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增加西周政权的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原表述为中央官制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表述为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增加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增加“闭关守国”)

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子与老子的思想;(增加老子的思想;删除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表述为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朱理学;陆王心学。(增加陆九渊的内容)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先秦即起源奠基时期、秦汉即形成和发展时期、隋唐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宋元继续发展时期、明清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把握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1、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农耕经济的雏形;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即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儒家思想的形成,商鞅变法

两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一、中国古代历史大系

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前。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

二、夏、商、周(三代)

(一)重大事件: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周;周公辅佐成王平叛;武王和周公两次大规模分封;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①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②特点:以宗法血缘关系的主要基础;层层封受;地方分权。

(2)宗法制:

①规定宗族内部嫡庶关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②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在同姓宗族中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制度性质。

③作用: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三)夏商周的社会经济

1.土地制度:实行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具体反映在西周的井田制上。特点是:通过分封制受田;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权转让与买卖;需交纳贡赋。

2.官府手工业和官营商业在手工业和商业中占垄断地位,春秋战国时这种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家庭手工业和私商(民间商人)。

3.商朝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世界稀有。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织出斜纹提花丝织品。商人善于经商,以贝为货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商朝时已造出木板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

总的特点: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公元前770-476,公元前475-221年)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生产力的发展:

①农业:铁农具的问世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耕地采用“垄作法”;

②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冶铸、纺织、漆器、造船成为主要手工业;

③商业:私商的涌现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

④科技:算筹记数法、《石氏星表》和人工杂交的应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2.生产关系的变化:

(1)管仲在齐国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2)私田主人采用地租剥削方式经营土地,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产生,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形成。

(3)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低生产力下的精耕细作;⑤具有不稳定性,易于两极分化。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1.兴起的背景:

(1)春秋以来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各国需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求生存发展。

(3)“士”阶层的兴起和法家学说为各国变法提供了人才和思想理论条件。

2.变法的情况:

(1)魏文侯任用李悝的变法:①内容:“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②作用: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

(2)楚悼王任用吴起的变法:①内容:限制贵族权力,裁撤冗员、奖励军功、禁私门请托。②作用:使楚国一度成为强国。

(3)商鞅变法:

①背景:a、b、c同上(二)1.兴起背景(1)、(2)、(3);

d.具备改革的有利条件: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民风质朴,讲求实用、功利和尚武,易于接受法家学说;三家分晋,力量削弱;各国人才的流入。

②概况: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变法,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处死商鞅,变法结束。

③内容:a.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b.军事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推行县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定秦律。

c.文化习俗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④目的: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七雄争战中取得优势。根本目的是废除旧制度,创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即用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

⑤性质: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⑥作用和意义:a.废除了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创建了新制度(土地私有制,户籍制、县制、秦律、重农抑商、二十等爵制),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初步实现富国强兵。

b.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⑦局限性:严刑苛法轻视教化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

3.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作用: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形成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①定义:“百家”指“诸子百家”,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流派。主要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百家争鸣”指上述学者、学派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争论、彼此融合的局面。

②背景:a.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期b.“士”阶层的兴起和受到各国的重用;c.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d.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局面尚未形成。

③历史地位:①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发展;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爱人”和“为政以德”,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他重视礼,主张用礼来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他提出中庸思想,用以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使对立因素达到统一与和谐。仁、礼、中庸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并渗透到后代的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一统。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他开创了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他还总结出包括“因材施教”在内的一整套教育理论。为中国后来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③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者。他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④世界影响:汉朝以后,儒家进入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国。明清以后,《论语》被翻译为拉丁文和英文。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战国时期儒家的发展:

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等主张

荀子: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等主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份,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成就

(1)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成熟的重要标志,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楚辞”(又称骚体),并写出《离骚》。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到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已演进到篆字的成熟阶段。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4)战国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也已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风图》等表现出很高艺术水平。

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造纸术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初步认识中华民族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两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四、秦汉时期

总的特点: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1.秦的统一:

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情况:①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②北击匈奴,收复河套;③征服百越,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形成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北至长城的疆域。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首创皇帝制度,以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为核心。②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③实行以中央任命为核心的地方郡县制。

影响:这种制度在当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发展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但它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并在封建社会下行阶段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颁布秦律。这是第一部通行全国的法律,以严刑峻法为特征,体现了皇帝的专制意志。

(3)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

(4)修驰道、直道、灵渠和长城。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巩固边防。

(5)“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化对全国的思想控制,对古代文化极大摧残。

3.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①赋税沉重;②大兴工程、滥用民力;③严刑峻法;④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结果: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

(二)关于两汉

1.“汉承秦制”又有所变化。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设“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台成为中枢机构。地方上郡县制、封国制并行,地方行政区划西汉分郡县两级,东汉变为州郡县三级。

2.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两汉农业生产发展表现在:发明了耧车和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采用了新式耕作方式垄作法、耦犁、代田法(赵过)和区田法。

(2)手工业:丝织业的发达;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提高冶铁水平。

(3)商业: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发展为商业中心;城市里设有“市”,由市令或市长专职管理贸易活动。

3.儒学的新发展。汉武帝重视人才,采用“举贤良对策”方式发掘治国人才。两汉时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①董仲舒著《春秋繁露》,糅合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改造儒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新的思想主张;②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汉武帝起用儒士参与国家大政;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郡国学,建立了较完整的中央—地方教育系统;规定儒经为国家教科书,设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对汉代儒学新发展的评价:①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②董仲舒的儒学新思想适应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强化君权)、安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时代需求,具有进步意义;③自此之后,儒士成为中国文化和教育舞台上的主角,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消极内容在历史上也有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负面影响。

4.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成果: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文学艺术成就:①新文学体裁—“赋”的形成和司马相如作《子虚赋》;②东汉末年楷书的出现;③绘画门类的丰富。

三、古代中华文明曲折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1、知识与能力: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孝文帝改革。经济上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长足发展,商业水平低下。文化上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王羲之的书法与顾恺之的绘画达到很高水平。了解隋唐时期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发展了科举制;唐中后期出现地方割据。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出现曲辕犁,农业发达;制瓷业分南青北白两大类,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成为世界性大都市。文化科技上三教融合;唐诗鼎盛;城市文化繁荣,唐传奇出现;书法、绘画艺术进入新高峰;火药被发明并用于军事。从这些现象上分析隋唐取得辉煌的原因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隋唐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经济上,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文化上,领先世界,兼收并蓄。认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民族自豪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鼎盛及隋唐文明的繁荣原因,唐太宗是选修考察的热点

两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总的特点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公元220——589年)

(一)基本知识

1.中央政治制度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继而又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土地制度方面,屯田制和均田制都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安定人民生活。

3.思想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佛教盛行和道教广为流传,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融合到儒学之中,使儒学有新的发展。此外,中国小说的兴起也源于这一时期,还涌现出顾恺之画家,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

(二)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包括冯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后期改革。

北魏是鲜卑族的拓拔部建立的政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拓跋珪在统治期间实行编户、劝课农桑、重用儒生、实行汉制,拓跋部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初步封建化。

1.改革背景:①宗主督护制使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严重影响政府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同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

②鲜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各族人民起义不断爆发;

③冯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权,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④拓跋珪执政措施开始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初步基础。

2.改革内容:

前期:实行俸禄制、三长制;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后期:迁都洛阳,推行习俗汉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尊儒崇经、兴办学校;采用汉制(官制、礼制、律制);兴修水利、重铸铜币。

3.评价:

改革的作用:①加速了北魏政权和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从而扩大了政权的基础,巩固了统治;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上述这一切,为后来隋朝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改革的特点:①由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改革;②具有缓和统治危机和改变社会形态的双重性质;③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结论: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六、隋唐

总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589—906年)

(一)唐太宗的政绩(626—649年)

1.继位前:

①追随李渊在晋阳起兵,推翻了隋朝,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②通过“玄武门”事变取得帝位继承权

2.继位后:

①善于总结前代兴衰教训,树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存百姓”,“仁义为本”和“文德治国”的治国思想。

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勤于政事。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按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制定《唐律》。

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8世纪中期遭到破坏)。

⑤崇儒尊孔,尊孔子为“先圣”“宣父”,建国学,校五经,刊行《五经正义》作为儒经的标准读本,推动了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发展。

⑥实行民族团结政策。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解决了东西突厥的问题,在突厥降服后实行羁縻府州的制度;攻取西突厥后,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对吐蕃则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之间,中原和西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吐蕃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

⑦推行对外开放政策。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商来唐贸易、居住,可以做官和通婚,对外来文化宗教采取兼收并蓄方针,支持玄奘西行取经和翻译佛经,景教、回教和摩尼教在唐朝时期先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学者和僧人、使节大量来唐学习唐文化,推动了朝鲜和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⑧晚年,撰写《帝范》,反省自己的过失,并对自己一生作出“益多损少”的较客观评价。

3.对唐太宗政绩的评价:

①上述政绩使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稳定,人口增加,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昌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②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内外政策和励精图治的务实作风,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③从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和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可能真正解决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二)隋唐时期的其他知识要点:

1.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教义,得到新的发展,唐太宗印成《五经正义》成为儒经的标准读物。

2.唐代是中国诗歌鼎盛时期,著名诗人有初唐的王勃,陈子昂;盛唐的高适、岑参、王维、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李商隐。由于城市的繁荣,唐代出现了适合市民欣赏的短篇小说—传奇。唐代楷书名家有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草书大家则有张旭、怀素等。初唐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送子天王图》。

四、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文明

1、知识与能力:了解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最终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府,为后世所沿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宋出现瓷都景德镇,元烧成青花,元代新兴的棉织业兴盛,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文化上:科技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宋代理学有了重大发展(二程、朱熹);宋词元曲是主要文学形成;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清明上河图》)。分析在此阶段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我们不仅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进步,也要看到繁荣背后的危机。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元朝的行省制度

两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七、五代、两宋和元朝

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分裂,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大融合。(907—1368年)

(一)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宋太祖加强专制集权的影响:

①结束了节度使割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北宋统治;

②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了“积弱”局面;冗官、冗兵、冗费,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形成了“积贫”的局面。

2.元朝对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

(1)措施:

①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长官为平章政事,总领地方大权;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评价: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

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1)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的“积贫”“积弱”状况、社会矛盾和边境危机进一步加剧,面临严重统治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

(2)内容:

①富国之法:实行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场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②强兵之法: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设专门学校和惟才用人。

(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幅上升,水利工程和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装备有所改进。

(4)结果:变法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王安石两次被迫辞职,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5)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政治改革。其目的是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包括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安石在改革中的“三不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和改革措施的全面而有效,使王安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和改革派内部的分裂,根本原因则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改革不可能触及封建制度的基础。

(三)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1.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

表现在:

①北方使用中耕农具耧锄;②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③南北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指粟麦在江南的大量种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④江浙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稻米生产地位重要(“苏湖熟,天下足”);⑤元世祖设管理农业的机构,编写《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2.制瓷业是宋元主要手工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以产青花瓷器闻名。

3.宋元商业空前繁荣。表现在:①商铺可随处开设,买卖早晚都可经营;②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商业品种增加;③“交子”出现;④商业城市的涌现(元朝的大都、杭州、泉州等)和商路的畅通(漕运、海运、驿站等);⑤民族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⑥商税和海外贸易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四)两宋的程朱理学

(1)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学与佛道融合,从佛道吸取有益内容,进一步理论化、思辨化而形成的。

(2)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他们还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同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3)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四书章句集注》,他主张“理气论”,即先有理而后有气,他还主张“心性论”,即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影响除中国外还远及日、朝和欧洲,甚至形成朱子学派。

(4)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主张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的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五)宋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重要科技成果:①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展和外传;②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编《授时历》;

2.文学艺术成就:①宋词的兴盛,卓越词人有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②散曲和杂剧产生于宋代,元代散曲和杂剧臻于成熟,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③两宋时期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和文人画成就突出,代表作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五、 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1、知识与能力:掌握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强化专制皇权;清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空前发达。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清政府的“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上承古萌新出现新观念,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批判旧思想与专制制度,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出现四大小说名著。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清时期,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一方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并以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统治者运用国家机器力图压制新的经济因素与思想观念,最终使古代中华文明没有在明清时期实现转型,走入近代社会。随着同时期欧洲成功地迈向工业文明,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严重的危机。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海禁

两课时

多媒体、教学案

八、明清(前期)

总的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1368-1840年)

(一)强化君主专制

1.明朝:①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对皇权不起制约作用。

2.清朝:①皇太极仿明制设内阁,负责奏章票拟;②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务,以制约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集权于皇帝;③雍正帝设军机处,由亲信充任军机大臣,军国大事由皇帝决策,军机处行文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这种不受约束和监督的绝对君主制度,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的随意性的特点,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康熙帝的政绩

1.强化皇权:①清除鳌拜,总揽朝政大权②设南书房,集权于皇帝。

2.巩固统一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①平三藩之乱;②进军台湾,设台湾府;③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④册封喇嘛教活佛,分掌蒙藏地区事务;⑤在黑龙江流域实行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⑥组织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3.重视经济,尊崇儒学,开创“康乾盛世”

结论:康熙帝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抵制西方的殖民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其次他调整了生产关系,重视文治,缓和了民族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但康熙帝是中国封建阶级的政治代表,他强化了君主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阻碍了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1.明清的经济政策:①“重农抑商”政策。抑商的做法有:实行专卖制度,官府垄断盐、茶等的经营,加征商税;制定歧视商人的规定;设立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影响: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做法是:禁止沿海人民与海上敌对势力、倭寇、外国人交往;对外贸易在限定地点由官方主导进行。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原始资本的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农业的新发展:①多熟制的发展和多熟品种的培育;②引进和推广国外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形成专业生产的区域;④编撰《农政全书》,总结生产技术和经验。

3.手工业的成就:①瓷都景德镇在青花瓷基础上,烧制出彩瓷和珐琅瓷;②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使用花楼机织造精细丝织品。清中期开发出“金宝地”新品种;③造船业发达,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

4.徽商和晋商的形成;由经营盐业起家,经营范围扩大到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还经营典当、票号等金融活动。晋商活动范围远至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

5.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①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的丝织业中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和机工形成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雇佣工人,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②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表现在:机房(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③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但在明清时期,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始终处在萌芽状态,整体上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影响。

(四)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1.明朝中期,王阳明发展了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程朱理学发展为“心学”,宣扬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

2.明朝后期,李贽的“离经叛道”。表现在:他自称异端,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民主启蒙思想。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民生之本”。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得真知。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评价:他们的思想主张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两大时代发展趋势在思想上的反映,他们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成果:①明朝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对我国传统农学进行总结;②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总结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和成就,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2.文学艺术成就:①小说呈现空前繁荣局面,《三国演义》、《水浒转》、《西游记》、《红楼梦》问世;②传奇的演唱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最出色的作品;③在徽剧与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的基础上形成京剧,涌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④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


中国古代史高考五步式快速复习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的结合,错误的是

A.皇帝制度——秦始皇B.刺史制度——唐太宗

C.内阁制度——明成祖D.军机处——雍正帝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降职或罢免)。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不敢扬声。这说明秦朝①官场的腐败②潜伏着统治危机③相权威胁皇权④君臣关系极不正常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唐太宗说“昔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他又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就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为编户乎?”这表明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上策”是

A.治理好国家,增强凝聚力B.建立管理机构C.“册封”D.“和亲”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求其宁息”,他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B.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

C.命蒙恬主持修建万里长城D.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5.科举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清朝时期黑龙江将军的主要辖区在唐、元、明时期的行政管辖机构分别是

A.渤海都督府、辽阳行省、乌里雅苏台将军B.黑水都督府、岭北行省、奴儿干都司

C.黑水都督府、辽阳行省、奴儿干都司D.渤海都督府、岭北行省、乌里雅苏台将军

7.明太祖说:“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你可以得到的有效历史信息是

A.明朝时期天下庶务繁多B.废丞相造成部门之间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C.丞相制度废除意味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阶段D.明朝由于君主不理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文中兴起的朝代是

A.辽B.金C.元D.清

9.秦朝、西晋和隋朝都属于短命王朝,造成它们速亡的共同原因是

A.外族入侵而灭亡B.统治者奢侈腐化,造成社会动荡

C.被农民起义推翻D.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争夺权力的斗争

10.清军进入台湾后,有人主张“宜迁其人,弃其地”,而康熙认为台湾是“东南数省之屏蔽”。这说明康熙已经认识到台湾

A.对于巩固国家海防的重要性B.对于东南数省发展的重要性

C.作为祖国宝岛开发的重要性D.对于人口疏散与迁移的重要性

11.明代思想家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李贽的思想

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封建礼教

C.抨击封建君主专制D.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12.某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开心辞典》节目,被主持人王小丫“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于哪种题材?”难住了,如果某同学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是

A.人物画B.文人画C.花鸟画D.山水画

13.源于中国、“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度”并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一定影响的发明是

A.张衡发明的地动仪B.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

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D.鲁国天文学家对哈雷彗星的记载

14.梁启超曾感叹“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之所以出现“郑和之后,竟无第二郑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A.受传统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制约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而不可求D.中国的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了

15.关于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的表述,最为完整的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下列制度中,具有兵农合一特点的有①府兵制②均田制③猛安谋克制④八旗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掘出下列随葬文物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活字印刷品⑤烟叶残渣。请判断此墓的大致年代是

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

18.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发丝径,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手工业工场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B.帐房就是手工工场的财务管理机构

C.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D.帐房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9.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是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它们共同点是①都属于我国赋税史上的重大改革②都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③都加强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生依附关系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20.两宋时期有民谚“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对这种变化比较合理的认识是

A.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后来居上,超越了苏湖地区

B.明清较之两宋时期更重视中西部的开发

C.苏湖地区继续保持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商品经济更为突出

D.全国范围内的粮食生产有了更合理的布局

21.自然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形式,有许多历史现象都与自然经济有关,下列历史现象与自然经济有关的是①牛郎织女②废井田,开阡陌③唐末五代藩镇割据④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红色根据地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2.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是著名的“鸟巢”,它既闪烁着当代建筑科技创新的光辉,又传承着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内涵。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唐朝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大兴城“奇巧固护,甲于天下”

B.唐代长安城两市内道路宽阔,店铺临街而开

C.辽代建造的卢沟桥,以坚固实用和美丽壮观而闻名

D.明朝北京城布局精巧,城分三重,皇城最内

23.文学作品往往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反映了流落到南方的士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4.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社会原因是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②科举制确立使中国下层文人自信、乐观、进取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④唐朝诗人比其他时代更具有想象力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5.乾隆时期,英国使者马嘎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康安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火器操法。福康安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凉来没什么稀罕。”这种对新式科技拒之门外的思想根源于

A.康乾盛世的衰落B.闭关锁国导致闭目塞听

C.福康安个人素质低下D.中英矛盾激化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

材料一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风俗考》

材料三雍正九年(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锅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得旨:铁不许出洋,例有明禁,而广东夷船,每年收买铁锅甚多,则与禁铁出海洋之功不符矣。杨永斌所奏甚是,……及官员处分、商人船户治罪之处,悉照所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他省洋船出口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着为例。

——《清世宗皇帝实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苏州经济的新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3)结合教材举例说明这种新现象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反映。(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涛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1)隋炀帝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凿大运河的?其目的有哪些?材料中两位诗人对此的评价有何不

同?(8分)

(2)扬州在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朝后期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

请分析唐代后期扬州繁荣的具体原因。(6分)

材料二由于长期河道淤塞,水利失修以及自然灾害频繁,当地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嘉庆九年间(1804年)江苏扬州、苏州等地出现“大水一年乱,织业多废业”。咸丰年间,受太平天国战争影响,使长江一线交通阻塞。再加上“漕运改途,昔日巨商去而他适”,扬州百业凋敝。……民国元年(1912年)自津浦路通,运道变迁,(漕捐)岁收俱减。……据1937年12月江苏省政府公布的《工厂登记规则》,截止于1936年6月底,扬州符合工厂法第一条规定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只有两家,而且规模小,资金少,工人屈指可数。

(3)根据材料找出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扬州经济衰落的具体原因。这对于今天扬州的重新崛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8分)

28.孔子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巴黎宣言》说:“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热……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本岛献吉郎《诸子百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并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4分)

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5BDADD6——10CCCBA11——15DBCAD16——20CDCDC21——25DBCDB

二非选择题:

26、(1)从事工商业的人数增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海禁”政策(或者“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海外市场;隔绝了与先进国家的交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发展。

(3)产生了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出现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7、(1)背景:隋朝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发展迅速;隋代以宇文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济济。目的:沟通南北水路交通;便于控制江南地区;有利于输送军粮和军队以保障对高丽的战争;方便自己到江南巡游。不同: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皮日休则认为大运河的开斋在客观上有利于南北方交通。隋亡主要是隋炀帝的奢侈享乐。

(2)原因: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地手工业的发达;大运河和长江的交通便利;扬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政局相对稳定等。

(3)原因:清末大运河水利失修,当地农业和手工业的衰败;受漕运改途和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冲击;当地缺乏真正的近代企业等。启示:要重视农业的经济基础地位;重视水利工程的修缮;大力发展现代交通业;注重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等。

28、(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复习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

●重点关注:

(1)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沿边的趋势与沿边所呈现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

(2)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沿边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

(3)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及其必然与历史影响

(4)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5)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

(6)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征的历史评价

●热点问题关注:

(1)通过社会政治制度的创新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实现长治久安。

(2)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构建民族和谐关系,实现民族和睦。

(3)古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民心工程的作用及缺点,今天与古代有着本质的不同。

(4)古代法制建设对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作用。

(5)秦汉、隋唐、宋几次大规模制度创新各围绕解决什么社会主要矛盾展开,解决的方式、程度,留下什么遗憾,给后人什么启示。

(6)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古代监察制度的缺失。

●知识整合: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三个发展阶段:

(1)西周时期萌芽;(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

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

(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

(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5)元朝的行省制度;(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注意:土司制度最早源于元朝)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

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

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影响: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设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四)古代的选官制度

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

2、发展演变: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

(2)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

(3)九品中正制——魏晋: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评价:积极意义:①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五)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1、演变:

(1)春秋战国: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

影响: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2)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崇法抑儒,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3)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5)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

(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2)“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

(5)“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6)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

(7)“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

(六)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1、治乱兴衰:

(1)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世:

其类型大体有两类:

第一类:新王朝建立之初的盛世;如文景之治(非考点)、光武中兴(非考点)、贞观之治(原因:以隋亡为教训;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政策等)等。

第二类:某一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在社会危机出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如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康乾盛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稳定,人们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的统治,称为“康乾盛世”)等。

对封建盛世景象的认识:①从原因看: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②从内容与结果看,统治阶级进行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注意发展经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任用有才能的人,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其结果都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③从社会性质看,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作为盛世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荣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

(2)古代封建社会的乱世:①安史之乱(非考点);②三藩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2、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①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②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③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朝对峙走向隋的统一;④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

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2)中国古代四次局部统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

③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④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中国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

 统一: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③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分裂:①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a、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b、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

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一些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

(4)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1)德国的两次统一:

▲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A、统一的历史条件:①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B、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统一的过程: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

D、统一的完成: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E、统一的影响:①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②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A、德国在二战后分裂原因: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B、统一问题的由来:①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③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2)意大利的统一

A、统一的历史条件:①必要性: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中部和北部:被奥地利控制 b、两西西里:被西班牙控制 c、罗马:被法国控制)②可能性: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B、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③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成功。

C、统一过程:①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

D、统一的完成: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E、影响: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3)美国的统一——南北内战:

A、背景:①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②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B、经过(1861-1865):①初期:北方节节失利②转折:葛底斯堡战役③结束:北方告胜(原因:a、战争的正义性,北方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争 b、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C、影响①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③局限:尚未彻底解决各族歧视

(5)中国古代史上反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明朝抗倭斗争;②中朝抗日斗争(邓子龙与李舜臣);③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④清康熙帝派兵抗击沙俄斗争(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签订)等。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①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②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③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④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⑤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制约国家分裂、统一的因素:

①中央、地方制衡机制是否完善;②国家制度存在的潜在分裂因素膨胀(分封制、节度使制、郡国并行制、清初建藩制);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军阀割据);④民族因素(十六国、南北朝、辽夏金及明清)

▲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认识:

①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只是支流,况且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②在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秦汉以来建立的、健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要辩证地认识封建国家分裂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要看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因素。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教案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教案

●重点关注:

(1)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沿边的趋势与沿边所呈现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

(2)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发展沿边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影响

(3)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及其必然与历史影响

(4)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5)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

(6)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特征的历史评价

●热点问题关注:

(1)通过社会政治制度的创新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实现长治久安。

(2)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构建民族和谐关系,实现民族和睦。

(3)古代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民心工程的作用及缺点,今天与古代有着本质的不同。

(4)古代法制建设对社会变革与社会稳定的作用。

(5)秦汉、隋唐、宋几次大规模制度创新各围绕解决什么社会主要矛盾展开,解决的方式、程度,留下什么遗憾,给后人什么启示。

(6)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古代监察制度的缺失。

●知识整合: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三个发展阶段:

(1)西周时期萌芽;(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

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

(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

(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5)元朝的行省制度;(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注意:土司制度最早源于元朝)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

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

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刺史制度

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影响: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4)元朝: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设承宣布政使司,负责地方监察事务;另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四)古代的选官制度

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

2、发展演变:

(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

(2)察举制——汉朝:

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

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

(3)九品中正制——魏晋:

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

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年)废止。

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考试地位。

北宋:分三级考试,严格考试程序,考试科目减少;殿试成为定制;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明朝: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

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评价:积极意义:①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五)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1、演变:

(1)春秋战国: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

影响: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

(2)秦朝: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崇法抑儒,以法为教。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3)汉朝: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4)宋代: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5)明朝: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

(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2)“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

(5)“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6)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

(7)“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

(六)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1、治乱兴衰:

(1)古代封建社会的治世:

其类型大体有两类:

第一类:新王朝建立之初的盛世;如文景之治(非考点)、光武中兴(非考点)、贞观之治(原因:以隋亡为教训;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政策等)等。

第二类:某一王朝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鼎盛状态或在社会危机出现后,经过改革或调整而出现的“中兴”。如开元盛世(原因;表现)、康乾盛世(清朝前期,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康熙帝实行“更名田”;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稳定,人们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的统治,称为“康乾盛世”)等。

对封建盛世景象的认识:①从原因看:根本原因是统治者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②从内容与结果看,统治阶级进行政策调整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注意发展经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任用有才能的人,以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其结果都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③从社会性质看,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的改变。作为盛世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荣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

(2)古代封建社会的乱世:①安史之乱(非考点);②三藩之乱(清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乱,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2、分裂与统一:

(1)中国古代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①战国时期的分裂走向秦的统一;②三国鼎立走向西晋的统一;③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的政局混乱和南北朝对峙走向隋的统一;④五代辽宋夏金的分裂走向元的大统一。

从时间上来看,统一比分裂的时间要长,而且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明显的统一趋势。如战国时期诸侯大国的局部统一,三国时期各政权的局部统一;还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五代、金等政权都曾统一过北部黄河流域。

(2)中国古代四次局部统一

①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

③南北朝时期,北魏、北周统一北方

④979年,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中国近现代的统一与分裂

 统一: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③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④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分裂:①一些多个政权并立时期:a、晚清时期:1853-1864年太平天国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b、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政权并立

c、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四政权并立

②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一些局部分裂:葡萄牙占据澳门;英国占据香港;日本一度占领台湾(1495-1945)

(4)世界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1)德国的两次统一:

▲德国的第一次统一(1871年)

A、统一的历史条件:①必要性:国家的四分五裂严重影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可能性: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与能力(a、普鲁士经济发达 b、军事力量强大 c、民族成分单一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内外政策)

B、统一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C、统一的过程:①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②1866年,普奥战争,统一了北方诸邦;③1870年,普法战争,南方诸邦并入德意志

D、统一的完成: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完成统一。

E、统一的影响:①积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②消极: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

▲德国的第二次统一(1989年)

A、德国在二战后分裂原因:这是美苏冷战政策的结果

B、统一问题的由来:①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②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造成德国分裂的事实;③东德走苏联模式,经济政治陷入困境,政局动荡,1990年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再次统一

2)意大利的统一

A、统一的历史条件:①必要性: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大部分领土被外国控制,严重阻碍了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中部和北部:被奥地利控制 b、两西西里:被西班牙控制 c、罗马:被法国控制)②可能性:撒丁王国担负起意大利的统一大业(a、是意大利唯一独立的国家,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b、政治比较开明,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中心 c、加富尔上台后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B、统一方式:存在两条道路,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也有自下而上的人民战争:①以马志尼、加里波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除外国侵略者,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以加富尔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主张由撒丁王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除外国势力、完成统一。③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没有发动农民群众,只是依靠少数人的革命行动,斗争一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把独立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实力雄厚的撒丁王国身上。④意大利的统一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获得成功。

C、统一过程:①1859年,联合法国,击败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基本统一; ②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把政权移交给撒丁王国;③借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把奥、法势力赶出意大利。

D、统一的完成:19世纪70年代初,完成统一

E、影响:①民族独立和统一的完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封建残余势力顽固,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重重;

3)美国的统一——南北内战:

A、背景:①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制度矛盾激化(根本原因)②1860年,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

B、经过(1861-1865):①初期:北方节节失利②转折:葛底斯堡战役③结束:北方告胜(原因:a、战争的正义性,北方是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争 b、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C、影响①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③局限:尚未彻底解决各族歧视

(5)中国古代史上反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明朝抗倭斗争;②中朝抗日斗争(邓子龙与李舜臣);③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④清康熙帝派兵抗击沙俄斗争(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签订)等。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①从时间上看,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国家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处于分裂状态的只有700余年

②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200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分裂只局限于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三个时期。

③从分裂时期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等。

④从空间上看,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

⑤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宋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等。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制约国家分裂、统一的因素:

①中央、地方制衡机制是否完善;②国家制度存在的潜在分裂因素膨胀(分封制、节度使制、郡国并行制、清初建藩制);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军阀割据);④民族因素(十六国、南北朝、辽夏金及明清)

▲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认识:

①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分裂只是支流,况且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②在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与秦汉以来建立的、健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要辩证地认识封建国家分裂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要看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人民渴望统一,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因素。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专题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其中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但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却越来越滞后,很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可能是直接导致其没落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从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到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艺术门类齐全,而且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古代文学则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新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都造出了灿烂的精品。如:先秦的《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它们先后相继,又一脉相承,各领风骚数百年,构成中国文学的壮丽画卷。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⑤训练学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资料的运用,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

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

(2)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教学建议:

1、整体教学思路:课前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主线辅以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农学等各方面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情况,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使学生先从感性上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卓越的成就。由于四大发明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四大发明具体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地位以及兴衰原因等。

2、导入:可设问:你能列举出哪些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相互交流。

3、关于“纸的发明”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代中国书写材料的发展演进过程。(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犊、缣帛——西汉麻纸争议中——东汉纤维纸蔡侯纸)

(2)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每种书写材料的优劣,从而加深理解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积极作用。

4、关于“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一目,建议教师: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几种指南针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司南、指南鱼、指南龟)

(2)了解指南针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意义。

5、关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一目,建议教师:

(1)了解火药发明的经过及其配方。

(2)了解火药的使用及外传情况,进而分析火药的发明使用的不可估量的意义。(可从对经济、军事、社会生产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着手分析)

6、关于“印刷术的进步”一目,建议教师:

(1)了解中国古代印刷技术发明演进的过程。(唐朝雕版印刷——宋代胶泥活字印刷——元朝木活字印刷和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印刷)

(2)了解印刷术的作用,加深理解中国古代印刷术发明使用的重大意义。

7、通过前面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教材P26的学习思考:有哪些原因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原因:国家的统一;日常生活生产的需要;文化传播的需要;教育的进步;个人对科技的探究等。)

8、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P26的学习思考中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一段话: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由于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说明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介绍这一时期西欧手工工场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以帮助学生在掌握较丰富的新知基础上顺利实现知识结构的重组。)

9、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目,建议教师:

(1)了解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有哪些?

(2)分析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有哪些特点?分析这些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10、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并思考:古代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为什么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发展之后?(可作为学生课后的探究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64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