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新教材初一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第二课时)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新教材初一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第二课时)”,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复习课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1.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
2.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3.以方程为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学习的相等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在学习新课后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预见性,通过小结与复习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能力。
学法指导以方程为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
一、知识回顾
在行程问题中,我们常常研究这样的三个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行程问题中,最常见的有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二、例题
例1、一列火车匀速行驶,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秒,经过一条长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的时间,则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例2、西安站和武汉站相距1500km,一列慢车从西安开出,速度为65km/h,一列快车从武汉开出,速度为85km/h,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
追及问题
例3、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6m/s,棕色马的速度是7m/s,如果让黄马先跑5m,棕色马再开始跑,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三、课堂练习:
周末小明去科技馆参观,坐出租车,共花车费28元.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行程不超过4千米,收起步价10元,超出4千米部分每千米加收1.2元.问:他们坐出租车的路程有几千米?
例4、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要粉刷墙面.一天3名一级技工粉刷8个房间,结果其中有50m2墙面,没有来得及刷;同样时间内,5名二级技工粉刷了10个房间之外,还多刷了另外的40m2墙面.每名一级技工比二级技工多粉刷10m2墙面,求每个房间需要粉刷的墙面面积.
课堂练习
一份试卷共25题,每道题都给出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扣1分。
①如果一个学生得90分,那么他选对几道题?
②有得83分的同学吗?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
(1)基础作业:教科书复习题3中第5,7,8,题;
(2)提高作业:教科书复习题3中第9,11题.1、教师出示课题
知识回顾行程问题
2、让学生写出知识要点
3、让学生读题思考
4、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帮助其分析。
请学生分析例21、学生回忆并思考
2、写出有关内容
3、学生独立思考后,在黑板上展示

延伸阅读

新教材初一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2)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新教材初一数学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地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并能初步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生能自己看问题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的。
教法设想根据学生认识水平采用启发式、尝试练习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在学生同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分析、合作探究、相互启发、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
措施修改
意见
活动一:知识链接1、前面我们学习了:解方程时有括号一般要先去括号,请问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要点?

2、解下列方程:
(1)10x-4(3-x)-5(2+
7x)=15x-9(x-2)

(2)3(2-3x)-3[3(2x-3)+3]=5
学生回答问题
1.①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②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

2.学生分组板演并讲解自己的做法,及各步的注意事项,小组点评。
1、移项时不变号,丢项。
2、去括号时出现符号错误和漏乘。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活动二:合作学习出示问题: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析】1、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顺流速度=+
逆流速度=-
2、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顺流速度为千米/时,逆流速度为千米/时。
3、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甲码头到乙码头的路程=乙码头到甲码头的路程,即: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
列出方程。
2(x+3)=2.5(x-3).
同学们自己解之后,请一位同学出来展示自己的计算情况。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并找出等量关系,作出解答。
生:顺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行驶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生:一般情况下,船返回是按原路线行驶的,因此,可以认为这船的往返路程相等。由此,列方程:
2(x+3)=2.5(x-3)

师生共同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抓住合适的等量关系。

【反思】若要求出甲、乙两码头的路程,又如何解?

【变式训练】轮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航行需要5小时,静水中的速度是18千米/时,求水流速度?关键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量,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通过开放式的数学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交流中获益。
活动三:应用提高例: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千米/时,顺风飞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两城距离。
【教师分析】
解法1:若设无风时飞机的航速为x千米/时,那么与例题类似,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x-24)千米/时,根据顺风飞行路程=逆风飞行路程,列方程:
解法2:如果设两城之间的航程为x千米,你会列方程吗?这时相等关系是什么?
分析:由两城间的航程x千米和顺风飞行需17/6小时,逆风飞行需要3小时,可得顺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逆风飞行的速度为千米/时。
在这个问题中,飞机在无风时的速度是不变的,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生在已经熟悉的情景下进行独立思考,同样在独立思考后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容易列方程,所以正确设元也很关键。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不同的形式,此时可以分析不同方法的异同,让学生比较不同方法间的简单程度,进而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量采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活动四:拓展延伸一艘轮船从一码头逆流而上,再顺流而下.如果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5千米/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那么这艘轮船最多开出多远然后返回才能保证在7.5小时内回到原码头?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明白需找出哪些关键量,建立怎样的等量关系。小组交流展示,并讲解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想法,组间点评。
正确找出等量关系。

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精神.
活动五:归纳反思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解决问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补充。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不能,教师则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知识的系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认识。
活动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99页习题3.3第6、7、8题.学生独立完成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同,有针对性地给予分析、指导。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及时了解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进度。
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引入例题讲解应用提高课堂小结
………………………………

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如何解方程组。本节我们继续探究如何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问题)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用饲料18~20kg,每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本节学习目标,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
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
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的方法有两种:
一、先假设李大叔的估计正确,再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来检验。
二、根据问题中给定的数量关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再来判断李大叔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在比较探究后发现用方法二较简便。
设问1:如果选择方法二,如何计算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量?
(有前面几节的知识准备,学生可以回答)
列方程组求解。
主要思路:
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组)→数学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题过程。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xkg和ykg。
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这就是说,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约需用饲料20kg和5kg。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食量估计正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不正确。
引导学生探寻解题思路,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一主要是估算的运用,而方法二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分步到位,渗透模型化的思想。

规范解题步骤,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表达的习惯。
让学生认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作答。
拓广探索,比较分析

设问2:以上问题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组吗?结果是否一致?
个别学生可能会列出如下方程组

但结果一致。
比较分析,加深对方程组的认识。
课堂练习,反馈调控
《一千零一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有一群鸽子,其中一部分在树上欢歌,另一部分在地上觅食。树上的一只鸽子对地上觅食的鸽子说:“若从你们中飞上来一只,则树下的鸽子就是整个鸽群的1/3;若从树上飞下去一只,则树上、树下的鸽子就一样多了。”你知道树上、树下各有多少只鸽子吗?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讲评。
出示古典名题,一方面及时巩固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
课堂小结,知识梳理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①设未知数。
②找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组。

④检验并作答。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起符合自身认识特点的知识结构。
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自我评价

①必做题:课本第107页习题3.4第2、3、5题。

②选做题:课本第107页习题3.4第8题。

③备选题:

(1)解方程组:

(2)据《新华日报》消息,巴西医生马廷恩经过10年苦心研究后得出结论: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如果将犯有贪污受贿的580官员与600名廉洁官员进行比较,可发现,后者的健康人数多272名,两者患病(致死)者共有444人,试问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廉洁官员的健康人数各占百分之几?

(3)《希腊文集》中有一些用童话形式写成的数学题。比如“驴和骡子驮货物”这道题,就曾经被大数学家欧拉改编过。题目是这样的:“驴和骡子驮着货物并排走在路上。驴不住地埋怨自己驮的货物太重,压得受不了。骡子对驴说:‘你发什么牢骚啊!我驮的货物比你重。假若你的货物给我一口袋,我驮的货就比你驮的重一倍,而我若给你一口袋,咱俩驮的才一样多。’问驴和骡子各驮几口袋货物?”

你能用方程组来解这个问题吗?

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为更多有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机会和资料,分层次布置作业。备选题供教师参考。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通过对方程组解的检验,让学生认识到检验不仅要检查求得的解是否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而且还要考查所得的解答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初步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在重视方程的应用价值的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给出《一千零一夜》《希腊文集》中的数学名题,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初一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教材初一数学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第4课时课型新课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1.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
2.掌握解决“球赛积分”问题的一般套路,并会根据方程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阅读、分析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信息,进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阅读、分析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信息,进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1、在前面已经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
一、问题的引入
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
队名比赛
场次胜
场负
场积

前进1410424
东方1410424
光明149523
蓝天149523
雄鹰147721
远大147721
卫星1441018
钢铁1401414
问题1:你能从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问题的探究
问题2: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
问题3: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
问题4: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
问题5: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三、巩固应用
2000赛季篮球甲A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
队名比赛场次胜场负场积分
八一双鹿2218440
北京首钢2214836
浙江万马2271529
沈部雄狮2202222
(1)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读懂球赛积分表吗?
2.如何通过积分表了解球赛的积分规则?
3.借助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五、布置作业
1.教科书第106页练习3;
2.教科书第107页第8,10题
1、教师利用篮球比赛图片,给出球赛积分表。

2、教师展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巡视。

3、教师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完成。
4、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学生观察、思考,并独立回答。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44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