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2)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2)”,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教学重点、难点:
呼吸作用和呼吸的不同,以及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对呼吸的比喻:
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问题:
为什么说呼吸是燃烧呢,燃烧的结果是什么呢?

实验演示

展示预先准备的种子产生热量的装置
并用动画演示温度变化的过程

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要呼吸,产生了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设计几种不同状态下的种子,观察他们温度的变化。
萌发的种子和死亡的种子进行对比

设疑,引发思考

学会对比实验的设计,体会实验中的变量
引入主题,能量的利用

生物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人的活动,植物开花结果,即使是睡觉也要消耗能量。
你能举出一些能量利用的例子吗?将你列举的事例介绍个其他同学。

问题:
对生物体来说,不同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根据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图中的现象。
1.蔬菜、水果的储藏
2.作物松土
3.天然的“氧吧”JaB88.cOM

根据所学能量利用的知识以及前面所学能量的释放和呼吸的密切关系来思考。

学生展开讨论,积极回答

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不同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不一样,活动剧烈的需要能量多。

扩展阅读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1)


7.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目标:
(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分析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
(2)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核心概念,明确“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核心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营养物质中的能量如何释放出来呢?与我们身体的哪个活动有关?

二、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体验活动:
小组同学轮流测试在不同生活状态下,每个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并记录。

看书(信息库)找答案:
1.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在哪里进行?
2.植物体哪些部位的呼吸作用最旺盛?
3.植物体通过什么结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三、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植物体内的呼吸,和人体呼吸的气体变化一样吗?
组织学生做实验验证(安排学生分别选做实验一和二)。
回顾“营养物质的作用”的内容,说出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了解“呼吸频率”这一重要概念。
阅读资料卡,讨论如何测呼吸频率。

测定自己的呼吸频率

讨论:
1.实验一中“B袋内装入等量用沸水处理过的蔬菜”,B袋的作用是什么?

实验一:验证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1.把A、B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锥形瓶中。
2.观察和记录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二: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1.分别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到甲、乙两瓶中。
2.观察和记录蜡烛的燃烧情况。

小结:
帮助学生一起总结出“生物的呼吸作用”这一核心概念;生物体的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
1.清晨,到树林中锻炼是否科学?
2.农民伯伯种地为什么要松土?
出示资料:山东盛产生姜,生姜丰收后,农民往往将生姜放入早已挖好的几米深的姜井中保存。但经常听说姜农到姜井里取姜时发生窒息现象,甚至有人丧失了生命。
2.实验一中为何要把袋子放在“黑暗”处24小时?
3.实验二中为何要将广口瓶放在温暖处,封闭、遮光处理24小时?
4.实验用的新鲜蔬菜有必要进行清洁、杀菌吗?为什么?

理解“生物的呼吸作用”含义:
1.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2.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导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导学设计

1.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
2.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3.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活动一: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1.测量呼吸频率
(1)知识准备:一呼一吸为呼吸一次,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叫做呼吸频率。
(2)要求:4个人一个小组,测量在不同的呼吸状态下的呼吸次数,记录在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组长汇报给老师。
生活状态
安静时
迅速起蹲
1min
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第1人
第2人
第3人
第4人
统计平均值
2.根据在不同的呼吸状态下的呼吸次数的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哪种状态消耗的能量多?
(2)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
3.阅读课本P109第一段,通常所说的呼吸是:
生物吸入,呼出的过程。
活动二: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1.实验材料和用具:烧杯、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
2.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109—110第一组实验,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在A、B两只烧杯内分别加人20ml的澄清的石灰水,取下止水夹,将A、B两只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A、B两个烧杯的液面以下,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实验现象:
(2)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3)为什么要把袋子放在黑暗处?
(4)除了将袋子放在黑暗处,还有什么方法呢?
(5)得出结论:
活动三: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消耗氧气
1.实验材料和用具:广口瓶、火柴、蜡烛、菠菜
2.要求:仔细阅读课本P110第二组实验,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先点燃两只蜡烛,然后打开瓶盖,同时迅速地伸到甲、乙两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实验现象:
(2)哪一个是对照实验?
(3)这里把甲、乙两瓶放在黑暗处理作用和第一组实验相同吗?
(4)得出结论:
活动四: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有机物+水++能量

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有在叶片B、只在根系中
C、所有活细胞D、只有萌发的种子中
2.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无关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贮存能量
D、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农田被淹需及时排涝,目的是为了供给根细胞以充足的()
A、阳光B、氧气C、肥料D、二氧化碳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
1.能的转化
想想做做:按照书中的操作,观察发生的现象,说一说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观察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示,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

(1)运动的汽车紧急刹车,汽车最终停下来。这过程中汽车的动能(机械能)转化为轮胎和路面的内能。
(2)把一铁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水,直至水沸腾。在这一过程中,铁块从周围水中吸收了热量使它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过程中水的一部分内能通过热量传递使铁块内能增加。
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
(1)介绍其他形式能:我们学习过机械运动有机械能,热运动有内能,实际上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运动,每种运动都有一种对应的能量,如电能、磁能、光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2)不仅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内能相互转化,举例说明:(同时放映幻灯片)
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
播放动画:大自然中能量的转换

2.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在学习力学知识时,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有条件限制的定律,而且实际现象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存在于普遍自然现象中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如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都有指导意义。它也对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历史上不少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器,这种机器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永动机。虽然很多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各种努力,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设计者完全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任何机器运行时其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果它对外做功必然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就无法对外做功,因而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4.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物理计算
例题:用铁锤打击铁钉,设打击时有80%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的50%用来使铁钉的温度升高。问打击20次后,铁钉的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铁锤的质量为1.2kg,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是10m/s,铁钉质量是40g,铁的比热是5.0×102J/(kg℃)。
首先让学生分析铁锤打击铁钉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归纳学生回答结果,指出铁锤打击铁钉时,铁锤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且内能中的一半被铁钉吸收,使它的温度升高。如果用ΔE表示铁钉的内能增加量,铁锤和铁钉的质量分别用M和m表示,铁锤打击铁钉时的速度用v表示。依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铁钉的内能增加量不能直接计算铁钉的温度,我们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等效为以热传递方式完成的,因此等效为计算打击过程中铁钉吸收多少热量,这热量就是铁钉的内能增加量。因此有
Q=cmΔt
上式中c为铁钉的比热,Δt表示铁钉的温度升高量。将上面两个公式联立,得出
经计算得出铁钉温度升高24℃。在这个物理计算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如何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这一基本原理。
应该注意,有的同学把上述题目中铁锤打击铁钉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说成“铁锤做功转化为热量”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做功与热量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是等效的。

三、课堂小结
自然界的物质有不同的运动形式,每一种运动都对应着一种能。能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存在着相互转化过程,转化过程中总量是守恒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理定律。
同学们要会分析一些自然现象中能是怎样转化的。应该知道,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30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