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一)课型新授课序号6
教育
教学
目的知识方面1、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2、能初步认识到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分类及探究合作能力。
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认识生物学家及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难点树立勇于探索、求真务实的观念。
关健引导好学生头脑中不同观点间的碰撞。
教法探究法活动法教具图片、录相、文献材料
教学过程师生
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内涵?
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新课导入:
《打开生物学大门的钥匙》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
授课内容:
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
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谈谈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
1、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什么是
科学活动?把你们认为属于科学活
动的内容写下来。
2、举例说出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的环境和方法。
3、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应具有哪些
特征?将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教师质疑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教师提出目的要求

结合所知的有关内容共同探讨这部分内容。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4、对上述问题继续进行全班交流。

人类与生物相联系的过程就是生物学发展的过程。

一、林奈与生物分类
分类学之父---林奈
分类方式:界、门、纲、目、科、属、种。
二、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进化学说改变了神创论。
小结:
练习:导航第七页1-4

教师指导
分组讨论

学生讲述,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小结这部分内容有些同学可能在CCTV10或DISCOUVERY节目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应以共同交流,教师补充为主

这些知识易于理解,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SQ3R法:
1、S:浏览,即快读或略读一节课文。
2、Q:注意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些什么问题。注意标题或黑体字等所提供的信息,作者往往用这种方法来强调主要概念或主要词汇。
3、R仔细阅读这节课文。
4、背诵有关问题的答案。5、R:复习这段课文,找出先前忽略的问题。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18世纪之前,世界上成等待中上万的植物没有统一的名称,往往同一种植物有几个名称,或几种植物用同一个名称,这给研究植物带来很大困难。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改变了这一混乱状况。他创立的“双名制命名法”(简称“双名法”),给每种植物起两个名称,一个是属名,一个是种名,连起来就是这种植物的学名,好像人有了姓和名一样,这个命名法直到现在仍在使用。从1732年起,林奈留学荷兰,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周游了荷兰、英、法等国,系统整理了自己多年的考察资料,发表了许多著作,包括划时代巨著《自然系统》。在这部书中,他阐述了矿物的形成,植物的生长和生活,动物的生长、生活的感觉。“双名法”在书中首次出现,从此驰名世界。在上课前,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且给学生讲述了有关达尔文和林奈的小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大屏幕,否则,向学生展示的资料更多。

相关推荐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2、教师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
(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三)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通过(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展视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正在及负面的效应?
教师出示小资料: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
资料2:生物治疗。
同学间充分讨论,领司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司性高的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课型新授课序号8
教育

教学

目的知识方面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
能力方面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技巧。
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和热爱大自然。
重点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难点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关键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教法阅读法和讨论法、讲解法教具录相、材料,
教学过程师生
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奈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生物分类系统
哈维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

新课导入:
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察、调查、分
类、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
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
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其
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
方法。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阅读材料:
教材P27-28

学生练习

教师讲述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学生观看录相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调查有关响尾蛇的资料,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要使学生学会边阅读边做笔记,将实验法基本程序的关键词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讨论题:

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

3、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

4、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骤?

小结:
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

学生作记录

在确认所有人都已经做了认真的阅读后,可以安排小组进行讨论。

阅读前可让学生观察响尾蛇捕食猎物的录相

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做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上述实验?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响尾蛇是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膛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响尾蛇共分两属,侏响尾蛇属和响尾蛇属。侏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小型的响尾蛇,如链侏响尾蛇和地侏响尾蛇。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大型的响尾蛇,如角响蛇。侏响尾蛇上包有9块大鳞板。响尾蛇属的响尾蛇有大有小,视种而不同。但头上都有小鳞片,这一点和侏响尾蛇属不同。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是要让学生在前一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响尾蛇捕食的特性来总结实验法的基本程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学生在收集资料时提高了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重、难点)
②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力目标
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4分钟课件出示复习思考题: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2分钟有没有同学遇到过家里吃剩的饭菜变酸的情况呢?其实这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那么使饭菜变酸的微生物是饭菜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这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咱们就要用生物学的方法去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有过此种生活经历的同学积极回应老师的问题。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述,知道饭菜变酸是微生物造成的,并思考这些微生物究竟是哪里来的呢?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导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
目标展示
2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已经板书在黑板左侧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并板书本节课题: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不仅通过多媒体展示,而且板书在黑板上,可时刻提醒学生依照目标进行学习。
自学探究(一)
7分钟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0-11页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图1.1-7,认真分析巴斯德实验,通过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尝试解决:
助学第8页合作探究第一题。
提出自学要求:
①先个人思考,再小组讨论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将答案工整地书写在助学上
③在课本上标注知识点
对自学效果的检查:5分钟后找同学回答以上问题。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讨论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答案,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图1.1-7仔细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全过程,找出A、B两瓶设计上的异同,思考助学中提出的问题。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共同探讨个人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推选出代表进行发言交流。学生通过自学阅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基本上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自学任务,弄清巴斯德实验的过程,虽然他们还不明确对照实验的含义,但他们通过自学分析与讨论,对对照试验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精讲点拨
5分钟1、课件展示巴斯德实验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A、B两瓶相同的实验条件有:瓶口敞开、肉汤煮沸、存在的环境。不同的实验条件只有一个:A瓶瓶口竖直向上,B瓶瓶口呈S型。两瓶实验结果的不同就是由这一个不同的实验条件导致的,因此这个实验条件就称为实验变量。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链接”了解变量以及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

3、巩固练习:
(1)下列可以构成实验变量的是:
A.有关和无光B.有风和无光
C.高温和干燥D.黑暗和寒冷
(2)在设计探究光照对蟑螂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温度B.湿度C.食物D.光照
再次强调:设计对照实验要注意控制实验变量。
过渡:18世界时,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巴兰让尼也做过研究微生物来源的实验,为什么他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4、课件出示斯巴兰让尼与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斯巴兰让尼实验的不足之处:
讲述: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设计尽管不够严谨,但却为巴斯德实验设计的改进提供了前提。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设计了曲颈瓶,改进了实验器具,以巧妙的探究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假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探究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科学家需要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最终才能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认真观察分析巴斯德实验图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两瓶在设计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只能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这个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阅读,结合巴斯德的实验设计理解实验变量和对照实验。

根据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通过比较两个实验设计,发现斯巴兰让尼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从而认识到设计对照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自学对巴斯德实验设计的思路有了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老师稍加点拨,即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实验条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明确单一实验变量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炼出有用的知识点,提高他们从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后,立即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能够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的牢固,还能提升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的点拨可起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让他们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自学探究(二)
6分钟过渡:巴斯德通过自己设计试验,证明了自己的假设,这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1、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11-13页的内容,认真分析图1.1-8,通过个人思考解决:
助学第8页合作探究第二题
助学第7页自主学习目标1
提出自学要求:
①自主完成,安静思考
②将答案工整地填写在助学上
③在课本上标注知识点
对自学效果的检查:4分钟后找同学回答以上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3、练习:辨析可采用的方法:
(1)要了解尚贤中学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
(3)要了解家鸽一天内体温的变化,应采用法。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在课本上标知识点,并按老师提出的要求独立完成助学中的相关题目。4分钟之后接受老师的检查。

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并知道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与假设相悖时该如何做。

通过辨析题目,了解几种常用方法的实际应用

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和直接,教师无需多讲,学生通过自学即可掌握,所以放手给学生。但此处的设计注意将课本知识与助学内容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完成助学中的题目来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提高了助学的课堂利用率。
自学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紧迫感,能提高自学的效率。

知识整合
迁移运用
7分钟过渡: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探究方法并用,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组进行分析、交流,拿出活动的设计方案。

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树立他们探索生物学的远大志向。
课堂小结
2分钟本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而有序,也基本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目标。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达标检测
10分钟独立完成助学8页当堂达标:1-8.
课下作业:
A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11题;
B类:教材13页1-2题、《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12页3题。
C类:教材13页1-2题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小组内核对答案并向老师反馈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47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