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建设美好的家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3节建设美好的家园
一、设计思路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主要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独立探究、合作研究为学习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搜集、整理、研究信息材料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和体验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研究意识与研究精神,掌握研究过程或方法。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中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符合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
“建设美好的家园”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最后一节内容,这节内容是对所学生物知识的提升和应用,是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体现“生物从生活中来又走向生活中去”的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的家园为物质基点,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和发现“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现实写照,通过学生自己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表达,从中了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新旧城区市容的比较,了解“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网查询和走访专业人士的活动,了解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课前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校园绿化设计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生态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生态环境的知识尝试进行绿化方案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体验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文本学习,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家乡、亲近自然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为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激情。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自觉进行了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农村的观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走访调查了相关地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已经形成。
教学重点:了解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的明显优势;了解当地生态城市建设的举措和成果;解决问题主动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互相协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绿化方案的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帮助学生分组,指导学生研究性探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汇总编辑学生调查的录象等资料
学生:学生分成研究小组,课前上网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走访参观相关生态小区。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研究小组采访张家港凤凰镇生态农庄时所摄的录像(主要场景是桃树及桃园鸡)。
2、请学生讨论录像中哪些场景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农业场景不同?1、学生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并回答(成片的桃树,桃园里养鸡,桃树下还种着蔬菜)。1、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自己生活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满自信、精神饱满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和表达能力。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1、展示图片资料。
2、请研究小组来介绍图片所
反映的内容。
3、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中
了解生态农业的内涵。1、研究小组把课前所收
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后进行交流,给图片进行诠释。
2、通过交流和老师的指
导,从中领悟生态农业的内涵。1、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
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筛选、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培养学生大胆表达交流的
能力。
3、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活动1、总结:以上图片资料展示的是人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方法加以改进、开发,使之成为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称为生态农业。
2、引导学生讨论,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备哪些明显优势。
3、归纳总结。1、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归纳总结。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学生观看录像和图片,进行对比活动1、播放学生拍摄的张家港市的市
容市貌(梁丰生态园、暨阳湖公园、步行街、时代广场等)。
2、展示张家港市八十年代时
期的市容市貌照片。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中
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学生课前进行选景拍摄和从网上或图书上下载图片。
2、学生观看录像和照片,进行新旧对比讨论,表达交流,从中了解生态城市的具体内涵。1、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身边
发现捕获相关资料和知识,学会用实践佐证理论。
2、通过新旧市容的对比,培
养学生热爱家乡、爱护家园、珍惜现在的高尚情操。
学生汇报交流活动1、以搬迁新校为抓手,了解校园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请两组研究小组分别作交流(一组是从网上资料,一组是采访园林局相关专业人士所得资料)。1、学生课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不同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从中学习对资料的处理和加工。
2、汇报交流表达。1、以与学生密切相连、朝夕与共的校园设计为例,加强学生体验。
2、让学生懂得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等不同方面获取相关知识,感受知识来源的广泛性
学生研讨点评活动1、以所学知识为铺垫,让学生对课前各研究小组设计好的校园绿化方案进行研讨、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学生以各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先就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个介绍,然后以下一组评上一组的方式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1、让学生动手尝试,感知学以致用的快感。
2、让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学生交流体会活动1、通过组织开展这次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心得体会。1、学生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经历和感受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从中得到了很多所思所想,进行交流共享。1、让学生尝试后进行反思,让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
五、教后反思
1、根据这一课题的目标和内容,本节课设定为开放后汇总的教学方式,教师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充分挖掘自己生活的家乡的现实资源、网络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生物实践环境,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尝试。通过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尝试-互评-提升-反思”的过程,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把新课程理念紧紧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2、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些是以前课堂上没有过的,甚至一些平时在学习上不很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工作。从选题的确定、研究的方法、走向社会采风和采访、资料的搜集整理到成果的交流和结论的形成,都是学生自主进行。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低估和压抑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讨论中学生又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觉醒。
3、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只起组织引导作用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十一课建设美好社区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十一课建设美好社区教案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案
课型:综合性学习写作
时间:年月日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活动重点:
学生准备过程中的合作性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性。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课前准备:
1、搜集以“爱”为话题的歌曲,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2、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3、整理所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
二、唱响“爱”曲
学生展示自己的所选曲目并谈感悟。
教师推荐曲目:《父亲》《爱的奉献》《歌唱祖国》
三、我来话“爱”
1.爱父母(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学会感恩父母。
2.爱他人(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需我们关心的朋友;奉献爱心的令人敬佩的人群;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爱心故事。)
3.爱祖国(幻灯片:一组对比的图片)
四、小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在地狱中众人(灵魂)围着大桌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用这样的筷子夹到的食物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可是在天堂之中,众人(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就放进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互帮互助中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世界也才会更加美好。
五、积累拓展
1.交流自己积累的以“爱”为话题的古诗,名言警句。
2.说话练习:爱心是可以
3.写作: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作文指导:
(1)让世界充满爱,就是让爱心作主来关注身边每一位需要关注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爱心的行为。确立了这样的中心,作文时就不会偏题离题。
(2)下笔之前,围绕中心从多方面作广泛的思考,以便打开思路。一方面,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助人为乐者有之,慷慨解囊者有之,见义勇为者有之,为民请愿者有之,无私奉献者有之……选择这样的事例诉诸笔端,歌颂他们爱心的博大,感动自己和读者。另一方面,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可有些人的爱心却渐趋泯灭。“学雷锋”走过场的多了,扒手猖狂作案众人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多了,英雄流血又流泪也时有发生了,……当我们耳闻目睹类似的情形,也可将这些内容来个“笔伐”,像当年鲁迅先生一样大声呐喊——“救救爱心!”
(3)用恰当的方法表达。1、以小见大。写作时,我们可以让“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于半瓣花上道爱心,于小事情上看大问题。“以点带面”,反映现实,观照人生。2、细节点化。“于细微处最见精神”,真实、典型、有表现力的细节最能刻画形象,表现主题,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如一声轻轻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一个鄙视的眼神,等等。
佳作欣赏:
为了心中的爱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记。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让爱穿过心灵深处,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爱都有美。
春水杯
用感动为春揭幕,用无声让爱延续。
乍暖还寒的春,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班上的喷嚏声整天此起彼伏,显然经不住这寒流的扫荡。
每天,我的水杯都有一大杯混合着浓浓药味的抗病毒冲剂,强忍着苦到头皮发麻的折磨,咕咚一声吞下。连着一个星期,都是如此。
这天,终于熬不住,对妈妈吼了:“你别再弄了,我不是还没病吗?用不着天天喝药!”说罢,又觉得唐突,看看妈妈的脸,掠过了一丝难堪。随即,笑容漫过了那张有着岁月痕迹的脸庞:“好吧,明天咱们就不喝了。”
第二天,水杯中是一大杯热藤腾的果汁。
春雨无色,爱无言。
秋风铃
秋天的脚步近了,我喜欢把风铃挂在门上,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某夜,我拥被而眠,到半夜竟被冻醒。正待寻找,突然听见风铃微响,门开了。我换个姿势假扮熟睡,便感到身上一阵暖和,被子又回来了。妈妈?我把眼镜眯成一条线,看见她轻轻关门出去。
夜来香,我虽看不见你的花朵,但我却嗅到你的芬芳。
冬暖雪
冬天是我最讨厌的季节,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要起床,顶着严寒,到车站等车。
昨晚飘了一夜的雪,今天起床晚了。我站在雪地里焦急地等着公交车。眼看要迟到了,车还有来。突然,一辆出租车停在了我面前,司机探出头说:“孩子,去哪?”我把手伸进口袋,里面的一元硬币冷得我缩回了手。我小声说:“我只有一块钱。”司机笑了笑:“上车吧,孩子。”我看了看表,上了车。一路上,司机为了我不迟到,差点闯红灯。他说,他的孩子也每天搭公交车。车里没有暖气,但我却感觉非常温暖。
到了学校,他催我快点下车,免得迟到。下了车,飘飞的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甚至没有记下他的车牌号。
后记:当阳光掺杂着时间闪耀着穿过命运,累了双眼,我看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永恒。
边缘
这是一个青青的苹果,躺在飞驰的汽车的门边。
只要轻轻地一碰,它就会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我坐在车上,注视着那个苹果。生怕它一下子滚落下去。它的旁边站着胖胖的售票员小伙子。他无所畏惧地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苹果就在他的脚边。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目不转睛扫视着车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的身边——一个看上去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但他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他觉得不好意思——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我想,苹果的主人都不去捡,我去捡,然后交给主人,这是什么意思?去捡了,放在自家的口袋里,更会招来怎样的眼神?我依然没有动身,心头却有点不安。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连捡起一个苹果这样的举手之劳也不屑或不敢,是什么样的难言的苦衷和无形的障碍让我们少了几份热情,多了几份迟钝?
突然车子“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到站了。我提着重重的行李下了车,走到车门边,苹果呢,怎么不见了?我确信我没有把他踢下车去,那是谁踢的呢?或者是谁把它捡起来了呢?我疑惑地下了车,心里极不舒服。
我想起了冯骥才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在世界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灵。也许,现代社会太多艰难也太多诱惑,太多障碍也太多机遇,太多失落也太多兴奋,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的存在于我们身旁的每一个心灵?”
我提着重重的行李,歪歪斜斜地走着,觉得自己正走在边缘地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90.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