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设计全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Ⅰ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
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分配:2课时
Ⅱ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
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
当时的生活状况引言: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在这大家圆中作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进入新课:关于人类的起源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
现在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观点是:进化论。
请小组交流课前找到的信息资料
投影展示四种现代类人猿,请同学指图说出与人类的相似处、根本区别(教师适时补充更正)
根据比较得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近的亲源关系,研究初步表明: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
放录象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聆听、思考、做笔记
有的说:人是进化来的;有的说:人是猴子变来的;有的说:人是从海里来的;有的说:人是自己生出来的;有的说: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等。
神创论、进化论
类人猿的定义、现代类人猿的分布、种类、数量、生活方式(略)
观察图片、思考
相似处:可直立(主要是臂行),无尾,手能握物,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
根本区别:运动方式的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总结、记笔记
根据图展开想象并描述(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二、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
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
变化的几个方面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Ⅲ教学反思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知识提炼
知识结构
知识提炼
(1)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2)受精卵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植入到子宫内膜中,这个过程叫着床,它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中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5)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6)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写在生物档案夹上)
①我是从哪儿来的?
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
五、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二、生殖发育过程
受精→受精卵发育→胎儿分娩由作为物种的人的由来引出个体的人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出示挂图,观察思考,说明分组竞赛的规则,得出正确结论
放录像学生回答
观察准备小组活动
小组按规则活动
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认真观看
课堂小结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布置课下作业投影展示1.向妈妈了解生育自己的过程
2.为妈妈进一份孝心
六、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呢?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是怎么说的?
生:妈妈说我是从大山里捡来的。
生: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刨出来的,爸爸说我是从肚脐眼里蹦出来的。
生: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师:哪一个答案比较准确呢?那么,妈妈的肚子里怎么会有了你?你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这恐怕有些父母说不清楚的。也有些父母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而回避回答,这是不正确的。其实,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通过这节课,你会知道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回家后可以给父母讲讲,将来也可以给你的孩子讲讲。
师:大家互相观察,男女同学外观上有什么明显差别?
生:(回答略)
师:看看这两幅相片,猜猜哪个是小男孩,哪个是小女孩(出示两张七八个月大的小孩相片)。小时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别不大,人们主要靠什么确定其性别呢?
生:(回答略)
师:可见,男人和女人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系统不一样,并且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这是人的生殖系统正面图(出示深件)。请大家仔细观察,明确各个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联想一下这些结构在身体上的位置,并试着填写侧面图,有能力的同学把第12页第2题做一做,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识图、填图)
师:好。哪位同学能把你做的习题拿上来展示一下?(把习题通过大型投影仪显示出来,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纠正)
师:大家的识图能力比较强。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
生:有关系。子宫就是孩子居住的“宫殿”。
师:对。确切地说,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这些是生殖系统的结构,那么,什么是它们的功能呢?请看练习2。
生:输精管和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生:阴茎和阴道──精子出入的通道。
生:睾丸和卵巢──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并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师:想一想,屏幕所示这些结构的功能,哪些已经在你身上发生?哪些还没有发生?
生:我在一本书上看见卵细胞的产生好像跟月经有关。
师:你说的不错。青春期以后,女同学逐渐出现了月经,男同学出现了遗精,这就说明他们分别能产生卵细胞和精子。那么,一个小小的精子和一个小小的卵细胞是怎样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呢?受精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要经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这是一个受精卵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演示课件)。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仔细观察,什么时候胚胎开始具有人的形态?
生:第8周。
师:两个月左右的胚胎,长约25厘米,初具人的形态,此后称为胎儿。胎儿一天天长大,他(她)的营养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课件: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之间的关系)。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写在纸条上传给我。(识图、讨论)
生:胎儿为什么要生活在羊水里?
生: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相连的吗?
生:为什么胎儿的头朝下?
生:脐带断了怎么办?
生:双胞胎是共有一条脐带,还是各有一条脐带?
……
(大家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很热烈,最后由老师简要点评)
师:如果父母抽烟、喝酒、吸毒,对胎儿有无影响?为什么?
生:有影响:毒素可以通过脐带、胎盘传到胎儿身上。
师:所以说吸烟不仅危害自己,也会影响下一代。胎儿发育成熟以后,就要与母体分离,这是分娩过程(动态的分娩过程),同时胎盘也要排出来。这样,一个新生儿就诞生了。新生儿的脐带末端则逐渐萎缩,日后就成了肚脐眼。打开档案夹。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家访问妈妈。那么,现在你如何看待怀孕、分娩的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生:妈妈怀我时经常呕吐,吃不下饭,很辛苦。我要经常帮妈妈做家务。
生:妈妈怀孕时有一次生病,她坚持不吃药。
生:妈妈说她生我时很痛苦,现在我还不能做别的,我只有好好学习。
师:分娩是痛苦的,但新生命的诞生又是相当美好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人类的繁衍、延续。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包括生殖系统和生殖过程。靠男女生殖系统,自然孕育出后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可是有一些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一直不能生育。你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
生:可以用试管婴儿技术。
生:还可以用克隆的方法。(学生可以针对这两种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很感兴趣,教师也参与其中)
师:其实,人体本身存在着许多奥秘,这还有待于人类进一步去探索。
七、典型例题
1.在各器官名称前的括号里填出正确的功能代号
器官名称功能
()睾丸A保护睾丸和附睾,控制温度
()阴茎B尿液与精液排出时的通道(有特殊结构保证两者不会同时排)
()阴囊C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
()尿道D男性的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泌尿系统的器官
()输精管E分泌黏液,便于精子游动
()精液F在睾丸上面,储存精子,是精子成熟的地方
()精子G输送精子的两条小管
()附睾H男性生殖细胞
()前列腺I含有精子和少量营养的乳白色液体
CDABGIHFE
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目的之一。本题强化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各个器官的结构的认识,并了解其基本功能。
2.正确排列下面各生理过程的顺序
A精子上行到输卵管;B精子经过阴道;C发育成熟,分娩;D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四个……细胞;E形成一个小胚泡;F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G植入子宫内膜;H精子通过子宫;I形成受精卵;J初具人形,成为胎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BHAIDEGFJ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受精的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的了解。可配合有关图片讲解本题,使学生能正确这两个生理过程,避免想当然的错误认识。
八、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男女生相互讨论,便于交流,矫正了原先男生和女生分别学习的形式;
2充分调动学生查找资料、字典和词典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
3结合多媒体,进行了直观教学,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牢固;
4小组讨论学习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各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了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第三节青春期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产生”中的第三节,是前一节“人的生殖”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体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愿望,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确保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形态及生理结构、功能变化和青春期心理变化)。
2.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小组内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通过在课堂中的讲解,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抗拒恐惧心理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情感目标
1.体验人体发育过程中,发生在青春期的重要变化。
2.形成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对自身变化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健康度过青春期。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板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正处于少男少女时期呢?是
其实,这在生理上称为青春期。那么,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想
新授

精选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有答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有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四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学案(B)
教师寄语:关注人粪尿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体排出的粪便和尿液等将进入到环境之中,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从而与第二章阐述的人的营养来源于生物圈相呼应。
学习目标:
1、列举人粪尿的资源价值。
2、调查、分析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其原理。
3、关注人粪尿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P85、完成:
①分析教材中的资料:
人粪尿中除了大量的__________外,还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_,这些有机物经过某些生物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成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无机盐。
②讨论:有了各种化肥,还需要用人粪尿及禽畜粪尿作肥料吗?为什么?
2、识记:人粪尿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互交流:课前调查的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讨论: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的原料是人粪尿、禽畜粪尿和农作物秸秆,它们在沼气池和高温堆肥中,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这与消灭病菌和虫卵有没有关系?
2、阅读并相互交流:生态厕所的与一般厕所不同,生态厕所特点是:地下设有__________、可以就地对人粪尿进行____________处理,产生的__________可作燃料。残渣、残液、可作花草树木的肥料。
3、尝试归纳: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创新
1、下列行为都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效果的是()
A、建立生态厕所,处理人粪尿B、利用风力发电,减少燃煤发电
C、制造毒性更大的杀虫剂D、利用人粪尿生产沼气,解决能源问题。
2、人粪尿中不能被植物体直接吸收的主要是()
A、水B、有机物C、无机物D、尿素
3、在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和分解人粪尿中的有机物成分的生物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寄生病菌
4、在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除限制_________的使用外,还应尽量施用经_____________处理的人粪尿等农家肥料,在处理过程中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_______形成______环境,杀死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辨析选择:
1、人粪尿属于()
A、化肥B、农家肥料C、复合肥料D、基肥
2、沼气的成分主要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甲烷
3、生产沼气和高温堆肥都会产生50?60℃的高温,可以消灭()
A、病菌和细菌B、病菌和虫卵C、有机物D、无机物
4、下列对人粪尿的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
A、建立沼气池B、建立生态厕所C、采用高温堆肥D、在光下晾晒
5、有些细菌靠分解动植物遗体或粪便来获取养料,叫做()
①自养②异养③寄生④腐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二、分析填空:
1、农家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有人对A、B、C、三块同质土壤分别施有机肥(粪、尿混合经高温堆肥)、化肥和不施肥,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A、B、C中相同面积土壤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土壤样品动物个数动物种类数
A(有机肥)335121
B(化肥)10370
C(不施肥)202104
(1)为什么粪尿不直接施入土壤而要先进行高温堆肥?
(2)、安排C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三块土壤中动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数据可看出,施____________肥对环境污染较小。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1、水分;有机物;氮;磷;钾。需要;因为这些肥料同化学肥料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以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学肥料。2、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3、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厕所
合作探究:1、有关系,50~65摄氏度的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2、沼气池;无害化;沼气。3、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并病菌和虫卵。
拓展创新:1、C2、B3、C4、农药;无害化;能量;高温;病菌和虫卵。
达标测试:一、1、B2、D、3、B、4、D、5、D、
二、1、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
2、(1)、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环境污染。
(2)、对照(3)A?C?B(4)、有机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B)
教师寄语: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教材分析: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例如:对于眼球机构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机构相似来讲。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环境信息;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2.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作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
3.认同视觉卫生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群。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眼和视觉:我们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a.我们首先来认识眼球的结构。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b.观察人眼球和照相机机构示意图:
讨论(1):两者在结构上有那些相似地方?
(2):眼球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什么机构?
2、耳和听觉:看课本观察与思考,了解听觉的重要性。
认识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请填写各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二、合作探究
(一)、眼与视觉
1、视觉形成过程:阅读课本内容,归纳填写:
()神经冲动
外界物体发射的光线?折射-------------()成像-------()-传导-----()-----视觉
2、瞳孔变化:光线亮时瞳孔变(),光线暗时瞳孔变()。
3、近视及预防。如图:
形成原因:过度变凸,或眼球前后过物像落在视网膜。矫正措施:

预防措施:三要四不看。

(二)、耳与听觉
1、听觉形成过程:
声波---外耳道---()--(振动)--听小骨?()--(神经冲动)--()--(传导)--()?听觉
2、学生自读课本谈谈如何保护耳和听觉,预防耳聋。

(三)技能训练
先观察两线段,你认为哪个长?
再实际测量来验证你的观察是否正确。
三、拓展创新
1、学习了近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想一想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措施是什么?
2、有人在乘车、乘船或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试分析出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巩膜D.巩膜和虹膜
2.无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主要原因是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晶状体曲度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放大和缩小D.眼球前后径可以改变
3.人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刺激了具有特定感受器的()
A.鼓膜和听小骨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耳蜗D.耳蜗和听习惯
4.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时才勉强听清,其病变部位可能是在()
A.鼓膜或听小骨B.听小骨或耳蜗
C.耳蜗或听神经D.听神经或半规管
5.在飞机起飞时和降落时,乘务员一般都会提醒乘客将口张开或吞咽动作,其目的是为了乘客()
A.减缓紧张情绪,避免引起恐B.促进呼吸,以适应气压的变化
C.咽鼓管张开,避免鼓膜损坏D.调节胃肠功能,以免引起呕吐
二、下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我们平时所说的“红眼病”,其病变部位是在()。
(2)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物体发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和(),并经过()的折射,最终落在()上,形成物象。视网膜上某些细菌将这些图形信息,通过()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视觉。
(3)近视是由于()的曲度变且不能恢复,或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引起的。
(4)当用眼观察空中一只由远处飞近的小鸟时,图中序号(4)所示结构的变化是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略合作探究:(一)1、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2、小、大3、见课本91页至92页
(二)1、鼓膜、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2、见课本94页小字部分
达标测试::一。1.D2.B3.B4.A5.C
二.(1)6角膜(2)6角膜、3瞳孔、4晶状体、11玻璃体、4晶状体、8视网膜、10视神经(3)4晶状体、凸、长(4)由大变小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学案(B)
教师寄语: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和插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展开教学。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阅读、自学、讨论和总结,能了解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2.学会利用学习资料分析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3.感受人体动作的协调美,加强对神经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以同桌为小组完成)看谁反应快?然后思考:要顺利捏到直尺做,身体的哪些部位要相互准确配合?
2、自己动手,试做神经元模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a)将准备的白色胶质电线两端线皮各去掉3厘米,使里面的铜芯线裸露在外。
b)将其一端的铜芯线分成数份。
c)用橡皮膏将分开的铜芯线基部包绕。最后将其包绕在一起呈球状,在球状体的不同部位上分布一束铜芯线。经进一步整形,使它形似于细胞体和树突。
d)将其另一端的铜芯线分成两份。经整形使其形似轴突的末梢。
e)将中段的胶质线皮环割数处,用力拉伸,使其胶质线皮分成数股。
这样,一个神经元模型就做好了。小组间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谁做的更像。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阅读教材P97资料分析,观看课件上四位患者的病情
①尝试诊断病情。
②小组会诊,并派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③拓展反思:
a.当神经受到损伤时,它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什么情况?
b.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神经系统的疾病?
2、阅读教材P98图Ⅳ-52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观看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片断
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表格,分类记录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
②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③拓展反思:
a)若将一只狗的小脑切除,狗将表现出什么症状?
b)若一个人的大小便失禁,你猜测可能是什么部位受到了损伤?
c)若一个人的脑干受到损伤,此人会有什么危险?
d)通过上面几种情况比较,你认为在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例如: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在上体育课时等)
学习任务二:神经元的组成和功能
1、观看课件提供的各类细胞的结构
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区分神经元与其它细胞结构的异同。

②小组汇报,小组间相互交流补充完善。
2、观看课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
①仔细思考,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②想像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导的过程相似?
三、拓展创新
1、1998年7月,桑兰在纽约参加第四届友好运动会期间,不幸重伤脊髓,直到现在还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请问,桑兰的下肢是否受到了损伤?若不是,那么其下肢不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都看过残疾人运动会吗?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能做到的很多事,我们正常人也难以做到。同学感觉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某人患脑溢血后,能听到别人说话,但自己不能说话。其病变部位是()
A.小脑B.大脑C.舌D.脊髓
2、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
A.大脑皮层B.运动中枢C.小脑D.脊髓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人,这种病人的脑部肯定没有受伤的部分是()
A.小脑B.大脑C.舌D.脑干
4、识图作答
(1)
写出下列图中数字各代表的名称:
①②
③④

(2)图中的[]和套在它外面的
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神经纤维。
(3)若把神经比做一根电线,则其中的金属线就
是;神经冲动就是沿着传导的。
5、当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之所以能如此的协调,主要是靠_______调节的结果。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瘫痪甚至萎缩2、运动不协调、不准确、不能维持身体平衡;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脊髓的排尿和排便活动了;心跳、呼吸停止,甚至危及生命;
学习任务二1、神经元的细胞体生许多突起。
拓展创新:1、不是,脊髓中的神经被截断,大脑不能通过神经控制下肢的活动了2、见过,想法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1、B2、C3、D4、(1)细胞核树突细胞体轴突神经末梢(2)4轴突鞘(3)轴突神经5、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案(B)
教师寄语::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用智慧的大脑思考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主要通过做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认识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知道生活中的反射活动,哪些是简单反射,哪些是复杂反射、;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本节的学习应从常见的或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积极参与实验探究。在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时,注意叩击的部位、叩击的时机。关于反射弧的学习,应当充分利用“课本第102页”松开烫手馒头的实例,真正懂得反射的反射弧。试着写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学习目标:
1.概述人体调节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3.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看例子:1、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时,总是东倒西歪,身体似乎总跟大脑闹别扭,经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衡。
2、手偶然碰到火,等不及大脑判断思考,手就会迅速地缩回来。
3、一个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眼睛会情不自禁的眨一下。
通过以上事例,你能体会到神经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吗?
(二)、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1、作膝跳反射实验
①两人一组,进行分组作实验(可以同桌分为一组)。
②按照教材P101方法步骤,两人轮换作实验,认真感觉小腿的运动。
2、组间结合实验讨论
①扣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这一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②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你如何知道的?
3、自学教材P102反射的概念。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试举出其它例子说明反射的概念。
2、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为什么?
(二):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1、结合教材P102图Ⅳ-54,阅读框内文字
①尝试找出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的结构。
②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的顺序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③尝试画出反射弧的模式图
④尝试通过膝跳反射来说明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小组间讨论、交流,完善上题中的四个问题。
3、讨论: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一定是脊髓吗?若不是,试列举出其它。
4、拓展反思:
①反射活动的完成是否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
②一位患者表现为,当用眼睛看着一个目标时,能顺利到达;当闭上眼睛时,就不能到达指定目标。试结合反射弧的结构解释原因。
(三):举例说明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1、自学教材P103第二、三、四段。找出什么是简单反射,什么是复杂反射。
2、试分别列举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例子,讨论这些反射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
3、小组内讨论、交流如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例如:尝试区分“吃杏流口水”、“谈杏流口水”和“看到杏’字流口水”分别属于什么反射?
三、拓展创新
①若给你一只小狗,通过什么样的训练才能让它听你的话?训练小狗听你话的过程是什么过程?小狗真能听懂你说话的意思吗?这能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吗?
②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复杂反射建立的过程,这能否给你的学习一些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听到铃声立即走进教室B.看到红灯时自觉地停住
C.手指碰到火焰立即缩回D.看到“酸杏”二字流口水
2.下列属于复杂的反射活动的是()
A.强光刺眼时眨眼发射B.母鸡照料刚孵出的小鸡
C.马戏团的猴子表演杂技D.婴儿膀胱胀满时的排尿
3.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感受器D.效应器
4.人体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位于()
A.脊髓B.脑和脊髓C.脑D.脑和神经
5.下列结构中,通常不会直接简单反射活动的是()
A.脊髓中枢B.效应器C.大脑皮层D.感受器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叫()
A.反应B.反射C.反射弧D.应激性
(二)填空与分析作答
1.反射是指;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对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2.小明认为手碰到火感到痛才缩回手来,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简单分析说明。
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将来自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效应器的结构是
(2)若上图表示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动,则这个反射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用图中结构名称或箭头表示)
(3)假设图中结构是上肢皮肤,是上肢肌肉,当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当处受伤被切断后,会出现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2、(1)、小腿会突然向上跳起,这种反应是人生来有的。(2)、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到膝盖被叩击了。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合作探究(一)
1、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2、不能,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二)1、反射弧所应包括的五个部分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见课本P102反射弧示意图的图解内容。3、不一定,还可能是大脑、脑干等。4、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反射弧来完成;可从感受器角度分析。
(三)有些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简单反射。举例:人吃东西时会分泌唾液;天热出汗;人困了打呵欠;婴儿饿了啼哭等。
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复杂的反射。有的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有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吃杏流口水”是简单反射,“看到杏’字流口水”和“谈杏流口水”都是复杂的反射。
拓展创新训练小狗听话的过程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建立复杂反射的过程,但是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不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形成的反射,是无意识的。 
达标测试:一1---6CCCBCB二1.人体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2.不。手碰到火缩手是由脊髓控制的简单反射活动,在大脑感到痛之前,手已经缩回来了。3.(1)1感受器、2传入神经(2)1?2?3?4?5.(3)上肢既没有感觉也不能运动、上肢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激素调节学案(B)
教师寄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材分析:激素调节手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双重影响。本节是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激素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作用;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获得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试验。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从自己升入初中后身体的明显变化入手,思考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关于几种激素功能的学习,要认真分析107页的资料,将集中激素的名称、部位、作用,以及分泌失调时出现的病症等项目,设计成表格比较。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3.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说出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4.举例说明激素调节受神经系统的调控,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一)、1、结合学过的第一章想一想,自己进入青春期后各方面为什么会发生很大变化?
如: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等。
2、你还知道人体有哪些分泌腺?
(二)认识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阅读教材P105第二段及P106图Ⅳ-55
1、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有哪些主要区别?
2、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腺体类别导管(有、无)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3、识记P106图Ⅳ-55人体主要的几大内分泌腺的位置和所分泌的激素。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预习成果、拓展反思:
1、尝试区分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胰岛、胸腺等。
2、胰腺属于内分泌腺吗?为什么?
(二):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
阅读教材P107资料分析及教材P108第1~3段内容
1、组内讨论资料分析(1),思考:侏儒症、巨人症的发病原因各是什么?总结: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2、组内讨论资料分析(2),结合教材P108第三段,分析甲状腺激素在幼年和成年分泌不足时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
思考: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成因及是什么?我们可采取什么办法进行预防。
3、组内讨论资料分析(3),结合教材P108第一二段,了解胰岛的发现过程,思考:胰岛素的作用是什么?糖尿病的病因是什么,应如何预防和治疗?
4、阅读教材P110《科学家的故事》,感受我国在简陋条件下完成的科学壮举。你有信心为国家作出这样的贡献吗?
5、小组内合作,完成下表
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失调出现的缺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6、拓展反思:
有两位糖尿病患者为了治疗,一人口服了适量胰岛素制剂;另一人肌肉注射了适量胰岛素制剂。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哪个管用?为什么?
(三):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小组内请一位代表讲述自己遇到的特别兴奋的事或突遇危险事的心理感受及身体状况。
2、小组内或小组间讨论分析原因(可以结合教材P108最后一段)。
特别事件→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
扩张→面红耳赤
3、拓展反思:
有两位同学甲、乙,上体育课时,乙逃课在教室看小说,看到惊险情节面红耳赤,满头冒汗;甲同学因为按老师要求跑完1000米也表现出面红耳赤,满头冒汗。两人表现的症状相同,原因一样吗?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本节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分析原因。深入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
三、拓展创新
1、现在孩子的身体普遍比二十年前早熟,试用本节所学知识,并结合当今食品现状进行分析。
2、在体育比赛中,个别运动员长期服用违禁药物(属于一类能增强爆发力的激素类物质)。从维护体育运动的宗旨和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看,你认为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有什么危害?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下列器官都属于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汗腺、甲状腺B.肾上腺、唾液腺
C.垂体、肾上腺D.肠腺、皮脂腺
(2)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A.学友病B.血尿C.糖尿病D.坏血病
(3)下列物质在血液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胰岛素B.胆汁C.白细胞D.生长激素
(4)对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
(5)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产热量会明显增多,与此最密切的因素是()
A.胰岛素增多B.胰岛素减少
C.肾上腺素增多D.肾上腺素减少
(6)卫生部门明确要求人用食盐中必须加碘,以保证人体内某激素能正常合成。这里所属的某激素是()
A.肾上腺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胰岛素二填空与分析作答
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相比,没有,其分泌物直接进入,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激素是一类特殊的化学物质,它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很小,但作用很大,能对人体的
和等生命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3、某同学为探究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曾做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只体重相同的成年鼠,分别喂相同(同质、同量)的食物,但每次给乙鼠的食物中都添加少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实验过程中,每隔两天称一次它们的体重,最终将测试结果汇成了如下曲线。请分析回答:
(1)曲线代表乙鼠的体重变化。在实验过程中,乙鼠还会表现为
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这个实验可以推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3)该实验中除了应注意保证鼠的体重、食物相同外,还应保证哪些条件相?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二)1、外分泌腺是通过导管将分泌物排出腺体的;内分泌腺无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2、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比较表:
腺体类型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无经血液循环输送
外分泌腺有经导管排出
3、见课本P106图解内容。
合作探究(一)、1、肝脏、胰腺、肾上腺、肠腺、胃腺是外分泌腺,胰岛、胸腺是内分泌腺。2、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有导管,是外分泌腺;胰腺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二)1、侏儒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由于患者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生长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2、幼年患呆小症,成年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一些地区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使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生的植物和动物,食用加碘食盐等。3、胰岛素具有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作用。胰岛素分泌不足,形成糖尿;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合理即可。
5、
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激素分泌失调病症
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生长发育侏儒、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呆小症、大粗脖子病、甲亢
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糖尿病
6、肌肉注射适量胰岛素制剂管用,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三)结合教材第三、四章和课本109页分析原因。
拓展创新:1、如果儿童经常摄取含有性激素的食品,就会导致体内性激素含量增加,引起儿童的性成熟。2、合理即可。
达标测试:一1----6CCBDCB二1.导管、血液2.生长发育、生殖3.(1)B、心跳呼吸加快、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促进人体新陈代谢(3)性别,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B
教师寄语: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教材分析:本节课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是让学生通过事例、图片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既对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为学习后两节亲自动手去探究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计划夯实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多方面的影响。
2.情感目标: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3.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
2.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你知道人类有哪些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吗?请试着总结一下:如滥砍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例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许多鼓励性政策,以近一步扩大绿地面积。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植物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D降低噪声,美化环境E供给人类各种生活原料
二.合作探究
1、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结合课本112页图片和四个问题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野生动植物种类的减少,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小组讨论分析举出一些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2、人类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
(1)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前面学过的知识(转基因技术,自然保护区),小组探讨:人类对生物圈好的影响,列举实例。
(2)交流讨论:人类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意识到人类活动与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3、阅读生物入侵及其危害,了解我国对待生物入侵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三、拓展创新
1.下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大有帮助。
○1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
○2请针对上述情况分析出治理沙尘暴的合理措施。
2.“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是,现在部分湖区却因蓝藻的大量滋生而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蓝藻大量滋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蓝藻大量滋生后是如何破坏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负责人,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选择
1.据报道,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次数呈增多的趋势,90年代至今发生过20次特大沙尘暴。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环境过渡开发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常年旱灾,赤地千里D.地壳运动过于频繁
2.当“赤潮”发生时,水质会严重恶化,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会大量死亡,给捕鱼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形成赤潮的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学物质的污染B.动植物病毒的大量繁殖
C.海洋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D.大量红色土壤流入海洋
3.下列关于使用农药化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造成水质污染B.可造成土壤污染
C.可造成大气污染D.有利于保护生物圈
4.1997年11月26日下午,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一村庄,突然从西北方飞来一大群(约500只左右)乌鸦,他们在附近的树林、竹丛、河滩里,飞翔、觅食、栖息。第二天,大群乌鸦突然从天空中雨点般的坠落下来,顿时,山林大地成了乌鸦的坟场。造成乌鸦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遭到大型天敌的捕杀
C.乌鸦太多,食物不足D.当地的生态环境污染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达标测试
1、A2、A3、D4、D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本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来进行。课前教师应做充分的准备。一上课,教师马上便可根据学生的准备,组织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在课上做实验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可以请学生代表汇报各自的探究结果,然后,教师可以结合收集到的材料做进一步的介绍。关于“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课外阅读材料,应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然后作为环境污染造成恶果的典型事例进行介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以酸雨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设计并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难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具有较强_______的雨水,叫做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________造成,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PH小于________。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河流和湖泊__________,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废旧电池中含有_____、____、____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物质;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水渗入________,污染________,并随水分移动,进一步污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直至进入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的体内。
二、合作探究
1、请阅读117和118页相关内容,了解水俣病、痛痛病的症状及发生原因,小组内展开讨论,并总结:
(1)归纳酸雨及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对生物的危害。
(2)归纳控制酸雨及废电池的根本措施。
(3)阅读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体验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
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材料用具: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验方案: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完成探究实验中安排的讨论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拓展创新
治理环境污染,我们该做什么?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发电厂可以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
A煤和天然气B煤C核能D三者都可能
2.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A沙尘暴B二氧化硫C汞镉等重金属D氟利昂
3.下列有关臭氧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B臭氧层相对于大气层来说只是薄薄的一层
C臭氧层主要集中在大气层的上层
D臭氧层是有氧气组成
4.在“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模拟酸雨的浓度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应该是()
A浓度越大,影响越小B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C浓度大小影响都一样D浓度大小都毫无影响
5.通常,酸雨是指()
APH小于5.6的降雨BPH大于5.6的降雨
CPH等于5.6的降雨DPH小于7.0的降雨
6.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主要表现是()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酸雨含铅的废气臭氧层破坏
C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滥砍乱伐臭氧层破坏
7.若草原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在食物链“草----兔-----狐-----狼”中,哪种生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A草B兔C狐D狼
8.某同学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酸雨模拟液PH=47正常雨水
PH=5.6正常雨水模拟液
PH=5.6清水
发芽率71%92%90%98%
○1本实验中,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用哪种液体进行实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低?()。
○2为使小麦种子更好的萌发,最好使用哪种液体浇灌种子?()。
○3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六学习感悟
答案:
课前预习:1、酸性酸性物质含硫量高的煤5.6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酸化芽和叶空中死神
2、汞银镉土壤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生物人
合作探究:1、见课本
2、实验设计注意设计对照试验,设置变量,合理即可
拓展创新: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达标测试:
1、D2、C3、D4、B5、A6、C7、D
8、(1)清水酸雨模拟液(2)清水(3)酸雨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合理即可)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B
教师寄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探究此内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与生态平衡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优劣及对人类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体验,学生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及方法。他们喜欢了解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再进一步为学生构建才艺展示的舞台,展开交流,拟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采用这种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们本地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请你通过走访调查或采集实物等方式了解一下!
二、合作探究:
1、我们对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调查分析:
土地资源评价是:1.土地沙化较严重;2.土壤盐碱化;3.耕地面积少;4.土壤肥力低;直接影响是:风沙日益严重,无法实现花园式城市的构想,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讨论:应该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2、我们走访了物业垃圾处理站,了解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1)垃圾问题的概况: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一公斤。市政府为处理些垃圾,投入了大量资金,产生多少清理多少,清扫??收集??运输??转运??掩埋,日复一日,无穷无尽。尽管如此,还有许多露天垃圾末能得到处理。
(2)垃圾成分分析:固体废弃物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废品。有机物包括蔬菜叶、果皮;无机物主要是清扫出的尘土、炉灰、建筑垃圾等;废品包括金属、玻璃、纸张、纺织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大气;加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垃圾处理现状:目前对垃圾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无害化填埋法和焚烧法。
讨论:应如何处理固体垃圾才能减少环境污染?
三、拓展创新:
同学们每天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学校中,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找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做起。现在就请我们大家每个人说出一条措施,共同拟出校园环境的保护条例,好不好?
(可参照课本提示.)
四、归航拾贝: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
本节课你的困惑是:
五、达标测试:
1.近年来,节日互送贺卡的人少了,这种现象从环保的角度分析是()
A.减少固体垃圾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资金的支出D.移风易俗
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
A.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养林业B.允许林区人民砍掉树木,种植庄稼
C.封山育林,禁止砍伐D.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3.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开垦土地,广种粮食D.多植树,多造林
4.过渡包装和乱扔生活垃圾可以造成()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突然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④
5.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常年的水旱灾害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D.野生生物死亡
6.世界环境日是()
A.6月5日B.5月31日C.3月12日D.8月15日
7.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
B.不能逐一调查是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
D.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9.对于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是()
A.有氧运动B.森林浴C.剧烈运动D.专项运动
10.保护环境,不仅要防止“三废”污染,更重要的是还要()
A.消除噪声B.净化空气C.自然保护D.植树造林
六、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1.B2.D3.C4.A5.C6.A7.B8.C9.A10.C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苏教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三、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外界的气体是怎么进入肺的?肺内的气体又是怎样排出去的?
肺为什么能够扩张和收缩?人体细胞是怎么获得氧气的?
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师:呼吸是通过人体的哪一个系统来完成的呢?
生:呼吸系统。
活动:师生深吸气
师: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我们刚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外界气体都经过
哪些器官才到达我们体内呢?
 生:讨论、交流、思考、表达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之间的交流,我们知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呼吸道又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分组成的。
师:呼吸道和肺在呼吸过程中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生:呼吸道是外界气体进入肺内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在刚才的深吸气中,外界气体是经过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呼气时肺内的气体反向排出,所以说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师:我们先来认识肺,请看课本54页图10—13肺的结构示意图
 生:观察,思考肺的位置、结构和肺部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师生交流:位置――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结构――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部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仅由单层细胞组成。(教师板书: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尝试。首先呼吸,接着吞咽,然后再试一试两个动作能否同时进行?
生:尝试吞咽和呼吸。(结论是两个动作不能同时进行)
师:有的同学在吃饭时喜欢大声说笑,爸爸妈妈对此是什么态度?易发生什么状况?你有过这方面的经历吗?

生:爸爸妈妈不让大声谈笑,我有过类似的经历,结果呛着了,
引起剧烈地咳嗽。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思考、讨论。
师生交流: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所以我们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请大家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的“鼻”和“气管”部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的思考题,看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生:(阅读。)
展示思考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在灰尘较多的地方停留久了,鼻腔前部的鼻毛及黏液中都粘有许多灰尘。这说明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作用?
3.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我们相比鼻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4.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在这种情况下,早上醒来时会觉得嗓子非常干,为什么平时用鼻呼吸时,没有这种现象?
5.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6.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畅通外,还有哪些作用?
7.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8.你知道哪些呼吸系统疾病?你认为应如何预防?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交流
(第二课时):
问:观察肺的结构图讨论: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什么?(生答: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没有肌肉呢?(生答:没有。)既然没有肌肉,肺泡能不能主动地扩大?(生答:不能。)
出示:一只未吹的气球。
师:就像这个气球一样,气球自己能不能从外面主动地吸入气体,把自己吹大呢?请一学生来吹一下,吹大后,再把气放掉。(生答:不能。)那到底是什么外部力量让肺泡扩大的呢?
学生体验:请每位同学把双手放在胸部的两侧,先深深吸气,再深深呼气,仔细体验自己的胸廓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外界气体到底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肺内的呢?动力是什么?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胸廓(模型)(胸廓由胸骨、肋骨、脊柱的胸段、肋间肌和膈肌组成)。现在请同学们把手放在胸部两侧的肋骨上,深吸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深呼气,感受肋骨和胸廓的变化。
结论:深吸气时肋骨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时,肋骨向里运动,胸廓缩小。

师: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就是呼吸运动。(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呼吸运动是怎样完成的?为什么通过呼吸运动会实现肺的通气呢?
生:讨论,交流,表达
师生交流: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体积增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所以说,通过呼吸运动完成了肺通气。
师:如果要反映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用什么表示呢?
生:肺活量
实验探究:学生4人一组,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三)、学生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感想或触动?
(四)、自我评价1、2、3

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1、呼吸系统(呼吸道不仅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
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外界空气进入肺内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2、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2、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气体交换的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设计:
(一)引入:人体吸收的空气是怎样在体内进行交换呢?
(二)学习新课:
探究实验: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
学生4人一组,设计实验探究,最后全班交流实验结果,相互评价各小组探究计划中的创新之处
讨论: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讨论,交流
师:氧气被吸入肺泡内以后接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经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里。
师:(启发思考)氧气为什么会由肺泡交换到血液中?交换的方式怎样?(教师拿出一瓶空气清新剂喷洒了几下)大家闻到香气了吗?教室后排的同学呢?
生:点点头。
师:这就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或者说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气体扩散现象?
师: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小组讨论气体交换的方向和结果。
生:观察课本图10—7,分组讨论。交流: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师:氧气进入血液后,是怎样被血液运输的吗?
 生:与血红蛋白相结合。
师:对,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板书:氧合血红蛋白);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这些氧气最终会被运到哪里去呢?
4.组织气体交换
生:组织细胞。因为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师: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又要进行气体交换,我们称为组织气体交换。同肺泡气体交换一样,组织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师生交流: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氧气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经过组织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三)学生谈收获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在知识、能力和等方面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交换:
1、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氧气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2、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毛细血管
氧气

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引入
(二)探究:人体能量的供给
学生4人一组,讨论和交流课本表10—5和10—6的相关资料,计算自己
每日能量供给情况,并重新设计“一日食谱”
(三)实践:测量体温
学生4人一组,有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讨论: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如何确认他们是否发烧?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机场、车站等场所要使用体温计探测仪检查旅客的体温?
(四)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六)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人体能量的供给: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二、体温:(用温度计测量)
1、体温测量的部位:腋窝、口腔、直肠
2、发热: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升高,即为发热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
(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反思
(七)、.练习、反馈、矫正:
在新授课结束后,通过课后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通过课堂小测验进行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
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脏:
1、位置:
位于腹腔背面、脊柱两侧左右个一个
2、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分布在皮质
肾单位肾小囊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难点:
1、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
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
(二)、学习新课:
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这是为什么?
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
师生交流
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
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
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
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课堂小结:尿液的形成和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第二课时)
2、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师:人体排出的尿液和粪便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
小组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
小组交流:人粪尿处理不当,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影响?(P74)
本节小结:尿液的形成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本章小结:P76
1、各样的废物:尿液、汗液、粪便等,必须用及时地排出体外。
2、排出废物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排泄和排遗
3、、尿液和粪便等废物排到环境中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不至于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变废为宝。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2、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3、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
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4、人体废物(1)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
排出的方式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
过程。如人体排便
5、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肺和皮肤
6、人体排遗的主要器官:大肠和肛门
二、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1、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2、人粪尿要经过发酵之后再做肥料

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激素调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二)能力: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使学生初步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通过介绍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贩卖私盐行为”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
2、举例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3、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4、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3、完成“糖尿病发病率”的调查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为什么在体育比赛中要禁止服用兴奋剂?(学生讨论,交流)
师: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叫激素。
激素调节主要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学习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引导学生观察图12—1说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名称和位置
2、讨论探究: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有什么功能
3、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讨论:为什么添加甲状腺激素的蝌蚪先发育为青蛙?
4、阅读讨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
师:同学们知道呆小症、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病症的病因吗?
生:读课文、讨论、表达(呆小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甲亢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病因是成年时甲状腺激素
不足)。
师:对,这几种病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甲状腺激素是什么部位产生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什么呢?
生: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食用的盐是加碘的,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加碘吗
生:讨论、表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我国大部分地区饮食里缺少碘,碘不足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患地方性甲状腺肿,食盐加碘可防治碘缺乏病]
师:对。地方性饮食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你们知道碘盐的正确使用方法吗?
生:讨论,表达,交流
师:预防碘缺乏病除食用碘盐外,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可以食用海带等海生植物。
5、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的病症
 师:讲述胰腺的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相关内容。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不少糖尿病患者跟胰岛素的分泌有关,你们知道有什么关系吗?
生:阅读相关内容,讨论、表达[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
师:对。导读胰岛素功能。
活动:布置学生课后对糖尿病发病率进行调查
师: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介绍: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开创了人类合成蛋白质的先例,在生物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6、简单介绍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三)、讨论、表达
1、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贩卖私盐行为?
2、糖尿病是否都需要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第一节激素调节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内分泌腺之首)
 异常症:侏儒症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异常症:呆小症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胸腺
内分泌腺肾上腺
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谢
异常症:糖尿病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第二节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和我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并提醒这位学生在互相拍手时尽量躲开。
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
(二)新课学习:1、脑和脊髓
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
1、神经元

讨论:神经元的分类
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
(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
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课时)
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
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
(P88)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
(三)自我评价1、2、3、4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神经调节
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灰质、白质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类型
条件反射
1、反射非条件反射
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

第三节感知信息
教学目标:
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3、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
4、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
教学重点:
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3、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4、说出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教学难点:
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3、探究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景,展示秀丽的山水风光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新课,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
师: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平时我们经常照照镜子。但是,当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你发现镜子中的眼睛具有什么特点吗?
生:外面有眼睑、睫毛,里面有眼球,还有肌肉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同学们所提到的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我们从外部观察到的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而它的内部是一个球体,称为眼球,它是眼睛的最主要部分。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师:展示眼球模型。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这个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按照书中实验的方法一步一步来完成。
生:通过观察拆卸和组装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并分析、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哪一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各个组的同学纷纷踊跃登场,按照模型的顺序介绍眼睛的结构。(眼球分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眼球壁又分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外膜包括前面的角膜和后面的巩膜。中膜包括前部的虹膜、稍后部的睫状体、后部的脉络膜。内膜是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师:眼球到底是怎样形成物像的?视觉如何形成?
生:讨论,分析,交流

师:如果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来说,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但是,在生活中,由于有些人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不注意用眼卫生,遗传等因素造成了眼部的一些疾病,近视和远视就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课前我要求同学们调查你所接触的环境中患近视眼的情况,不知同学们调查的怎么样了,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师: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都认真地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大,患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那么,近视眼和远视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应该如何进行矫正呢?
(选择一至两名患有近视或远视的同学谈感想)
生:讨论,交流
(第二课时)
1、教师演示:耳的结构(挂图或模型)
2、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或模型,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学生看书过程中,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把问题记下来。
3、分组互助学习:组内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并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4、全班互助学习:每小组依次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其他组的同学帮助解答。为了调动学生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可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答对1题小组加10分,看哪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最多、准确率最高。同时为了鼓励小组提出问题,凡是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加20
5、分组完成拼图游戏:教师分发“耳的结构”拼图,讲清游戏规则。按拼图的快慢顺序分别给小组加不同的分数。先拼起的小组优先观察“耳的结构”模型,看完后依次往后传。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适时创设“游戏”这一环节,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可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6、活动:进行听力测试 
7、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并复习已学内容,并进行对比,找出规律,为学生学习、理解“听觉的形成”这一重点、难点打下基础。
复习以下知识: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光线→眼→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然后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出: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8、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黑板上用简短文字和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全体学生共同评出优胜者,并给优胜者所在的小组加分
师生交流: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9、皮肤的感觉功能:探究:手皮肤的触压觉
学生4人一组,尝试提出有关手皮肤感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师:讨论:每个同学手皮肤的感觉敏感部位完全相同吗?
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会,交流看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什么感想?今后如何去做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激发了学生珍惜健康的美好情感。
(四)自我评价1、2、3、4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感知信息

角膜:聚光作用
外层
一、眼与视觉:巩膜:
1、眼球的结构虹膜(中间的圆孔为瞳孔)
和功能中层睫状体
 脉络膜(富含血管)

 内层:视网膜:感光作用
2、视觉的形成: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产生兴奋)→大脑皮层 

3、近视、远视及矫正方法
(1)、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2)、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二、耳和听觉耳郭:收集声波
外耳外耳道:传送声波
鼓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
鼓室(位于鼓膜内侧)
1、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和功能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
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振动的刺激下,
内耳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
半规管的变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产生听觉
三、皮肤感觉:
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第一节
第二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3、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二)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数量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为什么会有
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呢?
(二)新课学习:
1、人口增长过快(第一课时)
师:请同学们分析教科书上的图13—1,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表13—1中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生:讨论,交流从图中发现的问题,绘制曲线图
师:巡回指导
师:请同学们将所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延伸,推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
即2050年的人口数量
生:讨论,计算,交流
师生交流: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我国人口状况的有关问题
师:人口压力很大,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有效得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过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有无作用?
生:分组热烈讨论,发表看法
2、环境问题严峻(第二课时)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的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很多跗面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例子
生:积极讨论,交流,发言
(1)实验探究: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对照实验过程
(3)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师:除了酸雨,大家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吗?
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互相补充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一、环境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

二、环境问题严峻
1、酸雨
2、臭氧层空洞
3、温室效应
4、水污染
5、噪声污染
6、农药、化肥污染
7、生活垃圾
第二节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生物圈与人的关系
2、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二)能力: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能力,撰写调查报告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情感:1、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
关注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将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
2、指导学生设计科学的探究方案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发,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导入:关于环境保护问题,你有何想法和建议?学生讨论,交流提出置疑
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活动:评价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行为、习惯或愿望填写调查表给学生划分小组,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
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参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
探究活动
讨论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的设计
讨论: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理?你能为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布置探究方案,巡视和指导各组活动并参与各组设计
活动汇报将探究,调查结果在课堂上交流,总结参与学生交流活动
课堂小结交流,表达提示,归纳,补充
练习,小测验完成练习,小测验,巩固知识布置练习,小测验

板书设计:

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一、人类的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人类生存发展依赖生物圈,影响生物圈
二、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4


21、爱莲说
第一课时
陋室铭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课前预习:查工具书,试译全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抽签完成)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
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
三、介绍作者、体裁(教师抽查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3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6(完成目标2)
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
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
(教师出示胶片)
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28
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完成目标2)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标3)
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4、请学生自渎领会。
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押运有什么作用?
(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韵文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六、小结。2
七、布置作业。1
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
B、背诵全文。
C、写一读后体会,字数不限。
八、说课精要:安排学生先自己预习、多读、自主试译,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
九、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爱莲说

教学目的
一、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二、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三、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读后感)3`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3`
出示挂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读后集体朗读。3`
四、读讲课文。(完成目标1、2)27`
1、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稍作准备后指名学生讲述第1段意思。
教师讲评。强调实词蕾、染、植的意义,要求同样以沾染,为说出一个带染字的成语。(答:一尘不染。)
扳本归纳之的不同用法:
一、水陆草木之花(的)
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动词。不译)
提问: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讨论后归纳: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直不阿,傲然坚贞。
齐读第1段,试将赞美莲的句子背出来。
2、读讲第2段。
学生阅读后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第一层,是作这对三种花的评价;第二层,是作者的感慨。
提问:两个层次的句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段三个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个也字,这是文言文中常见句式,句末的也是帮助表示判断的语气词。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呀的形式,也等于呀表示感叹。
第二层,句式基本相同,但语言各不相同:第一句陈述,第二句设问,第三句感叹。想一想:这三个句子作者用不同语气来表达,其中有什么道理?
分析:第一句表明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多,语气比较平稳,所以用陈述。第二句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用问句形式加强语气。第三句是说爱牡丹的人很多,言下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评,感情强烈,所以要用感叹语气。
强调:鲜,这里读作xian3,意思是少。这种用法现汉语里也有,如鲜为人知的鲜就是这种用法。
思考:这一段两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目标1)
明确:第一层以三个比喻来评价菊、牡丹和莲三种花,这里虽然没有贬义之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者之中,君子最为高尚。第二层作者发表感慨,突出自己对莲的喜爱。前后联系,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爱莲,是要以莲自况,表明自己是一个像莲那样品格高洁的君子。着就?quot;托物言志的写法。
齐读第2段,试背诵。
五、总结课文。8`
1、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述句法描写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
2、提问: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
3、评价: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完成目标3)
六、布置作业。1`
A、背诵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C、完成课后练习四。
七、教学后记:
通过问题式教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22、陋室铭
第一课时
陋室铭

教学目的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课前预习:查工具书,试译全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抽签完成)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
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
三、介绍作者、体裁(教师抽查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3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6(完成目标2)
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
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
何陋之有: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
(教师出示胶片)
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28
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完成目标2)
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完成目标3)
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4、请学生自渎领会。
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押运有什么作用?
(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韵文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六、小结。2
七、布置作业。1
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
B、背诵全文。
C、写一读后体会,字数不限。
八、说课精要:安排学生先自己预习、多读、自主试译,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
九、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爱莲说

教学目的
一、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二、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三、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读后感)3`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3`
出示挂图,提问:这是什么花?大家喜欢不喜欢这种花?为什么?(根据回答情况适当引导。)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喜爱。它很早就出现我国文人笔下。他们的作品中,莲花或与天真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品格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可以这样说,对莲的喜爱,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他是怎样赞美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解释:说是古文的一种文体。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读后集体朗读。3`
四、读讲课文。(完成目标1、2)27`
1、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课文。稍作准备后指名学生讲述第1段意思。
教师讲评。强调实词蕾、染、植的意义,要求同样以沾染,为说出一个带染字的成语。(答:一尘不染。)
扳本归纳之的不同用法:
一、水陆草木之花(的)
之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句中动词。不译)
提问:作者赞美莲的这些句子包含了哪几方面的特点?
讨论后归纳:不同流合污,不妖艳媚俗,刚直不阿,傲然坚贞。
齐读第1段,试将赞美莲的句子背出来。
2、读讲第2段。
学生阅读后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第一层,是作这对三种花的评价;第二层,是作者的感慨。
提问:两个层次的句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段三个并列分句,句末都有一个也字,这是文言文中常见句式,句末的也是帮助表示判断的语气词。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呀的形式,也等于呀表示感叹。
第二层,句式基本相同,但语言各不相同:第一句陈述,第二句设问,第三句感叹。想一想:这三个句子作者用不同语气来表达,其中有什么道理?
分析:第一句表明像陶渊明那样爱菊花的人不多,语气比较平稳,所以用陈述。第二句要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用问句形式加强语气。第三句是说爱牡丹的人很多,言下之意是说世上追求富贵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评,感情强烈,所以要用感叹语气。
强调:鲜,这里读作xian3,意思是少。这种用法现汉语里也有,如鲜为人知的鲜就是这种用法。
思考:这一段两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目标1)
明确:第一层以三个比喻来评价菊、牡丹和莲三种花,这里虽然没有贬义之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三者之中,君子最为高尚。第二层作者发表感慨,突出自己对莲的喜爱。前后联系,我们不难理解,作者爱莲,是要以莲自况,表明自己是一个像莲那样品格高洁的君子。着就?quot;托物言志的写法。
齐读第2段,试背诵。
五、总结课文。8`
1、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述句法描写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评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
2、提问: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
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花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
3、评价: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完成目标3)
六、布置作业。1`
A、背诵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C、完成课后练习四。
七、教学后记:
通过问题式教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23、*口技
教学目的
1、疏通课文大意,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一、〈口技〉是一篇文言文。教学中,应首先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大意,弄懂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然后再背诵。
二、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句中的停顿。
二、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具体方法:组成两人小组(也可以3-4人一组,但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人读课文,其他人听,发现读音或停顿有错误,随时指出来,讨论统一意见。
2、全班试读课文。具体方法:请1-2位学生读课文(可以各读一部分),其他同学注意他们读音是否准确,待他们读完课文后,集体统一字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字典或词典解决正音问题。
3、朗读课文。具体方法:学生出声自读两遍课文,读完即停;然后可全班齐读或一位朗读较好的学生读。
[说明]熟读,是学习文言课文所必须要做的事情。熟读文言文主要应有尽在两个方面指导: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句子中的停顿,因为文言文是多单音节词。指导读书,为疏通文意打好基础,因为字义和句意有较密切的关系。这一步扎扎实实做好了,后面疏通课文大意就容易做到了。
二、疏通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译课文。具体方法:分组(方法与前边相同),一位学生借助课本的注释用白话串译课文大意(也可以分工串译),其他人随时指出其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大家都不明白的语句记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时提出。
课文中学生感到有困难的词语及其意思大致是:
会(适逢)厅事(大厅、亭堂)施(放置)但(只)闻(听见)虽(即使)走(跑)奋(卷起)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善(擅长)
2、教师提问:京城有善口技者,从课文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表演者善口技?回答要点:口技表演者的道具,表演的内容:听众的反应(详细回答请参考教学用书)。
[说明]这样设计教学,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互相解答,利于年龄段学生渴望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心理要求;在串译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上面的问题解答,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同时,答题的过程也就理清了课文内容,为下面完成第二个教学目的又打下了基础。
布置作业
一、熟读课文。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二、借助书上的注解将课文内容翻译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
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借助课后练习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具体方法;两个同学商量着做,然后全班讨论。
附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二、作者对口技的表现,绘声绘色,摹写逼真。
将课文中两个场景所表演的声响填写在括号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第一个场景,表演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
1、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小及大
遥闻写声音之无,欠伸呓语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大啼叱大儿声一时并发,写声音由小而大。
2、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声渐拍渐止写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
第二个声响场景,表演一次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答题解说
1、由微弱而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鼠声,梦中咳嗽,写声音之微弱,简单;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写声音由微弱到喧闹由简单而纷繁。
2、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呼声,笑声,犬吠声、房屋倒塌声、拉塌房屋时呼喊声,火爆声,风声,抢夺声,泼水声一齐发作,应有尽有。
[说明]在弄懂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借助课后练习,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技巧,同时,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个练习答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清楚了。
三、背诵课文。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准备用白语复述两个场景描写的内容。
教师课在黑板上提示语:
遥闻……既而……当是时……满坐……未几……微闻……宾客……忽一人……俄而……中间……又夹……虽……于是……
[说明]复述是为了背诵打基础,教师用文言原文适当的提示,一方面利于巩固学生在前面对文言翻译的练习,另一方面为后面的背诵做准备。这一步工作可以请几位学生完成,也可以一位学生复述,其他学生补充。总之,用这样一种手段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熟悉,以完成好下面的背诵工作。
2、给五分钟时间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背诵描写两个场景的内容。
[说明]限定时间性为了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规定时间。
3、分成两人小组互相检查背诵。
4、先朗读一遍(齐读或各自读),然后找学生背诵。
[说明]分解成这样几个步骤是为了给学生以充分的准备时间,建立背下来的信心;每一步骤又要求具体,这就起到了指导背诵的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熟悉了课文,乃至背诵下来课文。
5、背诵第一段,进而背下来最后一段。
6、背诵一文。
[说明]很可能有的学生不能背下课文的全文或背诵的不熟,这是正常的,可通过课后作业形式使其熟练的背诵下来。重点是完成课后练习的要求:背诵第二段。因为有了背诵全文的基础,这个要求不难做到。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重点是第二段。
2、在书上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两道题。

24、*黔之驴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翻译文言文。
3.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穷这两个成语。
4、教育学生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
(2)理解本文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1)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
(2)学习庞然大物黔驴技突这两个成语。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本文也是一篇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所以,我们阅读本文时,要理解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含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予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目标2)
有好事者船载以人船载:用船载。以:连词,相当于而。
放之山下。虎见之这两个之奖代词,指驴。
庞然大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他日:有一天。
甚恐甚:很。
益司其声益:更加。
终不敢搏终:始终。
稍近:渐渐靠近。
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
以为:以为神。把(它)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因:虎因喜因而
因跳踉大阚于是
3.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目标3)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3)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4)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5)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6)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第一层写虎被驴这个庞然大物所吓住。以为神三个字,把老虎的敬畏心理写活了。下面极形象地?quot;蔽,窥,稍等词,勾画出老虎既好奇,急于想摸底,又害怕的神态。
第二层写虎渐渐出来靠近驴,憖憖然写出虎小心谨慎的样子。希望能摸清驴的底细而又小心谨慎的心理。
第三层写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走,以为将要来咬自己了。驴子不仅外形大,而是嗓门大,怪不得虎害怕。但驴的叫只是它的本能,并没有对虎构成威胁。所以虎来来回回又观察它,感到它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第四层写虎日久天长,更加熟悉了驴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驴子,
在它周围走动,心有余悸,始终不敢向驴进攻。
第五层写虎又渐渐靠近驴子,又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来激怒驴子,看看驴还有什么本领。果然,驴禁不住发起怒来,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蹄之。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虎终于摸清了驴的虚实,自然非常高兴。
第六层写虎吃掉了驴,取得了胜利。这一层写得痛快淋漓。老虎威风大震,跳踉大阚,从动作、声音两个方面写出它一往直前的气势,终于把庞然大物的驴吃掉。
4、提问: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
提问: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
提问: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
5、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6、黔驴技穷比喻本领不过如此,被人看穿。多用于贬义,讽刺人技能低劣,无法解决窘境方面。请几位同学给这两个成语造句。(目标3)
7、学生自由说。
例句:帝国主义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实际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不就证明了这一点吗?
例句:囚犯想了个越狱的办法,但黔驴之技怎能逃得出保卫人员的眼睛。
例句:小明夸大海口说他会修理电视。等到他家的电视真的坏了,他黔驴技穷,束手无策。
四、教师小结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是一篇寓言。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本文写得真切生动,作者善于通过对虎一系列动作、心理的描写把它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写得十分逼真,层次十分清楚。
六、布置作业。1`
A、背诵全文。
B、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C、完成课后练习四。
七、说课精要:通过问题式教法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八、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讨论
教学手段:CAI、录音
练习课(学生先独立做,后师生共评)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一)解释了列加点字。
A蔽林间窥之()()
B.稍出近之()
C.虎大骇()
D.益习其声()
E.尽其肉,乃去()
(二)翻译下列文盲句子。
1.以为且噬己也。
2.驴不胜怒。
(三)造句。
1.庞然大物:
2.黔驴之技:
3.黔驴技穷:
(四)《黔之驴随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25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
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感悟;来调动学生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韵独到之
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古诗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在积
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难点_
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认识。
教学突破
古诗文教学应抓住读,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的感情,同时在
读中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感悟诗中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磁带,幻灯片,多媒体教具,布置预习。
学生准备
预习诗文,搜集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导入学习《饮酒》1.自由发言
2.朗读指导2.自由朗读
3.小结转引,导入学习《次北固山下》3.听讲记录
4.点拔意境4.感悟诗的意境
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
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今天,我
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
村生活是怎样的。自由谈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
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
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
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
的表现等方面说明)
(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1.听录音,注意断句及重音。

2.自由朗读,感悟诗意,并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3.结合提示感悟诗意。小组讨论,合作。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位不
慕名利,恬淡自然的人。
(2)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
料。
4.指导背诵。3.结合资料谈自己对诗的感悟,加强对
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
4.试背。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
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
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
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
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补充介绍五言律
诗的基本知识。1.听教师讲述,进入下首诗的学习。

2.听讲,记录。

四、点拔意境(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播放录音,要求注意停顿及重音。
2.思考:作者在客游他乡时的感情是
怎样的呢?
3.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
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可以看
出。
紧抓“残夜”、“旧年”、“乡书”、“归
雁”来体会。
4.展开你丰富的想像,假设你便是诗
人,把你此时所见所闻所感,用你生
花的妙笔表达出来。1.听录音,正确把握诗的感情。
2.结合问题,自由读诗。
3.感悟诗意,通过合作、讨论、谈自己
的理解。

4.放飞想像,动笔写作,读小作。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
的感情也不同。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五、板书设计参考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结合《爱莲说》一文,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说说这是一个怎
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7.
2.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个性练习设计
从课外搜集一此关于大自然的诗句。谈谈你对它的感悟。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将诗人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学习,对学生理解文本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情境导入1.激情入境
2.指导析读2.赏析诗歌
3.指导自读3.体味赏析’
一、情境导入、情入境(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
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
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

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1.学生概括:体现凄凉、萧条、冷
落等词语即可。
2.闭上眼睛听节奏,想像创造秋
季的内容。

3.试创作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引
出板书)
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
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
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
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
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学习一下。
(引出板书)
4.放录音,体会其中激烈紧张的气氛。
1.背诵《关净沙》感受意境。

2读诗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
情景及抒发的情感。
3.学习诗歌《雁门太守行》。

4.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
气势及所抒发的情感。
5.诗句导读。(师略加提示,生展开想像,自觉
体会其中的意境)
6.结合分析,再读再感受文中的意境。
(师作个别辅导)
7.背诵《雁门太守行》和《天净沙》。5.逐句理解字面意思。

6.大声朗读诗歌,再现意象
与雄浑的意境。
7.试背课文?

三、体味赏析自读体昧(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语:秋天里的诗感情委婉曲折,热
烈奋进,但阳春三月,柔风吹拂的季
节,感受又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一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
2.出示问题:
(1)诗中写了什么景?其各自的特
点是什么?
(2)人们是如何来评价这个季节的?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背诵全
时。

2.赏析诗歌;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
味诗境。

四、本课小结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以色示物,
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五、板书设计参考(略)
本课总结
《饮酒》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是诗人酒后偶然的提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
饮酒。《次北固山下》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早春
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雁门太守行》作者以色示物,以色
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
的凄苦愁楚之情。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其中一首诗来看作者,以“我读懂了”为题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背诵全诗。
◆个性练习设计
将其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历史故事。
教学探讨与反思
加强诵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补充一些作家作品
的相关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益。

25、诗词五首——饮酒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学生对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一定的了解,给作品的整体感悟带来某种困难。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质疑释疑——感悟。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以下材料制作成课件:A.刘旦宅先生于1961年7月据陶潜《饮酒》(其五)诗意作的画。(见王易鹏选注《古代诗歌选》第一册第104页的插图,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10月第1版。)B.陈老莲《采菊东篱下》诗意画。(见于图文本《古诗三百首》第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第l版。)巴图文本《唐诗三自首》中《行路难》配图。(见该书1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D.图文本《唐诗三百首》第155页《临洞庭上张丞相》的配图。E.图文本《唐宋词三百首》第62页上《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配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2.录音机:有关五首诗词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意的卡片各1张,共五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这一课时初步接触五首诗词,并进行生字教学,重点教学《饮酒》。
一、导语设计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人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入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而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给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补充《饮酒》的注释。
喧(xuān)金樽(zūn)珍馐(xiū)刈(yī)麦箪(dān)食饷(xiǎng)田
秉(bǐng)穗嶂(zhàng)人不寐(mèi)燕(yān)然
补充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A或B,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成为写景名句。王士禛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去体会、咀嚼。(参见骆玉明对《饮酒》诗的鉴赏之说)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明意并小结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1.默写《饮酒》。
2.预习并熟读课文中其余四首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3.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其三)。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85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