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复习和总结
从容说课这一章我们学习完了,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学习厂质量和密度两个物理量,质量反映了物质的属性,密度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带领我们认识了浩瀚的宇宙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接下来课本中又讲述了物质的组成——分子,分子的组成——原子.从本课中我们在认识宇宙组成的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们研究探索宇宙的热情.第二节是质量,质量是初中物理的重点,课本中首先介绍了质量的概念.我们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时在讲述质量的同时,课本中还向我们介绍了质量的测量,也就是如何使用天平,从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上都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三节学习了密度.密度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的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在奉节中还学习了密度的测量,对天平和员筒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第四节,我们在了解天平和量筒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际的操作,测量了一些物质的密度.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对多彩的物质世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锻炼了我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2.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砝码,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4.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5.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二、能力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2.密度.3.天平的使用.教学难点1.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2.密度的应用和计算.3.公式ρ=3g/cm3
测量
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不规则固体液体
天平、量筒
应用
求质量求体积鉴别物质
二、典型例题例1:某仓库有一捆铁丝,其质量为7.9kg,测得直径为1mm.问这捆铁丝有多长?分析:铁丝的长度可用刻度尺量,但是一捆铁丝,用刻度尺量很不方便,利用密度公式间接求出就方便了.解法如下:已知:m=7.9kg,ρ铁=7.9×103kg/m3,r=0.5mm=0.5×10-3m求:L解:根据ρ=得V===10-3m3又因为铁丝可视为圆柱体,可由公式V=πr2L得:L=V/πr2=1274m.答:这捆铁丝长1274m.例2:现有一台已调好的天平(配套砝码),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堆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从实验原理(ρ=)来分析,要测出金属颗粒的体积才能解决问题,可是器材中没有量筒,但有装满水的烧杯,能不能用排水法,通过质量与密度的知识求出金属颗粒的体积呢?设想可测出盛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1),把颗粒加进烧杯,部分水(体积等于颗粒体积)溢出,再测出总质量(m2).若事先测出颗粒的质量(m0),我们再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m0→金属颗粒的质量;m1→m杯+m水;m2→m杯+m0+m剩水·则溢出水的质量m溢=m1-(m2-m0)→可以求出V溢=V金,问题就解决了.答案:实验步骤如下:(1)调节天平,测出金属颗粒的质量,记为m0(2)测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1.(3)将金属颗粒装入烧杯中,让水溢出,等水面静止时测出金属颗粒、烧杯、剩下水的总质量,记为m2.表达式:ρ=例3:有一架天平,没有量筒,要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还需哪些实验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并推导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分析:除天平和被测液体外,还需要一个烧杯(或烧瓶)和足量的水,用等积法测出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把烧杯中的水倒出来,再倒满被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因为V液=V水所以,即得:ρ液=ρ水.
第十章神奇的压强
第十章神奇的压强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解读
对于压强的概念,《课标》与原来的教学大纲要求相比有较大不同。知识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有很大提高。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探究来学习。这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教师设计、组织、指导科学探究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产生压强的大小。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读
对压强计算的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与原来教学大纲相比降低了。“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指的是如果知道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中的两个,能够计算出第三个,不要求与其他公式综合解决计算问题。“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项要求,属于“了解”水平层次,既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学生把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3.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解读
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对知识点本身只作“了解”要求。
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读
通过实验或日常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由于托里拆利实验不便在教室里演示,让学生“了解”这种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即可。
二、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概述
本章是在前面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压强。主要内容有:压强、液体的压强以及大气压强等。压强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生活实际中都经常用到,也是后面学习浮力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
压强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中都经常用到,又是后面学习浮力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科学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本章教材大体按照“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顺序编写,其中压强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第一节通过学生感到神奇的“大型载重车的许多轮子”和学生十分熟悉“按图钉”两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安排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立压强的概念。在学习压强的基本概念后,第二节通过两个学生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液体压强的“神奇”,接着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随后通过理论推导和例题介绍液体压强的定量计算,并通过“连通器”的介绍,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第三节首先安排了两个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日常生活现象,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并通过“人对大气压变化的感受”、“日常生活应用”和“航天事业”三个侧面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使学生对压强的认识得以扩展。
本章教学重点:压强是贯穿本章的重要概念,因此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概念、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感受大气压是本章的重点。另外控制变量法是本章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本章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是本章的难点,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来定量描述压力所产生的效果,他们常常错误的把压强和压力混为一谈。学习液体压强的知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这方面的感性经验又比较少,所以会形成难点;因为学生体验不到大气压的存在,而需要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会造成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困难,尤其是测量大气压和利用大气压知识分析解释有关现象时,可能弄不清其中的物理情景,思路和表述语言都会出现混乱。本章科学探究实验较多,学生如何设计和描述实验方法和过程、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等也是教学的难点。
2.编写特点
本章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特点:
(1)教材注意呈现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目前部分一线教师对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仍把握不好。有些教材对科学探究内容的编写,仍然是将实验步骤全部罗列出来,学生还是照着教材现成的步骤进行实验,这样仍然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目的;有的教材则留的空白太多,使教师和学生茫然无措。而本教材却采用了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的编写方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同时也就给教师指出了一种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教学路子。如第一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了让学生设计出实验,先通过“金钥匙”栏目告诉学生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然后以一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为范例,并对范例中的实验步骤提出两个思考题,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这样处理既避免了“放羊式”教学学生茫然无措的现象,又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而是教给学生如何探究,让学生从学习到模仿再到创新,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2)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新奇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思考,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如第二节液体的压强,通过“活动1”,首先让学生体验液体压强产生的神奇效果,意识到液体压强具有与固体压强不同的特点,然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又如第三节大气压,先让学生做几个关于大气压的实验(如覆杯实验等),“奇怪”的现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3)提倡“瓶瓶罐罐做实验”。本章的许多实验都是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的,如用砖块、细沙、肥皂、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饮料瓶等模仿帕斯卡裂桶实验,用茶杯、挂衣钩做大气压实验。这些实验简单易行,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神奇”而不“神秘”,培养和增进学生对科学的感情。
(4)注重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注重STS教育。通过引入大量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用手轻轻的向墙壁上按图钉、宽宽的书包带,到纸能托住杯中水、吸盘能挂住重物,再到潜水员在深水潜水要穿潜水服,从多轮子的载重卡车,到“水刀”能切割大理石和钢板,再到宏伟的三峡船闸、宇航员的航天服。另外,还通过“信息浏览”、“STS”等栏目作为知识的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多了学习资源。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把物理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养成观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关心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的习惯,培养崇尚科学、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良好素养。
3.课时安排
全章共3节,建议本章教学用5课时,其中第一节用2课时,第二节用1课时,第三节1课时,复习总结用1课时。
第十章极地地区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十章极地地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十章极地地区
一、素质教育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2、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具学具准备
地球仪、南北两极挂图、南北两极景观图片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共同讨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
3、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南北两极地理位置
(2)南北两极环境特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地球仪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从而思考形成极地气候的原因。
(2)从海陆状况、气候状况、资源状况、代表动物入手分析南北两极的差异。
(3)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4、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知识深入化。
(2)理解事发有因,看问题要懂得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二)教学过程
[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章节极地地区,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五带的划分,其中涉及到北极圈,请一位同学回答北极圈是指北纬多少度?
[回答]北纬66.5度
[展示说明]将地球仪拿出来说明北纬66.5度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我们称之为北极地区。
[板书]一、北极地区
中间是北冰洋
[引导提问]北极圈在这里,北纬66.5度,南极圈具有对称的特点,请一位同学说说南极圈的纬度是多少?
[回答]南纬66.5度
[展示说明]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度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板书]二、南极地区
中间是南极大陆
[引导过渡说明]由于海洋与陆地分布不同造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较大差异。
关于南极的自然环境:
(1)“冰雪高原”的“高”是如何造成的?
南极本身陆地海拔高度并不是特别大,但冰川的厚度非常大,所以形成了“冰雪高原”。
[点明]这是长时间气温过低,降雪日积月累的结果。
(2)南极成为世界“冷极”的原因: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作用,热量难以吸收。
(3)被世人喻为“白色沙漠”的原因:南极位于极地高气压带,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南极上陆地面积广阔,而海洋面积小;常年受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
(4)为什么南极和北极相比风力更大?
这与南极的低温有较大关系。
南极由于气温比北极低,因而产生非常强烈的低气压中心,会造成比北极更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南极会有“风库”之称。
[板书](1)“冰雪高原”
(2)“冷极”
(3)“白色沙漠”
(4)“风库”
[总结]南极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北极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介绍]南北两极资源,包括分布矿产、冰川和原始自然环境等
[板书]三、南北两极资源状况
(1)南极:
(2)北极:
[展示]南北两极景观图片
[提问]从北极景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动物?
[回答]北极熊
[提问]从南极景观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动物?
[回答]企鹅
[板书]四、南北两极的代表动物
(1)北极:北极熊
(2)南极:企鹅
[填表题总结以上所学内容]
南极北极
海陆状况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气候状况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
资源状况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主要为矿产资源
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
拓展: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让学生读关于日本捕鲸的报道,并让他们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极地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同时学生会认识到一些国家虚伪的面目,假借科学研究的名义而发展本国的经济。结合本节的活动1讨论:“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讨论的结果最终要落在两点:一是签定条约,进行国际间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利用本节活动2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做北极地区环保与利用的宣传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既了解了相关的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487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