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秦岭中学新课程高中物理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上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2.1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阅读课型)
学前
预习
目标
提示学习
目标1、知道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艰难过程,理解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学会用实验加科学推理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小组内合作探究,认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3、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分享,体验学习乐趣。
重点
提示本节课重点是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难点
突破通过老师讲解和小组讨论,分步讨论伽利略研究的科学推理方法。
教法
选用小组学习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学法
推荐自主查阅资料,按步探究;课堂小组交流,归纳总结。
学生预习案(自主完成部分)
课本
知识
预习一类
知识
二类
知识
三类
知识
自主
学习
探究
【探究要点】
1、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什么是“佯谬”?“伽利略佯谬”巧妙否定亚里士多德论断的对你有什么启发?
佯谬就是指看上去是一个错误,但实际上是正确的。
通过逻辑推理,让自相矛盾的结果来证明理论的错误之处,是辩论时常常应用的有力武器。

自主
学习
探究
2.在对落体运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伽利略成功地使用了突出主要因素,忽略和排除次要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请你谈一谈他是突出了哪种主要因素,又是忽略和排除了哪些次要因素的。
主要因素:物体质量对速度的影响;
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物体的形状对速度的影响
3.在研究落体运动时,伽利略为什么要设计那个著名的“斜面实验”?
为了克服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快,不便测量的困难。

4.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可以如何概括?你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示。
研究思路概括: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给出了我们以后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给出了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5.设计一个表格对课本P46提供的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看你能否得出s∝t2的结论。
t时间单位:12345678
s距离单位:32130298526824119216002104
s/t2比值:3232.433.132.8m.JAB88.com

6.请使用课本P47提供的频闪照片及数据,进行下列尝试:(可以不要)
(1)判断小球下落的高度及所用的时间之间是否满足h∝t2的关系;

(2)判断小球下落的速度及所用的时间之间是否满足v∝t2的关系;

(3)判断小球做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提示加速度的定义)

(4)尝试从这张频闪照片出发,推测出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课堂探究案(小组学习完成)
自主
学习
探究
我的
疑问
课堂
知识
要点
归纳
课堂
针对
练习1、仔细回顾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全过程,把他的主要研究步骤罗列出来,并明确指出对应的六环节研究思路。

2、伽利略用实验研究“v与x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3、对于落体运动的小球的频闪照片(图2-8)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球在下端的速度大于在上端的速度;

(2)是一个做落体运动的球的运动轨迹。

本节
疑难
反馈
我的
收获
【参考资料】
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284——322年)出生在希腊北部邻近马其顿王国的斯丹季拉城。祖辈从医,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家庭的传统使亚里士多德很早接触到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并且学会了归纳和比较的方法。这对他以后开展学术研究起了重大影响。
父母去世后,十七岁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阿卡德米学园,随柏拉图学习、研究二十来年,曾被誉为“学园之心”。在长期的熏陶下,柏拉图学说可能对他毫无影响。就政治思想而言,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主张和柏拉图的《法律篇》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师承”关系。但是,在更多的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违忤师说的,本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信念,他在哲学上,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当然他自己也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在政治思想上,他抛弃柏拉图以抽象的概念为出发点的研究方法,不赞成“哲学王”的主张,抨击“共产公妻”的方案。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便离开阿卡德米学园,公元前343年,应聘当上十三岁的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这期间,他为王子编写过《王制》和《拓殖》两篇论文,并收集了有关各城邦政制的大量资料。不久,马其顿征服了希腊,亚历山大继位,亚里士多德便返回故乡。公元前335年,他又来到希腊,并在郊外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在这里,除授课外,他致力于著书立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掀起反马其顿运动,亚里士多德因两代人同马其顿有牵连,恐遭灾祸,便在朋友协助下逃出雅典。第二年因病去世。
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历史、逻辑、心理、语言、政治、法律、诗学、经济、教育以及物理、动物、天文等各个学科。集中反映其文学理论思想的主要是名著《诗学》。
小组
评价老师
评价
教师
课后
反思
本节课设计之初,计划用两节课完成,通过展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过程和研究思路,启发学生的元认知思考,教给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课主要预习导学案,第二节课主要进行交流讨论,然而现实中没有达到目的,表现在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研究型问题,出现了大量不可预测性问题。
反思结果是预习案的2个问题都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学生不会用预习案,没办法只有打破设想,讲了多半节课。勉强完成目标。以后上课要先培训上课。

相关阅读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必修一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预习内容
对于落体运动,自古以来许多人都研究过。本节课介绍落体运动的研究历史,主要是介绍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和他的科学思维方法。要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归纳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二、学习过程
(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交流与讨论: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
(二)、逻辑的力量
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三)、猜想与假说
(四)、实验验证
阅读:伽利略斜面实验的情况
讨论与交流:感受伽利略的探究过程,体会其科学方法
设计实验: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三、反思总结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①问题的提出。
②提出假设,逻辑推理。
③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然后实验验证。
④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四.当堂检测
1.某物体从某一较高处自由下落,第1s内的位移是_______m,第2s末的速度是______m/s,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g取10m/s2)。5,20,15
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前ns内通过的位移与前(n+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_____________。n2/(n+1)2
3.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3/4,BC间距离是7m,则AC间距离是__________m(g取10m/s2)。16
4.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当其下落x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着地时速度的一半,由它下落的位移x=__________H/4
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重的物体的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
6.一个铁钉与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C)
A.铁钉比棉花团重
B.铁钉比棉花团密度大
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
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大
7.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从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8.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相等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D)
A.1/2B.1/3C.1/4D.(+1):1
9.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应是图2-4-4中的(B)
10.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大?落到地面用了多长时间?(取g=10m/s2)20m/s,2s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7.0s,66m/s
2.如图2-4-5所示,把一直杆AB自然下垂地悬挂在天花板上,放开后直杆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直杆通过A点下方3.2m处一点C历时0.5s,求直杆的长度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10m/s2).2.75m

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落体运动研究的史实,了解逻辑推理的特色,理解任何猜想和假说都须要有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同时了解猜想的必要性,感受探究规律的几个必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了解体会一些科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史实能培养同学们的意志和科学的方法观,避免盲目和急功近利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
了解探索过程,明确探索的步骤,同时了解实验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中提炼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观念-思考-推理-猜想-验证”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一正确认识却经历了曲折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史实知识,了解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落体运动的。
二、进行新课
1、历史的错误:关于下落物体快慢
课件展示:《亚氏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交流体会。得出错误认识的根源:不注意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
2、伽利略的逻辑推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四段,提出问题:伽利略是怎样论证亚里士多德观点是错误的?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件展示:《逻辑的力量》
3、猜想与假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猜想与假说”部分,提出问题: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伽利略是怎样做的?他作出了大胆的科学猜想,猜想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科学的猜想,或者叫假说,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模型,是对事物认识的基础,是建立概念描述规律的前提。
4、实验验证
教师活动:(陈述)实验验证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任何结论和猜想都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否则不成理论。猜想或假说只有通过验证才会成为理论。所谓实验验证就是任何人,在理论条件下去操作都能到得实验结果,它具有任意性,但不是无条件的,实验是在一定条件下的验证,而与实际有区别。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实验验证”部分,提出问题:伽利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说,伽利略把他的结论外推到90°需要很大勇气?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阅读教材,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5、科学的方法
教师活动:物理学的研究很注重方法,物理学习也要注意方法,所谓科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对现象一般观察一提出猜想-运用逻辑推理一实验对推理验证一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推广应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STS”《从伽利略的一生看科学与社会》短文,对自己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从伽利略对落体的研究上,学习他的观察思考等科学方法,为我们下一步(以后)的探究打下基础,不能盲目,也不能怕困难,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我们。
四、实例探究
☆竖直上抛运动的实例分析
【例题】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分析: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时,石块的位置是在抛出点上方还是在抛出点下方?如果是在抛出点上方的话,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处于下降阶段?
从题意来看,石块抛出后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m15m。
这样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的位置必定有两个,如图所示,因而所经历的时间必为三个。

分段法:
石块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
s
2s前石块第一次通过“离抛出点15m处”;2s时石块到达最高点,速度变为零,随后石块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会第二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当石块落到抛出点下方时,会第三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这样此题应有三解。
当石块在抛出点上方距抛出点15m处时取向上为正方向,则位移x=+15m,a=-g=-10m/s2,代入公式
得:
解得t1=1s;t2=3s
t1=1s对应着石块上升时到达“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而t2=3s则对应着从最高点往回落时第二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
由于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20m,所以,石块落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处”时,自由下落的总高度为HOB=20m+15m=35m,下落此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s
石块从抛出到第三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为:t3=2s+s=(2+)s
★课余作业
复习全章内容,准备章节测验。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年级
组别审阅审阅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
课题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6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课型新授课
课标
要求高考要求:1级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小高考要求:1级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2、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完成实验操作
3、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图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
重点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
教学
难点1)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
2)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
教学
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程序设计






法环节一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明标自学”:
(1)新课导入
落体运动随处可见:从空中释放的小球会落向地面上,熟透的苹果要掉到地上,雨滴从天空中掉落下来等等,我们里会看到,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不一样。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现象,并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你知道事实的是怎样的吗?
(2)自学内容
1.绵延两千年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是什么样的?
3、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法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合作释疑”
一、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的概括
提出问题落体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猜想V与t成正比
数学推理X与t2成正比
实验验证斜面实验
合理外推x/t2的数值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倾角等于900时,转化为自由落体运动
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速度均匀增加的运动
二、如何领会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时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而在当时实验条件下测量较短的时间有困难,伽利略就采取了间接验证地方法:
1.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应有V与t成正比
2、(1)运用斜面实验测出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符合X与t2成正比是匀变速运动
(2)不同质量小球沿同一倾角的斜面运动的x/t2值不变,说明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
(3)不断增大斜面倾角,x/t2的值随之增大,说明小球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4)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结果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0的情况-----小球自由下落,认为小球仍会保持匀变速运动的性质

“点拨拓展”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1、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
2、要合理地进行猜想和假设,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对问题成因的猜想扔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一是已有的科学结论,二是科学事实。
推论和假设的结论必须是可检验的,检验的结果又两种可能:一是支持假设,即证实;二是否定假设,即伪证。一个无法检验的陈述时没有探究价值的,因而也就不是一个科学假设。
3、科学的制定实验计划
要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探究计划应包括探究的课题、实验器材和资料的准备、探究的程序和过程(包括观察、实验、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怎样的分析整理得出探究的结论,以及怎样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等。






法环节四当堂检测二次备课
“当堂检测”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穗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2.红孩同学摇动苹果树,从同一高度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静止直接落向地面,苹果:先着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和树叶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和树叶的运动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C.苹果的运动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运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会同时落地
3.甲同学看到乙同学从10层楼的楼顶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看上去完全相同的铁球,结果甲同学看到两球不是同时落地的.他分析了两球未能同时落地的原因.你认为他的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两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先落地的受空气阻力小
B.两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先落地的受空气阻力大
C.两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先落地的是实心球,重力远大于阻力
D.两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先落地的是空心球,阻力与重力比.差别较小
4、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也一定大
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5、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除时间t外,共有四个矢量,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那么()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为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为负值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为负值
D.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均为正值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的速度变化量小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
B.第1s内的位移可能小于第2s内的位移
C.第1s内的速度变化量等于第2s内的速度变化量
相邻两相等时间间隔通过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结概括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课后
作业训练和测评的第11页



计概括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案及课件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学案及课件,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六课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水平测试
1.让体积相同的石块和木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它们的重力均远大于各自受到的阻力,则()
A.下落的全过程,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若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让它们由静止下落,则比木块单独下落时快
C.若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让它们由静止下落,则比石块单独下落时快
D.下落过程中,石块始终在木块的下方
答案:A

2.宇航员在月球上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如右图所示,出现的现象是(月球上是真空)()
A.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
B.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9.8m/s2
D.铁锤和羽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

答案:D

3.伽利略用巧妙的推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从而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观点.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
A.数学推演B.实验验证
C.猜想与假设D.逻辑推理

答案:C

4.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A.它们的质量不等
B.它们的密度不等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不等

答案:D

5.若在塔顶端同时释放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等
②它们的加速度相等
③它们落地的速度不等
④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
A.①③B.②④
C.只有②D.只有③

答案:B

素能提高
6.在一演示实验中,一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小球滚动的距离x和小球运动过程中经历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s0.250.51.02.0…
x/cm5.02080320…

由表可以初步归纳出小球滚动的距离x和小球滚动的时间t的关系式为(k为常数)()
A.x=ktB.x=kt2
C.x=kt3D.无法判断

答案:B

7.(双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下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更明显

答案:AC

重物下落引发的几个有趣的问题

1.1969年美国实现登月,这是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一次登月活动中,宇航员DavidR.Scott在月球上证实了榔头与羽毛下落一样快,月球的引力加速度为1.67m/s2.

2.1922年美国人厄阜等做了重物下落的细微实验,发现重力加速度随不同材料大约有1%的变化,1986年菲施巴赫等人认为物体和地球之间,除引力外还存在微小的排斥力,称为超负载力.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约多诺古和贾斯坦认为量子场论的计算中,从物体的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不同出发,导出不同物体下落不同的结论.引力加速度与质量和温度有关,我们目前只在10-12数量级以内承认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相等,但在10-17数量级两者有差异,这个问题现在尚没有定论.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93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