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旧人教版高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4)(旧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推广;水利事业的发展,农耕区域扩大;稻麦种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农学研究的成就。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的成就。商业的繁荣,武帝铸五铢钱。长安及“五都”的繁华。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汉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发展繁荣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两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两汉时期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学习,“探索出终极的经济原因”,总结一定的经济规律。
2.两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的稳定,民族间的密切交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汉代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后世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两汉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
5?以两汉时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的史实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学要点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原因
2.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
(3)稻麦种植推广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
(5)农学研究的成就
二、手工业的成就
1.特点: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
2.表现
(1)纺织业
(2)冶铸业
(3)制漆业
(4)煮盐业
(5)造船业
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的繁荣
2.武帝铸五铢钱
3.城市的繁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
难点:重农抑商政策与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两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时和教具
本节课为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之前,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由此导入新课。
二、“农业的发展”一目,是本节的重点之一,需要讲清三个问题。
(一)农业发展的原因。
此处原因的分析有两个层次。一是西汉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两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中央政权得到巩固,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得以实施,各民族间交往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方面加以说明。由于汉初经济的凋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决定了两汉的统治者均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这一政策既对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又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十分深远。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农学研究的成就等因素。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具的改进,牛耕广泛推广。教师首先应分析其背景。汉初,牲畜比较缺乏,一般农民只能用人力耕作。西汉政府下令禁止宰杀耕牛,规定杀牛、盗牛者受重刑。保护耕畜的法令,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到武帝时,牛马数量增多,牛耕已经从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传播到东北、西北的一些地区。与此同时,由于武帝实行国家垄断冶铁业的政策,铁制农具也逐步推广到西域和珠江流域,且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多。其次,提示学生观看教材中《二牛抬杠牛耕画像石》插图,归纳出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强调此发明比欧洲早1000年)和耧车的发明;牛耕技术的改进主要指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已开始出现。
2.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教师可从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洪水泛滥事实入手,结合小字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黄河原称“河水”,黄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中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下游气候湿润,湖泊较多。战国以来,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商鞅变法时因大规模垦殖而遭受破坏的西安附近塬区森林和秦岭北坡边缘森林,到秦始皇时期,因大兴宫室,已砍伐殆尽。其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为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汉武帝与东汉明帝(命王景负责)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正是由于汉统治者认识到农业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之本,故而采取措施,促使汉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农耕区域扩大。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汉代关中水利工程示意图》,认清两汉4个农田水利地区的不同特色及农耕区域扩大的史实。
3.稻麦种植的推广。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战国时期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然后指出: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带来益处。两汉时,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南方则以种植水稻为主。
4.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等。
5?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教师首先应讲清:在两汉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学研究取得了可喜成就;农学研究的成果,反过来又对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然后结合小字讲述《胜之书》及《四民月令》的特点、内容。
三、“手工业的辉煌成就”一目,是本节的重点之一,需要讲清三个问题。
(一)汉手工业取得成就的原因。可提问“汉朝统治者既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为何两汉的手工业、商业却能取得辉煌成就?”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扶植与发展“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把手工业视为农业的副业,显示出自然经济的特征。虽然如此,手工业与商业仍有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并不绝对排斥商业和手工业。穷奢极欲的统治阶级需要有商业与手工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产品。各地区物品资源的差别,也需要彼此交换、互通有无。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的狭小,各种农业器物的生产已非小农家庭之力所能奏效,“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虽然倡导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桑而抑工商,手工业和商业却始终在不断发展着,成为封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以至出现了把从事手工业与商业作为致富必要手段的思想。司马迁认为:“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两汉时期的手工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二)两汉手工业的特点。此处不必展开,只需归纳出三点:1.规模大;2.分工细;3.工艺精。教师在讲述具体事实时应注意突出这些特点。
(三)两汉手工业成就的表现。讲解前,可先挂《西汉手工业分布图》,再依据教材顺序指图讲述纺织、冶铸、制漆、煮盐、造船业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掌握手工业发展的概貌,培养学生观察、识读地图的能力。
1.纺织业。两汉时期,纺织技术较前代更为发展,各种纺织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结合插图重点介绍丝织业情况(应适当介绍官营手工业的相关知识),其他内容如麻织业、棉纺织业、羊毛为纺织原料及越布等内容可略讲。
2.冶铸业。两汉的冶铸业包括冶铁和冶铜。冶铁业是各项手工业的先导部门,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随着农业对铁制生产工具需求的日益增加,必然促使冶铁业优先发展起来。教师可重点讲解冶铁业的发展情况,简单介绍冶铜业的状况;要求学生掌握冶铸技术的进步、取得的成就及著名产地。
3.制漆业。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史书记载,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已经使用加进红或黑色彩料的色漆髹饰食器或祭器。秦汉时期,漆器手工业的规模和范围更加扩大,漆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可结合课文小字讲解教材大字内容。
4.煮盐业。需要讲清两点:(1)煮盐业与冶铁业、纺织业,堪称两汉时期的三大手工业,国家非常重视;(2)汉代开发利用的盐包括池盐、海盐、井盐等。
5?造船业。应讲清两点:(1)两汉时水陆交通发达,促进了造船业的进步;(2)造船业发展的表现:一是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二是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了锚。
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一目,是本节的又一重点,需要讲清两个问题。
(一)商业繁荣的原因。教师在前面分析手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时,已涉及到商业繁荣的原因,此处不必赘述,只需提及: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两汉时期的商业也出现了繁荣景象,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二)商业繁荣的表现。商业的繁荣,教材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1.商业通道四通八达;2.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3.汉族同少数民族间贸易频繁。同时,教材介绍了货币的使用。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教师可补充介绍:秦汉时期,是金属货币的重要发展时期,它把黄金与铜钱固定为金属货币的复本位制(也称二本位制),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把珠玉、古代的龟币、贝壳及银、锡等金属,都排除在法定货币之外,只能作为珍宝与器物看待,因而奠定了封建社会货币制度的基础。
(三)“城市的发展繁荣”,教材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1.名都大邑出现的原因;2.代表城市有长安及“五都”。
教师应指出:随着两汉时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在广阔的国内市场内,逐渐形成了一批工商业集中的都会。这些地方土地肥沃,农副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在当地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非完全出于政治的原因。
小结、本节内容较多,教师讲述完毕后,可设计讨论题:“两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可归纳原因:1.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2.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3.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后小结:在国家统一的局面和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汉代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取得了多方面领先于世界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和名称,正是与这个强盛的朝代相联系的。

相关阅读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旧人教版高三)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旧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汉朝的外交与汉文化的影响。秦汉与朝鲜半岛的往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贸易往来。秦汉时期的中日交往;中越经济文化联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汉朝与安息的交往;汉朝与大秦的交往。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对外交往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相互学习的过程。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不同的几种文明。这在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要点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2.中朝贸易的发展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1.两汉与日本的关系
2.两汉时期的中越经济文化联系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2.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海上丝绸之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汉朝与安息的交往
2.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朝鲜、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关于本节的导入新课,建议教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在本章起始教学时,虽然已经对本章导言作了教学处理,但是那时学生只可能初步地且较为被动地接受一些结论性的概念,经过前几节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具体史实,必然会对本章总引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使转入本节的承接更自然一些,而且这时回忆导言的概述,温故知新,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对已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加深理解,也使教学内容前后照应,形成整体。
转入本节引言的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其中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在两汉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汉朝对外交往比以前更活跃的基础。这时,中国对外往来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更大了,而且在中外交往中,官府间的外交活动也更加频繁,这种使节往来又带动与促进了民间往来。
二、关于“与朝鲜的关系”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朝鲜半岛上逐渐形成一些国家之后,他们与汉朝就有正式的使节往来,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则一直非常密切。朝鲜半岛上的居民创造了他们自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他们也大量吸取与借鉴中国的文明成就,发展了他们民族的文明。中朝友好交往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华民族和朝鲜民族都是有益的。
讲授本目内容时,学生应当了解到以下中朝交往的史实:其一,朝鲜与中国的关系很密切,交往从未间断。在中原地区每有动乱之时,一些中国人就避祸而去,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东汉“灵帝末,……百姓苦乱,多流亡入韩者”(《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则多次派人赴汉朝。这些往来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吸取与借鉴了秦汉文化的先进成果。其二,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密切。朝鲜特产输入中国,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这样的经贸往来,使双方互通有无。中国的文明当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影响。
三、关于“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近邻,日本列岛上,很早就有居民生活。很早以前,中国人就知道日本,就有了交往,水稻和铁器也由中国经朝鲜传到日本。
本目内容以汉朝时人们对日本的了解与两汉时期中日交往为中心,展开了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的叙述。第一,人们对日本的了解。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后汉书东夷传》也有这样的记载,看来这是一些部族国家。当时,中国人已经知道日本列岛居民生产、生活的一些情况,并且中、日之间也有一些联系。第二,中日之间的交往。徐福(或作徐,音fú)浮海东渡的传说,在中日两国都是从古流传至今,日本考古发现的一些工具、器皿的制作也有的同中国相似,两者相互印证。汉武帝时,日本一些部族小国与汉朝已经有了通使关系;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得赐印绶(汉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已出土)。以后,倭国又遣使来汉。中日交往的历史,既有中国正史记载,又有考古文物佐证。这种交往促进了日本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关于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联系更加密切。中国从越南输入土特产和东南亚的珍稀物产,中国的铁器、农耕技术、水利技术也传到越南,中越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积极影响。
四、关于“丝绸之路”
两汉时期,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通也日益发达,古代世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几个文明地区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驰誉世界,中国被称为“丝国”,中西交通线也被称为“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本目的教学内容包括: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讲课时,主要突出丝绸之路。
关于“丝绸之路”,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有:其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地处东亚,与西方遥隔万里,且又有高山、沙漠屏障,路途多有险阻。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联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此以后,中西交通日渐发达。强盛的西汉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很重视,“自博望侯(张骞)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汉武帝)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以广其道”,并且设置亭站,“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史记大宛列传》)。当时,世界各文明区域尚处于隔绝分散的状态,交通工具也很简陋,丝绸之路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其二,对照地图,弄清丝绸之路的走向和经过地区。其三,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国的丝绸、铁器,以及许多生产技术,经过这条交通线西传;“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许多外国货物由此进入中国;佛教后来也由印度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秦汉时期,我国与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联系,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其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南海浩瀚无涯、台风肆虐,但是一些商人船舶不惧风浪,很早就往来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西汉中后期,汉朝政府也重视这条航路,派人远航,直抵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地方,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了一条中外交通的重要航线。其二,海上丝绸之路的方向、大致航线与经过地区。其三,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它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官方的经济交流与民间的海上贸易更加活跃,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还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都正式开通于两汉时期。当时,中华文明的影响、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与中外经济交流、文化交流,都有了明显拓展,开始突破仅限于周边近邻的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
五、关于“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两汉时期,罗马帝国、安息、汉朝都曾盛极一时,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明,丝绸之路贯串这几个文明地区。自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各文明中心之间的联系比过去紧密一些,直接的外交活动也开始了。
首先教材简介了安息以及安息与汉朝的联系。安息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的西亚大国。“武帝始遣使至安息”,他们也“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两国已有正式的使臣往来关系。由于安息地处丝绸之路中段,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罗马帝国与汉朝之间的中转站,安息商人多从事转手贸易。
接着教材讲授了汉朝与大秦(罗马帝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突出介绍了双方都有直接交往的愿望以及东汉甘英使大秦未果,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汉的史实。公元1至2世纪,罗马帝国处于疆域最大、经济最繁荣的“罗马和平”时期,罗马文化发达昌明,与秦汉文明,东西相互辉映。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说明当时中国与欧洲开始有了直接往来。
小结、两汉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活跃起来。既要看到汉朝在社会发展、经济文化发展诸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东亚文明的中心;同时又要看到人类各文明地区各具特色,中外交往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明进步都受到有益的影响。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3)(旧人教版高三)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教案(3)(旧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课时和教具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二、“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三、“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四、“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五、“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高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教案设计

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但由于统治者在一定的阶段和一定程度上注意和,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具体有:

1.一条鞭法:

⑴目的: 

⑵推行:年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⑶措施:将 并为一条,折成 

把从前分摊在 

按的多寡来分担。

⑷作用:①,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的松驰。

③,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的增长。

2. 年 康熙帝宣布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叫

做,有利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和开荒。

3.摊丁入亩:

⑴措施: 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 中,

征收统一的 。

⑵作用:①它废除了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对我国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③也相对减轻农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二、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生产的发展

⑴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⑵国外引进农作物 推广种植,对促进 

有重要意义。

⑶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

⑷农产品生产商品化,形成一些 。

2.手工业的进步

⑴ 的革新,如明朝浙江嘉兴的 。

⑵ 的提高,如 技术得到广泛传播。

⑶日益细密,促进行业或地区新 。

⑷ 扩大。

⑸新的出现。

3.商业空前繁荣

⑴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⑵发展较快。

⑶有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如 和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⑷商品经济向延伸,如地区。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由于和 的发展,明代中后期,

在的丝织业中,出现了“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发展: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 扩

大,分工更细,资本主义萌芽的增多。

3.缓慢发展指的是与西欧相比,整个生产处于 阶段,力量

未足以分解。根本原因是 。表现在:①农民贫困,造成狭窄;②地主商人买房置地,影响;③国家设,征 ;④实行 

政策。

四、闭关政策

1.原因:⑴⑵ ⑶

2.内容:一方面 ,另一方面。

3.后果:⑴中国的 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于促

进。

⑵由于中国逐渐落后在世界潮流后面。

五、简述我国古代实行的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的变化有何特点?说明了什

么?

六、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表现及局限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复习教案(旧人教版)


高三历史:1.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复习教案(旧人教版)
一、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
1、政治上:周王室衰退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分封制瓦解。
(1)诸侯争霸特点:
①各国以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基础
②以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为目的
③前期基本上是北方诸侯国称霸中原,中后期南方诸侯国进入中原争
(2)春秋五霸:
①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②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两种说法都有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注意位次不能颠倒)
(3)典型事件:(原因-概况-影响)

齐桓公称霸

①齐国是东方的富庶在国②齐桓桓公改革增强了实力:A、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根本点);B、改革军制、设常备军(最早设);C、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先进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援燕打退③助卫挫败狄人;联合诸侯讨伐楚国。①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②灭掉30多个诸侯国,成为霸主;③丘(河南兰考境内)会盟,其霸主地位得到周王正式承认(标志)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楚争霸

①晋文公改革使晋国成为北方强国;②南方楚国势力向北发展至黄河流域,威胁到晋国利益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大战(标志),晋军诱敌深入,打败楚军。晋文公霸业确立

吴越争霸战争

春秋末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钱塘江流域的越国也参加争霸战争先吴国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臣薪尝胆"。国力增强,最终掉吴国。
(4)性质:奴隶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
(5)影响:
①积极影响:
A、客观上起到了瓦解奴隶制的作用(最大意义)
B、破坏了原有的分封制(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
C、使奴隶制周王室名存实亡
D、各国的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
E、奴隶主贵族机开垦私田据为已有,并侵占公田
F、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消极影响:争霸战争,造成社会动荡,生产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2、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1)概念"公田"和"私田":
①公田: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把井田叫做"公田"
②私田:;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驱使奴隶开垦的茺地,不向国家纳税,被称为"私田"
(2)瓦解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标志是铁器--铁锄、铁斧和牛耕的使用)
(3)过程:
①为增加财政收入,鲁国实行新税制,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②一些贵族化公田为私田,采用新的剥削方式(封建地租剥削),封建地主和农民产生。
③从鲁国开始,井田制相继在各国瓦解了。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最能体现春秋历史特征)。
(体现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意识形态:老子对社会巨变感到无能为力,子竭力挽救奴隶主统治。
(春秋后期的几对矛盾:奴隶主贵族和奴隶的矛盾;封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新兴地主和奴隶主矛盾)
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
1、战国时期
(1)得名:各诸侯国连年进行兼并战争
(2)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2、战国七雄:
(1)"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诸侯国齐、楚、秦、燕、韩、赵、魏(韩赵魏是战国初期由晋国分裂而成的新诸侯国;"七雄地理位置记忆法: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混战目的: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
(3)影响:人民受的灾难更加严重;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4)性质:
①第一阶段:是封建地主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彼此之间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②第二阶段(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进行的是统一全国的正义之战
3-封建制的确立
(1)各诸侯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最终途径),历经100多年,确立了封建制度。
(2)商鞅变法:
①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速发展
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三个来源:奴隶主贵族占田、立功将士得田、大商人买田),封建经济发展
阶经基础:新兴地主形成(三个来源:部分贵族、立功将士、大商人),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经专政。
直接原因:为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理论依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新兴地主的改革精神和进取精神)
各诸侯国都在进行变法
②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③内容及作用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权对秦国封建起了决定性作用
废除奴隶主贵族爵禄特权奖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田,生产粮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重农抑商。奖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重农抑商是由当时的历史特殊性决定的,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实现了富国强兵。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中央集权制的初始,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④评价:
性质:是战国时期比较彻底的一场地主阶级改革
改革符合新兴地主级愿望,顺应了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历史潮流
秦国旧制度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最大作用),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⑤成功原因:
顺应了时代潮流
指导思想正确
措施符合国情和民意("民"主要指新兴地主阶级)
商鞅本人的才能
秦孝公支持
奴隶主贵族势力削弱
3、封建经济的发展
(1)条件:
①在封建制度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表明封建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②铁农具(锄、斧、铲、犁)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③各诸侯国为增强实力,纷纷采取了措施,发展生产(政策保障)
④天文历法的进步,指导了农事活动
(2)表现
铁农具铁锄、铁斧、铁铲、铁犁(铲、犁是新增的)
牛耕推广
水利各诸侯国都兴修了水得工程;李冰在成都附近的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开凿郑国,灌田径多亩。(秦国成就最突出)
冶铁业春秋后期开始,用木炭做燃料,用皮囊鼓风,冶炼生铁;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是楚国的宛(河南南阳),赵国的邯郸(河北邯郸)
煮盐业山东海盐、山西池盐和石盐,有些大商人经营煮盐业富比王侯
手工业制作丝麻织品和漆器精美
商品种类繁多中原市场可以买到四方特产
封建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成如齐国淄、赵国邯郸、魏国大梁(河南开封)楚国郢(湖北江陵西北)(邯郸既是冶铁中心,又是新兴封建城市),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
货币各诸侯国都铸造货币,如秦半两、齐刀币、楚蚁鼻钱、赵铲形币等,促进商业的发展
(2)作用: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巩固了封建统治。秦国封建经济发展最突出,结果在军事斗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83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