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邓小平理论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邓小平理论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标要求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当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谈话法,分析法和归纳对比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甘愿奉献的高尚品格

重点和难点: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

导课

一、课题问答:1、新时期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新的理论有哪些?

二、邓小平理论导入:

1、以歌词和文字为素材,通过多媒体方式让学生感受歌词的春天的意境。问题: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缅怀伟人:图片和文字材料简介

新课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本目以中心问题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问题一:文革结束,中国将向何处去?1978年邓小平的一次重要讲话和党的一次会议给迷茫中的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学生看书整理出: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指导学生回顾会议的内容、意义。

可引导学生从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邓小平理论这三个角度分析,以便于深刻领会。为下面内容的学习作好思想准备。

2、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

主要理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特色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

初级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本质论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目标论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概述其理论的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其它内容

邓小平理论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外,还包括很多方面。如(1)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列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借助于课本的提示,引导学生分析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教师过渡: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内国际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又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道路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1、这是什么思想?内涵是什么?

2、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小结: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1、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过程,概述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涵是什么?地位和作用如何?

延伸阅读

高二历史教案:《邓小平理论》教学设计


专题四(三)邓小平理论(预学案)

(一)教学目标

考纲1 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考纲2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二)学习导学

一、邓小平理论背景和开始形成

1、背景:文革结束以后,出现徘徊的两年。

文革结束后,“左”的错误仍有巨大影响,主要领导人提出

“两个___”禁锢人们思想。同时出现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深刻思想解放运动。

2、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

(1)1978年邓小平发表《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强调解放思想,提出改革____体制的任务。该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实现___路线___路线___路线的伟大转变。

(3)意义:改革开放揭开序幕,标志___________新道路正式开辟。

二、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1、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987年中共“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 第一次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

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三、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

1、背景:20世纪末国际风云变幻,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困惑。

2、邓小平南方谈话

㈠时地:____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

㈡内容:①判断实践“三个有利于”标准(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___,消灭___ ;消除___,最终达到____;③__是硬道理。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㈢意义:抓住什么是_____,怎样_______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

㈠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_____体制。②要求全党加快改革开放搞经济。

㈡意义: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把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推进一个新阶段。

四、邓小平理论作为党指导思想的确立——中共“十五大”1997年

1、内容:A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B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问题(控制力);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等。

2、意义:是引领中共继续前进的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世纪。

五、认识邓小平理论

(1)概念: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2)意义: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指引中共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主要内容:①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独立自主不结盟;坚持开放;⑤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⑥战略步骤“三步走”。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⑧一国两制。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等。

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21世纪初,中共面临与时俱进的问题。

2、内容:中共要代表______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____的

发展方向,代表最_____的根本利益。

4、指导地位: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5、意义:解决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和_______的问题,体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个性化知识树(提纲式、结构推理式、树干枝式、表格式,你喜欢哪种?)

我的疑问(把你没有搞懂的、感兴趣的问题写下了,看看老师和同学能否帮你解决)

第66课时邓小平理论教学案


第66课时邓小平理论教学案

第二十四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第66课时邓小平理论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理论方面,邓小平最重大的贡献是()

A.提出了新时期的不结盟外交政策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下列有关中共“十三大”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系统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系统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在理论方面,邓小平最重大的贡献是()

A.提出了新时期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下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③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20世纪末,歌曲《走进新时代》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周恩来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提出的观点?

(2)根据材料四,谈谈以上观点的内在的辨证关系。

(3)你认为这些观点有何历史地位。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

材料二 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60~70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

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处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两段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点?根据两段

材料概括其意义。

(2)有人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需要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了”。你认为呢?

试说明你的理由。

第66课邓小平理论

一.1.D2.A3.D4.B5.C6.B

二.7.(1)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式,任务和现实状况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对各级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的新要求。

8.(1)材料一的背景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材料二的背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改革开放,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点是强调是艰苦奋斗;提倡艰苦奋斗,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有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同意这种观点:从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来说,结合我国目前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的是进一步提高。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发展,当然,不需要艰苦奋斗并不等于面对困难低头回避。不同意这种观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得新的成就。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薄弱,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还需要不断的增强,综合国力需要优良的作风和理论做指导,指导实践,发展经济也不能放弃艰苦奋斗。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制定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南方讲话发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小组学习的基本运作方式,提高分工、合作、协调的能力。
2、掌握“宏观把握”(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微观突破”(难点剖析、观点论证)——“意义建构”(思维习惯、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的养成)的历史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教师的角色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虚心的探究者、有效的协调者、热情的帮助者,以身
示范,感染学生。
2、站在历史的角度,体会历史人物的活动历程;站在今天的视角,了解历史人物的伟大
功绩。
3、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锲而不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树立历史
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1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故事》,并展示歌词,要求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候?歌词中的“1979”年和“1992”年具有怎样的特殊背景?1979年邓小平已经有多少岁的高龄?
教师导语:邓小平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主要有6个身份,三落三起。邓小平一
生经历了坎坷的历程,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生所追求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在他的晚年,
他为中国人民构绘了一幅伟大的蓝图,这就是改革开放,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
一、留法少年
(提出问题):阅读课本,找一找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生:原名邓希贤,1904.8.22 生于四川广安
2、留法之前的中国与邓小平:20世纪初,中国在饱受苦难的同时孕育着巨变。在维新
思想风潮下,邓小平接受了新式教育和“西学新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
小平和同学们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和抑制日货的活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军阀
混战民不聊生,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新式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并使
之了解了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国家的危难激发了邓小平寻求救国真理的决心。
3、留学法国,实现转变,体验了劳工的生活,逐渐树立了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
(1)1920年,留学法国,是同期留法青年中最小的一个;五个月后,走上了勤工俭学
之路
(2)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3)1923年,被选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
(4)1924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可以这样
说,
新式教育(资产阶级启蒙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资本主义严酷的社会
现实、工厂做苦工的经历、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使邓小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和职业革命家。
二、转战千里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
(1)1927年,先后在武汉和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工作;
(2)1929年,赴广西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
根据地;
(3)1931年在中央苏区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红星》报主编等职;
(4)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
(5)1935年,以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在长征的实践中,逐渐成
为一个成熟的领导人;
2、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指挥
所部八部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并巩固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3、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1945年,配合重庆谈判,指挥了上党、邯郸等战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2)1947年6-8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1948.9-1949.1,担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与总前委一起领导指挥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4)建国前后,遵循中央的战略部署,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并和平解放西藏问题。
在革命时期,邓小平逐渐成长为务实创新的成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新中国
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为建设新中国做了哪些活动?邓小平哪三起三落?
有何感想?
(学生活动)
1、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1956.9,在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

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3、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并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索;
(3)1973.3,经毛和周提议,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4)1975年,周恩来病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5)1975.11,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6)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诬指为该事件的总后台,被错误
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4、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1)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
放,
第一次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
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遵义会议后第一次“上”
(2)文革初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第二次“下”,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
(3)因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加上“天安门事件”而第三次“下”,“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邓小平再次复出。
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
功,
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
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四、拨乱反正
(1)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提出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推动了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7年秋,主持恢复高考,开始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3)1978年5月,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
(4)1978年11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中
国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
(5)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实际成为中央
领导集体的核心;
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提出问题):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学生活动)
1、开始产生: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
2、逐步发展:
(1)1982年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2)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3)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4)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5)提出“一国两制”的理论
(6)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成熟和形成:1992年南巡谈话:
(1)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2)提出“两个不等于”思想
4、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
5、党的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
6、对邓小平的客观评价
邓小平是20C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1929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
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开辟中原战场,
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
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
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解析与探究]
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讲话?你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做?
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分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鼓励知识分子学习老一代科学家,报效祖国。关于学生自己的做法,答案不求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应鼓励。
[自我测评]
评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历史贡献。
提示:本题目难度较大,要求史论结合,建议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进行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巨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为中国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论贡献有: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实验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指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并已经实现前两步: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已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也在1999年底回归中国。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
2004年8月23日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说: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请思考:我心目中的邓小平怎样?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他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1929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指挥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
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

高二历史教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1)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第一次下。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遵义会议后第一次"上"

(2)文革初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第二次"下",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

(3)因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加上"天安门事件"而第三次"下","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邓小平再次复出。

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44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108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