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m.jaB88.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⑵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能力目标
⑴初步掌握科学研究一般遵循的思维方式和步骤,及经典实验分析方法
⑵初步学会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情感目标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探究植物向光性现象作为引导,通过让学生分析达尔文、詹森、温特几位科学家的经典探究实验,逐层推进、环环相扣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非常适合在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能力和评价实验能力。经过一学期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析、设计实验基本原则和方法。因此将讲述课转化为教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下的启发探究课,必将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
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会和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方式和步骤。
教学难点
⑴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⑵实验设计的科学严谨分析。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研讨式学习、课件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课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思想
1.回顾前面内容
动物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调节生命活动?
2.引入新课:
(1)植物生命活动是否需要调节,又是如何调节的?
(2)PPT展示“问题探讨”植物向光性图片
提问:
①这些植株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会这样生长?对它们有什么好处?
回顾:神经——体液——免疫
明确学习重点。
学生思考作答
向光生长:向光特性,适应性
温故
导入新课
植物向光性的探究历程
1.达尔文实验
阅读课本小资料:胚芽鞘相关知识
PPT展示实验过程及方法
展示实验一:①单侧光照射向光弯曲
※补充实验:均匀光照射直立生长
提问:由此得出结论是什么?
PPT展示实验二:
②去掉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提问:①②对照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观点?
进一步提问,与尖端以下有关系吗?需要继续研究吗?
PPT展示实验三:③尖端套锡箔小帽
①③与实验一对比,得出什么结论?
PPT展示实验四:④锡箔纸包住尖端以下
①④对照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观点?
①③④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达尔文这种设计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哪些原则?
提出假设: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补充(副板书):
阅读教材P47“相关信息”了解金丝雀虉草及胚芽鞘知识。
提示:看到现象、提出问题
独立思考,同桌间讨论作答。
归纳结论一:单侧光照射对向光生长很重要
自主合作思考讨论
归纳结论二:胚芽鞘能向光弯曲与尖端有关
独立思考,同桌间讨论作答。
归纳结论三:单侧光照到尖端才表现胚芽鞘能向光弯曲。
归纳结论四:
感光部位在尖端。
※对照、单一变量
让学生从更高层次概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外因引起内因起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对照分析,体验对照原则
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引导:请同学们思考“影响”是什么?是尖端结构本身,还是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
2.詹森实验
教师提问:
※詹森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课本图3-2符合单一变量、对照原则吗?实验需要改进吗?
※如何排除琼脂快本身的影响?
学生自我学习并描述实验过程与方法
学生分步思考
推理实验思想渗透
引导:怎样证明是化学物质的作用而不是尖端本身呢?
3.拜尔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问):
①观察到什么现象?获取了哪些信息?预测一下,如果放在光下结果会怎样?
②为什么放在黑暗环境中进行?
③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④还可以如何改进实验,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⑤该结论对达尔文推想有没有影响?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验过程及方法
组内讨论2min,作答。
结论:
※设计实验排除琼脂快的影响
①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相对的一侧弯曲(化学物质、向下传递、分布不均)
②排除单侧光对实验的干扰;某种物质是尖端产生的,可能与单侧光照射刺激无关。
③“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分布不均是向光性的原因。
④否定达尔文的推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产生某种刺激。(有无光照都可产生)

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实验,养成质疑精神
引导:怎样证明这种化学物质的存在呢?
4.温特实验
①课本实验符合基本原则吗?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
②与拜耳实验相比,该实验有什么巧妙之处?
③结论是什么?
④你认为这种物质在哪里合成?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简述实验过程及方法
小组间讨论3min,然后作答。
①不,缺乏对照组
②提取了“影响”,排除了尖端的影响。
③化学确实物质存在。
④尖端、下面一段(伸长区)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体验单一变量对照原则。
引导:这种造成植物向光性的物质倒底是什么?
5.郭葛等人实验
通过演示文稿展示向光弯曲形成的原因。
①生长素是什么物质?有类似效应的物质?
②尝试解释胚芽鞘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③什么是植物激素?含量多吗?作用大吗?
自读教材P47-48楷体字以上,回答几个问题。
①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
②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慢。
③植物体内产生,作用与生长发育的有机物;微量;显著。
自学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生长素合成部位是?原料是?
②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哪些部位?
③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什么样的特点?
⑤完成后面的讨论。
分析演示实验设计方法。
自读教材P48下面到结束,完成问题。
①幼嫩部位:幼芽、幼叶、发育着的种子;色氨酸
②生长旺盛部位:胚芽鞘、芽、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着的种子、果实
③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
④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自学能力。
培养质疑、分析、评价能力;严谨治学态度。
小结
1、简单分析生长素发现实验过程中的经典实验
2、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以下结论: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总结归纳。
探究无止境;培养观察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2)收集与此问题相关资料(通过观察、测量等);
(3)筛选相关资料寻找理想的联系和规律;
(4)提出假设(一个总结)此假设应能够解释已有的资料并对进一步需要研究问题提出建设;
(5)严格验证假设;
(6)根据新发现对假设进行证实、修订或否定
以此构建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课后作业
1.设计实验证明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2.设计实验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相关推荐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高二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能力目标: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体验发现生长素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科学实验严谨性的分析。
导学过程:
一、向光性的概念: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达尔文实验:
进行实验:(取材: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阅读教材:?1图3—1中的4个胚芽鞘是否生长?如何生长?
?2胚芽鞘向光性与什么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
?3胚芽鞘向光生长与什么部位有关?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
?4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具体是什么部位?达尔文是如何设计实验的?(画简图表示)
(得出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伸长区_______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二)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通过传递给下部。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猜一猜)。
(三)1914年拜尔的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四)1928年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1)a组:
①处理:把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生长。
(2)b组:
①处理:把______________琼脂放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现象:胚芽鞘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_________,会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_________。
●1946年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iaa)。
●向光性产生的原因:
三、植物激素的含义:
由植物体产生,能从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限时训练: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下面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2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戴锡箔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向光性与植物生长无关
c.尖端是感光部位d.尖端能产生某种能促进生长的物质
3.下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

4.下列是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
b.如果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刺激也能传递给下部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有关
d.首次分离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
5.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导入】:以“问题探讨”导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过渡】:向光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就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长素,它也是第一种被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下面我们就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

【讲授】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学生阅读课本P46-47达尔文的实验过程

请思考:

(1)达尔文用的实验材料

(2)实验现象和结论

2、【PowerPoint】演示胚芽鞘说明实验材料

3、[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一

思考并分组讨论:

(1)这组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两个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实验结论是?

【学生比较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实验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单一变量

现象:对照组直立生长;实验组向光生长

结论: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4、【提问】胚芽鞘的向光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

5、【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二。

思考并分组讨论:

(1)这是组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两个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实验结论是?

【学生比较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实验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单一变量

现象:对照组不生长;实验组向光生长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6、【提问】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以下?

7、【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三。

【学生比较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实验变量:锡箔片罩住胚芽鞘尖端或下部。

现象:实验组1直立生长;实验组2向光生长

结论: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

8、【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学生小组思考交流】这种“影响”究竟是什么?在达尔文之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实验继续探索:

9、【演示】用PowerPoint演示詹森设计。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10、【演示】用 PowerPoint演示拜尔设计的实验。

学生观察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提问】通过达尔文、詹森、拜尔的这些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可以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11、【演示】用PowerPoint演示温特设计的实验。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提问】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温特有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

学生阅读课本P47-48相关内容后回答: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2、【提问】通过对上面实验的分析你是如何解释植物向光性的?

【叙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13、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学生阅读课本P48相关内容后回答下面问题: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分布部位分别在哪儿?又怎样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分布部位?

【PowerPoint】演示完整的实验过程

(三)小结(让2~3个学生来作总结):

1、向光性及其机理

2、科学家们发现生长素的过程

3、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活动】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技能训练〗P49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1.提示:不严密,没有考虑将胚芽鞘倒过来放置时的情况。

2.提示:结论2不严谨。没有实验证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3.提示: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课后习题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 。

2、向光弯曲部位在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7、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具有生长素效应_________________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二)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二),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属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个体生命系统的调节。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环境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生物体作为环境中的一员,生存是首要任务。环境是多变的,要生存就需要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的反应,而外在反应的内在因素就是生物体本身具有的调节能力。这样生物体才能在自然选择中表现出“适者生存”。这同时也为后面由个体到生物圈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由此可见本章节内容在全书的地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课文首先介绍了达尔文,詹森等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然后阐述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让学生理解生长素发挥作用有关的许多植物生理现象的基础。学生通过体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加深概念的理解,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Ⅰ、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向光性的原因;

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Ⅱ、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实验过程,初步学会提出问题,并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通过观察和解释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通过亲手探究活动,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Ⅲ、情感目标:

1、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感悟科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真相的。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解释分析,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创新性等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魅力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是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弯曲部分的内部变化,以及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原因。本节课文的技能训练,侧重训练的是实验设计和得出结论时逻辑上的严密性,这是学生的难点。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学具准备:可弯曲的塑料吸管、flash动画。

教学方法:探究、观察、分析、讨论等。

课前探究:

1、学生自主探究《植物幼苗的向光性》(详见附录二)。

2、学生阅读《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见附阅读材料一);预习有关向光性的实验,分析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目的、材料处理、实验装置、现象和结论。填写预习报告(见附录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播放《萝卜幼苗向光性实验》录象。

学生观察实验;

描述现象;(萝卜幼苗弯向光源)

提出问题。(为什么萝卜幼苗弯向光源?)

出示向日葵图片。(向光性)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资料,思考图中揭示的生物学现象。

引言:“葵花朵朵向太阳”——向光性

葵花和萝卜幼苗实验都给我们揭示出植物有向光的习性。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的曹植就注意到葵花的向光性。他在《求通亲亲表》中写道:“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但向日葵究竟为何向日?却没有人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中的奥秘。直到十九世纪末,达尔文最先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今天,我们将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亲身揭密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出示学习目标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2、生长素是什么物质?

3、什么是植物激素?

4、生长素的运输?

观察图片

思考

明确目标。

引导提问: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植物具有向光的特性。

植物为什么有向光的特性。

我们如何研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呢?

探究实验。

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做实验呢?

出示材料:第一种是一棵大树(雪松),第二种一盆刚萌发牙的幼苗,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材料中,你会选择哪一种?谁最适合做向光性的研究?为什么?

(肯定学生回答,并进一步提问)对,刚萌发的种子细嫩,容易弯曲,实验现象明显,周期短。

科学家选用的是刚萌发的胚芽鞘来进行实验的。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你选那种?

简单的——单子叶植物。

我们选择禾本科植物的胚芽鞘是为了在更短的时间内看到更明显的实验效果。对于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选材要求,而选取最合适的实验材料一直是一项实验成功与否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出示小麦胚芽鞘图。

简要介绍胚芽鞘的结构。

思考并回答 

了解胚芽鞘的结构。

明白实验中选择实验材料的重要性和选材的技巧性。

分析达尔文实验

出示达尔文实验装置图。

播放动画后。

出示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照图片。

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

1、感知光刺激的部位是哪一部分?

2、发生弯曲的是哪一部分?

3、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怎样的?这说明什么问题?

4、用锡纸帽罩住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怎样的?这说明什么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植物向光弯曲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单侧光和尖端)

分析、讨论达尔文实验。

作出推测:单侧光和具有尖端是向光性产生的两个条件。

分析詹森和拜尔的实验

教师让学生根据预习报告,结合教师刚才的分析过程,展示预习成果,分析詹森和拜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教师指导补充。(播放实验动画)

推测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能传导到尖端下部。

胚芽鞘的弯曲是由于这种物质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学生展示

思考推测

介绍温特的实验

播放动画,介绍温特实验。思考:

琼脂块的作用是什么?(强调介质转移方法。)

这个实验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呢?

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尖端下部弯向对侧。

观察思考

领会方法

思考、分析

分析向光弯曲的内部变化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验证了植物确实会发生向光弯曲,那为什么呢?

思考:这种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首先,从外部形态上看,弯曲的外侧和内侧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门用可弯曲的一次性吸管模拟弯曲过程。比较弯曲两侧的长度变化。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进一步提问:一侧长度变长,意味着这一侧细胞有什么变化?(变大或变多——生长现象)提出生长素概念。

温特把这种能引起生长效应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介绍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和含量。

思考并回答:背光侧比向光侧长。

思考并回答:外侧的细胞生长得较快或其它。

明白弯曲时胚芽鞘内部细胞形态的变化。

小结向光性原因

回顾生长素发现50年的历史。

科学家们逐步认识到向光性的原因是: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较向光侧多。

小结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分析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比较思考:

1、胚芽鞘有尖端,能生长弯曲;无尖端则不生长弯曲?说明尖端有什么作用?

这和光有关系吗?

2、没有单侧光胚芽鞘直立生长;有单侧光则弯向光源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的条件下有什么变化?

3、尖端产生生长素,而弯曲的是尖端下部,说明生长素向什么方向运输了?

通过分析得知: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与光无关。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一侧——横向运输。胚芽鞘向光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增大,细胞生长较快引起的。生长素还能由尖端运输到尖端下部——极向运输。

横向运输的条件是单侧光。

横向运输的方向是由向光一侧到背光一侧

极向运输的方向由尖端到下部。

极向运输的条件是重力和光。

播放动画,演示生长素的运输。加深理解。

实验说明生长素产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其实生长素产生的具体部位是在根尖和茎尖的生长点、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等分生组织。都可以产生生长素。

思考并回答。

回忆

思考并作答

思考并总结

技能训练

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

提出任务:如何用实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段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组织学生阅读P49页内容后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介绍植物激素

出示图片。思考:

1、向日葵会跟随太阳转动

2、窗台的盆花会弯向光源

3、深秋叶片变黄脱落

4、果园的园丁对果树进行修剪,

果树挂果……

简要介绍其他植物激素,点明植物激素的概念。

观察、思考

阅读、领会

练习巩固

见附录一

思考、回答

课后探究

见附录二

课后探究

青春寄语

回顾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无数科学家成功的一小步才成就了科学前进的一大步!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向向日葵一样,矢志不逾,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小步,才能成就理想人生这一大步!

感悟

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设计思路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领会“变化”才是科学本身具有的惟一不变特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很好地展现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过程中的素材。因此,本文基于以下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问题引导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与处理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等内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对教材知识作了适当调整(含顺序调整),本节课只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分析、评价实验设计的技能训练。

2、学情分析

3、学习任务分析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生长素发现的过程,更要掌握对简单实验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感悟科学发现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辨证过程,需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对于以上的教学分析,需达到的教学三维目标(见表1)。

表1 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三维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评价实验设计和1、知识目标 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2、能力目标 堂强化训练,掌握实验设计的科学规范表达;?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逐步提高

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通过学习,认同科学探究过程需要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3、情感目标 科研作风。?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实验科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表2 生长素的发现主要的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与学的方法 教 学 策 略

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习兴趣,调动1、探究教学法 学习热情。

动画再现,教师引领、步步为营、寻根问底,重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实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现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设置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3、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4、自主学习 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教学流程

表3 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相关要求和时间分配表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 时间(min) 1、导入 导入应“奇” 2,3

2.1达尔文――体验与尝试实验设计 10,12

主线要“清”; 2.2詹森和拜尔――强化实验设计 8,10 2、新授 技能训练要“度”; 2.3温特――分析、评价实验 5,8 小结要“准”。 2.4生长素本质及植物激素概念等 3,5 3、总结与收获 总结要“新” 5,7

六、教学过程

表4 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程

故事:

前些时候在居民楼那边发生过惊奇、议论、诧异、大笑

一次很惨烈的“跳楼事件”,不知

通过“奇”,激发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 导 学生的学习兴“太惨了,粉身碎骨啊~ 趣;调动学习热入 太可惜了,那么好的一盆花~” 情。

据知情者说,这盆花的主人很联系生活回想、交流见过的植物向

懒,把它放到外面窗台上好长时间光生长的实例。

请思考:为什么长期位置不动

的花盆会掉下去呢,

续:表4

教学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程

1.认识实验材料(实物或图片)

认识胚芽鞘,了解结构,理解功能,认识实验材料。

领悟科学家选择实验材料的意图。

培养搜集和处理2.体验实验设计:引导学生阅读课

本,教师引导。 新 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信息能力――看

发现问题。 授 科学家是如何设 提出假设:向光性的产生和幼苗

计实验。 尖端有关。

实验设计:教师展示(如图)并 思考后回答有关问题。

且语言强调。 一、 (注:给一定时间思考) 图片和文字双重达 感官刺激。初步尔 了解实验设计的文 基本方法(对照, 性原则和单因子, 学生思考得出实验结果不是惟一,变量原则等),了

实验预期: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体 而是多样性的,教师要注意科学评解实验的语言科

分别是什么呢, 验 价。 学性和规范性。 实验结论。

3. 尝试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

尖端还是尖端下部呢, 引导学生进行发试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的假设: ?指导学生提出假设。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或?散性思维,从而实 ?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温馨提示:尖端下部或?共同感受。 活跃课堂气氛。 验 锡箔纸的特点和规范的实验语言);

合作学习:根据假设,小组讨论得 设 出实验设计并由小组长表达讨论计 结果(文字略)。 ?学生完成设计后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讨论,建立课堂兴奋点,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回答3种跃学生思维。

结果(文字略)。――初步解释探

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不同。

续:表4

教学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获取詹森和 二、

简要介绍詹森和拜尔实验。 拜尔实验结论。 詹

2.变式强化训练: 利用问题来引导森

根据假设和温馨提示,小组讨论得学生主动参与探和 请设计实验证明:幼苗的尖端可能

出实验设计并由小组成员表达小组究过程,提升学拜 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苗尖传讨论结果(结果以图文结合方式展生在探究中获取尔 递到了下面。(温馨提示:琼脂片现,文字略)。 新知识的能力、和云母片的特点) , 正确表达能力以强 及交流与合作的化 能力。 设计后教师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

实 验 设 计

1.实验设计展示: 观看并描述温特的实验设计:(略)。 训练学生实验设三、 全体学生讨论得出所有可能的实验计和得出结论时温 结果(直立、向左、向右),最后师逻辑上的严密特生共同得出结果和结论 性。

分 多媒体分步展示并作必要讲解;并 析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以上实验设计可能活跃思维方式,、 实验结果是否一定由于生长素引出现的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树立质疑精神,评 起的, 2.实验分析和评价 对于有思考价值价 如何补充实验解决以上问题, 帮助学生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并的问题,教师都实 ?这样的补充符合实验设计的哪些应予以鼓励。 验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讨论。 原则,

四、本养成锲而不舍的

组织自学相关内容。 阅读课本。 质与精神。 概念

提升学生归纳、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生长不生长看有没有生长素;向(单侧)

总结等能力,掌总 光不向光(弯曲)看有没有尖端;弯曲不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 握解题方法。 结 通过活动设计,收获1:游戏:选出四名同学分别代表达尔文、詹森、拜耳和温特,假设与 提高归纳总结能他们在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设计一个片段,都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自收 力,建构知识概

己”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贡献。(要求:语言要生动、准确。) 念图。 获

检测与巩固新收获2:作业:多媒体展示(见作业设计)。

七、作业设计

1、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2、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下图乙。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

A.(4)(1)(5) B.(4)(2)(5) C.(4)(1)(3) D.(1)(5)(3)

3、给你两个黑纸箱,两个长势一样的胚芽鞘,一盏台灯,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1)实验步骤; (2)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1、D 2、C 3、(1)?取两个黑纸箱标号甲、乙,甲黑纸箱在侧面挖一个洞; 用这两个黑纸箱分别罩到一个长势一样的胚芽鞘,再用台灯照射甲黑纸箱有洞一侧;?将甲、乙两组放在同样且适宜条件下培养,然后观察胚芽鞘生长状况; (2)甲组的胚芽鞘会向光生长 乙组的胚芽鞘直立生长 (3)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美”]

科学史可以展现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使人感受科学发展是一个线性累积、不断壮大的过程。据此,板书设计为阶梯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4067.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