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
哎!考官所掌握的果真是优质的考试标准吗?为什么长时间不进行改革呢?何况像曾巩这样的学业水平,他的优秀文章,本已达到雄伟杰出的境界,一般文章,也合乎考试标准;但考官淘汰了他,真是奇怪啊!然而曾巩没有指责同考的录取者,不怪罪于考官,把回家乡攻读的想法告诉我,想继续拓展自己学识并坚守原有特色。我起初惊叹他的文章,现在又赞叹他志向豪壮。正如农夫不责怪灾年收成不好而依然勤奋地开荒播种,那些水旱之灾危害也就不存在了;如果能像这样有所收获,那岂不是能得到很多吗?
(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
美字体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赏美文
感受曾巩散文之美
曾巩不是为文而文的文学家,但他见之于世,主要是他的散文。虽然在当今,曾巩之散文并不如东坡、欧公的受人称誉。但其文在当时曾一度仅次于欧公,在后代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汉江星之斗。”能享其盛名,巩之文章必定有其独特之美。
关于曾巩的散文,前人因为各自的审美情趣不同,或称古雅平实,或称自然淳朴,或称从容柔婉,或称严谨醇正。所谓“文如其人”。其文意在于达到“明圣人之心”,因此思想深沉,感情凝练,很少用炽热奔放的言辞表达感情思想,而是以朴实典重的言语来蕴含自己内在的深意。而我认为曾巩之散文处处都透露出平正雅洁、柔婉幽深之美。
曾巩之文章不同于欧阳修的流畅婉转、兴致勃发、文思如涌,也不同于王安石的感情激荡,更不同于苏东坡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而是锋藏不露,敛气蓄势于纡徐婉曲之中。行文从容不迫,节奏舒缓,平平说去,层层推进。感情敦厚,蕴气于内,给人以层次跌转、婉转缜密之美感。如《寄欧阳舍人书》也是一篇结构纡徐婉曲的文章。文章虽然开头直入其事,得欧阳公为祖父所作墓碑铭。按理,应该直接表示感谢之情。可是,作者却从“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引发出一大段议论来,大谈铭志与史传的异同。又指出“世之衰”,“铭始不实”。这段议论看起来似乎与感谢之主题无关,其实是为了引出“世之衰”,“铭始不实”的原因是“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这样突出了欧阳修所写的墓碑铭的重要价值,实是敛气蓄势,为下文颂扬欧阳修作铭之功德作铺垫。得出“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为文难以“公与是”的观点,暗中把笔锋移向了欧阳修。为了避免平板,文章在泼墨赞扬欧阳公前激起文势“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然后笔毫一挥,落到实处。点明主旨,尽情赞颂欧阳公的道德文章及所作道德墓碑铭的功德。全文由虚到实,内容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转折自然,变化曲折又毫无碍滞,将一片感激之情写得既真挚而又自然,文中没有一句泛泛的赞誉之辞,却能显示出自己与感谢之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曾文之纡徐婉曲虽不具欧文那种摇曳生姿的情韵与风神,但却显示出一种极深厚的底蕴,于婉曲中见涵养。这不仅是因为文章取法的原因,还因为他本于六经之道,深厚的儒学修养和渊博的学识的缘故。
(选自梅丫头的家的博客,有删改)
【课内挖掘】
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日中进士
曾巩一共弟兄五个,还有九个妹妹。他是老大。在他的带动下,弟兄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准备积极应试。没想到头一年就名落孙山。以后连续好几年都未考中进士。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秀才,就做了一首诗揶揄曾巩。诗曰:“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恰似梁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毫不介意,也不灰心,他每天带领诸弟学习不止,每发现哪个弟弟稍有懈怠或放松学习,他就批评教育,多方鼓励。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弟兄们学习都刻苦认真,常常五更起床,废寝忘食,冬夏不辍。果不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嘉祐(1056—1063)初年,曾家弟兄五人都取得了上京参加省试的资格。临行前,曾巩弟兄五人一同来到上堂屋,向曾母拜别。曾母感叹地对他们说:“你们五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能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
谁也没有料到,张榜那日,曾巩弟兄五人都榜上有名,而且名次都在前茅。一门五胞亲兄弟,同年同月同日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选自百度文库)
【课外运用】
太阳理想
每天,太阳都会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我们应该带着自己的梦想,去追赶太阳。
当你背对太阳时,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而直面太阳,你会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背向太阳无法看到的事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太阳,并为之拼搏。
马克思穷四十年之心血,终成《资本论》,临终时还笔耕不辍。他的一生都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共产主义事业即他心中的太阳;孙中山领导多次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放弃,最终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他也成为了国父,民主共和的社会即他心中的太阳;曾巩多次科举考试无果,他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激发了斗志,最终金榜题名,终成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名人,文学事业即他心中的太阳。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他们都为理想而奋斗,不断追赶着理想,最后取得了成功。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严:严肃
B.至于通材达识材:通“才”
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
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
解析:A项,严:尊敬。C项,勒:刻。D项,遁:隐居,遁世。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生者得致其严
B.则人情之所不得
C.六王毕,四海一
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解析:A项,严: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敬。C项,一: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获得荣耀。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而善人喜于见传
B.惧后世之不知
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D.则人情之所不得
解析:A项是被动句。
答案:A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送蔡元振序
曾 巩
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己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其孰为侵官邪?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②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从事等。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辟:征召,聘请
B.不惟其同守之同同:相同,一样
C.州为不治矣治:治理得好,太平
D.幸而材从事材:有才能的
解析:B项,同:动词,附和、赞同。
答案:B
5.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
①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②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③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④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⑤反是焉,则激 ⑥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D.③④⑥
解析:②是一些人对从事职权范围的错误认识;③是探究上文提出问题的原因;⑥是明确蔡君升官后应尽的责任。
答案:C
6.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一个州的太守无权征召、聘用从事,一个读书人也不能自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则上下级相处不会融洽
B.作者告诫蔡君要明确作为从事的责任,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做事要有分寸
C.作者认为,在朝廷做公卿大夫的能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的都少有,更何况这些州从事呢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分析说理,说服力强。如古今聘用方式及其效果的对比,今之从事对待上司或“同”或“激”做法的对比等
解析:C项,递进层级表述相反。原文是由州从事推及公卿大夫。
答案:C
7.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脱然莫以为己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情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一律由太守一人做出决定。
(2)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
(3)(他)很超脱的样子,不把政事当作自己的事。
参考译文:
古代的州从事,都是由州太守自己聘请读书人担任,读书人也可以自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所以上下级关系是很融洽的。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离开他的上司也是可以的。现在的州从事,全部由朝廷任命,不仅太守不能选择读书人,读书人也不能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上下级之间怎么能相处融洽呢!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也不能立即离开。因此太守把地方治理好了,从事就无事可干;如果太守治理得不好,从事只得把政事掌管起来,这也是形势所致如此。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形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由太守一人做出决定;如果从事把政事掌管起来,那就是另立政治标准,侵犯长官的权限。唉!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不应该只是附和太守所赞同的意见。那么,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只求与太守的意见保持一致,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一州没有治理好,太守不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这个做从事的,)自己也不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那么,从事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怎么是另立政治标准呢?这又怎么是侵犯长官权限呢?好发议论的人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啊。虽然如此,推究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是做从事的读书人喜欢多揽事吗!所以说,这也是形势所致如此啊。
现在全国各地的从事,只知道对上司的意见随声附和的人实在太多了。幸运地能有个有才干的从事,看到当地政事上的漏洞,也不过在家里叹气,在路上发牢骚罢了。他那种轻慢超脱的样子,根本就没把政事当自己的事。(如果)与这种态度相反,就会激化与上司的矛盾。而激化矛盾,又有什么用呢?要想找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地方上当从事是这样,在朝廷上当公卿士大夫的人,不这样的又有几个呢!
临川蔡元振君,到汀州去做从事,开始尝试着进行政事活动。汀州如果被太守治理得好,蔡君就可以合抱两手闲坐无事了;如果治理得不好,人们就看蔡君你的了。你既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凡事只要做得适合分寸就好,这是蔡君你的责任啊。如果将来有一天到朝廷上做官,全都照这样办就行了,这也是蔡君你的责任啊。你怎么能不自勤自勉呢?蔡君临行前,来求我写一篇文章,所以写了这篇序送给他。
三、创新语用
8.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说出其构图要素,并对其寓意进行简单评述。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漫画由字母“w”“i”“f”和一个被吊死在“f”上的人一起,构成无线网络“wifi”字样。②警示人们,要理智看待和使用无线网络,否则会给人带来恶果。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2.我与地坛(节选)教案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17.与妻书学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7.与妻书学案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林觉民(1887年-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为黄花福州十杰之一。
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
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
1911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诀别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1]及台湾国中中文课本。
林觉民的故居位于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现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
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林长民是林觉民堂兄,林觉民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堂叔。
【识记积累】
1.注音释义
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见面,引申为面对面)
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实在、的确)
2.通假字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3.一词多义
[竟]
A动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终了《与妻书》)
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汉书、霍光传》)
轻舟竟川(从头到尾,曹操《善哉行》)
B副词
道竟何为耶(究竟、终究,刘禹锡《天论上》)
神农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将军山林》)
[身]
A名词
首身离合心不惩(身体、躯体,《国殇》)
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怀孕,本课)
B代词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师表》)
身是张翼德也(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C副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亲自《陈涉世家》)
4.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汝幸而偶我(婚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爱)
B.名词用作状语
汝泣告我(哭着)
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样)
C.动词使动用法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使……完毕)
当尽吾意为幸(使……尽)
D.形容词用作动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完善)
E.形容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5.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6.句式解析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主谓倒装句)
【课文初探】
1、全文分为几段,并分析每段的关键性句子。
2、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
◎堂上演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意映卿卿如晤()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嗟夫()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使之肖吾()
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如晤:②腥云:
③婉:④切切:
⑤第:⑥抑:
⑦破镜:⑧率性:
⑨的的:⑩独善其身:
3.翻译下列句子。
(1)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2)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4)卒不忍独善其身。
(5)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6)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文段精析】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2)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2.“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4.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外文段】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梁普通二年,晋安王为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引陵参宁蛮府军事。中大通三年,出为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风闻劾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久之,起为南平王府行参军,迁通直散骑侍郎。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收大惭。
天嘉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叡假王威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遂劾免侍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
天康元年,迁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于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自是众咸服焉。
废帝即位,高宗入辅,谋黜异志者,引陵预其议。三年,迁尚书左仆射,陵抗表推周弘正、王劢等,高宗召陵入内殿,曰:“卿何为固辞此职而举人乎?”陵曰:“周弘正从陛下西还,旧籓长史,王劢太平相府长史,张种帝乡贤戚,若选贤与旧,臣宜居后。”固辞累日,高宗苦属之,陵乃奉诏。
及朝议北伐,众议咸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陵避席对曰:“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至德元年卒,时年七十七。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禄俸与亲族共之。
史臣曰:徐孝穆挺五行之秀,禀天地之灵,聪明特达,笼罩今古。及缔构兴王,遭逢泰运,位隆朝宰,献替谋猷,盖亮直存矣。
(《陈书列传第二十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纵横:合纵连横。
B.风闻劾陵在县赃污风闻:传闻,听说。
C.高宗入辅,谋黜异志者。异志:有叛变的意图。D.性又清简,无所营树营树:经营生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
B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高宗苦属之,陵乃奉诏。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
D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徐陵“器局(才识及度量)深远”的一组是()
①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②陵闻之,乃为奏弹
③提举纲维,综核名实
④若选贤与旧,臣宜居后
⑤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
⑥容止可观,性又清简
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博览群书,能言善辩,魏收本想嘲弄他一番,结果反受他的嘲弄。
B.徐陵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因弹劾安成王,最后被免去了侍中、中书监的官职。
C.徐陵知人能荐,他向高宗推举吴明彻担任北伐将领,终于收复了淮南的大片土地。
D.梁末以来,选授的官员众多职称,徐陵全面地核实他们的官职和才能,得到了众人的信服。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史臣”的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臣认为徐陵品德优秀,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B.史臣认为徐陵秉承天地的灵气,聪慧明达,才能出众,古今无人能比。
C.史臣认为徐陵虽然才识卓越,但能位至宰相,还是运气好的结果。
D.史臣认为徐陵忠诚正直,敢主动尽献好的计谋,否决不好的策略。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
(2)定策出自圣衷,非臣之力也。
◎拓展提升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蜚声(fēi)押解(xiè)簇拥(chù)呕心沥血(ǒu)
B.对峙(shì)诘难(jié)奸佞(nìnɡ)苦心孤诣(yì)
C.讣告(pù)脉脉(mò)熨帖(yù)殚精竭虑(dàn)
D.迄今(qì)桎梏(ɡù)咫尺(zhǐ)
口瞪目呆(dè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蹒跚张灯结彩勤能补拙随声附和
B.浩淼歇斯底里暗然失色摧枯拉朽
C.擎天璀璨多彩烦燥不安真知灼见
D.震憾大相径庭黄钟大吕力挽狂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通往这个天堂(自然科学)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和诱人。
②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③除了母亲,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的。
④四百多年里,它一面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A.舒坦迷茫期望剥落
B.舒服迷茫企望侵蚀
C.舒坦苍茫企望剥蚀
D.舒服苍茫希望剥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某些错误做法,最终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经过一轮苦战,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胜利,大家都趾高气扬回到教室庆祝。
C.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D.上个世纪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就鼓噪一时,至今,仍拥有广大的读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
B.当我们年青一代今天重温这段极为感人的片段时,就会发现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C.出生地历来有争议的大诗人李白,在新近出版的权威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明确认定其出生地为四川省江油市。
D.这场森林大火,经过数千名森林警察、公安干警、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九昼夜奋战,已于上午8时特大火全部扑灭。
6.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2)第三联对仗工整,写了“秦苑”“汉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尾联中的“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7.你为下面的电视画面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要求思想健康,文字简洁,有内涵。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里,一对年轻的夫妇正与一个小孩嬉戏……突然,雨点沙沙地落了下来,夫妇俩都忙着为小孩遮雨,小孩脸上则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写作训练】
按要求写作文。
勇敢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拿破仑
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而做出的疯狂举动,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一种炫耀,真正的勇者不需要炫耀,勇敢只是他们的本能行为。
人生道路上,坎坎坷坷,风雨莫测,这些困境需要靠你的勇敢去战胜。或许你会觉得很艰难,但当经历艰难再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一直都掌握在你手中。
请以“真正的勇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7.与妻书
【课文初探】
1、提示:全文7段,每段大致都有关键性的句子。第1段,“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开门见山,点明这是绝笔书。第2段,“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全文纲领性的句子,全文说理,由此而开展。第3段,“汝忆否?”一个“忆”字,带出一连串的回忆。第4段,“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能忍之乎”这个反问,极其有力。因为不能忍,故挺身而出,乐于牺牲自己。第5段,“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再次表达至爱之情,从另一方面解释“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第6段,“卒不忍独善其身”,点明为革命而必死之心。2、第7段,“当尽吾意为幸”,搁笔时的希望。
不能。因为作者至爱妻子,就是死了也不能忘记,盼望有鬼之说更能体现爱妻之心。点拨:联系本文的中心句“吾至爱汝”考虑。
◎堂上演练
1、意映卿卿如晤(wù)几家能彀(gòu)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jīn) 嗟夫(jiē)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bàng)使之肖吾(xiào)
2、①如见面②带血腥的云。③婉转,温和而曲折。④形容声音很细。⑤但,但是。表示转折。⑥还是,或者。表示选择。⑦比喻夫妇分离。⑧顺着本性(去做)。这里有断然、干脆的意思。⑨真实,确实⑩致力于自己的道德操守。这里指只顾自己好。
3、
(1)但是以今天的形势来看。
(2)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我在呀。
(3)我平时没有把我追求的理想告诉你。(4)我终究不忍心只顾自己而不管国家大事啊。
(5)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6)就想趁机把这次出行的事告诉你。
【课内文段精析】
1.(1)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点拨:注意关联词语“与……无宁”的解释。(2)就想乘便把这次走的事情告诉你。
2.引起对下文三件事的回忆。点拨:从与上下文的联系考虑。
3.三件事。(1)夫妻间就“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来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2)对月影之下诉真情的回忆,说明自己是真的不能忘记妻子的。(3)追述最后分手之前,因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将要失去丈夫的沉重的悲痛,未能将起义的事告诉妻子。点拨:抓住事情概要。
4.作者一心为妻子着想,对妻子无限爱恋的感情。点拨:从三件事共同蕴含着的对妻子的“挚爱”考虑。
【课外文段】
1、解析:此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纵横”虽有“合纵连横”之意,但理解词语还要考虑该词语所在的语境。因其前一句是“博涉史籍”,即“博览群书”,后面的词语是说徐陵有口才,故可推断“纵横”与写文章有关,进而判断该词解释为“挥洒自如”更妥当。
答案:A
2、解析:该题重点是考查学生对虚词的理解能力。做虚词题必须要能熟练地掌握一些重点虚词的常见用法,近几年高考又经常结合课文中经常出现的虚词来一起考查,因此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虚词要重点识记。A.同、跟/亲附;B.凭借/用;C.才/是;D.于是。
答案:D
3、解析:本题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理解“器局深远”的含意,“器局”即是“才识和度量”之意,然后可用排除法。②体现了徐陵刚直不阿;⑥写徐陵外表英俊,性情清廉。这两句与题干要求无关,进而排除②⑥,得出答案。
答案:C
4、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着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徐陵是被免去了安成王的侍中、中书监的官职。做此题主要是排除选项中一些无中生有或似是而非的说法。
答案:B
5、解析:该题是史臣对徐陵的认识评价。“运气好”的说法不符合文意。做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又要能大致理解这段话,再联系全文即可。
答案:C
6、解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同时还要抓住重点字词。
答案:(1)谋略和才能,当今也没有能超过他的人。
(2)决策是出自圣上你自己,不是我的功劳。
参考译文: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地人。八岁时就会写文章。长大后,博览群书,写文章挥洒自如,有口才。
梁朝普通二年,晋安王担任平西将军、宁蛮校尉,召徐陵参与宁蛮府的军事。中大通三年,出京担任上虞县的县令。御史中丞刘孝仪与徐陵的先辈有过节,凭着传闻弹劾徐陵贪赃,徐陵因为这获罪而被免职。过了很长时间,复官为南平王府行参军。后来又升迁为通直散骑侍郎。
太清二年,徐陵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魏,魏人安排住宿并宴请他们。这一天天气很热,负责接待的官员魏收嘲讽徐陵说:“今天这么热,应当是徐常侍带来的。”徐陵马上回答说:“从前,王肃到这里来,才为魏国制定了礼仪;现在我出使到这里,让你又懂得了什么是冷,什么是热。”魏收感到很不好意思。
天嘉六年,徐陵被授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的官职。当时安成王萧顼担任司空的官职,凭借着是皇帝弟弟的尊贵,在朝野上下占据着很大的势力。直兵鲍僧睿依仗安成王的权威,包揽诉讼,大臣们都不敢说话。徐陵听说后,就上奏弹劾他们,免去了安成王的侍中、中书监等官职。自此以后,朝廷秩序井然。
天康元年,升迁为吏部尚书,兼领大著作。徐陵认为自梁朝末年以来,选拔的官员多是无才之人,于是他制订了选拔官员的标准,全面地核实官员的职位和能力。这以后大家都很信服他。
废帝即位,高宗辅佐他,想罢免那些有叛变意图的人,召徐陵参与商量此事。太建三年,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徐陵不接受并上书推荐周弘正、王励等人。高宗召徐陵到内殿,说:“你为什么坚决拒绝这个职务并推举别人呢?”徐陵说:“周弘正跟随陛下从西边回来,是旧朝长史,王励是天平相府长史,张种是陛下家乡有才能的亲戚。如果选择有才能的人和旧属,我应该排在他们后面。”徐陵坚决地推辞了很长时间。高宗苦苦地嘱托,徐陵才接受。
一次在朝廷上商议北伐的事情。大家因为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高权重,都联名推举他为将军,徐陵独自一人说:“吴明彻家在淮南,熟悉那里的情况,他的谋略和才能当今也没有人能超过他。”当天,高宗就下诏任命吴明彻为大都督,于是攻下了淮南数十州的地方。于是高宗设酒向徐陵敬酒说:“奖赏你能知人。”徐陵离席回答说:“决策出自圣上的心中,不是我的功劳。”
徐陵至德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徐陵才识和度量高远,外表英俊,生性清廉节俭,家庭没有什么经营生计,他的俸禄与亲族共同享用。
史臣说:“徐陵品德优秀,在仁、义、礼、智、信等方面非常优秀,秉承天地的灵气,因而特别聪明,古今无人能及。后来缔造陈朝,辅佐主上,遭逢好运位至宰相,进献否决策略,忠诚正直一直长存于他的心中啊。”
◎拓展提升
1.D(A押解jiè簇拥cùB对峙zhìC讣告fù)
2.A(B暗—黯,C燥—躁,D憾—撼)
3.C
4.(B“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为贬义,此处应为“兴高采烈”;C“前所未有”与“新”重复;D“鼓噪一时”为贬义,应为“名臊一时”。)
5.(B句语序颠倒,应为“那四句自勉诗是他一生的写照”。C句主谓搭配不当,认定李白出身地的不是李白。D句式杂糅,删去“所用”。)
6.(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愁”。
(2)今昔对比,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凋敝对比,写出了历史的变迁。
(3)我闻咸阳古城久矣,今日东来,所见唯“西风吹渭水”令人产生历史变迁无恨的感慨。
7.参考:享受自然,感受真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117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