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 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八、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精选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之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讲解文章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3、老师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学生答: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老师问:“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老师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学生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学生答:至洞之深处。
老师问: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学生答: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老师问: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答:“无限风光在险峰”。
老师问: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答:“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2、学生练习背诵。
六、课堂练习
 一词多义:
⑴ “卒”:
① 死,“卒葬之”。
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⑵ “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
② 文字,“独其为文”。
 ⑶ “道”:
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词性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答疑:
 ⑴ 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答: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⑵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4、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助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第2段
1、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⑴ 概括这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⑵ 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⑶ 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三、讲读课文第3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⑵ “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⑶ “夷”:
① 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⑷ “相”:
① 帮助、辅佐,读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句子:
 ⑴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⑴ “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2、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⑴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⑵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1、指名朗读、口译,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一词多义:
 ⑴ “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⑵ “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活用:
 ⑴ “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⑵ “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2、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全班齐读3、4、5段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八、课后作业
1、思考文后练习一,找出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三、四。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10、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11、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2、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1、过渡衔接;2、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3、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乃、道、盖、观、其”等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些词类活用知识。
4.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二、整体感知
组织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1.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l、2段)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③文章“记”是“论”的基础,“论”是“记”的升华。(√)
④本文详细记述了登山游洞的过程,最后得出游览的体会。(×)
三、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
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老师问:“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
学生答: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
老师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与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
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
2.以提问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l)第1段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议论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段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其中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前洞后洞
平旷幽深
甚众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好游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后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四、布置作业
1.课后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提问,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2.诵读第三段。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3.读析第4段。
(1)教师范读,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4.略讲第五段。
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这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见过,是哪一篇呢?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小石潭记》。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二、总结、扩展
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作者从古人“有得”谈起,接着以“有志”为中心进行分层议论,在“至”与“悔”上作文章。先说“至”,作者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焉”,说明“有志”是“至”的首要条件。而后又用两个“亦不能至也”,说明“力”和“物”在一定条件下对“至”也会起决定作用,因此,“有志”还不能说是充分条件。最后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尽吾志也不能至”两种情况,得出“有悔”和“无悔”两个不同的结论,从而强调“有志”的必要性,这正是作者的“所得”,也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三、课堂练习
1.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课后练习三)。
2.完成课后练习一。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四

附:板书设计

8 游褒禅山记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8 游褒禅山记”,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8 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一、三维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语汇,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西湖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叙事写景,抒情感怀。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板书课题:《游褒禅山记》)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断句读。
2、学生自渎课文,尽量熟练,并借助注解,利用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1)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教师巡回解答。
(2)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板书随机。
3、掌握大意(多媒体板书)
讨论、明确: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1、2段),然后由此引发议论(3、4段),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三)品读课文
1、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学生如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同时思考: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第一问比较简单,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次。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2段(有基础的学生),然后齐读,再后教师领背。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讨论,明确: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记游,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只是为后文的议论作准备的。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强调“而无物以相之”中的“相”读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略)
归纳起来,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教师背诵第四段,由于句子较长,强调句读,便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3、4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教师背、学生读最后一段,尽量慢一些,强调“父”字读作“f”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再如《醉翁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5、学生再读课文,同方交换检查背诵,并检查默写。
6、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四)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统治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强调词类活用。(学生完成)
1、2段(记叙)游山的经过。
3、4段(议论)游山的心得:
成功的条件——“志”、“力”、“物”,关键是“志”一、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解读大纲: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

三、(一)导语“温故而知新”。

(二)重视语言的积淀。

(三)以朗读促理解,在理解中求背诵。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学习要点
1.了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创作情况。
2.学习本文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重点积累“名、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4.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和用法。
5.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讲解
1.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这样,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就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最后“此予之所得也”一句,同本段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首尾照应,顺理成章。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四段。作者从“仆碑”联想到古书失传、以讹传讹的事实,进一步阐明了做学问一定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经过反复思考和谨慎取舍。
第五、六段,说明同游的人和游览的时间。这是记游文字一般所具备的。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shèng)道
B.盖音谬(miù)也窈(yǎo)然
C.安上纯父(fù)无物以相(xiàng)之
D.咎(jiū)其欲出者瑰(guī)怪
2.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点
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距其院东五里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4.选出下列加黑的词中古今意义相同的项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不同
B.①和②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相同
C.①和④的“然”相同,③和④的“且”也相同
D.①和④的“然”不同,③和④的“且”也不同
6.下列句中加黑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二、填空题
1.王安石字,晚号,是时期著名的家和家。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人称他王荆公,是因,称他王文公,是因,列宁称他是。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2.本文第一、二段依次写了游褒禅山所见的景物及方位。慧空禅院在华山洞的,华山在华山洞的,后洞在华山洞的,仆碑在慧空禅院,泉在洞的下侧。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l.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
B.而人之所罕至焉罕:极少
C.夫夷以近夷:平安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2.下列句中与“非常之观”的“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夫夷以近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可以无悔也
4.选出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作者认为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B.本文第一段阐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能看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志、力、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本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的道理。
5.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参考答案
一、1.B(A胜shēngC父fǔD咎jiù)2.C(景象)
3.D(副词,反诘语气ABC均为代词)4.C5.D(①……的样子②这样③将要④尚且)
6.A(B名词作状语C形容词作名词D形容词作动词)
二、1.介甫半山北宋政治文学他是江西临川人晚年曾封荆国公死后谥号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答司马谏议书
2.西边五里处南边以上五六里东五里百余步处前(华山洞)
三、1.B(A感慨;C平坦;D谁,哪一个)2.B(景象,其余为动词,观看,观察)
3.C,因4.D(未采用托物言志)5.(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61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