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细胞增殖”,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1课时细胞增殖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其他时期不变(2N),数目变化:。
(2)DNA变化:间期加倍(),末期还原(2N),数目变化:。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N),后期消失(),数目变化:。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4?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的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无丝分裂及其特点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等结构的出现,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实例:蛙的细胞的无丝分裂。
6?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原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如溶液)着色。根据各个时期内
(或)的变化情况,识别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
基础过关
1?(2011南京模拟,10)下图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B?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C?DNA复制发生在c段
D?染色体平均分配发生在d段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
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3?(2011常州模拟,1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
A?细胞分裂的前期形成纺锤体
B?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细胞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
D?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4?(201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0)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显著变化是()
A?DNA分子复制
B?出现染色体
C?纺锤体消失
D?形成细胞板
5?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6?(2011扬州中学模拟,11)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分裂间期DNA复制与有关蛋白质合成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7?(2011扬州模拟一,11)下图中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是()
8?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依次是()
A?24、24、48
B?24、48、96
C?48、48、48
D?24、48、48
9?(2011扬州模拟二,1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DNA数不相等的时期(不考虑细胞器中的DNA)有()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间期
10?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制片—染色—解离—漂洗
D?制片—解离—漂洗—染色
11?(2011泰州中学模拟二,7)下列是一组动物活细胞有丝分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图细胞将出现细胞板,并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B?c图细胞核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等
C?d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
12?(2011宜兴一中模拟二,15)下列有关正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13?(2011宜兴一中模拟二,16)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的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4?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
C?用龙胆紫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D?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
冲A训练
1?(2011扬州中学模拟,14)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B?植物细胞BC段会出现赤道板,CD段会出现细胞板
C?人体细胞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46条
D?动物细胞中心粒复制和移向两极发生在AB段
2?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某同学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1)培养洋葱根尖时,如果没有经常换水,会出现烂根现象,原因是。
(2)利用洋葱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3)在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应找到部位,在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4)下图表示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几个简图,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表示),该生物体细胞DNA数量是。

相关推荐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分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模型剪贴图。如图6—1-2。

图6—1-1染色体的复制图6—1-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的模型,以供上课用。

[情境创设]

教师:上节课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

学生:是死的,解离的时候已经把细胞杀死了。

教师:为什么要对视野中的细胞进行计数?

学生:因为细胞已经被杀死,我们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只能用看到的视野中细胞的多少来说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生互动]

教师演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课件。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怎样呢?

学生:根据实验的计数,我们发现: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大约是其他各期细胞的8倍。

教师:非常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112表6—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t/h)。在细胞周期里,哪一个时期长?

学生:细胞分裂间期。

教师: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教师:DNA分子和蛋白质实际上是什么?

学生:染色质,也是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染色体的复制。

教师:用先剪好的剪贴图在黑板上贴出染色体复制图。如课前准备的图(一)。细胞分裂间期的活动是非常活跃的,它为细胞的分裂提供了物质的准备。这时候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状态如何?

学生:(1)染色体经复制成两条染色单体连于一个着丝点,形态为丝状,为染色质。见课本P113图6—4。

(2)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比较数目不变,但DNA数目加倍。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结合同学们上一节课的实验来分析细胞的分裂期。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下面以高等植物为例,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学生:观察课本P112图6—2,课本P113图6—3。

教师:用flash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前期。这是什么时期?染色体有哪些变化?

学生:(1)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2)核仁、核膜解体、消失。(3)出现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染色质染色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

(1)核膜、核仁解体消失。

(2)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成。(两消失,两出现)

(3)每条染色体会分开成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排列无序。

教师:用flash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中期。这是什么时期?这个时期的明显标志是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染色体形状、数目、位置归纳特点)

学生:(1)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点与纺锤丝相连。

(2)染色体数目→与前期、间期相同。

(3)染色体位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中期的特征:

(1)染色体缩得最短、最粗。

(2)染色体有规律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教师:用flash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后期。这个时期又有什么特点呢?用剪贴图操作。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教师:要求学生数一数这时细胞核中有多少染色体,并与间期、前期、中期作比较。

学生:(1)染色体形态→每条染色体分开,无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位置→移至细胞的两极。

(3)染色体数目→比间、中、前期加倍(因着丝点分裂加倍)。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后期的特征:

(1)着丝点分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染色体移至细胞的两极。

(3)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教师:用flash动画演示细胞分裂的末期。最后指导学生概括末期的特点,注意与前面各期对比。

学生:(1)染色体形态→染色质呈丝状。

(2)染色体数目→与间期、前期、中期细胞中相同。

(3)染色体位置→散乱分布在细胞核中。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末期的特征:

(1)染色体成为丝状染色质。

(2)核仁、核膜出现。(两出现,两消失)

(3)细胞板形成,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4)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恢复原样。

(5)大多数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

[课堂反馈]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其实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分裂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它们的异同。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提醒学生对照观察、分析比较。

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学习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

教师和学生:

(1)相同点: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银幕显示: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裂

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由细胞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纵行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梭形的纺锤体

中心体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个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在两组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分裂末期

在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并向周围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两个子细胞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后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其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

学生:阅读教材P113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要求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

银幕显示检测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___后,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因而在生物的__________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的稳定性。可见,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

教师:除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还有其他的分裂方式吗?

学生: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教师: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14第二自然段。

教师: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

学生: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教师精讲]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种类相同的染色体。例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就角化的皮肤而言,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认识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落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如下:

含四条染色体细胞为例

细胞周期

比较项目

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含量(个)

4→8(逐步复制)

8→4

染色体数(条)

4→8

8→4

染色单体数(条)

0→8

纺锤体

出现

最清

较清

消失

[布置作业]

1.P114的练习一.基础题1~5。

2.以体细胞里含有4条染色体为例,画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

细胞的增殖教案分析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胞的增殖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细胞的增殖教案分析

知识目标

1.从细胞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

3.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4.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模拟实验以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4.养成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5.能够利用多种媒体获取生物信息。

情感目标

1.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突破 通过模拟实验和制作动态的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加以随堂训练,攻克难点。

探究、讲述和讨论的方法。

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大家看一下教材110页图:象与鼠(投影展示),讨论:象与鼠的形体差距悬殊,象的体细胞是否比鼠的体细胞大?二者形体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评价学生的回答(出示幻灯片2、3,示细胞的大小。动植物细胞的直径大都在20——30微米之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细胞为什么不能一直生长形成大型的单细胞生物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象与鼠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相似,生物体的生长是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结果,但主要因素是细胞数目的增加。
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限制细胞继续增大的因素有哪些呢?

活细胞进行着旺盛的新陈代谢,需要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那么细胞体积增大对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有什么影响呢?

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看书4分钟)

提问:“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的运输关系”的模拟实验是如何设计的?其设计思路是什么?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方案,设计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关系的模拟实验。

教师对各个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进行评价总结提示:①利用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②利用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的原理,检测NaOH渗入琼脂块的速度和深度;

屏幕播放教材中该实验的设计方法及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出示幻灯片4)。

倾听、总结学生对结果的讨论,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提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能够影响细胞的体积?

提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所控制的范围是一定的,另外细胞中的各种结构都进行着不同的生理活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细胞内的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细胞太大也不利于细胞内各种成分的交流。

请思考:(出示幻灯片5、6,展示思考题)。

教师点评总结。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参加讨论,提出模拟实验的设计思路,并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

阅读教材内容,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事项,并仔细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模拟实验和讨论,学生充分理解到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主要取决于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经过思考,得出结论:细胞的新陈代谢并不只与物质交换速度有关,其内部还需要一些重要而复杂的结构。

经过思考回答:细胞的核质比以及细胞内物质的交流。
思考回答。
使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领悟。
通过讨论使学生深入思考,并用联想的方法将模拟实验的结果迁移到细胞。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体细胞的分裂有什么规律?(出示幻灯片8)。

2、什么是细胞周期?是否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3.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否相同?

4.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5、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如何划分的,它们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分界?

演示幻灯片,点评学生的回答并补充、总结:①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要强调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②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人为划分的,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

用课件模拟展示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

观察分裂间期的细胞,引导学生分析间期的主要变化及变化的结果。

观察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注意每个时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提问:1、分裂前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提示:可以使DNA分子在分离的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染色体在子细胞中的平均分配。)

2、分裂中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什么是赤道板?(提示:赤道板是垂直与纺锤体的纵轴,并将其平分的一个平面,实际上并无板状结构存在。)

3、分裂后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4、分裂末期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与分裂前期进行比较)

教师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有丝分裂的实质。

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细胞增殖”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周期性: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不相同的;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间期(较长)和分裂期(较短);细胞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时期之间无明显的分界,被人为的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学生观察、思考并描述各个时期的特点。分裂前期所发生的最主要的变化出现染色体。

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牵引到赤道板上。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被牵向细胞两极。

最主要的是染色体又恢复成染色质的状态。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新知识。

观察现象,引起思考,加深理解。

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分裂各个时期及特点的理解。

使学生了解中国科学研究的前沿工作,激发兴趣,发展相关情感。



提问:

1.DNA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在哪个时期?

2.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作用?

3、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有哪些?

4、根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画出二者的变化图象。

讨论:

正常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40小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天。医院采用化疗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保存骨髓细胞。推断给药的时间间隔并简述理由。(提示:使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每一个细胞周期,同时对正常骨髓细胞的影响最小)

请思考:(出示幻灯片15、16、17、18,展示思考题)。

教师点评总结。
学生思考回答:

分别发生在间期和后期。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线粒体(供能)等。

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略。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给药时间间隔应控制在40~48小时之间。

思考回答。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联系实际,将知识拓展、延伸。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一、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

1、不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不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

3、不利于细胞内物质的交流。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堂穿插进行)

1、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

A.细胞的体积 B.细胞的表面积

C.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D.细胞分裂的快慢

2、细胞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其主要意义不包括( )

A.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B.有利于细胞内部的物质交流

C.有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D.有利于细胞的分化

3、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 )

A.有丝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增殖D.细胞分化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同一个视野中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处于( )

A.前期B.中期C.间期D.后期

5、在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中(如下图),正确的测量方法是(虚线表示测量位置)()

6、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细胞直径(μm)
表面积(μm2)
体积(μ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20
1256
4187
0.30
30
2826
14130
0.20
7、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对甲、乙、丙、丁进行排序________。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图。

(3)染色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________。

(4)赤道板和细胞板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细胞增殖


第二节细胞增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及方式。
2.了解无丝分裂过程。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4.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5.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6.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运用坐标式,表格式归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促进学科间渗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
1.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识图归纳,培养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2.通过创境激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细胞分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过程思维。
4.通过坐标、表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解决办法]
(1)重视使用图及模型等直观教学。
(2)采用表格式,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规律的难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解决学生记忆分裂时期细胞核变化特点的困难。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规律。
[解决方法]
运用函数图象,表格的形象化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深化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仪器。
2.细胞分裂周期图。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格。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
6.板书(可银幕显示)。
7.教学目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教材中有丝分裂周期图文,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周期的含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方式及无丝分裂过程的特点。
3.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并列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变化表格。
4.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5.通过及时检测、提问等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2.了解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4.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及示意图。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新课:活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原生质就增长,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象生物体一样,也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裂,才能达到生长与繁殖的目的,因此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个体维持与种族的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3第一、二自然段。
要 求:了解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
(一)有丝分裂
讲 述:
我们已了解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数目的,那么,我们就先探讨有丝分裂问题。
在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细胞连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这些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从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具有一定周期性。
细胞周期概念
银幕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第一自然段及看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要 求:结合图文自学、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细胞周期的含义。
抽问:你如何理解细胞周期?
反馈评价:教师采用暗示法,让学生理解:前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扩展细胞分裂周期的隐蔽知识。
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的划分在图中的表示。请同学们试分析(在下一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所观察的显微材料中看到得最多的细胞分裂图象是哪个时期的细胞?能说出为什么吗?(学生答:间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1.细胞分裂间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解:
细胞两次有丝分裂之间这段时间我们叫它分裂间期。在这个时期用光学显微镜看不出细胞有什么显著变化,因此,有人曾经把这一段时间叫静止期。其实间期只是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而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都非常活跃。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强调:姐妹染色单体概念的含义)复制结果,每个染色体形成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即DNA的复制数目加倍与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它的着丝点未增加,其染色体数也就未增加。
图示:
配图704JT001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间期的特点是[ ]
A.细胞没有变化
B.染色体隐约可见
C.核膜解体
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每个染色体复制后,在细胞进入下阶段之前应该含有[ ]
A.两个染色体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四个染色体
D.一个染色单体
答案:1.D;2.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2.细胞分裂期
讲 述:
不同物种染色体大小数目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尽管如此,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由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所以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动植物细胞也就有所不同。本课时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有丝分裂过程。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述:
从这幅图上我们看到植物细胞分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时期细胞出现一系列连续的变化,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地将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
银幕显示:前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其变化特点:①“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②“两消失”,核仁消失,核膜消失。(看清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纺锤体形成)(并配板画强调两个染色单体是相同的)。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前期最显著变化表现在____高度螺旋化,形成____。
②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是:____、____、出现;____、____消失。
答案: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
反馈评价。
(2)中期
银幕显示:中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就是:
①纺锤丝连接着丝点,通过纺锤丝的牵引,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中央。
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间平面上(垂直于纺锤体轴的平面),这个位于细胞内中央空间的平面叫赤道板。
③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固定,螺旋化程度最高而变得最粗。数目容易观察清楚。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在植物细胞分裂中期,牵引染色体运动的是[ ]
A.纺锤体
B.纺锤丝
C.纤维
D.中心体
②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
答案:①B;②C。
反馈评价。
(3)后期
银幕显示:后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两个,因此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样,原来的一个染色体发展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成对的染色体由各自的着丝点与本侧纺锤丝相连,由纺锤体收缩牵引到细胞两极,其结果,染色体平分成相等的两组。
图示:
配图704JT002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后期,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原因是[ ]
A.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B.纺锤丝缩短变粗,形成纺锤体
C.细胞板出现,染色单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纺锤丝变短变粗
②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数目为16个,那么该物种染色体数为______个。[ ]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答案:①D;②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4)末期
银幕显示:末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一时期,两组染色体分别达到细胞的两极。其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是:“两个消失”:纺锤体消失,染色体消失;“两个出现”:核仁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三)总结、扩展
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例如洋葱细胞是16个染色体,经过细胞有丝分裂亲代细胞染色体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其结果每个新的体细胞还是含有16个染色体。一般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前期到末期,整个过程大约需1—2小时。
细胞有丝分裂是本节的学习重点,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及分列期染色体的演化规律。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应与教材的图文结合学透记牢,还可以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编制顺口溜加深记忆。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前期),形数清晰赤道齐(中期),点裂数增均两极(后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末期)”。抓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这条线索,才能事半功倍地理解和记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41复习题一1、2;二1、2。
2.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
3.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后,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比较,其染色体数[ ]
A.相等
B.增加一倍
C.减少一倍
D.增加两倍
4.若用某化学药剂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其结果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
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
配图704JT003配图
(1)该图是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期。
(2)该图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____个染色体单体。
(3)该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的子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
答案:1.略;2.分裂间期、分裂期;3.A;4.D;5.A 6.(1)后期(2)8、0(3)4。
(五)板书设计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3.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4.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问:(1)生命旺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分裂间期、分裂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2)(请同学上讲台)你能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指出图中哪几个是分裂前期图,哪几个是分裂后期图?(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银幕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讲 述:
在我们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已了解后,今天我们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同学们注意银幕显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仔仔细细地对照两组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活动:应用观察法、比较法,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组图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比较。
要 求:
(1)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2)学习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
反馈评价。
教师指示银幕显示图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订正:
(1)相同点: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银幕显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
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讲 解:
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种类相同的染色体。例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就角化的皮肤而言,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二自然段。
要 求: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
银幕显示检测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后,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因而在生物的____之间保持了____的稳定性。
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讲 述: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深入探讨,了解到细胞分裂时期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具有整体性。但重要的实质变化是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因此,抓住这个实质,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就容易掌握和记忆,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课本P·36图12和P·39图14。
要 求:
(1)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思考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
(2)试拟表格说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抽问了解学生是否找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的规律。
反馈评价。
师生共同活动设计:(1)表格式(2)坐标式
银幕显示:(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表。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坐标曲线。
讲 述:
我们运用表格式,坐标式归纳总结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规律,已有较直观的形象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解答:
配图704JT004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
配图704JT005配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开始,到____为止。
(2)细胞分裂的末期是____。
(3)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___期。
配图704JT006配图
答案:(1)a-f (2)e-f (3)d-e (4)c-d(中)。
统计正误率,反馈评价。
(二)无丝分裂
讲 述:
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正常的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三自然段。
要 求: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
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
提问: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三)总结
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本课时在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的学习中,重点还是落实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上。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的变化是为分裂期准备条件。其中包括DNA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以及分裂期染色体、染色质的演化规律。通过表格式、坐标式总结比较各时期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在学习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记忆,加快学习速度,有利于我们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形象地、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
(四)布置作业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区别发生在 [ ]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2.在细胞分裂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前期相比 [ ]
A.增加一倍
B.保持不变
C.减少一半
D.增加两倍
3.一条染色体间期经过复制,在细胞分裂前期应是 [ ]
A.两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B.两个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C.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D.一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图704JT006配图
(1)该图是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理由是____。
(2)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
(3)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条;____个DNA分子。
答案:1.C;2.A;3.D;4.(1)动物,有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2)有丝分裂后期(3),4,4。
(五)板书设计
 
八、参考资料
 
细胞分裂的原因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的体积逐步增加时,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减少,造成核质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
3.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细胞分裂的动力。

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案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三、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内容可安排2课时,包括讲课和2个学生实验。本节安排了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教师应当采取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本节应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还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可事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两人一组,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同时学生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最后通过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强调细胞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通过剪贴图和染色体行为的模型建构,突出了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在讲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里,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即有丝分裂的实质: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对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处理,按教材内容讲述即可,不宜过多发挥。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教材处理为验证性实验。如果具有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的数码显微摄像的课程资源,教师也可大胆尝试,进行知识发生过程式教学。先做实验,创造和再现科学家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条件和工作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理性的思考,把拍摄到的静止图像,按照想像的细胞分裂过程图像的正常顺序排序,把学生已形成的细胞分裂静态图像转化为连续的动态画面,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
关于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准备
上课前一天,准备足够的酚酞琼脂块。酚酞琼脂块的制备方法:每升水加30g琼脂,不断搅拌下煮沸。在它冷却固化前,加1g酚酞,并搅拌使之充分混合。若混合物呈粉红色,加数滴质量分数为0.1%的盐酸至粉红色退去。将混合物放在平底浅盘中,使混合物高度约为3cm。琼脂固化后,将其切成3cm×3cm×6cm的小块。
2.教学策略
建议引导同学先设计模拟实验的方案,然后再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实施教材提供的方案。
3.注意事项
酚酞是白色粉末,无臭,如果接触某些人的皮肤会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在准备实验材料时,最好戴橡皮手套。
氢氧化钠是白色粒状或片状物质,无臭,有腐蚀性,接触眼睛或皮肤可引起剧痛或烧灼感,如果人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会造成对呼吸道的严重伤害,如果不慎让氢氧化钠入口会使消化道严重受伤。急救措施: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min;喝大量水,继之以稀醋或果汁;立即就医。废液的处理:废液滴加盐酸中和,然后可作为无害物倒掉。
关于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准备
洋葱根尖的培养。培养洋葱生根时,避免用新采收的洋葱,因为这种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如果必须用当年刚收的新洋葱生根,则应设法打破它的休眠。常用的方法是用低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洋葱鳞茎的底盘,这样可以促使其生根。
对于前一年收下的洋葱,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促使它生根。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从底盘中央向四周削),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如果班级较多,为了防止后来的班级所用的洋葱根长得过长,可以放入冰箱(4℃左右)保存。
2.教学策略
实验前教师应讲解实验成功的关键。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的时间必须掌握好,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不易观察。压片时用力必须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未分散,二者都将影响观察效果。
制作装片过程中空隙时间的利用。解离、漂洗、染色三个步骤中,都有一段等待的时间,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空隙时间。建议讲解以下内容:洋葱根尖的培养方法,取材时间,解离和漂洗的目的和方法,分生区细胞与其他区细胞的区别等。
教给学生观察要领。让学生观察时,强调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高倍镜观察,切忌直接使用高倍镜。
增加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制作的装片,由于诸多原因,观察效果常都不理想。教师可在实验课前准备5台示范镜,分别示范有丝分裂固定装片中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不同时期。
3.注意事项
解离时,也可将剪取的2~3mm洋葱根尖浸入浓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各半的混合液中,浸20~30min。这样根尖被固定,细胞间质被溶解,细胞容易分离。
染色时,也可用紫药水取代龙胆紫溶液,但浓度不宜过大。可将紫药水稀释,即2~3滴清水中加入一滴紫药水。
压片时,仅靠用手指轻按,不易将根尖细胞分散开。可将染色后的洋葱根尖用小刀压平,或用铅笔带橡皮的一端稍用力压,这样才能使细胞分散,并且便于平放盖玻片。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还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二)实验1
1.当NaOH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NaOH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NaOH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2.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计算结果如下表。
细胞直径
(μm)表面积
(μm2)体积
(μm3)比值(表面积/体积)
20125641870.30
302826141300.20
3.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三)实验2
1.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间最长。
2.每一时期的时间=洋葱的细胞周期(12h)×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
(四)批判性思维
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要的空间决定的。
(五)旁栏思考题
有丝分裂的丝指的是纺锤丝。
(六)技能训练
提示: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2.细胞的核质比,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
(七)练习
基础题
1.C。2.A。3.D。4.C,E。5.B。
拓展题
1.提示:卵细胞的卵黄中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卵裂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不是靠细胞外物质的输入;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细胞的物质运输,而卵细胞内部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长得比较大。
五、参考资料
1.细胞的增殖周期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这样一个周期叫做细胞增殖周期。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把细胞增殖周期划分为分裂期和静止期两个阶段。当时认为分裂期是细胞增殖周期中的主要阶段。近年来,由于放射自显影和细胞化学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细胞增殖过程的动态研究也日趋深入。现在了解到,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所谓“静止期”却是细胞增殖周期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的一系列代谢反应,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所以现在都把“静止期”叫做间期。
现在,一般把细胞增殖周期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在前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就进入间期,这时就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间期一共分为三个分期。间期结束就进入有丝分裂期。根据目前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周期可以分为G1、S、G2、M四个小分期,如下表:
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各个分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G1期的特点G1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G1期是一个生长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特别是合成DNA的前身物质、DNA聚合酶和合成DNA所必不可少的其他酶系,以及储备能量。
S期的特点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时刻。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成两个子细胞。
G2期的特点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准备期”,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在G2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其合成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M期纺锤体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
M期的特点细胞一旦完成了细胞分裂的准备,就进入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将它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M期的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间期中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M期浓缩成染色体形态。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活动,保证了将S期复制的两套DNA分子平均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着丝点
长期以来,着丝粒和着丝点这两个术语是作为染色体上纺锤体附着区域的同义语使用的。遗传学文献中多用着丝粒一词,而细胞学家多用着丝点一词。后来,在电镜下研究哺乳类染色体超微结构时发现,主缢痕两侧是一对三层结构的特化部位,认为是非染色质性质物质的附加物,称为着丝点。在主缢痕区存在着丝粒,由此把染色体分成二臂。着丝粒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称为着丝点。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或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
3.细胞质分裂
广义说来,有丝分裂应该包括细胞质分裂。但是,也可以把细胞质分裂看做是一个单独的阶段。
大多数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分裂是与核分裂协调进行的,细胞质分裂起始于中后期。细胞质分裂面一般总是和纺锤体的赤道面一致,其方向约在核分裂中期就已确定。如果在中期时用离心法改变细胞的纺锤体的正常位置,细胞分裂面方向并不随之改变。但是,如果在中期之前改变纺锤体的位置,细胞质分裂面的方向也就随着发生改变。
动物细胞在进行细胞质分裂时,先是在要形成分裂面处的细胞质收缩,环细胞表面出现一条窄的凹沟,这条沟叫做分裂沟。分裂沟环绕细胞表面一圈,使细胞呈哑铃状。它的形成和细胞膜下方的细胞质微丝有关系。
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它的分裂方式不同于动物细胞(有花植物的花粉粒的成熟分裂与动物细胞一样,形成分裂沟),最主要的差别是植物细胞在进行细胞质分裂时,有细胞板的形成。细胞板产生于晚后期或早末期。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9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