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数学必修四《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创新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数学必修四《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创新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中数学必修四《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教案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的第二课时。上节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并可以借助散点图呈现收集的数据。通过对单变量样本数据中“平均数的几何意义”(切合学生的认知需要)的介绍,为本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基础知识是回归直线的概念,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基本思想是“最小二乘法”思想;根据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求回归直线是本节课的基本技能.

就统计学科而言,对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劣评价”是“假设检验”的萌芽,而后者是统计学学科研究的另一重要领域.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比较各种“估算方法”,体会它的科学性,既是统计学教学发展的需要,又在体会此思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样本估计总体”是本节课的上位思想也是整个第二章的核心思想,而“最小二乘法思想”作为本节课的核心思想,由此得以体现.回归思想和贯穿统计学科中的随机思想,也在本节课中有所渗透.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散点图)——探究并确定回归直线的数学意义——求回归直线方程——应用”完整的回归分析的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计算机操作等方式展开学习,从而发挥本节课的育人价值。整个学习过程渗透了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对散点图中的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的观察,渗透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通过尝试提出找回归直线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这条直线的初步认识到探究从数学的角度定义回归直线的过程,渗透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最后,根据回归直线方程的系数公式,引导学生先求出公式中的基本统计量,再代入公式的过程和指导学生利用Excel电子表格求回归方程的过程,提升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基于上述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并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二、目标和目标设置

基于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解析,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含义:

(1)能根据散点图解释两个相关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2)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回归直线的统计意义;2.了解最小二乘原理:

(1)经历用不同方法确定回归直线的过程,能认识到回归直线是“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上的点的距离最小”的直线;

(2)能用数学符号刻画“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上的点的距离最小”的表达方式;

(3)通过对表达方式的转化(距离最小到偏差平方和最小),体会最小二乘法原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针对实际应用问题,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4.在经历完整的线性回归分析的过程中,重点提升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核心素养;5.针对实际应用问题,会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三、学生学情分析

第1页(共6页)

在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后,在学生现有知识能力范围内,如何选择一个最优方法,成为知识发展的逻辑必然.而上节课的“从平均数的几何意义说起”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支撑点,同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这节课的最小二乘法思想的产生做了重要的铺垫.

“最小二乘法”作为经典的回归方程估算方法,通过用数学方法刻画“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这一直观的几何描述,采取合适的数学处理方法,最终获得回归直线,对学生认可统计估算的科学性有很大帮助.其中对于数形结合发现距离与偏差的等价性,二元二次函数的特征辨识等都是这节课学生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

基于此,如何把“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用合适的代数符号刻画并化简,化几何问题为代数问题,是学生顺利了解解“最小二乘法”思想的前提;而如何化简复杂的代数表达式,学生缺乏处理的经验,在计算能力的要求上也较高,这里就造成了已有认知与现需认知的差异,而且是学生不能独立突破的.要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接受“由系数公式得到的线性方程”为回归方程,理解此方程可作为“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代表”这一回归直线概念的本质,并体现相对于其他估算方法法的优越性,又必须要求对给出的系数公式来源进行一定的说理,这里的认知差异也是学生无法自己消除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忙.

知识发展的要求与学生能力和经验的欠缺成为本节课将会遇到的最大矛盾.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直接套用回归系数公式求解回归方程而回避说理过程;二是过多纠缠于数学刻画过程,甚至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对回归系数公式进行证明说理.这两种倾向,都脱离了实际情况,前者忽略了“最小二乘法思想”,迷失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者人为拔高教材要求,脱离了本节课教学要求.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数学方法刻画“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并在此过程中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对于该教学难点,教师通过精准问题串层层分解学生认知的难点,不断寻找学生的认知原点,关键处动画展示,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本节课涉及大量数据计算,形成操作上的一个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培训模式突破难点.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身高与体重的数据,一方面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让本节课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过程更加完整;二是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数据出发,更容易促进学习动机,而且给学生带来的体验也更为真实。对回归直线概念的学习,采用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相结合的策略。从自然语言描述上,回归直线是“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最小”的一条直线,“总偏差平方和最小”是回归直线的数学符号表示。这里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经历充分的思维活动过程,是本节课落实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最佳机会。具体来说,考虑让学生带着“同学们想做什么?或者说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你能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在得出散点图后,直观感知“点”的分布特点,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尝试画出你认为合适的回归直线”的活动,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再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回归直线,引导学生对回归直线的标准有一个模糊的初步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给回归直线一个定量的数学的标准的问题。通过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从“距离的和的最小”到“总偏差平方和最小”的转化过程,完成对回归直线概念的形成过程。除此之外,上节课利用“平均数的几何意义”的案例做了铺垫,本节课再类比标准差公式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帮助学生同化回归直线的概念。新课标相对于老课标(修订版)在教学目标上增加了“会使用相关统计软件”的要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能在探究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另外,手机拍照投屏技术可以及时将学生讨论的结果展示给所有学生,帮助老师及时获得反馈,也有助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与他人的比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最后考虑结合国策作为作业的背景材料,也是体现教学中要有立德树人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1.两个变量之间有几种关系?

2.从“平均数”的几何意义说起

师生活动:两个变量之间有两种关系,即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通过平均数是数轴上一组数据最靠近的一个“代表值”,但是这是一个单变量样本数据的问题,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大多数是多变量的问题,比如课前收集的身高与体重就是一个双变量样本数据的问题

(二)初步探索,直观感知

面对收集来的样本数据,同学们想做什么?或者说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你能做些什么?利用电子表格作出散点图,直观感知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及回归直线(板书)数学实验1:寻找回归直线——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尝试画出你认为合适的回归直线

问题1:如何评价这些“直线”的优劣?是否有个评价标准?

【设计意图】能够进行数学抽象,达到新课标的水平一,即在熟悉的情境中直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则,能够在特例的基础上归纳并形成简单的数学命题,能够模仿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在上节课平均数的几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散点图对寻求回归直线的优劣展开思考,对于所有的点要突出“整体”二字,于是提出“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和最小”这一评价标准,对比几何描述的直观性和代数表达的便捷性,揭示两者是同一标准下不同表述.

师生活动:通过面对样本数据,感受核心思想“利用样本估计总体”.通过作出散点图发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关系及回归直线.寻求的可能方案:(1)回归直线是过散点最多的直线;(2)回归直线是使上下点基本平均分布的直线;(3)回归直线是过两个端点的直线;(4)回归直线是经过样本中心的直线;(5)回归直线是各点与之距离最小的直线;(6)多画几条直线,取它们的斜率、截距的平均数作为回归直线的斜率.由此自然出现一个问题:各种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哪条“最合适”?类比平均数的几何意义,感受样本数据点与相应直线在整体上是最接近的,“接近”,数学上是如何量化的.于是引出了评价优劣的标准为“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和最小”.由于具有几何直观性,学生易于接受此标准,达成“几何”与“代数”的转化.(三)循序渐进,延伸拓展

问题2:你能用代数式刻画“从整体上看,各点与此直线的距离和最小”吗?问题3:距离可以用别的形式代替吗?

问题4:作为判断优劣的标准,距离和偏差可以等价吗?

问题5:偏差有正有负,因此它们的和并不能反映“从总体上来看,各点与直线的偏差最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人深层次的思考,为下一步探究作好准备.经历“几何直观”转化为“代数表达”过程,体会“最小二乘法”思想.

师生活动:利用几何画板介绍偏差处理法的优越性和等价性,达成“距离”与“偏差”的转化.假设样本数据为:(x1,y1)(x2,y2)……(xn,yn).当自变量x取xi(i=1,2,……,n)时,

??bxi?a(i=1,2,……,n)可以得到y,它与实际收集到的yi之间的偏差是

?i?yi?(bxi?a)(i=1,2,……,n)?1)?(y1?y?2)??(yn?y?n),yi?y,故偏差和为Q?(y1?y偏差有正有负,易抵消,所以学生生可能会存在如下回答:(1)每项加绝对值,这样全部变成

正数;(2)每项加平方.类比前面方差的学习,大家不难达成共识选(2),这样就形成二乘法思

2222想,即Q?(y1?bx1?a)?(y2?bx2?a)?(y3?bx3?a)?????(yn?bxn?a)

问题6:显然a,b是未知量,xi,yi是已知量,那么下面的表达式具有什么样的函数特征?【设计意图】不经历公式化简,无法真正理解最小二乘法思想.而直接从n个点的公式化简,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学生能力都没达到这个高度.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是学生顺利完成认知过程的一般性原则.通过此问,让学生了解这个式子的结构,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师生活动:通过令式子等于Q观察其函数特征,可以发现其实是关于a,b的二元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即我们要求的是当a,b取什么值时,使Q取到最小值,即所有点到直线的整体距离最小.

上述这种通过求Q的最小值而得到回归直线的方法,即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其中“二乘”指的是平方,最小即使得Q最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使Q为最小值时的a,b的值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nn?(xi?x)(yi?y)?xiyi?nxy,a?y?bx

i?1i?1b??nn222(x?x)x?nx?i?ii?1i?1对于公式的推导及证明,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深入展开.

问题7:运用这个公式进行运算,你按怎样的顺序求解呢?

【设计意图】能够针对运算问题,合理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核心素养.但公式不要求推导(推导过程参见《选修2-3》第三章3.1节),又不要求记忆,学生对这个公式缺少感性的认识.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从感性的层次上对公式有所了解.

师生活动:这个公式不要求记忆,由于这个公式比较复杂,因此在运用这个公式求a,b时,必须要有条理,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比如,我们可以按照的顺序来求,再代入公式.(四)实际应用,知识深化

问题1:观察公式,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需要计算哪些新数据,才能求出线性回归方程系数?计算量大不大?我们用计算机代替,请大家自主进行操作

【设计意图】公式形式化程度高、表达复杂.通过分解,加深对公式结构的理解.同时,通过数据处理的繁杂过程,体现计算器处理的优越性.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n,x,y,?xy,?xiii?1i?1nn2i这五个新数据.学生自主完成计算机操作(操作

流程拷贝在学生电脑上),最后教师进行操作示范,点评,师生共同完成.

问题2:利用计算机,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电脑上的例题(即课本上91页例题).

师生活动:教师巡视,适时指导辅助,最后操作演示,并对估计的结果的随机性作出说明.(五)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数形结合、类比思想收集数据判断相关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公式回归直线及方程预测散点图最小二乘法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式的对课堂知识和思想的两层总结、提炼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小结(六)作业布置,创新应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估计人口数量及发展趋势是我们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基础,人口数量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是人口与时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还与国家经济状况,科技发展,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其他因素有关.上网收集我国近15年人口数量,并利用统计知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2020年我国人口数.

【设计意图】学习材料的选择是学生自身的身高和体重的数据,渗透了数学源于生活,材料的选择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而作业的背景材料选择结合国策,促进知识的保持与迁移,同时也是对立德树人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

相关知识

高二数学期末知识点:两个变量的线性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数学期末知识点:两个变量的线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二数学期末知识点:两个变量的线性

教学目标: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估算方法描述两个变量线性相关的过程。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的案例分析给出如下概念:
(1)回归直线方程
(2)回归系数
2.最小二乘法
3.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1)描述两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即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依存的数量关系
(2)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把预报因子(即自变量x)代入回归方程对预报量(即因变量Y)进行估计,高三,即可得到个体Y值的容许区间。
(3)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控制规定Y值的变化,通过控制x的范围来实现统计控制的目标。如已经得到了空气中NO2的浓度和汽车流量间的回归方程,即可通过控制汽车流量来控制空气中NO2的浓度。
4.应用直线回归的注意事项
(1)做回归分析要有实际意义;
(2)回归分析前,最好先作出散点图;
(3)回归直线不要外延。

高二数学必修三考点解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高二数学必修三考点解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常见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2.从散点图上看,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点分布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
二、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从散点图上看,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通过散点图中心的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三、解题方法
1.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一是利用散点图直观判断,二是利用相关系数作出判断.
2.对于由散点图作出相关性判断时,若散点图呈带状且区域较窄,说明两个变量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若呈曲线型也是有相关性.
3.由相关系数r判断时|r|越趋近于1相关性越强.【同步练习题】
1.(2014银川模拟)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5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
父亲身高x(cm)174176176176178;儿子身高y(cm)175175176177177,则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A.y^=x-1B.y^=x+1C.y^=88+12xD.y^=176
解析:因为x=174+176+176+176+1785=176,
y=175+175+176+177+1775=176,
又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表示的直线恒过点(x,y),所以将(176,176)代入A、B、C、D中检验知选C.
答案:C
2.(2014衡阳联考)已知x与y之间的一组数据:
x0123
ym35.57
已求得关于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y^=2.1x+0.85,则m的值为()
A.1B.0.85C.0.7D.0.5
解析:回归直线样本中心点(1.5,y),故y=4,m+3+5.5+7=16,得m=0.5.
答案:D
3.有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数学考试,按照大于等于85分为优秀,85分以下为非优秀统计成绩,得到如下所示的列联表:
优秀非优秀总计
甲班10b
乙班c30
总计105
已知在全部105人中随机抽取1人,成绩优秀的概率为2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联表中c的值为30,b的值为35
B.列联表中c的值为15,b的值为50
C.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若按95%的可靠性要求,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D.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若按95%的可靠性要求,不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解析:由题意知,成绩优秀的学生数是30,成绩非优秀的学生数是75,所以c=20,b=45,选项A、B错误.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K2=105×10×30-20×45255×50×30×75≈6.1093.841,因此有95%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答案:C
4.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K2的观测值满足K2≥6.635,我们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②从独立性检验可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③从统计量中得知有95%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出现错误.
A.①B.①③C.③D.②
解析:①推断在100人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说法错误,排除A,B;③正确.
答案:C
5.调查了某地若干户家庭的年收入x(单位:万元)和年饮食支出y(单位:万元),调查显示年收入x与年饮食支出y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并由调查数据得到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y^=0.254x+0.321.由回归直线方程可知,家庭年收入每增加1万元,年饮食支出平均增加________万元.
解析:解法一:特殊值法.
令x1=1得y^1=0.254+0.321.
令x2=1+1=2得y^2=2×0.254+0.321.
y^2-y^1=0.254.
解法二:由y^1=0.254x1+0.321,
y^2=0.254(x1+1)+0.321,则y^2-y^1=0.254.
答案:0.254

高二数学1.1两个计数原理学案


§1.1两个计数原理(1)
一、知识要点
1.分类计数原理;
2.分步计数原理.
二、典型例题
例1.某班共有男生28名、女生20名,从该班选出学生代表参加学代会.
⑴若学校分配给该班1名代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⑵若学校分配给该班2名代表,且男、女生代表各1名,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2.⑴在图(1)中的电路中,仅合上1只开关接通电路,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⑵在图(2)的电路中,仅合上2只开关接通电路,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例3.要从甲、乙、丙、丁4名工人中选出2名分别值星期日的日班和晚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三、巩固练习
1.乘坐交通工具从甲地到相距较远的乙地,可以乘飞机,也可乘火车,还可以乘长途汽车,一天中,飞机有2班,火车有4班,长途汽车有10班.问: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2.将3封信投入2个信箱中,不同的投法有种;将2封信投入3个不同的信箱中,共有种不同投法.
3.把4名实习老师分配到5个班实习,每个班人数不限的分配方案有种;每个班最多有1名老师的分配方案有种.
4.书架上原来并排放着5本书,现要再插入3本不同的书,有多少种不同的插法?
5.在1到200这200个自然数中,各个数位上都不含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1.若,则的不同值的个数为.
2.一名学生去书店,发现4本好书,决定至少买其中1本,则这名学生的购书方案共有种.
3.若,且,则有序数对共有个.
4.某商场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从一个大门进去又从另一个大门出来,共有种不同走法.
5.有3个小盒要放入4个不同颜色的小球,则不同的放法有种.
6.3名同学报名参加4个不同学科的比赛,每名学生只能参赛一项,则不同的报名方案有种.
7.在三个不同的盒子中,分别装有不同标号的红球10个,白球9个,黄球8个.
⑴从三个盒子中任取1个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⑵从三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
⑶若要从盒子中任取2个球,其颜色不同的取法有多少种?

8.某艺术小组有9人,每人至少会钢琴和小号中的一种乐器,其中7人会钢琴,3人会小号,从中选出会钢琴与会小号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订正栏:

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创新教案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创新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1、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2、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3、“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4、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5、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7、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经传(zhuàn)从师(cóng)读书(dú)不能(bù)传道(chuán)从容(cōng)聃(dān)蟠(pán)苌弘(cháng)近谀(yú)冉(rǎn)潘(pān)无长无少(zhǎng)须臾(yú)贻(yí)怡(yí)

2、找出下列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义:

⑴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⑵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⑶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⑵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⑶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⑴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⑵分析第2段:

①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②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⑶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⑷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⑴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⑵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⑶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852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