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0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
教学目标:1.掌握等比数列的概念。
2.能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过程:
1.观察以下数列:
1,2,4,8,16,……
3,3,3,3,……
2.相比与等差数列,以上数列有什么特点?
等比数列的定义:
。
定义的符号表示,注意点:①,②。
3.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请指出公比的值。
(1)
(2)
(3)
(4)
4.求出下列等比数列的未知项。
(1);(2)。
5.已知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新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公比是多少?
6.已知无穷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
(1)依次取出数列中的所有奇数项,组成一个新数列,这个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是多少?
(2)数列(其中常数)是等比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比是多少?
二、通项公式
1.推导通项公式
例1.在等比数列中,
(1)已知,求;(2)已知,求。
例2.在243和3中间插入3个数,使这5个数成等比数列,求这三个数。
例3.已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求首项和公比;
(2)问表示这个数列的点在什么函数的图像上?
例4.类比等差数列填空: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通项
定义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是同一个常数。
首项,公差(比)
取值有无限制没有任何限制
相应图像的特点直线上孤立的点
课后作业:
1.成等比数列,则=。
2.在等比数列中,
(1)已知,则=,=。
(2)已知,则=。
(3)已知,则=。
3.设是等比数列,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是等比数列();(2)是等比数列()
(3)是等比数列();(4)是等比数列()
(5)是等比数列();(6)是等比数列()
4.设成等比数列,公比=2,则=。
5.在G.P中,(1)已知,求;(2)已知,求。
6.在两个同号的非零实数和之间插入2个数,使它们成等比数列,试用表示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
7.已知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的第2,3,6项,依次构成一个等比数列,求该等比数列的通项。
8.已知五个数构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9.在等比数列中,,求。
10.三个正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15,如果它们分别加上1,3,9就成等比数列,求这三个数。
11.已知等比数列,若,求公比。
12.已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设,求证:是等比数列。
问题统计与分析题源:
课时21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1)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
2.理解等比中项。
3.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知识梳理:
1.定义:,
数学表示:。
2.通项:==;
=。
3.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称为的等比中项。
思考:①成等比数列是否成立?
②等比数列中,(证明等比数列的两种方法之一)。
4.性质: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成等差数列
若数列成等差数列,
则数列也成等差数列。
例题:
例1.若成等比数列,则称为和的等比中项,
(1)求45和80的等比中项;(2)已知两个数和的等比中项是,求。
例2.(1)等比数列中,,则=。
(2)已知等比数列中,,公比,则=。
(3)在等比数列中,,则=
例3.在等比数列中,,公比,且,又与的等比中项为2,①求;②设,数列的前和为,当最大时,求的值。
例4.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和为14,积是64,求此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作业:
1.等比数列中,,则=。
2.数列成等比数列,,,则=。
3.等比数列中,,则=
4.已知成等比数列,都成等差数列,,则的值为。
5.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成等比数列,则=。
6.已知为各项都大于0的等比数列,公比,则的大小关系为。
7.在等比数列中,,求。
8.在等比数列中,(1)若,求;
(2)若,求。
9.已知等比数列中,,求公比。
10.为等比数列,,求;
11.有四个数,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首末两项的和为21,中间两项的和为18,求这四个数。
12.已知数列中,,且数列为等比数列,求常数。
13.在等差数列中,若,则有等式,成立,类比等比数列,若,则有怎样的等式成立?
14.⑴已知数列中,,且,求。(提示:两边取对数)
(2)在数列中,,求。(两边取倒数)
问题统计与分析
课时22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2)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熟悉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的性质。
2.理解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知识梳理:
1、定义
2、通项
3、性质
教学过程:
例1.已知等比数列是一个公比为的递增数列,则该数列的首项0(填)时,有,
等比数列的单调性:或时,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
或时,等比数列为递减数列;
时,等比数列为常数数列,但反之并不成立;
时,等比数列为摆动数列。
例2.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例3.①已知,求证数列成等比数列。②求证:不是等比数列。③设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例4.①已知数列满足,求。
②已知数列满足,求。
③已知数列满足求。
例5.在数列中,前项和为,,(1)求;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作业:
1.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2.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是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若,
则=。
3.在等比数列中,是方程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4.设是等比数列,,公比,,则=。
5.在等比数列中,,则=。
6.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
7.在等比数列{an}中,a1=,q=2,则a4和a8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__
8.若{an}是各项都大于零的等比数列,且公比q≠1,则a1+a4,a2+a3的大小关系为
9.等比数列的前三项和为168,a2-a5=42,则a5和a7的等比中项是_____
10.已知a,b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数,在a,b之间插入n个正数x1,x2,…,xn,使a,x1,x2,…,xn,b成等比数列,则nx1x2…xn=。
11.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如果适当排列这三个数,又可成为等比数列,又这三个数之和为6,求这三个数。
12.数列{an}和{bn}满足下列条件:a1=0,a2=1,an+2=an+an+12,bn=an+1-an,证明:{bn}是等比数列。
13.三个互不相等的数成等差数列,如果适当排列这三个数也可以成等比数列,已知这三个数的和等于6,求这三个数。
14.有四个数,前三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是-8,后三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它们的积是-80,求这四个数。
15.已知,求。
16.数列共七项,其中成等差数列,其和为,成等比数列,
若,求。
问题统计与分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数学第二轮备考复习:由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求通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题型三由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求通项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842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