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找到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2、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难点:重力的方向。

教具准备:重锤线

教学过程:

即兴导课

复习重力的产生,重力的大小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12页填写课时练11页有效自主初探

合作探究

三、重力的方向:想想议议活动:

观察地球仪,处在不同大洲的居民所说的“下”,实际指的是什么方向?

通过思考讨论得出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

应用:利用重力的方向,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你知道怎样检测吗?动手试一试。

出示重锤线演示

四、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的确定: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2)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你能举出例子吗?

注意一点:

当物体形状改变时,物体的重心也可能改变。找一找人站立和坐着的时候的重心。

应用训练: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当堂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课时练第12页达标检测1—5题

课堂小结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3重力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通过想想议议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认真讨论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对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好,前面时间松,后面时间紧。

2、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没有拓展。

扩展阅读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教学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探究紫背天葵扦插材料的处理(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学生分组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完成计划: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得出结论:
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依据的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课堂练习:
1、一朵花中能够发育成果实的部位是()
A.花蕊B.子房C.花药D.受精卵
2、种子中的胚是由()发育而来的。
A.受精卵B.受精极核C.胚珠D.卵细胞
3、嫁接繁殖,接上去的植物的芽或枝叫()
A插条B芽接C接穗D砧木
4、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繁育柳树容易成活的方式是()
A.扦插B.嫁接C.压条D.种子
5、下列植物中通常利用无性生殖繁殖的是
A马铃薯B黄豆C水稻D花生
6、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7、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B压条C嫁接D组织培养
8、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是()
A酸味的 B甜味的 C一半酸味,一半甜味D酸甜适中
9、为使嫁接果树成活,嫁接过程首先要注意()
A嫁接时应捆扎好B接穗和砧木的木质部应对接紧密
C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D选好砧木和接穗的大小、粗细
10、明辨是非
①一种植物的生殖方式只能是一种,要么是有性生殖,要么就是无性生殖。()
②植物的茎可用来进行无性生殖,但根和叶不可以。()
课堂作业: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布置预习: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后作业: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组织培养的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一:要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重力》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想想议议栏目,挖掘教学资源,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如重力的方向的利用:重锤线。

设计理念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本节课重点是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动手能力及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感性材料丰富,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观察或实验引入的,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书中的插图,想想议议栏目都极富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本让学生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经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物理研究方法。而本节课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并且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等有关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重点难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学过程

即兴导课

播放视频,师生交流: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抛出的物体,最终也会落向地面,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这个力就是重力。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9—12页填写课时练9页有效自主初探

合作探究

一、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

2、[开展想想议议活动]

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二、重力的大小

[实验探究]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4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

质量(kg)

0.1

0.2

0.3

0.4

重力(N)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


2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

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用符号g表示。

(2)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象)

(3)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

[例题讲解]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取10N/kg)

解:(略)

应用训练:一本物理书的质量大约是300g,计算一下这本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当堂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课时练第11页达标检测10分钟

课堂小结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

2、重力的大小G=mg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3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表示。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要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2、本节课通过想想议议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培养了动手能力及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

不足之处:

1、在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上,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有些拖延时间,结课时没机会让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2、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知识点过渡不自然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核舟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理解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重点词语解释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作者在全面而又精细的观察基础上写成的,作者是抓住哪一特征来写的?(找出文中的一个词)

——“奇巧”一词(材料微小,工艺精细,题材生动,构思巧妙)

2、作者是以什么顺序来说明“核舟”的?可分几部分?

——“总—分—总”结构。分三部分。

3、结构

第一部分(1):综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第二部分(2——5):详细具体的介绍“核舟”的内外形状、结构和物态特点(先总写后分写)。

分两层:

第一层(2——4):介绍船正面的布局和雕刻的人、物及情态特点。

第二层(5):介绍舟的背面。

第三部分(6):对“核舟”总结、评价。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第一部分(1):总述王致远的雕刻技艺,引出“核舟”,点明题目。

(1)作者是怎样称赞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的?

——奇巧

(2)王叔远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作者得到的核舟是什么内容?

——大苏泛赤壁

 2.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3)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4)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5)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六、作业:

1.熟读后面几部分,表演第三四段的内容。

2.练习册语基部分。

3.背诵第一、二段。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568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