为这是“吾从众”的态度,可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从另一方面说,新兴封建主阶级也应该这样,“忠”则不应“犯上作乱”,“恕”则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变革虽然可以,制度虽也可有所损益,但上下尊卑的原则必须保持,你如果不希望自己被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你也就不要去把别人从尊贵的地位拉下来。孔子的这套“为仁之方”看来颇有些矛盾之处,而这种矛盾正是当时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路让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羔做费这个地方的县长,孔子说:“你这是害了别人的孩子!”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何必一定要读书才叫作学问呢?”孔子批评子路说:“我就讨厌像你这样强嘴利舌的人。”孔子认为,没有学问没有才能的统治者,那只能是害人的统治者,不能只靠世袭土地和劳动者就可以进行统治,这样的统治是不可靠的。所以当他的学生冉雍问他政治,他说:“先有司(工作带头),赦小过(原谅别人的小过错),举贤才(提拔有道德修养和才能的人)。”(《论语·子路》)有了好的统治者,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人民统治好,国家才能安定。

孔子认为个人努力很重要,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他所说的“道”就是“仁”。靠个人的努力可以使“仁”发扬光大;并非靠了“仁”,而自己不努力,他就可以光大了。这就是说,人是主动的,而“仁”是要靠人的主观努力才可以得到的,孔子很看不惯那些不努力求上进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没有出息,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论语·子罕》)由于孔子重视了个人的努力,相对地说降低了“天”的作用,这也可以说是对西周以来“天命”观的一种否定。因此,他的“仁”不仅是一个政治的道德的范畴,而且是他的哲学范畴,它标志着对人自身的重视和对超自然力量的“天”的作用的限制。从这一点说,它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压低“天”的绝对性和神秘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孟子,孟子在这基础上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从而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如何对待“周礼”,这个问题正表现了孔子作为从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封建主阶级思想家的特性,特别是表现这个阶层的保守性一面。孔子不仅和旧制度旧思想有着联系,而且他能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套等级制度,他们也无法统治下去。

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有一次他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的。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恒。“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犯上作乱”,这种破坏“礼”的行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了。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时,他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就是他的“正名”思想。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真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正名”就是要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如果人人都按照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了。所以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果统治阶级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统治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孔子说的:“上好礼,民易使”,“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孔子这样的看重“礼”,完全是为了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但是他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等级制”不仅是奴隶社会的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的特征,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加区别地维护它,客观上是有利于奴隶主贵族保持其统治地位的,这就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到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自然也要维护其封建等级制,因此孔子这一套“约之以礼”、“正名”、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思想,很快就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也是孔子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情况下要来维护“礼”,如果不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那他不仅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家,而且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奴隶的逃亡当然很严重,但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也很普遍。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可见在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就是统治阶级自己。孔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并深以为虑。在他看来,光维护“礼”的一些形式是不能真正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必须给“礼”以某些新的意义。孔子给了“礼”什么样的新意义呢?这就是他认为“礼”必须和“仁”相联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他反对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是说,如果有礼无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论语·八佾》)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就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应该“推己及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复礼”,就是说“仁”又是必须在“礼”的范围内行“仁”,即应在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范围以内讲“仁”,所以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是讲要有自觉性。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以后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大学》中讲修身为本,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道德修养,就是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发展来的。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特别是那些儒家的思想家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守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而且要自觉的而不是勉强的遵守。从这方面看,孔子作为儒家的祖师爷,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绝不是偶然的。

“知”──孔子思想的精华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保守的奴隶主贵族是无法应付现实生活的变化,从奴隶主贵族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但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却需要有一批有才干的人才,要他们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适应着当时社会的需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对这句话虽有种种不同解释,但它包含要扩大教育面,使受教育的人不仅仅限于奴隶主贵族,应该是无疑问的。孔子自己实践了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所以他说:“只要给我十条干肉作学费,我从没有不教诲的。”(《论语·述而》)他的这一作法,对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为了所有的阶级,更不是为了什么培养为全民服务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有才干的人。虽然如此,但孔子的教育活动,却是结束了过去贵族垄断的“官府之学”,开始了学问的私家传授。所谓“学术下庶人”,正是从孔子开始的。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如何是有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

不仅如此,孔子通过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从中总结了不少合于人们认识规律的经验,但孔子的这方面的思想,还不是认识论本身的问题,主要还是对教育方法、求知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首先,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虽然他也讲到“生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它表明孔子还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但是我们从他的具体教育活动上看,他并不十分重视这点。他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才是他自己的主张,显然这和“生知”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孔子从来就没有认为他自己是“上智”的,而且也没有说过哪一个人是“上智”的,他甚至认为尧舜也会有错误。关于他自己,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他非常好学,他自己给自己的评论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赞美好学的学生颜回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习,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人的道德品德也是通过学习才能得到,所以他所说的“生知”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了,在实际上并没有重视它。

孔子主张学习的知识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学习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得来的知识,这可以说是历史知识,《论语》中记载孔子从过去的历史文献、典章制度中学得知识的地方很多,他自己说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乡党》一篇中,除极少数几节外,大都是讲古代的制度,孔子就是学习这些东西。从孔子教学的内容看,大部分是古代文献、典章制度等,“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生活行为的准则,对上要讲忠义,对朋友要讲信实。”(《论语·述而》)这里所说的“历代文献”就是《诗》《书》《礼》《乐》等等。二是从现实生活方面得到的知识,这可以说是现实的知识。但孔子主要是注重观察而不大注重实践,特别是他非常轻视生产实践。在《论语》中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主张在生活中要注意学习的话,例如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耻下问”等等。但是孔子轻视生产实践则是非常错误的,有一次他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种庄稼和种菜,他不仅说他不如老农民和老菜民,而且骂樊迟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呀!做一个统治者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做一个统治者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隐瞒真情。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背着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论语·子路》)孔子说这样的话表明他是一个剥削阶级的思想家,而剥削阶级从来都是自己不劳动而且轻视劳动。

其次,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得出一些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他提出反复的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他说:“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等,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虽然没有明确谈到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加以分析可以得到事物发展的规律,但他已经知道可以由学习过去的知识中吸取经验,这对认识当前的事物是有帮助的。孔子常常向别人请教,从别人那里学得知识,然后用来教别人,他说:“我有很多知识吗?没有呢。有一个普通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是我从他的问题正反两面去盘问之后,却得到很多启发,然后尽量地告诉他。”(《论语·子罕》)

孔子还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学”和“思”的关系。他所说的“学”和“思”的关系虽然不等于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但也是别人的经验如何通过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的关系。“学”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是把别人的经验和从现实生活中学得的东西通过思考加以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前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只能停留在迷罔之中而不知正确与错误;只是凭空思想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那就会一无所成。看来,孔子虽然也重视“思”,但他却更重视“学”,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所以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大凡人类认识史总是首先重视“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逐渐才注意到“思”(对经验加以总结找出规律),孔子通过他亲身的教育实践,开始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并由注意“学”开始,到注意“思”的认识阶段。

孔子认为,知识应该尽量丰富,他自己就是一个博学多能的人。但是,孔子认为渊博的学问,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这就是他所说的“一以贯之”。发现了“一”,就是中心思想,或者说是本质,才可以把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联贯的知识贯穿起来。当然根据孔子的整个思想看,这个贯穿一切的“一”,其思想本质就是他说的“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当仁,不让于师”。照孔子看,一方面是一切要以“仁”去看待,但另一方面的意思又是说任何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要把自己看成是个“人”,站在自己应站立的地位来尽力而为,因此他所说的“仁”从阶级和个人的关系方面来说,包含着重视人的作用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是贯穿他的教育思想,而且也贯穿他的整个学说。

《论语》中记载说孔子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这就是说孔子做学问尽力避免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全部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这“四绝”当然也是他从教育实践中得来的,对我们今天也是有启发的。

第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包含着学习态度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态度应该是老老实实的,不懂的就说不懂,就努力学习,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他自己就是这样,不懂就问别人,“不耻下问”。说错了就应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由于孔子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他的知识在当时就比别人丰富。

第四,孔子教学也比较注意“因材施教”。他很注意受教育人的具体情况,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弟子问仁、问政、问君子等等的很多,他往往都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为此,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比较注意用启发式,他说:“教育学生,不到他苦思苦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个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的内容。”(《论语·述而》)孔子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推动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地学习。

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是他思想中极有价值的部分,是值得我们批判继承的。

孔子──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

孔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学识渊博的学者。同时他对古代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相传《诗》《书》《礼》《乐》《春秋》等都是经过孔子整理的,这些典籍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孔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创立者。两千多年来,对孔子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有的是从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来评价孔子,有的是从封建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立场来评价孔子。近代,我国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在不同时期也都给过孔子以不同的评价。但过去的任何阶级或任何阶层,对孔子的评价都不免有片面性。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课题是“打倒孔家店”。当时“打倒孔家店”就是要打倒封建礼教。这次运动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封建思想的猛烈冲击,它对推动我国的社会进步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打倒孔家店”的队伍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成分,而且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因此对孔子也没有能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说过:“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正确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应该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对历史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总结,对待孔子的研究也应这样。

(选自《孔子研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2.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一书对于儒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朱熹《孟子序说》引)。

笔者认为,《孟子》的思想主体是伦理政治学说,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的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人有此四心犹如身体有四肢;没有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公孙丑章句上》)。人性向善,犹如水往下流,是一种自然之理,(《告子章句上》)。人性本善是一种先天的良知良能,并非后天学习而得,所以孟子称之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尽心章句上》)。这样,孟子就为儒家的伦理学说找到了一个稳固的理论基础。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人性是本善的,但从实际上看,人们处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义标准。所以孟子强调品德修养,以此恢复丧失了的本性之善。品德修养是儒家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也对之做了很多论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寡欲说和养气说。养气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养浩然之气,这种至大至刚之气是由于积累儒家的道义(“集义”)而产生的;另一种是“存夜气”,孟子认为平旦之气清明,人的良心易于发现。所以,“存夜气”也能够增强品德修养。孟子还阐述了修养的阶段:“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章句下》)。这一观点论述了人的品德有无限提高的可能性,也指出了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道路。

由于强调自我品德的修养,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他指出,君子不能因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我的道义准则:“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在《尽心章句下》中,孟子还借舜“饭糗茹草”时跟做了天子后没有什么两样的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在君臣关系上,孟子认为臣子也应有自我独立的人格,不应对国君一味地屈从。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章句下》)孟子还极力提倡勇于进取、战胜困难、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告子章句下》)。也就是说,君子要有所作为,一定会遇到常人不能忍受的艰难困苦,而磨炼战胜困难的品德,是实现理想的保证。他主张圣人可学,圣人也是人,“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滕文公章句上》),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章句下》)。孟子还认为君子应有“自任以天下之重”的济世救民的气概。(《万章章句上》),所以他豪迈地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章句下》)

将人性善的理论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仁政”的学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章句上》)即先王有同情他人的善心,所以才实行爱护百姓的“仁政”。孟子极力鼓吹“仁政”,是由于他对战国时代的社会状况极为不满,残酷的兼并战争和暴政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孟子对这种悲惨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离娄章句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也”(《公孙丑章句上》)。“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幸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二是在政治上选贤任能,宽省刑罚。三是在文化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使百姓知仁义、“明人伦”。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但他却赞同反抗暴政、救民水火的统一战争。针对当时诸侯都想一统天下的心理,孟子指出,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必定能够一统天下,即“仁者无敌”。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民本思想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人民要比国君重要得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国君若暴虐害民,那就是独夫民贼,人民完全有理由将其推翻,所以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下》中说:武王伐纣,是“诛一夫纣”,而不是“弑君”。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虽然这种思想与现代思想尚有差异,但仍然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选自《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孟子》一书的序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有删节)

扩展阅读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阅读全文

立即下载

相关标签:综合合性性学学习习““我我爱爱你你汉汉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emailprotected],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说不尽的桥》课堂实录

(轻音乐中)师: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让我们的两位主持人引领大家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下面,让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些中外名桥,在音乐声中,等待两位主持人上场。让同学们注意,这些桥也许会为你下面的活动有所帮助。

(播放幻灯片中外桥梁大观,同时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两位主持人(木、芬)上场

第一环节:知识桥

木:看了这么多世界各地、风情万种的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呢?

芬:的确,我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一个紧张、激烈的抢答环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桥知识的掌握情况。

木: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比赛规则。黑板上有一座雄伟的大桥,它就是知识桥,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完成珠目标,竖着的分为4组,我们以组的形式为单位来竞赛,在第一个环节中每答对一题就可前进一格,以红旗来表示,答错不扣分,答的不完整本组同学可以补充,在本节课结束后,哪一组率先过桥,哪一组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当然,我们希望每组的同学能顺利渡过这座桥。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题。

芬:读题: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为哪些?

生:梁桥、吊桥、浮桥,拱桥、立交桥等。

木:很不错,恭喜第四组首先得到一枚红旗!(黑板上画红旗,以后相同)

木:读题:2,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

生:钢铁、水泥、木材、

木:还差一种,想一想,我们刚学的赵州桥是用什么建的?

生:石头

木:真棒!第四组连获两个红旗了,其他组的同学可要加把劲啊!

芬:读题3,我国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是哪座桥?

生:赵州桥

木:能说出它的所在地吗?

陈:河北赵县。

木:好,给第三组同学一个红旗。

木:读题4: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石桥是哪座桥?

芬:这个题稍有难度,不过如果仔细看书了,也是可以很快找到的。

生: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木: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芬:读题5:吊桥首创于哪个国家?A,俄罗斯;B,希腊;C,罗马;D,中国。

生:中国

木:正确,一个红旗!

芬:读题6:国内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是哪座桥?

木:没有人知道吗?提示一下?它在广东,而且就在东莞。

(很多人举手)

生:虎门大桥!

芬:你的回答是勿庸置疑的!

木:现在大家应该记住这座桥,它可是我们的骄傲!

木:读题7:下面哪几座桥是架在珠江上的?A,人民桥;B,放生桥;C,华南大桥;D,莲花桥;E,吊桥;F,广州大桥;G,商桥;H,海珠桥

这是一道多选题,多选、漏选都不给分。

芬:到现在第一组同学都一直保持沉默,我们把这个机会给他们好不好?

生:放生桥,莲花桥,广州大桥,海珠桥

木:你确定,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芬:第一组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没有!

木:那我们就来看看正确答案!答案是:人民桥,华南大桥,广州大桥,海珠桥。很遗憾,你只答对了两项,所以不能给分!

木:现在让我们来看最后一题。8,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这幅对联与哪座桥有关?A,泸定桥;B,四元桥;C,虎门大桥;D,金门大桥

生:泸定桥!

芬:祝贺你!你又为你们组赢得了一枚红旗!

木:到现在呢,我们的抢答环节已经结束了,下面让我们看五,这一环节的比赛情况。

芬:第四组同学一路领先,已渡过桥的1/3,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

木:二、三组同学旗鼓相当,也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够一决高低。

芬:第一组好像不行哟,才得了一个红旗,你们可要努力一点,争取在下面迎头赶上!

木:在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让我们轻松一下。

芬:有请我们班口齿最伶俐的、

木:感情最丰富的

合:陈雅真同学

木:来为我们朗诵一首优美的诗《再别康桥》,大家鼓掌欢迎。

(陈雅真进行配乐朗诵)

第二环节:桥话,话桥

木: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走过、见过、听闻过许多桥。

芬: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桥,至少说出五种。

生:赵州桥,卢沟桥,五亭桥,宝带桥,广济桥、太平桥、万寿桥。

生:绍兴八字桥,日本锦带桥,虎门大桥,爱丁堡铁路桥,日本多多罗桥。

生:中山北路桥,榕溪桥,古榕双桥,西清桥、映波桥,望山桥。

(给发言的组各加一格)

木:桥不仅形式多样,名字也五花八门。

芬:有的桥是依据其所在地所命名的。

木:例如赵州桥。

芬:有的桥是根据其形状命名的,

木:例如钥匙桥。

芬:政治家许多桥都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色彩。

木: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面经久不衰。

芬:又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

木:你们还知道哪些桥名的由来和关于桥的故事传说呢?

生:我讲一个当阳桥的故事。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势难抵挡曹操大军。于是,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洒陵。但他不愿把老百姓丢下不管,百姓也不愿与仁厚刘备分开。于是,十几万拖儿带女的老百姓跟在刘备大军的背后,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而追赶的曹军日行三百里,终天在长坂坡赶紧上了刘备军队。刘备的眷属失散,赵云神勇,从曹营里救出了刘备了儿子阿斗。到了当阳桥,赵云无力抵挡敌兵,幸好张飞赶到桥头,在三声怒喝下,曹操的一名将领夏侯杰被生生吓死。而其余敌兵,包括曹操也狼狈逃窜。

木:很好,这是发生在桥上的历史故事。

生:我讲贞女桥。贞女桥建于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当年国子监助教吴南金之女妙静结婚当日,新郎来迎亲,过龙江河时不幸遇溺身亡,新娘闻讯痛苦不已,表示终身不嫁,并以嫁资在丈夫溺水处建桥,方便过往行人。

上海的朱家角的放生桥,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

木:不错,表达很流畅。

生:长寿桥是一九二四年张宗昌督鲁时,兖州镇守张培荣建,不过不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张培荣怕老婆怕得出了名,对老婆百依百顺。 张 夫人驾驭着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便肆意玩乐。一天,她听说泰山风景优美,有许多人在那修炼,她也想修道成仙,就让丈夫来此征地造庙。

张培荣见泰山黑龙潭附近风景优美,就在此地建了一座庙,取名无极庙。无极庙修成后, 张 夫人便身穿袈裟,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中,张培 荣尊其 夫人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将自己歌功颂德的石碑立于无极庙外。

庙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过河涉涧,实在不方便,张培荣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长桥,为了取悦 张 夫人,让她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便将此桥取名为长寿桥。

芬:这个故事很有趣,是吧,声音又很洪亮,大家给点掌声。

生:洗耳桥: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生:我国还有很多以数字命名的桥:如一线桥,二龙桥,三峡桥,四明桥,五亭桥,六月桥,七星桥,八字桥,九环洞桥,元绛十桥,十七孔桥,二十眼桥,二十四桥,百梁桥,千乘桥,万里桥。

木:哇,原来还有这么多的用数字做名字的桥,今天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芬:枯藤老树昏鸦,

木:小桥流水人家。

芬:这是一句关于桥的诗句

木:还有啊,在长辈教训晚辈时,总是会说到这么一句话:

芬: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呢!

木:这是关于桥的俗语。

芬:还有很多像这样关于桥的诗句、谜语、俗语、成语等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

木: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些关于桥的这方面的知识。

生:诗句有: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

生:对联: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谜语: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谜底:桥)

生:俗语: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女子,

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

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

小姑娘,走三桥,天生丽质,越长越苗条。

小伙子,走三桥,平步青云,前程无限好。

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

小巴戏,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

(全班一片笑声)

生: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杜甫诗驱车石龛下,仲冬见彩虹。

杜甫诗寺记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

生:万里桥西宅,百花谭北庄。

生:成语: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桥归桥,路归路: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过桥抽板: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与过桥抽板同义。

木:看来我们的同学搜集了不少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诵两首诗歌,稍微休息一下。

全班齐声朗诵: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天地

为我架起一座

七彩桥梁

桥的这头是我

桥的那头是你

历尽艰难

我寻你而去

再陡的坡

也有征服的那一刻

再远的路

也有终那一站

希望

桥那头的你

依旧为我

守候

木:生活中有许多桥,

芬:它们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

木:它们的建造不费一砖一瓦,

芬;但却发挥了桥的作用。

木: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

芬: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

木: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是一座桥,。

生: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

生: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生: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生:知识是一座桥,搭造出我们的成才之路。

木:第二个关于话桥的这个环节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个趣味问题,轻松轻松。这个题目很简单,同学们可以在我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举手回答,看看谁的思维够敏捷!

题:一个农民伯伯卖完粮食回家,挑着两只空箩担经过一条只能容一个人走的小桥。当他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小学生迎面走来,他想让小学生先过,就反身要退下桥去,不料又一个小女孩在他身后走来。他正在进退两难时,突然想出一个办法,谁也不用让谁,三个人同时经过了小桥。你知道这个农民伯伯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芬读了几句,有人举手)

生:让两个小孩分别坐在空箩的两边,然后那个老伯旋转180度(同学笑),就可以了。

木:回答正确!真不愧是我们班最活跃的人!

第三环节:写桥,画桥。

木:现在让我们进入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写桥,

芬:画桥。

木:我们刚才已经了解古今中外的名桥,那么你家乡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在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写一写、画一画你家乡的桥,或者你心中的桥。然后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五分钟后)

芬:请同学们展示展示你们画的桥,

木:读读你们写的桥。

生:(图片)这是一座横卧在厦门与台湾岛之间的单跨梁桥,我给它取名故人桥,这是我心目中的桥。它成曲线形,青色的桥身和被天空映蓝的海水相协调,和谐的色彩增添了环境的美。我希望通过这座桥能真正地将大陆与台湾连在一起,当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正统一的时候,海峡两岸的人民可以互通往来,被隔离了几十年的亲人,也可以相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木:你的构思很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尽早实现统一。

生:(图片)这是我设计的一座桥,桥的形状与一般的联拱石桥没什么两样,它由10个拱组成,是由强效吸音石板建成。这种桥,可以建在一些比较嘈杂的地方,可以减小噪音。桥面比一般的桥宽三倍,在两边设置了一些桌椅,人们在繁忙的生活里累了,也可以在这里坐一坐,休息休息。

芬:非常漂亮的画,看来你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这种桥我们东莞也能有!

生:我心中的桥要求可高了,是蝴蝶形状,而且要很长,长宽,可以同时使6辆车通行,可以直接连通香港、广州、深圳等地方,旁边要栽满花草树木,鸟语花香,没有一点垃圾,这就是我心中的桥。

木: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希望你的愿望成真!

生:(照片),这桥名叫古雅红石拱桥,它原址位于莞城西三环路南城段,它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在市委、市政府大打城市牌今天,为保护文物,昭示众人, 将这座古雅红石拱桥迁移到南城文化广场。它不仅是一座石拱桥,更是南城几百年沧桑变迁的见证。

生:我家所在地方一直没有桥,直到我上小学时,学校为了把小学和中学连接起来,就从中建 了一座拱桥。它只有一个大拱,就像赵州桥一样,但它的拱度却不明显。它虽然横跨在东深河上,但是两头却在两所学校里面,所以,这座桥只是供我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过的。

生:(图片)我的家乡虎门,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它就是虎门大桥,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全长 888米 ,设有6个车道,昼夜通车可达10万次。远看虎门大桥,它就像是一条横卧在珠江上的巨龙,尤其是夜晚,灯火通明,看起来特别漂亮。虎门大桥为我们家乡的交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非常喜欢它。

生:我心中的桥是一座很优美的桥,它的名字就叫彩虹桥。它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架在天地的两端,人们的灵魂可以通过这座桥,走到天上,静观天底下的世界。

木:好,我们还有很多同学想说,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就只能到这里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哪一组是冠军!啊,第四组已经率先通过了这座桥!他们是我们今天的冠军!让大家用掌声祝贺他们!最后有请我们的语 文 老师来讲几句话。

师:今天,我们坐一起,通过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使大家都了解到了更多的桥的知识,桥的风采。这节课让我最高兴,最震憾的有两点:一是我们同学收集的资料之丰富让我惊讶,同学们全面的资料是我们这节课进行的基础;二是我们同学的想象力之丰富,同学们拿出的每一幅图画,都极大的地显示出了我们的绘画才能和想象力,在这一方面,老师真是甘拜下风!其实与桥有关的电影也有很多,例如《魂断蓝桥》,《廊桥遗梦》,《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等,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共同欣赏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让我们在歌声当中结束这节课。最后,希望各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把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手抄报,作为我们这节课的成果。下课。

生: 谢谢 老师。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2篇)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二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赵花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三、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一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太阳的话》《白桦》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太阳的话》中,诗人运用想象,表达了对太阳的讴歌,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的美好情感。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与诗同行活动一

举办诗歌朗诵会活动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团结合作探究的精神。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分组讨论:

1、确定内容。

2、商定形式,可展示,可比赛。

3、商定小组合作或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读形式。

5、组织分工,人人有责。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确定安排表: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21

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形式

主持人

教室布置

串词准备

道具准备

评委安排

场地清洁

活动报道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3、提高学生言语表达、拓展思维、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激发爱桥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

●活动重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难点:训练学生拓展思维、写作能力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中外名桥。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赏桥:欣赏有名的桥的图片(多媒体显示)

第二环节:知识桥

看了这么多世界各地、风情万种的桥,肯定让大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吧。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一个紧张、激烈的问答环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桥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问题就是一座雄伟的大桥知识桥,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看哪一些同学回答得最多、最完整,在本节课结束后,他就率先过桥,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当然,我们希望每个同学能顺利渡过这座桥。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题。(多媒体显示问题及答案)

读题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为哪些?明确:梁桥、吊桥、浮桥,拱桥、立交桥等。

读题2: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明确:钢铁、水泥、木材、石头

读题3:我国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是哪座桥?

明确:赵州桥

师:能说出它的所在地吗?

明确:河北赵县。

读题4: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石桥是哪座桥?这个题稍有难度,不过如果仔细看书了,也是可以很快找到的。

明确: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读题5:吊桥首创于哪个国家?A,俄罗斯;B,希腊;C,罗马;D,中国。

明确:中国

读题6:国内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是哪座桥?没有人知道吗?提示一下?它在广东,而且就在东莞。

明确:虎门大桥!现在大家应该记住这座桥,它可是我们的骄傲!

读题7:下面哪几座桥是架在珠江上的?A,人民桥;B,放生桥;C,华南大桥;D,莲花桥;E,吊桥;F,广州大桥;G,商桥;H,海珠桥。这是一道多选题,多选、漏选都不正确。

明确:人民桥,华南大桥,广州大桥,海珠桥。

读题8: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这幅对联与哪座桥有关?A,泸定桥;B,四元桥;C,虎门大桥;D,金门大桥

明确:泸定桥!

师:到现在呢,我们有关桥的知识问答就结束了,同学们就积极踊跃,很不错。不管是刚才回答最多、最准确的同学,还是没有机会回答的同学,都不要有什么想法,后面还需加油。

师:在紧张激烈问答之后,让我们轻松一下。咱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诗《再别康桥》

(多媒体显示)

第二环节:桥话,话桥

(一)有关桥的故事

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走过、见过、听闻过许多桥。很多桥都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色彩。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面经久不衰;又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妇孺皆知。你们还知道哪些桥名的由来和关于桥的故事传说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桥,以及有关这座桥的故事。

(本环节学生讲述,师适当的点评)

(二)有关桥的诗句、俗语、成语、谚语、谜语

师: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有关桥的故事,让老师也大开眼界,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挺广的。的确,自古以来,桥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写桥的优美诗句,无论古时,或是今日,这些诗词都有非凡的魅力。同学们对于含桥的诗、词或俗语、成语一定也有一些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更多?

1、诗句2、俗语、谚语3、成语4、谜语

(本环节学生讲述,师适当的点评)

第三环节:喻桥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光是有关它的诗句、成语、俗语,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些什么样的桥呢?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______________是一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2)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3)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4)知识是一座桥,搭造出我们的成才之路

(本环节让学生思考,并动笔写)

第四环节:理想之桥

同学们的想象能力都不错,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起着沟通作用的桥。关于喻桥的这个环节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想过要搭建属于自己的理想之桥呢?比如说:在与父母和老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与朋友同学之间搭建交心的桥梁;盼望大陆人民与港澳同胞交往的桥梁大家想想,你想搭建怎样的桥梁呢?好了,大家都说得很好,或贴近自己的生活,或抒发自己的理想。不管怎样,老师都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起属于你明日能自己心中的桥梁。

小结: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趣味问题,轻松轻松。这个题目很简单,同学们可以在我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举手回答,看看谁的思维够敏捷!

趣味题:一个农民伯伯卖完粮食回家,挑着两只空箩筐经过一条只能容一个人走的小桥。当他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小学生迎面走来,他想让小学生先过,就反身要退下桥去,不料又一个小女孩在他身后走来。他正在进退两难时,突然想出一个办法,谁也不用让谁,三个人同时经过了小桥。你知道这个农民伯伯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明确:让两个小孩分别坐在空箩筐中,然后那个老伯旋转180度,就可以了。

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包括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再读《再别康桥》)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3篇)


探寻汉字之美──《遨游汉字王国》单元解读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季惠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赵江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汉字识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汉字,活在历史、世界、审美的图景里

为了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本单元一开始,教材提供了三条路径提示,让学生关注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独特之处。

首先把汉字置于历史的深度进行观照。汉字历史悠久,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文明。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年代,书写出了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有了文字,历史的河流就再也没有出现断流和干涸,顺着文字的记忆,后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风云变幻,也能够在厚重的典籍里汲取先人的智慧。每个汉字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这种形状,表达着她所代表的那种意义,不是随意赋形赋意的结果,汉字点画转折之间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当学生们了解了这些,心头自然会升腾起对汉字的敬畏之感。

其次,把汉字置于世界文明的图景里予以考察,发现汉字同样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人口众多,使用汉字的人自然也就多,这是常识性的推理。历史上的中国一度强大,儒家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体现语言文字上,日文、韩文与汉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渐扩大,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也相应扩大,不少国家专门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已成为发展潮流。这些足以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另外,汉字与其他文字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魅力。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她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书法成为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钟鼎文、小篆、隶书等既是字体也是书体,像颜真卿、米芾、王羲之等书法名家,他们创造的书法作品更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通过书写汉字能融铸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明白了这些,学生对汉字会自然生发亲近之感。

教材所提供的三个线索,如同三扇窗户,充分展现了汉字的独特与神秘,为学生投入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果学生以往学习汉字更多只是满足掌握一种工具,停留在会写、会用的工具层面,那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立足一个更为高远和开阔的背景,让学生从宏观上历史地、审美地去感受和发现汉字,那必定是一段充满新奇与快乐的精神之旅。

单元导语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介入学习活动,让他们根据教材提供的路径搜集材料,然后课堂里一起交流、分享。因为各人理解的角度、掌握的资料有差异,通过课前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到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准备状态、兴趣投入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为接下去的分组活动提供参考。

会听、会看、会说话的汉字

从活动目的看,《有趣的汉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我们都知道,汉字造字上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尽其摹形拟声功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抓住特征的再现表达特定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是反映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同音多字,几个外形迥然不同的汉字有着相同的读音,这是汉字特有的现象。活动提示要求学生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的表达,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显得富有意味,耐人寻味。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就汉字的起源来说,她有不同的版本,而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在学生们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而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字谜不妨让学生先猜一猜,说说猜的过程和想法。有谐音的歇后语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谐音的音节上,体会表达之妙。而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传说时,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对汉字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使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汉字之趣,趣在她的音、形、义,趣在她独特而有意味的表现方式。作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汉字其实是长眼睛的,她观察、再现、描摹着这个世界,汉字是有耳朵的,她倾听、接纳、记录着这个世界。随着活动的深入,也许学生们会感觉到汉字竟然会说话,向他们诉说着似曾相识又有些依稀遥远的故事……

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在对汉字的构字方式有了一定认识以后,接下去便组织学生开展第二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爱你,汉字》。活动前不妨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阅读材料里刘湛秋的《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结合展示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邀请有造诣的书法老师和社会人士为学生作专业性介绍,让学生们去领略有坠石之势的点、肩挑昆仑的横、如剑出鞘的撇、一柱擎天的竖等汉字笔画之韵,欣赏汉字穿插避让、勾连呼应、参差错落的结构之美,感受汉字书法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行马,或静如处子或动如矫兔,或闲庭信步或疾风骤雨的万千气象。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不妨问问学生,他们心里作何感想。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现实生活里,写错别字、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并不鲜见,活动建议学生们分成小组到社会上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到街道、市场、车站、码头等地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寻找错字、别字和不规范用字,把发现到的个案记录下来。然后,集全班之成果,作一统计,反馈给相关的调查单位,并向有关部门建议,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一同维护汉字的纯洁,为推进社会文明尽一份力。

每一种文字都是民族的记忆。方块文字深深地扎根在历史和民族的土壤里。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几点建议

为了开展好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这里提出几个注意点:

从“有趣”走向“可爱”。有关汉字的故事非常丰富,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关于汉字谐音、歇后语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满足于材料的罗列与汇集,那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会沦为大拼盘、大杂烩,缺少了深度。整个活动应定位在宏观、历史和审美的维度去观照和策划,让学生通过活动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大略的了解。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从书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关注和思考。而这些阅读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汉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会意的表达方式,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可以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从自主走向自觉。对如何开展好本次综合性学习,教材里都作了相关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的活动计划,如何结成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等等,教师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以指导者、参与者和建议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我们要注意到,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时,教材还提出几条延伸性的问题,如怎样又快又好地识记汉字,怎样避免写错别字以及如何区分多音字等等,当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还会生发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把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延长,使之结出更多的成果,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支持。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一

安徽芜湖绿影小学孔祥明

学习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打开书P77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4)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次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线进行整组学习的单元。那么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2.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P78页。

3.学生自由读P78页上面一段话。

4.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知道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课时

(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一定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一定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呢。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个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3.活动开始。

(1)第一轮必答题。每组的1—4号选手回答。

(2)第一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3)第二轮必答题。每组的5—8号选手回答。

(4)第二轮抢答题。选手进行抢答。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4.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二)谐音俱乐部

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2.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2)古诗:一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3)对联:一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笑在何处。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六、七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2.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5—90页的“阅读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七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之路。在我们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3.全班赛说,评选“故事大王”。

4.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的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2.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3.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重要载体。历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崇尚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中,我们安排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得宛如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2.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3.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让孩子们更多更好地了解汉字

──对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教材的几点认识

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聂在富

五年级上册是第三学段的第一本教材,展读令人耳目一新,感受到许多新鲜气息,处处可以发现高年级教材的鲜明特点。然而更加引人注目的还是本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的、唯一的古老文字,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伟大创造。了解汉字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以及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都有直接的关系。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汉字,对于他们来说,缺乏的是对汉字整体上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汉字,可以编选几篇汉字文字学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但是,教材编写者没有采取这种学生不感兴趣的方式,而是专设一个《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活动、主动探究去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颇具创意的选择。

重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创造性地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理念,随着学生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安排综合性学习课题和学习形式:低年级,没有单设独立的综合性学习项目,但在单元导语、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反复提示学生联系实际学语文、合作交流学语文、通过自己阅读和查找资料学语文,处处体现着综合性学习的精神;中年级,综合性学习与一组课文的阅读穿插进行,伴随着课文学习的进程,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步展开。现在,高年级教材出现了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采取这种大综合的学习方式,是同本学段综合性学习要求的提高相适应的。

这种大综合的单元,在教材编排形式和教材内容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材的特点,教师只有明确这些特点、充分把握教材,才能做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安排,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先提出活动建议,然后给出一组阅读材料;主体部分前面有一个导语,主要是提出学习任务;主体部分后面有一个结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和继续探究的建议。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融合在主题活动之中,没有单设。

导语是全组学习的纲,概括指出了汉字的三个特点: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书法是独特的艺术,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三个任务: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了解汉字文化、为纯洁汉字做些实事。完成每一个活动都要以学习阅读资料为先导,但阅读资料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教学中不能以学习阅读资料为主,而要把阅读资料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材料的例子,利用阅读资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资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错字笑话、神话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从第一个主题活动开始,阅读资料由易到难,渐入佳境。第一篇阅读资料是谜语,第二篇是歇后语和笑话。以传统的眼光看,这些都不大像课文,但它适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的作用,如字谜,学生们听家里大人说过,在读物上读到过,在相声中听到过,伙伴们在一起互相猜过,以字谜作为阅读的开端,可谓独具匠心。学生们阅读着这些资料,轻松地便迈入了汉字王国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不以学习汉字知识为主,但教材毕竟涉及到了一些汉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讨论和发问还可能涉及到另外一些有关汉字的知识。对于教学中遇到汉字知识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去感受,尽量避免使用名词术语,对汉字的称说、说明和评价应当注意规范、稳妥、通俗。如“汉字”,它是以汉民族为主所使用的文字,也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但不能称之为“中国字”,因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不能称之为“汉族使用的文字”,因为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使用汉字。再如“仓颉造字”,教材编选的是一篇汉字形成的传说故事,目的是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色彩,并不是讲述汉字知识。阅读材料说“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其人和仓颉造字都是传说,而不是史实。汉字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不是哪一个人单独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也只能是新石器时代一位文字学家,在统一和规范原始汉字方面有过卓越的贡献。

对汉字进行字形分析探究和字义说解是了解汉字的本义、揭示汉字文化内涵常用的方法。阅读材料对“册”、“典”、“删”的原始字形进行了分析,学生知道“典”是“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捧着”或“被庄重地安放在底座上”的册,就很容易明白“典”的本义和“字典”、“词典”等引申义;知道了“删”是用刀削去竹简上的错字重写,就很容易明白“删改”、“删除”等“删”字为什么是“册”字加个立刀旁。许多教师曾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例如:原北京景山学校马淑珍老师用“一只手放在目上”教“看”字,已故斯霞老师用“一只大手抓住山林的枝枝桠桠往上爬”教“攀”字。某些汉字,通过字形字义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例如“美”字,由“羊”和“大”组成,“羊大为美”的观念反映了上古社会羊同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先民对“美”的朴素理解。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必然会运用这种方法来表达他们对汉字的神奇有趣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汉字教学不同于汉字研究,对学生,应当允许他们用自己想的办法记忆字形、解释字义,不一定都要合乎汉字学原理,但是道理上要能说得通,不能胡编乱造、牵强附会,例如有人解释“冤枉”的“枉”字是一个王被绑在木桩上,心理遭受沉重打击,“谋”是向人说哪一棵树上的哪一些果子是好吃的。这样的解释曲解了汉字的字形字义,不利于汉字的学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民族感情,当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汉字的优点,但也要防止对汉字作出不科学的评价,如:“汉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21世纪是汉字的时代”,“汉字是一种智能型的文字,学习汉字有利于开发右脑功能”等。有的学生受到某些读物或网上某些极端言论的影响,可能在发言中不适当地夸大汉字的缺点,或贬损汉字简化、提倡恢复繁体字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正面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欣赏汉字文化,对于那些明显错误的说法要敢于批评指正。我们对待汉字,既要看到它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不足,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的指导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而指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文化含量高,形式活泼,教师应当以自己浓浓的情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猜字谜,错字大王故事会,“说文解字”比赛等。有了教师这位好的导游,孩子们遨游汉字王国的旅程一定会顺利完成,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年级语文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讲故事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讲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听故事,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能音量适中地讲故事,让别人听清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内容的完整性和音量的合适性两个方面,对所听的故事进行评价;对同学的评价及时应答。

教学重点:

能认真听故事,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能音量适中地讲故事,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讲故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你们一定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吧!你爱听哪方面的故事呢?

2.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呢,听听他们在讲些什么吧!

3.(课件出示2)指导看图,指名读对话。

文文给乐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板书:讲故事精卫填海)

4.你爱听那方面的故事?你的同学爱听哪方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二、听老师讲故事,自己讲故事。

1.(课件出示3)老师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那在老师讲故事之间,你们想给老师提什么要求呢?

(A、声音响亮B通顺完整C、有感情)(板书:声音响亮通顺完整有感情)

1.听完故事、交流自己听了故事的感受。

2.(课件出示4)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3.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与同桌互讲感兴趣的故事,并交流其感受。讲的同学力求江得生动,能吸引同桌,让他爱听。听的同学要听得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4.四人小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互交流。

5.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

6.评出“故事大王”,发给小红花。

三、巩固练习、活化知识:

(课件出示5)回家后,打听自己的父母爱听什么故事,并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

2.讲故事的要求是什么?

3.你会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吗?把它讲给父母听。

答案:

1.略

2.A、声音响亮B通顺完整C、有感情

3.略。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讲故事

听故事《精卫填海》

讲故事声音响亮通顺完整有感情

【课后反思】

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听故事、讲故事的顺序进行。提出要求,很好的完成了交际任务。

2.本次交际按照:小组说,代表说的步骤,层层推进,步步提高。

3.讲故事部分较为详细。先是听老师范讲故事,再是同桌互讲故事,班级交流讲故事,评出“故事大王”。

同课异构

精彩片段

【教学设想】

通过举办“学讲童话故事”这一语言交际训练,让学生会讲童话故事,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与童话角色交朋友

1.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喜欢讲童话故事的小朋友请举手?喜欢看动画片的同学请举手?今天我们就开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会。大家高兴吗?(高兴)听说咱们班开童话故事会,童话王国的几位老朋友也来了,你看他们是?(汤姆和杰瑞、小丑鱼、灰太狼和喜羊羊、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金刚葫芦娃)(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很快进入角色。)

2.创设情境,与童话角色交朋友。

(二)走进情境,学讲童话故事

1.观看多媒体画面,并讲故事内容。(在观看完葫芦爷爷救小鸟的过程后,让学生抓住当时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复述故事,并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

2.同桌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巡视过程中,随机点评)

3.全班交流,师生互价。(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既创设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际,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总结讲童话故事的要求(板书:清楚、具体、有趣)。

教师联系学生发言把讲故事的要求具体化,清楚就是要用词准确,声音洪亮。具体就是把故事讲完整,展开大胆想象。有趣就是要讲故事时做到有动作和表情。)

(三)想象情境,创编童话故事

1.多媒体出示情境图(二年级的同学,根据情境图创编故事是难点。因此,选择同学比较熟悉的铅笔和橡皮作为情境图,降低了说话的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

2.仔细观察,说出图意。(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铅笔和橡皮的不同表情,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说一说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创编练说。

4.全班汇报交流,互动评价。(全班围绕讲故事的基本要求来评价。)

(四)再现情境,童话故事表演

1.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创编的或喜欢的童话故事。

2.组内分角色演一演。(在学生已有的童话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又创编了童话故事,此时学生的表演欲望非常强烈,让学生走进“童话情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他们是非常高兴的。)

3.全班交流汇报表演。

(五)升华情境,评选“故事大王”

1.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或个人讲得表演得最好?为什么?(主体性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当一回评委,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听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说了能力。)

2.表扬优胜小组或个人,颁发“故事大王”奖杯。

3.请小朋友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一写。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小学生讲故事的技巧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要他们自己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兴趣课上,我就从讲故事的技巧着手,有目的地培养、引导学生,使每个孩子的语言技能都有所提高。

首先,发音要清晰,这是讲好故事的基本条件。如果讲故事时有个别音发不清楚就会大大降低故事的质量,影响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有的学生是因为舌尖音发不清;有的学生是说得太快,字咬得不实;还有的学生是不张嘴巴,音含在嗓子处送不出来。这就调动不起听众的积极性,感觉故事没有吸引力。所以,讲故事时,一定要发音到位,把每一个字都讲清楚。

其次,声音要抑扬顿挫,这是讲故事重要的技能技巧。如《小猪变形记》,小猪、长颈鹿、斑马、袋鼠等,这么多的角色,要根据它们的性格、体形的不同用不同的声调来体现。高兴时,声调轻松明快;郁闷时,声调低沉缓慢。让听众根据声音就能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

第三,要附以动作表演,这是提升故事精彩程度的有效手段。孩子的表演能为故事增光添彩,显得丰富有趣。如讲到小鸟,就飞一飞;讲到小猫就喵喵叫;讲到难过时就哭两声;讲到生气时就噘噘嘴、跺跺脚。动作表演要自然到位,和内容要有效配合,协调一致。

最后,眼神要跟上,它在故事讲述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故事时眼里要有神,要能与观众真诚地交流,能根据故事情节眼神随着变化。切忌眼睛向下看,盯着一个地方不动,那样会给人目光呆滞、没精神的感觉。

二年级语文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多认字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怎样多认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交流自己识字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玩中认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语文知识与生活中主动识字,有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次交际活动,爱上识字,自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的“识字大王”,要带咱们班的小朋友去开开眼界,把他学习汉字的方法与大家交流,不知道,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从校园出发,做3路公共汽车,到我们最繁华的新市街逛逛,(课件出示2)(出示3路公共汽车)这公共汽车需要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开动!

(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问题:说说你在生活中或者课外认识的生字,你是怎样识记的?交流完毕,汽车开始启动,引导孩子们开动汽车……。

1.汽车到站了,“识字大王”要介绍第一站的名字了。(课件出示4)(出示课件)“新太行商场”,谁来说说自己认识哪几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其中“太”与“行”我们已经学过了,剩下的三个字怎么办?学生自己交流,然后由“小老师”来领读。

2.引导:我们表现优秀的小朋友,将被选为“小导游”,由他来带领大家完成接下来的“旅游”。

二、继续旅游,交流方法。

1.第二站,大家需要做什么呢?(课件出示5)(多媒体出示:我来说……)“白云商场”,“凤展超市”……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汉字的?

2.把已经认识的字写一写,描一描,由小老师来领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经验。

接下来的地方要由大家自己去逛,(课件出示6)(课件动画展示接下来的商场名字)。你准备怎样去解决,自己想办法?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把你会的口语表达给其他小朋友)。

(课件出示7)交流汇报“商业大厦”,“银都”,“圣亚服饰广场”,这几个商场名字,指名谈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四、多种形式交流识字方法。

1.(课件出示8)自己表达自己的方法,“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如“聪”字,有个小朋友是这样说的:“写作业时,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大家一致认为她的方法好,就向她学习。

(板书:“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

2.小组讨论今天课件中的字,谈谈自己的办法?表达好的,在全班进行表演,大家评给他“五角星”。

(课件出示9)我们返回学校,(课件动画展示:另一条回学校的路)在途中,还有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字,就留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相信你们会有更好更多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3.开汽车游戏。(读读自己认识的字)

五、课堂总结。

大家识字的方法真不少,在这次小小的旅游中,看到了大家的实力,愿你们在以后会有更好的方法,认更多的字,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你的快乐!

六、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10)回家和妈妈交流你识字的过程,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好方法识记汉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你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字,介绍给你的朋友。

2.收集并总结识字的方法。

3.继续在生活中用好方法自主识字。

答案:

1.略

2.“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猜谜语”。

3.略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怎样多认字

“顺口溜”,“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并与低段识字有机联系起来。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二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等,相差很大,这与家庭学习环境有关联,识字多的孩子总是得不到满足,而识字少的孩子又不能自主地识字,所以,仅靠课本上的生字教学,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口语交际《怎样认字多》教案。在本节口语交际中,我的教案设计从生活中的生字入手,给学生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识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品表演(文文、乐乐、兰兰,讨论怎样多认字)

怎样才能多认识一些字呢?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二、小组交流。

1.各人说说自己的认字方法,并把自己的认字成果写在卡片上,在组内展示。

三、全班交流。

1.小组推荐到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这个方法怎么样,可以上台交流的同学提出问题。

2.评比“认字星”、“说话星”

四、教师小结。

认字的方法很多,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就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随时随地认字,成为有知识的人。

五、全班展示课外识字成果。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常见的识字方法

汉字是我国社会通用的思想交流的文字工具,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不过关,不但影响儿童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限制儿童智力的发展。

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必须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低年级就要掌握2000个左右。可见新的课程改革更把低年级识字教学列入了重中之重的地位.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的识字能力,巩固提高识字效果呢?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

由于识字教学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孩子,要提高这些小孩子的识字能力,咱们首先要了解这一群孩子的特点.了解了他们,咱们才能得心应手。了解了他们,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处于良好的状态,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等才会处于最佳状态。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级小,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要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形式灵活多样,优化识字教学

下面就粗浅的谈点常用的,比较实在的识字方法。常见的有:图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及部件识字法等。

1.图解识字法

所谓图解识字法,是指利用图画(简笔画、贴画等)帮助识记字形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图画接近,学习这类汉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们模仿古人造字:画画大山的“山”是什么样?说说“田”怎样写,大家造字、说字兴趣浓厚,同时从中体会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识记了字。

2.猜谜识字法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点一横,叉叉顶门。”(文)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3.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编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如学“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编故事识字法

编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适用于识记字形复杂的字。多数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如果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如:“灭”字(发生火灾时,用水去浇灭);“游”字(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左”字(左边的人在认真工作);“右”字(右边的人在大口吃东西).这样一想,这些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

5.部件识字法

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二年级语文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标志教案作业题(鄂教版)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标志的作用与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初步尝试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标志的设计语言、感受标志的视觉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能用生活中的标志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与概括的方法设计标志,能够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生活中的标志”

1.(课件出示2交通安全标志:上坡路。)

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标志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它们。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生活中的标志)

二、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听对话。

(1)看在屏幕,认真听:他们在说些什么?(课件出示3)(播放课件:爸爸和乐乐的话)

(2)指名回答。

(3)爸爸向乐乐介绍了志愿者标志,生活中标志很多,你能根据你课前搜集的生活标志,向大家介绍清楚它的构成和意思吗?(板书:构成意思)

2.抓住重点,大胆说。

(1)同学们,你们搜集了哪些标志?快和同桌说一说吧!别忘了说清楚它的构成和意思。(展台出示)

(2)指名上台对话。

(3)指名评议。

3.根据要求,说清楚。

(1)你们觉得他们说的好在哪儿呢?

(2)小结提示:如果大家能够把标志结合图文展示一下就更好了。

(3)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把你刚才想说的事说清楚,最好说得更生动一些,比谁说得好。开始吧!

(4)小组代表上台说,并请学生评议。(课件出示4、5)

交通标志图片1:环形交叉路口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谨慎慢行,注意横向来车。

交通标志图片2:向左急转弯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向左急转弯。

三、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有我们会看到很多标志,这些标志都要特定的意思,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用图文的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一组天气预报图文:(课件出示6)

四、总结

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弄清它的组成和表达的意思,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很多方便。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你认识的生活中的标志,介绍给你的朋友。

2.在生活中注意收集生活标志。

3.生活中的标志,我们要了解它的()与()。

答案:

1.略

2.略。

3.(组成)(表示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标志

组成表示的意思

【课后反思】

1.本次口语交际设计巧妙。按照创设情境,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介绍自己认识的标志——综合积累标志,很好的完成了交际任务。

2.看图介绍自己认识的标志较为精细。先是看课文对话,再提出本次说话的要求:说清标志的组成和意思。接着指名说,并评价说,再小组说,代表说。层层推进,步步提高。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学会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文父子对话)教师扮演爸爸,一学生扮演乐乐,向大家介绍“志愿者标志”

2.课前让大家搜集生活中的标志,拿出来向大家展示一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对话,明确要求

爸爸和乐乐向大家介绍了“志愿者标志”,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

1.指导朗读对话。

2.这个标志的组成是怎样的?

由红色的心和白色的手组成。

3.表示什么意思呢?

表示的意思就是志愿者的标志。

三、自主表达,进行训练

1.同学们,你们也搜集了一些标志,快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展示一下吧!

2.你搜集的标志有什么图案组成,表示什么意思向大家介绍一下。

组内交流,互评。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

4.小结

四、拓展活动,

收集生活中标志,用图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常见交通安全标志

可分为四种。

①指示标志;通常为圆形和矩形,蓝底白色图案。用于指示车辆和行人按规定方向、地点行驶。如直行、左转、右转、停车、绕行等。

②警告标志:通常为等边三角形(或菱形),黄(白)底黑(红)边,黑色(或深蓝色)图案。用于警告驾驶人员注意前方路段存在的危险和必须采取的措施。如预告交叉口、道路转弯、铁路道口、易滑路段、可能落石路段、不平路面、合流交通等。

③禁令标志:通常为圆形,白底红边,红斜杠黑色图案。是根据街道、公路和交通量情况对车辆加以禁止或适当限制的标志。如禁止通行、禁止停车、限制速度、限制重量、限制宽度等。

④指路标志:通常为矩形,蓝(绿)底白字和白色图案。用于指示市镇村的境界,目的地的方向、距离,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服务区和著名地点所在等,并沿途进行各种导向。如国道编号、里程碑、百米桩、分界碑、指路牌、地名牌,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加油站、修理站、停车场等的指示牌。辅助标志附加在主要标志上起补充说明作用。可分为表示车辆种类、表示时间、表示区间范围和表示距离等四种。辅助标志不能单独设立。

《恐龙》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


《恐龙》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

一、主题的产生

苏教版第六册有一篇为《恐龙》的课文。学生对恐龙十分感兴趣,而且心中肯定有很多问题无法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从而产生了以上课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阅读资料,搜集、整合资料等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从学生的兴趣、需要等内部动机出发,通过广泛阅读、调查、实践、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了解恐龙,认识恐龙。通过交流、协作等活动,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深化、扩展,创造与他人的协作化和共有化,实现学习者的生产性学习。具体目标如下:

1.鼓励学生提出有关研究恐龙的主题(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搜索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与同伴一起研究关于恐龙的问题,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不局限于书本,努力向课外延伸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确定研究内容

(1)播放恐龙录相(恐龙盛世、恐龙捕食、恐龙灭绝等)

(2)老师知道同学们对于恐龙十分感兴趣,你们能不能结合你所看到的影片以及以前的知识,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恐龙呢?

(3)其实,恐龙的世界十分神秘,让我们一起去阅读、搜索,查找资料,一起走进恐龙世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的知识,那样同学们的收获将会更大。

(4)你最想了解恐龙哪方面的知识呢?

[录像激趣导入。采用欣赏有关恐龙的录像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体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畅所欲言带给他们的成就感更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使整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

2.提出研究主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主题:

①恐龙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

②恐龙还有哪些种类,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③恐龙有哪些生活习性?

④恐龙之最?

⑤恐龙化石最早是在哪里发现的?

⑥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

[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主题,教师只对其作简单的归纳、总结,放手但并不放任自流。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兴趣要求都是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因而,教学内容的人本化处理,最大限度地考虑每一位儿童的个性特点,富有个性化的色彩。]

3.方法指导

使学生明确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有:翻阅图书、上网搜索、观看录相、影片以及向他人求教。

[①相关的恐龙网站:

②利用百度搜索查资料:

4.学生探索实践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分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搜集资料,并做好摘记和整理工作。

(2)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整理、归类。如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中不同的说法,教师可建议学生采用表格的形式汇总,使人一目了然。

(3)准备交流汇报的材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请教各科教师。

(4)指导学生模仿《恐龙》写一篇说明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自己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小组合作的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合作的活动,学生在感知事物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善于分析,有的善于综合,有的擅长对信息进行整体加工,有的则注意对信息的细节性加工,让一个小组共同来讨论研究,可以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5.交流汇报

各小组以美术作品,网上论坛发贴,制作幻灯片展示,制作电子小报打印传阅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欣赏学生写的说明文。

[小组成果展示,其展示形式是由各个小组讨论后自己选择,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发展,小组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展示和认可,会激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总结,课后延伸

研究“恐龙还能不能复活,如果复活了世界将变成怎样?”这个主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活动目标】

1、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2、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3、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家庭信息调查表。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

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

调查人: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回家和父母一起进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的调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大家调查的情况。

二、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可能是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也可能由学生、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在调查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三、交流调查的结果

1、小组汇报:

可逐个汇报也可相互传阅,交流调查结果。(教师巡视课堂,适时参与。)

2、小组评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说为什么最有价值?)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四、分析调查结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我们分析一下大家的调查结果,看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老师随机抽取一位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

1、调查的方式:

⑴访谈记录。

⑵家长学生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获取信息的途径:

⑴亲自看到听到的。

⑵电话短信。

⑶广播电视。

⑷网络。

⑸其他。

3、调查分析:

信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获得很多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帮助;从每个人了解的信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个家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⑴一天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⑵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

⑶从获得的信息看出每个人的兴趣相同吗?

⑷写好书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4、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报告综合起来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渠道的比例。

5、汇总小组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6、对几种搜集信息方法的适用性作比较:

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不足适用范围自己观察、记录第一手资料,真实费时多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调查、访问比较真实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围调查从书籍报刊上摘录材料集中,信息较多寻找费时需要较多资料时利用网络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设备需要大量资料时

五、讨论

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呢?可以用实际例子说明。比如:有的同学家里有一套房子要出租?一个小孩走失了?就在移民小学旁边再修建一所小学,是否可行等?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实录


案例1: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案例2:一个小学生的研究报告。

水,就这么浪费掉了

北京市西什库小学靳征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现在全世界有八十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正面临着水资源的危机,有26个国家的三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我国按人口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处在世界中下水平,居世界第127位,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00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八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北京现在的地下水位与80年代初相比已下降了5.52米,目前北京的地面正以每年10毫米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

对洗车用水量的调查: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这些洗车店每天洗车大约在20辆至30辆,有的高达80辆,冲洗每辆汽车最多用水50千克,最少也要10千克,如果冲洗每辆汽车用水平均按30千克计算,6家洗车店一天共冲洗汽车200辆,那么30千克200=6000千克=6吨,一年(365天)为200辆365=73000辆,30千克73000=2190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仅6家洗车店每年就有2190吨水被用掉了。

分析讨论:

洗车店冲洗汽车用的都是自来水,仅西城区就有六百多家洗车店,一年就用去1314000吨水。相当于两个什刹海的水(什刹海水容积为510000立方米)。全市又何止六百家洗车店?每年又有多少个1314000吨水呢?那简直是难以让人相信的数字。况且,洗车业还有迅速发展的趋势。

建议与措施:

1、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大力宣传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状,从而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希望有关部门强制安装洗车水处理循环系统。

3、各单位要制定措施限制司机洗车次数,教育司机自己用水桶盛水洗车。

4、鼓励发展电脑洗车,以形成规模、网络。

5、希望房管部门要在楼房聚集的住宅区安装节水冲便器,改造老式冲便器水箱浮子高度。

评析:这是北京市西什库小学六年级的靳征程同学对北京部分地区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在收到靳征程的调查报告后做了批示。在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地球活动暨2000年计划发布会上,

靳征程宣读了自己的调查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这个研究报告不仅说明小学生能做研究,而且做得好的研究还非常有价值。

这个研究报告对我们的启示是:

1、选题要有实际意义:

小作者认识到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看到洗车行业水的浪费非常严重,于是产生了做这项研究的动机。

2、多方搜集资料:

从研究报告看,有关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北京市缺水的现状,来自书刊或网络,而洗车行业一天用水情况的数据,则来自作者的观察和记录。由于信息丰富和翔实,作者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通过分析和讨论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小作者通过推算,指出北京市每年冲洗汽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触目惊心,起到警示作用。

4、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方法与习惯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6.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

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3.网络课件的制作:网页文件格式、上传至局域网服务器或Internet网站、包含BBS论坛(供学习共同体间交流或师生间指导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资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资源代理)。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注

激情

设疑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

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

评价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下教参: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口语交际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24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