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整数的加减》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整数的加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整数的加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2.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100×2+252×2=100×(-2)+252×(-2)=

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2).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多少?(单位:千米)

解:这段铁路的全长是:

100t+120×2.1t

即100t+252t

2.类比数的运算,如何化简100t+252t,并说明你的道理。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逆用乘法分配律。

对比:100×2+252×2100t+252t

=(100+252)×2=(100+252)t

=704=352t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整式的加减

二、探究新知

事实上,100t+252t与100×2+252×2和100×(-2)+252×(-2)有相同的结构,都是两个数分别与同一个数相乘的和,这里t表示同一个因数,因此根据分配律也应该有:100t+252t=(100+252)t=352t.

1.填空

(1)100t-252t=()t(2)3x2+2x2=()x2

小组讨论: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

对于上面的(1)、(2)、都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100t-252t=(100-252)t=-152t3x2+2x2=(3+2)x2=5x2

这就是说,上面的多项式都可以合并为一个单项式。

讨论: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

(1)-5ab3与3a3b()(2)3xy与3x()(3)-5m2n3与2n3m2()

(4)53与35()(5)x3与53()

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

4x2+2x+7+3x-8x2-2(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2-8x2+2x+3x+7-2(交换律)

=(4x2-8x2)+(2x+3x)+(7-2)(结合律)

=(4-8)x2+(2+3)x+(7-2)(分配律)

=-4x2+5x+5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1.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3ab2+3ab2=(-3+3)ab2=0×ab2=0。

2.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者从小到大(升幂)的顺序排列,如:-4x2+5x+5或写5+5x-4x2。

三、巩固新知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2)(3)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例2:(1)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x=.

(1)求多项式3a+abc-c2-3a+c2的值,其中a=-,b=2,c=-3.

(1)题先让学生直接代入求值,然后采用先化简后代入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推广

1.下列各对不是同类项的是()

A-3x2y与2x2yB-2xy2与3x2yC-5x2y与3yx2D3mn2与2mn2

2.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4a+b=5abB6xy2-6y2x=0C6x2-4x2=2D3x2+2x3=5x5

3.课本第66页,练习第1题

4.例3.(1)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0.5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2)某商店原有5袋大米,每袋大米为x千克,上午卖出3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4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

解:(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变化量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量为-2a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为0.5acm.

两天水位的总变化量为

-2a+0.5a=(-2+0.5)a=-1.5a(cm)

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下降了1.5acm

(2)把进货的数量记为正,售出的数量记为负,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大米

5x-3x+4x=(5-3+4)x=6x(千克)

五、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同类项?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3.对于求多项式的值,不要急于代入,应先观察多项式,看其中有没有同类项,若有,要先合并同类项使之变得简单,而后代入求值。

扩展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整数加减法运算推广到小数》优质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小学数学《整数加减法运算推广到小数》优质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九册第5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教学重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计算题):

0.52+0.48=3.6+6.4=

2.5-0.5=0.17+0.33=

0.47-0.4=1-0.75=

二、在圆圈里填上适当的符合。

32+5○5+32(47+26)+74○47+(26+74)

三、简便计算。

176+195+324=55+257+245+743=

师: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回答:(我是根据加法的运算定律来解答的。)

师:谁说说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师: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是的

二、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都是计算小能手,给自己鼓励下。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帮小华一个忙。愿意吗?

生:好的。

出示例题:小华在文具店买了下面的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

课件出示彩笔8.9记事本3.6元钢笔6.4元三角尺1.1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8.9+3.6+6.4+1.1=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能计算吗?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同时教师走下讲台去找不同的算法)

计算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师:还有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吗?

生:我的计算方法和他的不同。

师:那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师:两种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说明两种方法都正确的,下面请同学们比一比,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简便。

生:第二种计算方法简便。

师:同桌讨论,简便计算时你是用的什么运算定律?

生: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①6.7+4.95+3.3=6.7+()+4.95

②(1.38+1.75)+0.25=()+{()+()}

③18-3.7-6.3=()-{()+()}

2、判断下面各题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能的在()里打“√”,不能的在()打“×”

8.5+3.85-5.13()

6.02+4.5+0.98()

2.7+6.6+3.4()

6.17+28+3.2()

讨论:通过前面的计算,你认为小数加法简便运算的解题步骤有哪些?

1.先观察数的特点,看能不能凑成整数,

2.再根据定律选择合适的算法,然后进行计算,最后还要检查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三、基础练习

1、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任选一组文具计算它们的总价。

(1)、圆珠笔1.47元圆规2.48元橡皮0.52元直尺0.53元

(2)、彩笔12.89元橡皮0.52元涂改带3.48元别针1.11元

2、算一算,比一比。

6.48―(4.48+0.9)

6.48―4.48―0.9

师:先计算再比比,你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

生:相同。

师:也就是两个式子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计算对比,进一步体会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板书:a-b-c=a-(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0.37+1.79+0.63

0.19+4.93+2.815.52-0.55-0.45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运算律,对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

五、发展性练习: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得计算简便。

13.5+4.87+()

4.61+8.2+()+()

16.8―4.56―()

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数加法的定律推广到小数”,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课本P116例5,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小组内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且掌握新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同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0.35+0.55 0.87-0.47 4.8+5.2 10-4.2

7.4-6.5 8-0.08

2、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32+5○5+32

(47+26)+74○47+(26+74)

学生填完后,引导学生说说根据什么,不用计算出结果就可以很快判断。

从而明确:第1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第2题是运用加法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3、导入新课

上面两题是整数,用了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如果把它改成小数:

3.2+0.5○0.5+3.2

(4.7+2.6)+7.4○4.7+(2.6+7.4)

应该填什么符号?(=)

由此看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知识新授

1、教学例5:计算0.6+7.91+3.4+0.09

(1)全班试做、比赛,看哪个小组作的最快。(巡视让学生板演不同算法)。

(2)二人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2、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第二种解法比较简便,先运用乘法交换律把7.91和3.4交换位置,然后运用乘法结合律,分别将0.6与3.4、7.91与0.09结合,最后求出结果。

由此看出,在小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但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一要审清题目;

二要看清数字特征,选择简便算法;

三要认真计算;

四要检查:查数字是否抄错,查顺序是否正确,查每一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

三、巩固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各运用了哪 个运算定律:

(1)6.7+4.95+3.3=6.7+□+4.95

(2)(1.38+1.75)+0.25=□+(□+□)

(3)6.54+(9.7+x)=(□+□)+□

2、判断下面各题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85+3.64+6.36=2.85+(3.64+6.36)

(2)4.52+3.29+0.48+1.71=(4.52+0.48)+(3.29+1.71)

(3)8.74+(11.26+4.59)=(8.74+11.26)+4.59

(4)5.4-2.9+4.6-1.1=(5.4+4.6)-(2.9+1.1)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384+0.36+2.64 1.29+3.7+0.7+6.3

4、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算。

1-0.25+0.75 40-6.4-4.6

(1.8+7.6)+(2.4+8.2) 7.7-(2.54-2.3)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3题。

《加减混合》的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减混合》的”,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算式卡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5-2-1=8-5-3=9+0+1=

4+3+2=5+4+1=6-5-1=

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问: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生: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过渡语:同学们对已学的连加、连减知识掌握得真不错,老师想再增加难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要认真听,帮助老师解决里面的问题:小猴妈妈给小猴摘了4个桃子,小猴爸爸又给小猴摘了5个桃子,小猴

吃了2个桃子,请大家帮帮小猴数数还剩多少个桃子没有吃?(生思考后回答:还剩7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片,请大家看看。(师出示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在黑板上逐步出示挂图,说说图的意思(从左往右看)

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画。

师:看完图画,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的内容:湖里有4只天鹅,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2只。

让学生跟读题目,后提问:“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想问什么?”

生:现在有多少只?

师出示内容,再让学生齐读。

师: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内容,列一道算式?

生汇报:4+3-2

师:请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4+3-2=5

引导学生观看湖里天鹅只数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计算,得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7,再把得数7减去2。

2、学习例2

出示挂图

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再列算式。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内容:

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列算式

4-2+3

说说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4-2+3的计算顺序

3、比较归纳总结算法

师: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生:连加、连减一道题里只有加或者减,而这道题里既有加又有减。

师: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请小朋友再仔细的想一想,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引导学生发现计算顺序都是从左到右的规律,从而记住算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同桌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摆圆片,先在桌面上摆7个圆片,再拿去3个,然后又增加4个。

(2)让学生根据摆圆片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圆片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做书上第76页的第1题。

用图片演示,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3、做书上第76页的第2题。

帮小猪找家。

4、找朋友

一生拿算式卡,另一生拿答案卡,是好朋友的走到一起。

六、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加减混合的应用》复习教案


《加减混合的应用》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读题,寻找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方法,掌握这些条件之间的联系,会列式解决问题。

2.创设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习关键: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一)填空。

1.小华今年8岁,小丽比她大2岁,小丽今年岁。

2.二一班有38人,二二班比二一班少3人,二二班人。

(二)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35-6+16=83-(40-20)=50+6-7=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32页例5,完成以下各题:

(学法指导: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从情景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2.你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

3.小组内代表汇报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我会总结: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知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然后再利用已知条件解决要求的问题。

三、自我挑战:

(一)计算。

73-20-35=67-8+13=59-(34-14)=73-(20+35)=

(二)解决问题。

1.一班有33人,二班比一班多4人,二班多少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2.我们做了25朵红花,黄花比红花少5朵,这两种花一共多少朵?

(三)(选做题)

妈妈今年36岁,小玲比妈妈小28岁,小玲今年几岁?8年后妈妈比小玲大多少岁?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

五、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7的加减法”,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水果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复习旧知(小游戏):请两个学生上来,伸出手指,使两个学生的手指组成6(7).

2.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小兔子吗?今天啊,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但是呢他给小朋友们设了三关.我们一起努力来迎接挑战,闯过这三关好不好?

(二)探索新知

(教学加法1)(第一关)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吧!这图上有什么?

生:小乌龟

师: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5+1=6

师:为什么5+1=6?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5和1可以组成6

师:那从右往左看,你能能用另一个算式吗?

生:1+5=6

师:为什么1+5=6?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和5可以组成6

师:比较看看,是同一幅图,为什么却能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小朋友们看的方向不同,从左往右看,小乌龟的排列是5和1,从右往左看,小乌龟的排列是1和5.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全班齐读两个算式.

师:这两个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先引导学生说相同点:两道都是加法算式,相加的两个数都是1和5,得数都是6.

不同点: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

小结:从小乌龟的图中,我们知道了一幅图可以列两个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2.出示一张草莓图,你能列式吗?请小朋友们自己用小花来代替草莓摆一摆,把算式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点名回答.

生:3+3=6

师:为什么只写一道算式啊?

生:从左往右看,和从右往左看,都是3+3=6

师:为什么3+3等于6啊?

生:3和3可以组成6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6根小棒摆一摆,你还可以写出几题结果等于6的加法算式,请写在纸上.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写.

然后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2+4=64+2=60+6=66+0=6)

(教学加法2)(第二关)

3.出示一张小猫图,请小朋友们列式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做一做这题,把算式写在纸上.然后教师投影仪上展示.教学方法同上.3+4=74+3=7

(教学减法)(第三关)

1.仍旧出示乌龟图

师:接着闯第三关,我们加油哦,最后一关了.来说说图的意思?

生:本来有6只小乌龟,后来跑走了一只,还剩5只小乌龟.

师:小兔子说,你能看图列出减法算式吗?

生:6-1=5

师:为什么6-1=5?

生:6可以分成1和5

师:如果是那5只跑掉了,你能怎么列式啊?

生:6-5=1

师:到现在为止,关于这张小乌龟的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啊?

生:4道

小结:从图中,我们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从总数里去掉左边的部分,就得到右边的数;从总数里去掉右边的部分,就得到左边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看着这张图,你能列出4道算式吗?

2+5=75+2=77-2=57-5=2

师:闯关成功了,那我们就来做做游戏,轻松一下吧!

2.在小黑板上,贴有7个笑脸,每个笑脸背面都有一道口算,请小朋友们自己举手来解答,答对了把笑脸送给他.

3.教学在田字格里写算式.:教师出示写有算式的田字格的黑板,边演示边讲:每一个数占一格,加号,减号也要各占一格;加号的横要与横线重合,加号的竖要写在横线的中间,要直;等号的横要分别画在横线的两边,要平.

89的加减法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89的加减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小游戏(8和9的组成)

二.传授新知

1.8的加减法

出示课件(老鼠图)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左边有6只老鼠,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

板书:6+2=82+6=8

为什么?

学生说出减法的意思.8-2=68-6=2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小朋友你还能列出哪些数相加等于8?

2.9的加减法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左边有7只熊,右边有2只,一共有几只?

板书:7+2=92+7=9

为什么?

9-2=79-7=2

你还能列出哪些数相加等于9?

三练习

1.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2.P617,8

3.口算卡练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总结和“练一练”,练习五第4—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则运算的含义,知道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过去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新课

1.讲解四则运算。

提问:我们过去学过哪几种运算?(板书: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说明: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统称为四则运算)

追问: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

说明: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板书:法、减法——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板书:乘法、除法——第二级运算)

追问:第一级运算指什么?第二级运算指什么?

2.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提问:谁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有几种情况,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怎样的?

3.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顷序。

(1)请同学们看第21页上面的三组题。

提问:第一组两道题的运算有什么特点?

说明:第1题只有加法和减法,都是第一级运算,我们说它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提问:第2题是不是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为什么?(乘法、除法都是第二级运算)

指出: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即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所以这两题都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板书:只含有同一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要从左往右算?

指出: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板书:要从左往右算)

(2)提问:第二组两道题各含有几级运算?(板书:含有两级运算)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提问:这两道含有两级运算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就是先算哪一级运算再算哪一级运算?(板书: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提问:第三组两道题有什么特点?(板书:有括号)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后一题。

集体订正,注意提问第1题小括号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括号里有两级运算也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提问:有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板书: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小结。 -

提问:根据刚才三组题的计算,你能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请同学们把课本上总结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自己默读一遍。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口答后两题的计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6题。 ·

提问:这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出:虽然每道题里的数和运算符号排列顺序都相同,但是因为括号不一样,所以运算的顺序也不一样。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做练习五第7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买椅子的张数,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校对。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5题。

10的加减法


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P61例题和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学重点:加强一图四式的理解。初步从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的,从而加强交换换两个加法的位置得数一样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复习铺垫
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
三、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61页,试着填一填。
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1)独立操作,写算式
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
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
四、轻松一刻
1、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2、老师从1~9里面随便抽出一个数字,请你们根据这个数字编出有关10的3道加减法算式。
五、巩固深化
1、第61页做一做第1题。找出哪两张卡片能凑成10。
2、第2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10减几
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六、提高题
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小学四年级数学二单元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教案


1、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1及“做一做”,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及千万内的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千亿以内的数。

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判断数位,运用读数法则,正确读数。

2、启发学生归纳读数法则。

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多位数的读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读法应用及数中零的读法。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么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开门见山的话题,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自学课本

36页的内容。分组交流,知道了什么?

2、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说出亿以内的数的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数字有哪些计数单位?

(2)我们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多少?。。。。十个一千万是多少?

(3)亿以内每相邻两个单位的关系怎样?

(4)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比亿大的数。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4、教学亿级的读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反馈练习:37页2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从右起第9位是()位。

(2)十个一亿是()亿。

(3)10个一百亿是()亿。

(4)----------、--------------、--------------、--------------是亿级,万级有——-------、----------------、----------、--------。

2、判断:

(1)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308040000000读做三千八十亿四千万。()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进制计数法,正确读多位数的法则。

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

46页8

加减混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减混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1)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闪动。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75页做一做的练习。

(l)引导学生摆小棒,先在桌面上摆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把算式,7-□+□=□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计算。

5-2+3=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和第二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1)学生分组观察第1题的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重点说出小鸭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2.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六、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时所学习的内容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2.学生交流本课时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先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所要注意的问题。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同时结合生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内容回归生活, 商场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吸收、内化、思考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以内的加减法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以内的加减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结合课件,理解减法含义。

而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还是先让学生从基本出发,从认识减法的意义出发,让孩子自己通过理解来说出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减法来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件演示原来有5个小朋友,后来走了两个和秋千上有3个小朋友,走了一个等等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看图来说一说他们看到的,进一步让他们去理解,飞走了、掉下来了、开走了等等要用减法来计算,渗透减法的意义。当孩子们把减法的意义理解了,计算起来就会明白多了。

二、结合说图意的过程,列减法算式。

减法列示相对于加法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列式前,我都让学生结合图意,用三句话说说图的意思,并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原来有(),走了(),还剩()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哪部分减?减去那部分?总结要从原来的一共当中去掉飞走的,跑掉的部分,不能用剩下的去减。虽然有一定的好转,但仍有错误,需要多加锻炼,养成说图意列算式的好习惯。

三、运用多样方法,练习口算,提高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发现口算方法不是难点,而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是重点。因此,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上。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各种竞赛等手段来进行,在教学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抢答、开火车、小组比赛、男女擂台赛等游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了口算速度。

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一)掌握不带小括号或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50-30-6=42+8-30=

78-40-6=52-(12+8)=70-(18-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出示例368-29+51=

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再出示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由学生判断有没有错,错在哪里.

第一种虽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是有错误的,第一步忘了退位,第二步忘了进位.第二种抄错了运算符号.导致最后结果是错误的.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的两道题.

(1)56+24-30=(2)67-34+39=

指名学生讲解计算过程,对第(1)题的第二步能自觉用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进行表扬.

2.出示例472-(47+16)=

启发性提问:

(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这道题有简便的书写格式吗?大家试试看.

由学生在小黑板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做法,教师先出示正确做法.

重点讨论有没有简便写法,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下面情况.有没有错误,错在哪里?

第一步是正确的,第二步的被减数和减数填倒了,63减去72是不够减的.因此,像这样的题,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两道题.

(1)32+(55-46)=(2)76-(13+42)=

订正时,提问:

(1)第(1)题有简便写法吗?为什么可以写成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在书上填数.

2.对比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两题

81-52+4870-(23+35)

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做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2)口算下面各题

55+30+856-3+9

42-(8+34)81-7-70

35+(10-6)74-(80-6)

由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得数.

3.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1)题错,第(2)题对,遇到小括号前面是加号,可以用简便写法.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第5题和第9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加减混合式题(不带小括号和带小括号的)及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用竖式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学生不会有什么困难.因此,采用由学生试算,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中的良好习惯.但对有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有的没有简便写法,有的有简便写法,这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例4时,先放手让学生试做,根据学生试做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集中讨论的方法,这道题可以不可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因为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没有简便写法.紧接着安排“做一做”的两道题,其中第(1)题由于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因此有简便写法.通过对比,使学生分辨清楚什么情况下可以有简便写法,什么情况下则不能.在巩固反馈环节时,采用判断的形式加以巩固.这样安排,突出了这节课的新知识点,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的能力.

加减混合(参考教案二)

《《整数的加减》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健康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0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