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2综合法和分析法
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证明的方法
(1)、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思维方向相反的两种思考方法。在数学解题中,分析法是从数学题的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出发,一步一步地探索下去,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综合法则是从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逻辑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或需求问题。对于解答证明来说,分析法表现为执果索因,综合法表现为由果导因,它们是寻求解题思路的两种基本思考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2)、例1.设a、b是两个正实数,且a≠b,求证:a3+b3>a2b+ab2.
证明:(用分析法思路书写)
要证a3+b3>a2b+ab2成立,
只需证(a+b)(a2-ab+b2)>ab(a+b)成立,
即需证a2-ab+b2>ab成立。(∵a+b>0)
只需证a2-2ab+b2>0成立,
即需证(a-b)2>0成立。
而由已知条件可知,a≠b,有a-b≠0,所以(a-b)2>0显然成立,由此命题得证。
(以下用综合法思路书写)
∵a≠b,∴a-b≠0,∴(a-b)2>0,即a2-2ab+b2>0
亦即a2-ab+b2>ab
由题设条件知,a+b>0,∴(a+b)(a2-ab+b2)>(a+b)ab
即a3+b3>a2b+ab2,由此命题得证
例2、若实数,求证: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
=
=
=
=


例3、已知求证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对称,不妨设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
故原不等式得证。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因式分解、配方、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扩展阅读

高二数学下册《综合法与分析法》学案分析


高二数学下册《综合法与分析法》学案分析
一、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面向高二下学期的学生,主要是进行思维的训练。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过这些数学思维方法,但是对这些知识还没有进行概念化的归纳和专门的训练。学生不知道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时候还是会用一点,以以往的经验,学生一旦学习概念后,反而觉得难度大,概念混淆,因此,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设计专题学习网站,通过学生之间经过学习,交流,课后反复思考的,进一步深化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数学思维中的分析法和综合法;
2.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分析法综合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交流、分享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喜悦;

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数学思维训练专题课,专门训练学生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题。分析法在数学中特指从结果(结论)出发追溯其产生原因的思维方法,即执果索因法。综合思维方法:综合是以已知性质和分析为基础的,从已知出发逐步推求位未知的思考方法,即执果导因法。这两种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思维方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学生的思维训练的重要内容。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
1.情境的设计
情境描述
情境简要描述
呈现方式
趣味问题
从前有个国王在处死那些犯了罪的臣子的时候,总是出一些这样那样的智力题给犯人做,用这种方法给那些更聪明的人一条生路,有一位正直的青年叫亚瑟,不幸得罪了国王,国王判他死罪,他所面临的问题是:“这里有三个盒子,金盒,银盒和铅盒,免死金牌放在其中一个盒子内,每只盒子各写一句话,但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你要是猜中了免死金牌在哪个盒子里,就免你一死罪。”聪明的亚瑟经过推理而获知免死金牌所放的盒子,从而救了自己的命,请问亚瑟是如何推理的?
网页
2.教学资源的设计
资源类型
资源内容简要描述
资源来源
相关故事
通过有趣的推理故事,如“推理救命的故事”,“宝藏的故事,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上下载
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嵌入了经过修改适用于本课的论坛,在线测试等。
自行制作
3.教学工具:计算机
4.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学习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反思策略
5.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五、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提出“推理救命问题”
积极思考,寻找方法
学习网站
以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点明本节课的目的。
2、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1、初试牛刀:让学生试做思维训练题。
2、挑战高考题:在高考题中充分体现分析法,综合法。
3、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总结
学以致用:
4、把本节的方法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
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网站
1、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带着问题,自主、积极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的能力。
2、超级链接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积累更多的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总结概念,深化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归纳本节的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并指出:数学思维的训练不单只是一节简单的专题课,我们的同学在平常多留心身边事物,多思考问题,不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体会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概念,并在论坛上发表自己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网站论坛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概念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自主交流,知识迁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提出宝藏问题并指导学生利用BBs论坛进行讨论
学生在论坛里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网站论坛
通过自主交流,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线测试,评价及反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利用学习网站制作一些简单的训练题目
独立完成在线的测试
学习网站
及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
6、课后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工具
设计思想
布置课后任务:在网络上收集推理分析的相关例子,在学习网站的论坛上讨论。
记录要求,并在课后完成。
网络资源和学习网站
通过课后的任务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把思维训练延续到课堂外。

综合法与分析法导学案


中学数学导学案
年级:高二编写人:贾茹审核人:何小荣编制时间:2013.3.13
课题§2综合法与分析法---2.1综合法
班级授课时间姓名





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之一:综合法;了解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能运用综合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例子,培养辨析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重点
难点重点: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难点:运用综合法证(解)题时,找出有效的推理“路线”.
学生
自学
反馈
新知导学备注
从出发,利用,通过,一步一步接近要证明的结论,直到要,这种思维方法称为综合法(也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P…
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由因导果)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
基础检测备注
1.求证:是函数的一个周期。

2.已知a,b,c∈R,求证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备注
1.(韦达定理)已知和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求证:.

2.已知:x,y,z为互不相等的实数,且求证:
3.证明:当x0时,sinxx.

当堂检测备注
1、证明:上是增加的.

2.已知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证

3.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综合法与分析法(1)导学案


高级中学数学导学案
年级:高二编写人:贾茹审核人:何小荣编制时间:2013.3.13
课题§2综合法与分析法---2.2分析法(二)
班级授课时间姓名





知识与技能结合数学实例,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能运用分析法证明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例子,从数形两方面进一步理解分析法的特点、思维过程和步骤、分析法证题的书写格式;并通过练习逐步学会运用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证明.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养成勤于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品质.
重点
难点重点: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用分析法证题的表述方式;
难点:用分析法证题时注意不要犯逻辑错误.
学生
自学
反馈
新知导学备注
综合法与分析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基础检测备注
1、已知△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求证对应的三边a,b,c满足
.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是CD边上的点,CE=CD,CF=CD求证
∠DAE=∠BAF.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备注
1、如图、已知BE,CF分别为△ABC的边AC,AB上的高,G为EF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求证:HG⊥EF.

2、已知:a,b,c都是正实数,且ab+bc+ca=1.求证:a+b+c.
当堂检测备注
1.用分析法证明:若a0,则。

2.如图,SA⊥平面ABC,AB⊥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AF⊥SC

3.已知四边形ABCD中,∠ADC=∠ABC=90°,M,N分别为AC,BD的中点.求证MN⊥BD

综合法学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综合法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6课时
2.2.1综合法
学习目标
了解综合法的定义,原理,掌握思考的过程和特点,能用综合法证明数学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合情推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是需要。
2、证明的基本方法:
3、综合法是指利用_______________
_____,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_______________成立的证明方法。
4、综合法的框图表示为: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

二、新课导学
◆应用示例
例1.如图所示,在平面外,。
求证:P、Q、R三点共线。

解:

例2.在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A,B,C成等差数列,三边成等比数列,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解:

◆反馈练习
1.1、已知三角形ABC,设,,证明:。
解:

三、总结提升
◆本节小结
1.本节学习了哪些内容?
答:
学习评价
一、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二、当堂检测
1.已知,若为异面直线,则().
A.a、b都与相交B.a、b中至少一条与相交
C.a、b中至多有一条与相交D.a、b都与相交

2.已知,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B.a=b
C.abD.无法判定
3.设x,y为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A.6B.9C.12D.15
2、已知,求证:。
课后作业
1、求证:对于任意角,。

2、如图,,,D为AB的中点,求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79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