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二节重要体内能源-油脂

【学习目标】1.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
3.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重点和难点】(1)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链接】乙醇、乙酸乙酯的结构及其性质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思考]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是固态的?高一时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和的统称。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态,叫做。动物油脂通常呈态,叫做。
1.油脂的结构

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R1、R2、R3可以同,也可以同。当R1、R2、R3相同为酯,R1、R2、R3不同为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甘油酯。
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呈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呈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态。
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油脂的消化过程:
油脂消化过程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过程。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
【阅读】课本11页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1)重要的供能物质。
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能最,每克油脂能产生kJ的热能,为糖类和蛋白质的一倍多。脂肪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2)人体的备用油箱
油脂是人体热能贮备最适宜的能源,肝脏虽然能贮存肝糖,但贮量有限,正常情况下只能贮存100g肝糖,仅相当于1674kJ的热能。人体中贮存的脂肪,在人体的糖类能量供给不足时,可以分解,为人体提供能源。此外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剧烈震动和摩擦的作用;皮下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需要指出,体内贮存的脂肪过多,对健康是不利的。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摄取的油脂数量以热能计占总热能的17%~30%为宜,一个中等劳动量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油脂量为1g~2g。
(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食用油脂中获得。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体内前列腺合成的原料。它与类脂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胆固醇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才能进行正常代谢。如缺乏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就会与饱和脂肪酸结合,不仅不能进行正常运转代谢,而且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根据近代营养学的研究,认为必需的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效,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好的作用。此外,必需脂肪酸对于皮肤和头发的健美至关重要,获得足够必需脂肪酸的人,皮肤润滑而有光泽,毛发乌黑光亮。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应该兼收并蓄,才能获得完全的营养。有些人只吃瘦肉,害怕肥肉,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哪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了解必须脂肪酸的相关内容。
【作业】
1、分析油和脂肪结构上的不同,查阅资料,谈谈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那些具体的方法更合理和科学地使用食用油。

课本P121、2、3、4、5

延伸阅读

第二节王安石变法


第二节王安石变法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富民(理财措施)
(一)原因
1、宋神宗继位时,社会_____并未缓和,迫切要求改变___________的局面
2、王安石的变法设想
他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疾在于__________,这是由于官僚__________,政府__________。他的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
(二)开始:_______年,核心:富国强兵
(三)措施
1、______法。
(1)原因:为了供应皇族和中央的消费物资,在各地设置了发运使,总管购买物资,运往首都。但发运使的工作不得力,大商人乘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________________有所增加。
2、______法。
(1)内容:政府设立_________,出钱收购____________,市场短缺时再______。
(2)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______,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____________也有增加。
3、青苗法。
(1)内容: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______或_________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既能使农民免受____________,又能增加政府的______。
4、募役(免役)法。
(1)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______,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2)作用:减轻了农民的______负担,保证了__________,也增加了____________。
4、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__________,开垦荒地,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5、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____________,按照每户__________________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增加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
二、强兵(军事措施):
1、______法。
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将禁军进行___________,由固定的______加以训练。加强了军队______和________,充实了边防力量。
2、______法。
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______。保丁在农闲时______,平时种田,维持__________,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__________。
3、保马法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废掉______,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同时规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3)作用:节约了______,降低了____________。
4、军器监
(1)原因
军器生产和管理______,严重影响了____________
(2)内容

(3)作用
武器生产量______,______也有所改善
三、育才(教育措施)
1、科举改革
内容

2、改革学校制度
改革______,重新编篡______,内容为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使学校变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四、短暂的变法(变法成效)
结合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并通过具体史实说明变法的成效。

3.失败原因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问题,教师只要依据教材讲述的内容分析即可。①……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②变法触犯了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③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④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__________,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根本原因:没有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度,反而从根本上认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第二节细胞增殖


第二节细胞增殖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及方式。
2.了解无丝分裂过程。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
4.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5.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6.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运用坐标式,表格式归纳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促进学科间渗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四)学科方法的训练点
1.通过学生实验观察,识图归纳,培养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2.通过创境激兴,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通过展示细胞分裂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培养过程思维。
4.通过坐标、表格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转换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变化特点。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解决办法]
(1)重视使用图及模型等直观教学。
(2)采用表格式,坐标式突破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规律的难点。
(3)抓住染色体变化的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的这条线索,解决学生记忆分裂时期细胞核变化特点的困难。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变化规律。
[解决方法]
运用函数图象,表格的形象化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深化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五、教具准备
 
1.多媒体仪器。
2.细胞分裂周期图。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格。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
6.板书(可银幕显示)。
7.教学目标。
 
六、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教材中有丝分裂周期图文,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周期的含义。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方式及无丝分裂过程的特点。
3.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并列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变化表格。
4.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的比较,让学生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5.通过及时检测、提问等方法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
2.了解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3.理解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4.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及示意图。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新课:活的细胞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原生质就增长,细胞就由小长大。细胞象生物体一样,也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裂,才能达到生长与繁殖的目的,因此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的个体维持与种族的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3第一、二自然段。
要 求:了解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
(一)有丝分裂
讲 述:
我们已了解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是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数目的,那么,我们就先探讨有丝分裂问题。
在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细胞连续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这些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从分裂开始到分裂完成具有一定周期性。
细胞周期概念
银幕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第一自然段及看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
要 求:结合图文自学、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细胞周期的含义。
抽问:你如何理解细胞周期?
反馈评价:教师采用暗示法,让学生理解:前一次分裂结束为起点,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终点。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扩展细胞分裂周期的隐蔽知识。
提问:根据细胞分裂周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的划分在图中的表示。请同学们试分析(在下一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所观察的显微材料中看到得最多的细胞分裂图象是哪个时期的细胞?能说出为什么吗?(学生答:间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1.细胞分裂间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解:
细胞两次有丝分裂之间这段时间我们叫它分裂间期。在这个时期用光学显微镜看不出细胞有什么显著变化,因此,有人曾经把这一段时间叫静止期。其实间期只是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而细胞的生理生化活动都非常活跃。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强调:姐妹染色单体概念的含义)复制结果,每个染色体形成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即DNA的复制数目加倍与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因它的着丝点未增加,其染色体数也就未增加。
图示:
配图704JT001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1.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间期的特点是[ ]
A.细胞没有变化
B.染色体隐约可见
C.核膜解体
D.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每个染色体复制后,在细胞进入下阶段之前应该含有[ ]
A.两个染色体
B.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C.四个染色体
D.一个染色单体
答案:1.D;2.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2.细胞分裂期
讲 述:
不同物种染色体大小数目及其它特征各不相同。尽管如此,所有的动植物细胞中有丝分裂却有明显的相似性。但由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所以在细胞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动植物细胞也就有所不同。本课时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来学习有丝分裂过程。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
讲 述:
从这幅图上我们看到植物细胞分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时期细胞出现一系列连续的变化,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地将它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
银幕显示:前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其变化特点:①“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②“两消失”,核仁消失,核膜消失。(看清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纺锤体形成)(并配板画强调两个染色单体是相同的)。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前期最显著变化表现在____高度螺旋化,形成____。
②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是:____、____、出现;____、____消失。
答案:①染色质、染色体;②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
反馈评价。
(2)中期
银幕显示:中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就是:
①纺锤丝连接着丝点,通过纺锤丝的牵引,将染色体拉向细胞中央。
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中间平面上(垂直于纺锤体轴的平面),这个位于细胞内中央空间的平面叫赤道板。
③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固定,螺旋化程度最高而变得最粗。数目容易观察清楚。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在植物细胞分裂中期,牵引染色体运动的是[ ]
A.纺锤体
B.纺锤丝
C.纤维
D.中心体
②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是
 [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
答案:①B;②C。
反馈评价。
(3)后期
银幕显示:后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个时期细胞分裂的明显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两个,因此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了自己的着丝点,这样,原来的一个染色体发展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成对的染色体由各自的着丝点与本侧纺锤丝相连,由纺锤体收缩牵引到细胞两极,其结果,染色体平分成相等的两组。
图示:
配图704JT002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①细胞分裂后期,使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的原因是[ ]
A.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B.纺锤丝缩短变粗,形成纺锤体
C.细胞板出现,染色单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纺锤丝变短变粗
②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数目为16个,那么该物种染色体数为______个。[ ]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答案:①D;②B。
统计正误,反馈评价。
(4)末期
银幕显示:末期动画图。
讲 解:
这一时期,两组染色体分别达到细胞的两极。其细胞分裂的明显特征是:“两个消失”:纺锤体消失,染色体消失;“两个出现”:核仁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三)总结、扩展
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每个子细胞都具有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例如洋葱细胞是16个染色体,经过细胞有丝分裂亲代细胞染色体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其结果每个新的体细胞还是含有16个染色体。一般生物的有丝分裂从前期到末期,整个过程大约需1—2小时。
细胞有丝分裂是本节的学习重点,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及分列期染色体的演化规律。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掌握好这些知识,我们应与教材的图文结合学透记牢,还可以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特征编制顺口溜加深记忆。如:“膜仁消失显两体(前期),形数清晰赤道齐(中期),点裂数增均两极(后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末期)”。抓住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复制—“浓缩”—排列—分裂—平分这条线索,才能事半功倍地理解和记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41复习题一1、2;二1、2。
2.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
3.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后,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比较,其染色体数[ ]
A.相等
B.增加一倍
C.减少一倍
D.增加两倍
4.若用某化学药剂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其结果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
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 ]
A.前期和末期
B.前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
配图704JT003配图
(1)该图是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期。
(2)该图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____个染色体单体。
(3)该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的子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
答案:1.略;2.分裂间期、分裂期;3.A;4.D;5.A 6.(1)后期(2)8、0(3)4。
(五)板书设计
 
七、教学步骤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银幕显示:本课时学生应达成目标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3.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意义。
4.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提问: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问:(1)生命旺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学生答:分裂间期、分裂期)。
银幕显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2)(请同学上讲台)你能根据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指出图中哪几个是分裂前期图,哪几个是分裂后期图?(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银幕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讲 述:
在我们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已了解后,今天我们来探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同学们注意银幕显示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仔仔细细地对照两组图所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活动:应用观察法、比较法,让学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两组图进行对照观察、分析比较。
要 求:
(1)学生通过对比图中各时期变化特征,找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2)学习组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由推荐生回答教师问题。
反馈评价。
教师指示银幕显示图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订正:
(1)相同点: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各时期特征相同。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经染色体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是相同的。
(2)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银幕显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点:
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讲 解:
每种植物细胞和每种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染色体经过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每个子细胞核中都含有与上代细胞数目相同,种类相同的染色体。例如高等动物体组织中,已分化组织在不断丧失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有丝分裂,就角化的皮肤而言,不断地发生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以提供恒定的细胞供应,因此它的意义就在于保证了动物染色体上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从而对保持生物体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起了很大作用。另外,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也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必要基础。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二自然段。
要 求:理解有丝分裂的特征、意义,并能回答问题。
银幕显示检测题: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____后,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因而在生物的____之间保持了____的稳定性。
答案:经过复制;平均分配;遗传物质;亲代和子代;遗传性状。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讲 述:
通过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深入探讨,了解到细胞分裂时期发生的化学变化和形态结构上的变化是连续进行的,具有整体性。但重要的实质变化是细胞核的染色体变化。因此,抓住这个实质,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就容易掌握和记忆,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课本P·36图12和P·39图14。
要 求:
(1)根据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思考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
(2)试拟表格说明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抽问了解学生是否找到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的规律。
反馈评价。
师生共同活动设计:(1)表格式(2)坐标式
银幕显示:(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变化表。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坐标曲线。
讲 述:
我们运用表格式,坐标式归纳总结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及DNA含量的规律,已有较直观的形象的理解了,下面请同学们解答:
配图704JT004配图
银幕显示检测题:
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
配图704JT005配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开始,到____为止。
(2)细胞分裂的末期是____。
(3)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___期。
配图704JT006配图
答案:(1)a-f (2)e-f (3)d-e (4)c-d(中)。
统计正误率,反馈评价。
(二)无丝分裂
讲 述:
无丝分裂是最简单的分裂方式。进行无丝分裂的生物是不多的,通常是单细胞生物,特别是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例如草履虫,变形虫主要靠这种方式进行。无丝分裂在高等生物中也较普遍存在,而且是一种正常的分裂方式。主要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例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无丝分裂的过程如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0第三自然段。
要 求:
(1)了解无丝分裂的过程。
(2)了解无丝分裂的特点。
银幕显示:草履虫的无丝分裂图。
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图。
提问:无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三)总结
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本节的学习重点,本课时在比较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的学习中,重点还是落实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上。特别是理解分裂间期的变化是为分裂期准备条件。其中包括DNA的复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以及分裂期染色体、染色质的演化规律。通过表格式、坐标式总结比较各时期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在学习中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记忆,加快学习速度,有利于我们把教材的文字内容形象地、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
(四)布置作业
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主要区别发生在 [ ]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末期
D.中期和后期
2.在细胞分裂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前期相比 [ ]
A.增加一倍
B.保持不变
C.减少一半
D.增加两倍
3.一条染色体间期经过复制,在细胞分裂前期应是 [ ]
A.两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B.两个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C.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
D.一条染色体,两个DNA分子
4.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配图704JT006配图
(1)该图是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理由是____。
(2)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
(3)细胞分裂的结果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条;____个DNA分子。
答案:1.C;2.A;3.D;4.(1)动物,有中心体而没有细胞壁(2)有丝分裂后期(3),4,4。
(五)板书设计
 
八、参考资料
 
细胞分裂的原因
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不适应。当细胞的体积逐步增加时,表面积和体积不适应,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会愈来愈小,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引起分裂。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不平衡。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则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作用就会减少,造成核质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
3.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引起细胞分裂的动力。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水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用具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提纲

第二节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在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第二节水资源(板书)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教师总结〕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板书)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板书)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如下页表)。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①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②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③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由此可见,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是很少的,那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到底是指地球的那些水呢?

3.水资源及其分布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何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板书)

1.淡水资源的利用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提问〕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资源危机(板书)

原因:

①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②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③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④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保护(板书)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布置作业对家乡水资源及用水状况做一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乡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二节细胞器


第二节细胞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别各种细胞器,知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逐步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本课是《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下一章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教学重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细胞器,,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几种细胞器,虽然间隔时间较长,但了解下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前一节课刚刚学过细胞膜以及做了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所以学生对于细胞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生命的结构基础,较前一章内容——生命的物质基础更为直观,图文并茂,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以及立体模式图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重点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第四章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详细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将在第六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部分进一步阐明。细胞内的中心体将在细胞增殖部分介绍。液泡的功能在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中已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是为后面内容细胞代谢与细胞增殖作铺垫,所以首先应让学生准确掌握和识别各种细胞器,因此功能方面不用涉及得太深。其次,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基本的生物学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另外,对细胞内的膜体系进行简单介绍,将有利于学生理解、体会细胞这一有机整体在结构及功能上的联系性。


教师活动:出示动植物细胞示意图
学生活动:概括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教师活动:概括总结。
一、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质基质:呈液态。为细胞代谢提供原料和反应场所。
细胞质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利用我们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能否看到所有的细胞器?
光学显微镜: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亚显微结构
细胞器的发现与观察是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密不可分的。
学生活动:看教材P44-P45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并识别各种细胞器。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线粒体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有研究表明,飞翔鸟类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马拉松运动员腿部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一般人多出一倍以上。这说明什么?
教师活动:1、线粒体
分布:
大部分动植物活细胞
结构:
内外双层膜,内膜折叠成嵴
功能:
为生命活动供能——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多媒体展示:叶绿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从分布、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总结叶绿体
教师活动:2、叶绿体
分布:
主要在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中
结构:
内外双层膜
功能:
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多媒体展示:内质网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看图分析内质网是双层膜细胞器还是单层膜细胞器?
教师活动:3、内质网
结构:
单层膜
种类:
粗面内质网
光面内质网
功能:
粗面内质网——蛋白质的加工、运输。
光面内质网——脂质合成
学生活动:分析性激素是哪里合成的?胰岛素是哪里合成的?
教师活动:总结
多媒体展示:核糖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分析细胞和生物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是什么?并概括总结核糖体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4、核糖体
–分布:所有细胞
附着在内质网上——附着型核糖体
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游离型核糖体
–形态结构:无膜结构
–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学生活动:分析胰岛素在哪里合成的?需要由谁运输?运到哪里去?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高尔基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5、高尔基体:
结构:
单层膜
功能:
细胞分泌物的转运、加工、排出有关
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1、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内分泌腺)等腺体细胞中附着型核糖体可高达80%。这说明什么问题?
2、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分泌等整个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教师活动: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多媒体展示:溶酶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6、溶酶体:
结构:
单层膜包被、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
可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多媒体展示:液泡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概括总结液泡的分布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7、液泡:
分布:
主要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尤其是成熟植物细胞中有大型液泡。
结构:
液泡膜
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
功能:
储存水、盐、花青素、有机养料等;保持植物体形态;影响细胞吸水。
多媒体展示:中心体的电镜下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
8、中心体:
分布:
主要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
结构:
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不具膜结构
功能: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学生活动:下列表格把细胞器类比为细胞内繁忙的“车间”,但对应关系出错了,请进行调整,使对这些细胞器的类比恰当。
教师活动:总结并布置作业:


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动、植物都有的细胞器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细胞器


构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具单层膜的细胞器
具双层膜的细胞器

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讲授《第二节细胞器和细胞核》这部分内容时,我将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因为前一节刚刚学过细胞膜,一方面本着从外到内的层次,将细胞质这部分内容提前,另一方面如果将细胞核致后学习,更有利于后面原核细胞的学习,使知识逻辑性更强。通过科学探究及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课堂教学又要与实际的考试相结合,因为细胞结构历来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尤其是细胞结构图,但往往试题中的细胞结构图是简图,学生很难识别,所以我不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器照片和立体结构示意图,还自己在黑板上绘制结构简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但由于内容要1课时完成,所以内容较多,由于时间较紧,所以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另外,学生在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两张立体示意图时,认为象拖鞋,而我认为到下学期会进一步份学习两个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所以也没有强调两个细胞器的内部结构很复杂,不能简单的看作拖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485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