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6.4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导学案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6.4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导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6.4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教案
一.本周教学内容:
第四章,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难点: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影响

第二节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本节内容:第一,二战后至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发展、放缓、衰退、“滞胀”、复苏、繁荣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曲折过程。第二,二战后至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经过了恢复、发展、繁荣和区域经济联合的发展历程。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第三,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第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既有缓和又有矛盾,社会危机难以消除,德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幽灵仍在徘徊。

(一)美国
1.战后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美国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在大战后期开始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掌握了国际金融的控制权;通过《关贸总协定》的贸易原则为美国商品输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受援国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成为美国商品的输出市场。随着市场的扩大,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空前紧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二,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第三,科技革命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这场新技术革命不仅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且使资本主义传统的产业部门得到改造而焕发生机,使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应运而生,如:原子能的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应用等。
第四,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一战后的政府的宏观管理,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组织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不能把它理解为由国家来进行垄断的资本主义,而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在经济领域联合或融合。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战后西欧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战后“马歇尔计划”实施和西欧国家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欧洲共同体和七国自由贸易区等组织形式的出现,增强了西欧贸易的竞争力,随着西欧、日本与美国贸易竞争的不断加强,西欧和日本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这样在激烈的竞争中,力量的对比变化朝着有利于西欧和日本,而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
第二,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解体的主要原因:一是70年代,依赖于美援和扶植的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商品大量涌人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二是战后美国在经济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军事上的扩张政策,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美元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解体。
第三,石油危机的冲击。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两次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导致了西方的石油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经济衰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经济的“滞胀”
1973年~1975年的经济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恢复并有所发展,但已不再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同时通货膨胀与之并存。
“滞胀”的具体表现是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停止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抑制通货膨胀,就有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滞胀”,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是经济危机周期规律的特殊体现。
4.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是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加大改革力度的结果。里根提任总统后取消国家干预、控制货币增长,渐趋预算平衡,削减社会福利的政策。这样,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的局面。80年代后期,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美苏争霸进入了相对缓和的时期,这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90年代,美国政府吸收了一系列新经济理论学派的观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在此期间,美国充分吸纳世界尖端人才,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成果,特别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这些都成为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二)西欧
1.西欧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是西欧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其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第一,西欧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和政策调整。进行社会改革:推行福利制度,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进行政策调整:将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国有化,并建立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这些政策的推行,促进了西欧经济稳定持续的高速发展,从而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第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的重工业在短期内完成了新的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总之,马歇尔计划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防止了革命爆发。
第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联邦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
联邦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战后德国政局比较稳定。二战后,占领当局鼓励联邦德国建立民主政党取代法西斯政党,在德国实行政治改革。在战后几十年中,基督教民主联盟长期执政,其政党成员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长期执政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政治气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第二,实行非军事化。根据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原则,战后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不必为战后东西方对抗局势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的包袱。
第三,政府扶持工业的政策。德国原有经济基础较好,虽然固定资产遭到战争破坏,但企业布局、人员素质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劳动者素质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此外,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得到了合理运用,促使德国能尽快完成经济模式转轨,对发展起了稳定和促进作用。
第四,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确保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西占区当局实行管制经济和民主化改革。支持德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实施改革,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机制,建立正常运转的货币秩序;取消配给制,放开价格;进行减税改革,刺激生产和投资;外交政策坚持同西方国家联盟。这些措施都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第五,注意发展科教事业和人才培养
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能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3.欧洲共同体
二战后,尽管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西欧的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1957年3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总称《罗马条约》。1965年4月,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共体”。1967年7月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欧共体的建立,扩展了欧共体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竞争力。随着力量的增强,欧共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其实力在帝国主义阵营中居绝对优势地位,但是60年代,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领域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开始出现摆脱美国控制和独立自主的倾向,从而使帝国主义阵营发生分化。欧共体的建立、法国戴高乐主义的提出、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笼,以及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就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几个突出表现。经济上的激烈竞争使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政治上的激烈竞争,表现出西欧和日本自主性日益增强和外交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愿唯美马首是瞻。
总之,西欧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对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日本
1.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局部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政府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的有利条件,得以把财力、物力、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到建设上。
第三,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加快资本输出,巨额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利润,一部分被投入到生产领域,另一部分作为外汇储备,使日本的国际支付能力不断加强,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
第四,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到60年代末,日本已淘汰了40%的传统工业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五,重视教育,加快培养人才。由于日本重视教育,使日本国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为日本科技现代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才条件。
第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美国的援助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上诸多经济发展因素,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战后至70年代初,日本一直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事务中几乎没有发言权。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界人国际事务。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石油危机,日本支持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土,从中受益很大,因此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过程是渐进的,但目标明确,部署全面。1978年,大平正芳组阁,提出“环太平洋连带构想”和“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此后的日本内阁不断增加防卫预算费,极力争取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在日美关系中,极力争取自主性,并逐步发展成同盟关系,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发展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并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出席者。此外,日本还谋求成为联合国第六大常任理事国,以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90年代以来,随着军费的逐年增加,在国际合作的名义下,常常向海外派遣军队。日本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高度警惕。

(四)矛盾与问题
1.社会矛盾的缓和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它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2.阶级矛盾的存在
矛盾存在的原因:二战结束后,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虽有较大的提高,而资本家获得的利润空前提高,工人的收益与劳动生产率严重脱节,造成了贫富悬殊的加大,阶级不满情绪增长。具体表现是:
第一:工人罢工。
第二:美国推行反共、反民主的反动政策。
随着1949年苏联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和新中国的成立,美国统治集团极为恐惧,他们大肆渲染“共产主义的威胁”,麦卡锡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笼的,麦卡锡煽动反共,到处捕风捉影,任意指控,制造白色恐怖,法西斯式的迫害活动,被称为“麦卡锡主义”。此后它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统治多年,麦卡锡主义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极端反共反民主的潮流而载人美国史册。
3.社会危机的加深
战后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主要表现是:
第一,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空前高涨。富裕社会中的贫困,成为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根源。
第二,美国内部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富裕中的贫困、无家可归者、毒品泛滥、赌博、强奸与凶杀、青少年犯罪、同性恋和艾滋病,成为美国社会十分棘手的问题。
4.极右势力的泛起。二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体系原则,联邦德国和日本在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强国。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民主德国的经济稳步增长。在苏联“新思维”政策和东欧各国剧变的情况下,民主德国发生急剧变化,1900年民主社会主义党丧失领导权,民德新政府上台。1900年10月,民主德国加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到1994年,德国在外交和内政方面完全恢复了主权。随着德国的崛起,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制造事端。尽管德国政府对法西斯主义有较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了一些抑制和打击的措施,但法西斯极右势力依然存在,成为世界和平的不合谐音符。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包括政府要员在内的极右势力,不能正视军国主义的罪责,无视亚洲乃至世界人民警告,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亚洲人民侵略的罪行。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始终是当今世界和平的隐患。


一.选择题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与9世纪晚期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
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B.借助原有的经济基础
C.通过对外掠夺获得资本C.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根本原因是()
A.美国的经济援助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D.美苏争霸势均力敌
3.在两次大战后的初期,推动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一个相似因素是()
A.科技革命的促进B.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现
C.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生活的干预D.美国资本的扶植
4.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主要条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B.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管理
C.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作用D.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
5.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和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政府都推行了一些推进经济发展的社会改革B.都接受了国外的大量定货
C.注意引进先进科技,提高劳动生产力D.都注重了加快产业更新的步伐
6.从50年代起,日本经济发展是遇到了两个有利的机遇,它们()
⑴新中国成立,市场广阔⑵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几十亿美元的定货
⑶越南战争爆发⑷中东战争爆发
A.⑴⑵B.⑵⑶C.⑶⑷D.⑴⑷
7.二战后,美国利用世界霸主地位,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A.发展新兴工业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保持经济稳定发展D.大力革新生产技术
8.欧洲共同体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国际联盟B.摆脱国际霸权主义的政治联盟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D.资本主义生产力再发展的产物
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种种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指的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
B.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不再惟马首是瞻
C.第三世界掀起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D.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10.有人说:1973年是美国历史上“黑色的一年”,其依据是()
①巴拿马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②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开始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11.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A.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B.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D.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
12.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导火线是()
A.中东国家提高石油价格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
C.纽约股票市场股价狂跌D.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13.二十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其特征是()
A.经济稳定发展B.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出现通货膨胀D.经济发展缓慢、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14.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
A.30年代中期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D.70年代后期
15.西欧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B.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二.问答题
19世纪70年代后的40年和20世纪50年代后到20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个飞速发展时期,分析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历史条件,指出其共同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D4.C5.A6.B7.B8.C
9.B10.B11.B12.A13.D14.C15.C

二.问答题
答:历史条件:19世纪70年代以后: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主要国家确立。为生产力的飞跃提供政治前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相结合。
③垄断组织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
①依靠美国帮助,西方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基础。
②科技应用于生产的进程大大缩短,依靠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和平环境。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共同特点:科学技术大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推荐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______________,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改革______________.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但从_____年起,苏联经济陷入停滞。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改革,以______________管理方法取代行政命令。
4.戈尔巴乔夫改革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推动个体劳动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出现了与______________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制。
知识点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两块一黑一白大理石相互咬合组成的,它是由苏联著名艺术家曾受赫鲁晓夫当众奚落过的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涅伊兹维斯特内为什么会如此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此中有何喻意?
1.背景
(1)一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稳固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具体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其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赫鲁晓夫下台后,其改革随之告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稳定东欧和苏联政局的需要
D.苏共“二十大”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B.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
知识点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增,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但与此同时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什么原因使苏联的综合国力上升,又是什么原因致使其经济逐步陷入停滞?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
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部门。
3.结果及其原因
(1)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2)原因:一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由于苏联在这一时期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实行的不利于推进改革的做法是()
A.全盘否定斯大林
B.宣布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C.实行经济刺激新体制
D.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下列有关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B.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C.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
知识点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年苏联解体,存在近70年的社会主义“老大哥’’不复存在,世界格局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对峙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什么关系?
1.改革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进行改革。
2.改革历程
(1)经济改革
内容: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还出现了与外国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结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②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3.影响:改革并未取得成功,苏联的形势迅速恶化,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
A.都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都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政治体制改革B.福利制度改革
C.文化制度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
巩固测试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不包括()
A.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C.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D.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2.关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B.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C.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D.彻底打破了原来体制的束缚
3.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国家政治生活
4.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斯大林模式”的首次改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5.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D.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霸世界
6.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来说,1975年是个转折性年代,表现为()
A.他本人黯然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B.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后,进入停滞时期
C.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D.由经济改革转变为政治改革
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改变和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C.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D.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8.苏联解体说明()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9.下列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C.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10.下列人物按在苏联执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勃列日涅夫②斯大林③赫鲁晓夫④戈尔巴乔夫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4.阅读下列材料: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请回答:.
(1)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垦荒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玉米运动"推行后,许多地区种植的玉米不结穗,导致计划破产,原因是什么?

(3)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高中历史复习要点:二战后的历史


高中历史复习要点:二战后的历史

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多极划趋势出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走势。二战后的历史四条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其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体系的内容(处置法西斯;建立联合国;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系中的矛盾。体系的评价(积极为主--三个有利于;消极之处明显。国际格局巨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注意其国家。

3、深刻理解战后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原因,特点,(两个结合)作用。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互相对峙的两大集团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轴心国和盟国;北约和华约。注意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国家宏观管理;安定环境;剥削落后地区。)1973年危机的原因,特点,启示。

6、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美国,世界)。

7、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表现(经济,政治)。

8、苏共二十大的内容和影响(对苏,东欧,中国,资国,世界)。

9、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比东欧和西欧的经济,政治,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的态势,成因。在争霸的不同阶段两强和中国的关系变化。从两强争霸中得出的启示。

1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潜在的隐患。

12、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四个突出特点和成因。

13、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正确认识之。

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是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特征和表现。本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16、注意近代物理学的突破,其他著名科学家的贡献。牛顿,居里夫妇,爱因斯坦,拉瓦锡,门捷列夫等。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特点、影响。

第1课二战后的世界形势


第1课二战后的世界形势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1)德国被彻底打垮,英法战后沦为二流国家;(2)表明二战后,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地位丧失;2、美国:成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1)政治上: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军事上: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大国;①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200万军队,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②垄断了原子弹;③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3)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①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②1944年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③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3、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1)军事上:①战后初期,苏军总兵力接近美国;②苏联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万架;③苏军在欧亚许多地区驻扎;(2)政治上: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提示:美、苏关系演化;

意识形态的斗争

国家利益的冲突

苏联欲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需要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

苏联力图发挥更大影响

战时同盟

战后破裂

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1、基本含义: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2、建立条件:(1)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受到重创而衰落;(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3)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大国;3、建立基础:美国、苏联实力均势;4、倡导原则:和平、民主;5、主要内容:(1)处置战败国,消灭法西斯主义;(2)重新划分欧洲、亚洲政治地图;(3)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4)建立联合国;6、体制实质:美国、苏联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7、体制评价:(1)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是历史的进步;(2)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实质是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3)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格局的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苏;※归纳总结: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1)演变概况: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2)演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对比变化;(3)三大格局:

比较项目

维也纳体系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战争

拿破仑战争

一战

二战

确立时间

1915年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形成会议

维也纳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维系组织

神圣同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体系实质

维护欧洲封建秩序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美苏两分天下和大国强权

体系演变

①形成:1815年;①形成:一战后两会;①形成:二战后期;②动摇:30年代;②动摇:法西斯崛起;②动摇:美苏争霸;③崩溃:欧洲革命③解体:二战爆发;③瓦解:苏东剧变;

体系评价

①违背社会进步潮流①分脏反苏、强盗联盟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发展;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②使世界格局中心转移;③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4)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对比;

项目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①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新秩序;②都通过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来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③都是大国实力对比消长变化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都有一个维系体系的工具: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不同

①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的意志;①体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志;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重新确立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③确立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国际格局;④建立在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④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⑤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⑤主要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对立;⑥最终为新的战争拖垮崩溃;⑥因苏联社会剧变而瓦解;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考纲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2)工业:①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5、(12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09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2、(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B。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答案太绝对。


答案:(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4分)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分)(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2分)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分)(3)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并且要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医疗水平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等。第(2)问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3)认识要体现出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要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1-4CCCC
5.(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2分)(2)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3分)(3)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分)(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分)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不大,(3)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要分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35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