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38-39例1、例2、例3和例4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孩子们你们爱吃雪糕吗?老师对学校附近雪糕的价格做了一个小调查,你们想了解一下吗?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雪糕的价格是0.5元,右边一家则是0.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0.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教学例1
比较0.1m 0.10m 0.100m的大小
师:想一想括号里填上什么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
1( )=10( )=100( )
生汇报(重点讲解: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你能把它们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4)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1)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利用学具,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0.3=0.30
4)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5)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得出了这个性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课件出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那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生:末尾,因为中间的0是不能随意去掉的,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3.小数的化简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就是小数的化简,你想试试看看吗?(课件出示例3)
把0.70和105.0900化简.
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70=0.7;105.0900=105.09)
教师强调:末尾和后面不同。
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4.小数的应用
1)师:利用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化简小数,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这就是小数的改写,下面我们学习例4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
(0.2=0.200;4.08=4.080;3=3.000)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师:完成教材39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为了加大难度,老师设计了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挑战一:判断
挑战二:连线
挑战三:智力大比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1米 = 0.10米 = 0.100米
0.3= 0.30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一)》,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一)
本单元的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3、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4、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降低教学难度。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2、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小数点位置移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 “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说明与建议:
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2、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4、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 “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教学设想:
本课内容《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小数的开始。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视紧密联系生活,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有关小数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会发现许多小数的存在,因此在教学时,我就利用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小数自然地引入课题上,并让他们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样的小数。
二、创设良好的氛围
小数的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发现已有的规律,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分数的互相改写。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品质。尽可能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促进数学思维活动。在课堂中能充分给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机会,经历探索,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32-33页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用处。
1、猜谜语游戏。
师:有面又有口,有脚没有手,书包吃肚内,自己不会走。
通过同学们猜谜语,引出谜底“书桌”,接下来让学生用米尺测量课桌,出示课桌的长和高两种数据。
师:两个数据不足一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这个数应该怎样表示?
1、同学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同学们,你们认识小数吗?在哪见过小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复习小数,进一步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
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首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小数,
将其分类,让学生发现规律,说出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及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小数部分有一位就是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位就是两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三位就是三位小数,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对旧知进行复习,引发学生对小数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为接下来小数意义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1、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知道关于小数的知识还有很多,接下来一起研究小数的意义。
2、通过课件引出测量物体的长度单位,复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课件将1米平均分成10份,问学生一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分数怎样表示?小数怎样表示?一份是1分米=米=0.1米。接下来,用米作单位,分别用分数及小数表示3分米、7分米。
4、安排让学生从刻度40到90用分数及小数怎样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知道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5、让学生根据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6、接下来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表示出0.6.从中选出几个,让学生分析挑错。加深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理解。
7、加一个趣味游戏,让学生猜老师手里有一张“涂色部分是3份的卡片”,它表示的一位小数是多少?学生容易回答是0.3,其实设计的是0.6.让学生发现自己猜错的同时,及时纠正,说出原因。
8、接下来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依次讲解一份是多少?用米多单位,分数怎样表示、小数怎样表示。1份是1厘米=米=0.01米。
9、接下来,用米作单位,分别用分数及小数表示3厘米、7厘米。
10、让学生总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11、老师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表示0.01.
12、课件出示一张百格的正方形纸,涂色部分是50个格,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让学生了解0.5=0.50.
13、让学生观察涂色部分是一个格的百格正方形,没有涂色的部分是,引出爱迪生的一句话:成功=的灵感+的汗水。
14、接下来让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示;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一份是多少?用米作单位,分数怎么表示,小数怎么表示?
(2)、请同学们把7毫米、15毫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写出分数及小数。
(3)、仔细思考,你最终发现了什么?
15、让学生自学掌握米=0.001米.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自学三位小数会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有意识的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16、老师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17、让学生观察黑板,回忆探讨的过程,让学生总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18、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师: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
19、让学生总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分别写作0.1、0.01、0.001......
20、总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渗透了小数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四、巩固练习:
(一)、对口令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迅速回答小数。
(二)、判断:
1、小数就是比整数小的数。( )
2、0.5和0.5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3、2.456是四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 。( )
4、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5、12个0.01是1.2。( )
6、米和0.001米的长度相等。 (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对比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五、总结梳理,延伸拓展:
1、 157厘米,用米作单位,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157厘米=1米5分米7厘米
2、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拓展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
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反思:
本课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在创设情境中,我尽量让学生多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小数。如自己的身高、体重、物体的大小或长度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实际在生活的应用是非常广的,因此我们有学习小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小数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四年级的目标是“体会小数产生的过程,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转化,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所以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是肤浅的,可能并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定,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一是从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入手,从1米平均分成10份,一份用1分米,用米做单位等于米,小数表示0.1米。以此类推,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
慢慢的抽象出小数的意义。再从一位小数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习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孩子们在静思、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还觉得,小数的意义属于比较抽象的知识,而教学抽象的知识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而且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画起、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画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不过,通过教学也发现学生对小数的意义的表述、理解、应用还是有困难。可能学生一下要理解抽象的东西还是比较困难,如果能有合适的学具让学生亲自分一分,画一画就更好了。
本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只是在三年级的时候对小数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小数的意义的时候,怕学生归纳的不够具体,我做的不必要的引导太多,失去了学生主体的地位。自学提示也出现了问题,里面提出了问题,有点像自学练习。
以后,我会取长补短,继续努力钻研学习,争取讲出更好的数学课。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课题: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2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1)1角=( )元
(2)3角=( )元
(3)9分=(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商品标价不够整元可以用小数外。在量屋子的高度时,它不够整米时,以米作单位也常用小数表示。
1、教学小数的意义。
(1)教学一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稍作更改:(出示米尺)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样1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0.1米 0.3米 0.7米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小练: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
(2)教学两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cm 4cm 8cm
1/100m 4/100m 8/100m
0.01m 0.04m 0.08m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小练:如果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厘米呢?
(3)教学三位小数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1份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板书: 1毫米 13毫米 123毫米
1/1000米 13/1000米 123/1000米
0.001米 0.013米 0.123米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小练:256毫米呢?999毫米呢?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
(4)师: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阅读课本)
3、P34做一做
4、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
①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②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③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④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练习九1——4
四、课堂总结。
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34-35页例2-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
会正确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复习引入
1、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2.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知学习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的数,如1.8米、5.63米、12.378等。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的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表头,如: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0.2表示十分之二,它表示有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百分之五,它表示有五个百分之—,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它表示有六个干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还有万分之一等。
“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哪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师:小数的这些计数单位十分之—、百分之—、千分之—、万分之—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样的,都是10。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面,像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那么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把十分之一分成10等份,每一份是多少?”
“那么十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把百分之一分成10等份,每一份是多少?”
“百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
“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百分之几的呢?千分之几的呢?”
教师边在黑板上列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边说明:再往下还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小数位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前面我们讲过在整数的右边,用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实际应用时常把整数和小数写在—起,这样的数也叫小数。再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如1.8、5.63、12.378等也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小数部分。教师指12.378提问:
“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几?百分位是几?千分位呢?”
P36做一做1
2.教学小数的读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的小数:0.58、3.5、41.47。
提问:谁能读出黑板上的小数?”
学生读出前两个小数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小数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后面一个小数的数值比较多,它们的读法也是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就读点,小数部分通常就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3.教学小数的写法。
师:写小数过去我们学过一些.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教师报出教科书第36页例4和“做一做”第2题中的小数,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的学生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完后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再讲解。
四、总结: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课题: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教科书38-3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点、难点 :
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0.3是( )分之一
0.30是( )个百分之一
0.123是( )个千分之一
二、新课学习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 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 米)
②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个千分之一米,是l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loo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 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0个1/100,平均分成100份,用30份表示。)
②0.3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右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3个1/10,平均分成10份,用3份来表示。)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讨论后得知:10个1/100是1个1/10,30个1/100是3个1/10所以这两个数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2.小数性质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o”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 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
0.70=0.7 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有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元。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0.200 4.08=4.080 3=3.000
三、巩固练习: P39做一做
四、总结: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五、作业练习十2、4、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教科书40页例5.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5:姓 名 成绩/m
小 明 3.05
小 红 2.84
小 莉 2.88
小 军 2.93
问: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明确:先比较整数部分
3>2,所以3.05是最大的。
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2.84、2.88、2.93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9>8,所以2.93>2.8()
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2.88>2.84
最后比较结果:3.05>2.93>2.88>2.84
2、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练习:P41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
四、课堂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6、7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看百分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教科书43页例1.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二、新知探究
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米=9毫米)
(2)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9米=9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米=9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9米=9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在书上补充完整)
4.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
三、巩固练习:P45做一做
四、小结: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0;
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及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44页例2.3
教学目标
牢固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并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l000倍。教学重点: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w
教学难点: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向左移动时,位数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 )。
2、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3、5.24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
4、把42.7写成0.427,小数点向( )移动( )位。
5、说说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
6、如果把3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怎样列式?得多少?
7、如果把5000缩小10倍,l00倍,1000倍应怎样计算?各得多少?
二、新知学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数扩大倍数要用乘法计算,把一个数缩小倍数用除法计算,我们今天应用学过的小数点移位的变化规律,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怎样移动呢?(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的应用)
1、教学例2(1):把0.07扩大l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提问:
(1)把一个数扩大倍数用什么方法计算?(用乘法计算)
(2)怎样列式?(把0.08分别乘以10,100,1000)
板书: 0.07×10=0.7
0.07×100=7
0.07×1000=70
(3)根据学过的规律,应怎样移动小数点? 启发学生分别说出移动的位数及得数。(板书)
(4)为什么0.07×1000得70?
(因为要扩大1000倍,需向右移动三位,而原数只有两位小数,还差一位,所以要在右边添一个0,补足数位。)
(5)0.07×100=7,为什么向右移动两位后得7,而不写成007?
引导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不是零的最高位前面的零必须去掉,如0.07扩大1000倍得70,而不能得0070。
小结式提问: 根据上面的计算,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怎样就可以了?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就可以了)
(6)练习:P45做一做1
2、教学例2(2):把3.2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1)思考一下,把一个数缩小倍数应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应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
板书: 3.2÷10=0.32
3.2÷100=0.032
3.2÷1000=0.0032
(2)说明: 3.2÷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整数部分没有了,用0表示,所以在小数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
启发学生说一说,为什么3.2÷1000=0.0032? 从而强调,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左边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左边用“0”补足,缺几位就补几个“0”,再点上小数点,左边整数部分也没有了,因此小数点左边还要添一个“0”,表示整数部分是“0”,所以3.2缩小1000倍得0.0032。
(3)练习:P44做一做2
3、总结性提问:
(1)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的方向根据什么?
(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位数由什么来决定?
(3)应用小数点移位规律时应注意什么?
4、教学例3
(1)阅读课文,自学
(2)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 余下题。
首先让学生独立试算,然后二人议论,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十一5-8题。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移动及规律的应用
0.1563×10000=1563美元
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1)
教学内容;教材4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
二、自主探究
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米45厘米=( )米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表达的意义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三、实践应用
第49页“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习.
四、课堂总结
交流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1)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 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2)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2.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3.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的内容: 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或者: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二、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2、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从左至右是低级化高级,那么从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样换算出来的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0.9米化成多少厘米,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应该是乘以进率100,因为1米=100厘米,也就是说1米相当于100厘米,那么0.9米是100厘米的90/100,因此,0.9米=90厘米.
5、学习例2.
(1)学生独立阅读.
(2)0.95米=( )厘米,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3)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6、想一想:1.32米=( )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7、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我觉得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三、实践应用 :第49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练习十二4、5、8、9题。
课题: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内容:教材52页例1.
教学目标: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根据要求改写成近似数。
245600985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
四舍五入到百位是( )
师: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
例如,量得小明身高是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准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我们今天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数。
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知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出示例1: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怎样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者说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位加l,是4以下的数舍去。
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
0.984≈0.98 0.984≈1.0 0.984≈1
引导学生分别说明省略的方法。
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巩固练习
P52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吗?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十三1、5题。
板书设计: 0.984≈0.98 0.984≈1.0 0.984≈1
课题:小数的近似数课时2
教学内容:53页例2、3.
教学目标
学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2:
出示数据和问题: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多少万千米?
(1)提问:把384400 km改写成用“万千米”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3844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
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
(4) 启发提问:既然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再写上单位“万”,那么要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应该怎么办?
2、学习例3
出示数据和问题:木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保留一位小数)?
(1)独立完成,并说出改写方法。
778330000 km=7.7833亿千米
(2)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怎么办? 说出保留一位小数的方法
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
3、区别对比。
例2、例3的学习中,有的数需要把它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的则还需要保留位数求近似数,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注意什么?
4、小结:(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8-39页例1、例2、例3、例4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本小节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小数意义的掌握是本节课知识的支撑点,对于小数性质的理解起着基石作用,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为后面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本节学习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对于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点实际上是这节课学习的负迁移,也是这节课展开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小数的意义为教学支撑点,借助直观操作,遵循概念的形成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设计多层次的专项练习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性质。
【教学理念】
奥苏贝尔说过:只有孩子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才会印象深刻。学生对数学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从中感悟并理解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具,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真正清晰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3、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4、通过理解小数的性质,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大小不变。
【教学准备】
直尺图、方格图、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教师用《西游记》中唐僧考验悟空和八戒的题目引入,由金箍棒能变长变短引出在整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学生直观感受1米、10米、100米的变化。但八戒在0.1米的末尾试着添上“0”时,金箍棒的长度却没有发生变化。教师将八戒的困惑抛给学生:这是怎么回事?
追问:为什么“0.1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形象直观的问题呈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操作观察,初步感知。
(1)学生借助直尺图操作验证。
先看图填一填,再比较0.1m、0.10m、0.100m的大小。
0.1m= m=( )dm
0.10m= m=( )cm
0.100m= m=( )mm
(2)学生汇报,结合汇报课件展示思考过程(直尺图)
因为1 dm、10cm、100mm表示的是同一长度,
即1dm=10cm=100mm
所以:0.1m=0.10m=0.100m
借助数位顺序表再次感知这3个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观察:这三个相等的小数,小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
①从左往右看,两个两个比,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②从右往左看呢?
(4)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2、提出猜想,验证猜测
(1)提出猜想:为猪八戒解惑为什么“0.1米=0.10米=0.100米”?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那你猜猜,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找找我们身边的存在这样规律的例子。(板:发现 猜想)
(2)出示情景图:到文具店买 牌橡皮,我在芳芳文具店买用了0.3元,我在百合文具店买用了0.3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预设:学生联系元角分说明关系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思考:如果去掉单位“元”,还相等吗?
(3)学生操作验证:可以选择方格图涂色表示这两个小数,比一比;也可以在数位顺序表填小数,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学生汇报,课件展示。
借助方格图、数位顺序表说明关系,再次感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利用方格图、数位顺序表,从本质上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学生举例。(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相等的小数吗?并利用数位顺序表验证。)
3、观察对比,归纳性质。
【设计意图:整个探究环节由图形→数量→数,由具体到抽象,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4、揭示课题 (板:小数的性质)
5、专项练习,明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0是个调皮的孩子,0它喜欢跳来跳去。0说我怎么站,小数的大小都一样,你认为0说得对吗?
(1)10.080 → 10.08; 10.080→ 10.80;10.080 → 10.0800
(2)700 → 7000
把700放在数位顺序表中,观察对比,明确小数的性质使用范围,对于小数才适用。
你有什么办法使700的末尾添0以后它的大小不变?
6、小结:
(1)小数性质中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通过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专项练习--辨析具体实例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不能去掉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小数性质的核心内涵。】
(2)回顾小结过程: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能运用不同方法和想出不同的例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们就像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想--小心地验证,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板书:验证 结论)
(二)应用性质
1、通过一组数据,感受小数可以化简。
(1)课件出示:0.7000000000 0.700000 0.7
(2)观察思考:这3个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们愿意读写哪一种?为什么?
(3)揭示化简的含义。
2、 学生自学例2,小组交流。
3、 学生板演,汇报依据,规范化简的写法。
4、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①化简小数是什么意思?化简后小数的大小变了吗?
②105.0900,为什么不去掉中间两个的0?
借助结合数位顺序表直观感知小数的中间去掉“0”后,小数的大小发生改变。
小结:从数位顺序表中直观看到小数的中间去掉“0”后,相同数位上的数不一样,小数的大小发生改变。
5、结合具体数据,探究改写规定小数部分位数的方法。
(1)课件出示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
【课件出示计算题图片】
(2)独立完成例3.
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审题,尝试练习,交流汇报:
重点点拨“3”(追问:能直接在整数后面添上“0”,为什么?)根据小数的性质,必须先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再根据要求补0。。
小结: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先要在整数的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根据需要添上“0”。
6、即时练习。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生一起口答)
23.180 6 12.0 0.020
7、小组合作,思考讨论:
改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和独立尝试完成例题,明确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化简和改写小数。,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进行理性思辨,有效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升
1、照样子,在直线上填上对应的小数。
(1)指导完成0.1、0.10、0.2、0.20,学生独立完成余下填空。
(2)思考:0.1和0.10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1和1.00呢
预设:小数的大小相同;不同: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意义不同,0.1表示1个十分之一,0.10表示10个百分之一。
(3)追问:1还可以用什么小数表示?
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意义不同。
【设计意图:每组2个小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再次直观感受大小不变,但所表示的意义改变,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
四、总结分享,评价互动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五、布置作业
1. 看书本第38、39页。
2. 书本第41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小 数 的 性 质
1dm = 10cm = 100mm 例3 化简下面的小数。
0.70 = 0.7 105.0900 = 105.09
发现 0.1m = 0.10m = 0.100m 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
猜想 0.3元=0.30元 写成三位小数。
验证 0.3=0.30=0.300 0.2 = 0.200
结论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4.08 = 4.080
应用 小数的大小不变。 3 = 3.000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四)”,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四)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小组一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课桌每天都在为我们服务,但同学们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过它,你知道课桌的长是多少吗?谁来估一下。谁还愿意估一估课桌的宽是多少?(学生猜测)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在长和宽中选择你们喜欢的一项测量,看哪个小组动作又快又准。 (小组合作测量桌子的长、宽)
汇报:课桌长是1米5厘米、宽是40厘米。
师:40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我们测量了桌子的长和宽,在用米作单位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小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分数和小数有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测量课桌的宽,在用米表示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用小数来表示,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在表示桌子的宽是多少时,有的同学用分数表示,有的用小数表示,看来小数和分数之间一定有联系,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他们的秘密。我们要使用的工具就是直尺。请同学们看屏幕。
1、认识一位小数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用分数怎样表示? 小数呢?
师:那这样的3份,写成分数、小数是多少?7份呢?
师:视情况评价,请同学们告诉我十分之一与0.1,十分之三与0.3,十分之七与0.7有什么关系
师问像0.1、0.3 、 0.7这样的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 学生回答
再认真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可同桌之间讨论
所以你认为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小组讨论
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板书)学生体会一下得到结论的过程,举例。
2.认识两位小数
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根据这个知识,结合刚才一位小数的学习,再利用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三道小题进行探究学习.看哪一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
2)、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3)、3厘米、6厘米、10厘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班内交流并演示,并视情况评价。
小组再交流
1. 像0.01、0.03 、 0.06、0.10这样的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几位小数?
2. 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 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生小组讨论并班内交流,师视情况评价
师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即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板书)
生体会并举例
3.认识三位小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表示成两位小数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呢?师适时表示鼓励如果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怎么用分数表示?又怎么用小数表示?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表示方法吗?
生答师演示,视情况评价
共同总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写成三位小数,即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板书)
4、我们还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把1米继续分下去,得到四位、五位…小数。那你们能告诉我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吗?五位小数呢?
生答
是同学们都非常聪明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内容回忆我们探讨的过程,和同伴们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5、对口令
同桌两人,一人说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另一人说出小数然后互调。
6、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
大家知道分数中是,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呢?
生答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进入考一考环节
2、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看看生活中的一些数量怎么用小数表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出示爱迪生的格言天才= 1/100的灵感+ 99/100 的勤奋,你能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吗?
2、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也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米 1厘米 1毫米
1/10米 1/100米 1/1000米
0.1米 0.01米 0.001米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
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题进行概括、总结。
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
三、具体内容
1.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2.例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第1小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确定。第2小题的重点则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例2的编排把口算融入了笔算教学中,通过呈现两位学生的不同算法,意在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格子乘法“,使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法的密切关系,也可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
3.例3: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思路的引导非常清晰: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2)归纳规律: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里的编排还给出了规律的文本表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规律。
4.例4: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内涵。然后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5.例5: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更难。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15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打上了“*”号,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分析(青岛版)
课题: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具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一、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白鳍豚情景图
数学信息: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数量间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我们还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师介绍天平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
1借助天平理解已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2借助天平理解未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借助天平理解例题中的相等关系。
三解决信息窗二的问题:
1能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只数间的关系。
2能在天平上表示出来吗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怎样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吗
师可出示天平示意图
五、概括方程的意义
观察黑板上的式子,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六,自主联系
1判断那些式子是方程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看图列方程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的只数与1980年支数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可能有以下情况
2004年只数+300=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300=2004年只数
字母表示:a+300=40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放不知重量的木块,右盘放50克砝码,天平平衡,得出20+x=50
生表示出例一的关系:
生自己交流:
1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的只数
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
生自由谈想法:
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生自己概括)
自主练习2,3
让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在进行交流。
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得地方。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的思考,合作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
关注学生参与操作,观察,试验活动的积极性和归纳概括能力。
关注生能否独立分析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
关注学生的归纳,概括水平。
关注学生能否依据方程的意义来进行判断。
观察学生能否正确的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写处方程。
课题:等式性质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二、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金丝猴情景图
数学信息:金丝猴的数量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求x呢?
二.
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三,那么天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600+x=860吗?
五、同学们能解决出:2004年白鳍豚的只数吗?
六,自主练习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
学生交流:
1993年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只数
字母表示:600+x=86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10克,发现了什么?
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生自己交流,体验。
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
总结: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生做自主练习1,2
课题:等式性质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引入对ax=b和ax+b=c这类方程方法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三、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黑鹳情景图
数学信息: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
解决问题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求x呢?
二.
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
三,那么天平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
四、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3x=1500吗?
五、同学们能解决出:
1,我国人工养殖的大熊猫有多少只。
2,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六,自主练习
七总结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
学生交流:
我国现存黑鹳只数x3=1500
字母表示:3x=1500
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4个相同倍数的砝码,发现了什么?
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生自己交流,体验。
得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
总结:等式性质二
生做自主练习5,6
生自己感受,在充分体验后提升。
关注学生参与操作,观察,试验活动的积极性和归纳概括能力。
放手让生自己体验。
2是将等式性质一二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知识。
课题:解较复杂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引入对ax+bx=c这类较复杂方程的学习。
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对话
说明
评价重点
四、创设情景:
出示珍稀动物东北虎情景图
数学信息: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
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那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
师提倡同学们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解决7x+x=16的解法
师适时引导:7个x加上1个x等于8个x
四、总结:线段图的画法和倍数方程的设法。
五,做练习:6
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问题出示:东北虎和白虎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交流:根据设的不同,可能有以下情况7x+x=16x+x/7=16等等。
生达成共识:7x+x=16,也就是说设白虎的只数为x只,最简单。
生自己探索。得出
让生通过线段图自己得出7x+x=8x
应注意以下几点:1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增加一些单项练习,2遇到未知数时,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数量设为x
关注学生能否独立的思考,合作探索,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
让学生充分体验出党有倍数关系时,设倍数小的最为简单。
线段图的作用关键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方程。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是三篇记人的文章: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第12课《“番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好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明明虽然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丽可爱,聪明机灵,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关爱别人,她就是一个“番茄太阳”,挂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讲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写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内的字,并理解有生字
组成的词语。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4.体会“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
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
5.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加深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6.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7.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三、教学用具: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法:读悟结合启发式情境式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经验自由表达
五、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读着“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个课题,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们关于“非典”时期那人人自危的种种记忆。可能因为大家当时还小,没有太多的记忆,现在我们看一些当时的照片,了解一下那个非常的时刻。(出示画面)那么谁知道“非典”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吗?它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学生交流资料)
非典型肺炎:是以变异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如发热、干咳、呼吸气促)的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这种流行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英文缩写为“SARS”(读作“沙斯”或“萨斯”)。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词语
非典型肺炎传染疾病战场硝烟战争“非典”
身先士卒昼夜拼搏永不疲倦斩钉截铁心甘情愿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上以上一些词语。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是啊,2003年,非典肆虐!人们都陷入极度恐慌之中。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然而就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争中,有一位护士长“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自己却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在广州殡仪馆人们为她送别的时候“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为什么人们对她如此怀念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她感人的事迹。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高风险: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体会到“非典”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高效率: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
从叶欣一连串娴熟的护理动作中可见她工作的高效率。
高强度: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
高强度的工作使叶欣疲惫不堪,才会被病魔击倒。
(4)运用这些语句,自己组织语言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说一段话。
感悟人物形象
面对高风险的工作,她有没有害怕?(板书: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她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同事的呢?
(1)指名读,出示: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协商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2)从叶欣这么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同事的关心、舍身忘死的精神。(板书:舍身忘死)
(3)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指导读好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板书设计: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救死扶伤
身先士卒
舍己为人
12“番茄太阳”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番茄:这是什么?(西红柿、板书:番茄)
2.这些名称说明了番茄的基本特点,来自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状像柿子,果实红色。
3.它与太阳(板书:太阳)有什么相似点吗?(又红又圆)
4.读课题,说说自己读题后的疑问?
5.简介作者
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卫宣利因为一个盲童小女孩而发生了改变。让我们来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
2.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
3.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心情。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
(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个“番茄太阳”与前文又有何不同?指什么?是什么在温暖我的心。
明明虽然与我分别了,可他那活泼开朗、纯真善良的心灵,她那无私的爱,就像她所摸到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那么温暖,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温暖着我的心,激励着我。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四、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我”灰暗——温暖——快乐——感动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二十)”,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二十)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数的王国里有许多神奇的现象,如不起眼的“0”,看,在整数5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添上两个0呢?
我们再从右往左看,500去掉一个0,发生了什么变化?
看来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变了
2、引发猜想:如果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猜猜看。小数的大小又会怎样?比如我们在超市经常会见到的8.00元
谁的猜想正确?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知道了。
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1、(1)出示一把有刻度的学生尺,你能在你的尺上找出1分米的位置吗?10厘米呢?100毫米呢?
通过找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请你将他们换成一样的单位,都以米为单位,请你试一试
(3)你能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吗?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从上往下看,小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
从下往上呢?又有什么变化,大小呢?
(5)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刚才的发现吗?
当然,仅仅用一个例子证明是不够的,还得找些其他例子进一步研究,看看这是否是普遍的规律。
2、试一试,加深体验
(1)出示:0.3和0.30两个小数,猜一猜他们的大小
(2)验证它们大小是否相等。
图形验证一 下。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0.3表示什么,在图中怎样表示?
0.3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在正方形图中表示一下吗?
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虽然它们的意义不同,但是他们的大小相同,所以0.3=0.30
(3)再次比较,得出结论
3、总结体验,概括表达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认真读这句话,你认为哪些字是非常关键或者必不可少的?为什么?
4、突出“小数”“末尾”,体验内涵
三、解决问题,体验小数性质的应用
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 0的时侯,一般可以去掉末尾 的 0。把小数化简
化简是什么意思,请你说一说
1、小数的化简
3.90m 0.30元 500m 1.80元 0.70m 0.04元 600kg 20.20m
2、小数的改写
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会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者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的样子,就像超市里的标价,2.5元写成2.50元,8元写成8.00元,那你知道现在知道它为什么能写成这样吗?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 4.08 3
3、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添上的“0”的个数不同? “3”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4、小结:在小数末尾添上“0”增加小数部分的位数,这些都是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进行的。
四、巩固应用,深化小数性质的体验
1、我是小裁判
2、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3、看谁本领大
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十三)”,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十三)
名 称:《小数的性质》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创新题目设计:
一、引言
1、看到0.1、0.10、0.100这三个小数你会想到什么?
(1)不同点:计数单位不同、意义不同、读写法位数不同。
(2)猜想:0.1、0.10、0.100这三个数大小是否相等?
让我们四人一组,积极动恼、动手,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通过讨论、操作、验证猜想。
(材料:各种形状的图形、线段和数位顺序表等 )
(3)通过观察相类似的任意一组小数,你最终能得出什么结论?
二、任务:
1、各组可任意选择提供的各种材料,也可自行选择合适材料;
2、请各小组充分讨论后,再动手验证;
3、鼓励验证方法多样化,特别鼓励有创新的方法;
4、请小组长认真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
三、要求:
活动时间15-20分钟;
四、计分:
一般方法一颗星
创新方法两颗星
特别创新方法三颗星
五、活动记录表
数据(任意一组小数)探究方法
(简单描述)探究结论
(三个数相等)
六、学生解决创新题目典型作品
一般作品介绍:
(1)借助线段图和米尺
把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为1/10米,可以写成0.1米;把10厘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0/100米,可以写成0.10米;把100毫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00/1000米,可以写成0.100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检测评价:学生的这种测量方法很好到利用了所提供的现有材料,利用线段和直尺比较的方法,但要利用线段把三个小数分别表示出来,并需要联系分数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是相等的,借助形象思维得出结论,想出此方法的学生占全班半数以上,所以方法为一般方法,得一颗星。
(2)借助格子图(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
学生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中涂色表示出0.1、0.10,然后观察涂色结果,看有什么发现,说说为什么。通过观察学生明确: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即:1个1/10是10/100,所以0.1=0.10
检测评价:学生的这种测量方法很好到利用了所提供的现有材料,利用大小相等的格子图,用涂色的方法把三个小数分别表示出来,并需要联系分数意义的来说明它们是相等的,但此方法也借助形象思维得出结论,想出此方法的学生占全班半数以上,所以此方法为一般方法,得一颗星。
一个创新良好作品介绍:
(1)借助数位顺序表
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检测评价:
通过数位顺序表学生很清晰的看到在相同数位对齐的情况下,无论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多少个0,小数大小都不变,这个方法简便易行,较科学并提高了比较效率,但仍要借助学具,所以被评为较好方法,得二颗星。
(2)用元、角、分来说明
0.1元是1角,0.10元也是1角,0.100元也是1角
所以0.1=0.10=0.100
检测评价:此方法学生能联系生活,应用生活中的元角分的意义来说明三个小数大小相等,很有新意,被评为较好方法,得二颗星。
优秀创新作品介绍:
(1)用倍数关系说明
0.1扩大10倍是1;0.10扩大十倍是1;0.100扩大10倍是1所以0.1=0.10=0.100
(2)用加减法说明
0.1+0.9=1 ;0.10+0.9=1.;0.100+0.9=1
(3)所以0.1=0.10=0.100
检测评价:此方法学生有效的应用了转化的方法,巧妙的把比较小数大小的问题转化为了加减乘除的运算,应用算理和计算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简单易行,很好理解,并且此方法只有少数的1-2组同学想到,很有新意,被评为优秀方法。
教学反思;
一、找准创新教育的切入点
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快与慢和学生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知识衔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兴趣,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以最易问题、最小坡度和最快速度,将学生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所以我在本节课的问题提出时的情境设计非常简洁,没有花哨的形式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和教师的几个设问,但都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预期效果,其内在原因是这样的情境具有思考性和现实性。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十分熟悉又与小数性质联系紧密的问题:0.1、0.10、0.100计数单位不同,数位不同,意义不同,读写法不同,但大小是否相等呢?你能从不同角度想出方法加以证明吗?于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新知(末尾、添上0、去掉0等)也得到了渗透,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很好的衔接。
二、打破常规激发探索兴趣
在创新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发展思维,常规的教学模式容易刻板而失去生机,所以只有打破常规流程,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本课我直接从0.1、0.10、0.100大小是否真的相等入手,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积极思考,形成了多种个性化的验证方法,并在验证中获得了新知。
三、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开放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的引导,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自主探究结果是个性化的,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有啊、必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引导,把学生点滴的、零星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学生群体的成果。因此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和计分方法后,我在学生开始探究合作时深入到各小组,参与合作与交流,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我认真倾听,对于每一种方法都给予相应的创新检测评价,并组织评比,评选出班级的创新之星。
四、变换教学的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适当变换一些教学模式,以学生有效接受作为创新设计的优缺点。本课,我采用了“观察--常识猜想--验证--应用”这样一个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核心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小数的性质。小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与认知的和谐发展。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倡导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在引发性探究阶段,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活了学生思维。在形成性探究阶段,我通过五次系统地探究,成功捕捉了小数性质的实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建构新知的快乐。在应用性探究阶段,学生通过个体自学、自主练习与交流,轻松掌握了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了新知,掌握了解题方法,产生了“我能行”的成功感,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小数的性质时,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大,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只有积极思考,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为“0.1=0.10=0.100找到科学的依据。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学化过程。有的从”1角=10分、1分米=10厘米“等数学常识入手,有的根据”2个0.1等于20个0.01“,有的应用”线段、格子图、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纸片“数形结合,有的应用转化的方法进行证明,所有的方法都是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我想这得益于教师为学生们在课堂上留出了思维的空间,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情感,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可见,”相信学生“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显得多么重要。另外,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还恰当的运用迁移和归纳的数学方法,从”0.1=0.10“迁移到”0.2=0.20、0.3=0.30、0.4=0.40……“最终得出结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个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教案(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数么?(出示卡片5)老师会变魔术,我能这个数变大,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5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扩大了10倍。
师:我还能让它变大,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数和“5”相比,末尾添了几个“0”,它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末尾添了2个“0”,扩大了100倍。
师:那我们能让它变小么?
生:把末尾的“0”去掉。
师:现在去掉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去掉一个“0”呢?
生:略。
师:看来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也随之扩大或缩小。那再看看这个数“0.5”,我在这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么?
生:不会变。
师:那我再添上一个“0”呢?
生:还是不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略。
师:所以你认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这只是你的猜测,所以老师先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刚刚某某同学说的只是一个个例,不具有普遍性,那如果要证明它具有普遍性,该怎么办呢?
生:验证。
二、讲授新课
师:在这老师给你们几点建议。先写出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研究,或者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说明,小组合作,证明猜想,并记录在乐学单上。可以证明一组或者几组。小组内交流研究方法后,全班汇报。这些清楚了么?现在我给大家一点时间,开始。
(生动手操作)
师:好了,同学们。我发现大家的智慧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内研究的都很不错。那我们接下来开始汇报,在汇报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一个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听完之后看看你们组研究的方法与他们一不一样,再做补充,在汇报的时候要说明两件事,你们是怎么验证的?你么验证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汇报)
师:这位同学描述的非常完整,而且通过他们的操作我们更一目了然了,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用了正方形纸来验证的,说说你们验证的结论。
生:略。
师:有没有哪个小组是借用皮尺来验证的,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把米尺,我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取了其中2份,是2分米用小数表示也就是0.2米,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取了其中20份,是20厘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20米,再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取了其中200份,是200毫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200米,它们都表示这段长度,所以0.2=0.20=0.200,结论是在0.2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有哪个小组是借用数位顺序表来验证的么?
(生汇报)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来说说你们组研究的结果。
师:刚才我们借用了教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有没有哪位同学是借助已有知识来验证的?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
生:略。
师:我们再来看看开始是的卡片,整数5,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5被挤到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个“0”5又被挤到什么位表示什么?5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么?由于5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你们认为他的大小会怎么样?
生:略。
师:整数是这样,我们再看看小数,这是小数0.5,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0.5的末尾添上“0”,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个“0”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
师:5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照这样看,无论在0.5的末尾添上多少个0,5的位置不变,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刚才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都是在末尾添0的,从左往右看是单向思维,如果我们从右往左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以这个为例谁来说一说。
生:略。
师:你们真棒,如果我们把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合成一句话,会是什么?
生:略。
师: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后面的问号是不是可以去掉了?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这是大家共同探究出来的,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师:这是一张购物小票,老师圈出了几个数,你们认为这几个小数当中哪些0是可以去掉的?
生:略。
师:1.05中的0可以去掉么?
生:不能,因为0不在末尾。
师:那你们认为在小数性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最重要的?
生:末尾。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简么?
生:略。
师:把末尾的0去掉,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这样是不是更简单呢?那谁来回答这几题?
生:略。
师:其实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情况下,我们除了可以化简还可以改写。把小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生: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大家知道了什么?
生:略
师:老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了一幅思维导图,课后请同学们叶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幅美观,内容详实的思维导图。
师:好的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1、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回答)
2、师重点展示:这两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小数请看!
①小明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②小亮的身高是1.41米,小强的体重是39.4千克
3、超市里,面包0.9元,火腿肠2.85元,牛奶是5.98元。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小数)板书:小数。
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3、揭示课题: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今天先研究小数的意义(板书)
探究新知1:
师解析:
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
我们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米)。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刚才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再来说一说。(板书)
箭头指向40的地方怎么表示?课件点出:4分米。
0.4米是怎样得到的?(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4份,也可以写成0.4米),用分数表示是
同理得出:指向70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4份是0.4,用分数表示为
4、归纳抽象: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一元一千克,都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注意板书)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 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板书);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板书);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板书)。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探究新知2:
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例如: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0.03的计数单位是或0.01。
所以: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归纳总结:
识记小数并不难,
它与分数紧关联。
测量计算不得整,
就请小数来帮忙。
分数10、100与1000…..
小数位数一、二、三
计数单位分数表,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要记全。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2、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 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课后习题
1、0.8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 )。
2、0.06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 )。
3、0.34的计数单位是( ),有( )个( )。
4. 商品的单价通常用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表示,你能把下面商品单价按要求表示出来吗?
(1)一支铅笔5角 单价:_________元
(2)一个铅笔盒15元 单价:_________元
(3)一个书包20元 单价:_________元
(4)一个小练习本2角5分 单价:_________元
板书
小数歌
识记小数并不难,
它与分数紧关联。
测量计算不得整,
就请小数来帮忙。
分数10、100与1000…
小数位数一、二、三
计数单位分数表,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要记全。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时,学生不知道怎么交流,应该是前面一位小数的学习还是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不牢,所以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出现困难。再如,问到“小数部分有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有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时”,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是因为对小数的意义的掌握时不扎实、不理解。
这些都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本节课教学设计还有一些问题,在教学重点知识时,要慢下来,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需要继续探究、改进。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二)》,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下册P32-33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 明确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测量、观察、讨论中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借助微课,“翻转”学习数的产生。
课前先让学生在家通过微课进行学习。
1.经验迁移:
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通过微课进行了学习,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小数,谁来说一说,在哪儿有小数?如我们数学书的单价、我们的身高等等。谁来说说,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是几元几角几分?你的身高呢?
2.实践体验:
谁来汇报一下,你在家测量了什么物品?长度是多少?
3.观察感知:
(出示情境图)这位男同学量得的讲台有多高?课桌多长呢?为什么?(讲台比1m长,但长的部分又不够1m,用米作单位,就必须用小数。)
4. 形成共识: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答)是的,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5. 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再一次来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意义。(板课题)
二、直观感知、迁移推理
(一)借助直观,迁移感知。
1. 借助直观模型,引导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1图片一。师;这是一把米尺,长1m。
引导: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dm,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是m,也可以用小数0.1m来表示。(板 0.1)
(2)大家看,这是--3dm、7dm,用m 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又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书上。(生完成后汇报)
(3)0.7m里面有多少个0.1m?那1m里面有多少个0.1m?
(4)课件再出示“做一做”第一二幅图,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5)解决了以上问题,你对这些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自由发言,师板:一位小数)那1里面有多少个0.1?(板:10)
2. 借助直观迁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1图片二。刚才我们是把1m平均分成10份,现在再把这10份中的一份平均分成10份,大家看一下放大图,这一份是多长,也就是把1m平均分成100份。1份用用分数表示是m,也可以用小数0.01m来表示。
(2)那么这个是多少cm?4cm、8cm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小数呢?请同学们填在课本上,填好后想想你有什么发现,请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14cm、35cm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各怎样表示?
(4)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自由发言,师板:两位小数)1里面有多少个0.01?那0.1里面有多少个0.001?(板:10)
3. 独立迁移探究,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1)出示例1图片三。现在把1m平均分成了1000份,大家看一下图,能填完整吗?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3)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生汇报,师板书:三位小数)1里面有多少个0.001?那0.01里面有多少个0.001?(板:10)
(二)迁移推理
1. 大家推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小数呢?
2. 像这样的小数有很多,能说完吗?谁能来概括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生答,师板: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课件出示)
(三)自主提升
1. 我们在学习整数的过程中,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课件出示)
2. 那小数呢?现在请大家独立阅读课本33页小精灵下面的两段话。(引导学生一起说出,课件出示)
3. 对于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你是怎样理解的?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1和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是什么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训练,巩固深化
1. 完成课本33页做一做
2. 完成课本 36页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梳理,总结汇报
(一)梳理汇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介绍背景知识
课件播放材料“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五、布置作业
《学习辅导》有关内容。
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公众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05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