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通过本节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并养成细心、认真工作的良好习惯。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所反映的地形特征,难点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图方法。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一幅等高线图及一幅与此对应的地面形态景观图。教学挂图:《中国地形图》,自制一幅简易等高线地形挂图。模型:泥塑山地模型及与之吻合的线圈立体式等高线模型。
教学提纲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四、地形剖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在地图上怎样才能把这些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呢?我们又是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第二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板书)
[提问]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量珠穆朗玛峰只有4000多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呢?(引导学生导出“是从不同的基点测量的。”)
[教师总结]原来是分别以海平面和青藏高原表面为起69点测量的,这是通过不同的地面高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板书)
[绘制板图]教师绘制“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见教材第20页)
[教师讲述]地面高度的计算,一般有两种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如图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地比乙地高出1000米。
[提问]海拔与相对高度主要区别是什么?(海拔永远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相对高度因比较点不同而不同。)
[教师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因海拔是以海平面为标准,各地的海拔可以比较,所以在地图上一般都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并制成等高线图。通过读等高线图就可以反映地面的起伏特征。
二、等高线地形图(板书)
[教师讲述]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板图示范]教师在黑板上先标出一些点的海拔,边讲述边用手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
[演示教具]将线圈式立体等高线模型罩在泥塑地形模型上,表示该地形的各条等高线。取下线圈式立体等高线模型并放在投影仪上,在投影屏幕上即出现等高线地形图。(教师同时讲述等高线图的制作。)
[展示投影片]等高线地形图与地面实际形态的对照。70(见课本21页“做一做”中的图)
[教师讲解]等高线图的不同应置分别表示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图的标高表示地势的高低,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的陡缓。
[提问]等高线疏密是怎样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反之则越缓。)
[练习]完成课本21页“想一想”的练习。
[展示教学挂图]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板书)
这张中国地形图,为了使同学能清楚看到地形的变化,采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高度的方法。这种地形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示范]根据地图上的高度表,给学生示范读出下列地区的海拔,并注意讲清读图的步骤。(华北平原:50—200米,黄土高原1000—2000米,青藏高原>4000米。)
[练习]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提问]你想一想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怎么绘制的?(先按要求画出几条,例如200米,500米,1000米等等。然后在各条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几个不同的高度。)
[提问]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各有什么主要优缺点?(等高线地形图优点是详细准确地表示地面起伏状况,但过于复杂,一般情况不需这样精确。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是能明显地反映出地形起伏的特征,但是不够精确和详细。在我们地理课上常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过渡无论等高线地形图,或是分层设色地形图虽然都能反映某一区域的地形起伏特征,但是总不能非常直观地看71出地形的变化。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地形的变化,我们常常要绘制地形剖面图。
四、地形剖面图(板书)
1.地形剖面图的制作。
[展示挂图]一幅自制的简易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演示]教师讲解演示,将此等高线地形图的两点A、B一线的剖面图绘制在黑板上。(注意讲清方法、步骤。)
[练习]读课本第22页图2.1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判断地形剖面图上最高山顶和鞍部的海拔。(给出答案,并说明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反映地形的变化)。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一个等高线模型。
主备人: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复备人:________________
课题1.3地图(1)
学习目标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重点难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
导入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读图、用图
自
主
学
习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__________比__________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如
(3)表示形式__________,如1:4000或1/40000
_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2.方向
(1)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___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用上____下_____左_____右_____
3.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________符号和它们的________说明,地理________和________。
团
队
合
作1.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济南市与香港间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多少千米?
2.读图完城下列问题:
①②③
(1)图①中,教室在停车场的_______方向
(2)图②中,教室在食堂的________方向
(3)图③中,点A在点B的_____方向,B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__方向,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1、___________
地图的三要素2、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反
馈
练
习1.下列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颜色C.方向D.图例
2.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1300千米B.18000千米C.180千米D.1800千米
3.读如图判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4.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
A.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北方
5.一个任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
A.东方B.北方C.西方D.南方
6.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B.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北方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
教学
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复备人:________________
课题1.3地图(2)
学习目标1.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2.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主要陆地地形的类型
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
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对地形图如何判读。
自
主
学
习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二.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__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_________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__________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缓。
(2)等高线______,表示坡度陡。
2.等高线的形状对应的地形类型(书第16页,图1.29)
四.其他常用的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按照_________或者_________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________来判断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团
队
合
作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的海拔高度:甲米;乙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
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⑶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___方向。
⑷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反
馈
练
习1.某盆地底部比海拔768米的山峰低9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
A.-132米B.1668米C.132米D.900米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3.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C.______E.______F.______
⑵从A到B,山体的走向是____,A、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⑶从C到B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
⑷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是_____米。
教学
反思
主备人: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复备人:________________
课题1.3地图(3)
学习目标1.能根据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位置。
2.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的关系
重点难点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复备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自
主
学
习一.根据使用目的,正确使用地图
1.去公园游玩,寻找景点应选择_________。
2.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_________。
3.了解国际时事,确定时间发生地点,应选择_________。
二.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分母愈大,比例尺_________
1.比例尺是分数
分母愈小,比例尺_________
2、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参考图1.37,1.38)
表示范围内容详略
大比例尺
小比例尺
团
队
合
作1.2006年6月10日至7月10日,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球迷小峰想了解32个参赛国的位置,他选用了“世界政治地图”;北京真大呀!玲玲想知道故宫在北京什么位置,她选用了“北京城市图”;小军去济南市探访同学,他选用了“济南市地形图”;兰兰去“泰山风景区”旅游,她选用了“泰山风景区导游图”。据此材料回答:
(1)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适用?
(2)材料中的4幅图,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可能最详细的是哪个?比例尺最小的是哪个?
2.假如要你绘制学校平面图,你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0000B.
C.五十万分之一D.1:2500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内容:一是根据目的,如何正确选用地图;二是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及内容之间的关系,难点主要是后者,希望同学们多练多想。
反
馈
练
习1.张明同学想查找四川的位置,他最好选择()
A.中国地形图B.中国政区图
C.世界城市图D.城市导游图
2.若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C.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
D.比例尺越大,图内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3.某校初三二班学生准备组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比赛,设计行动方案,应查看()
A.当地地形图B.世界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D.中国地形图
4.下列四幅地图,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亚洲地图D.北京地图
5.2008年5月2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给缅甸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能够正确及时、准确地反映该热带风暴的运行路线的地图上()
A.地形图B.卫星影像图
C.水文图D.交通图
教学
反思
地图2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
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
3.教学课件:
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
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
(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
(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提问)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
(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学生:缩小了10倍
(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
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回读比例尺,还要回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
黑板画板图:
(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
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
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
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
(板书)3、一般定向法
(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
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
(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
学生:1)可用指南针
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
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
(提问)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
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
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
(课后小结)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
(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方向
2、指向标定方向
3、一般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15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