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案例我喜爱的书法作品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案例我喜爱的书法作品”,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的:

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常识,掌握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培养学生初步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树立勤奋学习精神和善于学习意识。

活动准备:

教师:①电脑制作不同字体的一句名言;②亲自提前书写一幅或请美术教师(其他书法方面有特长的朋友)帮忙写一幅所喜欢字体的书法作品(名言)。

学生:①临摹或自书一幅喜爱的字体的作品;②搜集一幅书法作品和一篇关于书法欣赏的文章。

活动步骤:

1.通过投影“马”字的不同字体(篆、隶、草、行、楷)演变来回顾汉字发展简史,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兰亭序》

2.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组互评

3.评议、讨论书法艺术的美

活动过程:

1.师生互动、介绍文字演变

教师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简介汉字发展简史与各种书体的基本特点

隶书:“蚕头燕尾”之波磔笔画为其显著特征,体现了汉朝的那种恢宏阳刚之美。

楷书:求规隆法、形体方正。

魏碑:形雄力厚,精轻流丽,千姿百态,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

行书:清新流畅、神韵十足

草书:书法艺术的极则,笔随意走,挥毫纵横驰骋

2.教师介绍王羲之《兰亭序》的背景情况及其特点

3.学生展示自己临摹或书写的一幅作品,并分组互评王羲之《兰亭序》

4.评议、讨论书法艺术的美学生天地:

(从网上等渠道搜集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各一幅)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因势简易、流行故称。它既不像草书那样草率而难于辨认,又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而费时费力。因此,自汉末起,通行至今。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魏碑:指南北朝时期以元魏为主的北朝碑志造像等刻石文字,亦称“北碑”。字的特点是略带隶书笔意,风格古朴拙壮,起笔落笔处,如刀切一般平整有力。其结构、笔势与楷书已很接近。《始平公造像题记》是其典型代表作。

隶书:相传是程邈所创。其实隶书的发生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时民间喜简便而用之,笔画方折但无法则,到了西汉末年才渐趋齐整而有波磔,至唐又趋刻板。汉字从篆到隶是一个结构上的重大变革,隶书可视为今天汉字的开端。汉《孔庙碑(局部)》是汉隶中的标准杰作。

楷书:减省汉隶的波磔并纠正草书的漫无标准而形成的一种书体。这种字体从汉末渐趋形成,一直沿用到今天,形体方正,横平竖直。

草书:为书写方便迅速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因起于草稿故称。有草隶、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汉初通行一种“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相传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背景资料:

1.书法

书法指我国传统的汉字书写艺术。主要内容有执笔、用笔、结体、布局等几个方面。书法与文字有密切的关系,从汉字产生至今,字体几经演变,其书写造型经过历代书者不断的创造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美妙的艺术性,成为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从事书法活动,除讲求个人的思想修养、精神境界外,特别注重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追求视觉所能得到的完善、合理的美感。(杨金鼎主编《中国文化史词典》浙江古籍出版社P742)m.jAb88.CoM

2.名家论书法

“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某些美学鉴赏范畴,如对参差不齐之美的尊崇,对那些乍看摇摇欲坠,细看则安如磐石的结构的尊崇,这些美学范畴会使西方人大为吃惊……”

──林语堂《吾土吾民》

书法作品的一笔一画“既流出人心之美,又流出万象之美”。

──宗白华《美学散步》

经净化的线条成熟于书法艺术,“净化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的灵魂”。

──李泽厚《美的历程》

“书法艺术没有五彩斑斓的画图,是无声的音乐,是创作者心底之诗。书法艺术以其简约的形式,容纳下世间博大的内容。”

──蒋平畴《中国书画精义》

3.书法作品的欣赏

我们要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美妙情趣与飘逸神韵,必须了解以下三点:

①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精髓。

②形神是书法艺术建构的要素。

③气韵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教师小结:

文字演变的过程可以说明:文字从最初起记录作用的简单符号逐渐演变为兼具欣赏价值的艺术了(东汉末年)。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喜爱的字体来实际演练、体验一下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妙艺术吧!

精选阅读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通过适当拓展背景材料,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以及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雕塑艺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归纳其艺术特点。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艺术成果丰硕。通过对书法、绘画、石窟艺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

教学重点: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教学难点:书法、绘画艺术。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书法、绘画的了解,鉴赏能力是参差不齐的;而历史教师对这部分的研究也不一定专业。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

导入一:故事导入,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故事——贴对联或者“书成换白鹅”

贴对联:因其字好,很多人欲求一副而不可得,故常在深更半夜去揭他家春联,他写了:“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由此导入新课。“书成换白鹅”:利用课本导入框内容。导入二:温故检查,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学习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有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取得这些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是社会的动荡时期,统治阶级的封建桎梏相对削弱,加上北方劳动人民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因而科技进步、异域文化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可概括为以下图示:

导入新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混战之中,但是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中外联系的加强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异域文化的渗入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同时,这段历史也孕育了这些艺术家。艺术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获得了新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一)“书圣”王羲之

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临摹122页插图中的“马”字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字体,其他同学拿出已准备好的纸笔,在下面临摹,看看谁临摹得最好。加深对王羲之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自主学习本目内容,阅读插图“王羲之和《兰亭序》”,思考回答:1、哪位同学知道书法何时成为一门艺术的?书法在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门艺术。2、回忆学过的内容,你能说一说汉字的演变过程吗?汉字发展图表: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3、谁能为大家讲一讲王羲之的故事?你还知道王羲之其他的书法作品吗?听完这些故事,你来归纳一下王羲之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王羲之为老太太画扇子、王羲之在酒杯中练字的故事等。王羲之成名后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王羲之在东市见到一位卖扇子的老太婆,她的白纸扇子久久没有人买。王羲之同情老太婆,就在她的每把扇面上写六个字。老太婆着急地说:“新扇子都没有人要,你写上几个字,不就更没有人要了吗!”王羲之笑道:“你就说扇上的字是王右军写的,没人要我赔你。”老太婆如其言,结果发了笔财。第二天,她再去找王羲之写,王羲之不再写了。也可让学生角色扮演表演剧本:王羲之故事短剧——题扇桥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并上台表演: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老婆婆、王羲之。(一座石桥上)
老婆婆:卖扇子喽,卖扇子喽。
(叹气)唉,看样子今天又卖不出去了。
王羲之:(走上石桥,手摇折扇,后跟一小童。)
老婆婆:(老婆婆连忙上前。)这位先生,买把纸扇吧!
王羲之:我已经有一把了。(晃晃手中的折扇)
老婆婆:(叹气,正欲走开)
王羲之:老婆婆,您的纸扇不好卖吗?
老婆婆:是啊,今天又得喝稀粥了。
王羲之:这样吧,我在您的纸扇上写几个字,您再拿去卖,怎么样?
老婆婆:我这纸扇干干净净的都没人买,你写上字不就更卖不出去了吗?
王羲之:(微微一笑)您只要说是王右军的题字,必会有人来买。
(将折扇递给小童)笔来!
(小童将蘸墨的毛笔递给王羲之)
(王羲之挥毫在白扇上写下“惠风和畅”几字,连写数把,交给老婆婆后下桥而去。)
老婆婆:真的有用吗?我来试试。
(大声叫卖)卖纸扇喽,王右军题字的纸扇喽!
路人甲:王右军的题字?我看看。真是王右军的题字啊!我买一把。
路人乙:真的?我也要一把,不,我要两把!
(没多久,纸扇被抢购一空。)
老婆婆:(喜笑颜开)太好了!明天我再找王右军题字去!

旁白:从此,这座桥被称作“题扇桥”。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妻每次给王羲之斟满酒,王羲之常看着酒杯发愣,不时用筷子蘸杯里的酒在桌面上画来画去,练习书法。渐渐地杯里的酒越来越浅了,桌上却布满酒痕。这事一传开,有人便称王羲之为“字疯子”。其他的书法作品还有《黄庭经》、《乐毅论》等。勤学苦练;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我们学习时也应有王羲之写书法的精神。4、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人称作“书圣”?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么?正因为他有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成为东晋时期集书法之大成者,他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书圣”王羲之对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都很擅长。《兰亭序》。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用准备好的纸笔临摹两个“之”字,然后再任选其它两个,注意体味归纳他的字有何特点?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或用古人的话说。学生临摹字帖并回答: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更无”。

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20个字,这些“之”字,字字有特点,笔笔有新意,无一雷同,增加了《兰亭序》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和灵动感,就连王羲之自己也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也认为是行书的绝代佳作,称之为“遒媚颈健,绝代更无”,《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历代书法家所珍视。唐太宗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后被他搜入宫中,太宗死后,《兰亭序》随之葬于昭陵,后来陵墓被盗,《兰亭序》也不知下落。王羲之的妻子和7个儿子都爱好书法。尤其幼子王献之,能继承他的书法艺术,也是笔飞墨舞,人们尊称他为“小圣”把他父子合称为“二王”。

6、在学生观察《兰亭序》插图时,猜想《兰亭序》是王羲之在什么情况下完成的?

据历史记载,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诗人名流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他们坐在水边,饮酒作诗,然后将这些诗集在一起,称为“兰亭集”,由王羲之写了一篇序言,就是著名的《兰亭序》。稿本用行书写成,写得极为自然潇洒,集中体现了他的端秀清新的书法特点。

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

(二)“三绝”顾恺之

1、我们都知道画鬼容易画人难,他笔下的人物是何形象呢,请根据欣赏的两幅作品,归纳他的人物画有什么特点?让我们欣赏他的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幅《女史箴图》画出了晋时宫廷妇女的日常生活。《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作。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2、当时人称他有“三绝”,为什么?他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写的也好。对艺术非常精心,如醉如痴。因此,人们赞誉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3、王羲之和顾恺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对我们学习上有什么启示?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地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难得糊涂”的特色,后来终成大器。除《女史箴图》、《洛神赋》,他还创作了大量表现佛教内容的画。因为那时佛教盛行。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形象的再现了佛教盛行的情况。谁能给大家背一下?让学生背诵杜牧《江南春》。“四百八十寺”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佛教盛行。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除建大量寺庙外,还令人劈山削崖,开凿石窟,塑造佛像,从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湛辉煌的石窟艺术。探究二:辉煌的石窟艺术学生自主学习本目内容,并阅读插图《龙门石窟佛像》,思考回答:1、十六国、南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个石窟?为什么建于这两个地方?(小组讨论并回答)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四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同和洛阳先后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有的学生提出:“洞”和“窟”有什么区别?通过让观察两大石窟的图片,结合前知识,学生自己答出两者的区别在于:洞为天然而成,而窟为人工开凿;洞较深而窟较浅。2、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其中佛像的特点是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三、拓展联系提升方法

1.引导学生列表,完成下列内容

类别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艺术

书法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南北朝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2.总结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有:数学、医学、农学、建筑等;思想文化成就主要有:书法、绘画、雕刻等。

四、学史明智、感悟历史:

1.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属北魏统治者为宣传佛教、加强统治而开凿,这些石窟还有现实意义吗?我们应怎样评价这种带宗教色彩的石窟?通过讨论,正确区分石窟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形成正确认识。

这些佛窟群的兴建是当时佛教广为流行的见证,也是封建统治者用以麻痹人民的手段。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造型艺术和印度佛教艺术的融合,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这些佛窟的雕塑和绘画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凝成的,正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生命和智慧,给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增添了新的瑰宝,成为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2.当前旅游业兴旺,旅游景点的破坏严重,我们如何做才是一位合格的旅游者?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文明旅游的意识。四、自我测评、达标训练:用好《同步探究》题

五、师生小结、反思巩固:

你能归纳总结本课内容吗?引导学生谈收获、引导学生列表整理记忆等。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教学学案

学科

历史

设计教师

教授内容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时间预设

1课时

问题预设: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何特

点?

2、他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因此他画人物是常常很久不点眼睛,直到考虑成熟了,才画上去。“点睛传神”是哪位

画家的做法?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让学生欣赏书法与石窟艺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意识。

:书画艺术和石窟艺术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知识结构:

1、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2、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展示内容:

领域

代表人物

朝代

代表作品

特点

书法

绘画

石窟

巩固达标:

1.某校初一年级正在进行历史知识抢答题,主持人说:“他是东晋人,创造出一种新颖秀丽的书法,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王羲之B颜真卿C黄庭坚D董其昌

2、南北朝时期石窟群的兴建是当时哪一种宗教广为流传的历史见证()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3、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A天下第一草书B天下第一隶书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行书

4、当你观察《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时候,你发现画中表现的是()

A人物B山水C飞禽D走兽

5、“遒媚劲健,绝对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一幅作品的赞美()

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兰亭序》D《九章算术》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各民族和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绘画B书法C诗歌D石窟艺术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请回答:

(1)这是人们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美?他生活在哪个朝代?代表作品是什么?

(2)、与他同时到的一位著名画家有“三绝”,他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3)、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你能说出当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么?谈谈你对佛教影响的认识。

归纳生成1、书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2、绘画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石窟艺术北朝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课后反思:

本课以指导阅读为基础,思考议论为过程,教师归纳小结为升华,实行自主式、互动式、探究式双边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能从整体上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能力,也了解和运用了一些基本的史学方法,更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这节课我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这节课给了我以下启示:

1.历史课堂不应该就是讲教材,课程资源应是一切与历史有关的东西。做到将历史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者,是益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重要的概念、重要的历史结论及其依据

3、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鼓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围绕本课,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类别书 法绘 画石窟艺术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请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包括作者、生活的年代、代表作、艺术特点。)

2.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谈谈你对佛教影响的认识。

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这是哪一书法的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

②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③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答应为一座新落成的寺庙捐款一百万铜钱。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寺庙要落成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一个便殿里作画,画好后,对住持说,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结果连续几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寺庙就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1.故事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作品的高度评价()
A.王羲之B.顾恺之C.颜真卿D.柳公权
2.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时候?()
A.战国B.东汉末年C.魏晋时期D.南北朝
3.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佛教艺术()
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五代时期
4.书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时期是( )
A.三国B.西晋C.东晋D.南北朝
5.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绘画B.书法C.石窟D.诗歌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二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用木、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图像章)。…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它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书法的引进。…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它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说明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合了中国哪几种传统艺术形式。

(2)上述传统艺术形式在我国古代都有着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请你选择两种艺术形式,根据所学历史教材,各说出两位我国古代艺术名家。

(3)请从展示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为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文艺表演或宣传设计两项活动。

六、中考链接
1.(2010南京)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
2.(2010连云港)右图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A.王羲之B.顾恺之
C.李白D.苏轼

3.(河南中考题)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1)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考察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

(2)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到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

(3)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其它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古代文字,请举出一例。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见课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前代书法之大成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绘画出色题材广泛
南北朝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吸收了绘画、雕塑、佛教等艺术形式,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佛教传入后为历代统治者作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削弱了人们的反抗意志。同时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小说、绘画、石窟艺术、建筑等。
3.(1)《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2)王羲之东晋
(3)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圣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顾恺之
2.见材料
五、巩固练习
1.A2.B3.B4.C5.C
6.(1)书法印章(雕刻、雕塑)舞蹈绘画
(2)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
黄庭坚蔡襄董其昌等绘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徐渭等。
(3)戏曲欣赏舞蹈诗词朗诵书画展等。
六、中考链接
1.A2.A
3.(1)商朝安阳
(2)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
(3)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81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