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放热反应,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据报道,美国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原子,它属于一种新元素116号元素(元素符号暂用X代替),关于它的推测正确的是()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167B.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C.这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这种元素的原子易于氢化合
2、对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A、B、C、D所具有的能量()
A.EA>ECB.EA>EC+ED
C.EA+EB>EC+EDD.EA+EB<EC+ED
3、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B.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C.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D.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B.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各种氨基酸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变性
D.所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5、1mol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物质的量相同的4中取代物,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是()
A.5molB.2.5mol
C.1molD.2mol
6、苯加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
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
C.发生了萃取D.发生了加成反应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煤的干馏可以获得焦炭
B.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C.通过煤的干馏可以获得粗氨水
D.煤液化后可以得到甲醇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9、已知:①1mol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mol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mol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的热量为183kJ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3kJ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3kJ
10、如右图所示,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为()
A.A是Zn,B是Cu,C是稀H2SO4
B.A是Cu,B是Zn,C是稀H2SO4
C.A是Fe,B是Ag,C是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是稀AgNO3溶液
11、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二者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2、工业上获得大量的乙烯、丙烯和甲烷采用的方法是()
A.石油分馏B.高温干馏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1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A.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B.肉类食品用福尔马林保鲜
C.竹笋用二氧化硫气体漂白D.用小苏打做发酵粉
14、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
B.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
C.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
D.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
16、“绿色化学”提倡化工生产应尽可能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17、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用电子式表示C的单质与H2反应的过程:。
(4)由元素A、C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

高一暑假自主练习题-化学二

1、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
A.质子数B.质量数C.原子序数D.电子数
2、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3、下列有关的燃料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燃料充分燃烧空气的量越多越好
B.物质燃烧都需要氧气
C.水煤气不属于化石燃料,而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液化气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
4、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5、由于化学反应而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的物质是
A.甲烷B.苯
C.聚乙烯D.乙烯
6、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C6H13OH分子含有羟基
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7、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离子键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D.硫酸中含有离子键
8、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A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则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B.B>A>C
C.C>A>BD.A>C>B

9、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B.CH4C.C2H4OD.C3H8O2
10、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③B、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产生大量气泡。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C>DB.A>C>D>B
C.C>A>B>DD.B>D>C>A
1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B.x+4C.x+8D.x+18
1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是
A.具有相同的式量B.具有相同的结构
C.具有相同的通式D.具有相同的化学式
13、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
C.在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反应
D.乙烯生成聚乙烯
14、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B.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15、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A.同分异构体B.同一种物质
C.同系物D.多糖类物质
16、下列反应中能检验尿液中存在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观察有无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硫酸共热,看能否发生酯化反应
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看是否分层
1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之间
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D.阴阳离子间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在常温下均呈气态
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也一定强
C.非金属元素间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的分子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19、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B.乙烯通入溴水
C.在三氯化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氯气反应D.乙烯生成聚乙烯
2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的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21、现有四种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浓硝酸;③AgNO3溶液;④碘水。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葡萄糖溶液()(2)食盐溶液()(3)淀粉溶液()(4)鸡蛋清溶液()
B
…AXC…
D
22、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们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试确定:
B
…AXC…
D

(1)各元素的符号:ABCD
(2)写出C、D、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写出A、B、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高一暑假自主练习题-化学三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B.催化剂
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D.反应物的浓度
2、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B.12H2和13H2
C.C2H5COOH与CH3COOCH3D.Cl与Cl
3、2005年6月5日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环保总局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
C.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LPG)替代汽油和柴油作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料
D.改革传统采煤时将煤层气(瓦斯气,主要成分甲烷)直接排入空气的做法,先开采和综合利用煤层气,然后再采煤。
4、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该有机物
A.分子中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和H的个数比为1∶2
C.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原子
D.分子中肯定含有氧原子
5、下列工艺原理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干馏B.石油分馏
C.石油的裂解D.蔗糖的水解
6、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把甲、丙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时丙为负极;把乙、丁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丁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大;把甲、乙用导线连接浸入稀硫酸中,甲上有气泡冒出;把丙浸入丁的硝酸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丁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
C.丙丁甲乙D.丁乙甲丙
7、下列性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8、下列反应原理中,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A、2HgO2Hg+O2↑B.2Al+3MnO22Al2O3+3Mn
C.2MgO2Mg+O2↑D.4CO+Fe3O43Fe+4CO2
9、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现在国际的主题,利用海水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任务,对于海水的利用认识错误的是
A.海水中有大量人类需要的物质,人类可以大量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满足资源短缺的问题。
B.海水可以成为廉价的能源基地,但不能开发过度,要适度使用和开发。
C.可以用太阳能电解海水以获取氢能源
D.人类在利用海水时要兼顾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平衡。
10、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羟基(-OH)和氢氧根(OH-)B.甲烷(CH4)和铵根(NH4+)
C.氨气(NH3)和水(H2O)D.双氧水(H2O2)氯化氢(HCl)
11、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O2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知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CH4和C2H4B.CH4和C2H6C.C2H4和C2H6D.C3H4和C3H6
12、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50B.86C.136D.222
13、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丙烷的分子式:C3H8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C.苯的结构简式:D.氯化钠的电子式
14、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存在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

15、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
B.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用灼烧的方法
C.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D.鉴别乙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乙烯和苯中
16、X、Y、Z、R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以下特点:①元素X原子的M层比L层少3个电子;②元素Y的2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③元素Z原子的L层比M层多5个电子;④元素R原子的L层比K层多3个电子,其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XB.YC.ZD.R
1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18、下列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OHB.CaCl2
C.NH4ClD.H2O2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B.SO2、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C.同分异构体的元素组成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有C18以上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两种,化学式:_,______。
(2)写出①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和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________酸性最强;________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

高一暑假自主练习题-化学四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裂化D.铝热反应
2、“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的简单化学实验,下列实验不能称为“家庭小实验”的是()。
A.CO2不能支持蜡烛燃烧B.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有氯离子
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鉴别是羊毛织物的材质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性质 B.催化剂C.浓度和压强D.温度
4、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缓慢的释放出浓度过高、影响身体健康的气体,这些气体最常见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D.苯和甲苯以及甲醛等有机物蒸气
5、某元素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则该原子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A.12B.14 C.16 D.18
6、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7、在核电荷数为1~18号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8、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电解质溶液的pH将()。
A.不变B.先变小后边大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10、下列各项中,一定可以作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NO+O22NO2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NO、O2、NO2的分子数目之比为2:1:2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浓度相等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11、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不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C.最多有7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12、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
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
D.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同
13、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铜屑和浓硝酸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锌和稀硫酸D.碳酸钙和稀盐酸
14、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依次递减的是
A.碱性:Al(OH)3、Mg(OH)2、NaOHB.还原性:HI、HBr、HCl
C.酸性:HClO4、H2SO4、H3PO4D.稳定性:H2CO3、NaHCO3、Na2CO3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气体,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B.煤是由焦炭、煤焦油等成分组成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
C.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
D.煤转化为煤气后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16、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2H5OH②CH3COOH溶液③NaOH溶液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17、下列关于燃料电池的叙述中正确是()
A.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氢氧燃料电池就是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
C.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分别在负极和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D.燃料电池的优点是能量转换率高,生成物对环境影响小
18、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它们都是糖类,所以都有甜味
B.因为具有相同的表示式,所以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C.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两者都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19、汽车工业同能源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由石油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和煤油等燃料,三种燃料的碳原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它们的主要成份是______类化合物,飞机一般使用_____________作为燃料。在汽车尾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目前有些地方使用乙醇替代汽油作发动机燃料,该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氢气最有希望成为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0、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已达到饱和。B元素位于A元素的下一周期,最外层的电子数是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1/2。C元素的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元素的原子相同。D元素与C元素位于同一周期,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填元素符号)。
(2)B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暑假化学研究性课题----农药污染的影响
要求:查阅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对课题进行研究,以论文或报告形式完成。

延伸阅读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一)反应热
1、定义:
2、反应热符号Q0
与反应吸热和Q
放热的关系:Q0
3、获得Q值的方法:(1)(2)
4、反应热的实质:
⑴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如果旧键断裂的能量新键形成的能量,则反应放出热量,即Q0(填吸收、放出、大于或小于)如果旧键断裂的能量新键形成的能量,则反应是吸热反应,即Q0

⑵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大小比较知,如果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则反应放出热量,即Q0;如果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则反应吸收热量,即Q0。(填或)
思考:分析铝热反应的反应热,从化学键的观点和物质本身具有能量的观点分析。
5、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如:
Ⅱ.酸碱中和反应。如: 
Ⅲ.燃烧反应。如: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Ⅰ.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Ⅱ.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 。
Ⅲ.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2、中和热的测定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页,完成:
(1)仪器:、、、量筒
(2)原理:Q=(C为热容)
⑶步骤:
1)
2)
3)
4)数据处理:
5)重复以上实验两次。
思考:所测得上述三个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相同吗?为什么?

针对性练习:
1.吸热反应一定是(双选)()
A.释放能量B.储存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
4.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在生石灰中加水B.硝酸铵溶于水
C.浓硫酸加水稀释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
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7.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的能量B.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
8.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⑴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⑵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和反应混合物成糊状。
⑶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属于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
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9.50mL0.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⑵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⑶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该在保温杯中进行效果更好。
⑷实验中改用60mL0.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10.已知单质铁和硫粉反应时需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方能开始,但在铁粉和硫粉开始反应后,把酒精灯撤去反应仍可进行完全。则此反应为反应(填“放热”、“吸热”)。原因是。
11.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澄清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L的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⑵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⑶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⑷由实验可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⑸如将本题中“25℃澄清饱和石灰水”换成“20℃的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其原因是。

反应速率


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从容说课
本节侧重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从而达到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概念,并运用恰当的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之后教材又以HI分解生成H2和I2为例,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思路,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当然,由于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实验和图画以及电化教学措施,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故宫文化遗产本世纪的快速腐蚀事实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由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通过分析、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等概念和过程,增强学生的归纳及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1.为了让学生建立化学反应快慢的概念,教学中制做了幻灯片展示故宫“云龙陛石”严重受损的情况。
2.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投篮球作比喻和三维动画软件的模拟演示使学生能形象地理解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概念和过程。
3.通过演示实验的边讲边做,使学生亲自体验化学反应速率受浓度、温度、压强及催化剂的影响。
●教学用具
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电脑及相应课件、试管若干、试管架、10mL量筒、1molL-1盐酸、0.1molL-1盐酸、1molL-1醋酸、5%H2O2、洗洁精、MnO2、大理石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我们对化学反应讨论和学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反应如合成氨,必须是高温、高压、还得催化剂,而且氮的转化率还较低,我们就希望它能变得容易一些,转化率更高一些;而有的反应如钢铁的生锈腐蚀我们又希望它能变得慢一些等等。这样就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二是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问题。这两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规律,对我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化工生产中适宜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问]同学们去北京旅游过吗?
[生]部分同学回答:去过。
[追问]那么在旅游中你们认为北京最辉煌的建筑或者印象最深的景点是什么呢?
[生]到过北京的几位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故宫。
[问]北京的故宫是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当你们游到保和殿的时候,是否留意了它后边的那块巨大的“云龙陛石”呢?
[生]到过的几位同学中有人回答:留意了,但那上边的好多的细小花纹已经模糊不清了。
[师]事实上“云龙陛石”上曾经雕刻有精美的蟠龙图案,近些年来,尤其是上一世纪,这些浮雕遭到严重的损坏,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上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
[幻灯展示]将“云龙陛石”、吐水龙头及太和殿周围的汉白玉护栏的蟠龙柱等景点的照片制成幻灯片,清晰地展示其被损坏的情况。
[生]认真观看幻灯片所展示的著名的建筑被损情况,并发出惊叹:这真是一场灾难。
[师]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酸雨。我们知道CaCO3在风吹日晒、雨淋时会和H2O、CO2反应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而使石雕、建筑受损,但是历史几千年这种腐蚀都是很慢的。为什么上世纪的损失就这么快呢?这就要从化学反应速率问题说起。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
[师]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有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氢氧点燃爆炸反应,瞬间即可完成,而有的反应如塑料的分解要经几百年,石油的形成则要经过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反应很慢。这当然是由化学反应本身的特点和反应物的性质所决定的。下边我们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反应快慢的区别。
[演示实验2—1]可选两个学生代表亲自操作,同学甲做大理石与1molL-1的盐酸反应,同学乙做大理石与1molL-1的醋醋反应。
[生]观察,记录现象:在同学甲即加入盐酸的试管中,大理石与盐酸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生成;而在同学乙即加入醋酸的试管中,反应则比较缓慢,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引导]大家看到了大理石在与强酸(盐酸)和弱酸(醋酸)反应时的快慢差别,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如何来量度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大家结合物理学上所学的运动速率的含义,阅读教材,再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运动速率的理解,自学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内容。
[提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是什么?
[生]回答: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追问]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上是如何表示的?
[生]回答: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师]整理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问]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呢?
[回答]由于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而时间的单位有s、min、h等,所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或mol/(Lmin)等。
[板书]2.单位:mol/(Ls)或mol/(Lmin)
[问]请同学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生]思考,分析并回答,浓度的变化量一般用Δc(B),单位时间用Δt表示,所以化学反应速率v(B)=
[师]评价学生回答:基本正确。但应注意,定义中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来表示的话,从数学意义上Δc(B)一定小于0,即所以v(B)<0,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写表达式时给Δc(B)取绝对值就可保证Δc(B)>0,即v(B)>0,即表示成v(B)=
[板书]3.数学表达式:v(B)=
[投影练习]1.在某一化学反应里,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4.0molL-1变成1.0molL-1,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生]根据定义进行练习:
v(A)==
并踊跃举手回答计算结果。
[师]肯定学生回答结果。但是在具体的运用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时,还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投影显示]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即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一般地计算出来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
3.对于固体物质或气态反应中的液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浓度”是不变的,因此不用液体和固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4.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相同,但其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例如在N2+3H22NH3中v(N2)∶v(H2)∶v(NH3)=1∶3∶2。
[板书]4.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投影练习]1.N2+3H22NH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5min内NH3的质量增加了1.7g,求v(NH3)、v(H2)和v(N2)。
解析:5min内生成NH3的物质的量:
v(NH3)==0.1mol
故v(NH3)==0.01molL-1min-1
由v(NH3):v(N2):v(H2)=2:1:3,
有v(N2)=v(NH3)=×0.01molL-1min-1=0.005molL-1min-1,
v(N2)=v(NH3)=×0.01molL-1min-1=0.015molL-1min-1。
答:(略)
2.在Ma+nB======pC的反应中,经过10s的反应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为:A减少amolL-1,B减少molL-1,C增加a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单位时间内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比等于各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m:n:p=a::a=2:1:2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B======2C。
答:略
[小结]本节课我们首先了解了本章将要学到的三类问题:化学反应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应用等。然后着重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常用单位、表达式及简单计算,当然在运用和计算时应注意提醒的几个问题。
[布置作业]P38一、1、2、3二、1
●板书设计
第二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3.数学表达式:v(B)=
4.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说明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正如教材所说既是今后继续学习化学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也是选择化工生产适宜条件时所必须了解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在教学中,以一些实例入手,使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在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展示故宫中著名建筑在上世纪严重受损的情况,即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和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自学,而得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表达式等。为了增强运用知识的灵活性,在最后提醒了同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参考练习]
1.在5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s)+CO2(g)====2CO(g),若最初加入22g二氧化碳,5min后测得还剩有17.6g二氧化碳,那么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v(CO2)=0.02molL-1min-1B.v(CO)=0.008molL-1min-1
C.v(CO2)=0.004molL-1min-1D.v(CO2)=0.002molL-1min-1
答案:BC
2.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发生了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人的A和B都是4mol,A的平均速率是0.12molL-1s-1,则10s后容器中B是()
A.2.8molB.1.6molC.3.2molD.3.6mol
答案:C
3.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lOmL2molL-1盐酸的烧杯中,并加水均稀释至50mL,此时,X和盐酸和缓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mL,3molL-1B.20mL,2molL-1
C.10mL,4molL-1D.10mL,2molL-1
答案:A
4.向4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人一定量的S0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在500℃时,SO3和02各10mol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lS02和5molO2起反应
丙.450℃,8molSO2和5mol02反应
丁.500℃,8molSO2和5mol02反应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
答案:C

核反应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一、知识点梳理
1、核反应
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
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
N+HeO+H质子H的发现方程卢瑟福
Be+HeC+n中子n的发现方程查德威克
2、核能
(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
(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mc2
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
3、裂变
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
典型的裂变反应是:
U+nSr+Xe+10n
4.轻核的聚变
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
H+HHe+n
5.链式反应
一个重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同时释放若干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重核的裂变,就可以使这种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二、典型例题
例1.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v。)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νe+3717Cl→3718Ar十0-1e
已知3717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371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0-1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
(A)0.82MeV(B)0.31MeV(C)1.33MeV(D)0.51MeV
[解析]由题意可得:电子中微子的能量E=mc2-(mAr+me-mCl)931.5MeV
=(36.95691+0.00055-36.95658)×931.5MeV
=0.82MeV
则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Emin=0.82MeV
[点评]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时,注意单位的使用。当用kg单位,c用m/s时,
单位是J,也可像本题利用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
例2、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发出γ射线,已知普朗克恒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则γ射线的频率υ=______.
[解析]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ΔE=Δmc2以释放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光子的能量为hυ,依能量守恒定律可知:hυ=Δmc2据此便可求出光子的频率。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H+nH+γ这个核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Δm=m1+m2-m3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
此核反应放出的能量ΔE=(m1+m2-m)c2
以γ射线形式放出,由E=hυ
υ=
[点评]此题考查计算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确定核能.关键是对质量亏损的理解和确定.
例3、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足够大,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直角坐标系xoy的y轴为磁场的左边界,A为固定在x轴上的一个放射源,内装镭核()沿着与+x成角方向释放一个粒子后衰变成氡核()。粒子在y轴上的N点沿方向飞离磁场,N点到O点的距离为l,已知OA间距离为,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氡核的质量为。
(1)写出镭核的衰变方程;(2)如果镭核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变为粒子和氡核的动能求一个原来静止的镭核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解析](1)镭核衰变方程为:
(2)镭核衰变放出粒子和氡核,分别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射出轴时被粒子接收器接收,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其圆心位置如图中点,有
,则①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即,②
粒子的动能为
∴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④
则氡核反冲的动能为⑤
∴⑥
[点评]要熟练掌握核反应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例4.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了。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1u=1.66×10-27kg。
⑴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⑵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⑶若建一座功率为3.0×105kW的核聚变电站,假设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有一半变成了电能,每年要消耗多少氘的质量?
(一年按3.2×107s计算,光速c=3.00×108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1)(3)
(2)ΔE=Δmc2=(2.0141+3.0160-4.0026-1.0087)×1.66×10-27×32×1016J=2.8×10-12J
(3)M=
==23kg

例5.众所周知,地球围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生长.根据学过的知识试论述说明随着岁月的流逝,地球公转的周期,日、地的平均距离及地球表面的温度的变化趋势.
[解析]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热核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向外释放着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ΔE=Δmc2,知太阳质量在不断减小.
地球绕太阳旋转是靠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来提供向心力G=mω2R,现因M减小,即提供的向心力减小,不能满足所需的向心力,地球将慢慢向外做离心运动,使轨道半径变大,日地平均距离变大.
由上式可知,左边的引力G减小,半径R增大,引起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变化,从而使公转周期变化G=mR,T2=,即T增大.
一方面,因太阳质量变小,发光功率变小;另一方面,日地距离变大,引起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减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变低.
[点评]该题集原子物理与力学为一体,立意新颖,将这一周而复始的自然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说明,是一道考查能力、体现素质的好题.
三、过关测试
1、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U核,发生。衰变后生成Th核,衰变后的粒子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衰变方程可表示为:UTh+He
②衰变后的Th核和粒子的轨迹是两个内切圆,轨道半径之比为1:45
③Th核和粒子的动能之比为2:17
④若粒子转了117圈,则Th核转了90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A)(B)
(C)(D)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其放射线在磁场中不偏转的是射线
C据图15.3-3可知,原子核A裂变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D据图15.3-3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核能
4.当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粒子时,放出28.30MeV的能量,当三个粒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放出7.26MeV的能量,则当6个中子和6个质子结合成一个碳核时,释放的能量约为()
A21.04MeVB35.56MeVC77.64MeVD92.16MeV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
B、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C、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
6.中微子失踪之迷是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的问题。原来中微子在离子开太阳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中微子振荡”,转化为一个子和一个子。科学家通过对中微子观察和理论分析,终于弄清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成为“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若中微子在运动中只转化为一个子和一个子,并已知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方向一致,则子的运动方向()
A一定与中微子方向一致B一定与中微子方向相反C可能与中微子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只能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7.在一定条件下,让质子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当两个质子p以相等的速率对心正碰,将发生下列反应:P+P→P+P+P+其中是P反质子(反质子与质子质量相等,均为mp,且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以下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系统总动量皆为0
B.反应过程系统能量守恒
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反应前每个质子的能量最小为2mpc2:
D.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反应后单个质子的能量可能小于mpc286.用粒8.子轰击铍核(Be),生成一个碳核(C)和一个粒子,则该粒子()
(A)带正电,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
(B)在任意方向的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
(C)电离本领特别强,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
(D)用来轰击铀235可引起铀榱的裂变
9.假设钚的同位素离子Pu静止在匀强磁场中,设离子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放出粒子后,变成铀的一个同位素离子,同时放出能量为E=0.09Mev的光子。(1)试写出这一核反应过程的方程式。(2)光子的波长为多少?(3)若不计光子的动量,则铀核与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回旋半径之比是多少?
10.如下图所示,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0T,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MN是磁场的左边界。在磁场中A处放一个放射源,内装(镭),放出某种射线后衰变成Rn(氡)。试写出:衰变的方程,若A距磁场的左边界MN的距离OA=1.0m,放在MN左侧的粒子接收器接收到垂直于边界MN方向射出的质量较小的粒子,此时接收器位置距经过OA的直线1.0m,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个静止镭核Ra衰变时放出的能量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取1u=1.6×10-27kg,电子电量e=1.6×10-19c)

11.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处在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5.67×10-8W/(mK4)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
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696000Km,太阳表面温度T=5770K,火星半径r=3395Km。已知球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12.核聚变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能优越、安全可靠、无环境污染等优势的新能源。近年来,受控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已得到验证,目前正在突破关键技术,最终将建成商用核聚变电站。一种常见的核聚变反应是由氢的同位素氘(又叫重氢)和氚(又叫超重氢)聚合成氦,并释放一个中子了。若已知氘原子的质量为2.0141u,氚原子的质量为3.0160u,氦原子的质量为4.0026u,中子的质量为1.0087u,1u=1.66×10-27kg。
⑴写出氘和氚聚合的反应方程。
⑵试计算这个核反应释放出来的能量。
⑶若建一座功率为3.0×105kW的核聚变电站,假设聚变所产生的能量有一半变成了电能,每年要消耗多少氘的质量?
(一年按3.2×107s计算,光速c=3.00×108m/s,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D
2.AC
3.ABC
4.D
5.BD
6.D
7.A
8.BCD
9.
10.2.0×10-12j
11.3×103~1.5×1015Hz、1.38×1030J,204K
12.⑴略⑵2.8×10-12J⑶23kg

化学反应


总课时数12科目高一化学使用时间
主备人郑光辉使用人
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化学反应(1)
预习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奠定学生对物质形成的理论基础。
2、了解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的实质和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重点难点:
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
自主预习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
1、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还伴随有,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是为了
,有时是为了。
2、称为化学键。
3、水在电解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
形成新的化学键。
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形成的键是
4、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5、氢气与氯气化合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形成的键是
氢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两者形成氯化氢分子趋势的原因是
6、,叫做共价键。
7、钠与氯气化合化学方程式为
断裂的键是形成的键是
钠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两者形成氯化钠趋势的原因是
8、,叫做离子键。
9、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
容易形成离子键,容易形成共价键。
【强调】(1)共价键的成键微粒是原子,而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是阴阳离子(2)一般典型的非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都形成共价键,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都形成离子键
指出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和键型:NaCl、CaO、MgCl2、H2O、CH4、NH3、CO2
物质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化学键类型
H2O
CH4
NH3
NaCl
MgCl2
CaO
CO2
【思考交流】
1、稀有气体为什么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2、木炭被点燃后能够持续燃烧为什么?

3、请推测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能量变化?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B、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C、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D、化学键变化包含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
2、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存在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I2升华
B、NaCl被融化成液态
C、水被蒸发
D、HCl溶于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4、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两者所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X、Y形成离子后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化合物为XY2,X为
Y为,X与Y间形成键。(共价键或离子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897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