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讲授新课:
导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不仅仅是豪迈的歌词,更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有幸出生在80年代,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的第三次巨变;领略了小平同志的伟人风采;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常言道:“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有必要也有责任回过头来了解一下这段辉煌的探索史。
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1、背景:
(1)文革结束,两个“凡是”阻碍了左倾错误纠正;
你如何看待“两个凡是”?
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原因:人们要求纠正“文革”错误与“两个凡是”错误
目的:冲破理论禁区,纠正文革以来的极左路线
邓小平一针见血指出:“两个凡是”的实质“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主席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
毛泽东在世时,个人崇拜的浪潮铺天盖地,什么“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几百年、几千年出一个”、“万寿无疆”等等充斥神州,毛泽东到后来已不是“人”,而是“神”了。
意义:1978年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也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3)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2、重大决定:
(1)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口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治路线)
(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组织路线)
3、意义
(1)是党的历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二、经济领域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里取得突破?
率先突破:农村(安徽、四川)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B、人民公社的体制(一大二公)不能调动家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C、农民生产生活困难。
“日日窝窝头,月月难见面(白面),三月吃顿肉,乐得赛过年。”
安徽:“乞丐大省”
万里(安徽省委书记)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成的黑糊糊的,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过程(内容)
A、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使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基本上形成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轨经营体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极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凤阳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三年跨了三大步。
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
安徽一农民写:借新帐还旧帐帐帐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1950土地改革——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B、1984年产业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合同订购制与市场收购制代替统购派购制
D、2000年税费改革
目的:理顺分配关系
内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二个调 整一项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步骤
A、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B、“放权让利”: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和结果
70年代未,开始,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年,全面展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3、对外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的形成、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城市的理由1、靠近国际市场(香港、澳门);2、与海外有密切的联系(侨乡);3、海陆便利;
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为依托。
二、党风建设
1、原因: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正之风滋生蔓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腐蚀极大。
体制的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法制);个人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境的影响(行贿行为、腐朽思想)。
2、主要内容:反腐倡廉;“三个代表”
3、改革开放与以前党风建设的不同
整风、群众运动揭批、法律严惩;法制化、制度化。
三、政治体制改革
必要性: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主取代集权、法治取代人治);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分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紧迫性)。
1、前提方向:在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
2、过程: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体制;实行党政分开。原有体制优势部分强化与完善。
3、改革模式变化:传统的集权模式——民主模式
4、改革的主要任务:教材P143
5、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村民自治
6、政体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四、改革战略:团结一心奔小康
1、宏伟目标: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
2、形成:
(1)提出: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
(2)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
(3)“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

延伸阅读

改革开放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改革开放》,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改革开放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①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失败原因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点3 中国现代的改革

一、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4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2、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②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①政治方面:A。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局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制定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南方讲话发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小组学习的基本运作方式,提高分工、合作、协调的能力。
2、掌握“宏观把握”(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微观突破”(难点剖析、观点论证)——“意义建构”(思维习惯、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的养成)的历史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虚心的探究者、有效的协调者、热情的帮助者,以身
示范,感染学生。
2、站在历史的角度,体会历史人物的活动历程;站在今天的视角,了解历史人物的伟大
功绩。
3、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锲而不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树立历史
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1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故事》,并展示歌词,要求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候?歌词中的“1979”年和“1992”年具有怎样的特殊背景?1979年邓小平已经有多少岁的高龄?
教师导语:邓小平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主要有6个身份,三落三起。邓小平一
生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生所追求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在他的晚年,
他为中国人民构绘了一幅伟大的蓝图,这就是改革开放,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
一、留法少年
(提出问题):阅读课本,找一找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生:原名邓希贤,1904.8.22 生于四川广安
2、留法之前的中国与邓小平:20世纪初,中国在饱受苦难的同时孕育着巨变。在维新
思想风潮下,邓小平接受了新式教育和“西学新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
小平和同学们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和抑制日货的活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军阀
混战民不聊生,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新式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并使
之了解了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国家的危难激发了邓小平寻求救国真理的决心。
3、留学法国,实现转变,体验了劳工的生活,逐渐树立了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
(1)1920年,留学法国,是同期留法青年中最小的一个;五个月后,走上了勤工俭学
之路
(2)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3)1923年,被选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
(4)1924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可以这样
说,
新式教育(资产阶级启蒙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资本主义严酷的社会
现实、工厂做苦工的经历、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使邓小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和职业革命家。
二、转战千里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1927年,先后在武汉和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工作;
(2)1929年,赴广西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
根据地;
(3)1931年在中央苏区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红星》报主编等职;
(4)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
(5)1935年,以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在长征的实践中,逐渐成
为一个成熟的领导人;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指挥
所部八部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并巩固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1945年,配合重庆谈判,指挥了上党、邯郸等战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2)1947年6-8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1948.9-1949.1,担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与总前委一起领导指挥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4)建国前后,遵循中央的战略部署,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并和平解放西藏问题。
在革命时期,邓小平逐渐成长为务实创新的成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新中国
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为建设新中国做了哪些活动?邓小平哪三起三落?
有何感想?
(学生活动)
1、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1956.9,在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

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3、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并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索;
(3)1973.3,经毛和周提议,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4)1975年,周恩来病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5)1975.11,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6)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诬指为该事件的总后台,被错误
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4、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1)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
放,
第一次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
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遵义会议后第一次“上”
(2)文革初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第二次“下”,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
(3)因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加上“天安门事件”而第三次“下”,“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邓小平再次复出。
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
功,
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
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四、拨乱反正
(1)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提出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推动了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7年秋,主持恢复高考,开始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3)1978年5月,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4)1978年11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中
国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
(5)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实际成为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
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提出问题):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学生活动)
1、开始产生: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
2、逐步发展:
(1)1982年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2)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4)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5)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
(6)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成熟和形成:1992年南巡谈话:
(1)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2)提出“两个不等于”思想
4、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
5、党的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
6、对邓小平的客观评价
邓小平是20C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1929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
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开辟中原战场,
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
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
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解析与探究]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讲话?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做?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分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鼓励知识分子学习老一代科学家,报效祖国。关于学生自己的做法,答案不求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应鼓励。
[自我测评]
评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历史贡献。
提示:本题目难度较大,要求史论结合,建议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进行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巨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为中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论贡献有: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实验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指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并已经实现前两步: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也在1999年底回归中国。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
2004年8月23日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说: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请思考:我心目中的邓小平怎样?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他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1929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指挥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
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l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l2)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l3)农业的相对落后;

l4)斯大林的逝世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项目

内容

农业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工业

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利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评价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工业)。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的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4.失败的原因

(1)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2)提出的战略目标超越实际;

(3)没有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4)赫鲁晓夫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也影响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项目

内容

效果

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提高,国民收入有增加。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改革失败。

农业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l①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l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l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四.启示

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另一方面,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六.给中国改革的启示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反对苏联的控制或照搬苏联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反对搞阶级斗争扩大化。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循马克思主义方向。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

①农业方面:

②工业方面:

3.评价:

①积极:

②局限:

4.结果:

二.勃烈日涅夫改革

1.目的:

2.内容:

①工业方面:

②农业方面:

3.评价:

①积极:

②局限: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2.方针:

2.内容:

①开始阶段:

②后来:

3.评价:

4.结果:

1.请思考:赫鲁晓夫为何率先在苏联进行改革?

2.你认为导致勃烈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特点?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1.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①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根据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

②它脱离经济发展的集约化、一体化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提高和苏联经济发展。

③它从农民身上取走太多,忽视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轻工业生产和消费品的供应。

④斯大林和他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强行把这一模式硬搬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些都给后来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2.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

③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

1.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发展生产力

C.表明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和牛奶

D.讽刺苏联的僵化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2.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苏联方面最有可能谈论的是

A.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B.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C.余粮收集制度D.粮食税制度

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4.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下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根据:1985年的《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6.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A.导致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B.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

C.经济改革的效果不大D.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7.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命运影响很大,其结果说明

①这是由于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产生的必然结果②个人能力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走向③执政者的政策调整往往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重要影响④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体制都必须讲究稳定,不能更改动

A.①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④

8.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9.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愿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的拖累

C.东欧剧变影响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0.导致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提出的口号与目标不切实际B.未能触动原有体制

C.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D.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二、非选择题

1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1894~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1)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3分)

(2)“玉米运动”推行后,许多地区种植的玉米不结穗,导致计划破产,原因是什么?(3分)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3)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8分)

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C

C

D

C

C

C

A

B

11.(1)大规模毁草、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开荒地区风蚀、水蚀严重,土壤严重退化。(3分)

(2)纬度偏高,日照期短、光照不充足(3分)

(3)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3分)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3分)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3分)

不同点:前者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后者重点在工业领域。(6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414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