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历史下册《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课程标准
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对紫禁城和长城的介绍,让学生对明朝文化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通过录象、歌曲、学生充当故宫导游等方式,让学生对紫禁城与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从而感受到明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教案(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关于明朝历史的文化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故宫和长城。同学们都去过故宫,也都爬过长城,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或者当你站在长城上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登上长城,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
一、紫禁城
1.北京的历史
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元朝。
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
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
(演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
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
请同学们看看明北京城像个什么呢?(学生回答:帽子)所以老北京也叫帽子城。
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称承天门)。皇城的范围包括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请同学们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
皇城外围就是京城。京城内店铺林立,为富贵之家的聚居之地。四面共有9座城门,请同学们对照手中的新版北京市交通图,根据今天的地名来猜想当时这9座城门的名字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抢答。
这九个门的名字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依次在图上显示)
在明清两代,九门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所以走皇辇宫车;皇家派兵打仗,出兵时要走德胜门,归朝时要走安定门,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还有皇家用的水,是专门从西郊玉泉山拉来的泉水,每天傍晚,皇家的运水车都要吱吱呀呀地进到西直门,这是专门为它开的门。其它几个门又都有什么作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考证一下,说不定你会意外地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呢。
关于这些城门虽然有很多故事,但是到今天它们大多已经不存在了,正象同学们看到的,它们现在大多已经仅仅只是地名了。由这些城门所连接起来的城墙也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北京地图(演示北京市市区图),城墙虽然没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二环路)并且向外辐射,直至五环路。这也许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吧。也是明清北京城永恒的魅力吧。
纵贯北京全城的有一条中轴线,全长8公里,像是全城的一条脊椎。从外城正中的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正中的正阳门,皇城正中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故宫的中心,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锋,而止于鼓楼和钟楼。
播放一段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录象材料。
北京城的布局正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端庄,成为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而在这条独具魅力的中轴线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明清的皇宫──紫禁城了。
3.明清皇宫──紫禁城
下面我们看一张紫禁城的俯视图,先对紫禁城有一个总体认识。
1)紫禁城的规模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建皇宫紫禁城。它的修建前后历时15年的时间,明清两代,一共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座戒备森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里。从它建成之年算起,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简直就相当于中国一座不大不小的县城;民间传说故宫有房间9999间半,后据专家考证,现存房间也有8700多间,简直就又像一个迷宫。紫禁城从建成之日起,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大自然的风霜雪雨,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
我们再来看看紫禁城的建筑群。宫城中的主要建筑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三大殿为主体,是帝王发号施令、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内廷以后三宫为主体,是帝王日常办公和起居的地方。
外朝和内廷是当年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外朝和内廷地处整个皇宫群的什么位置之上?
学生回答:中轴线上。
它们不但地处整个宫殿群的中轴线上,也正在当年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无处不体现着天子的威严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国古建筑讲究对称美,在中轴线两侧还分布着东西六宫,是当年嫔妃的住所。
外朝、内廷与东西六宫既各成一体,又遥相呼应,共同勾画出了紫禁城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统一。
在课前调查中,我知道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过故宫,但可能是时间久了,或者有的同学去故宫的时候对故宫还不十分了解。所以到今天,关于故宫,我们也忘的差不多了。那我们正好借今天这个机会,来一次故宫课堂虚拟漫游,在我们班几个同学的讲解下,再对故宫来一次神游。我们的路线就选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吧。
好,现在神游开始,我们全班同学现在都站在了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了。那现在就请A和B两位同学带我们进入紫禁城吧。
2)紫禁城的三大殿、后三宫
(学生讲述略)
出了神武门,我们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景山。景山本身没有什么太妙的景致,但如果我们选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登上景山上最高的一处亭子,就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地震撼,因为呈现在我们眼前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全景。
请学生谈感受,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故宫给你的印象。
同学们都谈了对故宫感受,那古人是如何描述皇宫的呢?我们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句诗来结束我们的紫禁城之旅吧。
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是否也感觉到了古人所说的壮与尊呢?
也许在故宫中,面对皇权的尊严,我们多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感到心情的压抑。但我们登上长城之颠的时候,你的心情会不会为之一变呢?
学生谈感受。
下面我们看一段关于长城的录象,在录象片中,寻找一下你对长城的感觉。
在看录象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修建过长城?
二、雄伟的长城
1.长城的历史:
在这些修筑长城的朝代中,都有哪些朝代曾经大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学生:秦、西汉、明。
这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到达了万里以上,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都曾得到过万里长城的美誉。这三代所修的长城,就将近5万里。据估算,如果把用来构筑长城的砖石筑成高五米、宽一米的城垣,其长度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可见这是多么宏伟的工程!难怪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表面,都可以看到长城的痕迹。
2.长城的作用
那这些绵延不断的城墙在古代到底起到了一些什么作用,以至于从春秋战国一直修到了明朝灭亡。
出示材料(材料略),让学生讨论。
长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一条分隔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战线,它更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顽强抗敌精神的象征。如今的长城,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实体,而是它的精神,毕竟众志成城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在今天,长城更注入了自信、进取和创新,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开放的胸怀,勇于参与世界竞争。
无论长城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在今天长城无疑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长城总是在危难之时,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播放歌曲《长城谣》,介绍其创作背景。
提及《国歌》,介绍其创作背景。
也许将来有一天长城的实体会因不堪岁月的侵蚀而倒塌,但我相信长城精神将永不倒!
无论如何,长城是与我们的今天与未来密切相关的,出示两段材料,找学生朗读:
1)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三个普通的年轻人,董耀会和吴德玉、张元华一起,从山海关出发,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沙漠,历尽千辛万苦,历时508天,到达明代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完成了徒步走长城的壮举。中国人在长城上留下了人类第一排完整的脚印。
2)1972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首次访华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会有伟大的未来
从这两段材料,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些长城与我们今天与未来的联系,找到一些长城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关系。
紫禁城的辉煌与长城的雄伟,是明朝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节课的作业是请同学们再去一次故宫或者是长城,去再一次领略他们的雄奇和伟大。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课题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团队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阅读课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简单勾画北京平面图,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声像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教学难点:长城的作用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明朝还修筑了蜿蜒六千多千米的长城。你到过首都北京吗?当你登上景山,俯视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或是在八达岭、慕田峪眺望宛如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吗?
内容分析
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
一、明清皇宫
北京城的构造——京城、皇城、宫城。城市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在建筑形式上突出皇权至上的原则。
故宫的布局,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二、雄伟的长城
明朝修筑长城的原因,以及明长城的起止地点与作用。
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学建议
让学生课前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故宫和长城的资料片,充分发挥文化史课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问题解答
中国古代都有哪些朝代修过长城?
提示战国、秦、两汉、南北朝、隋、金、明。
材料阅读想一想,长城沿线地区出现的上述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长城的修筑,巩固了北部边疆,使得长城沿线人民安心农耕,人口增加;农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的繁荣,边境城镇也呈现出繁荣景象。
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
提示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长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作业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七年级下册《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北师大版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列举清朝平定准葛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和设驻藏大臣等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
2、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并认识清初民族政策的刚柔并济。
请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列举历史上中央政权加强对台湾、西藏和新疆地区管辖的史实,
证明它们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纵观中国历史,民族关系
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清朝初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说一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1、康熙帝御驾亲征打败葛尔丹叛军的战役是()
A、尼布楚战役B、乌兰布通战役C、雅克萨战役D、台州战役
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
3、金瓶掣签制度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清朝前期管辖今东北三省的管职是( )
A、达赖B、班禅 C、将军D、参赞大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702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