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七)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七)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
(1)实施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还扶植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形势。
(2)主要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农民必须把全部余粮按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逐步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
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规定16—50岁有劳动能力者必须参加劳动。
(3)评价
①积极: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⑴实施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⑵实施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⑶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济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作用和意义: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②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结果,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进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①1925年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从1928年开始,苏联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使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⑵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认为,摆脱粮食困难的出路在于尽快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②20世纪30年代初,在这样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各地出现集体化浪潮。
2、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它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时,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也使经济失去活力,并且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⑴背景
①二战后,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
⑵内容
①政治改革:平反冤假错案,为受害者恢复名誉;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②经济改革
a.农业:以收购制代替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
b.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部分权力下放,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⑶结局及成因①结局:改革收效甚微,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结束。
②成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有的经济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很急躁,反复无常,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⑴内容
①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进行经济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单的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⑵后果:苏联出现了全面危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与此同时,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1991年12月,苏联解体。m.jaB88.coM

扩展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八)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这为建立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2、过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作用:
①积极方面: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方面: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
3、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1、条件:“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经济实力一枝独秀。
2、内容:
①金融货币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②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③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④科技方面: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四、认识: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从欧共体到欧盟)
1、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1)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这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基础。
(2)战争尤其是二战使欧洲普遍削弱,失去了传统的国际中心地位,地位大大下降。
(3)二战后,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4)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主要过程
(1)1951年迈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建立欧洲煤纲联营。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2004年由最初的12国发展到25国
(4)1999年欧元诞生:
欧元问世的意义: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
3、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1)对欧洲各国: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
(2)对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地位,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4、欧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欧盟的性质以及欧洲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1)成立:1992年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2)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诞生: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意义
①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
②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
三、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
①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②成立: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会议,标志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③中国加入APEC:1991年,中国和台湾、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⑤中国上海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⑥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的要求。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原因:
A、现代科技的发展
B、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
(1)建立:①1994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2)、性质:国际贸易领域中调解各成员国相互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
(3):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一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正式批准加入: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
2、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3)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1)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
1、表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条件)
①市场经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商品流通渠道。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⑤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3、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贫富悬殊更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1)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对策:加强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联系: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区别: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六)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六)”,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六)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a.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
b.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股市投机行为使得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
③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影响:①加深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府信誉扫地,法西斯兴风作浪)
②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市场争夺更激烈)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紧掠夺所致)C、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的?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背景: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主要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
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作用:①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还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
②最重要的是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四、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和原因
(1)二战后20年(50-70年代初)——黄金时期
特征:凯恩斯主义,快速增长;
原因: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达;
其中: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
总统: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
迪——新边疆;
约翰逊——伟大社会;
(2)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凯恩斯主义失灵;
特征:经济滞胀,
原因:供需矛盾;
石油危机——直接原因
(3)80年代里根经济复苏时代
特征:经济开始复苏,低速持续增长;
理论:反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
原因: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90年代克林顿进入“新经济”时代
特征:空前持续增长(即繁荣)
原因:“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
特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这一特点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
五、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战后,经济遭到重创——20世纪50年代初,大体恢复——五六十年代,繁荣
(2)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六、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政策的变化。
(1)、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进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
(2)发展经济的政策:①进行政治改革铲除法西斯势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②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有限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③充分利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④采取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三者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并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七、从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等方面归纳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举例说明。怎样正确认识这些新变化?
(1)新变化:A.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B.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C.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D.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
(2)举例:美国的“新经济”、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法国的计划指导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等都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3)认识: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②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③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中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列举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的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4.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有哪些?

5.汉代儒学是如何成为正统思想的?

6.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各自主张是什么?

7.如何全面评价宋明理学?

8.明清之际,儒学发展有何表现?

9.概括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用文字、图表等形式)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人文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2.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是怎样阐述的?(主要思想)

3.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成就?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意义?

6.启蒙运动时期主要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

7.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有何体现?

8.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发展及其演变的过程?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古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2.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其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中国的科技为什么到了近代又落后了?

4.列举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及作品?

5.列举中国书法、绘画的起源及其演变历程?

6.影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经典力学是如何建立的?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历史地位如何?

2.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建立的?有何意义?

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的学科基础是什么?有何内容?它的提出有何影响?

4.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如何到来的?它们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2017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意义: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新课标第一网

2、“文革”使文化园地百花凋零。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逐步走向新的繁荣。

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建国初期:扫盲教育。2、“文革”对教育事业的摧残。3、1977年恢复高考。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与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用自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

1983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003年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中叶)——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哥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⑴“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⑵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3、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二、文艺复兴(14世纪至17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1、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三杰”

⑴但丁:《神曲》⑵薄伽丘:《十日谈》——“人曲”:讽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揭露和批判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人类平等思想。③彼特拉克

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薄伽丘《十日谈》对人的赞美大多集中在人性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⑴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信仰得救”),无须教士和教会的介入,无须购买赎罪券——否认了教皇的权威;⑵人人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对话。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禁欲主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肯定人的价值作用

三、启蒙运动(17、18世纪)——西方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意义

伏尔泰(法国)自然权利学说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最早实践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卢梭“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德国康德思想自由

2、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⑴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性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⑵不同点

复兴启蒙

14—17世纪17、18世纪

地点:意大利中心:法国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人文主义封建专制主义

矛头;基督教神学理学

影响;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

内容;(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启蒙)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⑴内容: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⑵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⑶历史地位:①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②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③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海王星的发现)。

二、量子论、相对论新|课|标|第|一|网

1、普朗克与量子论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3、意义:相对论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三、进化论1、达尔文与进化论⑴形成标志: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

⑵主要观点: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③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⑶历史意义:①思想上: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

②科学上: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政治上:进化论传入中国,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2、赫胥黎:论证了人猿同祖论,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3、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古代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认识有限。

四、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及影响

1、瓦特改良蒸汽机

影响:使蒸汽机得到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为工业、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历史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机时代。

2、爱迪生:发明电灯。

意义:城市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五、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把人类带入信息文明时代。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

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其中包含90多部小说,包括《欧也妮葛朗台》等),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

二、音乐: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其代表作为九部交响曲,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等。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含着革命的力量。

三、美术1、凡高: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人物,代表作《向日葵》。2、毕加索:代表作《格尔尼卡》。

四、影视艺术1、电影: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2、电视: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机械扫描电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政府喉舌,商家招牌,大众耳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71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